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 教学设计
“水果拼盘”美术教学设计教案详解
“水果拼盘”是一种美妙的食物艺术品,也是一道非常健康的美食。
水果既美味又营养丰富,可以说是天然的维生素矿物质,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元素,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
在幼儿园和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水果拼盘”作为一个有趣的艺术体验来教授孩子们。
一、课程设计的主题本次课程的主题是“水果拼盘”,它将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水果的形状、颜色和质地,提高他们对水果的认识,同时,还能激发他们对食物艺术的创造力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孩子们提高对水果的了解和认识;2、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和想象力;3、提高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和手动能力;4、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珍惜食物的意识。
三、适用年龄适用于幼儿园和小学。
四、用具准备1、足够数量的不同种类的水果;2、刀、切板;3、筷子、小叉子;4、盘子、碗、勺子。
五、教学步骤1、引导孩子们学习水果的名称、特征和形状。
2、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不同种类的水果,让孩子们学会辨认和分辨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3、給孩子们分配数量适当的水果,并让他们开始动手拼盘。
4、教师鼓励孩子们将水果拼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和图案,如动物、花朵、宝石等,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每个孩子的作品,并对它们进行评价和分享。
6、教师指导孩子们一起享用自己制作的水果拼盘,并告诉他们要注意卫生,珍惜食物。
六、教学思路该教学设计通过让孩子们学习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大小,提高他们对水果的认识。
同时,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拼盘,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手动能力。
教师和孩子们一起享用自己制作的水果拼盘,增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协作精神。
七、教学建议1、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各种水果,并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当难度的任务和任务量。
2、教师要提前介绍水果的名称、特征和形状,让孩子们有充分准备。
3、教师要引导孩子们用刀和筷子小心操作,保证安全。
4、教师要在互动和分享中提高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和心理素质。
5、教师要引导孩子们珍惜食物,珍惜生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艺术小收藏 -岭南版
标题: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艺术小收藏 -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收藏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他们对艺术品的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艺术收藏的基本知识2. 艺术品的鉴赏方法3. 艺术收藏的种类4. 艺术收藏的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艺术收藏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艺术品的鉴赏和价值评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艺术收藏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介绍艺术收藏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3.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艺术收藏的心得。
4.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艺术收藏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艺术收藏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艺术品的欣赏水平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3.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表现。
六、教学建议1. 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艺术收藏的实用价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创作自己的艺术品。
3. 开展课外活动,如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收藏活动,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4.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艺术收藏的基本知识,提高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欣赏艺术,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它们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本教案中,教学重点为艺术收藏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而教学难点则是艺术品的鉴赏和价值评估。
《艺术品》教学设计(北师大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艺术品》教学设计(北师大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艺术品》教学设计(北师大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背景在新的教育改革下,艺术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在中学阶段的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学习艺术可以在学生的发展中起到很多积极的作用,从而培养出艺术素养和审美情操。
《艺术品》作为九年级的必修教材,必须要有一套系统的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艺术品的概念及其分类。
(2)学习艺术品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
(3)了解艺术品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敏感性,用深度、广度、高度的角度进行艺术品的分析,理解其内涵、外延。
(2)能够通过艺术品的形式及其表现形式获取艺术品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3)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艺术品做出评价以及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3、情感目标(1)通过艺术品,能够感悟艺术的力量,培养自己的艺术情感和审美情趣。
(2)能够发现生活的美,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用自己的创造力实现美的追求。
三、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艺术品的定义和分类2、艺术品的审美特征和评价3、不同艺术品的鉴赏4、艺术品与历史及社会背景四、教学策略1、情境式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情境与学生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于艺术品的兴趣和热情。
