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一、什么叫血吸虫?答:凡是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
脊椎动物指哺乳类如人类及哺乳动物(牛、羊、马、猪、犬、猫及鼠等)。
血吸虫种类繁多,已为人类认识的86种,有19种与人类致病有关。
其中有5种血吸虫(即日本、埃及、湄公、间插、曼氏血吸虫)致使人畜患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致病严重,分布很广,包括日本、中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根据发掘出土的西汉古尸解剖分析证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日本血吸虫寄生在我国人体内了。
二、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答:人、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尾蚴就会很快钻进人、畜体内,经过37天左右发育成血吸虫成虫,寄生在肠系膜血管里,以吸血维持生命。
雌虫在肠系膜静脉的内管里产卵。
卵内含有毛蚴,每条雌虫每天产卵1000个左右,卵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
卵要放出毒素,影响健康;卵随血流到肠壁,能使肠壁破溃而进入肠腔内,随大便排除。
含有血吸虫卵的大便污染了水源,在水温大约25℃情况下,经4小时左右虫卵内毛蚴破壳而出,在水中快速游动,遇到钉螺,很快就会钻入钉螺内,在钉螺体内不断繁殖,形成大量尾蚴。
含有尾蚴的钉螺遇水,尾蚴就不断逸入水中,人、畜下水接触到尾蚴而受感染,这样就得了血吸虫病。
血吸虫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生存,不断地危害着人民生命与健康。
三、血吸虫生活史血吸虫的发育和繁殖包括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和童虫五个阶段。
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部分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后钻入螺体,发育成尾蚴。
尾蚴遇人或哺乳动物,侵入其皮肤后形成童虫,再移至肠系膜静脉寄生,发育为成虫。
四、人被感染上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感染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产性感染。
如在田间从事农活、育秧、栽秧、收割、放水灌田、防洪排涝、捕鱼、捉虾、割草等。
二是生活性感染。
如在有血吸虫的疫水中洗衣服、洗蔬菜、游泳、洗手、洗脚等。
五、什么是疫水?答:疫水是指在血吸虫病疫区沟渠、田、塘水中有感染人畜患病的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05
血吸虫病的预防与控制实践案例
某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
目的
通过建设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为当地提供示范经 验,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
方法
在示范区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螺蛳控制、安全用 水、健康教育等。
结果
经过综合防治,示范区的血吸虫病感染率明显降低,当 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加强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与健康 促进,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和
能力。
方法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 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项目,当地居民 对血吸虫病的认知程度明显提 高,预防意识增强,健康状况
得到改善。
THANKS
感谢观看
03
一。
血吸虫病的危害
血吸虫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血吸虫病会导致肝脾肿大、腹水、营养不良等 症状,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血吸虫病还会导致社会经济的损失,如因患者 不能正常工作、学习等导致的生产力下降等问 题。
02
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改善卫生条件
建设卫生设施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建设卫生厕所,避免粪便污 染水源。
02
开展专题教育
针对重点人群,如学生、农民工等,开展专题教育,提高他们对血吸
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03
加强媒体宣传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广泛宣传血吸虫
病防治知识和方法。
开展病媒控制措施
消灭钉螺
通过药物、物理等方法消灭钉螺,切断血吸虫病 的传播途径。
防止粪便污染
推广无害化厕所,加强粪便管理,防止粪便污染 水源。
加强监管
当地卫生部门应加强对疫区的监管,设立警示标识和宣传标语, 提醒公众注意安全。
吸血虫病防治知识
吸血虫病防治知识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人对血吸虫普遍缺少免疫力,常因防洪抢险、捕鱼摸蟹、游泳等接触到含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被感染而引起畸形血吸虫病。
患者以农民、渔民较多,男性为多,15到30岁青壮年为多。
粪便入水、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的存在和接触疫水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三个重要环节。
血吸虫病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
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分别在湖北江陵和湖南长沙两地出土的西汉古尸(肝脏、肠道)中查到了血吸虫虫卵,这一发现证实了血吸虫病在中国的流行历史至少在2100年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6年至1957年,中国对血吸虫病进行全面普查和防治试点工作。
