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元史小云石海涯传》原文及翻译
古诗元史翻译赏析
古诗元史翻译赏析《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祎(1321~1373年)主编。
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元史》的本纪,以记载忽必烈事迹的《世祖本纪》最为详尽,有十四卷之多,占本纪篇幅的三分之一;其次是《顺帝本纪》,有十卷之多。
这是因为元世祖和元顺帝在位时间都长达三十多年,原始史料丰富,所以对他们的记述就比较详细。
这体现了《元史》编纂中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材料多就多编,材料少就oRg少编。
像蒙古建国前后的史料不多,那时《元朝秘史》尚未译出,因此,成吉思汗和蒙哥的本纪就只各有一卷。
《元史》的志书,对元朝的典章制度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保存了大批珍贵的史料。
其中以《天文》、《历志》、《地理》、《河渠》四志的史料最为珍贵。
《天文志》吸取了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的研究成果。
《历志》是根据元代历算家李谦的《授时历议》和郭守敬的《授时历经》编撰的。
《地理志》是根据《大元一统志》,《河渠志》是根据《海运纪原》、《河防通议》等书编撰的。
而今,《大元一统志》等书已经散佚,《元史》中保存了这些书的内容,史料价值就更为可贵。
《元史》的列传有类传十四种,大多沿袭以往的史书,只有《释老》一传是《元史》的创新。
《释老》是记载宗教方面的列传,从中可以了解宗教在元朝所居的地位和发展情况。
类传中以《儒学》、《列女》、《孝友》、《忠义》四种所记的人物最多,说明宋以来封建的思想统治在逐步加强。
《元史》列传还有个特点是,所叙述的事,都有详细的年、月、日记载,这就更增加了参考价值。
马八儿等国传求传三屿传暹传爪哇传占城传安南传缅传日本传高丽传耽罗传孛罗帖木儿传铁失传阿鲁辉帖木儿传李鋋传王文统传搠思监传铁木迭儿传哈麻传桑哥传阿合马传卢世荣传李邦宁传朴不花传阿尼哥、刘元传阿老瓦丁传亦思马因、布伯传李杲传孙威、孙拱传张康传萧辅道、李居寿传靳德进传张宗演传(附张与材等传) 希成、张清志传武恪传丘处机、祁志诚传何中、危复之传杜本、张枢传孙辙、吴定翁传张特立传丁好礼传杜锳传迭里弥实、获独步丁、吕复传朴赛因不花、张庸传柏帖穆尔传赵弘毅、赵恭传郑玉传普颜不花传闵本、拜住传潮海传魏中立、于大本传陈君用传野峻台传刘氵睿、刘健传朵里不花传彭庭坚传王伯颜传孛罗帖木儿传俞述祖传丑闾传聂炳传刘耕孙传周镗传樊执敬传全普庵撒里传伯颜不花的斤传杨乘传纳速剌丁传孙扌为传石普传赵琏传王士元传杨朴传卞琛传颜瑜、曹彦可传喜同传褚不华传郭嘉传李黼传李齐传张桓传攸哈剌拔都传任志传林兴祖传卜天璋传杨景行传许楫传田滋传谭澄传吴师道传赡思传韩性传胡长孺传熊朋来传萧斗传同恕传许谦传石抹宜孙传金履祥传吴当传刘哈剌不花传周伯琦传归旸传曹鉴传张桢传李稷传盖苗传干文传传韩镛传汪泽民传崔敬传吕思诚传韩元善传任速哥传陈思谦传王克敬传苏天爵传王都中传李竳传孛术鲁罛传王思诚传李好文传谢端传王守诚传宋本传欧阳玄传许有壬传黄氵晋、柳贯、吴莱传张起岩传揭亻奚斯传元明善传虞集传孔思晦传耶律希亮传赵世延传杨朵儿只传萧拜住传贺胜传宋道传王约传王结传梁曾传刘敏中传陈颢传张升传臧梦解传张思明传吴元珪传尉迟德诚传秦起宗传刘德温传韩若愚传赵师鲁传谢让传王倚传刘正传李元礼传王寿传曹伯启传李孟传敬俨传张孔孙传张珪传耶律有尚传马绍传姚燧传叶李传燕公楠传崔彧传崔斌传曹元用传齐履谦传赵孟兆页传邓文原传程钜夫传刘因传吴澄传雷膺传畅师文传申屠致远传许国祯传尚文传姚天福传何荣祖传陈思济传陈天祥传刘宣传陈佑传张庭珍、张庭瑞传王恽传张立道传郭守敬传杨桓传杨恭懿传王恂传赵炳传程思廉传乌古孙泽传张德辉传马亨传张雄飞传李德辉传高兴传刘国杰传李庭传史弼传李忽兰吉传徐世隆传阎复传王鹗传李冶传王磐传赵良弼传赵璧传宋子贞传商挺传窦默传姚枢传许衡传张文谦传郝经传刘秉忠传董士元、董士选传张弘范传董文炳传汪世显传史天泽传李进传洪福源传(附洪俊奇等传) 郑鼎传(附郑制宜传) 杨奂传贾居贞传石天麟传焦德裕传王守道传王玉汝传刘敏传王楫传刘斌传(附刘思敬传) 齐荣显传石天禄传刘通传(附刘复亨等传) 张子良传(附张懋传) 杨杰只哥传王珍传赵天锡传(附赵贲亨传) 张晋亨传(附张好古传) 石抹孛迭儿传田雄传杜丰传邸顺传(附邸浃传) 王善传王玉传(附王忱传) 赵迪传王义传石抹明安传张荣传郝和尚拔都传赵瑨传(附赵秉温传) 何实传李守贤传(附李彀传) 耶律阿海传何伯祥传(附何玮传) 移剌捏儿传王纂传(附王荣祖传) 石天应传刘元振、刘元礼传郭宝玉传(附郭德海等传) 刘伯林传(附刘黑马传) 严实传耶律留哥传董文忠传董俊传董文用传史枢传史天祥传史天倪传张柔传张弘略传杨惟中传达礼麻识理传耶律楚材传(附耶律铸传) 