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资源绪论

合集下载

信息资源管理第一章ppt

信息资源管理第一章ppt
数据库存储
利用关系数据库、非关系数据 库等技术,将信息资源以结构
化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
文件存储
将信息资源以文件形式存储在 文件系统中,便于文件的传输 和共享。
云存储
利用云计算技术,将信息资源 存储在云端,实现数据备份、 容灾和共享等功能。
分布式存储
将信息资源分散存储在多个节 点上,提高数据可靠性和可扩
展性。
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检索方式
提供关键词、布尔逻辑、自然语言等检索方 式,方便用户进行信息查询和筛选。
信息服务
提供信息咨询、信息推送、信息定制等服务, 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
检索结果处理
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去重、摘要等处理, 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性。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保障信息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同时保护用户隐私不受侵犯。
通过有效的管理,使信息资源 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
确保信息资源的提供能够满足 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信息资源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图书馆学、档案学和信息科学的起源和发展。随着信息 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
信息的类型
01
02
03
结构化信息
以数据库、文档等形式存 在,具有明确的格式和结 构。
非结构化信息
如语音、视频、图片等形 式,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结 构。
半结构化信息
介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 息之间,如HTML网页。
信息的来源
内部来源
如公司内部数据库、报告、 会议等。
外部来源
如政府机构、行业协会、 市场研究报告等。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1.1信息与信息资源1.1.1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本体论层次的信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同时考虑语法,语义,语用的全信息1.1.2信息资源的内涵狭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集合广义人类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1.1.3信息资源的特征作为经济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特征)、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比较: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驾驭性(信息资源的这一特征意义最为重要)、累积性和再生性1.1.4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信息成为资源,既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也是随意而来的人类认识演变和深化的结果1.2信息资源管理概述1.2.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目标不仅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指导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所以首先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十分重要总目标信息资源管理要达到最终目的和最根本的行动纲领,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系统和被管理的客观系统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一致,有条不絮得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分目标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中,子系统的独立和具体的目标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目标信息资源开发分目标信息资源利用分目标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分目标任务制定信息资源的开发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的责,权,利界限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的建设1.2.2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与内容管理层次宏观效果(管理):战略管理,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部门中观效果(管理):各地区各行业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微观效果(管理):各级政府部门,信息机构和企业等基层组织1.2.3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手段技术手段(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信息系统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调节功能/控制功能/核算功能/监督功能)法律手段行政手段1.3信息资源管理的沿革与发展1.3.1传统管理阶段以信息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1.3.2技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1.3.3资源管理阶段将信息看作资源,对信息实施资源性管理1.3.4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及演进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2.1信息资源类型2.1.1概述方式和载体(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和文献信息资源)载体划分印刷型信息资源缩微型信息资源声像型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加工深度划分零次信息成为文献前的信息存在状态,通常指有关何处或何人正在进行何种研究工作的信息“进行中的研究”一次信息以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或研制成果为依据撰写,制作和发布的信息“原始文件或第一手资料”二次信息信息工作者对一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得到的产物三次信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求,在大量利用有关的一,二次信息和其他三次信息的基础上,对有关信息和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提炼,重组,概括而成的产物。

安徽省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考试《信息组织》重点知识

安徽省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考试《信息组织》重点知识

安徽省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考试《信息组织》重点知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信息组织概述 1.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Internet及其他网络获取的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

2.信息组织是指对信息包括文献信息和网络信息的一种序化或整序。

即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向有序信息的流转从而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利用以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

3.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符号学与编码理论语言学逻辑学、科学分类和目录学等。

4.信息组织的内容:广义的信息组织内容包括信息搜集与选择、信息分析与标引、信息描述与加工、信息整理与存储。

狭义的信息组织内容包括信息标引、信息描述和信息排序。

5.信息组织的功能●描述、揭示、报导信息特征的整序功能。

●再现、重组信息单元联系的增值优化功能。

●规范、控制信息流向的社会目标功能。

●方便、有效提供的用户利用目标功能。

6.信息标引含义信息标引是依据一定的标引规则在对信息资源内容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信息资源属性的检索标识过程。