多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血吸虫病流行区遍及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及上海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血吸虫病流行范围为,北至江苏省宝应县(北纬33°15),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玉林县(北纬22°05),东至上海市的南汇县(东经121°51),西至云南省的云龙县(东经99°50)。
流行区最低海拔为零(上海市),最高达3000米左右(云南省)。
其中,除湖北省宜昌到上海的长江中下游流行区基本连成一片外,其余均呈分散、隔离状态。
血吸虫病有急性、慢性之分。
据了解,急性血吸虫病人中约有半数的患者在尾蚴侵入部位出现皮肤发痒、红色小丘疹、咳嗽、胸闷、发热、腹泻或排脓血便,肝脾肿大与压痛和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接触疫水后,平均潜伏期为2周到3个月。
而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有的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化验大便时才能查到虫卵,才被发现。
多表现为腹泻、腹痛症状,每日1到2次,便稀、偶带血,重者有脓便血,伴里急后重,常常肝脾肿大。
随着疾病发展,出现乏力、消瘦、体力减退,进而发展为肝纤维化。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血吸虫病防治知识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和动物都能被感染的寄生虫病。
血吸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
成虫寄生在人、牛、猪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的血液中,因此人和这类动物被称为成虫宿主或终宿主。
虫卵从宿主的粪便中排出,如粪便进入河水,虫卵便在水中孵化成毛蚴。
毛蚴并不感染人,而要先钻进钉螺体内寄生,钉螺被称为中间宿主。
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繁殖成上万条尾蚴。
尾蚴离开钉螺后在浅表的水面下活动,遇到人或哺乳动物的皮肤便钻人体内,进入血液,使人或动物感染血吸虫病。
有尾蚴的水称为疫水。
在我国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牛和不圈养的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不论男女老少都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不经药物治疗,血吸虫病不可能自然痊愈,得过病后也不产生免疫力,治愈后的人如接触疫水,还可以再次得病。
水灾时洪水泛滥,患血吸虫病的病人及病畜的粪便大量冲入河流和湖塘,钉螺的生长面积随洪水迅速扩大。
洪水为血吸虫病的流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水灾期间和水灾后必须加强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主要症状自尾蚴通过皮肤钻入人体引起感染,到血吸虫在人体内寄生,病人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的症状和后果。
1.尾蚴性皮炎:接触疫水时尾蚴钻入皮肤的局部在几小时到3夭内会出现小点或小丘疹,局部发痒。
如大量尾蚴钻入,可出现较密集的成片皮炎,容易引起注意;如量较少,则往往被忽略。
皮炎约在2一5天后消失。
疫区下过水的人如出现这种皮炎,表明已经受血吸虫感染,应去医院接受检查与治疗。
2.急性血吸虫病:一次或短期内感染大量尾蚴后,短则半个月,长则经过1一2个月的潜伏期便开始发病。
表现为发热。
咳嗽、上腹部疼痛、腹泻时有可能出现粘液血便。
体检时可发现肝脾肿大和压痛。
如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病人可长期发热,体温常在下午升高,半夜后出汗退热。
同时伴有食欲差、肖瘦、衰弱、腹痛、腹泻等,粘液血便的症状可长时间存在。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03
04
对肠道的损害
血吸虫病可引起肠道炎症、水 肿、糜烂、溃疡等病变,导致
腹泻、腹痛等症状。
对肝脏的损害
血吸虫病可引起肝脏肿大、肝 功能异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
致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对肾脏的损害
尿路血吸虫病可引起肾脏炎症 、结石、积水等症状,严重时
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对生育的损害
男性血吸虫病患者可引起精子 质量下降、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防治效果。
防治措施优化
02
对现有防治措施进行评估,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特点,优化防
治措施组合,提高防治效率。
科技创新与应用
03
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血吸虫病防
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05
CHAPTER
血吸虫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组织与机构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
制定全球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指南,推动各国采取行动。
改善环境卫生
治理钉螺滋生地
对钉螺滋生地进行治理, 如填埋、覆盖等措施,以 消除钉螺滋生环境。
改善卫生设施
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 如修建厕所、化粪池等, 以减少粪便污染环境。
推广卫生习惯
宣传和推广良好的卫生习 惯,如不随地大小便、不 乱倒污水垃圾等,以提高 环境卫生水平。
控制传播媒介
控制螺蛳
通过灭螺、改变水体环境等方式 控制螺蛳Fra bibliotek数量,以减少传播媒
向公众普及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提 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03