2、问题导向学习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提供一系列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探究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以及培养能力。
3、情感驱动教学法通过艺术品的鉴赏,让学生感知艺术作品的情感内核,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感。
五、教学活动1、艺术品分类教师先介绍艺术品的分类,然后给出一组选自不同时期和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品的图片,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分类。
然后在课堂上讨论这些图片的分类是否合理,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艺术品的分类方法。
2、艺术品鉴赏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艺术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并用各种手段来分析,如用绘画、雕塑、音乐等方法来分析艺术品的形式,用符号、象征等方法来分析艺术品的寓意与思想,最后学生发表自己对于这个艺术品的评价。
幼儿园手工制作小艺术品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小艺术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形状和结构的认知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幼儿的交流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材料准备:彩纸、颜料、毛笔、剪刀、胶水、彩色绳、塑料袋等。
2. 手工制作:折纸、剪纸、粘贴、绘画等。
3. 教具制作:小动物、植物、人物等手工制作教具。
三、教学过程1. 了解材料: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手工制作材料的特性和用途,让幼儿用手摸、用眼睛看,了解材料的质地和颜色。
2. 示范制作:教师进行手工制作的示范,让幼儿观看实际操作过程,引导幼儿观察、记忆、模仿。
3. 分组制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示范进行手工制作,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享材料和经验。
4. 创作表现: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尝试自己的创意,展现个性和特长。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表现和制作成果,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作品展示:在班级或学校内举行手工作品展示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 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手工制作活动的效果,分析幼儿的表现和反馈,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五、教学建议1. 激发兴趣:根据幼儿的芳龄和兴趣特点,选择与孩子们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和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 情感交流:通过手工制作活动,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互动,促进师生关系的亲近和信任感。
3. 多样发展:在手工制作教案中,可以结合音乐、舞蹈、游戏等多种形式,促进幼儿的多样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本次手工制作教案的实施效果,分析幼儿的表现和问题,做出合理的评价和调整。
2. 学习方法:反思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改进:结合反思分析,提出下一次手工制作教案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八年级美术上册《陶艺小品》教案、教学设计
设想: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邀请其他班级同学和老师参与评价,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互相学习的平台。
5.注重课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
设想:鼓励学生撰写课后反思,教师针对学生的反思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提高的方向。
1.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欣赏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陶艺小品的造型、色彩和装饰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陶艺小品。
4.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制作技能。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教师点评各组作品,强调陶艺小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a.主题明确,创意新颖;
b.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3.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陶艺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陶艺的世界,传承和发扬我国陶艺文化。
3.每位同学结合自己的陶艺作品,撰写一篇创作心得,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目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促进自我成长。
4.收集并整理关于陶艺小品的图片、资料,以备下一节课进行课堂分享。
目的: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对陶艺的兴趣。
5.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陶艺作品,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探讨创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陶艺小品的基本制作方法,如揉、搓、捏、刻等,并能运用各种工具和设备进行创作。
美术教学设计(精选5篇)
美术教学设计(精选5篇)美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对花瓶形状的认识,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卷、粘的形式设计花瓶。
2、感受花图案与线条的美,并能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喜欢擦袄做活动,能主动参与活动。
教学准备:1、剪好的废旧报纸若干2、彩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3、教师预先做好的一个花瓶、各种花教学过程:(一)引题1、春天来到了,大地万物复苏,树木、小草都发芽了,还有好多好多的花儿都开得漂亮极了,老师实在忍不住跟春姑娘要了好多花送给我们小朋友当礼物呢?2、教师把各种花朵分给幼儿。
3、那么漂亮的花儿,我们得用一个漂亮的花瓶来陪衬。
(二)教师示范操作1、我先做好了一个花瓶,教师出示已经做好装饰好的花瓶。
2、它是怎么做的?(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3、教师讲解方法:先用废旧报纸以卷的形式卷成一个小棒,用固体胶固定,想好你要做的花瓶,用报纸卷好的小棒来粘出花瓶的轮廓,最后用水彩笔装饰,画上线条与图案。
4、花瓶可不止一种形状,还有很多漂亮的形状呢,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花瓶。
请幼儿参考。
5、你想要怎么做?与旁边幼儿讨论。
(三)幼儿操作1、教师提要求:(1)与你的合作伙伴商量好,然后分工合作。
(2)制作好了花瓶要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干净,并把你们的作品放到前面向大家展示。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适当提醒。
(四)讲评1、你们的作品都做得很不错哦,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呢?2、现在我们拿着自己的花朵到外面去插吧!美术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拼贴添画》教学设计