7.信息标引过程包括两个主要环节主题分析与转换标识。

●信息标引类型●●按照信息标引所用的检索语言可主要分为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两种类型。

●●按照使用标引设备可分为手工标引、自动标引和机助标引 8.信息资源描述信息资源描述是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技术标准对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和部分内容特征进行全面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

9.信息排序信息排序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资源描述款目记录的排序和信息资源的排序组织。

10.信息组织的必要性 1现今各类信息资源由于数量大、种类多、来源广加剧了信息增长与使用的矛盾。

2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是开发信息资源其基本内容与环节包括信息组织、检索和利用。

3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础为人们查找、选择和获取信息提供了方法和工具。

信息组织知识要点

信息组织知识要点

信息组织知识要点知识要点第⼀章绪论1、什么是信息组织?(理解)信息组织:对信息资源对象进⾏收集、加⼯、整合、存储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

2、信息组织的发展阶段——按组织对象划分(理解)按组织对象划分信息组织经历了三个阶段:⽂献组织阶段、信息组织阶段、知识组织阶段⽂献组织阶段——组织对象:传统⽂献实体,不涉及⽂献内容本⾝。

信息组织阶段——组织对象:从⼴度上,以纸质信息为中⼼转向以电⼦媒介信息为中⼼;从深度上,除了对⽂献实体进⾏组织,还要深⼊信息内容。

知识组织阶段——组织对象:从显性知识扩展到隐性知识。

知识组织直接给⽤户提供直观的、可操作的系统化知识。

不再局限于利⽤⽚⾯的信息来满⾜⽤户的需求,⽽是对⽤户的需求系统分析,向⽤户提供全⾯、完善的解决⽅案。

按职能划分信息组织经历了三个阶段(补充):清册职能时期查检职能时期组织职能时期3、⽹络信息组织的基本⽅法(掌握)①⽂件⽅式⼀般⽤于局域⽹内的⾮结构化信息组织。

优点:通过FTP协议进⾏传输,简单⽅便缺点:以⽂件为单位共享和传输信息会使⽹络负载越来越⼤②⾃由⽂本⽅式主要⽤于全⽂数据库的组织对⾮结构化的⽂本信息进⾏组织和处理的⽅式能够完整地反映出⼀次⽂献的全貌通过计算机⾃动进⾏⽂献信息的处理和组织,⽀持全⽂检索。

③数据库⽅式⼀般⽤于结构化/规范化信息组织。

优点:最⼩存取单位是字段,从⽽⼤⼤降低⽹络数据传输的负载。

缺点:对⾮结构化信息处理难度⼤数据库⽅式是当前普遍使⽤的⽹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式。

④主页⽅式⽹页⼀般通过HTML语⾔规则将⽂本、图像、声⾳、视频等各种类型的信息集合在⼀起。

⑤超⽂本⽅式⑥主题树⽅式主题树⽅式是⼀种可供检索和查询的等级式主题⽬录。

它以⼈⼯⽅式或半⾃动⽅式搜集信息,然后将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逐层加以组织。

主题树⽅式不太适合⼤型的综合性的⽹络信息资源系统,⽽较适合专题指引库的建⽴。

⑦搜索引擎⽅式⑧指引库⽅式指引库,也称导航库。

《信息经济学》复习概要

《信息经济学》复习概要

第一章 绪论1.信息经济形成的五个标志:1、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源;2、信息技术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技术;3、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物质部门所占的比重--信息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4、信息产业和物质生产部门的信息劳动者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物质劳动者在总从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信息经济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5、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

2、信息经济的形成时间(1)基本观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2)关于阶段划分的基本认识:信息经济的形成是一段时间,而不是某一固定时间,但总有一个时间起点,它往往是某一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

就世界范围而言,以最早进入的那个国家的时间起点为起点。

确定信息经济的形成时间应以主要标志为基础,为避免偶合性,可考虑多个标准。

(3)基本理由:1954年美国信息业从业人员超过工业和其他产业从业人员;第二代计算机诞生并逐步用于经济活动中;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符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规律。

