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外交机构的演变_析中国外交近代化历程

合集下载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事务 , 不再负责对俄交涉 , 其在清政府机构 中的地位也 的设立又有重要意义。首先 , 总理衙 门的设立 , 标志着
随之 下 降 。 总理衙 门设 立前 , 清 朝主 要 的外 交 事务 由礼 清王 朝 的对外 态度 发生 了重大 变化 ; 其次 , 总 理衙 门的 部负 责 , 包 括 东渐 而来 的西 方殖 民国家 事务 , 以及从 东 设立 , 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 的局面 , 使中
总理衙门设立之初 ,西方 国家驻华使节普遍表示 时予 以册 封 , “ 藩 属 国” 则 定期 派员 朝见 中 国皇帝 , 奉 表 欢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国各种侵略势力 的逐 称臣, 进贡方物。 这种传统的宗藩外交体制最大的特点 渐深人 , 他们对总理衙门越来越不满意。2 0 世纪初 , 清 是在对外关系中首要维护天朝体制,其次是要坚持以
局; 最后 , 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 自己 外邦各族只有 自视为藩邦属 国才有资格同中国交往 。 的国情 , 确定了中国的国旗 、 国歌 , 使 中国不再 以王朝 中国作为上国, 有责任保证“ 藩属国” 的安全和稳定 , 但
而是 以 国家 的面 目出现 在 国际舞 台 。 对“ 藩 属 国” 的 内部 事 务一 般不 干 预 , 只是 在 新 君 即位
系是建立在朝贡体系的基础之上 ,一直以天朝上 国自 腐 败无 能 ,经济 上 财政拮 据 ,军备 废 弛 的律看 作藩 属 国 , 缺乏 平等 露 。 在西 方殖 民势力 的强 攻之 下 , 清 朝统 治者不 得不 派
的外交 、 通商关系。新航路开辟以后 , 西方 国家曾多次 遣钦差大臣与之议和 , 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 来到中国, 想与中国建立对等 的外交关系 , 但这种情况 制被打破。资本主义 国家对清政府 由地方官员办理对 交往 , 而 没有 中央 级 的外交 机构 的状 况极 为不 直到鸦片战争前也没有任何的改变。清代 以前的中国 外交 涉 、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中国开始在制度层面与国际接轨,而以外交领域为最。

从清朝末年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再到民国初年的外交部,近代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外交体制日益现代化,逐渐合乎国际惯例,并且催生出一大批职业化的外交人才,使原本虚弱的中国能够取得一些难能可贵的外交成果。

二、清末的外交体制变化1840年以前的中国,沿袭传统的对外交往习惯。

这种所谓的“外交”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中国根本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

当时清政府的主要外事机构有理藩院和礼部。

理蕃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

礼部也不是专管外交的机构,它下面有两个涉外机构,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贵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

另外,鸿胪寺专掌替襄礼仪之官。

军机处由于它掌握皇帝旨意的草拟和颁行,因而也参与对外决策咨询。

可见,这个时候中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体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比较混杂。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

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

这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又说明清政府内心里的“蛮夷”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不过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

“五口通商大臣”始终为兼职,不是专官也无专署。

1858年由两江总督兼任。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迫于列强压力,1861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一直存在了40年。

总理衔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大权进行了新的明确分工。

随着外交事务的增多,总理衙门逐渐变成了最重要的中央权力机关,不但“专办外交”,而且通商、关税、传教、招幕华工、海防、船务、邮电、铁路矿务等事务,无不由其兼管。

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

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

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中华文明的辐射影响。

然而,随着历史的推移和中国的发展,中国外交在近代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式的发展。

首先是中国外交的现代起点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外交的起点。

中国在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让大片领土并向外国支付巨额赔款。

这个时期,中国外交陷入了被动和被剥削的状态。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崛起,中国外交开始发生变化。

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共和国,外交事务逐渐独立于封建的朝廷制度。

然而,由于内部政治的分裂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冲突,外交努力受到限制,为国家发展和统一带来了困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新时期。

中国外交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集中于争取国际地位和进行外交斗争以打破国际封锁。