廉惠山海牙传月鲁不花传亦怜真班传福寿传道童传卜颜铁木儿传星吉传月鲁帖木儿传余阙传答里麻传小云石海涯传泰不华传阿荣传马祖常传彻里帖木儿传纳麟传庆童传也速传答失八都鲁传察罕帖木儿传扩廓帖木儿传达识帖睦迩传太不花传铁木儿塔识传别儿怯不花传太平传脱脱传朵尔直班传马札儿台传燕铁木儿传伯颜传脱烈海牙传康里脱脱传奕赫抵雅尔丁传察罕传阿礼海牙传拜住传哈剌哈孙传阿沙不花传塔出传明安传也先不花传迦鲁纳答思传斡罗思传和尚传(附千奴传) 刘容传朵儿赤传唐仁祖传爱薛传月合乃传昔班传撒吉思传沙全传帖木儿不花传哈剌觞传昂吉儿传玉哇失传拜降传怀都传亦黑迷失传伯帖木儿传完者都传奥鲁赤传囊加歹传忙兀台传速哥传完泽传阿鲁浑萨理传(附岳柱传) 不忽木传李恒传彻里传百家奴传阿塔海传唆都传阿剌罕传来阿八赤传纽瞒传(附也速答儿传) 土土哈传床兀儿传相威传阿术传阿里海牙传伯颜传廉希宪传安童传铁哥传布鲁海牙传高智耀传(附高睿传) 忽辛传赛典赤赡思丁传纳速剌丁传忙哥撒儿传孟速思传速哥传李桢传塔塔统阿传岳瞒帖穆尔传塔本传(附阿里乞失帖木儿等传) 哈剌亦哈赤北鲁传察罕传忽剌出传月里麻思传重喜传怯怯里传(附相兀速传) 苫彻拔都儿传赵阿哥潘传纯只海传绍古儿传(附忽都虎传) 阔阔不花传拜延八都鲁传撒吉思卜华传昔儿吉思传昔里钤部传(附爱鲁传) 雪不台传耢木海传按扎儿传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铁迈赤传(附虎都铁木禄、塔海传) 抄思传(附别的因传) 畏答儿、博罗欢传按竺迩传速不台传兀良合台传曷思麦里传肖乃台传吾也而传镇海传术赤台传札八儿火者传亦力撒合传立智理威传察罕传塔察儿传月赤察儿传玉昔帖木儿传脱脱传博尔术传霸突鲁传塔思、速浑察传乃燕传(附硕德传) 孛鲁传木华黎传阔里吉思传忽怜传帖木儿不花传孛秃传宽彻普化传牙忽都传秃剌传术赤传别里古台传顺宗后答己传裕宗后伯蓝也怯赤传顺宗传显宗传睿宗传裕宗传顺帝后完者忽都传顺帝后伯颜忽都传文宗后卜答失里传成宗后卜鲁罕传世祖后察必传太祖后孛儿台旭真传宁宗本纪顺帝本纪文宗本纪明宗本纪泰定帝本纪英宗本纪成宗本纪宪宗本纪世祖本纪太宗本纪定宗本纪太祖本纪《元史》简介---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康海文言文翻译
原文:康海,字子山,号太素,又号孤云,山右太原人也。
幼聪颖,好学,及长,博通经史,尤工于词章。
崇祯三年,举于乡,明年成进士,授监察御史。
海性刚直,不畏权贵,屡上疏直言朝政得失,颇得时人称赞。
时值明末,天下大乱,海遂辞官归里,隐居山野。
其时,海以诗文会友,结交天下名士,如王世贞、李贽等。
海尝作《独乐园记》,记其隐居生活,以抒发其抱负。
独乐园者,在太原之东山,海所居之地也。
园中有一亭,曰“望月亭”,海常于此赏月赋诗。
一日,海与友人登亭望月,饮酒赋诗,作《望月亭赋》一篇,以抒发其豪情壮志。
赋曰:“明月皎皎,清风徐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崇祯末年,海又应召入京,任翰林院编修。
海在翰林院,仍保持其刚直性格,不畏权贵,敢于直言。
一日,海与同僚论及朝政,言辞激烈,引起皇帝不满。
海遂被贬为南京吏部主事。
海在南京,虽官职不高,然仍关心国事,多次上疏言事。
后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为江西布政使司参议。
在海任江西布政使司参议期间,正值李自成起义,海曾上疏请缨,愿为国家效力。
后李自成攻破南京,海随其南渡,任南明隆武帝官。
南明隆武帝时,海官至礼部尚书。
海在任期间,勤政爱民,关心国家大事,多次上疏言事。
后因南明政权腐败,海遂辞官归里。
康熙二年,海病逝于家。
海一生,历经沧桑,博学多才,尤以戏曲著称。
其所著《中山狼传》、《牡丹亭》等戏曲作品,至今仍流传于世。
译文:康海,字子山,号太素,又号孤云,山西太原人。
自幼聪颖,好学,长大后,博通经史,尤其擅长诗词。
崇祯三年,在乡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次年成为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一职。
康海性格刚直,不畏权贵,多次上疏直言朝政得失,颇得时人称赞。
当时正值明末,天下大乱,康海于是辞去官职,归隐山林。
那时,康海以诗文会友,结交天下名士,如王世贞、李贽等。
康海曾作《独乐园记》,记载他隐居山野的生活,以此抒发自己的抱负。
独乐园位于太原的东山,是康海居住的地方。
园中有一座亭子,名为“望月亭”,康海常在此赏月赋诗。
贯云石散曲选
贯云石散曲选贯云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著名诗人、散文作家。
元朝畏兀儿人,精通汉文。
字浮岑,号成斋,疏仙,酸斋。
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
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
自号酸斋。
