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琴俱亡》导学案 飘红剑客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预习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预习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上)预习学案6敬业与乐业资料链接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自主预习一、初读感知: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扫清字词障碍,通过查找工具书,了解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佝偻.承蜩.骈.进禅.师万不容赦.解剖.掠.夺旁wù xiè dú强guō不舍mì诀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字,号,又号,派的代表人物,学者。
与其师一起领导了著的“”。
3.解释词语。
不二法门: 强聒不舍: 4.了解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二、细读思考: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1)“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为劳动而生活”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2)“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这句话中包含怎样的苦乐观?三、预习质疑:初学本文,你有哪些收获?课后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便是敬。
(2)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 dú职业之神圣。
(3)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qiǎng guō bù shě。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
(1)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2)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九年级语文(上)课中导学6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五年级导学案10篇(正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主备人:年级班小组最棒我要成为最佳的我课题8.小桥流水人家课型自主合作课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
学习过程笔记栏知识链接:小桥流水人家:语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们通常用它来指代江南水乡。
本文指作者的家乡,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与诗句相吻合。
另外,用诗句做题目,更显得家乡美好可爱,富有诗情画意。
预习方法:1读 2标 3认 4写 5思一、自主学习1.快速浏览本课导读提示,提出几点阅读要求?——————————————————————————————————-。
2.这篇课文我读了()遍,想象“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请写下来。
生字对对碰()()()()()()缀螃蟹潺粼婀娜涸二、合作探究1.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举例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吗?(引学:请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段落。
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悟)2.作者的家乡美吗?把课文中作者描写的最美的景物给大家读一读,说一说美在哪里?(引学:读想结合,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美景,也可以画一画美景)三、达标检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枝条()的舞姿()的声音()的清风()的流泉()的印象(1)“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美好的印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这条小溪的用处是_________________,带给“我”的美的感受是___________,带给“我”的快乐是_______________。
拓展:些表现作者怀恋和思念家乡的诗、句,请你写下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评价手册第六七单元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评价手册第六七单元答案第一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评价手册第六七单元答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评价手册第六单元答案诚实与信任一、1、熟悉被动虚伪2、赔偿小红车主人的损失向我表示感谢3、“我”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诚实与信任珍珠鸟一、竟然信任舒坦茂盛呼喊调皮二、精致的笼子繁茂的绿蔓高声地鸣叫美好的境界圆圆的脑袋慢慢地靠近三、陪伴再三呼唤声扭动挤开钻可爱的小家伙不由自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九色鹿一、略二、背信弃义(4)知恩图报(3)三、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
知恩图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抱诚守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评价手册第七单元答案1雾凇一、堤岸俗称摄影夜幕雾气零度淹没观赏二、洁白的花朵晶莹的泪珠模糊的身影轻轻的飘过慢慢的离开渐渐地远去三、略四、1、千树万树梨花开雪雾凇2、不能“镀”字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之均匀地附着在别的物体的表面。
“镶”是指把东西嵌进去或在物体的外围加边。
“抹”使之涂上、搽。
所以不能替换。
五、略春联一、分散气氛(气愤)缤纷浏览流淌留言送别歌颂吟诵二、和睦增添奥妙揣摩开卷有益欣欣向荣三、1、漫游在千紫万红百花园中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2、对仗红桃开口贺新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四、枯顺魁鸟语花香古诗两首一、组词(略)二、绝:绝迹所有山上的小鸟都飞得无影无踪,所有小路都没有人的踪迹。
瞳瞳:太阳初升时耀眼的样子太阳普照着千家万户,人们把旧春联换成了新春联。
三、1、元旦节正月初一春节2、放爆竹饮屠苏酒新桃和旧符四:“千万孤独”表达作者内心的孤独。
第二篇: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测试题【摘要】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人琴俱亡》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人琴俱亡》文言文阅读附答案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人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参考答案: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作者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 人,南朝宋的文学家。
2、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译]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②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译]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③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译]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4、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答]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5、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答]一往情深口若悬河望梅止渴等。
6、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答]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
对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准备,因为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7、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答]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表现了对弟弟的关心和痛失弟弟的悲伤。
8、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索、径、掷。