中国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在197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经历了更加开放的一段时期。

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与世界各国进行全面接触与交流。

1971年,中国取得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随后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从一个被孤立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大国。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成为全球化时代的积极参与者。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和对国际事务的日益重要角色,使其外交战略更加积极主动。

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战略构想,倡导建设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推进共同发展的全球治理。

近年来,中国外交继续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

中国还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了对外交往和合作范围,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中国的外交政策在近现代的发展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和地位的不同。

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一、戊戌变法前的外交政策在戊戌变法前,清朝的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维护其传统领土和利益。

清朝与邻国的关系主要是依赖于人口和资源的交换。

清朝的政权内部经常发生权力闹剧,这种政治不稳定也影响到了其外交政策。

1842年,清朝签署了《南京条约》。

此时的中国一蹶不振,几乎完全失去了对外的主动权。

平津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协议的签订,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二、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较大的转变。

梁启超提出的新思想和政治家的进步思想逐渐影响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华民国政府试图在国际上重建其声誉和地位。

1927年,国共分裂后,国共两党内外斗争不断。

蒋介石成为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

此时,蒋政府采取了一条“准备战争,争取和平”的外交政策。

此政策同时提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充分主权。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珍珠港发动袭击。

在美国承认中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后,中国政府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45年,中国在波茨坦会议上,与美国和苏联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该备忘录旨在将中国与苏联和美国保持联合。

此举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声誉。

三、中美关系的演变1971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正式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

此后,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朝着更加开放和主动的方向。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更加积极,并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和向世界贸易创造贡献等方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员。

然而,中美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历史、意识形态和利益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之间互相不信任的情况时常出现。

近年来,中美关系陷入了复杂多变的困境。

由于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呼声加强,美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和南海领土争端等事件,中美之间的博弈态势愈发明显。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外国列强的侵略,并且出现了对外关系的混乱和外交制度的破产。

因此,中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制定外交制度,以应对外部压力和保护国家利益。

在清朝末年,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由皇帝和朝廷决定。

然而,由于内忧外患,清朝政府越来越无力应对外交问题,外交制度的效率和灵活性受到严重影响。

于是,清朝政府开始尝试引进西方外交制度的元素,以和增强外交能力。

1861年,清政府成立了东交民巷事务衙门,负责对外事务。

这一机构的成立被视为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起点。

东交民巷事务衙门的成立标志着清朝政府开始借鉴西方的外交制度,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外交机构,提高了外交的效率和专业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外交制度逐渐完善和发展。

1901年,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了外务部,标志着中国外交制度进一步加强。

外务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包括派遣外交使节、签订条约和处理国际纠纷等。

此后,中国的外交制度逐渐与西方的外交制度接轨,并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然而,在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演变过程中,由于国家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问题的影响,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

1898年,清政府实施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来中国。

这一也涉及外交制度的,推翻了东交民巷事务衙门的统治地位,设立了大清国务部和宪政制度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次最终以失败告终,外交制度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1912年,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新生的中华民国试图建立自己的外交制度,以应对新的国际环境。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外务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这标志着中国建立了新一轮的外交制度,并且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积极和独立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中,中国还通过加入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国家利益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同时,中国还通过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和签订条约等方式,保护国家利益并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现代外交的发展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现代外交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晚清政府(1840-1912)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到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中国要么战败,要么不败而败,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1861年所设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

④《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1905-1925)①1905年,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根本没有得到支持和响应。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接着在“北上宣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统一中国。

3.北洋军阀(1912-1928)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争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向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借款,扩充势力,镇压革命。

②段祺瑞政府等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充当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工具,比袁世凯统治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正义要求,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后,北洋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清末民初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

清末民初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

清末民初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进行外交并忠于中国朝廷,到后来的逐渐主动寻求改变国际关系和政治场景的方式。

这个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国际环境背景、党国关系、经济前景等方面来探讨。

一、国际环境背景中国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年,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在18世纪时开始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中心。

