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排查落实练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平演练: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专题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1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55.(2012年6月·单选Ⅰ)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历史上由于植被破坏,加上降水变率大,导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
这体现了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稳定性C.整体性 D.周期性56.(2014年6月·单选Ⅰ)图Z116是祁连山冰川分布玫瑰图,线条越长表示冰川数量越多;阴影面积越大表示冰川面积越大,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图Z116(1)祁连山冰川面积与数量的分布特征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南多北少C.西南多东北少 D.北多南少(2)东北部和西北部冰川数量相差不多,但是面积差异显著,这主要因为东北部比西北部( )A.日照时间更长 B.降水总量更多C.太阳辐射更强 D.蒸发强度更大(3)由图推断,祁连山冰川分布高度最低的方位是( )A.东北 B.西北C.东南 D.西南57.(2013年6月·单选Ⅰ)某村因周边森林被伐,泉水干涸,后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泉水重现。
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C.稳定性 D.普遍性考点2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58.(2012年6月·单选Ⅰ)从广州站乘火车沿京广线到北京,沿途主要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2012年6月·单选Ⅰ)人们把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59题。
59.不同纬度高山雪线的高度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的高低不同B.土壤的肥力不同C.热量的纬度差异D.植被的覆盖差异60.(2014年6月·单选Ⅰ)造成我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 B.地形C.土壤 D.热量61.(2014年6月·单选Ⅰ)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最多的是( )A.秦岭南坡 B.喜马拉雅山C.天山北坡 D.大兴安岭西坡62.(2013年6月·单选Ⅰ)影响秦岭南北自然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和降水 B.光照和风速C.径流和蒸发 D.植被和土壤63.(2013年6月·单选Ⅰ)珠江三角洲地区所属的自然带类型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64.(2013年6月·单选Ⅰ)下列现象反映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的是( )A.塔里木盆地的绿洲B.横断山区由山麓到山顶的植被变化C.北京到乌鲁木齐的植被变化D.海口到哈尔滨的植被变化1.C 2.D 3.D 4.A 5.D 6.B 7.C 8.C 9.B 10.D 11.D 12.C 13.A 14.C 15.A 16.C 17.C 18.C 19.C 20.(1)B (2)A 21.D 22.D 23.D 24.AC 25.A 26.D 27.AC 28.B 29.B 30.B 31.A 32.D 33.D 34.C 35.CD 36.A 37.A 38.A 39.B 40.C 41.D 42.C 43.B 44.B 45.C 46.AC 47.B 48.D 49.C 50.D 51.C 52.A 53.D 54.D 55.C 56.(1)D (2)B (3)A 57.A 58.B 69.C 60.A 61.B 62.A 63.D 64.C 65.C 66.B 67.D 68.A 69.D 70.AB 71.AC 72.B 73.A 74.B 75.C 76.C 77.AC 78.C。
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地理位 置
气 候
水 文
地 貌
植 被
体现了整体性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构成的有机整体
能力提升
整体性表现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能力提升
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中、
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黄 土 高 原 水 土 流 失
洪涝灾害频繁 中 游 含 沙 量 加 大 下 游 泥 沙 淤 积 形成地上河
N
判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 背风坡 阳坡
永久积雪 冰川带 D C B A
迎风坡 迎风坡 阴坡 阳坡
S
N
S
D C B A
雪线
背风坡 阴坡
N
自然带分布高的是阳坡;雪线低的是迎风坡。
2.影响雪线的因素:
(1)纬度:山体所在纬度越低,雪线越高; 纬度越高,雪线越低。 (2)坡向: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若阳坡同时是迎风坡,则主要考虑迎风坡。
(5)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6)我图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 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 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 )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
B
)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5年高考真题)
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题组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5江苏地理卷)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解析:B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使山脉东西两侧的河流流向不同,西侧主要流向太平洋,东侧主要流向大西洋。
由于安第斯山脉分布在大陆西侧,故地表径流主要流向大西洋。
故选B。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2~4题。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4.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解析:2.A 3.D 4.D 第2题,表格数据显示,2009~2013年植株数量中灌木植物未变而草本植物增多,即植株数量总体增加;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也是总体提高,综合来看,植株密度增加。
第3题,表格显示,2009~2013年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草本植物增加,即出现此消彼长的竞争。
第4题,表格数据显示,草本植物不论是数量还是地上、地下生物量都呈明显增加趋势。
