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预算编制时适时晒“三公”
大公报:破解“三公”问题关键是“公示入法
新网5月17日电香港《大公报》16日刊文说,要确保“三公”消费预算公开不流于形式,很重要一点是要上升到法律层面,建议在修订预算法时增加相应条款,不公开“三公”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将“三公”经费公示入法,从法律上防堵国家资源、税款被私用滥用。
文章摘编如下:不久前,温总理连续两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6月将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务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并对进一步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会议强调,应当清醒地看到,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公开还不够细化,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
必须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建立健全公开机制,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笔者以为,公开“三公”经费对推进政府廉政建设有重大意义。
克服困难阻力笔者主张以理性态度对待“三公”,意在更有成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无论公开“三公”有多少阻力或难处,但必须坚决实行公开。
从情理上讲,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财政收入数字巨大,行政支出费用也巨大。
纳税人总该知道自己纳的税花到何处,怎么花的,该不该花?所以,于情于理公开“三公”经费都势在必行。
从态度上讲,政府与官员都应当赞成这种做法,因最终于官于民都有益。
但事实并非如此。
新华网文章说,多年来“三公”经费一直是行政成本“核心机密”,不敢公开也不愿公开。
即使是已实施预算公开的单位,对“三公”经费也大都犹抱琵琶半遮面,概因怕引起公众责难。
“三公”消费之所以三令五申却屡禁不止,一个很重要的教训,是政府行政成本未纳入政绩考核范畴。
从技术上讲,难度再大但并非没办法解决。
比如“天书问题”──财务预算是个复杂专业,如按专业公开,别说一般百姓,就是非财务专业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没几个知其所云,公开与否没甚区别,“三公”经费就成了“财政暗室”。
比如“设类问题”──目前政府预算科目设类、款、项、目、节五级,“三公”并没有专门列项,故不少地方以“技术上不好公开”为由搪塞。
河南公车辆改革最新方案
河南公车辆改革最新方案河南公车辆改革最新方案的消息出台,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河南政府机关公务用车的改革具体方案范本。
以下这篇是河南公车辆改革最新方案文章,供大家参考。
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这篇由资料站为您提供的文章。
河南公车辆改革最新方案:“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力度的公车改革”拉开大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6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改为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也就是说,此轮公车改革将彻底推进“货币化”模式。
专家表示,此次公务用车改革在廉政建设、节约财政资金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财政支出中的公务用车支出有望减少50%左右。
但是,由于“一般公务用车”和“特殊专业技术用车”等非一般公务用车的界限很难判定,改革仍然存在技术性难题。
方案公务用车推行“货币化”从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公车改革已有20年时间。
但是,改革进程似乎一直挂着“空挡”,没有真正起步,一些省市的改革尝试也是曲高和寡,超编配车、公车私用的势头依然强劲。
根据指导意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要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方向,中央和国家机关力争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并适时启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相关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两到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指导意见提出,取消党政机关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
行政区域内普通公务出行方式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并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根据改革方案,取消公车后,各级党政机关将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标准。
中央国家机关改革方案中明确了补贴标准,即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2024年三公经费规章制度
2024年三公经费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三公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政府效能的提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2024年度政府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和管理,其中政府各级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直属机构、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主管部门。
第三条三公经费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为公务活动所支出的公务用车购置、燃油、维护、管理费用,公务接待费以及办公用房租金、水电费等相关费用。
第四条三公经费应当遵循经济适用、精打细算的原则,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公务活动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经费申请和审批第五条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具体需要,提前制定年度三公经费预算计划,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第六条三公经费预算计划应当明确列示各项支出明细和合理的费用标准,并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报批。