但是在19世纪时,欧洲国家和日本强制中国开放港口、放弃领土、签署不平等条约等,这使得中国国力逐渐下降,成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此时,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美国和德国等新兴国家正在崛起,俄罗斯、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强则继续扩张领土和经济利益,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这个变革的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

二、党国关系的转变清朝末期,中华民族处于危机之中。

清政府腐败、经济萎缩、民不聊生,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政治形式。

于是,辛亥革命爆发了,推翻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

这个时候,由于历史原因,清朝与外国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外交政策也比较保守。

然而,新生的中华民国需要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向国际社会证明自己的独立和权力。

因此,像孙中山这样的领袖,开始将外交推向了政治和军事的领域。

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便建立了中外洋务局,为了重新装备自己的军队,签订了国际合同,与俄国等大国进行了谈判。

这些动作意味着中国外交的变革已经开始。

三、经济前景的转变时代在变,社会大众对经济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

中国在积极寻求经济独立之时,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不再是全球经济的中心,而是只能依赖欧洲和美国等国家的经济援助。

为了更好的参与国际贸易,各国都采取自己的保护主义政策,虽然中国有实力也有资源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内部经济结构和国家意志制约了中华民国的贸易政策。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清朝晚期,外交事务由内阁处理,外务部起着辅助的角色。

清朝官方
对外外交通常采用礼仪之邦的方式,重视外廷之礼以维护国家尊严。

然而,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军事和经济压力加剧,中国对外政策逐渐发生了改变。

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清朝政府成立了外务部,为外交事务负责。

外务部制度借鉴西方,设有大臣和几个司局,负责对外国进行交涉。

然而,由于清政府不力和内外交困的局面,外务部的实际作用有限。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外交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民国政府设
立了外交部,成为管理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

外交部的设置标志着中国近
代外交制度开始形成。

民国政府积极推动外交事务的现代化,参与国际会
议和签订国际协定,与各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然而,20世纪前半叶对中国来说是战乱频繁的时期,外交制度也受
到了巨大冲击。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但未能获得正当的对待
和利益保障。

由于战争的破坏,外交部的组织和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
冲击。

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制度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

外交部的权力和地
位进一步增强,与国务院的关系更加紧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参与
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入,更加需要专业化和高效的外交体制。

总而言之,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历经了清末民初的探索、民国时期的形
成与发展、解放后的重建和开放的现代化。

外交制度的演进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相互影响。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影响力的提高,
外交制度在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和创新。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摘要:晚清的外交机构,经历了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到转换为外务部的发展阶段。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虽是清政府在列强威逼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

晚清外交机构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权力由分散不断集中统一,日益与西方列强的外交制度趋同,这种艰难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在民族矛盾加深的情况下对外交认识的深化,增强了清政府独立办外交的能力和信心。

关键词:总理衙门;外务部;外交机构;近代化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局面宣告结束,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

随着清政府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中外交涉的日益频繁,传统的外交体制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以1861年1月总理衙门的设立为起点,清政府在屈辱和无奈中终于缓缓地拉开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帷幕。

随着这一机构的演变、发展,中外交涉逐渐向规范化迈进了一步。

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并对其进行一系列吐故纳新的改革。

至此,清代外交机构已正式和国际惯例接轨。

外务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意义的、专业化的外交机构。

外务部的设立,标志着近代化的外交制度基本上确立了下来。

本文试图通过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这40年间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探讨晚清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是礼部和理藩院。

礼部成立于1631年,其内部组织结构基本上沿袭明代,负责管理对外礼仪,贡举以及学校科举等内部事务,管理范围很广。

理藩院成立于1638年,为清朝首创,主管清代时期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的地区事务,也办理与外国通商、外交事务。

但由于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因此理藩院也不是专门的外交机构,管理对外事务只是其部分职责或兼职。

而且,长期以来清政府把外国视为“蛮夷之邦”、“藩属之国”,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时期的清朝对外关系完全是宗主国与“藩属之邦”之间不平等的交往,因此作为兼管外交的中央机构——礼部和理藩院也只不过是一个管理“藩属之国”、接待“贡使”的机构。