地上与地下草本植物的“疯”长,种群生存斗争的结果将会压缩灌木的生存空间,尤其地下灌木数量的减少势必会导致地上灌木数量的减少。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选择题训练-文档资料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选择题训练林线是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的主要原因是A. 太阳辐射强度大B. 纬度低,气温高C. 来自印度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D. 高原地形阻挡来自北部的寒冷气流2.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折向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A. 河流与盛行风向B. 降水与土壤类型C. 地势与山脉走向D. 气温与纬度位置读“地中海周边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②植被是A. 热带草原B. 常绿阔叶林C. 常绿硬叶林D. 落叶硬叶林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③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的影响B. ③—④—⑤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影响C. 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体现了地方性分异D. ⑤处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置图,该农牧交错带是很多自然特征的过渡地带。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该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特征()A. 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B. 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C. 从草原向荒漠过渡D. 从地势的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6.导致其自然特征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水分B. 热量C. 植被D. 土壤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8.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 B.光照 C.热量 D.水分9.该山脉可能位于A.亚洲大陆东岸 B.澳大利亚大陆西岸C.南美洲南部西岸 D.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岸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0.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D.沿Y方向降水增加11.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12.读“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示意图”,自然带A、B、C的名称分别是A. 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甸B. 高山针叶林带高山针阔混交林带高山草甸C. 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D. 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的大西洋畔,它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 向 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的时空变化考查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答案 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 候垂直差异。 解析 由图知,堪察加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南北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 使半岛东侧多雨,西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冰原带
思维导图
SIWEIDAOTU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点三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分析 课时作业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区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性) 2.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区域(区域之间的联系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 向 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的时空变化考查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7.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气候干旱
流
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河流含沙量增加
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应用---某一自然要素的变化对环节整体的影响
能量
太阳能 热能
化学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 重力能
意义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 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 量的流动、转化 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 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 源 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 造了各种自然景观 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 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 量传输
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2009年5月份以来,干流全长为1321千米的塔里木河进入历史上少有的枯水年份, 干流来水大幅减少,致使长约1100千米的河道断流。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是造成此次塔里木河断流的最主要原因的是( B) A.该流域的降水异常减少 B.冬春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使冰雪融水量异常减少 C.流域内灌溉面积扩大 D.工业用水量过大 2.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看,塔里木河断流不会导致(D) A.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面积缩小 B.威胁胡杨林的生存 C.风蚀、风积范围扩大 D.西北地区气候年温差减少
1、三江平原湿地的功能和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2、说明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新华网宁夏频道2008年7月13日电:宁夏中南部600万亩农作物受旱,36万人缺水, 使原本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据此完成(1)~(2)题。(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C )
2015年高考地理0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5年高考地理0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15•安徽卷)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下列问题。
23.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A.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4.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A.北美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C.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2015•浙江卷)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
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3.下图为北纬 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
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④C.甲-③.乙-①D.甲-④.乙-③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2015•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