9、课文开头写子猷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答]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又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
但后来发现琴因主人亡而音调不调了,琴随人亡了,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所以才掷琴并恸绝良久。
10、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答]不悲不哭,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11、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导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九下第13课《诗词三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雪后西湖的奇景、作者游湖的雅趣等。
3、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学习重难点1、品味写雪语句的精妙。
2、学习白描写情手法。
3、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以及消极避世的意绪。
一、基础知识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金樽.( ) 珍羞.( ) 投箸.( )侧畔.( ) 长.精神(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玉盘珍羞直..万钱()(2)长风破浪会.有时()(3)直挂云帆济.沧海()(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暂凭杯酒长.精神()3、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怀旧空吟闻笛赋B.忽复乘舟梦日边C.到乡翻似烂柯人D.拔剑四顾心茫然4、按要求默写句子。
(1),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其一)](2 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3)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5)苏轼《水调歌头》中,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的两句是“,”。
5、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
行路难,乐府古题。
诗人李白,字,号,唐代(朝代)伟大的,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
诗人,唐代、,字梦得,洛阳人,有“”之称。
二、自主学习1、听朗读,划分诗歌的朗读节奏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国家精品课教学样例
国家精品课教学样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人琴俱亡》的国家精品课程教案样例,供您参考:
一、学习目标:
1. 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 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二、课堂学习:
1. 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2. “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
3. 文中出现了几次“恸”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4. 从课文中可以感受到子猷和子敬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作业与思考:
1. 搜集一些关于兄弟情深的诗词或故事,并与同学们分享。
2. 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传承兄弟亲情?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人琴俱亡》这篇文章的讲解,让学生们深入感受到了兄弟亲情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同时,也需要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情感,培养他们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人琴俱亡讲课课件_图文_图文
1、既然兄弟情深厚感情如此,为何子猷“了不 悲”“都不哭”?那子猷究竟以何种方式来悼念 子敬的呢?
“不悲痛”是因为他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 那时就能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所以 不哭。
弹琴
2为什么子猷“月余亦卒”?
病笃、伤痛
讨论 :
假若你是当时的子猷,你认为 哪些语句最能表达你与弟弟间的深 情?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写作启示:从选材、刻画人物、语言角度谈 。 1.选材典型、新颖。
2.以典型的生活细节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 右:“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 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弦既不调,掷地云:“子 敬子敬,人琴俱亡。”因 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王子猷,王羲之第五 子,放达不羁。尤爱竹子 。 王子敬,王羲之第七子 。工书法,尤以行草擅名。 与其父齐名,并称“二王”。
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 右:“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 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弦既不调,掷地云:“子 敬子敬,人琴俱亡。”因 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人琴俱亡讲课课件_图文_图文.ppt
刘义庆,南朝时宋 著名文学家。撰笔记小 说集《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记 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 笔记小说。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轶《 隽世 事世 永说的说 传新笔新神语记语见》 小》 长是 说的 。记 ,语载 全言魏 书以晋 分精人德练物行含言、蓄谈言、 语《、世政说事新、语文》学书等中3故6个事门有类的,成记为载人 自们东常汉用末的年成至语东,晋如时望豪梅门止贵渴族、和新官亭 僚对士泣大、夫口的若言悬谈河轶、事一,往反情映深这、一盲时人 期骑的瞎社马会等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优秀导学案(2)及答案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
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重点难点】1、第二段,以体会琵琶的音乐美为主。
2、创设联想和想象,探究诗歌意境。
3、学习描摹音乐意境。
【学法指导】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学习过程】1.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2.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A.琵琶女是演奏技艺精湛卓绝,悲凉身世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损害者的形象。
B.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形象。
C.诗中琵琶女和作者这两个形象感情上的共鸣之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D.诗中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琵琶女的倾诉表现的。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3—5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
“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课文《剑客》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剑客》教案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剑客》。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剑客的形象特征。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剑客形象,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感受剑客勇敢、忠诚、正义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剑客》。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剑客的形象特征。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
(2)从不同角度分析剑客形象,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提前准备好课文《剑客》的相关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古代剑客文化等。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查阅生僻字词的含义。