中国近代外交史发展

中国近代外交史发展

中国近代外交史发展
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外交,这个阶段主要是以对外战争和外交的形式进行的。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接触西方国家。

清朝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来确立外交关系,这导致了中国在外交事务中的被动地位。

清朝进行了一系列的,试图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但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

第二个阶段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清朝外交。

戊戌变法是清朝进行的一次政治运动,其中涉及到外交事务的。

清朝推行了与时俱进的外交政策,试图在列强前保护自身利益。

然而,这次并未成功,清朝外交依然受制于西方列强。

第三个阶段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外交。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统治,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中国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外交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中国开始寻求国际平等和国家主权,反对不平等条约,争取与世界上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中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并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充分彰显了中国的主权。

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发展完整地展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变化。

从被动应对战争到积极争取国际支持,中国不断壮大了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的外交政策也逐渐从保守向开放转变,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近代外交史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未来的外交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演变

近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演变

近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演变吕光凤05 王芳07(水土学院2013级农水班20134031)摘要: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演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的规律与认识关键词:清朝;中美;中日;一、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演变:(一)清政府外交(1840-1912)——屈辱外交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

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

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分为四个时期:(1)第一个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鸦片战争以前: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

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

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缺乏主权观念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至50年代: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

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历程

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历程

品位·经典43文化纵横Wen hua zong heng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历程○郑方仪1 路 正2(1.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亚利桑那大学 经济学,美国亚利桑那州 图森)[摘 要] 中国外交机构的近代化从开启到完成经历了总理衙门、外务部、外交部。

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外交走入近代化的转折点,中国外交机构也从鸦片战争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之路。

晚清时期,外交机构经历了总理衙门的建立到撤衙改部的调整,推动了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历程,但是受制于当时的封建体制,没能实现近代化的使命。

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在此背景下,职业外交官陆徵祥对外交部进行全面改革,最终完成了中国外交机构的近代化。

[关键词] 外交机构;……近代化;……总理衙门;……外务部;……外交部随着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欧洲在17世纪初开始形成近代性的外交关系,强调国家主权和独立,建立专业化的外交机构,并在国家之间设立常驻外交使节。

而中国,在总理衙门之前,除一些朝代设立过区域性的有外政性质的机构,并无正式的专门处理对外关系的中央主管机构,更不要说具有近代性质的外交机构。

总理衙门开启了中国外交机构的近代化之路,之后经历外务部,民国对外交机构的组建及改革,中国的外交机构最终完成了近代化的历程。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在19世纪中叶之前的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中国与可以联系到的周边国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国际关系体系,这就是朝贡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属国、与国和互市国。

属国对中国尽有朝贡义务,如朝鲜和安南;与国是与中国有条约关系,即平等的、正式的外交关系的国家,如俄国;互市国是两国君主没有直接往来,通过大臣文书往来的国家。

在中央与这些国家的交往中,与属国的交往是通过礼部或两广总督等地方官员,和与国、互市国的交往大都通过朝廷要员或者理藩院[1]。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摘要:近代中国在外力的逼迫下打破了“夷夏之防”,开始接受西方外交观念、外交制度,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外交体制,慢慢地融入了世界,形成了新的国家关系,成功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文章从外交机构的演变、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原因、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晚清外交机构近代化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交观念,也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而是将所有中国以外的国家通通视为朝贡国来对待,直到鸦片战争才迫于世界形势作出变革。

一、外交机构的演变1、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政府,没有国家概念,中外关系是建立在朝贡体系的基础之上,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将所有与之交往的国家一律看作藩属国,缺乏平等的外交、通商关系。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国家曾多次来到中国,想与中国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但这种情况直到鸦片战争前也没有任何的改变。

清代以前的中国由于没有和外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的需求,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与其他国家的来往基本上由礼部负责。

2、清王朝雄踞满洲时,为了笼络蒙古王公,设立了“蒙古衙门”,后来改为“理藩院”[1]。

清王朝所面临的对外交往事务,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中原王朝,北临强大的俄国,南邻从海上东渐而来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客观情况的变化,决定了国家机构也必须随之调整,对外交往的事务分别由理藩院和礼部承担。