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 米)。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太白山()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2015•广东卷)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
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2015•江苏卷地理)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随堂练习及答案
【金版教程】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随堂对点练习新人教版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要素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可变性D.层次性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五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B2.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③—地处西北内陆的新疆绿洲的形成B.⑦—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C.⑥—我国南方“高山青,涧水蓝”的景观D.⑧—我国南方土壤有机质含量少解析:我国西北内陆的新疆绿洲的形成主要体现了水文对植被的影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了气候对植被的影响;“高山青,涧水蓝”体现了气候对植被和水文的影响;我国南方土壤有机质含量少体现了气候等对土壤的影响。
答案:A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能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纬度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B.纬度低→地形类型多样→植被类型多样C.山地海拔高→水热充足→自然带类型多D.东部为平原→河水流速慢→含沙量大解析:由图可知,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形成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河流含沙量小,水量大,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A4.下面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模式图与上图中10°S附近西部山地相符的是( )解析:该区10°S山地西坡地处东南信风背风坡,加上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荒漠景观,随高度增加递变为草地;山地东坡降水量大,为热带雨林景观,向上依次递变为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地。
答案:C5.读美国本土自然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课时)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冰原带 苔原带
温带 荒漠 带
4
考点诠释1:
典例剖析: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
自然带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集中体现,图10为侠盗 罗宾汉的活动区域,图11为我国自然植被分布区。读图 回答1~2题。(双选题)
5
考点诠释1: 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
图6
7
考点诠释2: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活动4:总结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方法。
珠峰垂直带谱
S
图7
8
考点诠释2: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典例剖析:
图9为某山地各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图9
3.图中甲处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高山草甸
B.针阔混交林
C.高寒荒漠
D.高山针叶林
4.该山地北坡属于
典例剖析:
自然带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集中体现,图10为侠盗
罗宾汉的活动区域,图11为我国自然植被分布区。读图
回答1~2题。(双选题)
1. 侠盗罗宾汉和同伴们常穿行的森林( )
A. 是亚寒带针叶林
B. 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 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与图11中C地的森林较为相
似
2. 图11中( )
A. AB沿线植被景观秋季差异较为明显
学习目标
1.利用课前准备中的自我诊断部分对“自然地理要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考点的 掌握程度进行自我检查,找出知识的缺漏。 2.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查漏补缺、巩固知识, 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 3.利用近几年高考题进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理 环境的差异性”等部分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 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排查落实练4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
排查落实练4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一、判断正误,回归基础1.在自然环境各要素中,地形是主导因素,土壤是具有代表性的要素,气候是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 × ) 2.自然带的形成与气候具有关联性,所以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完全吻合,不同气候类型下自然带完全不同。
( × )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沙漠带。
( × ) 4.山地山麓地带的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 √ ) 5.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受纬度位置和山地的海拔高度综合影响。
( √ ) 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对应地中海气候。
( √ ) 7.任何区域都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 √ )二、掌握特征,明确规律(一)主要规律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特征分布典例分布明显区图形描述文字描述地带性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为主导,其次还有水分的影响纬度位置与纬线平行呈带状,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非洲沿20°E南北方向的自然景观变化低纬、高纬低平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为主导,其次还有热量的影响海陆位置与经线平行呈带状,沿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到内陆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中纬度低平区地带性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热状况及其组合的差异海拔高度自然带大致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水平)伸展,沿垂直方向更替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局部水使自然带以块状出现在沙漠中的绿洲,南半球缺失寒带苔比较普遍文变化、岩性变化等其他理论自然带位置上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下图所示)是随着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变化,陆地自然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热量和水分条件控制着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世纪金榜】(通用版)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配套梯级演练【双基题组】(2014·济南模拟)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开放性C.整体性D.差异性2.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A.甲——水位下降B.乙——改善局部气候C.丙——增加D.丁——加重(2013·济南模拟)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但这个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3、4题。