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
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
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
今人任讷将他的散曲与自号“甜斋”的徐再思的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
贯云石散曲选[双调]寿阳曲答卢疏斋 [南吕]金字经 [正宫]小梁州春 [正宫]小梁州夏 [正宫]小梁州秋 [正宫]小梁州冬 [南吕]金字经 [红绣鞋] [双调]蟾宫曲送春 [双调]清江引 [双调]清江引咏梅 [双调]清江引惜别 [双调]寿阳曲 [双调]殿前欢[双调]寿阳曲答卢疏斋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南吕]金字经蛾眉能自惜,别离泪似倾。
休唱《阳关》第四声。
情,夜深愁寐醒。
人孤零,萧萧月二更。
[正宫]小梁州春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
桃红柳绿映池塘。
堪游赏,沙暖睡鸳鸯。
[幺]宜睛宜雨宜阴睛,比西施淡抹浓妆。
玉女弹,佳人唱,湖山堂上,直吃醉何妨。
[正宫]小梁州夏画船撑入柳阴凉,一派笙簧。
采莲人和采莲腔。
声嘹亮,惊起宿鸳鸯。
[幺]佳人才子游船上,醉醺醺笑饮琼浆。
归棹晚。
湖光荡,一钩新月,十里芰荷香。
[正宫]小梁州秋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
枯荷叶底鸳鸯藏。
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江湖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正宫]小梁州冬彤云密布锁高峰,凛冽寒风。
银河片片洒长空。
梅梢冻,雪压路难通。
[幺]六桥倾刻如银河,粉妆成九里寒松。
酒满斟,笙歌送玉船银棹,人在水晶宫。
[南吕]金字经泪溅描金袖,不知心为谁?芳草萋萋人未归。
期,一春鱼雁稀。
人憔悴,愁堆八字眉。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元史李进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李进传》原文及翻译元史原文:李进,保定曲阳人。
幼隶军籍,初从万户张柔屯杞之三叉口,时荆山之西九十里日龙冈者,宋境也。
岁庚戌春,张柔引兵筑堡冈上。
会淮水泛涨,宋以舟师卒至,主帅察罕率军逆战,进以兵十五人栽一舟,转斗十余里,夺一巨舰,遂以功升百户。
戊午,宪宗西征,丞相史天泽时为河南经略大使,选诸道兵之骁勇者从,遂命进为总把。
是年秋九月,道由陈仓入兴元,度米仓关,其地荒塞不通,进伐木开道七百余里。
冬十一月,至定远七十关,其关上下皆筑连堡,宋以五百人守之,巴渠江水环堡东流。
天泽命进往关下说降之,不从。
进潜视间道,归白天泽曰:“彼可取也。
”是夜二鼓,天泽遣进率勇士七十人,掩其不备,攻之,脱门枢而入者二十人。
守门者觉,拔刀拒之,进被伤,不以为病。
夜将旦,进遂得其堡,守之,关路始通,诸军尽度。
进以功受上赏。
己未春二月,天泽兵至行在所,围合州钓鱼山寨。
夏五月,宋由嘉陵江以舟师来援,始大战三槽山西。
帝立马东山,拥兵二万,夹江而阵,天泽乃号令于众曰:“听吾鼓,视吾旗,无少怠也。
”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
帝指顾谓诸将曰:“白旗下服红半臂突而前者,谁也?”天泽以进对,赏锦衣、名马。
八月,又战浮图关,前后凡五战,皆以功受上赏。
世祖即位,入为侍卫亲军。
中统二年,宣授总把,赐银符。
二十三年秋,海都及笃娃等领军至洪水山,进与力战,众寡不敌,军溃,进被擒。
从至掺八里,遁还。
二十五年,授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佥事。
明年,改授左翼屯田万户。
元贞元年春,卒。
(选自《元史·李进传》,有删改)译文:李进,保定曲阳人。
年幼时隶属军籍,起初跟随万户张柔驻扎在杞地的三叉口,当时荆山的西面九十里有一个叫龙冈的地方,属于南宋的辖地。
庚戌年春天,张柔率兵在龙冈上修筑堡垒。
正遇上淮河涨水,南宋水军突然来战,主帅察罕率军队迎击,李进领兵十五人乘坐一条小船,与敌军辗转作战十余里,夺下了敌军一条大战船,李进于是因为战功升任百户。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元史巎巎列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巎巎列传》原文及翻译元史原文:巎巎字子山,康里氏。
祖燕真,事世祖,从征有功。
巎巎幼受业国学..,博通群书。
其遇事英发,掀髯论辩,法家拂士不能过之。
