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制定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中的应用
品管圈(QCC)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品管圈(QCC)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品质控制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源自于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的质量管理实践,是一种员工参与的质量管理方法。
在护理领域,QCC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QCC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QCC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定义和特点QCC是指在一定的主题下,由同一工作岗位的员工自愿组成的小组,通过集思广益、团结协作,通过分析问题、改进流程,达到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QCC的主要特点包括:•员工参与度高:QCC是由员工自愿组成的小组,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自主性,提高参与度。
•团队合作:QCC强调团结协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改进,有利于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
•持续改进:QCC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查漏补缺,逐步提高护理质量。
QCC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案例一:降低用药错误率某医院护理部成立了一个QCC小组,以降低用药错误率为主题。
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护士和药房工作人员。
通过分析用药错误的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药品标签不清晰、患者信息录入不准确等导致的。
小组提出了优化药品标签设计、建立用药审核流程等改进建议,并在实施后发现用药错误率显著下降。
案例二:优化护理流程另一家养老院的护理部成立了QCC小组,目标是优化护理流程,提高老人的护理质量。
小组成员包括护理主管、护工和护士,他们通过分析老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交接班不规范、护理记录不及时等,提出了建立交接班标准、优化护理记录模板等措施。
经过实施,老人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总结与展望QCC作为一种员工参与的质量管理方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员工的集思广益、团结合作,QCC可以帮助发现问题、改进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在未来,随着护理行业不断发展,QCC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体验做出更大贡献。
品管圈活动在基层医院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基层医院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品管圈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它通过团队合作、统计学分析和数据驱动的方式,帮助企业改进流程和提升质量。
在基层医院的产科护理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可以带来很多效果。
首先,品管圈可以提高产科护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度。
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可以保证护理人员在实施产科护理时的操作一致性和规范性。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个体护理人员的差异而带来的护理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提高新人的上岗速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护理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品管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发现和解决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品管圈的核心就是通过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例如,通过分析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可以找出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制定改进措施。
这样可以提高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再次,品管圈可以促进跨部门的协作和沟通。
在基层医院的产科护理管理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个岗位的护理人员的协作。
品管圈可以将相关人员组织起来,共同讨论和解决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这样可以减少信息的传递损失,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品管圈可以促进护理人员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
在品管圈的活动中,护理人员需要参与讨论和决策,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改进。
这样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职业满意度。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基层医院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带来多种效果。
它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跨部门的协作和沟通,以及促进护理人员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
因此,基层医院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品管圈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理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与成就感[1]。
我科于2013年3月开展品管圈(QCC)活动,2013年12月通过成果展示。
在活动中,我们围绕接送病人安全这个主题展开,以点带面,通过具体实践总结出了六个到位法,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合格率由87%上升至98%,品管圈活动取得很大成效。
1品管圈活动的开展1.1成立活动小组由9名护士组成,小组成员中男3名,女5名,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
选举产生圈长1名,副圈长1名。
1.2明确活动主题,确定圈名、圈徽通过提出的问题进行数据统计。
最后选定主题为接送病人安全。
确定圈名、圈徽:通过投票方式从小组成员中提出备选的五个圈名和圈徽中选出圈名为心影圈。
意在全体手术室护士心系病人,在无影灯下齐心协力为病人的安全共同努力。
圈徽为双手托着一颗火热的红心,上面是无影灯周围是用缝合针编织成的橄榄枝。
让人一看便知无影灯下赤诚之心为手术病人安全共同努力的意境。
1.3对活动主题进行分析活动主题是接送病人的安全。
我们对选出的问题中进行分析,平车使用合格率为90%,是合格率最低的一项。