理藩院掌管西南、西北地区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并负责与俄国的交涉。

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理藩院的部分外交职能并入总理衙门,理藩院只负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事务,不再负责对俄交涉,其在清政府机构中的地位也随之下降。

总理衙门设立前,清朝主要的外交事务由礼部负责,包括东渐而来的西方殖民国家事务,以及从东南海路、陆路而来的原中国藩属国事务。

3、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在过去,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不过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开始转向。

在这个时期,中国签署了很多条约,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关条约。

这个条约,签署于1895年,结束了中日甲午战争,并授予日本在中国的更大权力。

这个事件导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状态,外国强国不断侵占中国的领土。

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在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政府继承了清朝的债务并且没有能够彻底摆脱外国强国的控制。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试图采取一种叫做“门户开放”政策的方式,这样可以加强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和文化关系。

但是,随着国家的腐败和对外侵略的加剧,尤其是二战期间,中国在外交上的地位变得更加困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开始发生变化。

这个时期,中国试图打破西方霸权并推广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特别是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大力支持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并支持亚非国家的解放运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和苏联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破裂。

这个事件导致了中国采取了更加独立和非对抗性的外交政策。

1978年,中国开展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在这个时候,中国试图更加积极地与世界互动。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加入了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组织。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了新的特点。

中国政府主张“和平、独立、开放、合作”的外交政策,对“南南合作”(亚非拉地区的合作)提出了新的主张。

同时,中国也开始重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这一政策得到了很大成功,并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高。

总之,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巨大的演变。

从被天朝列强围困,到与苏联紧密结盟,再到推广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这个演变反映了中国在自身和国家利益与全球关系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不断融合,我相信中国的外交政策在未来还会发生更多的变革和发展。

中国外交发展的历

中国外交发展的历

中国外交发展的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外交主要是在王朝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

最著名的战国时期的外交工作是齐国大臣孟尝君的“外交政策”,通过与周边国家的联盟和外交交往,维护了齐国的独立性。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外交工作逐渐从王朝领导的外交转变为中央政府领导的外交。

中国封建时代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围绕着朝贡体系展开的。

中国皇帝通过朝贡体系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并保持他们对中国皇帝的臣服。

到了清朝,中国的外交政策面临了新的挑战。

清朝开始与西方列强接触,并迫于外国压力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对中国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外交重点是维护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同时也试图摆脱列强的影响。

20世纪初,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和现代化进程。

这对中国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并在1921年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就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进一步发展。

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建设性的外交政策,争取更多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并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机构的工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外交政策也逐渐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

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旨在加强与亚洲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总的来说,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表明了中国不断适应国际环境变化的能力和意愿。

中国外交政策的主张和实践一直在不断调整和发展,以适应国家利益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未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清末明初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

清末明初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

清末明初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1842年开始,列强开始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不管是主动还是被迫,中国政府不得不开始了与西方各国的颇繁交往,也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外交。

近代外交体制也慢慢建立起来。

首先是朝贡体制的瓦解。

1840年以前的中国,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朝贡体制。

统治者根本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也不建立相应的外交机构,这个时候的中国尚没有建立相应的近代外交体制,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部等地区的朝贡国频繁遭到外来侵略者的冲击和侵略,这主要与欧美列强和日本的侵略有关,另外中国本身的国力衰弱,传统的“天朝上国”意识的减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加之朝贡国的民族意识也逐渐地增强。

到了90年代中期朝贡体制彻底崩溃。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外交活动,当时英国人签字的条约用中文写成,双方同时抬头书写,以示英、中两国处于平等地位。

“五口通商大臣”设于1844年开始由两广总督兼任,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

这里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但清政府的传统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不过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且不是政治外交关系。

而且“五口通商大臣”始终为兼职,不是专官。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总理衔门的设立,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开始起步。

中国外交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比如:清政府开始派使出洋,出现第一个正式的官方外交使团——蒲安臣使团,赋有正式的外交使命。