始受.承直郎、集贤待制,迁.兵部郎中,转.秘书监丞。
奉命往核泉舶,芥视珠犀,少不留目。
累迁至礼部尚书。
国制,大乐诸坊咸隶礼部,遇公宴,众伎毕陈。
巎巎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先是,文宗励精图治,巎巎尝以圣贤格言讲诵帝侧,裨益良多。
顺帝践祚,巎巎侍经筵,日劝帝务学。
帝暇日欲观古名画,巎巎即取郭忠恕《比干图》以进,因言商王不听忠臣之谏,遂亡其国。
帝察其真诚,虚己以听。
巎巎于时政得失有当匡救者,未尝缄默。
大臣议罢先朝所置奎章阁学士院及艺文监诸属官。
巎巎进曰:“民有千金之户,犹设家塾,延馆客,岂有堂堂天朝,富有四海,一学房乃不能容邪!”帝闻而深然之。
巎巎以重望居高位,而雅爱儒士甚于饥渴,以故四方士人皆宗之,萃于其门。
达官有怙势者,言曰:“儒有何好,君酷爱之。
”巎巎曰:“世祖以儒足以致治,命裕宗学于赞善王恂。
世祖尝暮召我先人坐寝榻下,陈说《四书》及古书治乱,至丙夜不寐。
世祖喜曰:‘朕所以令卿从许仲平学,正欲卿以嘉言入告朕耳,卿.益加懋敬以副朕志。
’今汝言不爱儒,宁不念圣祖神宗笃好之意乎?且儒者之道,从之则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人伦咸得,国家咸治;违之则人伦咸失,国家咸乱。
汝欲乱而家,吾弗能御,汝慎勿以斯言乱我国也。
”达官色惭。
既而出拜.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明年,复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
至正五年五月辛卯巎巎感热疾卒家贫几无以为敛帝闻之震悼其所负官中钱台臣奏以免之。
巎巎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
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巎巎列传》)译文:巎巎字子山,隶属康里氏。
他的祖父燕真,侍奉元世祖,跟随世祖南征北战,建立战功。
巎巎自幼在国子监读书,博览通晓群书。
他遇事时,英气勃发,撩起胡须,侃侃论辩,即便是忠臣贤士也超不过他。
巎巎起初被任命为承直郎、集贤殿待制,升为兵部郎中,转任秘书监丞。
小云石海涯,其父楚国忠惠公阅读答案与翻译
小云石海涯,其父楚国忠惠公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小云石海涯,其父楚国忠惠公阅读答案与翻译小云石海涯,其父楚国忠惠公,名贯只哥,小云石海涯遂以贯为氏,复以酸斋自号。
《海说》文言文翻译
东海之滨,有渔者焉。
其人年逾六十,须发皆白,然而精神矍铄,目光炯炯。
一日,渔者泛舟于海,忽见海中有一奇观。
海浪滔天,波涛汹涌,而其中有一巨石,巍然屹立,不受波涛之侵。
渔者心中奇之,遂以网捕之,欲观其异。
及至巨石之旁,渔者见其石上刻有文字,细观之,乃《海经》也。
渔者惊异,遂将《海经》携归,日夜研读。
书中有云:“东海之巨石,名为‘定海神针’,能定风波,止潮汐。
海中诸神,皆以此针为尊。
”渔者闻之,心中大悦。
想吾东海渔者,世代以此为生,未曾见此奇物。
今得此针,当为乡里造福。
遂携《海经》归,与乡人共议。
乡人闻之,皆惊叹不已。
有长者曰:“此乃神物,非同小可。
吾闻海神之力,可移山填海,此针若能止风波,岂非吾乡之幸?”众皆以为然。
于是,渔者与众乡人商定,共谋一策,以取定海神针。
然此针非同凡物,需得海神之助。
渔者遂以《海经》为凭,前往海神庙求助于海神。
海神见渔者虔诚,遂允其所请。
海神赐予渔者一物,曰:“此物名为‘海神印’,可唤起海神之力。
汝持此印,以诚心祭拜,海神自会降临,助汝取针。
”渔者受印,欣喜而归。
至海中,以海神印祭拜,海神果真降临。
海神指示渔者,于巨石之下,有一洞穴,其中藏有定海神针。
渔者依言寻之,果得神针。
渔者携神针归乡,乡人欢腾。
渔者以神针定风波,止潮汐,乡里安宁。
自此,渔者被尊为“定海真人”,其事迹流传后世,成为佳话。
译文:在东海之滨,有一位年逾六十的渔夫。
他的须发已经全白,但精神依然矍铄,目光依然炯炯有神。
有一天,这位渔夫驾着渔船在海上航行,忽然看到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海浪滔天,波涛汹涌,但在其中却有一块巨石,巍然不动,不受波涛的侵袭。
渔夫心中感到惊奇,便用渔网去捕捉它,想要看看这块奇石有何不同。
等到了巨石旁边,渔夫发现石上刻有文字,仔细一看,原来是《海经》一书。
渔夫惊讶不已,便将《海经》带回家,日夜研读。
书中写道:“东海之巨石,名为‘定海神针’,能平定风波,停止潮汐。
海中的众神,都尊崇这块神针。
”渔夫听后,心中大喜。
陨石文言文翻译下
余游历四方,偶得奇观,乃陨石之异也。
时维天宝二年,岁在乙酉,五月之初,夜半时分,星辰错落,月光如水。
忽闻天际雷声隆隆,似有万马奔腾,声震四野。
俄而,一道光芒划破长空,如流星坠地,瞬息之间,坠落吾乡。
是时,村人皆惊,奔走相告。