3.在我国东部,从济南到海南,自然带依次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B.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D.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4.自然带沿一定方向递变规律是:森林→草原→荒漠,这种分异规律()A.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均有可能B.一定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一定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一定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013·沈阳模拟)读某地景观图,完成5、6题。
5.该图片景观反映的自然带是()A.温带草原带B.热带草原带C.苔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6.该图片景观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蒙古高原B.德干高原C.巴西高原D.东非高原7.(2014·湘潭模拟)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分异体现了什么地带性规律?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图中森林带一般属于哪类森林自然带?该自然带在南、北坡分布差异的产生原因是什么?(3)北坡森林带上、下均有丰富的草场资源。
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当地牧民一般把__________带(图中自然带)作为夏季牧场。
【高考题组】(2013·山东文综)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易错排查练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新人教版
易错排查练(第5章)(建议用时:40分钟)易错点1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分析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此图可以说明(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的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D 2.A[第1题,读图可知,②表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④表示汽车和工厂等向大气中排放CO2。
绿色植物吸收的CO2减少或汽车、工厂等排放的CO2增多,都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更加明显。
第2题,读图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碳的循环过程涉及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多个圈层。
]易错点2 区域地理环境整体表现分析上建有一座城镇。
岛上植被低矮、浓密,为无天然树木生长的草原,土生的陆地哺乳动物已不复可见。
读下图,完成3~4题。
3.群岛上无天然树木生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阴凉多风的气候B .过早与大陆分离C .过于单一的地形D .火山的不断喷发4.群岛禽鸟丰富得益于( )A .靠近大陆的位置B .流经沿岸的洋流C .缺少大型食肉动物D .受人类活动影响弱 3.A 4.B [第3题,该群岛常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阴凉多风的气候不利于树木生长,是群岛上无天然树木的最主要原因,A 正确。
第4题,禽鸟丰富的原因是食物丰富,食物丰富得益于沿岸有寒流流经,鱼类饵料丰富,鱼类数量大,B 正确;大型食肉动物的存在、靠近大陆对鸟类影响不大,A 、C 错;该岛上有城镇分布,不能判断人类活动影响强弱,D 错。
]易错点3 区域自然带类型的判断【导学号:21490070】5.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A.雨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或半荒漠B.雨林常绿硬叶林草原C.雨林落叶阔叶林草原D.雨林落叶阔叶林荒漠或半荒漠6.图示山麓自然带中,导致丙自然带所跨纬度广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5.A 6.C[第5题,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景观是热带雨林,因此甲是雨林;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景观是常绿硬叶林,因此乙是常绿硬叶林;回归线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景观是荒漠或半荒漠,因此丙是荒漠或半荒漠。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综合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综合训练D. ④【答案】1.A2.C3.D【解析】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热量低,生长期缩短,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A对。
B、C、D错。
2.在海拔2600-3500m的地区,②地的纬度较高,其生态地理区的高寒草地返青期明显晚于①生态区,与之最为密切的因素是纬度因素,纬度高,气温降低,C对。
夏季风、地势起伏的影响相似,A、D错。
返青期受热量影响,年降水量不影响热量差异,B错。
3.根据图例,①、②都是针叶林区,结合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两区域分布的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返青期较早,A、B错。
③、④都是草甸分布区,分布海拔较高,图中③比④的海拔低,热量条件较好,返青期较早。
四个生态地理区中,高寒草地返青期最迟的是④,D对,C错。
下图是某科考队员在北冰洋拍抓拍到的一只北极熊生活照片。
科学家预计,到了2050年,北极熊的数量将减少30%。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照片拍摄的最佳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5.北极熊数量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海面上升,被淹死B. 气温寒冷,被冻死C. 食物缺乏,被饿死D. 市场需求,被杀死【答案】4.B5.C【解析】4.严冬季节,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进入局部冬眠状态。
读图可知,图中北冰洋有部分区域冰雪消融,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应为北极地区的暖季,即北半球的夏季。
故选B。
5.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冰山会减少,北极熊赖以生存捕食的海洋浮冰区消失,北极熊捕食困难,食物链中断,数量减少,濒临灭绝。
故选C。
海岸沙丘岩是指在海岸沙丘形成较稳定时,其表层的矿物被水溶解,渗入岩石空隙结晶后蒸发干结而成的链状砂质沉积岩。
西奈半岛与以色列南部的沿海地区相邻,在沙丘与海洋的过渡地区都分布有连片的海岸沙丘岩。
以色列的沙丘岩宽度比西奈半岛的大得多,沙丘东部边缘的肥沃农田向内陆延伸达40公里。
6.以色列比西奈半岛的沙丘岩海岸宽的主要原因是A. 盛行风向B. 洋流流向 C. 海浪作用 D. 海岸走向7.沙丘岩广泛分布的地区A. 多有贝壳类化石和鹅卵石B. 近岸海域坡陡水深C. 沙丘洼地常见季节性湖泊D. 沙丘链与海岸线垂直8.与以色列中部高地相比,影响其西部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是A. 土壤贫瘠B. 水源短缺C. 风沙危害D. 低温冻害【答案】6.D7.C8.C【解析】6.根据材料可推测海岸沙丘岩早期是由风力沉积形成的沙丘。