总理衙门成立在传统的外交体制里打开了一道缺口,从此清廷有了办理外交事务的机构。

清政府由闭关锁国走向世界的标志。

总理衙门内设的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海防股以及同文馆、总税务司,上海、天津的南北洋大臣,承担着以前从未有过的外交事务。

1901年清廷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这主要与列强的强烈要求和清政府改革时弊的需要有关,列强不满“职责不专,遇事拖延”的外交机构。

在这期间清政府也为列强的侵略而感到感到不安,所以也思考着怎么摆脱这种困境,寻找较好的外交对策。

中国近代、现代外交的发展

中国近代、现代外交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晚清政府(1840-1912)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到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中国要么战败,要么不败而败,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1861年所设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

④《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1905-1925)①1905年,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根本没有得到支持和响应。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接着在“北上宣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统一中国。

3.北洋军阀(1912-1928)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争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向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借款,扩充势力,镇压革命。

②段祺瑞政府等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充当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工具,比袁世凯统治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正义要求,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后,北洋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全球视野下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

全球视野下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

全球视野下中国近代以来的外交中国近百年屈辱外交和抗争中国近代的地位与外交1.晚清外交机构的近代化(1).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务.(2).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3)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统称“总理衙门”,简称总署,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它事宜的中央机构。

(4)《辛丑条约》规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2.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1)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的条约继续有效。

(2)目的是想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3.北洋军阀外交及中国人民的抗争(1)1915年,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支持他称皇帝,,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中除第五条以外的其他全部要求。

(2)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期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3)1924年,孙中山北山宣言中指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4)五卅运动中,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了取消领事裁判权,英日军队从上海永远撤走等谈判条件。

(5)1927年初,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4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先后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等2.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列特权被废除。

这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

5.屈辱外交(1)不平等外交:《南京条约》是第一个屈辱条约,是腐朽的清政府屈服于西方殖民者炮舰外交的首次记录。

(2)奇怪外交:1861年顺应侵略者要求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等事务。

清政府听从英国人赫德的建议,让美国人蒲安臣任中国使臣代表中国去办理外交,是国际外交史上绝无仅有的奇闻怪事。

(3)卖国外交:由于综合国力的贫弱,更由于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在外国侵略者面前长期奉行妥协退让的外交路线,终于酿成中法战争后以胜求和的悲剧,留下世界战争史和外交史上最可耻的一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民初外交机构的演变———析中国外交近代化历程曹倩琴(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景德镇333000)摘 要: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始于晚清,完成于民初,外交机构也历经了总理衙门、外务部、外交部。

总理衙门和外务部在外交机构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封建统治大框架内进行的外交机构变革充满了矛盾和对抗,直至清王朝统治结束,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始终没能完成。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建立共和制,在国体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北京政府对外交机构进行彻底改造,最终完成了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清末民初; 外交机构; 近代化中图分类号:D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1)02-0097-03 1861年,清政府设立中国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中国旧有的封建外交制度(朝贡制)逐步瓦解,中国外交被迫走上近代化道路。

作为国家上层建筑一部分的外交机构,其变化是与整个国家政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以中国封建君主政体为前提的外交机构近代化道路必然充满矛盾和对抗,直至封建王朝统治结束,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始终没能完成。

一、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清末外交机构转变清朝早期,中国建立起东亚朝贡体系的外交体制,朝贡国包括朝鲜、安南和琉球、暹罗、缅甸、南掌、廓尔喀、浩罕、坎巨。

鸦片战争前,西洋(荷兰)、吕宋(西班牙)、澳门夷(葡萄牙)也属于朝贡国系列中的国家,“每次使者,皆卑身屈己,侪于藩臣贡使之列,行三跪九叩之礼”①。

但在鸦片战争后,葡萄牙、荷兰和西班牙很快便退出了朝贡国之列。

甚至在19世纪上半叶,这种朝贡体系内的朝贡国行为还有加强的趋势。

19世纪上半期西方殖民主义的势力已经从东亚大陆的边缘逐渐接近了核心,东亚朝贡体系范围包括的各国受到西方殖民势力的严重威胁。

朝贡体系内的各国加强朝贡行为,更多的是寻求宗主国清王朝的保护,使其免受西方国家的入侵。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朝贡体制并未彻底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中英虽签订《南京条约》,但有些条款并没有落实成为真正的现实制度,中西关系交往模式仍然为传统的朝贡外交。