(4)信息经济形成的原因根本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信息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2、社会变革对信息经济到来的促进作用。

直接原因:1、人类需求的渐进2、物质经济的“滞胀”3、质能资源的短缺4、信息技术的发展3.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1、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一)劳动者(二)企业 引起企业竞争手段变化;对企业家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必须向知识型方向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采取新的管理手段;(三)产业结构 推动第一、二、三产业不断升级2、信息经济依赖于传统经济:信息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的产物;信息经济发展依托的是传统产业发展和它创造的潜在市场;信息经济的成长发展与运行需要传统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二章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1959年马夏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1968年马夏克&宫泽(日本经济学家)共同创立了信息系统的一般选择理论——微观信息经济学八大基础理论之一。

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入学复试笔试科目

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入学复试笔试科目

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入学复试笔试科目《图书、情报、档案基础》考试大纲一、内容提要和要求第一章绪论1.信息与信息资源。

理解信息资源的内涵,控制信息资源的特征与异常性。

2.信息资源管理。

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层次与内容、手段和主意。

3.信息资源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认识信息资源管理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1.信息资源的类型。

了解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标准及其种类。

2.信息采集。

理解信息采集的原则,控制信息采集的策略与方式,了解信息采集的技术。

3.信息组织。

了解信息表示语言,认识信息资源编目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解分类的作用和分类法的主要类型,控制主题标引的作用和主意。

4.信息检索。

了解信息检索的定义和主要类型,理解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和联机检索的主意和技术,理解搜索引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信息分析。

了解内容分析的技术和工具,控制情报分析研究工作的基本流程,控制竞争情报的类型、来源以及工作流程,了解数据挖掘的概念、功能及应用领域。

6.信息资源开辟利用。

了解信息资源开辟利用的意义、原则、策略、模式和关键技术。

第三章信息系统的管理1.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

了解信息系统的内涵、功能与类型,理解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信息系统的开辟战略与主意。

了解信息系统战略计划的概念和作用、内容第1 页/共 6 页和程序,以及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计划的主意。

3.信息系统开辟主意。

控制信息系统的开辟主意及各自的特点。

4.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

了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所包括的内容。

5.信息资源标准化。

理解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含义及其对信息系统建设的作用,了解信息资源标准的内容。

6.信息系统建设的项目管理。

了解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的过程。

第四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和发展沿革。

了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控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及主要阶段的特点。

卫生信息管理学

卫生信息管理学

卫生信息管理学第一章绪论1、信息的特征:客观性、依附性、可存储性、共享性、知识性、普遍性、可识别性、可转化性、可再生性、时效性2、信息的类型:(1)按信息产生的来源进行分类: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2)按信息的性质分类: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3)按信息产生的先后及其加工深度分类: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4)按信息产生或针对的时间分类:历史信息、现时信息和未来信息。

(5)按信息的运动状态分类: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

(6)按人对信息的感知方式分类: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

(7)其他方式分类:例:按信息来源的稳定性可分为固定信息、流动信息和偶然信息。

3、信息的载体与形态:(1)信息的载体:表意型载体,如语言、文字、符号、形体、表情等承载型物质载体:无形的承载型物质载体:声波、电磁波、网络等有形的承载型物质载体:甲骨、简牍、纸张、磁带、光盘等。

(2)信息的形态:数据、文本、声音、图像4、信息资源的定义:(1)微观定义: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即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加工、规划等,并印象预订目标。

(2)宏观定义: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进行管理,还是对设计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设备、机构等)进行的合理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过程。

5、信息资源的特征:(1)资源的一般特征:需求性、稀缺性、使用方法的可选择性(2)信息资源的特殊性:不可分性、共享性、时效性、不同一性、驾驭性6、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关系:(1)等同关系:将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视为同义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等同关系。

(2)从属关系: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是从属关系,即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环节。

(3)发展关系: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从信息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来看,信息管理分为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和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卫生信息资源的定义:是指人类在医疗卫生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以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信息资源管理第一二章考点

