14.2 变阻器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1)
2022-2023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4.2 变阻器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4.2 变阻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并能够解释什么是变阻器;•掌握变阻器电阻的变化规律;•能够使用实验方法测量电阻的变化。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设备、变阻器、导线、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实验箱等;•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三、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学生们坐好后,教师简要介绍变阻器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改变电阻大小的情境,比如调节电风扇的风力大小、调节电灯的亮度等,这些都是借助变阻器来实现的。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变阻器来改变电阻大小。
步骤2:讲解变阻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变阻器的外观和内部构造,解释其工作原理和基本原理。
教师强调变阻器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领域,如家庭电器、电子设备等。
步骤3:实验操作1.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装置,并解释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至少两名学生合作完成,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3.学生依次连接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4.学生依次调节变阻器的电阻值,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以及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
5.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表。
6.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图表,总结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并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步骤4:讲解实验结果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实验数据和图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并总结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电流和电压的线性关系,并解释变阻器对电阻的控制。
步骤5:讲解变阻器的应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常见电子设备中的变阻器应用案例,如调光开关、音量调节器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变阻器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延伸1. 拓展实验学生可以自行设计一些实验,探究其他因素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如温度、长度等。
2. 实际应用学生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调查和研究如何利用变阻器来改变电子设备的性能。
3. 拓展知识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变阻器,如可变电阻器、光敏电阻器等,并探索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2 变阻器 教案
14.2变阻器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知道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3.会分析变阻器电路
4.了解变阻器的种类
5.会动手正确连接简单的变阻器电路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在做中学达到理解原理,会实际操作。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变阻器电路的设计,体验科学设计的乐趣。
教学重点:变阻器的连接
教学难点:变阻器的连接和电路分析
二.教学器材:分组实验器材
三.教学方法:实验
四.教学过程
(二)认识滑动变阻器。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2《变阻器》教学设计1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2《变阻器》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变阻器,了解其原理和作用;2.掌握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串并联的简单计算方法;3.能够合理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
二、教学重点1.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2.变阻器的使用方法;3.变阻器的串并联计算。
三、教学内容1.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2.变阻器的使用方法;3.变阻器的串并联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通过复习电阻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变阻器,让学生猜测变阻器的作用。
2. 知识讲授(1)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讲解变阻器的定义:变阻器是一种能够调节电阻大小的元件,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介绍变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由固定电阻和滑动变阻两部分组成,滑动变阻通过滑动线圈来改变电阻值;•分析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通过改变电阻值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变阻器的使用方法•讲解变阻器的外观和引脚的含义:引脚的连接方式;•示范如何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
(3)变阻器的串并联计算•讲解变阻器的串联和并联的概念;•示范如何计算变阻器的串并联电阻值;•指导学生进行一些例题的计算。
3. 实例演练•出示一个简单电路图,要求学生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值;•让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并回答相应问题。
4. 归纳与总结•归纳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总结使用变阻器的方法和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5. 拓展与练习•提供一些拓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变阻器的其他应用场景。
五、教学反馈•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变阻器的理解;•进行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课件:包括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使用方法,以及串并联的计算方法的示意图;•实验材料:包括一个简单电路图、变阻器和其他相关元件。
七、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回答问题和完成实验的情况来评价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同时,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2 变阻器 教案
《变阻器》教案1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等。
苏科版教材的编写意图非常明确,那就是:围绕“调光台灯”这一生活中的物理情境展开。
本章第一节电阻是用调光台灯引入的;第二节变阻器继续用调光灯作为问题情境;第三节欧姆定律的引入话题还是围绕调光灯展开的;本章的综合实践活动也是设计和制作一个调光灯。
因此,本节课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以后学习电学内容的基础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探究实验,自己总结规律,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把科学方法的学习与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和原理;(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锻炼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2)通过实验表格的分析,得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观察、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类似调光灯的用电器接触较多,虽然对其内部结构不是很了解,但是在电学的学习过程中,对其工作原理产生了好奇,有较浓的兴趣进一步了解。
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初中生的思维方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来发展抽象思维。
