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楼m,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梁抗扭超筋的解决办法
次梁搭接与主梁上,当搭接支座距墙柱较近时,主梁易出现抗扭超筋,笔者浅谈一点个人理解。

首先,结构人应明白两点:一、力的传递是根据构件的刚度分配转移的,除非钢筋到达屈服后内力产生塑性重分布,不能随意的人为指定传力途径;二、工程里没有绝对的铰接和刚接。

有此认识之后,对于抗扭超筋,简单的点成铰接,应该说是有结构安全隐患的。

点铰接之后,电算时次梁的梁端弯矩不传递给主梁,但实际上次梁梁端的弯矩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无论你如何构造,支座达不到铰接的客观形态,而此时忽视了主梁的扭矩之后,对主梁如果没有配置足够的抗扭腰筋和抗扭箍筋,易导致脆性破坏!
对于抗扭超筋,个人建议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三个。

一、加强主梁,加宽或加高主梁提高主梁的抗扭抵抗力,尤以加宽见效。

二、当不存在交叉次梁时,加高次梁截面,减小梁端扭转角,减小变形,以达到减小梁端弯矩的效果,给主梁卸载。

三、人工干预传力途径,如在交叉次梁的情况下,提高垂直方向的次梁抗弯刚度,人为的让另向次梁承担更大的力,而让导致主梁超筋的次梁卸载,或者多布置一道次梁,将力分散掉,总而言之,灵活处理,主旨就是给次梁卸荷。

剪扭破坏都是脆性破坏,对于延性结构的设计来说,是很不利的。

当截面抗扭计算通过后,若实际的扭转还是较大,对于这些部位的加强仍不可忽视。

除了加强主梁配筋外,可以适当的减小次梁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配置,让梁端产生一定的裂缝,将相应的弯矩人为通过配筋调幅到底部,以达到给主梁卸荷的目的。

特别强调一点,抗扭箍筋只有沿梁周边布置才有效,如为四肢箍时,仅外围两肢产生抗扭抵抗矩。

同样的道理,在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外连接时也可举一反三!
你要看一下是什么类型的超筋
是纵向钢筋或是受扭钢筋。

题目表述不清楚,不知道梁的受力状态。

一般处理就是加大构件截面。

减小荷载。

提高混凝土强度
你次梁不点铰,就给主梁传递了弯矩。

你加大次梁截面,导致次梁刚度发生变化,端部弯矩变小了,所以主梁就算过去了。

新版2010PKPM楼梯间平台梁严重超筋
2011-08-04 22:38 提问者采纳
仔细检查建模文件,要明确知道梯梁有那些力传导过来,平台板给多少荷载,斜板又给的多少荷载。

这个不明确你给多大都没用。

平台板一半的力+斜板一半的力+梁自重=传给梁的集中力。

还有别忘了梁间荷载。

概念一定要清楚。

原文地址:pkpm超筋说明作者:朱来新1.对混凝土柱验算超筋并输出
(1)轴压比验算
**(LCase)N,Uc=N/Ac/fc>Ucf
其中:
(LCase) ¾¾ 控制轴力的内力组合号
N ¾¾ 控制轴压比的轴力
Uc ¾¾ 计算轴压比
Ac ¾¾ 截面面积
fc ¾¾ 混凝土抗压强度
Ucf ¾¾ 允许轴压比
(2)最大配筋率验算
** Rs>Rsmax
** Rsx>1.2%
** Rsy>1.2%
其中:
Rs ¾¾ 柱全截面配筋率
Rsx,Rsy ¾¾ 分别为柱单边(B边和H边)的配筋率Rsmax ¾¾ 柱全截面允许的最大配筋率
(3)抗剪验算
** (LCase) Vx,Vx>Fvx=Ax*fc*B*Ho
** (LCase) Vy,Vy>Fvy=Ay*fc*H*Bo
其中:
LCase ¾¾ 内力组合号
Vx,Vy ¾¾ 分别为控制验算的X,Y向剪力
Fvx,Fvy ¾¾ 分别为截面X,Y向的抗剪承载力Ax,Ay ¾¾ 分别为截面X,Y向的计算系数
Fc ¾¾ 混凝土抗压强度
B,Bo ¾¾ 截面宽和有效宽度
H,Ho ¾¾ 截面高和有效高度
(4)稳定验算
** (LCase) N,N>Fn=An*(fc*Ac+fy*As)
** (LCase) N,N>Fl=fy*As
其中:
LCase ¾¾ 分别为控制压力和拉力的内力组合号
N ¾¾ 分别为控制压拉稳定的压力和拉力
Fn,Fl ¾¾ 分别为截面受压和受拉的稳定承截力fc ¾¾ 混凝土抗压强度
fy ¾¾ 钢筋受拉、受压强度
Ac ¾¾ 柱截面面积
As ¾¾ 钢筋总面积
An ¾¾ 系数
2.对混凝土支撑验算超筋并输出
对混凝土支撑的验算与柱相同。