2015年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高效训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专题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1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单项选择题Ⅰ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不包括( )A.地貌 B.气候 C.水文 D.矿产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自然界中很多物种都有濒临灭绝的危险,粮食短缺、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接踵而来,直接危及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恢复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一系列话题,已经深入人们的大脑,进入人们的生活。
据此回答2~3题。
2.物种灭绝、生态恶化等现象说明人类活动破坏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 )A.生产功能 B.净化功能C.平衡功能 D.循环功能3.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除了人口增长的原因外,还有人类破坏自然环境,导致粮食产量下降,随之影响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 )A.生产功能 B.净化功能C.平衡功能 D.循环功能4.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指( )A.全球环境力求保持协调一致B.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C.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D.自然状况相同的若干区域5.(2013年XX省学业水平考试)某村因周边森林被伐,泉水干涸,后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泉水重现。
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C.稳定性 D.普遍性6.图312示意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中小圆圈表示特定时间内该种群的个体数),由图可知( )图312A.绵羊的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B.绵羊的数量不可能与该岛屿的环境形成一种平衡C.在自然状态下绵羊种群的数量最后基本稳定,证明了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D.绵羊种群的数量变化和该岛屿的地理环境互不相干7.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多,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整体性C.恒定性 D.周期性8.(2014年XXXX模拟)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具有地域差异,我国南方的不可回收无机物(煤灰等)远低于北方,而不可回收有机物(菜叶等)远高于北方。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下图为小尺度X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
A.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B.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形C.土壤地形水文大气生物D.生物地形大气水文土壤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河流水位降低④土壤肥力下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
第2题,如果当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
答案 1.A 2.D3.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
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解析洋流驱动力来自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因此A项错误。
由于海气相互作用,海洋通过辐射等将热量输送给大气,从而影响大气环流,B正确,海洋赤潮是海洋生物灾害,是海洋中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导致海水中缺氧的一种现象,C项错误。
信风是一种大气环流形式,是地球表面热量差异引起气压差异而形成的,D项错误。
答案 B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5.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C.整体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甲事象可能导致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水土流失加剧等,因此它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
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生留意: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坚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项为哪一项契合标题要求的。
〕〔2021·北京文综〕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那么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寓居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
据此回答1~2题。
1.太白山〔〕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2.假设过度猎狼,将会〔〕①形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增加②添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③招致不良消费观念的构成④破坏可继续开展的公允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1·山东师范大学隶属中学模拟〕读〝某大洲自然带散布表示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自然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a自然带是狭长散布的热带草原带B.c自然带以针叶林为主C.d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e自然带以亚热带常绿植被为主4.有关g自然带的描画,不正确的选项是〔〕A.g自然带反映了中央性分异现象B.g自然带的南北延伸与沿岸的暖流有关C.g自然带的构成与外地的地形有关D.g自然带的降水主要是由西北信风登陆带来的对流雨〔2021·广东梅州模拟〕以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表示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各代号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A.甲B.乙C.丙D.丁6.图中显示的信息错误的选项是〔〕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D.中央性分异表现不清楚〔2021·柳州月考〕以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散布百分比图〞。
高考地理一轮(1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含答案)
课时分层集训(十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图①至图④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的变化过程(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中游)。
读图,回答1~2题。