3教法学法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提出“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身边物理现象的已有观察、对生产技术的已有感性认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最后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主动获得对科学的理解,达到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14.2 变阻器教案
14.2 变阻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剖析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从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看可以通过改变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来改变电阻大小,但是从实际操作来考虑,改变长度简便可行,只要利用一个滑动头在电阻线上移动即可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大小。
学习中应注意将实物、结构示意图、电路符号进行对照(图14-6)。
例如:三个图中标⑤的部分都代表电阻线,③表示金属棒,②为金属滑片。
弄清三种情况连入电路的是电阻线的哪一部分?滑动时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线的长度怎样改变?相应的电阻怎样改变?①④插入式电阻箱、旋钮式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虽然结构不尽相同,但究其原理都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通过比较和对照搞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制作滑动变阻器帮助学生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3.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变阻器,每只变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使用时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能使通过它的电流超过最大值,否则由于电流热效应会烧坏变阻器。
(2)使用前,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调到最大。
(3)不管有几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都采用“一上一下”的接线方法。
“一上”即把上面金属棒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一下”即把下面线圈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即上面、下面的两个接线柱中各选一个连入电路。
计有四种接法:A、C,A、D,B、C,B、D。
从右图中可以看出,接A、C和A、D时,都是将滑片P左边的电阻线连入电路。
滑动时,相应的长度、电阻、电流的变化均等效;同理,接B、C和B、D时也等效。
所以归纳起来,实质就是两种接法,即“左加上”和“右加上”。
将“C、D”连入,相当于把变阻器短接,连入部分的电阻为零。
而将“A、B”连入,则相当于定值电阻(阻值即为变阻器所标最大阻值),这两种情况都失去了变阻器的作用。
4.怎样判断变阻器滑片滑动时,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的变化(1)根据实际接法确定变阻器的哪一部分电阻线连入电路(滑片P左面部分电阻线或滑片P右面部分电阻线);(2)滑片滑动时,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怎样改变?(3)根据电阻与长度的关系确定电阻的变化;(4)根据电阻的定义确定电流的变化。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2 变阻器 教案 (1)
“改变哪个因素最方便?”(长度)
演示实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示数和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新课教学】
一、活动14.3用铅笔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也有相同的器材,电阻丝换成了铅笔芯。请同学们依据课本P91页的图14-5连接器材,按照要求进行实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完成P93议一议的填空。
课题:14.2变阻器
年级:九年级学科:物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与作用。
(2)会判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
(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学会用等效替代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发现并利用生活中的物理规律。
教学重点:
(1)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现在我们想要制作一盏亮度可变的台灯,用铅笔芯会存在哪些缺陷?”(容易断、长度不够)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换用电阻丝)
“电阻丝很长,如何携带?”(卷起来)
“科技人员就以这个为原理发明了变阻器”(指示板书内容)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种:滑动变阻器。”
“请阅读书P92活动14.4前两节,结合图片与桌子上的实物自学一下滑动变阻器的结构。”(PPT展示滑动变阻器图片,一起说各部分名称,强调一下以下特点“密绕,瓷管,绝缘漆”。书上没介绍的“铭牌”思考有何意义)
三、课堂练习
PPT投影习题。(讨论回答)
四、课后作业
《补》T1、3、4;《课》课堂作业、课后作业。
改变电阻
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计:
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可以改变电阻。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2 变阻器 教案 (1)
变阻器【教学目标】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2.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3.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教学重点】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2.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教学难点】变阻器变化时,电阻变化,从而引起电流的变化【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学法】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用具】电源、开关、灯泡两个、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等【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
生活实例:舞台灯光亮暗变化;声音大小变化;电风扇快慢变化。
总结:在实际中灯光的亮暗变化,是由于电流的大小变化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是怎么实现的呢?其一是电压的变化,因为电压越大相当于对电流推动力越大,电流越大;其二是电阻的变化,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均演示)问:如何改变电压和电阻呢?改变电压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池多少,改变电阻有四种方法,其中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是最简单实用的。
在演示的过程中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在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时候是改变了接入电路的电阻总长度,还是只是改变了接入电路的部分电阻长度?在实际中,电压变化从而引起电流变化较麻烦,我们往往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进而引起其它物理量的变化。
在物理学中有很重要的应用,有许多地方都会遇到,为了达到目的,在生活实际中有一个专门的仪器来实现电阻的连续变化——变阻器。
二、新课教学:滑动变阻器1.介绍变阻器的分类: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2.带着P20的4个问题观察滑动变阻器。
讲解:3.构造:绝缘的瓷筒、较粗的金属杆(电阻很小)、4个接线柱、金属丝、滑片P;问题1:金属丝是由哪种物质制成的?变阻器的目的是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大小,若是接入铜丝,电阻很小,不足以尽以改变原来电路的结构,因此应该用电阻很大的材料制成,可以改变原电路的一些结构。
问题2:为什么要在电阻丝上涂上绝缘层?那些地方刮去了?为什么?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本四个问题答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2 变阻器 教案 (1)
在实验之后,设计几个讨论题,让学生养成反思与交流的习惯,同时也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得到升华
2.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引导完成“活动14.4 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先让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中相关内容
老师用动画展示滑动变阻器结构。
先让学生讨论有几种接法,然后用动画模拟,
引导学生分析:
(1)每种接法中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是哪一段?电流是怎样流的?
(2)移动滑片,能否改变电阻?电阻变化情况怎样?