第七条三公经费的预算计划应当包括公务用车购置、燃油、维护、管理费用的预算、公务接待费的预算以及办公用房租金、水电费等的预算。
第八条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求以及预算计划,按照程序提出具体的经费申请,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提供相关支出。
第九条经费申请应当包括申请书、支出明细以及必要的附件材料,其中支出明细应当细化到具体项目和金额。
第十条经费审批应当依法依规,严格按照预算计划和审核程序进行,不得违反相关规定和纪律。
第三章支出标准和限制第十一条公务用车的购置、燃油、维护、管理费用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不得超出规定的标准。
第十二条公务用车的购置应当优先考虑节能环保的车型,并根据具体需要和经济状况合理配置数量和规格。
第十三条公务用车的燃油费用应当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报销,不得超出标准。
第十四条公务用车的维护和管理费用应当进行合理的计划和预算,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支出和报销。
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问题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问题探讨中央部门集中向社会公开2021年度部门决算显示,此次涉及的公开信息的内容在横向和纵向深度方面更加丰富,部门决算公开的内容中,各部门的“三公”经费支出历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在满足各个部门单位履行各自职能的基本要求下,“三公”经费的支出总量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而受到世界疫情的影响,各部门也进一步收紧了各项开支。
而根据本年度中央各部门的结算信息可以发现,各个部门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也显著降低,且不高于年初其所报的预算经费。
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八项规定提出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要求,对减少政府部门相关支出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加上世界疫情的不断反复,存在单位人员的因公出国(境)、外事接待任务等对外活动的暂停,且因此带来的各项公务用车及接待的支出费用有所降低。
一、严格“三公”经费管理的必要性“三公”经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以及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特点,“三公”经费占其运作成本的主要方面,同样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三公”经费首次向社会公开始于2011年,由中央的各部委行政部门发布其前一年的支出情况,自此,为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后续公开该项经费的行为做出了良好的表率,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三公”经费的公开,其意义在于规范政府资金支出行为,一定程度上使财政支出更加有效;另一方面,能够为各党政机关部门人员提倡勤俭节约、严禁铺张浪费方面起到警醒作用,进而为各地方的行政部门起到厉行节约的表率效果。
2021年,江苏省财政厅扩大预决算信息公开范围,要求各市县公开二级单位预决算信息,“三公”经费预决算随部门预决算一并公开,并且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细化公开内容,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具体到国内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经费总额,以及“三公”经费增减变化原因等信息。
2023年国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方案及补贴标准
2023年国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方案及补贴标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要限时完成车改核心提示《方案》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市(地、州)、县(市、区、旗)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车改,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参改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但须严格规范管理,不得再领取公务交通补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方案》。
国家发展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就全面推进公车制度,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推进车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问:您认为公车制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二是有利于节约开支。
目前,公车消费在“三公”经费占比例较大,中央和国家机关达60%左右,从各地公开的“三公”经费看,地方比例更高。
通过推进这项节约政府开支,建立节约型政府,可以把节约的财政资金更多用在刀刃上。
三是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
普通公务出行由实物保障转变为更多地由公务人员个人自主选择,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实行社会化、市场化保障,有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公车制度酝酿多年,党的xx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的战略部署,今年是全面深化的第一年。
落实中央部署,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以制度廉明,回应群众关切;从自身做起,树立党政机关廉洁形象;从公信力入手,建立长效机制,根除群众不满意、不认同的突出问题。
问:《意见》是全国公车制度的指导性文件,它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是什么?答:任何一项要做好、做成,首先要明确的指导思想,公车虽然是一项具体事项,但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是制度创新的。
的方向是坚持社会化和市场化,将传统的实物供给和粗放式公务用车管理模式,改变为与现代政府治理体系相适应的新型公务出行模式。
社会热点
三公经费三公经费能否“晒”出公平公正公众对“三公经费”的期待,并非简单的“少花钱、不花钱”,关键要明明白白、合情合理。
除公开外,公平公正也应更加强调近日,“三公经费”引发热议。
98个国务院要求公开“三公经费”的部门,已有超过八成向社会“晒”出账本。
公开,无疑是进步。