1.依据图中信息,从①到④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情况是(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B.河流的含沙量增大C.结冰期变长D.无变化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1.B 2.B[第1题,从图中可知从①到④林地减少,耕地增多,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
第2题,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与植被、地形等有关,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为( )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3.A 4.D[第3题,读图可知,②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年降水量200~400 mm,其东、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其西边为温带荒漠,②地的植被应为草原。
第4题,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为南方地区宽,北方地区窄,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而北方地区只受东南季风影响,故D项正确。
]秦岭东段支脉伏牛山系北麓重渡沟、植被覆盖率在98%以上,且区内分布有800亩竹林,可与蜀南竹海相媲美。
某中学地理夏令营来此考察,体验了沟内滴翠河和金鸡河沿岸“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的独特环境。
据此,完成5~7题。
5.重渡沟金鸡河( )A.径流量季节变化比较小B.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C.补给水源以冰雪融水为主D.径流含沙量比较小6.夏令营登依剑峰途中穿过的自然带依次是( )A.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冰川带B.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D.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7.滴翠河沿岸的800亩竹林,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水源B.纬度和土壤C.水源和技术D.土壤和植被覆盖率5.D 6.B7.A[第5题,重渡沟金鸡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主要补给水源是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植被覆盖率高达98%,保持水土能力强,径流含沙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查落实练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判断正误,回归基础1.当非洲南端开普敦炎热干燥时,北京地区的天气特点是高温多雨。
( × ) 2.降水量总是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 × ) 3.大陆性气候均分布于距海遥远的内陆地区。
( × ) 4.在中纬度大陆东岸一定分布有季风气候。
( × ) 5.有季风环流的地方一定会形成季风气候。
( × ) 6.地中海气候降水最多的月份有可能是6、7、8月。
( √ ) 7.在自然环境各要素中,地形是主导因素,土壤是具有代表性的要素,气候是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 × ) 8.自然带的形成与气候具有关联性,所以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完全吻合,不同气候类型下自然带完全不同。
( × ) 9.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沙漠带。
( × ) 10.山地山麓地带的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 √ ) 11.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受纬度位置和山地的海拔高度综合影响。
( √ )1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对应地中海气候。
( √ ) 13.任何区域都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 √ ) 14.在任何地方都是平原比高原的城市密度大。
( × ) 15.气候适宜的地区,农业发达,城市集中。
( √ ) 16.矿产资源丰富是城市兴起的一个有利条件。
( √ ) 17.在山区修建道路都应该是“之”字型。
( × ) 18.地形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也对交通线路建设有一定影响。
( × ) 19.全球气候一直处在气温升高的时期。
( × ) 20.全球气候变暖不论对工业还是农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 × ) 21.温室气体就是指CO2。
( × ) 22.我国寒潮多发生在11月至次年4月间。
( √ ) 23.夏季我国北方的暴雨天气、春季的沙尘暴天气都与冷锋活动有关。
( √ ) 24.台风和飓风都是热带气旋,两者发生的区域存在差异,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而飓风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
( × ) 25.寒潮是冷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天气系统,寒潮势力最强一般发生在冬季。
( √ )26.棉花、汽油、电能都不是自然资源。
( √ ) 27.水资源就是指能被人类利用的水体。
( × ) 28.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程度不同。
( √ ) 29.地球上存在水危机都是由于水污染和浪费造成的。
( × ) 30.降水多的地区水资源一定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水资源一定贫乏。
( × )二、掌握特征,明确规律(一)主要特征1.交通线路的特征(1)在山区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等高线分布,在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道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型弯曲。
(2)在平原平原区道路选线应尽量少占耕地,等级高的公路以直达为主,走最短距离;等级低的公路宜连接尽量多的聚落。
2.我国不同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聚落的分布特征(1)西北地区:多分布在绿洲上或绿洲边缘。
(2)青藏高原: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3)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4)北方平原地区: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5)南方丘陵地区、山区: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3.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1)总体特征:冷暖干湿交替发生。
(2)不同阶段①地质时期:温暖期和冰期交替出现,由自然原因引起。
②历史时期:温暖期与寒冷期相互交替,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
③近代: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全球气温出现明显波动上升现象,主要以人为原因为主。
4.寒潮的分布特征(1)时间上:以秋末冬初和初春最常见,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2)空间上:从西北向东南(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5.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1)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空间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二)主要规律1.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3.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1)时间分布规律(2)空间分布规律(三)主要原因1.2. 地域分异的成因在山区,地表景观(如植被、土壤等)随海拔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是因为气温和降水往往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发育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体所在的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的坡向等。