3.对剪力墙验算超筋并输出
(1)墙肢稳定验算
** (LCase)N,N>Fn=An*(fc*Ac+fy*As)/g re
其中:
LCase ¾¾ 控制内力的内力组合号
N ¾¾ 控制轴力
Fn ¾¾ 墙肢受压稳定承载力
An —¾ 系数
fc ¾¾ 混凝土抗压强度
Ac ¾¾ 墙肢面积
fy ¾¾ 钢筋抗拉抗压强度
As ¾¾ 墙肢主筋总面积
(2)最大配筋率验算
** Rs>Rsmax
** Rsh>1.2%
其中:
Rs ¾¾ 墙肢一端暗柱的配筋率或按柱配筋时的全截面配筋率Rsh ¾¾ 墙水平筋配筋率
Rsmax ¾¾ 规范允许的最大配筋率
(3)抗剪验算
** (LCase)V,V>Fv=Av*fc*B*Ho
其中:
LCase ¾¾ 控制剪力的内力组合号
V ¾¾ 控制剪力
Fv ¾¾ 墙肢截面的抗剪承载力
Av ¾¾ 截面系数
fc ¾¾ 混凝土抗压强度
B,Ho ¾¾ 截面的宽和有效长度
4.对混凝土梁验算超筋并输出
(1)受压区高度验算
** (Ns)X>GSb*Ho
** (Ns)X>0.25*Ho
** (Ns)X>0.35*Ho
其中:
Ns ¾¾ 梁截面序号,负弯矩配筋截面号1~9,正弯矩配筋截面号10~18 X ¾¾ 受压区高度
Ho —¾ 梁有效高度
GSb ¾¾ xb非抗震时允许的相对受压区高度
(2)最大配筋率验算
** (Ns)Rs>Rsmax
其中:
Ns —¾ 截面号,(如(1)所述)
Rs —¾ 截面一边的配筋率
Rsmax —¾ 规范允许的最大配筋率
(3)抗剪验算
**(LCase)V,V>Fv=Av*fc*B*Ho
其中:
LCase —¾ 控制剪力的内力组合号
V —¾ 控制剪力
Fv —¾ 截面抗剪承载力
Av —¾ 截面系数
fc —¾ 混凝土抗压强度
B,Ho —¾ 截面宽和有效高度
(4)剪扭验算
**(LCase)V,T,V/(B*Ho)+T/Wt>0.25*fc
其中:
LCase —¾ 控制内力的内力组合号
V,T —¾ 控制验算的剪力和扭矩
B,Ho —¾ 截面的宽和有效高度
Wt —¾ 截面的塑性抵抗矩
fc —¾ 混凝土抗压强度
5.对钢柱验算并输出
(1)强度验算
**F1>f,f,(LCase)Mx,My,N
F1=N/An+Mx/(Gx*Wnx)+My/(Gy*Wny)
(2)稳定验算
**F2>f,f (LCase)Mx,My,N
F2=N/(Fx*A)+Bmx*My/(Gx*Wx(1-0.8N/Nex))+Bty*My/(Fby*Wy)
**F3>f,f (LCase)Mx,My,N
F3=N/(Fy*A)+Bmy*My/(Gy*Wy((1-0.8N/Nex))+Btx*Mx/(Fbx*Wx)
(3)强柱弱梁验算
**Px=∑(Wpb*fyb)/∑Wpc*(fyc-N/Ac) >1.0 X方向强柱弱梁验算不满足要求**Py=∑(Wpb*fyb)/∑Wpc*(fyc-N/Ac) >1.0 Y方向强柱弱梁验算不满足要求 (4)长细比验算
**RMD>Ci*
其中:
Naf ——结构的抗震等级
Mear ——是否计算地震力标志
RMD ——柱截面的长细比
fy ——钢的屈服强度
6.对钢支撑验算并输出
(1)强度验算
**F1>f,f,(LCase)N,F1=N/An
(2)稳定验算
**F2>f,f,(LCase)N,F2=N/(Fx*A*ATx)
**F3>f,f,(LCase)N,F3=N/(Fy*A*ATy)
7.对钢梁验算并输出
(1)强度验算
**F1> f,f,(LCase)M,F1=M/(Gb*Wnb)
**F3>fv,fv,(LCase)V,F3=V*S/(I*tw) (跨中)**F3>fv,fv,(LCase)V,F3=V/Awn (支座)(2)稳定验算
**F2>f,f,(LCase)M,F2=M/(Fb*Wb)
(对和楼板相连的钢梁不作稳定验算)
转载]谈一下satwe中柱子配筋计算结果PKPM说明书中关于柱子配筋计算结果的说明:
柱配筋说明:
分析实例:
某两个柱子配筋PKPM计算结果如图:(右图为边柱配筋左图为中柱配筋一级抗震)
疑问:
1. 对于柱子配箍筋主要由剪力控制,柱子的剪力应该是层高范围相等的,为什么中柱的加密区箍筋配置量远大于非加密区2倍?
2.节点核心区的箍筋配置中柱较大?为何
3. 边柱的箍筋加密与非加密相同,为何?
4.边柱的y向配筋怎么比中柱配筋大许多?
理解
1.加密区的箍筋配置要按照规范规定的配箍特征值配箍,非加密区的箍筋配置由构造要求及计算确定配箍,假如由构造确定配箍时,其箍筋面积较加密区小很多。