《拼贴添画》教学设计《拼贴添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画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提高审美趣味。
2、学会拼贴添画的基本方法,尝试剪纸、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添画创作。
难点: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
教学准备范画、教学课件、广告图片、剪刀、胶水、彩笔、双面胶、各种辅助材料。
教学流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大师艺术作品。
欣赏毕加索的拼贴画《吉他》,分析这幅拼贴画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设计意图:欣赏《吉他》,初步了解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初步感受拼贴画的艺术魅力。
)艺术家们用许多人眼中不值一文的旧印刷品及废弃物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拼贴画。
2、出示课题:拼贴添画二、观察探究1、欣赏拼贴画作品图片。
思考问题:这些拼贴画分别表现了什么主题?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初步学习拼贴画的制作方法。
2、小组活动。
(1)将组员们收集来的旧报纸、广告图片放在一起,进行交流与筛选。
(2)集体讨论,根据筛选的图片给画面选定一个主题或者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对资料的筛选能力。
学生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思路,使思路更开阔、画面构思更精巧。
3、播放课件,启发学生如何搭配画面。
(1)课件演示:首先选择尺寸较大、印刷清晰、色彩鲜明的图片,摆放在画面显眼的位置;其次搭配其他图片,完善画面。
(2)小游戏:课件中提供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请学生动手操作,怎样摆放才能使画面更美观、更协调。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进一步学习如何筛选图片。
通过实践与比较,复习构图知识,开阔设计思路,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4、教师演示。
拼贴部分做好之后,还要根据画面需求,用画笔添画,美化画面。
(1)可添加具体的景物,完成画面。
(2)也可只添加背景颜色,起到拼贴画之间的过渡和装饰作用。
艺术教学设计及反思三篇.docx
篇二一、教学目标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与砖石雕刻相关的知识,学习如何利用泥板雕刻的方式,设计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教科书第6页展示了一组不同时代砖石雕刻的作品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砖石雕刻艺术,知道砖雕是在特制的质地细密的土砖上雕刻物像或花纹,主要用于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壁面装饰。
图中这些砖石雕刻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传统的吉祥图案,有花鸟鱼虫,有动植物,也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的艺术品,体会作品中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砖石雕刻的兴趣。
教科书第7页展示了泥板雕刻的基本创作步骤,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示范,同时还提示学生:运用点、线、面的关系,把作品雕刻得更美观。
教师要结合局部示范和相关步骤,为学生完成作品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
展示4幅构思巧妙、富有童趣的浮雕作品,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中国古代雕刻文化的传承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之一),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生共同探究: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做笔筒》教学设计3篇
《做笔筒》教学设计3篇《做笔筒》教学设计3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笔筒》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笔筒》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在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创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笔筒作品。
它们大多是瓷制,也有用玉、石、竹、木雕刻成的。
本课学生的笔筒作品,大多采用塑料瓶设计和制作的,利用废旧瓶子剪去瓶口后变成筒状,再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本课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道笔筒的历史和文化,利用塑料瓶做笔筒,提醒学生共同关注塑料瓶的多种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纸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
技能目标: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筒形。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废弃塑料瓶制作、装饰笔筒。
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四、教学准备教师:示范作品及材料、笔筒实物或课件。
学生:塑料空瓶、彩色纸、双面胶、剪刀、勾线笔。
五、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师:在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大多是瓷制,也有用玉、石、竹、木雕刻成的,造型各异,许多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创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笔筒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古代的笔筒。
1、出示图片欣赏。
边欣赏边介绍课本中这三件艺术品。
黄杨梅竹笔筒(清代)象牙黑漆地雕梅花形笔筒(清代)青花山水人物笔筒(清代)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件笔筒?为什么?可以从它的材质、外形、和装饰特点几个方面说一说。
2、师:我们欣赏了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笔筒后,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可不可以利用废旧饮料瓶、玻璃瓶、牛奶盒、食品盒、纸杯等材料来制作一个实用的笔筒呢?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笔筒。
综合实践活动纸雕作品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纸雕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还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本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纸雕作品的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提升综合素养。
二、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纸雕艺术的历史、特点及制作方法。
- 掌握基本的纸雕制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纸雕作品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一)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彩色卡纸、剪刀、刻刀、胶水、双面胶、铅笔、橡皮等。
2. 工具准备:切割板、卷尺、直尺、圆规等。
3.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操作和展示作品。