余亦急出户外,仰观天象。
只见那陨石,大若车轮,其色苍翠,闪烁不定。
坠地之声,如山崩地裂,尘土飞扬,天为之昏。
众人皆惊惧,不知所措。
余乃召集村中长者,共商对策。
长者曰:“此乃天降异象,非同小可。
吾等当虔诚祭拜,以求平安。
”于是,村人齐心协力,筑土为坛,摆设祭品,祈求神灵庇佑。
三日之后,陨石已深埋土中,村人皆以为安。
然余心有不甘,欲探其究竟。
遂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寻至陨石之所在。
见陨石者,实为一大坑,深不可测。
坑中泥土,经陨石撞击,尽成粉末。
坑壁之上,石纹纵横,如刀刻一般。
余俯身细观,见坑底有石,状如龟背,纹理交错,奇形怪状。
余取石而观之,见其质地坚硬,色泽黝黑,光彩夺目。
余又见坑边有一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壮。
树根盘旋,深入坑底。
树干之上,生有奇花,花色如玉,香气袭人。
余采花而嗅之,竟有祛病延年之效。
余将所见所闻,一一记录。
归乡之后,村人皆以为奇。
余遂将此石称为“陨石宝”,传之后世。
自此,村人每逢佳节,必祭陨石,以示纪念。
岁月如梭,转眼间已过百年。
陨石宝依旧存在,村人亦繁衍生息。
然世事变迁,村人渐忘陨石之来历。
余恐后世子孙,不知先祖之英勇事迹,遂作此文,以记之。
余尝思,天地之间,万物皆有灵。
陨石虽为异物,然其来历神秘,威力无穷。
自古至今,世人皆以陨石为宝,视为神物。
此石之所以能传之后世,实乃因村人虔诚祭拜,世代相传所致。
今余已老,回顾往昔,感慨万千。
愿后世子孙,继承先祖之遗志,敬天爱人,珍惜自然资源,共谋美好未来。
至于陨石宝,虽已深埋土中,然其精神永存,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噫!人生如梦,世事如烟。
唯有铭记先祖之英勇事迹,传承民族精神,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陨石宝,永载史册,永世长存。
(完整版)《小石潭纪事》原文与翻译
(完整版)《小石潭纪事》原文与翻译原文倚着竹篱修一个小亭,取名小石潭。
潭北高山突兀,潭中波骇云涌,潭南花木繁茂。
山上有一古庙,四柱风雨所侵,悲凉草色千注。
山下有一冰窖,周身尽是白霜,几树松杉含翠。
潭中多机警鱼龙,湖底奇花异草,种种妩媚,令人垂涎。
每当秋水波澜天昏地暗之时,我便独倚小潭,观赏各色奇景。
潭心独卧一块石头,中有丹心小洞,洞内幽红晶莹。
古者有诗赞此石云:“石心独卧,丹穴幽然。
”字字句句,句句字字,都如石心丹穴,妙不可言。
我每至此,心情临之而愈发清明,烦恼尽消,思绪舒展,宛如穿花蝴蝶,翩翩起舞。
翻译I built a small n leaning against the bamboo fence, and named it Xiao Shi Tan. The high mountains loom to the north of the pond, the waves surge and the clouds roil in the pond, and the ___.There ___, with its four pillars battered by wind and rain, and the ___. There is an ice cellar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covered in white frost all around, with a few ___.Within the pond, there are many alert fish and dragons, and the lake bottom is ___, ___, making it ___.Every time when the autumn water swells and the sky darkens, I would lean alone by the small pond, admiring ___.In the center of the pond ___, with a small hidden hole inside, quietly glowing with a red light. The ancients praised this stone with a poem, saying: "The stone heart lies alone, the red cave is secluded."Every word and every sentence is like the stone heart and the red cave, indescribably marvelous.。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33单元译文
【第三十三单元】避风行船【原文】江湖间①唯畏大风。