信息资源管理第一二章考点

信息资源管理第一章、绪论1、信息的定义:信息可以说是当代社会使用最多、最广、最频繁的词汇之一,然而对于什么是信息迄今却尚未有公认的定义。

2、信息资源的特征: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一样,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需要;(2)稀缺性;(3)使用的方向的可选择性。

3、信息资源的特殊性: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又有诸多特殊性。

正是这些特殊性,是信息资源具有许多其他经济资源无法具有的经济功能,这些特殊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积累性与再生性。

4、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是指管理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5、信息资源管理的沿革与发展:当代信息资源管理虽然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解决企业和政府信息管理和利用问题二兴起的一个新兴领域。

追溯信息资源管理历史沿革,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典型阶段: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6、美国的霍顿(F.W.Horton)在1979年率先提出信息资源管理概念。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1、信息资源按加工深度划分: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零次信息:成为文献前的信息存在状态。

一般表现为进行何种研究工作的名称、主持人、资助人、预算规模、研究目标及进展情况。

例如:手稿、书信、笔记等,这是一种零星的、分散的和无规则的信息。

一次信息:原始文献,包括已正式出版和公开发行的阅读型图书、期刊论文、会议文献、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回忆录等,也包括未公开的实验记录、会议记录、译文、内部文档、论文草稿、设计草稿、日记、备忘录、信件等,还包括半公开的灰色文献,如研究报告、行业协会资料等。

二次信息:检索型文献(经整理、编排),如:目录、索引、题录、文摘、手册、名录等。

第一章 信息资源建设概论

第一章 信息资源建设概论

第一章信息资源建设概论【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该课程的绪论,主要讲述信息资源化的成因、信息资源的定义、信息资源的类型、现代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信息资源概念的演变、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目的是对信息资源建设及有关的概念有比较系统的理解,为后面对本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要求掌握信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基本含义,弄清楚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资源一、信息定义概观(一)国内外关于信息各种定义。

(二)钟义信教授关于信息概念内涵三层次(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的观点。

讨论:关于信息概念内涵三层次的观点对图书馆工作、对信息资源建设有何启示?二、信息资源化的成因和意义(一)信息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1.有用性(人类需求性)2.稀缺性3.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二)信息为什么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人类对资源认识的演变和获取资源能力的提高3.信息的积累和增长(三)信息作为资源的地位和作用三、信息资源的定义(一)国外有代表性的定义(二)国内有代表性的定义各种定义归纳起来有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既包括信息本身,也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

狭义: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

即信息资源只限于信息本身,而不包括其他因素思考:你赞同广义还是狭义的信息资源定义呢?(三)本课程关于信息资源的定义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并可以存取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

第二节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一、关于信息资源类型划分的多种观点(一)按照信息资源加工程度划分1.一次信息资源2.二次信息资源3.三次信息资源讨论:这种划分遇到什么新的问题?(二)从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角度划分1.记录型信息资源:传统介质和现代介质记录和储存的知识信息。

2.实物型信息资源:由实物本身来储存和表现的知识信息。

信息检索:第一章 信息资源概论

信息检索:第一章 信息资源概论
缺点:需借助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数字
型文献的地位越来越高。
视听型(声像型)
声像型文献是以磁性和感光材料为介质记录 声音、图像等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
优点:可闻其声,见其形,易理解,存取快 捷。(直观、生动、形象、传播速度快、便 于更新)
缺点:需借助特殊机器
3.2按照产生次序与加工整理的深度划分,文献可划 分为: ➢ 零次文献 ➢ 一次文献 ➢ 二次文献 ➢ 三次文献
论坛、各种单位在网上发布的信息
一次 文献
二次 文献
三次 文献
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 期刊论文、专著、科技报告、专利 而创作并在社会上流传利用的 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
文献,又称为原始文献 。 术标准等
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 次文献进行整理、提炼,并按 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 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 以便于检索利用的文献。
➢ 灰色文献
含义:特指非公开发行的内部文献或限制流 通的文献
特点:出版量小、发行渠道复杂、流通范围 有一定限制、不易收集
内部期刊、会议文献(conference paper) 、专利文献(patent document)、技术档案 (technical records)、学位论文(thesis, dissertation)、技术标准(standard)、政府 出版物(government document)、科技报 告(technical report)、产品资料(product literature)
三次文献是把分散的零次文献、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按照专题或知识的门类进行综合 分析加工而成的成果,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信 息,它既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对象,又 可作为检索文献信息的工具。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职 业 实 践 发 展
CIO COO CLO CKO