3. 影响雪线的因素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是由副热带向两侧降低。
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1)气候因素:气温和降水量都与之有密切关系。
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反之雪线越高;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副热带高气压带。
(2)地貌因素: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阳坡比阴坡的温度高,一般情况下,阳坡的雪线比阴坡偏高。
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较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
例如,中国天山南坡雪线高,而北坡雪线低。
但是,气温和降水相对于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更大,因而也会出现山脉南坡雪线低的情况(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
4. 河川径流变化的原因河流水量的多少与变化取决于河流的补给类型。
降雨、地下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和湖泊水是河流五种重要的补给水源。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变化与降水类型有关。
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为汛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夏秋为汛期,冬春为枯水期。
我国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2)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春季因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
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就有春汛。
(3)以高山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为汛期,冬季封冻,河流断流。
冰川的消融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
(4)湖泊水补给: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
河流源头的湖泊起调节河流水量的作用;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在洪水期起削减河川洪峰的作用。
(5)地下水补给: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水互补(地上河段除外)。
5.6.我国自然灾害频繁且严重的原因(1)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会处,地壳活动剧烈,地形复杂,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
(2)季风带来的水量不均衡,年内和年际的降雨分配不均,复杂的地形也影响水汽和热量的再分配,全球气候异常,这些是我国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
(3)垦荒毁林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
(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少地多的国家严重。
(5)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防灾、减灾投入相对不足。
三、常用答题术语、用语再规范1.气候及其变化的主要术语和用语(1)术语答案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球气候变暖、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
(2)用语①列举说明气候特征的主要用语。
答案高温多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小)、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大(小)、全年寒冷(或温和)、炎热(或凉爽)、雨热(不)同期,降水丰富(稀少)②描述气候分布的答题模板。
答案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说明。
③说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答案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方面入手。
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答案主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自然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2)用语①简要说明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答案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②简要说明水平地带性的特点。
答案纬(经)度地带性。
自然带呈东西(南北)向延伸,南北(东西)向更替,其主要制约因素是热量(水分)。
③简要说明影响山地自然带谱的主要因素。
答案山麓地带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纬度越低,高度越高,自然带谱就越复杂,反之就越简单。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和山地高度。
④简要说明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
答案影响山地雪线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和降水。
一般而言,纬度越低的迎风地带雪线低,纬度越高的背风坡雪线就越高。
3.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的主要术语、用语(1)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①术语答案地形、平原、山区、高原、基础设施、气候、气温、降水、中低纬度、沿海、城市结构、布局、河流、水运起点、河流交汇点、过河点、入海口、带状、组团状、矿产、蕴藏量、开采水平。
②主要用语答案平原地区利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少,便于提供农产品。
热带地区高原比平原凉爽,城市多分布于高原。
河流可作为重要交通通道,同时还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城市一般选址于中低纬度地区,尤其是条件较为优越的沿海地区。
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城市兴起及发展。
(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①术语答案线路走向、地表起伏、线路弯曲、线网密度、线网布局、交通运输方式。
②用语答案地形平坦处线路平直,有多条交通运输线通过,线网密度大;崎岖山地线路弯曲,沿等高线分布或呈“之”字型,交通线网密度小。
4.水资源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直接获得、物质、能量、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综合开发、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浪费、污染、水危机。
(2)用语答案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径流量大(小),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率大,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人口多,生产规模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合理(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提高节水意识,治理污染,杜绝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