冬月②风作(发作)有渐③,船行可以为备,唯盛夏风起于顾盼间,往往罹(lí,遭受苦难或不幸)难。
曾闻江国贾(gǔ)④有一术,可免此患。
大凡夏月风景⑤,须作(发作)于午后,欲行船者五鼓(五鼓:凌晨3时过一点)初起⑥,视星月明洁,四际(交界或靠边的地方)至地,皆无云气,便可行,至于巳时(巳时:sì shí,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即止。
如此无复与暴风遇矣。
(节选自《梦溪笔谈》)【注释】①江湖间:指往来于江河湖泊之中的行船。
②冬月:冬季。
③有渐: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④江国贾(gǔ)人:来往于水上和商人。
⑤风景:起风的征兆、⑥起:起身。
【译文】(往来于)江河湖海的人只怕大风。
冬季起风有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船航行时可以有所准备,只有大热天大风在刹那之间兴起,往往遭受灾难。
曾听说来往于水上的商人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这类灾难。
大凡夏天起风的征兆在午后出现,打算航行的人从五更初起身,观察星明月洁,四面天边直到地面,都没云气,便可出发,到巳时就停止航行,这样就不会遇上风暴了。
1.曹绍夔捉“怪”【原文】洛阳有僧,房中有罄①,日夜辄(往往)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求术士②百方禁之,终不能已(停)。
绍夔(kuí)与僧善(友好),来问疾,僧俱以告。
俄(一会儿),击斋钟③,罄复作声。
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zhuàn,菜肴),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希望)其有效,乃具(准备)馔以待之。
夔食讫(qì,毕),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④,击彼此应。
”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qìnɡ):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
②术士:有法术的人。
③斋(zhāi)钟:寺庙里开饭的钟。
④律合:指频率相同。
【译文】洛阳有个僧人,(他的)房中有只罄,白天和夜里往往会自己响起来。
高石子文言文翻译
吾友高石子,字子玉,吴郡人也。
其先世居于江东,世为儒者。
石子生于唐之贞观年间,自幼聪颖异常,好学不倦。
及长,博通经史,尤精于《春秋》之学。
石子性格刚毅,不随波逐流,虽处乱世,而心存高远。
石子幼时,家道中落,父母早逝,孤身一人,寄居姑母家。
姑母慈爱,视如己出。
石子感激涕零,誓以文章报国,以慰父母在天之灵。
姑母亦以石子为奇才,常劝其力学,勿负韶华。
石子年至弱冠,已能诗书满腹。
一日,姑母设宴,招来乡中名士,欲以石子之才,使其崭露头角。
席间,名士们纷纷赞誉石子,称其为“江东奇才”。
石子谦逊有加,辞谢不已。
酒酣耳热之际,一老者起舞,歌曰:“石子才子,江东独步。
笔走龙蛇,千秋万古。
”石子闻歌,心中大悦,遂起舞应和。
舞罢,老者问石子:“子玉,吾观汝之才,实非凡响。
汝有何志,愿闻其详。
”石子答曰:“吾志在天下,愿以文章传世,以济苍生。
”老者赞叹不已,谓石子:“子玉,汝志向远大,吾甚喜之。
他日必成大器。
”石子谢过老者,遂辞别姑母,游历四方,广交天下英才。
其所至之处,皆以其文才闻名。
石子博学多才,诗文、书法、绘画无所不通,尤以书法最为人称道。
其书法圆润有力,气势磅礴,世人称之为“高石子体”。
时值唐末乱世,民不聊生。
石子见此景象,心忧如焚。
遂以诗文为武器,疾呼天下,唤起民众。
其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传遍大江南北,激励无数志士仁人,投身抗乱救国事业。
石子曾游历江南,见百姓疾苦,遂作《江南行》一诗,以抒己怀。
诗中曰:“江南烟水茫茫,渔舟唱晚声声。
白鹭洲头望乡关,泪湿罗衣。
”此诗传至长安,帝闻而感动,召石子入宫,封其为翰林待诏。
石子在朝,直言敢谏,屡次上书,陈说国事。
其言辞激昂,义正词严,深得百姓爱戴。
然石子不喜权贵,不谋私利,终日以诗书为伴,以文章传世。
其一生,如石子般坚贞不屈,故世人称之为“高石子”。
石子晚年,归隐山林,潜心著述。
其诗文、书法、绘画,皆成为后世传世之作。
石子一生,虽历经磨难,然志向坚定,以文章传世,济苍生,实为一代英豪。
古曲《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作者贯云石)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贯云石[元代]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