中国的图书情报档案类高等教育与IRM
图书馆类 情报类 档案类 出版工作
定位于
信息资源管理
(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
第一章 绪论
几组基本概念: 第一组: 数据 信息 知识 情报
第二组: 资源 管理 信息管理
Hale Waihona Puke 1.1信息资源管理的兴起(续)
3.更多的学科和职业领域介入信息领域的结果
经济学家: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信息成本、价格、信 息资产…… 图书情报专业:传统的文献信息 计算机领域:从技术的角度 管理领域:经济管理、网络经济、网络营销、电子商务
1.2信息资源管理的阶段
宏观模型(主流)
马夏德的部门阶段论模型 史密斯的五个时期模型
1.1信息资源管理的兴起
1.信息内涵的拓展和信息经济的崛起



信息是一种资源 信息是一种经济商品 信息与物质、能源并驾齐驱,构成人类社会和 文明进步的三大支柱
1.1信息资源管理的兴起(续)
2.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所提出的新问题



功能不断提高、体积不断缩小的信息装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 新的传播手段和新的信息媒介多元化发展 单靠技术不能解决某些问题,不能达到一定的 目标
马费成先生新增了两个阶段

知识管理阶段(KM)
以知识(显性、隐性)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创新为最终目 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人为核心

资产管理阶段(AM)
信息经济学领域提出:性信息是一项资本或资产 信息资产管理是信息安全管理的一个基础部分 信息资产:信息系统、数据文档、通信协议、安全运营中心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第一章绪论1、信息资源管理(IRM )的内涵狭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的信息集合。

女口: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社会发展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

广义: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事实上,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也正是当代信息资源存在的主要方式。

相比较而言,狭义的观点忽视了“系统”,但却突出了信息要素这一信息资源的核心和实质。

2、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技术手段(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定义:指管理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 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 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 规划、 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宏观管理 中观管理 微观管理信息资源的技术手段指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以及与相适 应的信息加工方法,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据库开始成为现代信息资源存在的主要方式, 信息系统成为信息资源管 理的基本手段,信息网络成为信息资源存储和流通的主要场所。

因此,现代信息资源管理实质上是通过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来实现的。

3、 IRM 的三个阶段及核心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厂传统管理阶段:信息源管理为核心吐*严牛収人册f 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三个阶段丿控阶段:*重要时点:1954,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1961,美国文献社开创计算机大批量处理和管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阶段:「主要目标将信息看做资源,对信息实施资源性管理 V 资八管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彻底改变 (了人类信息活动的方式网络迅速扩张带来的问题严重:①信息量急剧增长,网络无序扩大,网 '上信息陷入严重混乱;②信息污染;③信息侵权和安全问题;④根据需 求和效率配置网上信息资源的难度很大4、 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及演进 1979,霍顿率先提出信息资源管理概念1980,美国政府通过《文书削减法》,明确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并授权每个政府部 门委派一名助理官员担任信息总监(CIO )1988,第一届国际IRM 学术会议在荷兰召开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国家一级网络一级 机构一级90年代初,孟广均、卢泰宏、马费成5、数据库成为现代信息源存在的主要方式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1、信息检索的三大类型文献检索:以文献为对象,使用户提问(检索课题)与文献集合(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中的记录相关匹配和选择的过程。