CHAPTER
血吸虫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血吸虫病的主要治疗 方式,主要药物包括吡喹酮和蒿
甲醚等。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创新防控技术
积极引进和创新防控技术手段,提 高防控效果和降低成本。
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
强化部门协作
加强卫生、农业、水利、教育等部 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推进血吸虫病 防控工作。
01
建立健全血吸虫病防控机制,完善防控体系,加强防控工作的 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
02
加强血吸虫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制
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从源头上
03
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01
加强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知和自我防护能 力。
02
指导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疫水、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 鱼虾等,以减少感染风险。
03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血吸虫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共同抵御 血吸虫病的危害。
THANKS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患者应给予支持治疗,如纠正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病原治疗
3
使用抗血吸虫药物进行治疗,如吡喹酮等。
康复和预后
康复时间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一般需要23周的药物治疗时间,而慢性 患者则需要反复治疗直至痊愈
。
预防复发
患者治愈后仍需注意卫生习惯, 避免再次感染。
预后良好
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急性患者, 预后一般良好;慢性患者若反复治 疗也会逐渐康复。
流行特点
不同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呈现周期 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水源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防治知识。
了解血吸虫的生命周期是非常重要的。
血吸虫的生命周期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人体内寄生阶段和水体中生活阶段。
在人体内寄生阶段,血吸虫寄生在人体的肠道或膀胱中,通过排出的粪便或尿液进入水体中。
在水体中,血吸虫的卵孵化出幼虫,幼虫通过水中的某种介体(甲螺)感染人体,重新进入人体内寄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预防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饭前便后要彻底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水源后要注意清洁双手。
同时,不要随地大小便,要使用卫生厕所,并及时清理。
这样可以减少血吸虫卵排出到水体中,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
对于居住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人群,定期进行血吸虫病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检查粪便或尿液中是否存在血吸虫卵,可以及早发现感染,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防止水体污染也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关键。
对于水源地和饮用水源地,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防止血吸虫卵污染。
这包括保持水源的清洁、禁止随意排放粪便和污水,以及加强对甲螺的监测和清除。
在一些血吸虫病流行地区,采取药物治疗是防治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经过医生诊断后,可以选择合适的抗血吸虫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杀灭体内寄生的血吸虫,减轻症状并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除了个人和药物治疗,疫苗研发也是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方向之一。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和开发血吸虫病疫苗,以提供更有效的防护手段。
疫苗的研发将在根源上减少感染源,从而对血吸虫病的防治有着长远的影响。
加强宣传和教育也是预防血吸虫病的关键。
通过宣传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增加人们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政府、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宣传活动,向居民普及相关知识,提高防治血吸虫病的整体水平。
血吸虫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个人卫生、定期检查、水源管理、药物治疗、疫苗研发和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是血吸虫成虫的终宿住。 血吸虫幼虫只寄生在钉螺体内,其他螺蛳 不寄生,所以钉螺是日本血吸虫惟一的中 间宿住。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和童 虫6介阶段。
五、钉螺的形态和生态