2.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剑客》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剑客这一特殊历史人物的形象特征。
3.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剑客的形象。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写作练习:(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剑客》。
2.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剑客的短文。
3. 调查了解我国古代剑客文化,下节课分享。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1 苏教
回读,把握文章
第一部分(1) 写子猷奔丧。先 交代兄弟二人皆病重,子敬先死。 由于久没有子敬的消息,子猷推 断弟弟已经不在人世,于是急忙 去奔丧。
第二部分(2) 写子猷恸绝。子 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哀悼弟弟。
由于人不琴胜俱其哀亡,—“—月手余足亦卒情”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手足情是人世间永不凋零的花
拓展赏读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 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 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 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 ,汝何男子,而敢独 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 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世 说新语 德行》
注:①荀巨伯: 东汉桓帝时义士。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 人的蔑称。③委:丢下。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拓展赏读
时二人俱病笃,有术人云:“人命应终, 而又生人乐代替,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 “吾才位不如第,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 “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 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 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旧而不 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 先有背疾,随溃裂,月余亦卒。
译文
慢读,疏通理解
素: 一向、向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好: 喜欢。 径: 直往。 既: 已经。 掷: 扔。 因: 于是,就。 恸: 痛哭,极度悲伤。 绝: 气息终止。 卒: 死。
康复教案模板(共6篇)
康复教案模板(共6篇)第1篇:康复教案杯中寻物和串珠子教学目标:通过“杯中寻物”和“串珠子”的游戏教学,使学生眼睛追随物品的能力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得到锻炼,进而使学生和注意力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在游戏教学中穿插语言交流的训练。
教学重点:懂得“杯中寻物”的游戏规则和学会“串珠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具准备:写有学生名字的苹果卡片;两个塑料碗和动物小模型;大小各异和木珠、塑料珠子和绳子。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出示课题。
一、二、三坐端正,小小手放后面。
现在大家都坐得很端正,真棒!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进行“注意力的训练”。
(板书课题:注意力的训练)二、复习——认一认。
引入: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苹果卡片上写了大家的名字,前面老师已经教过大家认识自己的名字,下面就要请小朋友来认一认自己的名字。
(板书:认一认)1、出示带名字的苹果卡片。
2、逐一请学生来认,同时读一读。
对于不能找对名字的学生,老师适当进行辅助;对于找对的学生,老师大声的表扬并食物奖励。
)三、“杯中寻物”的教学——找一找。
过渡:小朋友们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碗)学生跟说。
碗能够干什么呀?看看还有谁来了?(出示:苹果的玩具模型)学生一起跟说。
现在老师要把苹果藏在碗里,移动碗的位置,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把它找出来。
(板书:找一找)1、老师示范游戏过程(1)桌面上放苹果的模型(引导学生看)。
(2)拿起两个碗倒扣在桌面上,其中的一个扣住苹果。
(3)两个碗可左右移动交换位置。
(老师做时要注意学生的眼睛有没有看碗,如没有应从第(2)步开始重新操作。
)(4)老师打开扣有苹果的碗,同时说:找到了。
并大声说出找到什么。
2、老师操作游戏,学生来找。
找到后,再说说水果的名字。
3、轮换其他水果模型(草莓、梨子、樱桃)来完成游戏。
(学生找到了,马上给他小零食鼓励,如没有找到可再给一次机会,并可视情况适当辅助,尽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人琴俱亡》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反思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人琴俱亡》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反思《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人琴俱亡》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反思》这是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对您的生活工作得到帮助。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人琴俱亡》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第一部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子猷(y嶾\plainu)便索舆来奔丧(y抃\plain)B.便径入坐灵床上(j孿\plainng)弦既不调(xu俓\plainn)C.掷地(zh孿\plain)俱病笃(d揬\plain)D.因恸绝良久(t怽\plainng)月余亦卒(z抃\plain)2.本文选自,作者是南朝文学家。
(2分)3.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6分)①王子猷、子敬俱病笃(笃:)②语时了不悲(了:)③便索舆来奔丧(舆:)④子敬素好琴(素:)⑤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径:)⑥弦既不调(调:)4.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3分)5.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3分)6.下面对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善于运用简洁含蓄,精炼传神的笔墨,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B.一些字词的运用准确而恰当,隽永凝练,生动地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C.文中一个“掷”字就把子猷对子敬的哀痛表现到了极点。
D.文章语言形象生动,把子猷的神情、外貌、动作、语言都描绘得细腻而真实。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人们常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
B.王子猷了不悲是因为他认为生死乃自然之理。
C.王子猷在子敬去世之后不哭,是因为他悲伤到了极点,而不能发泄出来。
D.在王子猷看来,子敬的琴与子敬是密不可分的,子敬去世了,琴也是无意义了。
8.人们常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比喻什么?(2分)9.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4分)①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又想表现什么主题?②子猷与子敬是兄弟,为什么子敬去世了,子猷“了不悲”呢?第二部分:(一)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
物理课教案模板〔共6篇〕第1篇:物理课教案物理课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重点:理解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课前准备:学生弹簧秤勾码教者:洋思中学唐月华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目标: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几个实验。
〔学生演示〕甲:把一小球直接丢开乙:把小球水平方向扔出丙:把小球水平方向斜向上抛丁:把小球竖直向上抛师:有没有发现最终出现什么现象?生:最终都落到地上师:为什么呢?好,学了本节课内容,大家就明白了。
今天我们学习>。