(二)活动步骤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纸雕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介绍纸雕艺术的历史、特点及制作方法。
2. 基本技巧学习- 教师示范纸雕制作的基本步骤,包括剪纸、折叠、刻划等。
-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掌握基本技巧。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纸雕作品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个性化的纸雕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自评。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5.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纸雕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四、活动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情况、操作技巧等。
- 评价学生的创意和审美能力。
2. 作品评价:- 评价纸雕作品的完整性、美观性、创意性等。
-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3. 反思评价:- 通过反思活动过程,评价学生的自我提升和改进能力。
幼儿园艺术教案:认识和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品
幼儿园艺术教案:认识和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品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形式,通过艺术可以表达出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正是处于对环境和世界的认知和探索阶段,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制定出一些针对性强的艺术教案,帮助孩子们认识和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品。
一、认识绘画艺术绘画是最为基础的艺术形式之一,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从简单的画线和涂色开始练习。
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认识诸如线条、色彩、形状等概念,让孩子们在绘画中学会观察和表现颜色和形态。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让孩子们欣赏艺术家通过一幅画作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主题。
二、认识雕塑艺术雕塑艺术是通过物理材料制作出立体的艺术品,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和角度来欣赏作品。
幼儿可以通过泥塑、乐高等建筑玩具来练习雕塑,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用可塑性的材料创造出不同形态的作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同雕塑家的艺术特色和流派。
三、认识摄影艺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摄影艺术也逐渐成为人们欣赏和创作的一种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感知周围的事物,用相机记录下一些独特的瞬间和景象。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让孩子们有机会通过照片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形式。
四、认识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通过声音传达情感和表达文化的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唱歌、制作乐器和音乐游戏等活动来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同风格和文化背景下的作曲家和演奏家。
五、认识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文化,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身体和提升协调能力的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编排简单的舞蹈来让孩子们体验舞蹈的乐趣和动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著名的舞蹈作品,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同风格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家和编舞家。
八年级美术上册《瓷器之美》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瓷器艺术的特点、绘画技巧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本节课瓷器艺术的认识和感悟。
3.教师强调瓷器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呼吁学生关注瓷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文化。
4.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瓷器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瓷器的发展历程,感受瓷器艺术的魅力。
2.通过欣赏、分析瓷器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瓷器的基本知识、制作工艺、装饰技法的掌握是本章节的重点,其中瓷器绘画技巧的运用是难点。
2.过程与方法方面:学会欣赏和分析瓷器的艺术特点是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是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瓷器艺术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是重点,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是难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将所学瓷器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心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运用所学瓷器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瓷器作品。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辅导。
一个粗瓷大碗教学设计
一个粗瓷大碗教学设计粗瓷大碗,源自中国传统的陶瓷工艺,具有独特的形态和文化内涵。
本教学设计以一个粗瓷大碗为切入点,结合陶艺制作过程和陶瓷文化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跨文化认知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粗瓷大碗的历史与特点,体会陶瓷艺术的魅力。
2.学习陶瓷制作的基本工艺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处理能力,提升审美能力。
4.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粗瓷大碗的历史与制作工艺的介绍,学生动手制作实践。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细节处理能力,加深跨文化认知。
三、教学准备1.粗瓷大碗的实物样品和图片。
2.陶工具和素陶、陶泥等制作材料。
3.学生需要的工艺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约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粗瓷大碗的实物样品和相关图片,介绍其历史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
2.知识讲解(约15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展示,讲解粗瓷大碗的制作工艺和陶瓷文化知识,重点介绍粗瓷大碗的特点、制作过程和装饰技法等。
3.实践操作(约50分钟)分组给学生发放陶工具和制作材料,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提供参考模板,引导学生按照制作流程进行陶艺创作。