1.钉螺的形态:钉螺外形像一颗小螺丝钉,分 为雌螺和雄螺,黄褐色,壳口有厣,壳口的背 面外缘有一条特别肥厚的隆起,称唇脊,是钉 螺外形的特征。平均长度7毫米左右,宽约3毫 米,有6—8个螺旋。
土壤肥沃、潮湿、有草的环境最适宜钉螺孳生
六、血吸虫病的传播
1.血吸虫病的传播需要具备哪能些条件? 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经和易感人群三 个条件。 血吸虫病传染源——是指能在粪便中排出 血吸虫卵并能孵出毛蚴的人或其他哺乳动 物。 传播途经——是指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 染水源、钉螺的存在以及人群接触疫水是 传播途经中三个重要环节。
4.急性血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人体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后,经过平均4 0天左右的潜伏期,可出现以下五个方面 主要症状: 1)尾蚴性皮炎 2)发热 3)肝肿大 4)腹痛腹泻 5)咳嗽 重症病人可以出现神志迟钝、精神萎靡、 贫血。腹水、黄渲、休克、甚至昏迷、衰 竭而危及生命。
七、血吸虫病的防治
2.钉螺的生态:钉螺是水陆两栖的软体动物, 成螺一般生活在潮湿的陆地,偶尔也在水里 短暂生活。幼螺在水中生长发育,离开水就 很快死亡。 哪些环境适宜钉螺孳生?土壤肥沃、潮湿、 有草的环境最适宜钉螺孳生,如水沟、溪、 河、水塘及水库岸边,田、地后壁,山坡, 草滩等。 最适宜钉螺活动的温度是10—20℃。 春季是钉螺主要繁殖季节。一年中,一只雌 螺可产卵100只左右。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200道)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一、判断题(判断为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写“A”,判断为错误的请在括号内填写“B”)1.吡喹酮是当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对移行期童虫也有明显的杀灭效果。
(B )2.急性血吸虫病的现场处置中不需要对病人、病畜的粪便进行灭卵处理。
(B )3.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除人外,尚有40余种哺乳动物可感染血吸虫。
(A )4.有疫水接触史,出现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的病人即可定义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B )5.日本血吸虫尾蚴多分布于水体表面。
(A )6.为了加快加藤片透明速度,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可将加藤片放置于阳光下照射提高温度。
(B )7.粪便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杀灭血吸虫虫卵,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A)8.灭螺前活螺平均密度和灭螺后活螺平均密度指标可用来考核灭螺效果。
(A )9.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中使用过的微量板可以浸泡于酸性溶液中,然后用毛刷洗涤,晾干后继续使用。
(B )10.血吸虫病四类流行村要求每3年对有钉螺分布的村民组和有疫水接触史的常住居民(6-65岁)用血清学方法查病1次,受检率达90%以上。
血清学阳性者即给予1次化疗。
(A )11.防止钉螺扩散不是目前血吸虫病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
(B)12.人接触疫水的次数愈多,接触时间愈久,暴露的面积愈大,则感染血吸虫的机会愈多,感染的程度愈重。
(A )13.血吸虫病和钉螺的地理分布均有严格的地方性,两者分布基本一致。
( A )14.血吸虫病传播途径的3个重要环节分别为: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水中存在钉螺和人畜接触疫水。
(A)15.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类型包括:湖沼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区丘陵型。
(A )16.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发育过程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致病阶段为成虫阶段。
(B )17.日本血吸虫的发育阶段分别是: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
(A )18.我国2006年颁布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中规定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人与家畜同步防治。
血吸虫病科普及防控措施
• 急性血吸虫病人必须住院治疗,采取对症处理和口服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6日疗 法,进行病源治疗,一般可较快恢复健康,吡喹酮具有毒副作用小、高效,安全, 成本低廉等特点。
七、血吸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1.不要接触疫水,不要到有钉螺的地区或疫水中游泳、嬉水、洗手、洗脚、洗衣物、 打湖草、捕鱼捞虾等,以防止感染血吸虫; 2.必须接触不明卫生情况水体时,确保事先做好个人防护,采取戴手套、面罩、穿水 鞋并扎紧接口等措施; 3.不接触人畜粪便,做好日常卫生管理,重点做好防范粪便等排泄物的清理、防渗漏、 防水源污染工作; 4. 保证日常生活用水的安全卫生,使用可靠的地方公共供水部门提供自来水,饮用水 确保事先经过高温煮沸消毒; 5.积极参加血吸虫病预防查病,认真配合接受预防性治疗; 6.积极参与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增强防病意识,积极参与消灭钉螺活动.
血吸虫病
科普及防控指引
一、血吸虫防控形势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2020年汛期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的通 知》 ,当前华南地区已进入主汛期,部分地区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出现泥石流、洪 涝等灾害,急性血吸虫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为做好华南分公司汛期血吸虫病防 控工作,特制定本指引!
二、什么是血吸虫病?