〔板书〕学习目标是〔投影〕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3、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二、指导自学1、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请认真自学P122—123本节内宾,边看边要求做好实验,在表中填数据,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答复以下思考题。
思考:〔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你是怎样确定重力大小的?它跟物体质量有什么关系?2、学生看书、实验。
师巡视,适时指出实验中的问题。
如实验前弹簧秤调零,实验时弹簧秤的拿法。
3、检测点评:〈指名答复思考题〉第1题:生答后板书。
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追问: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第2题:指名演示测重力的方法。
汇报实验结果,归纳结论:可能有以下表述方法:物体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相同的。
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追问:谁能用字母式来表达?指名板演。
=g或G=mg其中g=9.8N/kg表示什么? 师述:在地球附近,质量的1kg的物体所受重力平均为9.8N。
粗略计算时用10N。
练习:1、质量为5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 N。
2、重9.8N的物体质量为 kg。
三、指导自学1、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请认真看书P124的内容,边看边划出重点词句,2分钟后比谁能正确画出重力示意图。
2、学生自学3、检测出示检测题〔投影〕画出以下物体的重力示意图。
《将进酒》导学案设计「附答案」
《将进酒》导学案设计「附答案」《将进酒》导学案设计「附答案」三维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1、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2、背诵这首诗。
一、导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
二、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
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三、完成预习:1、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1)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5)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6)兰陵美酒郁金香,。
,不知何处是他乡。
(7)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8)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9) ,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0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11) ,去年天气旧亭台。
人琴俱亡习题及答案
人琴俱亡习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人琴俱亡一、下列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王子猷yóu 病笃dǔB.径jìng入琴弦xiánC.掷chēng地悲恸tòngD.卒zú不调tiáo二、为下列加粗的字词选择正确的一项1.何以都不闻消息A.总是 B.竟 C.已经2.语时了不悲A.结束 B.可能 C.完全3.子敬素好琴A.白色 B.向来 C.本来的,原有的4.便径入坐灵床上A.小路 B.径直 C.直径5.弦既不调A.协调 B.调解 C.调弄6.因恸绝良久A.隔断 B.绝对 C.极7.便索舆来奔丧A.轿子 B.地图 C.舆论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1.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原句.2.说说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语时了不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何以/都/不闻消息B.何以/都不/闻消息C.何/以都/不闻消息D.何/以都不/闻消息4.对这一段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写王子猷、子敬兄弟二人病情都很沉重,第二件事写王子猷去为子敬奔丧.B.子猷说话时的“不悲”,奔丧时的“不哭”反映了子猷为子敬的死幸灾乐祸,认为自己在子敬后死.C.这一段中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虽未直接言表,但可通过一些语句来反映了他们的兄弟情深,如“何以都不闻消息”一句责问,“便索舆来奔丧”一句的急切之情.四、欣赏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醉花阴”是________名,李清照,号________,________朝女词人.我们还学过她的词是________.2.对该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没有正面写离别之情和相思之苦,但是仔细寻味,每一字中都浸透了离愁与相思.B.上阕写词人一整夜未睡而愁,主要是考虑如何在清闲的重阳佳节去赏菊花.C.下阕主要突现了一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女子的形象.D.“人比黄花瘦”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这位女子比东篱下的黄花还要瘦,主要是愁苦之情造成的.参考答案一、C二、1.B 2.C 3.B 4.B 5.A 6.C 7.A三、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2.1王子猷、子敬都病得很重2说话时语气完全不悲伤3取出子敬的琴弹奏,琴弦完全不协调3.A 4.B四、1.词牌名,易安居士宋如梦令 2.B。
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
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
先生闻讯,间道人粤。
”(2)文体知识:词,兴于南朝,流行于宋朝,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起初时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诗余”。
其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以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词的流派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前者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等。
后者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多写个人遭际,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等。
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代表作有《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与舒婷、顾城、北岛等同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2、写作背景: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知识链接:杨子,本名杨选堂,1921年生,广东省梅县人。
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
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
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
后任《联合报》副社长、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联合晚报》发行人。
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
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专栏”“杨子漫谈经济”“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名著导读《红楼梦》导学案(2)
名著导读《红楼梦》导学案 1学习目标:1.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2.初读《红楼梦》,能复述《红楼梦》的故事梗概,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3.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学习重难点:1、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2.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A级)1、《红楼梦》的地位《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文学的代表作。
她是世界文学中一颗最灿烂的明珠。
世界文学史上为一个作家专门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只有两个:一个是红学会,一个是莎学会。
可见她的影响之大。
研究《红楼梦》的学会遍布世界各地。
中国有专门的学术杂志《〈红楼梦〉研究》学刊。
中国清朝有谚语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2、高鹗续书的功与过功劳:①将全书写完,使故事、人物有了完整的结果。