同时,教师要及时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4.展示交流(约20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学生们可以结合讲解性质的PPT、海报、口头陈述等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
5.评价总结(约10分钟)教师进行简要评价,指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可改进之处。
并对学生表现出色的作品进行表扬和鼓励。
学生们也可以自行评价自己的作品,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
五、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陶瓷作坊或陶瓷博物馆,深入了解陶瓷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独特魅力。
2.邀请陶艺大师来校,进行陶瓷制作的现场示范和指导,提供更专业的教学体验。
幼儿园手工小艺术品制作教案 幼儿园手工教案
幼儿园手工小艺术品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不同材料制作手工艺品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幼儿了解和欣赏不同的手工艺品,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
3. 通过手工制作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锻炼幼儿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材料准备:纸杯、颜料、毛笔、剪刀、胶水等。
2. 制作小艺术品:纸杯人物、折纸风筝、毛笔画、剪纸等。
三、教学步骤1. 了解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材料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幼儿的兴趣。
2. 示范制作:教师进行简单的制作示范,提示幼儿如何操作和运用材料。
3. 指导操作:引导幼儿按照示范进行操作,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和细节。
4. 创作表达: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自己的小艺术品。
5. 欣赏交流:组织幼儿展示和欣赏彼此的作品,进行交流和互动。
6. 教师评价: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独立创作,如何处理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幼儿掌握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2. 体验探究: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3. 欣赏交流:组织幼儿展示作品,让幼儿欣赏和交流彼此的创作。
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 安全第一: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幼儿意外受伤。
2. 指导互动: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并给予指导,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和交流。
3. 关注个性:鼓励幼儿在制作小艺术品时发挥个性和创造力,不拘泥于模板和规范。
七、教学效果的评价1. 幼儿在制作小艺术品的过程中能够动手操作,掌握一定的手工制作技巧。
2. 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展现出一定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3. 幼儿能够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评价和交流。
泥塑的制作教学设计及反思
泥塑的制作教学设计及反思引言:泥塑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通过将黏土塑造成各种形象,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瑰宝。
泥塑制作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创作者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本文将就如何设计泥塑制作的教学活动,并对该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了解泥塑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2.掌握泥塑的基础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学习泥塑的基础造型技巧和手法。
4.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泥塑作品。
二、教学内容:1.泥塑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2.泥塑的基础工具和材料。
3.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和手法。
4.泥塑的创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泥塑艺术品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泥塑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引导学生对泥塑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了解泥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泥塑的基础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黏土的选择、泥塑刀、刷子等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同时,讲解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和手法,如捏、推、拉、割、粘等基本动作的操作要领和技巧。
3.实践演示:教师可以现场进行泥塑的实际演示,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基本工具和材料进行泥塑的创作。
同时,教师要逐步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学生的问题和疑惑。
4.学生实践: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进行泥塑创作。
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主题或题材,让学生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作品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泥塑作品后,进行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的创作水平和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反思不足,提高创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泥塑制作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虽然在引导学生了解泥塑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还有待加强,可以通过举办学生参观泥塑艺术展览或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泥塑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手工教学设计给瓶子穿新衣
手工教学设计给瓶子穿新衣手工艺术是一种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方式,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这个快速消费时代,我们常常会面临许多废旧物品的问题,而瓶子是其中之一。
它们通常被人们随手丢弃或者直接送到垃圾场,但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手工艺术给瓶子穿上新衣,将它们转变成独特的艺术品。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些手工教学设计,可以帮助你将废旧瓶子变成有用的物品和装饰品。