平时在手术病人运送过程中,存在对接扣固定不牢、防护栏不用、带不固定、车轮子滑轮等情况,是手术室护理安全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过去虽然没有发生恶性,但存在安全隐患。
1.4品管圈活动按计划进行每周三下午为品管圈活动日,大家一起制订工作计划和操作流程,从接手术病人上平车的第一步做起,如:搬运病人做到:正确移位,不拉、不拖;推送病人做到:平稳、保护、固定。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接送病人安全为主题,全面带动了手术室的各项工作,我们在工作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安全管理的方法,即六个到位法。
品管圈活动在妇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妇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對品管圈(QCC)活动在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妇产科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活动的优质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操作技术、服务态度、生活护理以及整体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妇产科;优质护理QCC又称质量管理小组,是由工作性质接近或者相关的人员共同组成的一个小组,并以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参与为基础,以质量为中心,发现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施质量改进、降低消耗和提高素质等措施来提高工作质量[1]。
现对于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66例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的优质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8±3.6)岁,产次1~4次;观察组患者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8.2±3.4)岁,产次1~3次。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以及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主要包括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一些列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的优质护理,先成立一个品管圈小组,医院妇产科应该先成立QCC小组,每个小组包括6位成员,其中有1位圈长,1位副圈长。
然后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然后共同完成发现问题、选定题目、追查原因、分析资料、提出办法、选择对策、草拟行动、成果比较、标准化等9大步骤,并遵循PDCA(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置)循环法进行改善活动[2]。
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品管圈的应用
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品管圈的应用作者:李丽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究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危重剖宫产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品管圈管理,观察对比组间护理后护理出错例数及护理纠纷例数差异。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出现护理出错例数、护理纠纷例数少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关键词】: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品管圈【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2前言:品管圈(QCC),又叫做质量控制圈。
其是通过相关,相近工作性质人员自发组织形成一定数量团体的组织,其可利用领导、技术人员和员工协作,提升整个组织的质量服务和工作效率。
相关学者提出,将其应用于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当中效果理想。
故本文選取38例急危重剖宫产手术患者,对其在常规手术室护理之中融入品管圈管理,现将护理效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76例急危重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
所有案例取自本院妇产科,时间为2016.5-2017.5。
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9±8.7)岁;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9.7±8.9)岁。
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系自愿参与,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组间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纳入标准:纳入年龄>20岁;无手术禁忌征;符合急危重剖宫产诊断标准产妇。
(2)排除标准:排除合并脏器衰竭;一般资料不全;伴随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
为所有患者开展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疼痛护理。
谨遵医嘱为患者开展药物护理。
手术前详细检查手术备品是否完善。
彻底清理手术室卫生,确保手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品管圈活动(QCC)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品管圈活动(QCC)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出血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2例产后出血患者,将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对26例实施常规护理途径(对照组)与26例实施品管圈模式护理(观察组),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产后1天内失血量、有效止血时间以及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效果比较明显,能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患者来说有利,要重视。