②依据原书线索,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
③部分章节和环境描写很精彩。
问题:①安排了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创作原意,削弱了《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力量。
②某些方面歪曲、损害了人物形象的和谐统一。
如黛玉支持宝玉雪八股文。
3、当代续书作者当代影响最大的续书是作家张之续写的《红楼梦新补》,共三十回,依据曹雪芹留下来的后三十回提纲续写而成,但在语言、风格、诗词等方面不如高鹗的续写。
4、《红楼梦》的版本(1)抄本系统(脂评本)①甲戌本16回本(乾隆十九年)。
②己卯本41回加两个半回(乾隆二十四年)。
③庚辰本78回(乾隆二十五年,价值最大的版本)。
戚蓼生序本80 回。
研究《红楼梦》以抄本为主。
(2)印本系统①程甲本。
乾隆五十六,程伟元用排版印刷,高鹗补了四十回。
②程乙本。
程伟元第二次排版印刷,高鹗加工润色。
5、脂砚斋脂砚斋是何许人,姓什么?不得而知。
课文《剑客》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剑客》教案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段: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剑客》的基本内容,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剑客形象及其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武侠小说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剑客》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剑客形象的分析。
难点: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对传统文化和武侠小说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讨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剑客》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剑客形象。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剑客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强调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5.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剑客》,巩固所学知识。
2. 阅读一部武侠小说,了解其中的剑客形象,并结合课文进行对比分析。
3. 写一篇关于剑客精神的作文,表达自己对武士精神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作文写作:评估学生对剑客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剑术表演或观看剑术表演视频,增强学生对剑客形象的认识。
2. 邀请武侠小说作家或剑术爱好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悟。
3. 开展剑客主题的绘画、摄影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苏教版八上语文 13人琴俱亡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子敬素.好琴()(3)便径.入坐灵床上()(4)月余亦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
(1)子敬素好琴(2)何以都不闻消息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人们常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
B.王子猷“了不悲”是因为他认为生死乃自然之理。
C.王子猷在子敬去世之后不哭,是因为他悲伤到了极点,而不能发泄出来。
D.在王子猷看来,子敬的琴与子敬是密不可分的,子敬去世了,琴也是无意义了。
二、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回答5~8题。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便索.舆来奔丧()(2)弦既不调.()(3)因.恸绝良久()6.翻译下列句子。
(1)因恸绝良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语时了不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亦卒”,他死去的原因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本文充分表现了子猷子敬的兄弟情深,请把你知道的表达手足情深的诗句和俗语写在下面。
(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美文品析(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9~12题。
鼓琴吊丧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世说新语·伤逝》)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解析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解析凤州初中八级语文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课题】《杜甫诗三首》【教学目的】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知识链接】1、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
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
长安十年时期,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战乱流离时期,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杜甫一生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
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3分钟)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
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诗《望岳》。
2、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之时,所以诗人会写出“回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不仅是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更是自己将登上人生顶峰的誓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琴俱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笃、索、舆、径、素、
卒、而、了、既、俱等。
2、感受本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
3、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二、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王子猷.()病笃.()了.()不悲
舆.()不调.()恸.()绝
2、填空:《人琴俱亡》选自作者是,他是(朝代)文学家,人琴俱亡的意思是:“”
3、课文选自《 ___ 》,它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的(体裁)。
其中很多故事发展为成语《人琴俱亡》发展的一个成语是。
这则故事表现了:
4、流畅并有感情读课文。
三、学习指导:
(一)翻译课文:
1、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注意翻译文言文方法。
1.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俱:副词,表范围,都。
笃:(病)重。
而:表承接,不译。
2. 何以
..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3. 语.时了不悲。
语:动词,说话。
了:完全
4. 便索.舆来奔丧
..,都不哭。
索:要。
奔丧: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
5.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素:向来,一向。
琴:动词,弹琴。
径:直往。
既:已经。
6.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
恸:痛哭,极度悲哀。
良:很。
亦:副词,也。
卒:死。
2、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王子敬先去世了。
王子猷问手下
的人:“为什么总听不到(王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
已经死了。
”他说话时竟完全不悲伤。
就要坐轿子去看望丧事,一路上竟没有哭。
王子敬一向喜欢弹琴,(王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停放尸
体的灵床旁,拿过王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王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
一个多月后,(王子猷)也去世了。
(二)内容探究:
1. 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亦卒”,他死去的原因有哪些?