把政府花钱放入“鱼缸”,体现建设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的主动选择和积极姿态。
更重要的是,“公开—监督—回应”的互动,能提升公众对政府的认同和信任,进而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
正因此,公开带来的质疑值得珍视。
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是否有必要如此频繁地出国?水利部近亿元的公车费用是否都用在本职工作上?中科院平均每天高达27万元的接待费用花在了哪儿……回答好这些问题,是公开的本义所在,也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
公众对“三公经费”的期待,并非简单的“少花钱、不花钱”。
政府部门正常运行,当然需要各种经费。
行政成本的存在本身没问题,关键是这笔账要明明白白、合情合理。
公务出国可以,顺便游山玩水则不应该;吃工作餐也可以,但“我为工作喝茅台”,公众肯定不答应。
即便“三公经费”是零,也且慢鼓掌——没准儿,这要么不作为,能推的推、能拖的拖,该干的不干,该查的不查;要么乱作为,“堤内损失堤外补”,用车、出国、吃饭都找人埋单。
前者是懒政,后者是腐败,公众都不愿看到。
公开“三公经费”引来质疑,有公开内容不够规范的因素,也有公众了解不足、随意揣测的因素。
但更应该看到质疑声浪后的“潜台词”:公众真正看重的是其是否用得合理、花得公正。
所以,面对质疑,最好的回应是进一步做好“公开”的文章。
目前的公开,口径较窄。
比如,财政部公布的是“财政拨款预算数”,这样的“小口径”,把更庞大的事业收入、预算外收入等锁在了门内。
公开内容,也大多是笼统数据,不足以让公众识别其费用是否合理。
比如“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除审计署细化到每辆公车的平均费用外,大多数部门只是交代几个简单数据。
公开也缺少必要的说明,比如公务接待,有的部门花了几个亿,有的部门只花了几万元,由于没有人员基数,公众难以分析比较。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三公经费”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各项行政工作所耗费的主要成本,也是政府有关部门正常运行、对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职能进行有效履职的资金保障,它能有效推动公众监督政府的工作行为,推进政府信息的公开,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三公经费”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敢于面对,深入思考,积极解决,才能更好的使“三公经费”服务于民、取信于民,最终实现中央实施“三公经费”的初衷。
近几年“三公经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从千呼万唤、不肯露面到主动公开;从简单的条款到直观的表格;从粗糙的名目到具体的清单、再到细化至每一项科目等,都表明推进“三公经费”工作的步伐不断加快,也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强化自我监管、接受社会监督的勇气和决心。
同时我们看到了“三公经费”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其衍生出来的公款消费、铺张浪费等普遍问题早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问题的持续存在对社会、对干部、对公众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1、“三公经费”使用不合理,监督力度有所缺失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使用存在着较多问题。
首先,缺少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相关纪检部门查实出了诸多经费使用不合理的例子。
一些单位人员在公出过程中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经费超预期使用现象屡禁不止。
其次是“三公经费”管理不规范,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得以充分地利用,严重影响到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效率。
“三公经费”的监督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在经费具体使用过程中,费用支出情况不明确,单位相关管理者欠缺高度的责任感;而且纪检、财务以及审计部门也没有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管。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向相关管理部门提交经费使用报表,难免出现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现象,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解决此类问题。
2、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在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履行过程中“三公经费”使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单位财务预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三公经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2024三公经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三公经费指的是政府公务接待费、公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差旅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问责制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三公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年,我们立足于深化改革和促进公开透明,旨在推动三公经费的专项整治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本方案的目标包括:1. 加强三公经费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公款的合理使用和避免滥用;2. 提高三公经费专项整治工作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力;3. 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和规定,优化管理流程。
二、工作内容和措施1. 加强政府公务接待费的管理(1)建立健全公务接待费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公务接待费使用的范围、标准和限额,并严格遵守政府采购制度;(2)加强对公务接待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设立专门的公务接待费监管部门,定期对公务接待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当使用的问题;(3)强化公务接待费的公开透明,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的使用情况和相关数据,接受社会监督。