【关键词】产后出血;品管圈活动;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 nursing.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trial were 52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20.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26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control group) and 26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The nursing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lood loss, effective hemostasis time, recovery time of vital signs, hospital stay and satisfa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is obvious. It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shorten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work. It is beneficial to patients and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 words 】 postpartum hemorrhag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effect产后出血属于产科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一种,对该病的预防、识别和后续处理是产科护理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的职责。
品管圈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品管圈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将20XX年8月~12月我院进行住院分娩的795例产妇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8例产妇给予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的397例产妇运用品管圈。
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产后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品管圈在产后护理中应用,可以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度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产妇;产后护理品管圈(QCC),又称为质量管理小组,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一定人数的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
制定活动计划,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产妇产后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
我科自运用QCC管理在产妇产后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XX年8月~20XX年12月,我科收治产妇795例,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397例,剖宫产20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197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28例;对照组398例,剖宫产216例,经阴道自然分娩182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4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职业、教育程度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2 方法2.1对照组按医嘱及常规护理进行产后护理,遵医嘱给药,新生儿沐浴,常规会阴护理,剖宫产常规术后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QCC成员制定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
2.2 现状把握,设计产妇产后健康教育调查表,找出产后护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公式计算出目标值,依据2/8原理,抓住80%问题关键点,A宣教意识薄弱;B缺乏沟通技巧;C知识的缺乏;D缺乏适宜的场地;E宣教形式单一,针对以上问题拟定对策,并实施。
2.2.1制定制度:制定《产后区健康教育实施管理细则》,包括:产妇健康教育培训计划(每年2次,培训后考核);产妇健康教育形式(每周集中培训一次、文字宣传、个体化面对面、电话随访等);产妇健康教育时段(入院时、产后第1d、出院时、出院后随访);产妇健康教育调查评价:结果与护士考核挂钩。
品管圈促进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
品管圈促进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标签:品管圈;剖宫产;切口愈合;护理管理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则影响切口的愈合,重则导致官腔感染、晚期产后大出血、败血症,甚至危及患妇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应用品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的目标。
我院选定降低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了品管圈活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为研究组,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为对照组。
研究组:564例,年龄17~44岁,平均(24.4±2.2)岁;对照组:689例,年龄16~45岁,平均(24.1±2.1)岁。
两组产妇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1.2.1前期工作及主题拟定由产科、手术室医护人员自发组成11人的团队,其中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4名。
选出产科1名主管护师做为圈长,圈长综合评估了全体圈员的能力,以及对去年产科高危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后,一致选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降低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
同时命名本次活动圈名为“一线圈”,寓意快速修复切口,切口成一丝线愈合。
同时邀请1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品管圈的活动进行指导。
1.2.2拟订计划整个“品管圈”活动历时6个月,即从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6月30日止。
全体圈员通过讨论,一致通过参考PDCA循环,在活动期间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实施的对策,并记录。
PD—CA循环(PDCA cycle)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PDCA循环通过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理(Action,A)4个阶段的管理。
品管圈活动在剖宫产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世界 最新 医学信息 文摘 2 0 1 5年第 1 5卷第 4 0期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著 ・
品管 圈活动在剖 宫产 术后健康教 育 中的应 用及效 果观察
.
刘 萍
( 泅水县人 民医院产科 ,山东 济 宁 2 7 3 2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 品管 圈管理在剖宫产术后健康教 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成 立品管圈 ,选择 2 0 1 4年 1月 一 一 8月在本科 住 院的 2 2 0例剖 宫产产妇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确定 活动主题 ,比较 两组健康教 育效果及 患者 满意度 。结果 健 康教 育后 ,实验组 宣教 内容知识 掌握 方面和满 意度 方面 明显 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0 . 0 5 ) 。结论 品 管圈活动应用 于剖 官产 术后健 康教育 ,可 有效提 高产妇对产后 康复相关知识 的知 晓率和满 意度 ,提 高临床健康教 育 工作质量 。 关键词 :品 管圈;剖 宫产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 7 1 9 . 8 文献标识码 :A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5 . 4 0 . 0 0 7