这些手工艺品简单易学,不需要专业的技能和大量的材料,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参与制作。
1. 瓶子花瓶将废旧的玻璃瓶子变成漂亮的花瓶是一个简单而又有趣的手工艺项目。
你可以选择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瓶子,使得每个花瓶都有自己的特色。
只需几步,你就可以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花瓶:首先,清洗干净瓶子并将其晾干;然后,选择你喜欢的颜色和材料,如绳子、彩带、丝带等,将它们绕在瓶子上,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手工艺瓶子。
2. 瓶子灯用废旧的玻璃瓶制作各式各样的瓶灯是很流行的手工艺项目。
你可以选择在瓶子上钻孔或者使用夜光颜料,制作出独特的图案,然后在瓶子内部放入LED灯或者蜡烛。
当你打开瓶灯时,它会发出温暖而柔和的光芒,营造出浪漫而温馨的氛围。
3. 瓶子草笔筒废旧瓶子还可以成为实用的草笔筒。
你可以用彩色漆、羊毛或者丝带将瓶子进行装饰,并在顶部加上一层厚实的绒绒,这样既美观又实用。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设计。
4. 瓶子饰品除了以上提到的手工艺品,废旧瓶子还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饰品,如项链、手链、耳环等。
你可以用剪纸、珠子、亮片等材料装饰瓶子,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饰品。
在制作这些手工艺品时,记得要注重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的物品和化学溶剂。
在进行任何手工项目之前,最好事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确保所有的工具和材料都是安全可靠的。
手工教学设计给瓶子穿新衣不仅可以让我们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生活增添乐趣。
希望以上的手工艺品教学设计能够给你带来灵感,并让你在手工艺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雕花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雕花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引言雕花作为一项传统工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家具制作和艺术品创作等领域。
因此,作为雕花技艺的教育和培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雕花教学的设计方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改进。
二、雕花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标是雕花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在雕花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雕刻基本技巧,了解不同类型的雕花工具以及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此外,学生还应该培养对雕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2.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可以从简单的线条转化开始,逐步引入不同难度的花型。
同时,还可以介绍不同的雕花工艺和表现风格,如浮雕和圆雕等。
此外,对于不同材质的雕花材料,如木材、石材和石膏等,也可以在教学中进行详细介绍和使用。
3. 教学方法:在雕花教学中,可以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范例和实际操作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雕刻技巧和手法。
另外,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雕花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考核学生的作品和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此外,也可以借助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机制。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学材料和工具选择: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和工具。
例如,对于初学者,可以选择较为容易掌握的软木材料和简单的雕刻工具,逐渐引入更复杂的材料和工具。
2. 激发学生兴趣:雕花教学需要做好学生的兴趣引导和激发。
在教学中,可以借助音乐、绘画等多样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同时,还可以通过带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雕花工坊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
3. 培养创造力:在雕花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除了传授雕刻技巧,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和设计。
活动人偶制作教学设计
活动人偶制作教学设计引言:活动人偶是一种通过动态的手工艺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它不仅可以作为装饰品,还可以作为教学工具,用于表演、故事讲解等活动。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活动人偶制作的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阶段的手工课程。
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活动人偶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步骤。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合作制作一个活动人偶。
3. 学生能够通过制作活动人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活动人偶的概念和分类。
- 学生将学习活动人偶的定义和不同类型的活动人偶,如手指人偶、纸袋人偶等。
2. 活动人偶的制作步骤。
- 学生将学习活动人偶的制作流程,包括材料准备、剪裁和粘贴等步骤。
3. 活动人偶的装饰和涂色。
- 学生将学习如何为活动人偶添加装饰和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涂色。
三、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1. 引入活动:老师可以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活动人偶,激发学生对活动人偶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老师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活动人偶的概念和分类,并展示一些活动人偶的制作样例。
3. 制作演示:老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活动人偶类型,向学生进行制作演示,并逐步解释每个步骤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制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人偶的制作。
每个小组应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成员的工作。
5. 分享和展示:学生完成活动人偶后,可以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评估方式:1. 参与度评估: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进行评估。
2. 作品评估:老师将评估学生所制作的活动人偶的外观、装饰和涂色。
五、拓展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使用制作好的活动人偶进行角色扮演,编排小剧场和故事,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2. 创作竞赛:学生可以参加一个活动人偶创作竞赛,展示他们的想象和制作能力。
百变纸杯教学设计
百变纸杯教学设计第1篇:百变纸杯教学设计《百变的纸杯》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制作纸杯玩具的方法,尝试设计和制作利用一次性纸杯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人物。