1842~1860年中国外交领域存在“一个外交两种体制”,即传统朝贡和近代外交两种体制并存的格局。

虽然是新旧杂陈的新局面,但传统外交依然牢固地占据和主导着近20年的中国外交,中外关系的主体部分也基本属于传统的朝贡外交关系②。

这一时期,晚清对外交往常常通过钦差大臣、“五口通商大臣”(兼两广总督)、地方封疆大吏等非固定常设机构或人员来完成,并未设置具有近代化意义的正式外交机构。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1861年1月20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理衙门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正式的外交机构,它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进程。

在总理衙门之前,清政府并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

中国与外国打交道的机构前后经历了礼部司仪馆—理藩院—各级有关巡抚、总督监理—铁差大臣总理—五口通商大臣和南北洋通商大臣,这些机构只是兼管涉外事务。

而总理衙门却是专门负责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它开启了中第11卷第2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年4月V o l.11N o.2J O U R N A LO FC H O N G Q I N GJ I A O T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A p r.2011*收稿日期:2010-11-30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四大产瓷区陶瓷知识产权创新与法律保护比较研究———以景德镇为对象”(编号:规划基金F X1018)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曹倩琴(1979-),女,江西景德镇人,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近现代史、党史研究。

国外交及机构的近代化历程。

但咸丰帝在谕旨中明确规定,一旦“夷务肃清,便告裁撤”[1](P91)。

可以看出,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是迫于列强压力,总理衙门的设立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和过渡性。

因此,它对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

总理衙门的矛盾性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机构组织和运行方面。

总理衙门的直属机构有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海防(日本)五股,另有司法厅、清档房、收掌处、电报处、银库等机构,并掌管同文馆和总税务司署,管辖南、北洋通商大臣,选派出国公使等,其组织机构已初具西方外交机构独立化、专业化的特征。

在实际外交操作中,总理衙门的这种分股办法极不合理,即使仅从政治地理学而言,也有许多荒唐之处。

它的运作形式、办事原则很大程度上效仿军机处,带有明显的封建专制色彩。

第二,驻外使节派遣方面。

当时派驻使节往往一人兼使数国,例如美、日、秘(鲁)曾共一使,俄德、英法、英俄、德法在不同时期也都曾共有一使。

这种情形经常导致使馆的辖区与各股的辖区发生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困难。

第三,人事制度方面。

总理衙门各臣僚多是兼差性质,且并无额外薪资,造成大部分人员不能专注于总理衙门的工作。

与此同时,清政府还设置南、北洋通商大臣及各种临时钦差,这大大限制了中国外交事务的开展。

(二)撤衙改部:外务部成为六部之首甲午战争失败后,日本成为朝鲜的保护国,法国占领越南,英国占领缅甸,英、法共同占领泰国。

据此,中国丧失了对周边国家的宗主权,朝贡制度彻底瓦解。

总理衙门积极倡导和主持的洋务运动因中日战争的惨败而宣告失败。

西方列强指责总理衙门“体制不崇、职责不专、遇事拖延”[2](P41),不能适应他们的需要,总理衙门的地位一落千丈。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迫于列强的压力,1901年7月24日清廷诏谕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负责一切外交事务,随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明确规定:“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指定由皇族亲贵担任大臣[3]。

与总理衙门相比较,外务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在制订规章制度方面,外务部取消若干传统礼仪手续,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

同时制订了相关外交规章,如1901年8月13日,庆亲王奕劻等奏定外务部设司员配额、俸给章程12条,规定了外务部的内部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以及薪资制度等,并要求所任用的官员都是专职。

第二,在人事制度方面,外务部改变了以往总理衙门人员兼差的性质,规章要求所任用的官员都是专职。

大量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

第三,在外交人员素质方面,外务部的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从而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外务部的大部分人都在国外学习或在驻外使馆工作过,由于受过同样教育,有着类似经历,彼此相处很和谐。