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标签抒情、生活、愤懑、政治译文争夺功名像马车下坡,谁能看破它的惊险?昨天还是翰林院的大臣,今天就遭遇了灾祸。
怎么能和我避开官场的风波,走在安乐的地方相比呢?注释清江引:曲牌名。
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北曲又叫《江儿水》,属双调。
五句。
字数定格为七、五、五、五、七。
多用为小令。
参破:佛家语,其意即看破、看透。
玉堂:汉代宫殿的名称,此处指翰林院。
争:怎。
赏析“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起得很有气魄,开门见山,向迷恋仕途的人提出了严重警告:你们知道吗,在仕途上追逐功名利禄的人如同坐在一辆载重的下坡车上一样,随时可能摔得车毁人亡,个中危险谁看破了。
首句运用比喻,准确切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紧接的三句全是为首句作注脚。
第二句“惊险谁参破”,实际意思是说谁也没有参破。
为了让这些迷恋官场的痴人惊醒,三四句就用事实来说话:“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
”两句十个字,是充满血和泪的总结,是对元代官场的险恶的真实概括。
贯云石的祖父阿里海涯是元初平宋统一全国的重要功臣之一。
公元1286年在授给他高官后不久,元世祖忽必烈“遣要束木钩考荆湖行省钱谷”(《元史·世祖本纪》),要从“贫贿”入手整垮这位开国功臣,他被逼自杀了。
桑哥主持朝政,百官动辄得咎,他“壅蔽聪明,紊乱政事,有言者即诬以他罪而杀之。
”和贯云石同朝为官的权臣铁术迭儿,“蒙上罔下,蠢政害民”、“恃其权宠,乘间肆毒,睚眦之私,无有不报”(《元史奸臣传》),将不少正直的官员杀害了。
这是全曲的第一层意思,写官场的险恶,虽占篇幅较多,但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
“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是第二层;点明全曲主旨。
“风波”:指“竞功名”的政治生活。
宋代邵雍曾隐居河南苏门山中,题所居为“安乐窝”。
后世遂以安乐窝代指隐居安逸的生活。
全句说,这一切怎么比得上我躲避政治斗争、辞官归隐。
元史廉希宪传翻译(2012年合肥市三模语文文言文翻译)[合集]
元史廉希宪传翻译(2012年合肥市三模语文文言文翻译)[合集]第一篇:元史廉希宪传翻译(2012年合肥市三模语文文言文翻译) 元史廉希宪传翻译(2012年合肥市三模语文文言文翻译)廉希宪,字善用,布鲁海牙子也。
幼魁伟,举止异凡儿。
九岁,家奴盗马逃去,既获,时于法当死,父怒,将付有司,希宪泣谏止之,俱得免死。
又尝侍母居中山,有二奴醉出恶言,希宪日:“是以我为幼也。
”即送系府狱,杖之。
皆奇其有识。
世祖为皇弟,希宪年十九,得入侍,见其容止议论,恩宠殊绝。
希宪笃好经史,手不释卷。
一日,方读《孟子》,闻召,急怀以进。
世祖问其说,遂以性善义利仁暴之旨为对,世祖嘉之,由是知名。
十二年,右丞阿里海牙下江陵,请命重臣开大府镇之。
帝急召希宪,使行省荆南,谕日:“荆南入我版籍,欲使新附者感恩,未来者向化。
南土卑湿,于卿非宜,今付托以大事,度卿不辞。
”希宪日:“臣每惧才识浅近,不能胜负大任,何敢辞疾。
”希宪冒暑痰驱以进。
至镇,即日禁剽夺,通商贩,兴利除害。
首录宋故幕僚能任事者,以备采访,仍择二十余人,随材授职。
左右难之,希宪日:“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
”时宋故官礼谒大府,必广致珍玩,希宪拒之,且语之日:“汝等身仍故官,或不次迁擢,当念圣恩,尽力报效。
今所馈者,若皆己物,我取之为非义;一或系官,事同盗窃;若敛于民,不为无罪。
宜戒慎之。
”皆感激谢去。
令凡俘获之人,敢杀者,以故杀平民论。
立契券质卖妻子者,重其罪,仍没入其直。
先时,江陵城外蓄水扦御,希宪命决之,得良田数万亩,以为贫民之业。
发沙市仓粟之不入官籍者二十万斛以赈饥。
大纲既举,乃日:“教不可缓也。
”遂大兴学,选教官,臵经籍,旦日亲诣讲舍,以厉诸生。
西南溪洞,及思、播田、杨二氏,重庆制臵赵定应,俱越境请降。
事闻,帝日:“先朝非用兵不可得地,今希宪能令数千百里外越境纳土,其治化可见也。
”关吏得江陵人私书,不敢发,上之,其中有日:“皇帝遣廉相出镇荆南,岂惟人渐德化,昆虫草木,成被泽矣。
游信州玉山小岩记文言文
游信州玉山小岩记文言文1.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坻.屿.堪.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凄清很少有人来。