2. 优化公车购置及运行费管理(1)建立公车购置与使用管理制度,规定公车购置的程序和标准,明确公车使用的范围和限制,严禁私车乘用;(2)强化公车使用的监控和审计,使用技术手段对公车行驶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定期对公车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当使用的问题;(3)逐步减少公车的使用,提倡公务人员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租车出行,降低公车购置和运行费的支出。
3. 加强公务差旅费的管理(1)制定公务差旅费管理办法,明确差旅费的范围、标准和限额,严禁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2)推行差旅费电子化报销,建立差旅费报销制度,实现费用在线上报、在线审核和在线报销;(3)强化差旅费的监管和审计,设立专门的差旅费审计部门,定期对差旅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和规定(1)加强对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和规定的修订和完善,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范围、标准和限额;(2)引入专业机构参与,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对三公经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关制度;(3)建立健全三公经费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数据的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监督能力。
2023年最新三公经费管理制度
2023年最新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门的三公经费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三公经费包括公务接待费、出国(境)经费和公务用车费,是政府部门经费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提高三公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督管理,2023年最新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机制首先,政府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三公经费预算机制。
根据预算编制原则和管理需求,制定合理的指标系统和预算规模,控制三公经费的总量。
同时,加强预算执行监控,确保经费的使用符合预算规定,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此外,还应对三公经费的具体项目进行细化预算,确保经费的使用规范和有效性。
二、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其次,应建立健全严格的三公经费审批制度。
加强对三公经费申请、审批和核销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经费的使用符合管理规定和公务需要。
审批过程中,需对经费使用的具体项目、支出金额、时间和地点等进行详细的审核,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务需求。
同时,加强对审批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
三、加强经费使用和监督管理除了预算和审批,还应加强经费使用和监督管理。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三公经费使用登记制度,详细记录经费的使用情况和用途,并定期进行核对和复核。
同时,加强对经费使用的实地检查和抽查,依法追究违规使用行为的责任。
对于超标准、奢侈浪费等问题,应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科技手段,加强对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提高监管效能。
四、建立严格的追责机制针对三公经费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应建立严格的追责机制,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对于个人的损害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的行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同时,还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违规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措施。
五、加强对外公开和舆情引导为了提高三公经费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外公开和舆情引导。
及时公开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和处理结果,回应社会关切,增强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和信任。
中国税改新方向——专访财税专家贾康
约束条件 的调查、 系列政 策的分析 筹划方案的制订与抉
贾 康 : 构性 减 税是 今 年应 该 强调的一 个主题 词 , 结 我们要 积 极引导 和鼓 励 经济 的自主增长 , 要着力营造有 利于 企业 发 就 展 创业和创 新的有利 环境。
择、 必要时进行企税沟通、 筹划方案的实施到位等诸 步
管法第6 务与刑法.2  ̄ 3 g o 条规定, 在补缴税款基础上, 还 加收1%年率的滞纳金、0 一 倍的罚款与15 8 5% 5 — 倍罚金。
二是 要 合 法地 筹 划节税 般 是 要 按 战略 目 的确 定、 一 标
涉进口环节减税或达6 0 0 种 《 浙商》 21年在结构性减税方面 :02 还会有哪些具体政策
一厂基 项 备料 但本 能材 和出 业抵 如业 抵税 目料 来项 增扣 前础 房区 现的 扣、 说类 值赋 ,别 只上 。进 在减 扣重 税人 吗 工扩 有项 ,税 的不 支工 加? 其客 业没 在重 中、 出, 大设 他对 用仍 原了 小企 上有 进备 类设 的不 材。 有 企 支 原 质
? 肯
定重! 相对中上企业而言的两头类企业税负反而不重, 因
为: 小企业 , 么 现 金 交易与无账可查, 么 为了生 微 要 是 要 是
文 I U 本千驻京记者 胥晓莺
存而无惧税收查罚风险! 大型企业, 既有集团化等空间调 节机 会, 也有财税筹划人 才, 往往能享用到科技类、 产业
类 等税 收优 惠。 口 近一 段 时 间, 政 部财 政 科 学研 究 所 所 长贾 康 特 别 财
动。 无法想 象只靠常 规的商业性金融 就可以持续 的给 予支 持, 必 须有政 策性 的融 资机制 加入进 来 , 和商业性 的机制 形成合力。 对于企 业 的创新 活动, 政还 要通过 支出和税 收两个 角度 财 给予更 有 效的支 持。 要税费 改革进 一步全 面优化和 相关机 制 需 创新 的深化 。 这方 面必 须提 到的重要 主题词就 是结构 性减税 。 构性 减 结 税 的工作 已经做 了很多, 企业 所得税 和外资企业 的并轨 , 从 到营 业 税改 增值税 , 还有个人 所得税 改革, 征收范围从整个工 薪收入 阶层 比重 f2%收 缩到 现在不 到7 这些 都体 现了所 谓结 构性 l8  ̄ %,