• 接触疫水的次数愈多,时间愈长,面积愈大,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感染的程度就愈 严重
五、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 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人们接触疫水40天左右,就会出现畏寒、高烧、出汗、腹 胀、腹泻、肝脾肿大,大便带脓血,严重者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这就是急性血吸 虫病
• 慢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次接触疫水或急性血吸虫病没有完全治愈,可转为慢性血 吸虫病,所表现的症状轻微,常被忽视
血吸虫病防治措施
血吸虫病防治措施
血吸虫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感染:主要是避免接触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源,如不要在有钉螺分布的水域中游泳、洗衣、戏水等。
此外,在必须接触疫水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鞋、手套等。
2. 消灭钉螺: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消灭钉螺就能从根本上切断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常用的灭螺方法有改变钉螺滋生环境、局部药物灭螺等。
3. 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加强粪便管理,能降低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
4. 个人防护:在流行区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如穿长筒胶鞋、穿防护服等。
5. 健康教育:加强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 加强监测与疫情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防止血吸虫病的扩散和传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防治措施需要根据当地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治现状来制定。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一、我市血吸虫病现状崇州市是全国血吸虫病重流行县,全市17个乡镇有不同程度流行。
血吸虫生活史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六个阶段。
成虫寄生于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内,靠吞噬红细胞为生,一对成熟虫每天可产3000个左右虫卵,大部分虫卵随血液流入肝脏等器官,损害肝脏及其他组织,少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我国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二、血吸虫病的危害血吸虫病按照发病时间的长短和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轻重可分为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
①急性血吸虫病表现为高热﹑肝脾肿大等症状,病情重,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治疗能危及生命。
②慢性血吸虫病可无明显症状或自身没有感觉,部分伴有慢性腹泻﹑疲乏无力和消瘦等症状。
③反复或重度感染血吸虫,未经及时,或治疗不彻底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形成肝硬化,门脉高压,出现腹水,病人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极度衰竭﹑呕血,甚至死亡。
妇女感染可引起不孕,儿童感染影响发育可成为“侏儒”等。
三、哪些活动易接触疫水,如何预防。
很多生产活动﹑生活用水﹑游泳与戏水等都易接触疫水,如插秧﹑打谷﹑排水﹑捉鱼,沟塘﹑河流洗澡﹑洗手等。
个人防护应穿长统靴或擦尾蚴防护药品尽量减少接触沟渠﹑河﹑塘水,特别是暑假期间中小学生,尽量不要到沟渠内捉鱼虾﹑戏水﹑游泳等,避免造成急血感染。
四、如何防治血吸虫病疫区群众每年应参加当地政府﹑卫生部门组织的查灭螺和普查普治血吸虫病工作,发现患有血吸虫应及时服用治疗血吸虫病特效药物吡喹酮。
关键是早查﹑早治,以免形成晚期血吸虫病,危及生命。
因现阶段对血吸虫病只有治疗药物,而无预防药物,且血吸虫病易反复感染,疫区群众应每年参加血吸虫病普查,发现血吸虫感染及时治疗。
五、患了血吸虫如何检查﹑治疗到过疫区﹑接触过疫水或疫区群众发现有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症状和体征者,应及时到乡镇医疗机构检查,根据病情进行规范性的治疗。
六、全民动员,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发挥有关职能部门(农业﹑水电﹑畜牧﹑卫生﹑教育﹑广播等)的协同作用。
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
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
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避免接触受血吸虫感染的水源:避免游泳、洗衣服或其他活动时接触到被血吸虫感染的淡水湖、河流、水坑等水源。
2. 使用安全的饮用水源:喝水时选择经过过滤、煮沸或消毒的饮用水,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湖泊、河流等水源。
3. 避免蚤虫叮咬:在接触可能带有血吸虫蚤虫的土壤、植被和水源时,穿着长袖长裤,并使用防蚊液等防护措施。
4.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生活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经常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
5. 畜禽防治:加强养殖场、水源和饮水设施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粪便、死畜、废料等,以减少螺蛳滩中的血吸虫感染源。
6. 接种疫苗:疫苗是预防血吸虫病的有效手段,在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
7.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血吸虫病的症状和感染。
总之,预防血吸虫病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受感染的水源和蚤虫,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血吸虫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1、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我国的血吸虫病状况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由来已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上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和湖北荆州的西汉(公元前约100多年)古尸的肝脏和肠壁均发现了血吸虫卵,证明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血吸虫病曾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广东、上海、福建、广西和浙江5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宣布消灭了血吸虫病其余7省的血吸虫病疫区范围也有较大幅度的缩小,疫情显著减轻。