AB S T R AC T : ob j e e t i v e :T o i n v e s i t g a t e t h e e f e c t o f p r o d u c t ma n a g e me n t i n h e a l t h e d u c a i t o n a f t e r c e s a r e a n s e c i t o n . Me t h o d s :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品管圈作为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模式,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
本文将探讨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其在护理质量评估、流程优化、风险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护理质量评估方法往往侧重于结果的考核,而忽视了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而品管圈则强调对工作过程的把控,通过定期的品管圈活动,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在护理质量评估方面,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评估指标:首先需要确定评估护理服务质量的指标体系,如病人满意度、护理差错率、护理人员素质等。
数据收集:通过定期的品管圈活动,收集各项指标的实际数据。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效果评估: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方案,以确保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品管圈在护理流程优化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护理流程的全面梳理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环节,进行流程优化,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和成本。
在护理流程优化方面,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优化目标:明确需要优化的护理流程,如病人接待、医嘱处理、药品发放等。
分析现有流程:对现有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环节。
制定改进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如简化流程、优化操作步骤、引入信息化手段等。
实施改进方案:将改进方案付诸实施,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效果评估:对改进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流程。
品管圈在风险识别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识别、评估和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引言:在当今医疗保健行业中,护理质量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要素之一、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和升级,护理质量管理已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和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品管圈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制定改进措施,不断迭代和提升工作流程,达到提高质量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它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意义。
一、品管圈的概念和原理品管圈(PDCA循环)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它由四个阶段组成: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ion)。
这四个阶段是循环迭代的,通过反复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和评估效果,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质量。
计划阶段:确定目标和制定计划。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通过制定护理标准、制定培训计划和制定质量指标等来确定目标。
实施阶段:执行计划并记录结果。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通过实施培训、执行护理操作和进行护理评估等来实施计划,并记录护理过程和结果。
检查阶段:评估实施结果。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通过审核记录、进行护理评估和与患者交流等来评估护理质量。
行动阶段:根据评估结果采取行动。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通过制定改进措施、修改护理计划和进行再培训等来改进护理质量。
1.确保护理操作的标准化品管圈可以帮助护理团队确定护理操作的标准,并通过循环迭代,逐步完善和提高这些标准。
在计划阶段,护理团队可以根据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结果,制定护理操作的标准。
在实施阶段,护理团队可以执行这些标准并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在检查阶段,护理团队可以通过审核记录和进行护理评估来评估操作的质量。
在行动阶段,护理团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在下一轮循环中进行优化。
2.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错误品管圈可以帮助护理团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并降低错误发生的风险。
在计划阶段,护理团队可以制定质量指标,并通过培训和支持来提高护理质量。
在实施阶段,护理团队可以执行质量控制措施,并记录错误和不良事件。
“品管圈”在制定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中的应用
8 4 . 6 %, 遵 医行 为者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4例 , 占9 2 . 7 %; 对照组入 住时对健 康
教育 知 晓者 3 6例 ,占 2 9 . 3 %, 出 院前 对健 康 教育 了解 者 8 1
常规护理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 开展 “ 品管 圈”管 理 , 主
要 内容与方法包括 : ①建立 品管 圈 , 将其命名为 “ 五环 圈”, 小组 成员 6人 , 以护士长为 圈长 , 品管圈 主要 目的在 于提 高 围术期护 理手段 , 保 障手术安全 、改 善产妇 以及新生儿 近期 以及 长远预后 , 主要改进 目标 为病情观察 、基础 护理 、专科 护理 、 风险管理 、 健康教育 ; ② 召集 小组成员 , 进行会议讨 论 , 进 行头 脑风暴 , 明确改进 目标 , 在 原有 的护理 路径 基础 上 ,
使用抗菌药物时 间、 手术 时间 调查产妇健康教育知 晓 隋况 ,
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 。