2024年“三公”经费专项整治方案
2024年“三公”经费专项整治方案____年“三公”经费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分析“三公”经费是指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差旅费这三项费用。
这些费用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用于开展公务活动而支付的费用,直接关系到行政效能、政府形象和财务管理。
然而,由于一些单位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审计监督不到位、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导致“三公”经费使用不透明、浪费现象突出。
为了加强财务监管、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益,有必要对“三公”经费进行专项整治。
二、整治目标本次整治的核心目标是规范“三公”经费的使用,减少不合理支出和浪费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透明、有效使用。
三、整治重点1. 改进制度,加强监管- 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明确费用范围、标准和报销流程,规定必须经过公开审批、公开报销的原则。
- 建立健全财务监管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落实相关单位负责人的经费使用责任。
- 强化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 严格审批,控制用车- 公务用车由单位集中统一购置和管理,严格限制购置数量和车型,确保符合实际需要。
- 对公务用车使用进行严格审批,明确用车事由和期限。
- 建立用车管理制度,加强车辆使用记录和维护保养,严禁私用和借用。
3. 精细管理,控制接待费- 制定明确的接待费用标准和范围,严禁超标准接待和奢侈消费。
- 对接待活动进行严格审批,明确接待对象和用餐、住宿等费用。
- 提倡简约、务实的接待方式,减少无实际意义的社交活动。
4. 控制出行,合理差旅- 严格控制差旅费用,明确差旅标准和范围,避免夸大差旅的需要。
- 制定详细的出差报销规定,审核报销单据,杜绝虚假差旅报销。
- 注重用好现代化通讯手段,减少不必要的出差。
5. 加强宣传,推动公开透明- 加强对“三公”经费整治工作的宣传和解释,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认识和理解。
- 倡导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自觉接受各种形式的舆论监督。
部委晒"三公":仍有迷雾重重
公布 一下 “ 公 ” 支 出 呢 ?社 会 对 此 同 样有 期 待 。 三
“ 丑媳妇”不敢见 “ 公婆”
其实 ,社会大众对 “ 三公 ”的不满 ,不是说政 府不应该
有 “ 公 ” 支 出 。 事 实 上 ,古 今 中外 ,任 何 政 府 执 行 公 务 都 三 需 要 公 务 费 用 的 支 出 , “ 公 ” 支 出是 政 府行 政 经 费 的 组 成 三 部 分 ,属 于 政 府 行 政 成 本 ,是 必 要 的 支 出 。那 么 ,为 什 么 这
第 三 , 不 少 数 据 要 么 令 人 费 解 , 要 么 其 用 途 不 合 乎 逻 辑 ,超 出 了 社 会 的 想 象 。 l  ̄l 部 委 公 布 的 数 据 显 示 , : l g: ,某 2 1 年 。 “ 公 经 费 ” 支 出9 7 万 元 ,其 中 因公 出国 ( ) 00 三 2. 2 境
和期 待。
支出4 05 万元 ,占五 成以上 ,公务用车费用超 出当年 预算 7 .4
57 万 元 ;而 2 1 年 的 “ 公 ” 支 出 预 算 b 2 1 年 实 际 支 .1 01 三 L0 0
出高 出近 3 万元 为9 64 万元 ,其 中因公 出国 ( ) 出 0 5 。9 境 支
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 ,温家宝总理要求 中央各部委于2 1 年 0 1 6 月向全 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 ,将中央本级 “ 三 公”经费支 出情况纳入报告 内容 ,并 向 社 会 公 开 ,接 受 社
会 监 督 。 由此 。 引发 了 社 会对 “ 公 ” 支 出公 开 的 等 待 三
,
有 些词 汇 恐 怕就 看不 懂 了 。现 在 社 会 中被 热 议
“三公”开晒第三年
“三公”开晒第三年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3年第16期文/胡洁人政府部门行政成本过高、“三公”支出不透明,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7月上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2013年各省级政府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并争取在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
力求加大尺度、严格执行,寄期望于将“三公”经费全面公开。
“三公”消费中的公款出国(境)旅游、超标购置公车与公车私用、公款大吃大喝是典型的腐败行为,长期以来饱受社会舆论诟病,引起百姓不满甚至对官员产生怨愤。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三公”经费作为包含在政府财政预决算内的经费,被列为“国家机密”,但从近年开始,中央部门已经逐步加大措施,遏制不正当的“三公”经费,把其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部分。
这是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一步,也是必经之路。
公开“三公”经费的政策变化2011年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98个中央部门要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
这一要求拉开了公开“三公”经费的序幕。
2012年4月,国务院再下“三公”经费公开的令箭,这一次直指省级政府。
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省级政府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
国务院对2012年中央部委“三公”经费的公开做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部委公开财政部批复的全部预算表格,并细化到款级科目,有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等要细化到项级科目。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要求,中央部门要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公开车辆购置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接待有关情况,公开行政经费支出情况。
2012年10月1日起,《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开始实施,根据该条例,县级以上政府需将“三公”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并定期公布。
三问“三公”公开