资源环境信息学第一章

资源环境信息学第一章
环境构造的研究等等。
1.2 资源环境信息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宏观方面
资源信息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 包括资源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及构建, 资源信息管理系 统建立与研究, 资源、环境、生态监测网络设计与建 立, 信息传递网络的设计与构建, 多重信息复合集成技 术研究, 资源信息产业化及软件商品化研究等等。
1.1 资源环境信息学的认识
1.1.1 资源环境信息学的形成
20世纪5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信 息革命,开始形成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与各应用 领域交叉渗透,产生了资源领域的资源信息学 (resource informatics)、环境领域的环境信息学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等。
第一章 绪论
资源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当今世界各 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资源环 境的高效利用、有效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 的方法和手段,也为资源的勘察、开发和环境的保 护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信息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 交叉融合而形成的资源环境信息学(informatics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正快速发展成为一门新 兴的学科领域,为解决环境问题、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资 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及管理走上数字化、定量 化、智能化、精确化、高效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从 而使人类与自然更加和谐友好,健康协调发L展O。GO
1.3.1 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管理技术
强大的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可 在系统支持下进行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测,产生常规 方法难以得到的高层次地理分析决策信息。
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数据管理,以地理模型为方 法手段,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 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数据,完成人类难以完 成的任务。

第一章 信息资源-2011

第一章 信息资源-2011

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姜艳萍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第一章信息资源主要内容1.1 信息资源的概念1.2 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划分1.3 信息资源的特征与功能内容提要(1/4)1.1 信息资源的概念1.1.1 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1.1.1.1 信息的定义1.1.1.1.1 “信息”的出现及使用案例1.1.1.1.2 不同字典对信息的解释1.1.1.1.3 不同学者对信息的定义1.1.1.1.4 不同学科对信息的定义1.1.1.1.5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信息定义1.1.1.1.6 本书对信息的认识1.1.1.2 信息的基本特征1.1.1.2.1信息的主要特征(11个)1.1.1.2.2信息各特征的主要特点内容提要(2/4)1.1.1 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1.1.1.3 信息的表现形式(四种)1.1.1.4 信息的功能(五个)1.1.1.5 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1.1.1.5.1信息、物质、能量对人类的作用1.1.1.5.2 信息与物质、能量之间的区别1.1.1.5.3 信息与物质、能量之间的联系1.1.1.6 信息的度量方法(2种)1.1.1.6.1 基于数据量的信息度量方法1.1.1.6.2 基于概率的信息度量方法1.1.2 信息资源的内涵1.1.2.1 信息资源的定义1.1.2.1.1 什么是“资源”1.1.2.1.2 有关学者对“信息资源”的定义1.1.2.1.3 狭义信息资源的定义1.1.2.1.4 广义信息资源的定义1.1.2.1.5 如何理解广义和狭义信息资源的概念1.1.2.2 注意区分信息源和信息资源的关系1.1.3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1.1.4信息成为资源的表现--社会经济信息化1.1.4.1 关于信息化的不同观点1.1.4.2诸多信息化定义的共同点1.1.4.3信息化的客观基础1.1.4.4信息化的主要特征1.1.4.5信息化与物质生产活动1.1.4.6 信息化水平测度1.1.4.6.1 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1.1.4.6.2 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1.1.4.6.3 日本小松峙清信息化指数模型1.1.4.6.4 实例: 1990年中国信息化指数测算1.1.4.6.5 信息经济宏观测度方法比较和我国信息化指标体系1.1.4.7 信息化的层次与发展阶段以及我国信息化的历史任务1.2 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划分1.2.1 信息资源的总体分类图(三大类共29种)1.2.2 广义信息资源类1.2.3 狭义信息资源类1.3 信息资源的特征与功能1.3.1信息资源的特征(9个)1.3.2信息资源的功能1.3.3 信息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贡献1.1.1.1.1 “信息”的出现及使用案例1、“信息”一词的出现早在一干多年前唐代便有了“信息”这个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源