截止2000年,在全国413个疫区县、市(区)中,已有243个达到了传播阻断的标准,62个达到了传播控制的标准;血吸虫病患病人数也由防治初期的1300万减少至69.5万,病牛由120万余头减少至5.9万头,钉螺面积由148亿平方米缩减为34.5平方米。
目前,我国尚有108个县、市(区)未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其中以江湖洲滩地区和大山区的疫情最为严重,这些地区钉螺面积辽阔,孳生类型复杂,灭螺难度大,人畜再感染率甚高。
特别是湖区,由水患导致钉螺面积扩大和血吸虫病疫情回升的现象屡见不鲜。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使部分已消灭了钉螺的垦区重新成为冬陆夏水、适合钉螺孳生的洲滩。
导致钉螺面积的扩散与疫区的蔓延。
已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传播控制的地区,如放松监测与巩固,也难免出现疫情反弹。
为此,我国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任务仍将十分艰巨3、哪些活动会感染血吸虫病一般在3—11月份,只要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疫水,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如插秧割谷、防汛抢险、捕鱼捞虾、游泳嬉水、洗衣洗菜等。
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的机会也就越大。
4、预防措施(一)控制传染源普查与普治病人及病牛。
吸血虫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一、消灭传染源人畜同步化疗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途径。
人群化疗措施分为全民化疗,选择性化疗和高危人群化疗三种。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流行程度,因地制宜。
切断传播途径1.灭螺:灭螺是切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主要措施是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改造,改变钉螺孳生地的环境以及局部地区配合使用杀螺药。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化学灭螺药为氯硝柳胺。
在短期内不易消灭钉螺的湖沼洲滩地区,采用建立“安全带”的方法,即在人畜常到的地带(称易感地带)反复灭螺,以达到预防和减少感染的目的。
2.粪便管理:感染血吸虫的人和动物的粪便污染水体是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因此,管好人、畜粪便在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方面至关重要。
由于人尿和尿素分解后产生的氨能杀灭虫卵,因此采用粪、尿混合贮存的方法杀灭粪便中的虫卵,有助于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
3.安全供水:结合农村卫生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安全供水设施,可避免水体污染和减少流行区居民直接接触疫水的机会。
尾蚴不耐热,在60度的水中会立即死亡,因此家庭用水可采用加温的方法杀灭尾蚴。
此外,漂白粉、碘酊及氯硝柳胺等对尾蚴也有杀灭作用。
二、保护易感者人类感染血吸虫主要是人的行为所致。
加强健康教育,引导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产、生活方式,对预防血吸虫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难以避免接触疫水者,可使用防护药、具,如穿长统胶靴、经氯硝柳胺浸渍过的防护衣或涂擦苯二甲酸二丁酯油膏等防护药物。
由中国学者自行研制的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对童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血吸虫病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一的防治措施很难奏效。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于1984年提出了人畜化疗结合健康教育,辅以局部或季节性灭螺的策略。
目前中国防治血吸虫病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防治、综合措施、因时因地制宜”。
积极防治是指积极治疗病人和开展各种预防措施,综合措施是指治疗病人、病畜、灭螺、防护、粪管、水管及宣传教育同时进行的措施,因时因地制宜是指在不同类型流行区,根据不同的流行因素,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如在钉螺难以控制的湖沼地区和大山区,采取以化疗为主导和有重点的消灭钉螺,而不是强调以消灭钉螺为主的综合措施。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家庭成员教育
加强家庭成员对血吸虫病 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 高自我保护意识。
家庭防护用品
准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 防护服、手套、鞋袜等, 供家庭成员使用。
社区防护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建立监测系统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建立血吸虫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疫 情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02
CHAPTER
血吸虫病的预防
个人防护措施
01
02
03
避免接触疫水
在接触疫水前,应穿戴防 护服、手套、鞋袜等防护 用品,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疫水。
涂抹防护剂
在皮肤上涂抹防护剂,如 防蚴霜等,以减少感染风 险。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吸虫病检查, 及早发现感染并进行治疗。
家庭防护措施
改善家庭环境
保持家庭卫生,清理居住 环境中的污水和垃圾,减 少蚊蝇等传播媒介的滋生。
参与和支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如参加健康 教育活动、支持环境改造等。
及时就医治疗
如出现疑似血吸虫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 受诊断和治疗。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疫水等感染源,倡 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感染风险。
THANKS
谢谢
改善社区环境
加强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公共场 所的污水和垃圾,减少传播媒介的滋 生。
03
CHAPTER