三问“三公”公开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1年第16期文/李经纬今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这标志着我国政府朝向阳光、透明所作的努力。
公布“三公”是个良好开端,但公布过程中却不仅让人发问:一问公布日期为何一再延迟?在98家中央单位中,仅科技部一家在国务院规定的时间内公布了“三公’’数据,而直到目前,仍有10家单位尚未公布。
对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置若罔闻,一拖再拖,这种事发生在肩负着领导、指导地方工作的中央直属部委办局身上,不得不让人深思。
而“三公’’经费预算是各部门在上年度编制并得到批准的,如果各部门的预算切实、认真,如果在平时使用过程中按照预算严控把关,很难想象在国务院规定的三个多月的时间还难以汇总整理出三公费用数据。
由此推理,不禁让人狐疑,是平时根本不加控制,账面不清?还是数据吓人需要“处理”?二问公布数据为何不完整、不统一?公布“三公”数据就是让纳税人了解、监督税收用途,而本次各单位公布的数据五花八门,口径不一,数据不全,不禁让人一头雾水,其公布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因此,国务院或有必要制定部门预算暨“三公”公开管理办法,统一格式、统一口径、统一说明、统一公布时间。
三问经费压缩的目标。
从各部门公布的数据看,“三公”经费多半高出普通百姓想象。
国务院决定压缩三公经费预算,表明中央已经意识到“三公”经费高居不下,需要及时加以控制。
但如何压缩,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知相关部门的‘公务出国”费用是否用到考察学习如何控制三公费用上了,实际上不用走远,中国香港就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香港十几万公务员只有20余部高官专车,公务宴请人均450元,超支提前报批……为什么我们不能学学呢?“三公”公开第一年,存在问题在所难免。
只望有关部门正视问题,及时解决,逐步实现从制度要求走向法律约束,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报告、审查、听证、审计、评估、问责和处罚制度,若能如此,“三公”费用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合理便指日可待。
武汉60个部门羞答晒“三公”
武汉60个部门羞答晒“三公”
佚名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上半月》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自10月12日以来,公开“三公”经费成为武汉市各界关注的焦点。
共有60家市直部门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陆续在其官方网站上晒出“三公”账单。
【总页数】1页(P48-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829.23
【相关文献】
1.成都市政府21部门晒"账本"承诺推进"三公消费"公开 [J], 陈诚;赖芳杰
2.中央部门晒细账:“三公”大幅压缩 [J], 阚枫;
3.92个中央部门晒“三公”,人均出国费用多超2万 [J],
4.为北京市44部门带头“晒三公”叫好 [J], 覃元
5.中央部门主动晒账本“三公”经费再压缩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预算管理改革趋势:财政部科研所贾康副所长“关于预算管理改革”讲座摘要
预算管理改革趋势:财政部科研所贾康副所长“关于预算管理
改革”讲座摘要
无
【期刊名称】《广东财政》
【年(卷),期】2000(000)012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3
【相关文献】
1.财政部科研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贾康来邕作学术报告 [J], 冯翊明
2.基层财政困难与省以下财政体制创新——财政部科研所贾康所长于2004年7月17日在新疆所作学术报告摘登 [J], 无
3.勾画公共财政——财政部科研所贾康副所长“关于公共财政”讲座摘要 [J], 贾康
4.在惑与不惑之间:生命不息,求索不止——记著名财政学家、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博士 [J], 李功耀
5.国家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贾康——“非公”经济需要公平竞争环境 [J], 贾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贾康:限价商品房应该取消
贾康:限价商品房应该取消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建设》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要努力地使保障房在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公租房的基本概念上明确起来,而把经济适用房明确地规定为只能是有限产权或者共有产权,而且不能给真正完全产权,这样封杀它的暴力空间。
【总页数】1页(P34-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99
【相关文献】
1.废止优惠取消限价直补农民:“三招”打通肥市关节:限价未能缓解肥市危机
农民叫苦不迭肥企喊冤不止2.商品房预售制:是改良还是取消?——聚焦处在“十字路口”的商品房预售制3.应不应该取消商品房预售4.花香四季(66-01#限价商品房住宅楼等7项、66-06型自住型商品房住宅楼等28项)5.限价商品房背景下的设计管理\r——以\"南秀雅苑\"项目设计管理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贾康:预算编制时适时晒“三公”
部门预算三公预算同晒
国家铁路局、卫计委等因机构和职能调整暂不晒预算
昨天,中央各部门首次在公开部门预算的同时,同步公开了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财政部解释了今年部门预算公开的六大特点。
特点
1
去年部门“三公”预算在7月随部门决算一起公开,今年我国改变了这一做法,首次提前与部门预算一并公开,利于社会对预决算情况进行监督。
2
今年部门预算公开时间有所提前。
2012年中央部门于4月23日至25日三天内公开了本部门预算,而今年提前到4月18日公开。
3
2012年,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支出5个类级科目支出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基础上,今年增科技、文体与传媒两个类级科目。
4
对于2012年部门预算公开时社会比较关注的住房保障支出等问题,今年中央部门也作了更加详细的解释说明,用以回应社会各界的关注。
5
去年各部门公开的内容中只反映了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今年则专门增加公开了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公开的内容更加全面。
6
部分部门机构和职能进行调整,预算也需相应调整。
因调整工作尚未完成,这些部门暂不公开部门预算,待调整完成后再作公开。
主要涉及国家铁路局、国家卫计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国家能源局等。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
预算编制时适时晒“三公”
记者:相比去年,今年的部门预算公开时间进一步提前。
公布“三公”数字,能否统一时间、位置和格式?