外科手术 , 是处 理高危妊娠 、异常分 娩 、保障母婴安全 的重 要方 法 …。剖宫产作 为一 种术式 , 不可 避免存在 使用风 险。 我 国剖宫产率居世 界首位 , 平 均执行率约 为 5 0 %一 6 0 %, 远高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少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尸 < 0 . 0 5 ) ; 观察组出院前健康教育知晓率、 护理质量、 服务态度、 遵医询问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o 5 ) 。结论 以 “ 品管圈” 活动制定 、改 良计划性剖宫 产护理 流程 , 有助 于缩 短住 院时间 , 提 高抗 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 节省 医疗
计 数资料 用率 ( %) 表示 , 采用
品管圈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品管圈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行急危重剖宫产手术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品管圈管理,选取活动实施前行同种手术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新生儿窒息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及产后出血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品管圈可有效改善手术指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
品管圈;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急危重剖宫产手术是指对存在胎儿宫内窘迫、足先露、前置胎盘出血、脐带脱垂等危急情况的产妇迅速展开剖宫产手术以终止妊娠,达到保护母婴生命安全的目的,但其仍存在较大的手术风险[1]。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高龄产妇不断增多,与此同时急危重产妇比例也逐渐上升,因此,积极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及护理干预对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十分重要。
本研究探讨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品管圈,通过团体的方式分析并解决手术中或护理中所遇到的问题,优化护理流程,合理进行人员配置,确保手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顺利开展;同时通过对手术器械的严格管理,对风险事件的科学预测及充分的应对措施,促使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2]。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行急危重剖宫产手术患者55例为观察组,给予所有患者品管圈管理,并选取活动实施前55例行同种手术患者为参照对象,将其设为对照组。
观察组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2.6±5.4)岁;对照组中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3.5±4.9)岁。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疼痛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指导等。
品管圈在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目的研究在产科护理学中应用品管圈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1月~6月间对产科护理学中存在缺陷的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相关分类成立4个品管圈小组,分别为新生儿护理、孕产妇护理、护理病历书写以及健康教育,在下半年对其相关质量问题进行改进。
结果新生儿出现护理缺陷的几率有所降低,孕产妇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提升,而且护理人员的病历书写质量合格率也明显提高,实施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出现几率。
标签:品管圈;产科;护理学;应用分析产科是一个风险性较高的科室,具有夜诊多、急诊多、出诊多、孕产妇周转频繁、病情進展快而复杂以及家属期望值较高等特点。
为了降低风险事件出现,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提升产科风险管理,保证母婴健康是产科工作的最终目标。
品管圈(QCC)要求全员参与,始终不断的改善和管理自身的工作环境,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从尊重人性出发,进而发挥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让工作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管理。
为了确保护理安全,避免出现护理风险。
我院选择2013年1月~6月间对产科护理学中存在缺陷的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在下半年实施品管圈活动,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妇产科共有56名护理工作人员,年龄在21~53岁,平均为(34.23±1.62)岁;工作时间:12名不超过5年,12名在5~10年,16名在11~20年,16名超过20年;学历:4名为中专,20名为大专,32名为本科;职称:16名为护士,12名为护士,26名为主管护师,2名为副主任护师。
1.2方法1.2.1新生儿护理组根据新生儿胸牌、手圈时常脱落现象,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手圈、胸牌质量不佳;助产士系手圈过松;产妇以及家属对新生儿胸牌、手圈重视度不够;根据这些现象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①向相关部门反映重新制作胸牌和手圈;②培训助产士,规定新生儿需要佩戴手圈、足圈双圈;③告知产妇以及家属胸牌及手圈的重要性,不可随意摘下,如迁床或者洗澡要认真核对胸牌和手圈。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通过对xx年上半年产科护理缺陷资料的分析和质量检查、患者反馈等识别存在或潜在的风险问题。
下面是搜集的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的应用的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目的讨论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
办法经过对xx年9月~xx年9月在我院产科使用品管圈活动,察看比拟品管圈活动施行前后产妇称心度、知识掌握状况、护理缺陷发作率、护理病历合格率差别。
后果施行品管圈后产妇称心度、相关知识掌握状况和护理病历合格率同施行前比拟均分明进步,护理缺陷率明显低于施行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产科护理风险管理采用品管圈活动可进步护理质量、产妇称心度及护理病历合格率,降低护理缺陷发作率,降低护理风险,临床值得推行使用。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产科爲繁衍下一代的重要科室,同时也是触及人文和伦理的重要科室,产科护理任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产科具有高风险,急诊多,产妇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等特点,同时产妇及家眷希冀值高,易招致护理纠纷,甚至医疗事故[1][2][3]。
增强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发作率,保证护理平安及母婴平安。
品管圈活动爲全新护理形式,全员参与品管圈活动,推进管理任务顺利停止,在轻松的管理形式,护理人员取得满足感和成就感[4][5]。