信息的来源叫做信息源。 信息源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描述,比较常 见的分类方法有如下三种: 1、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电子文献等); 2、按信息加工的级别划分(四次文献); 3、按信息的发布形式划分(十大文献信息源 等)
(一). 文献的类型:
A、按载体划分: 按 载 体 划 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信息检索绪论
信息素质与信息利用 基本概念 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信息素质与信息利用
一、信息素质 二 、信息素质、信息检索与利
用的意义
一、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
知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质。 信息素质一词,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 工业协会的会长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的。当时 他对信息素质下的定义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 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发展到 今天,对它最广泛性的解释为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 人,必须具有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 并有能力有效的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 信息,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能力。信息素质是现 在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1.信息素质与综合素质的关系
信息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因
素,二者相辅相成,良好的信息素 质可以极大地提高综合素质,而良 好的综合素质也直接影响信息素质 的提高。

2.信息素质与学习、创新能力 没有知识就不能创新这是大家的共识。人们的知 识创新与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有关信息。今天的 世界并不缺乏创新所需的信息,而在于知识的存 贮过于庞大和无序,信息存贮的无序化以及过多 的老化信息和伪信息加剧了“信息污染”的程度。 今天的社会没有良好的信息素质是很难全面、系 统、及时地掌握创新所需的信息。可以这样认为, 信息素质是学习、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良好的 学习、创新能力依赖于优秀的信息素质。
3.信息利用与事业进步
信息是生命、是财富、是力量、是事业核
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素。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更新知识,增强生存能力 2.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避免重复研究和劳动、防止浪费。 4.帮助制定高明谋略 5.有助于人们占领科技制高点。
第二节
基本概念
核心期刊
* 少数刊载某一学科大量高质量专业论文的期刊。
* 特点 (1)刊载专业文献密度高,信息含量高;
(2)水平较高,代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水平; (3)出版相对稳定,所载文献寿命较长; (4)利用率和被引率较高。
目前,各单位认同的核心期刊不尽相同,还应向单位相关 主管部门询问单位认同的核心期刊 查询是否为核心期刊,可到网上核定。
印刷版图书的查找可借助图书馆的OPAC
电子图书:
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数字图书馆
二、期

定义 期刊又称杂志,它是指 围绕某个专题的定期或不定 期连续出版的出版物。名称 统一、开本固定、有连续的 序号、汇集了多位作者分别 撰写的多篇文章。
期刊的特点
A、期刊以品种为单位形成知识流;
B、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及时、广泛,专深;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之间的关系
知识来源于信息,是理性化、 优化和系统化了的信息; 情报是知识中的一部分; 文献是它们的载体 。
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关系
五.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可 以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的信息 资源是指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既包 含信息本身,也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 备、技术和资金等因素。 狭义的信息资源只限于信息本身,是指 各种载体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 像、印刷品、电子信息和数据库等。狭义的 信息资源又称信息源。
(一)信息意识
所谓信息意识,简单地说,是人们利用信息 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具体表现为对信 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有无信 息意识决定着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 程度。而信息意识的强烈与否对能否挖掘出有价 值的信息、对文献获取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 用。 同样重要的信息,有的人善于抓住,有的人却漠 然视之。这是由于各人的信息意识强弱不同。
B、按出版形式划分(十一大信息源)
图 书*
按 出 版 形 式 的 不 同
连续出版物
期刊* 报纸*
研究报告* 会议文献* 专利文献* 技术标准* 学位论文* 产品样本* 技术档案* 政府出版物*
特种文献
一、图书的含义
凡篇幅达49页以 上并构一个书目单元 的文献称为图书。未 达到49页的,可称为 小册子。
三、情报
1、情报的定义:
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 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的本质是知识,但知识并不等于情报, 知识只有传递给用户,能满足用户的特定 需要才能成为情报。
2、情报的特征:
传递性、效用性、时间性、知识性。
四、文献(literature)
1、文献: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2、文献的基本要素: (1)信息内容—文献的核心。 (2)载体材料—承载文献信息符号的物质材 料。 (3)信息符号—揭示和表达知识和信息的标 记符号。
印刷型文献 感光型文献 机读型文献
说明:多数著作把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 机读型四种,而以甲骨、竹简、金石、帛等为载体的文献较 少见,这里不讨论。
印刷型文献(纸本文献)
载体:纸张 实例:图书、杂志、报纸 记录手段:印刷 特点:可直接阅读,方便 使用;不利于检索和保存; 收藏文献占用空间大。
(三)信息能力
大学期间,信息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6种能力: 明确任务:了解问题的症结,确定所需信息和目的,分