答:一是子猷本身当时病势严重。
二是因自己的骨肉兄弟之死而极度悲伤。
2.子敬亡故后,子猷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结果如何?
答:(人亡)了不悲、都不哭——(琴亡)恸绝良久
结果:月余亦卒
3. 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
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两人都患了重病。
子猷听不到子敬的病况,心里非常难过,“了不悲”“都不哭”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并不是不悲痛。
同时,早
知将不久人世,他日必将见面,故不悲。
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
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悲痛之情喷薄而出,因此“恸绝良久”。
所以子猷前后的表现不矛盾。
4.是什么触发了他的情感呢?——琴不调。
琴不调说明了什么?
答:原因一:主人病亡久已无人弹奏,弦松。
原因二: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正音弦。
而这种极为沉厚的悲情一旦触景伤怀,便无法再抑制,喷发
而出,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由此更好地体现了王子猷、子敬的
手足情深。
5. 请合上书回忆:你觉得最让你挥之不去的细节是什么,为什么?
答:
四、课外阅读:
孔融妙对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②,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③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④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⑤,是仆与君奕世⑥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⑦后至,人以其语语⑧之。
韪曰:“小时了了⑨,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
【注释】①孔文举:即孔融,孔子后代,自小聪慧,官至大中大夫,后为曹(cao作)所杀。
②司隶校尉:官名。
③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俊才,有才华的人。
清称,指清流,有声望的官僚士大夫。
中表,指表兄弟姐妹。
④吏:指门官。
⑤师资之尊:师生之谊。
指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礼”的经历。
⑥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⑦陈韪:人名。
⑧语语:前者读yǔ;后者读yù.⑨了了:聪慧。
⑩踧踖(cù jí):恭敬不安的样子。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乃.通乃:________ (2)时.李元礼有盛.名时:________ 盛:________
(3)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诣:________ 2.比较下面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1)我是.李府君亲是:________
(2)是.仆与君奕世通好也是:________
(3)人以其语语
..之(前)语:________
(后)语:________
3.与“人以其语语之”的“以”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B.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以沛公言报项王。
4.将“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其实,回答陈韪的话语也不一定只此一种。
如果考虑到不让他“踧踖”这一要求,怎么回答比较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语言积累
1、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谚语: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
千金难买兄弟情。
2、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答]一往情深、口若悬河、望梅止渴等。
【参考答案】
1.yóu dǔ liǎo yú tiáo tòng
2.俱:都。
而:顺承,不译何以:以何,为什么。
语:说话。
了:完全。
便:就。
索:要。
舆:轿子。
素:一向。
径:直往。
既:已经。
因:于是。
绝:气息中止。
卒:死
3.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人琴俱亡,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4.“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
5.人琴俱亡王子猷和王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
6.(1)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
死了。
(2)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
(3)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7.(1)总,竟。
(2)协调。
(3)消亡。
(4)很。
8.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痛,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此时子猷想以一种独特的悼念方式来表达痛苦与思念,等到“弦既不调”时,内心的悲痛无法排遣,所以“恸绝良久”。
(意思正确就对)
9.子猷的死是因为生病和悲痛。
10.“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都表现了子猷对弟弟的兄弟之情。
11.子敬去世,他的演奏艺术及他生前的事业也随之消亡,子猷哀感于此而情不能自抑。
12.(1)才(2)当时大(3)拜见
13.(1)系词,表判断。
(2)这样看来,因此(3)
话语告诉
14.B
15.李元礼和客人们对他的回答都感到惊奇。
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