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6

合集下载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 在1947年12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总路线,其中政治上要在中共领导下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据此推知,与毛泽东提出的经济路线相符合的是()A. 完成解放区的土地改革B. 废除土地私有制C. 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 保护民族工商业2. 明代海外诸国的朝贡物品由进贯方物、国王附进物和使臣自进物、附进物组成。

其中,附进物的数量最为巨大,在贡品中占大多数。

明朝对之采取政府付费的办法,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加上抽分的利润,获利十分巨大。

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 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了保障B. 朝贡贸易定程度上助推了商品经济发展C. 资本主义莉芽发展空间扩大D. 封建官府已经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3.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

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 认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 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 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 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4. 19世纪末,中国的近代化出现新内容,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

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原因是()A.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5. 1928年7月,美国首先同中国订立了《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

条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但又规定“缔约双方”在彼此领土内享受之待遇,应与其他国享受之待遇毫无区别,这意味着美国在中国仍享有最惠国待遇。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本次考试会涉及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内容,共计800字以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哪项措施对统一国家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A. 中央集权
B. 分封制度
C. 邦联制度
D. 周易
2.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的是:
A. 丝绸之路
B. 欧亚大陆联系
C. 航海探险
D. 邻国战争
3. 哪个朝代对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大贡献?
A. 春秋战国时期
B. 唐朝
C. 南北朝
D. 宋朝
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A. 秦朝统一中国
B. 元朝建立
C. 农民起义爆发
D. 清朝灭亡
5. 宋朝时期,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以下哪项不是当时的发明?
A. 造纸术
B. 远程兵器
C. 火药
D. 交通工具
第二部分:简答题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介绍一下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措施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从经济、文化、政治角度分析唐朝的辉煌。

3. 阐述科技发展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4. 谈谈你对封建社会结束的理解。

5. 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影响的古代科技发明,并解释其影响。

---
以上为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第一次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高一第一次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A. 血缘B. 地域C.信仰D.出身2.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 西周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3.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礼乐制度④中央集权制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4. 秦朝开始使用的“始皇帝”称号和夏、商、西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不同的是()A. 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B. 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C. 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D. 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5. 秦朝修建咸阳,运用里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天体的“天汉”,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很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月、屏藩帝都的格局。

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A. 皇帝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 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D. 神化皇权,万世一统6. 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重要特点。

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 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B. 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C. 北宋设立二府三司制D.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7.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功夫。

如今不许为翰林,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

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A. 宋朝监察、控制地方官B. 明朝巡查地方、监察政令贯彻情况C. 汉朝巡行郡国、监察诸侯国D. 唐朝代天子出巡、监察地方法纪8.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为发生类似的现象。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21 -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与以为礼。

〞这主要是指下面哪一种情况A.私有财产出现B.阶级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段4份材料说明3.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①镇守疆土②设置官员③建立武装④征派赋役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右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5.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那么迁的小宗。

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假设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适当的是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那么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那么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与鲁伯禽各为一族,在宗法上毫无关系6.2011年9月20日教育网信息:广东省某县近5年来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在150 ∶100左右,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严重存在。

这种观念的历史成因表述恰当的是A.中央集权制的存在B.对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视C.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D.古代法律不完善的误导7.观察以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候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严格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B、这一规定的意图是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C、西周的手工业特别是冶铸兴旺D、西周时期各地经济开展不平衡9.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特点表现在①等级森严②王权与神权相结合③中央高度集权④王位世袭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10、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从继承的角度看,该制度受到了前朝哪些制度的影响①禅让制②王位世袭制③分封制④嫡长子继承制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11.2021年7月在建党90周年庆典上,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内含答案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内含答案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1.“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2、右图为秦朝文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此物由太尉掌管B、此物可证明当时推行郡县制C 是三公九卿的凭证,可证明当时推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D、当时军队的调动以此物为凭据,由皇帝控制、发给。