使人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寂静而且幽深,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史小云石海涯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
原文:
小云石海涯,家世见其祖《阿里海涯传》。
其父楚国忠惠公,名贯只哥,小云石海涯遂以贯为氏,复以酸斋自号。
母廉氏,夜梦神人授以大星使吞之,已而有妊。
及生,神彩秀异。
年十二三,膂力绝人,使健儿驱三恶马疾驰,持槊立而待,马至,腾上之,越二而跨三,运槊生风,观者辟易。
或挽强射生,逐猛兽,上下峻阪如飞,诸将咸服其趫捷。
稍长,折节读书,目五行下。
吐辞为文,不蹈袭故常,其旨皆出人意表。
初,袭父官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
镇永州,御军极严猛,行伍肃然。
稍暇,辄投壶雅歌,意所畅适,不为形迹所拘。
一日,呼弟忽都海涯语之曰:“吾生宦情素薄,顾祖父之爵不敢不袭,今已数年矣,愿以让弟,弟幸勿辞。
”语已,即解所绾黄金虎符佩之。
北从姚燧学,燧见其古文峭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仁宗在东宫,闻其以爵位让弟,谓宫臣曰,“将相家子弟其有如是贤者邪!”俄选为英宗潜邸说书秀才,宿卫禁中。
仁宗践祚,上疏条六事:一曰释边戍以修文德,二曰教太子以正国本,三曰设谏官以辅圣德,四曰表姓氏以旌勋胄,五曰定服色以变风俗,六曰举贤才以恢至道。
书凡万余言,未报。
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
会议科举事,多所建明,忽喟然叹曰:“辞尊居卑,昔贤所尚也。
今禁林清选,与所让军资孰高,人将议吾后矣。
”乃称疾辞还江南,卖药于钱唐市中,诡姓名,易服色,人无有
当更赋诗。
”遂援笔立成,竟持被去。
人间喧传芦花被诗。
其依隐玩世多类此。
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
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璧。
其视死生若昼夜,绝不入念虑,攸攸若欲遗世而独立云。
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
赠集贤学士、中奉大夫、护军,追封京兆郡公,谥文靖。
有文集若干卷、《直解孝经》一卷行于世。
译文:
小云石海涯,其家世见其祖父《阿里海涯(牙)传》。
父为楚国忠惠公,名贯只哥,所以小云石海涯以贯氏为姓,自号“酸斋”。
小云石海涯十二三岁时,臂力过人,能挽强弓射猛虎,善骑马,诸将都钦佩其矫捷的骑术。
长大后改变原来好武的志愿,转而读书习文,一目五行,语言文雅,无陈词滥调,其文思常出人意外。
小云石海涯原袭父官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守永州。
他治军极严,军纪严肃。
闲暇时就去游乐,随心所欲,不拘礼节。
有天,对其弟忽都海涯说:“我对做官素无志愿,只是因为祖、父的爵位我不敢不承袭,如今已经数年了,愿将官爵让给你,你不要推辞。
”说罢就把身边所带的黄金虎符佩戴在弟弟身上,自己北行去拜姚燧为师。
姚燧见他文章谨严,诗歌慷慨激昂,认为是一大奇才。
仁宗为太子时,听说小云石海涯把爵位让给弟弟,对宫臣说:“将相家子弟中有如此之贤的吗?”很快被选为英宗府中的说书秀才。
仁宗登基后,他上书提出六条建议,包括提倡道德,淳化风俗,教育太子,设置谏官,表扬功臣,荐举贤才等,共万言,但有关廷臣并未呈交皇帝。
以后拜为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
在议论科举考试时,他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忽然觉得今朝选拔官吏,自己去与人争高低,将会为后人议论,便托病辞官回江南,在钱塘市中卖药,并改名易姓,更换服装,无人认识。
一日偶过梁山泺,见一渔夫织芦花为被,便把绸缎换取渔夫芦花被。
渔夫怀疑他是凡人,故意说“:君欲吾被,当赋诗一首。
”小云石海涯立即赋诗一首,写完持被而去。
人们盛传他的芦花被诗。
他还有许多隐居放荡的故事。
晚年文章更加深邃,诗也淡泊。
草书、隶书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
来向他求诗文、求书法的士大夫如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至宝。
他对生死也看得淡然,如同昼夜变化一样,绝无有所顾念,认为死只不过是飘飘然像羽毛离地升天一样。
泰定元年(1324)五月八日逝世,年仅三十九岁。
赠集贤学士、中奉大夫、护军,追封京兆郡公,谥文靖。
有文集若干卷、《直解孝经》一卷流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