清任务的轻重缓急; 信息查询策略:了解各种信息源,能够作出评价并确定 优先查找的次序; 查找和检索:确定信息藏址,从信息源中找出信息; 信息利用:能够读懂(或听懂、理解)查出的信息,了解 信息在满足需求中的特定价值; 信息综合:能够组织信息,提供信息产品(论文、报告 等); 信息评价:评价查找结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效率)。
二、知识(knowledge)
1、知识的含义: 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 和经验的总和,是信息的一部分。也可以说: 人类对各种大量信息进行思维分析,加工提炼, 并加以系统和深化而形成的结果。 信息---人脑(认识、整序)---知识 如:树叶黄了---秋天到了;缺某种元素、病害。 信息通过人脑的接收、选择、整理和提炼等过 程,形成各种各样的知识。知识的产生离不开 信息和信息传递,它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是学术交流的最重要工具。
C、文献中数量最多,使用量最大。
注意:期刊是文献信息最为重要的信息形态之一,
占整个文献信息来源的65%-70%,与专利文献 、
图书 一起成为文献信息三大支柱。
期刊分布
印刷版期刊:
北馆的期刊都分布在一楼。
电子版期刊:
中文
1.维普全文电子期刊 2.万方数字化期刊 3.中国知网(CNKI)
(四)信息道德

是指在信息活动中调节和控制信息生产者、信 息服务者、信息利用者及其相互关系、伦理道德和 行为规范的总和。具体有遵守国家有关信息的法律 法规、不制作不传播不利用违反国家政策的信息和 不健康信息、不制作不传播虚假信息、不侵犯知识 产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谋取不正当利益和从事违法 活动等。在日趋繁杂的信息环境中,自觉而良好的 信息道德,是信息素质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在信息素质四个方面的内容中,信息意识是前 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 是准则,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信息素质整体。
文献和信息检索绪论
信息检索相关知识 中外文网络数据库的使用 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特征及检索利用
文献信息综合利用与论文写作。
参考书:
1. 徐庆宁等.信息检索与利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3. 符绍宏等.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一章
本课程学习目的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信息意识、信息 技能和信息道德。 ★八个方面的信息能力 (1)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 (2)获取信息工具的能力 (3)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创造信息的能力 (5)表达信息的能力 (6)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 (7)信息协作意识与能力 (8)信息免疫能力
课程学习内容
图书的特征
* 主题突出,内容系统全面,论述全面深入,
知识成熟稳定。适合于学习型读者
* 出版的周期长,因而其内容一般就缺乏
最新的研究成果。
图书分布
印刷版图书:
北馆:
一楼:新书库;TP:计算机类;H 语言文字类 三楼:A-E类;I:文学类;JK:历史、艺术类;工
具书室 四楼:O-Z类;T:工程类;F经济管理类
三、报 纸
形式特征:有统一的名称,定期连续出 版,每期汇集许多篇文章、报道、消息 等,多为对开或四开,以单张散页形式 出版。
(报纸是新闻消息的主要来源,又是重要的舆论 工具。只要有目的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综合
就能发现或派生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或情报。)
报 纸
内容特征:时间性强,能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国内外 发生的最新事件和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 广泛。
感光型文献
载体:感光材料 实例:缩微平片、电影胶片、幻灯片 记录手段:缩微技术、摄影技术 特点:体积小;价格低;不能直接阅读
机读型文献(电子文献)
载体:磁性材料、光盘 实例:磁盘、光盘、磁带 记录手段:磁记录、编码技术 特点:存储密度高、速度快;便 于远距离传输;易复制;成本高; 不能直接阅读。
一、信息 二、知识 三、情报 四、文献 五、信息资源
一、信息
信息的含义:
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 以及经过人们大脑加工后的再现。信号、 消息、报道、通知、报告、情报、知识、 见闻、资料、文献 3、时效性 5、转换性 2、传递性 4、共享性 6、识别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