3、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就是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过程,下列历史现象不能说明此过程的是A、汉朝的中外朝制B、隋唐的三省六部制C、宋朝的二府三司制D、元朝的行省制度4、明太祖总结道:“自古三公论道,六御分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针对此,他采取的措施主要是A、设立军机处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立殿阁大学士 D、设立锦衣卫5.西周宗法制维系的纽带是()A.土地B.义务C.权力D.血缘6.《清史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描述的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7.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种现象主要最突出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文化和军事的领导地位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8.下列官职中,只有文官才能担任的是()A.秦朝的地方郡守B.明朝的地方布政司C.北宋的地方知州D.清朝的地方巡抚9、史书载:“主父堰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A .汉高祖B .汉文帝C .汉武帝D .汉景帝10.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具有审议职能的部门是()A.门下省B.中书门下C. 尚书省D.中书省11.之所以说三省体制能保证君权的独尊,主要是因为( )①三省合作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③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④三省分工明确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2.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关于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是()A、都是地方行政长官B、都直接由皇帝来任免C、可以在辖区内建立武装D、是皇帝加强对各地控制的工具1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

山西省太原市成成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成成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高一班级月考(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汉卫宏《汉旧仪》载:“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

至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

”材料体现的周代政治制度的特征不包括()。

A.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 形成较为森严的等级制D. 形成大一统的格局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化》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

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世卿世禄制D. 中心集权制3.《荀子·君道》写到:“墙之外,目不见也;理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行不略知也。

”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实行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把握B.设立丞相,挂念皇帝处理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国而无叛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有叛将而无叛州……”。

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A.西周、秦朝、三国 B.汉朝、唐朝、明朝C.秦朝、汉朝、唐朝 D.战国、汉朝、宋朝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大事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6.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见()。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心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7.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朝廷内制的敕、诏、册、表等,由六部转归内阁负责。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156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156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主张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①万物虚无、祸福相倚—道家②天行有常、民贵君轻—儒家③今必胜昔、以法治国—法家④非攻兼爱、节用尚贤—墨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①社会正处于巨变时期②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④儒家思想尚未取得正统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朱熹和王阳明对“天理”进行了不同的阐述,两者共同的本质意图是:A、否定佛教、道教教义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5、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6、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7、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主要原因是:A、许多城市国家拥有自治权B、许多城市国家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C、保有大量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D、意大利人热衷于钻研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9、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

内江六中2024-2025学年(上)高2017届第一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的1. 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

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A. 兼容并蓄B. 多元一体C. 和谐共存D. 天人合一2.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聚落群中既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

这表明良渚文化A. 仍处于旧石器时代B. 处于母系氏族社会C. 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D. 已存在阶级分化3. 《礼记·礼运》称禹以前为“大同”之世,禹以后为“小康”之世。

前者的特点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后者的特点是“天下为私,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体现这一转变的是A. 郡县制替代分封制B. 世袭制替代禅让制C. 封建制替代奴隶制D. 官僚制替代宗法制4.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

这反映了A. 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 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 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 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5. 甲骨文中显示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是要由占卜来决定。

如: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就是通过占卜,假借神灵元龟向天下人宣称“非敢违卜”,于是迁都于殷。

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B. 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6. 根据甲骨文、金文等资料,商王朝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

这说明商朝()A. 国家管理体制已初具规模B. 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C. 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 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7. 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2、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节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井田制3.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4( )A.“封建”制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郡邑”制不利于中央集权C.汉朝没有采用“郡邑”制D.没有正确地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5.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 C.宗法制D.世袭制6.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阐明了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②形成了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③实行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④皇权置于相权的制约之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 在宋代中央政府中,掌握财政权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三司使 D.枢密院8.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D.刺史9. 西汉初和北宋初都面临制度上的问题是A.地方与中央争权B.郡县与封国并存C.皇权与相权矛盾D.内朝与外朝并存10.下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11.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

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

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 )A.宋朝监察、控制地方官 B.明朝巡查地方、检查政令贯彻情况C.汉朝巡行郡国、监督诸侯国 D.唐朝代天子出巡、检查地方法纪12.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④清朝的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13.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进行了重要的政治体制变革。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无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无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年级历史(时间:75 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读图阅史,把握时空。

下图是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分布图。

下列选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①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B . ②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C . ③处居民最早种植小麦,出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D . ④处居民的大多数居住形式为穴居,饲养了猪和狗2 .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

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 )A .呈现一体化趋势B .体现兼容的特色C .依赖生产力发展D .具有多元性特征3 .考古学家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提取到酒液残留,通过研究分析酒液里面的植硅体发现,当时用得最多的酿酒原料是稻米。