2、在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废物利用的良好品质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一次性纸杯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人物。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一次性纸杯进行创作。
教具准备:课件、一次性纸杯、彩纸、彩笔、剪子、胶棒,双面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引入主题1.(教师展示)自制纸杯玩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作品,大家看看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纸杯)一次性纸杯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许多纸杯只用了一次就被扔掉了很浪费,我们不可能杜绝人们使用它,但我们可以把一次性纸杯利用起来,加上我们的构思,把它制作成精美的作品和玩具。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如何用纸杯进行创作。
(板书课题:百变的纸杯)2.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制作纸杯玩具的方法。
2、尝试设计和制作利用一次性纸杯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人物。
二、尝试与感受(一)探究路1、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其他同学的纸杯创意作品。
可以从中给你一些启示。
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各样的纸杯玩具提出问题:它们有哪些好的创意呢?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四个同学一组仔细观察探究每种纸杯玩具的作法。
)2、学生汇报生:我们可以利用纸杯原有的图案、颜色进行创作。
我们可以用各种废旧材料装饰纸杯作品。
我们可以给作品起名字。
可以用多个纸杯进行创作。
表现方法(剪贴、绘画、剪贴与绘画结合)(二)交流厅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组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作品,给它命名。
教师巡视、指导。
2、分组汇报自己组的创作思路。
(三)操作室看了你们的拼摆、听了你们的讲述,我了解到同学们的头脑中已有了制作的思路,下面请将你们的构思运用在实践中。
要求:小组合作,利用一个或多个纸杯进行设计创意,制作一件可爱的小动物、人物、或装饰等纸杯作品。
教师提示:提醒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
教学设计大卫雕塑
教学设计大卫雕塑引言:大卫雕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创作的一座雕塑杰作。
它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这座雄伟的雕塑不仅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念,更成为了后来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教学设计的方式来向学生介绍大卫雕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与思考,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的灵感。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的介绍(400字)在介绍大卫雕塑之前,了解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座艺术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大卫雕塑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这一时期的背景和特点,如文化与艺术的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等。
通过简要的文艺复兴历史背景的介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大卫雕塑是如何融入这一时期的文化和思想中的。
第二部分:大卫雕塑的艺术特点(600字)大卫雕塑在艺术史上被誉为杰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细致入微的雕刻技巧令人惊叹。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向学生展示大卫雕塑的各个方面,从身体比例到表情把握,从肌肉到服装等等。
通过放大器帮助学生观察雕塑上的细节,并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大卫雕塑所体现的艺术特点。
第三部分:学生互动与思考(400字)在教学过程中,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我们也需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在本部分,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大卫雕塑的意义和象征。
例如,通过对大卫雕塑的线条和姿态的观察,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其所传递的信息以及艺术家的意图。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例如要求他们以大卫雕塑为灵感进行手工制作或者绘画。
通过这种互动和思考的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大卫雕塑,并进行自我表达和创造。
结论:通过这一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对大卫雕塑有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仅是其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而且还能从中学习到更多艺术的魅力和自我表达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欣赏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品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知识。
2.体会本文精彩的与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3.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4.运用艺术上的巧合,续写本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本文精彩的与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2.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麦琪的礼物》,请问,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回答)对,讲了一对贫贱夫妻在圣诞节互赠礼物的故事,他们肯为爱牺牲、付出,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人性的美。
今天我们还将学习一篇与礼物有关的故事,契诃夫的《艺术品》。
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
他是一位幽默讽刺大师,其作品情趣隽永、文笔犀利,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划出关键词句。
2.你读了本文后,解读出的关键词或句是什么?(自己总结或找原文中的词)
要点提示:艺术诚恳世俗虚伪。
3.复述故事。
(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萨沙为感激医师救命而送祖传裸女铜烛台,但医师认为有伤风化转送别人,礼物在几个人手中转送,后又回到了医师的手中。
4.细读课文,了解课文情节结构。
讨论后明确:
本文以时间为序,以医师为主人公叙事。
萨沙送礼医师受礼转送返回。
四、合作探究。
1.医师、律师、演员对大烛台的反应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明确:反应的基本模式是高兴的接受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再转送。
2.文中的医师、律师、演员喜欢这件礼物吗?他们为何都要将礼物转手他人?
明确:喜欢。
因为烛台上有两个装束的夏娃一样的女人,他们不敢留下来。
3.作者对医师、律师、演员的表现持什么态度?小说想以此表现怎样的主题?