本文经过对我院施行品管圈前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停止剖析,讨论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办法1.1临床材料xx年9月~xx年9月我院产科施行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28名,全部爲女性,年龄爲20岁~38岁,均匀年龄爲(26.89±2.14)岁,依照职称划分,护士12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9名,副主任护师1名,依照学历划分,中专2名,大专13名,本科及以上13名,依照任务年限划分,5年内护理人员7名,5年~10年护理人员10名,10年以上护理人员11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在制定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品管圈”在制定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接受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管理者208例纳入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者216例纳入常规组,以”五全圈”制定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
结果观察组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1w完全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以”品管圈”制定并落实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确实有助于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标签:品管圈;计划性剖宫产;护理路径管理
剖宫产是一种剖开腹壁、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外科手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异常分娩的重要方法。
剖宫产术占分娩比重居高不下,21世纪前10年平均执行力高达50%~60%[1]。
计划性剖宫产多拥有绝大指征,风险相对较高,产妇病情相对复杂,落实高质量的围术期护理非常必要。
计划性剖宫产是医院最常见的、执行例数最多的择期手术之一,也是我国最先开展护理路径管理的手术类型[2]。
本院采用”品管圈”方法制定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产科计划性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计划性剖宫产,非急诊;②有明确手术指征;③临床资料完整;④知情同意;⑤单胎;⑥手术麻醉风险等级Ⅰ、Ⅱ级。
共纳入产妇424例,年龄22~45岁、平均(28.6±
2.4)岁,初产324例,有剖宫产术史214例。
按照入院顺序,其中接受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管理者208例纳入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者216例纳入常规组,两组产妇年龄、产次、剖宫产术指征内容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管理由护士长领导,依据旧有的剖宫产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产前检查、围术期护理、产褥期管理等,工作主要依赖于护士长与护士经验管理,并无系统的临床护理路径。
观察组,进行”品管圈”活动,制定并落实计划性剖宫产术护理路径,主要内容如下。
1.2.1品管圈活动
1.2.1.1建立品管圈将品管圈命名为”五全圈”,护士长担任圈长,下辖5年年资在7年以上护士,”五全圈”主要目的为完善计划性剖宫产术护理路径,落实细节护理,进而保障手术安全,增强产妇新生儿照料能力与意识,最终改善产妇及新生儿近期以及长远预后。
1.2.1.2五全圈内容①五全分别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风险管理”、”健康教育”;②以小组成员为骨干,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撰写护理路径研究报告,并进行自我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护士长查阅相关文献,拟定会议的主题,进行会议讨论,以以上”五全”为内容,制定新的护理路径表,讨论每条护理内容必要性、可行性,制定新的护理路径。
1.2.2新的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
1.2.2.1基本内容以时间为纵轴、”五全”内容为纵轴,时间轴可分为入院首日、分娩日、产后首日、产后次日至出院前1d、出院日五个部分。
1.2.2.2具体内容①入院首日,完善检查,调取病历资料,识别风险,筛选高危因素,落实随访,进行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护,强化落实高风险人群护理,落实健康教育,包括术前康复训练、新生儿护理基本宣教等;手术前,完善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认有无手术禁忌症;②分娩日,落实围术期专科护理,如手术室护理、麻醉护理、新生儿护理等,做好专科教育,如产后并发症预防、新生儿护理的健康教育,强化高风险人群护理标准,落实术前健康教育、康复训练、新生儿基础知识、病房自我管理基础知识、症状自我鉴别与处置;分娩日做好专科教育、新生儿护理、产后并发症预防等;③产后首日,关注产后出血等并发症预防护理,并进行母乳喂养等专科教育等;④产后次日至出院前1d,除继续进行病情观察、产褥期并发症管理外,还进行有关于新生儿常见疾病预防护理以及健康教育;⑤出院前,进行关于产后卫生知识教育,如母乳喂养注意事项、术后回访、切口护理等。
1.3观察指标统计患者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
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产妇相关并发症如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新生儿不良事件如新生儿窒息,护理不良事件如护理差错、护患纠纷,产后1w完全母乳喂養率。
1.4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计量资料观察组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事件与母乳喂养情况对比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1w完全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计划性剖宫产是许多医院最先进行护理路径管理的术式。
因产科护理内容繁多、任务繁重,护理路径存在针对个体化问题的护理内容缺失、内容相对简单等问题,护理更注重技术层面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不足,注重保障手术安全,对母婴长远预后关注不足。
此外,传统的护理路径还受产妇自身因素影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3]。
经”品管圈”活动,制定完善计划性剖宫产护理流程,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1w完全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新的护理流程确实有助于改善母婴近期以及长远预后。
参考文献:
[1]戴娟.基层医院剖宫产临床分析及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01-102.
[2]邓玉宏,王忠.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及其应用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9):1756-1759.
[3]李晓红,彭群英.临床路径在剖宫产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3):85.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