贾康(微博):信息公开得越早,越有助于公众行使质询权和建议权,这无疑是进步。
信息公开内容标准化,对实现更高程度的信息公开现代化会有帮助,这应是“三公”公开的一个方向。
记者: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要求,压缩“三公”经费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贾康:从短期看,我们应树立过紧日子的目标,因此阶段性压缩“三公”经费很重要。
从长期看,我们需要建立合理化机制,与财政改革相配合,从根本上逐步降低“三公”经费标准和支出规模。
记者:“三公”公开能否不仅仅公布结果,而是从编预算时就公开?
贾康:这有一定道理。
审批中的确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通过人大监督和媒体呼吁,各部门今后可试点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适时或分阶段公布一些关于“三公”经费编制的信息及理由等。
这对“三公”经费的动态优化,提高合理化水平,会有帮助。
记者:有些单位把自收自支的钱也用于“三公”消费,但未公布,这如何解决?
贾康:从整体说,国家应该要求相关单位将自收自支款项的用途,进一步加以明确的公开。
记者:目前不少单位没有公布在编人数,这不利于公众计算平均“三公”水平。
今后公布人数或者直接公布“三公”人均水平是否有必要?
贾康:这方面中央本级单位确实应该借鉴北京的一些举措,北京晒“三公”的单位大都公开了在编人数,以利于公众计算人均“三公”水平。
不过在另一个侧面,“三公”人均水平也不绝对科学。
例如有些单位的公车常跑郊区,或者经常外出的执法检查车多,其“三公”经费就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浪费。
因此更重要的是细化“三公”标准,例如给公车运行维护费设置区间,对不同类型的公车适用不同的公车运行维护费标准,这才更加科学合理。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教授
公车消费应以中档车为主
记者:预算数据公布的层级还能进一步细化吗?
刘剑文:预算数据根据支出功能和性质的不同,最多分为“类、款、项、目”四层次。
财政收入账本已细化到“目”这一层次,根据收支对等的原则,下一步“三公”公开也应该逐步细化到“目”这一层次,以利于公众行使监督权利。
记者:公车是“三公”大头,能否进一步压缩?
刘剑文:公车费用的压缩应该还有余地。
具体来看,首先应确定公车支出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如确定公车支出是否都是为公务目的。
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公车使用标准。
我个人建议公车消费应以中档车型为主,可适当放弃一些高档品牌,引入更多价格合理的国产车。
毕竟公车价格的降低,不会过多影响机关单位治国
理政。
此外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公务员也可以减少公车出行,适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这样,公车支出的降低就可期了。
记者:如果个别单位“三公”作假,现在有无监督检查机制?
刘剑文:这应是未来“三公”工作的重点。
应该结合预算法的修改,在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将权力放入制度的笼子,对此加强监管。
记者:有网民称,中央本级“三公”相当于花了每一个中国公民6块钱,算上地方政府的,起码每个人几百块。
您对此怎么看?
刘剑文:“三公”支出主要还要参考其必要性与合理性。
但在此基础上也应考虑公民感受,建议有关部门调研国外主要国家“三公”支出平均到个人的比例,如果我国比例确实偏高,就应考虑尽量降低这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