讨论后明确:
作者对医师、律师、演员的表现持讥讽的态度。
小说借一件艺术品多次被转送的故事,反映了社会不同阶层人的虚伪性。
五、拓展延伸。
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选出本组发言人。
六、课堂总结。
小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一件艺术品的曲折经历。
通过对人物语言、心理等的冷静刻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庸俗,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明快。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契诃夫有句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其开篇简洁利落,就像是泉水一般自然而然地涌现,结尾严格遵循他的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绝没有欧亨利式的异峰突起,只有朴素与平淡的尾声,却更发人深省。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研讨课文。
板书课题。
二、研读课文。
1.快速浏览全文。
2.思考:本篇小说在故事情节安排上与《麦琪的礼物》的相似之处。
讨论后明确:
(1)运用巧合的手法。
(2)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尾声都即高潮。
3.激发想象。
当萨沙再送烛台时,你认为医师想说什么?写出来好,还是不写出来好?
小组讨论。
明确:“天哪!我刚刚送走你前面送的!”“天哪!你怎么又来了!”“萨沙,你叫我说什么好呢!”之类包含第一反应的表达。
当然,以不写出来为好。
一是表明其骤然涌现的第一反应过于强烈,以致抑制了语言的表达。
二是前述的多种原因使他觉得说不请楚,即使说了也没有用,舌头打住了。
三是无须写出,读者也能感受到他瞬间的惊讶与不安,同时也给读者想象的自由和趣味。
4.烛台再次回到医师的手中,这合理吗?为什么?
明确:合理。
一方面,就文章而言,作者为了让这个烛台回到医师手中设了几处伏笔。
在一开头,萨沙就声言自己的母亲是收购古董的商人,这为最后烛台被当作古董收购准备了条件。
其次,萨沙在送礼的时候就为烛台只有一个而不是一对而感到遗憾。
另一方面,就萨沙母子而言,救子之恩、救己之情无以言表,母子俩人倍感激动,唯有用最好的东西来报答。
铜烛台作为祖传之物,其贵重不言而喻,可遗憾的是只有一只,好事成双,当母子再遇铜烛台定会高价收回再送恩人。
三、延伸。
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作者,烛台还能再送下去吗?
小组讨论,将本组的探讨结果写出来。
提示:
1.烛台还能再送下去。
一是从编写小说的角度来看,旧事重演是可能的,另外或许在礼物转送的过程中引起反思,会改变一些人世俗的看法,这也未尝不可。
2.烛台不能再送下去。
一是从本小说精妙的环形结构,尾声即高潮的巧妙构思,结局是主题的总结性深化,结局引人遐想,趣味良多,不应再画蛇添足写下去。
二是从世俗的现状将继续下去的角度,读者可以想象将出现的情况无须再作交代。
三是医师或许意识到了烛台的价值,有了新的想法而不再送走了。
四、知识拓展。
1.契诃夫的幽默之源。
2.“契诃夫式的答非所问”。
五、学以致用。
请结合课文的结尾再续写一段话,想想医师会怎么处理这件艺术品。
1.充分发挥想象,体会医师、律师等人的内心活动。
2.想象应合乎人物性格,体现小说主题。
六、品味词句,体会本文的写作风格。
1.“原来是这么一个玩意儿!”他大笑道,“啊,见他的鬼,这是魔鬼才想得出的玩意儿!妙极了!迷人啊!你是从哪儿弄来这么一个可爱的东西的?”
2.“大夫!”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开口说,“您想想我的高兴劲吧!说来也是您走运,我们总算给您的大烛台配成了对!…妈妈快活极了。
…我是母亲的独根苗。
…您救了我的命。
…”
3.萨沙由于满心感激而发抖,把一个大烛台放在医师面前。
4.化妆室一直充满兴奋的叫声和类似马嘶的声音。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文章写作风格:
①语言明快,朴素平淡,发人深省。
②情节生动,结构紧凑,短小精悍。
七、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真正体味到了契诃夫小说的魅力,风格质朴,语言精练,篇幅简短,情节简单,不靠悬念吸引读者,但自有一种震撼人的力量。
同学们有机会,应多读读契诃夫的作品。
八、作业布置。
运用艺术上的巧合,仿写一篇小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