由此可见,当时( )A .酿酒技术日渐成熟B .统治阶级生活腐朽C .农业生产有所发展D .社会阶层分化严重4 .根据传世文献记载,夏朝的国家特征尚不明显。

而商朝商王之下除有尹或相外,另外还设有四类职官,一是王事职官系统,如宰、小臣;二是神事职官系统,如巫、祝、卜、史等;三是民事职官系统,如管理耕作的小籍臣,管理手工业的司工;四是军事职官系统,如多马、多亚、多射、师、旅、卫、犬、戍等。

这表明商朝( )A .官僚政治体制已成熟B .国家机器得到完善C .中央集权制初步建立D .族权与政权相结合5 .商朝时,商君尊鬼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至西周时,周王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的主张。

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恩格斯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创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

”以下各项符合恩格斯对“蒙昧时代”定义的是()A.北京人 B.大汶口文化 C.河姆渡文化D.黄帝时代2.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

为了加强周天子的政治统治,西周实行了()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内外服制A.①③B.②③ C.②④4.《尚书》保存了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欲至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

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已经形成 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民本思想历史悠久 D.“天人合一”学说5.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春秋战国之际,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农业和工商业繁荣C.中心城市人口众多 D.货币流通十分广泛6.下图中孔子的言论反映了他的()A.哲学思想 B.民本思想 C.教育思想D.经济思想7.“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提出这一看法的学派是()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8.下列属于墨子思想主张是()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尚贤”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9.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南统岭南,把“西南夷”纳入版图。

这些举措()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B.实现了秦在全国的长治久安C.有利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D.违背人民意愿加速秦的灭亡10.下列图片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1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A.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力量B.必须制定正确的政策C.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必须进行土地革命2.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军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次起义是指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3.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A.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B.中国农村人口多C.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特征D.敌人在农村的力量薄弱4.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导致蒋介石作出这一决策的根本原因是A.集中力量‚围剿‛红军B.寄希望于国联的合理解决C.中国军事力量的落后D.英美对日本的绥靖政策5.‚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中心内容是A.坚持武装斗争B.建立苏维埃政权C.开展土地革命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6.1933年,国民党部分爱国将领举起抗日反蒋旗帜的原因有①中共抗日主张影响②民族危机的加深③国民政府的退让④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7.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的侵华方针是A.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分裂中国,控制中国东北C.扶植国民政府内部的亲日势力D.建立包括中国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8.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B.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C.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D.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9.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是A.遵义会议召开B.越过雪山草地C.吴起镇会师D.会宁会师10.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A.中国革命性质发生转移B.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C.中国革命任务发生转移D.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11.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主国依据是A.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B.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C.确立了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1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及时发表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B.《为日本强占东三省宣言》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D.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13.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瓦窑堡会议1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①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②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③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④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15.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C.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16.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重要意义是A.开展游击战争的尝试B.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C.揭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的序幕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的条件不包括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B.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和壮大C.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D.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8.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政治形势的特点是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③蒋介石坚持‚围剿‛红军④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D. ①②③④19.二战后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日本一战犯说:‚我们感觉在发动这个自治活动中,缺少一个明确的动机,乃选择‘反共’这个口号作为树立‘华北自治政权’的目标。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8小题,共76.0分)1.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

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A. 黄河中游B. 长江下游C. 珠江三角洲D. 辽河流域2. 2019年,在河南淮阳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有各种形制的圆形遗存分布于人工建筑的台基之上,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当时粮仓的遗迹。

如判断无误,这一遗存可实证()A. 原始农业的发展B. 贫富分化的出现C. 社会阶级的产生D. 早期国家的形成3.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A. 财产B. 地域C. 信仰D. 血缘4.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B. 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C. 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 《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5. 下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③①②6. 西周金文中有关于周王对大臣册命礼仪的记载。