即使是较高的官员,他们中有些人可能连一句外国话都不会讲,但思想也都比较开明,对外部世界较为了解,这与其他各部官员迥异。

”[4](P23)通过撤衙改部,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家的对外职能,但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大框架内,就设立的历史背景、性质和组织形式而言,外务部与总理衙门并没有本质差别,因此外务部在中国外交近代化历程中发挥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二、外交部———民初外交机构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胜利后,共和制建立,在中国国体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北京政府按照西方国家外交部的模式对旧的外交机构进行改造,完成了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1911年2月初,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局拟定《外交部官制》,规定了外交部机构(下设一处四司:秘书处、外政司、商务司、编译司、庶务司)[5](P429)。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史称北京政府时期)。

1912年3月13日,临时参议院任命陆徵祥③为外交总长。

北京政府任命职业外交家陆徵祥掌管中国外交事务,本身就是一项重要改革,顺应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潮流。

随即,近代中国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制度性改革拉开了序幕,中国外交机构的近代化正是在陆徵祥的推动下得以完成。

首先,对外交机构进行全面改革。

陆徵祥拟订外交部组织法,并据此制定了《外交部官制》,设总长、次长各一名,日常事务由一厅四司一室负责,即总务厅、外政司、通商司、交际司、庶政司、参事室。

另设有4名秘书组成的秘书处和4名参事组成的参事室,对地方涉外机构进行改革。

他将晚清时期设立的交涉司改为特派交涉员和交涉员,作为外交部的直属机关,使外交事权更加集中于中央,扩大了外交部的权威[6](P31)。

其次,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

建立驻外使领馆制度、外交官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把驻外使领馆改为专业机构,规定使领馆人员一律由职业外交官充任。

驻外公使和所有公使馆馆员、领事、副理事以及领事馆馆员都要经外交部委任;陆徵祥规定外交官任用必须经严格的考试或资格审查,以保证选拔出能够胜任的外交人才。

为此,他参考欧洲一些国家外交人员录用管理制度,专门制订了《外交官领事官任用暂行章程》,明确了选拔外交官的原则和标准,如把“兼通一国以上外国语言”规定为外交官录用的必要条件。

这些举措进一步淘汰清末外交官中的传统型外行人员。

陆徵祥废除前清时期的“保举制”,以避免外交人员出现因未受过专门训练而素质低劣、不通近代外交知识、不懂外文、民族意识又极其淡漠的情形。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他先是免去所有部员职务,由他考察后再任命。

他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新组成的外交部竟缺员150名,连袁世凯的侄儿也在被裁人员之列。

这一措施得到了舆论的一致好评。

另外,他对优秀的98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第11卷外交人才大力栽培,破格提拔。

如大名鼎鼎的外交奇才顾维钧,当初在美国刚获博士学位就被邀请回国担任要职[6](P27~31)。

再次,厘订使领馆经费管理规章。

陆徵祥规定使领馆的经费开支必须编造预算,报部批准,其中要说明人员数目、级别、薪资及使馆各项开支。

预算按年度编造,经费则按月汇拨,改变了以往驻外公使可以领到他驻外任期三年的全部经费,包括他自己的薪俸、使馆经费以及馆员的薪金。

此外,他还可以领到其所属领事馆的经费和领事的薪俸。

针对在管辖的使领业务上大权独揽的状况,规定驻外使馆定期须向外交部汇报,电报通讯须用密码,密码须有变化,开始有了安全保密的措施。

三、清末民初外交机构演变的历史意义从鸦片战争直至民国初年,中国近代外交机构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

“从制度层面言之,1861年总理衙门之设立实为其端,及至清末外务部和民初外交部之改组与整合,近代化的外交机构及其人事制度才算真正得以确立。

”[2](P21)设立总理衙门是清政府外交制度的一大创新,使中国外交近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总理衙门所实行的机构精简、人员精练、办事迅速、开支节俭的原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实属难得。

其下属机构同文馆的设立,更是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外交人才的同时,给封闭的中国带来了许多新的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