师生共同总结: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采取先学生阅读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迅速了解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为学习变阻器的用法作好铺垫。在这基础上再让学生自主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学会利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
本节课综合应用学生体验、实验探究和分组讨论等方式,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4.2 变阻器
科目
物理
教学对象
九年级
课时
1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节是苏科物理九年级第14章第2节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后。这样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同时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为学习“欧姆定律”打好基础。教材以研讨的方式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也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进行猜想,用优化的方法,提出改变接入电路导体的长度是引起电路电流变化的简化途径。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2 变阻器 教案 (1)
习旧课引入新课①电池的个数或电源电压②连入电路中的导体二、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三、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①材料②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③横截面积(导体越粗,电阻越_小_)④温度(温度升高,电阻一般会变大_)[引入]老师:同学们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导体的电阻?哪种方法最简单?学生:方法有改变导体的材料、长度、粗细、温度。
老师和学生总结:最方便的是改变导体的长度播放调光灯的视频老师:调光开关怎样调节灯的亮度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学习第二节《变阻器》师生交流教学过程设计(一)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师:要解释台灯亮度的变化,我们看下面的实验:在电路中加入一段铅笔芯,在一端自由移动金属夹,使连入的铅笔芯长度改变,观察现象现象:1、当M端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变短,电流表示数变大,灯的亮度变亮。
2、当M端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变长,电流表示数变小,灯的亮度变暗。
老师问:这个实验中,引起电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答: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短,即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同。
老师问:通过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电流有什么缺点学生答:不方便,有时铅笔芯容易老师问:还有更好的器件吗?老师展示变阻器实物,1、滑动变阻器;2、电阻箱;3、电位器。
学生自主探究师生交流MN教学过程设计点拨: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二)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等师: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生:与金属片滑片P相接触的电阻丝表面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了与金属片滑片P导通电流。
师: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生:AB和CD师: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生:CD 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学生讨论师生交流(三)符号:学生观察师生交流教学过程设计(四)学习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师:现在我们一起探究如何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4.2变阻器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等问题。
使学生在自学和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可对变阻器的结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是机械的记忆,明白每部分构造都是因需要而生的,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同时学生也就明白的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利用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将“构造—结构示意图—元件符号”整合起来说明,一一对应。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展示PPT)
总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1)要串联在电路中
(2)一上一下,主要看下
注意事项:
1、开关闭合前,要将阻值调到最大(即滑片距离下接线柱最远的位置)
2、通过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知识拓展
其它变阻器
电阻箱电位器
指出电位器也是一种变阻器,调光台灯的亮度,收音机的音量,就是靠电位器来调节的,这样和引课相呼应,使整个课堂浑然一体。
5.板书设计
二变阻器
一、变阻器:能够改变电阻大小的装置
二、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构造:电阻丝绕成的线圈、绝缘管、金属棒、滑片
3.电路图中的符号
4.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5、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2 变阻器 教案 (1)
第14章欧姆定律第二节变阻器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熟悉常用的滑动变动器的结构,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2、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阻器的使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道理,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二、重难点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重点)2、正确分析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方向与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关系.(难点)三、实验器材分组实验器材:电池盒、干电池(2节)、开关、电流表、2B铅笔(用小刀将铅笔剖成两半,附着铅笔芯的那一半)、小灯泡、导线5根、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课前准备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任务。
课前预习1.观看微课《如何连续改变灯泡的亮度》。
2.完成相应的书面练习。
利用微课引导学生预习,为新课做好铺垫,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容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入新课1、预习评价2、通过预习我们已经知道,要使灯泡的亮度连续可调,最简便的方法是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
预习交流利用实物投影,快速完成预习的评价。
板书设计14.2变阻器一、滑动变阻器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2.结构示意图:3.电路元件符号4.使用:串联;一上一下二、电阻箱和电位器利用asp迷你服务器构建一个简单的asp动态的网页,随时按需调出板书,节约板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果配合双板的教学环境,效果更佳。
教学反思P。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2《变阻器》导教学设计1
2017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2《变阻器》导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变阻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对变阻器应用价值的肯定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知识结合进行变阻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并能应用在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介绍变阻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变阻器的兴趣,并提出如下问题: - 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用到过变阻器? - 变阻器有什么作用?2. 实验观察(20分钟)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每组实验材料如下: - 变阻器 - 电流表 - 电压表 - 电源 - 连接线要求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观察: 1. 将实验材料连接好,搭建电路。
2.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3. 用手旋转变阻器,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4. 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 当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时,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 - 当变阻器的阻值减小时,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 - 从实验观察来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 理论知识讲解(30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验观察结果,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重点内容包括: - 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
- 变阻器的作用和应用。
- 变阻器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4. 小组合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有关变阻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要求每个小组完成以下内容: - 提出一个有关变阻器的问题。
- 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能分析滑片移动时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原因;
3、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并能根据电流变化的要求连接和调节滑动变阻器。
学习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正确分析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方向与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
(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小组长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
二、互动探究
活动14.3: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图14-5)
活动14.4: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图14-8)
三、全班交流、精讲点拨
1.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1)串联在电路中,连接时要接“一上一下”的接线柱
(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
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注意:接同上两个接线柱时,作导线用,电阻为0;接同下两个接线柱时,作定值电阻用,接入是的最大电阻。
这两种接法都不能改变电阻。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演示,先让学生说出有几种接法,是否有相同的)
3.电阻箱原理和读法的介绍。
滑动变阻器不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电阻箱是能表示出接入电阻值大小的变阻器。
读数:各旋扭对应的指示点的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的总和,即为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
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请同学们整理学习内容后小组交流,小组长汇总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疑问,并主动举手提问!
本节你的收获是什么?有还有哪些困惑?
五、学生完成巩固练习
六、纠正反馈
教师点拨巩固练习,学生用红笔互批互改。
七、当堂检测
八、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