册命的主要内容有赏赐、任命和告诫,以获得大臣们世代效忠。

这一做法()A. 加强了西周中央集权B. 蕴含了政治伦理意义C. 革新了权力继承方式D. 维系了血缘政治关系7. 以下有关孔子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正确的是()A. 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B.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C.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 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8.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第16题18分,第17题18分,第18题19,共55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卡上做答。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秦统一之初,朝廷关于采用何种体制统治辽阔边疆的争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为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A.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铸币权收归中央与空前强化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是秦朝,排除B;铸币权收归中央不会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排除C;材料“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可知,表明汉武帝铸造货币的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
5.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攻打匈奴D. 修筑长城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分封制的弊端,秦朝通过推行郡县制来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
10.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濁桥纸和甘肃悬泉纸等。《后汉书》则记载东汉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B.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
C.纸是西汉主要书写材料D.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可以说明西汉时期已经有纸,故B选项正确;“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濁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说明西汉时期已经有纸,但不能否定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可信度,且蔡伦改进造纸术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故A选项错误;根据题干无法证明纸是西汉主要书写材料,故C选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造纸术的传播问题,故D选项错误。

校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校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市云某某口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测试卷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带走(方便老师评讲),答题卡不得带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仔细阅读材料分析。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某某(某某店),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一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句子,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

要想获得研究元谋人和人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C.考古发掘D.学者推断2.考古专家对某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

下列能够为此结论提供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农作物和牲畜遗骸B.比较大的氏族公共活动场所C.墓葬大小和陪葬品的悬殊D.制陶场和公共墓地3.1937年4月5日,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冑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孙某某也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

这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A.汉武帝B.禹C.秦始皇D.黄帝4.据考古报告,商代妇好墓出土的仅青铜器至少就有1.6吨。

殉葬人数不少于16人,有100多件兵器,其中有两件青铜钺特别大,一件重8.5千克,一件重9千克,上面铸有妇好的铭文。

这反映了商代()A.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B.具备较成熟的文字系统C.相对发达的手工业文明D.崇尚武力的时代特征5.中国姓氏文化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于丽黎介绍说:“家谱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见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和二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试题
历史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50分)
1. 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于陈(地名,今河南淮阳),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

这表明“陈姓”源于
A.周朝分封制
B.古代的官职
C.出生居住地周朝分封制
D.父祖辈的字
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中央集权制
C.君主专
制 D.郡县制
3.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白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4.”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记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5.《史记集解》中说:"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
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7.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郡国并行制。

但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壮大,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

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三公九卿
B.平定七国之乱
C.设置节度使
D.颁布推恩令
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9.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10.北宋建立后,在地方府州均置通判,府州长官的命令,必须经通判副署,方能生效。

宋朝统治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增强地方决策的可行性
B.维护地方秩序的稳定
C.使地方官吏互相牵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D.使地方官吏分工明确以提高工作效率
11.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C、在西藏设立卫所
D、设置驻臧大臣
12.与成语典故: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相关的官制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3元朝在地方推行的行政管理制度主要是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设三司
14. 明朝初年,在中央机构的设置问题上曾经进行了自秦汉以来的一次颠覆性的改革,那就是废除了丞相一职。

当时的办事机构六部的运行方式是
A.直接向皇帝负责
B.受命于内阁
C.隶属于军机大臣
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
15.据说明太祖曾经写了一首诗描述自己的辛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B.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C.授予殿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用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16. 中枢机构中出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局面是在
A.皇太极继位后
B.康熙亲政后
C.乾隆在位时
D.雍正继位后
17.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厂卫制度设立
B、废除丞相
C、设立内阁
D、建立军机处
18.历史上,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

下列机构或官职与监察职能无关的是
A.御史大夫
B.通判
C.刺史
D.军机处
19.“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职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20.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不能反映出的是
A.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中国古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D.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2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使希腊城邦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是
A.闭关锁国、重视农业
B.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D.贵族政治、僭主当政
22.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亚历山大执政时期
23.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B.所有公民的民主
C.包括外邦人在内的民主
D.奴隶也有民主权
24.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25.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B.罗马公民法的制定
C.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D.《民法大全》的编成
1~25答题卡: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道小题,总计50分)
26.阅读下列四幅图,回答问题。

(20分)
图1 图2
皇帝
↓↓↓↓↓↓
工刑兵礼户吏
部部部部部部
图3
图4
图4
(1)图1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大政治制度?(4分)图2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2)与图2相比,图三反映了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出了中央的改革?
(4分)反映出统治阶级内部什么矛盾的激化?(2分)
(3)图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2分)该机构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4分)
(4)综合上面四幅图,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是什么?(2分)
27.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

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

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6分:要求:至少归纳三条)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9分:要求:至少归纳三条)
28.在推进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有三个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请问他们是谁?(6分)他们的改革在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