血吸虫病的治疗与康复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特效药物吡喹酮进行口服治 疗,对于急性感染者需要进行住
院治疗。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者,需要给予对症治 疗和支持治疗,如输血、补充营养 等。
手术治疗
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梗阻、 穿孔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血吸虫病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尽量使用清洁的水源进行日常活动。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改善公共卫生
提升水源管理和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
定期检查水源,确保其清洁和安全。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健康教育
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 。
利用社区宣传、讲座等形式传播知识。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总结与展望
全面预防
通过政府、社区、个人的共同努力,实现血吸虫 病的全面预防。
加强科研和疫苗研发是未来的方向。
总结与展望
增强公众意识
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重视 。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网络。
总结与展望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血吸虫病的 挑战。
借鉴成功经验,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和其他健康问题。
为什么要预防血吸虫病? 社会经济影响
血吸虫病的流行会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公共卫 生。
病人需要持续治疗,增加了医疗成本。
为什么要预防血吸虫病? 预防的必要性
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提高公众意识是关键。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Fra bibliotek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避免接触污染水源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识别
出现腹痛、腹泻、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体检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感染情况 。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关检测。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遵循医嘱
如确诊感染,务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好转。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血吸虫病? 传播途径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
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方法不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进行游泳、戏水、打草、捕鱼、捞虾、洗衣、洗菜等接触疫水的活动。
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痰水时,要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预防感染血吸鬼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和早期治疗,查出的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常应银行。
洗衣、洗菜玩水、游泳生活在疫区的群众要积极配合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查病和治病工作,以及对家畜的查病和治疗工作。
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证生活饮用水安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是预防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合性而吸由症变化快,症状严垂,负险性大,确诊成抢救不及时易造成死亡。
如出现持续发热、拉肚子等症状,要及时到当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一、血吸虫病现状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六个阶段。
成虫寄生于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内,靠吞噬红细胞为生,一对成熟虫每天可产3000个左右虫卵,大部分虫卵随血液流入肝脏等器官,损害肝脏及其他组织,少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我国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二、血吸虫病的危害
血吸虫病按照发病时间的长短和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轻重可分为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
①急性血吸虫病表现为高热﹑肝脾肿大等症状,病情重,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治疗能危及生命。
②慢性血吸虫病可无明显症状或自身没有感觉,部分伴有慢性腹泻﹑疲乏无力和消瘦等症状。
③反复或重度感染血吸虫,未经及时,或治疗不彻底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形成肝硬化,门脉高压,出现腹水,
三、哪些活动易接触疫水,如何预防。
很多生产活动﹑生活用水﹑游泳与戏水等都易接触疫水,如插秧﹑打谷﹑排水﹑捉鱼,沟塘﹑河流洗澡﹑洗手等。
个人防护应穿长统靴或擦尾蚴防护药品尽量减少接触沟渠﹑河﹑塘水,特别是暑假期间中小学生,尽量不要到沟渠内捉鱼虾﹑戏水﹑游泳等,避免造成急血感染。
四、如何防治血吸虫病
关键是早查﹑早治,以免形成晚期血吸虫病,危及生命。
因现阶段对血吸虫病只有治疗药物,而无预防药物,且血吸虫病易反复感染,疫区群众应每年参加血吸虫病普查,发现血吸虫感染及时治疗。
五、患了血吸虫如何检查﹑治疗
到过疫区﹑接触过疫水或疫区群众发现有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症状和体征者,应及时到乡镇医疗机构检查,根据病情进行规范性的治疗。
六、全民动员,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
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发挥有关职能部门(农业﹑水电﹑畜牧﹑卫生﹑教育﹑广播等)的协同作用。
做到人畜粪便沼气无害化处理﹑沟渠硬化﹑下湿田改造﹑植树造林﹑产业结构调整﹑健康教育﹑人畜同步化疗等,这样就可以达到防治血吸虫病的目的,促进国民经济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