但,《高规》6.4.8规定,柱非加密区箍筋,其非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一半,那么satwe的计算结果如何解释?
博主手编了一个柱子最小配箍的计算程序,计算发现配箍的直径和PKPM施工图的配箍直径一致。

2.节点核心区的配箍与改层柱上端相连的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Mb有关,对于边柱,对应的边跨梁其边部的负弯矩值较小(主要由于边跨一梁一柱连接的节点抗弯刚度较小),而对于中柱其梁端负弯矩较大,因此,按照《抗规》或《高规》节点核心区的验算公式,∑Mb 大者,核心区剪力设计值V 大。

3.边柱的箍筋值远大于中柱的箍筋值,这也是由边柱与中柱受力特点决定的,按《高规》,柱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v=η(M上+M下)/Hn ,η为抗震等级的调整系数,边柱的弯矩设计值(M上+M下)比中柱要大很多。

4.这是由于边柱在恒载、活载等满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较大,从而造成的地震工况下的组合弯矩值较大引起的,注意:给出的实例中由于是单层框架结构,按《高规》单层柱的配筋由上、下端的不利弯矩确定。

总结
通过简单的一个柱截面配筋计算结果分析,就涉及到对整个结构的受力特点,可见,做结构设计还是要经常总结,才会有提高。

裂纹超了咋办
次梁按选考虑裂缝配筋,主梁支座裂缝不宜过多去纠缠,按0.4控制即可。

实际考虑楼板作用,没那么大,再者过多加大梁支座筋,对强柱弱梁也不利。

增加梁截面是最有效地解决方法。

能考虑连续梁的考虑连续梁,能考虑节点刚域的也考虑一下,裂缝是个很难处理的问题,大跨度注意一下,小
跨度满足一般经验要求裂缝超的不大应该不是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看看你们负责人的模型,看他的模型是不是有同样的问题,这样问都不用问他了;
1、有可能的话,梁加柱子板加梁,把跨度降下来。

2、增加配筋,不过效果不明显。

3、采用预先起拱的施工方法,挠度可以按照扣除起拱值来计算。

这个方法比较常用。

悬挑板挠度超限,可在板中布置次梁,减少板的跨度,就可以了。

网易首发,转帖请表明作者和出处
一个月前,我开始了毕业后的第一次pkpm建模,我设计了这套快捷键(包括构件布置和荷载布置两方面),并在实践中运用它,我认为其是有效的,在上部结构建模过程中可以很少点击菜单,提高了建模的效率。

故分享之。

关于pkpm快捷键,网易上已经有相关的帖子。

这份快捷键也是在参考了相关帖子后设计的,感谢相关作者。

设计原则:
快捷键->好记->能猜(有意义,有规律)
尽量利用左手键位(这套快捷键每个命令由两个字母构成,90%以上能用左手完成)。

字母及其意义,每个字母有名词性和动词性两个意思
B [名]梁(Beam)
C [名]柱(Columniation) [动]换(Change),清理(Clear),剪断(Cut)
W [名]墙(Wall) [动]查看(View)
V [名]墙洞[动]查看(View)
D [名]节点(Dot) [动]定义(Define),错层(Differ)
R [名]楼板,板洞(Room) [动]生成楼板
F [名]标准层(Floor) [动]层间复制
L [名]荷载(Load)
S [动]选择,布置(Select)
E [名]强度[动]删除(Erase)
X [名] [动]替换(eXchange)
T [名]厚(Thickness) [动]修改(alTer)
A [名]轴线(Axis) [动]对齐(Align),添加,插入(Add),全部(All)
G [名]恒载(结构设计中常用g来表示恒载)
Q [名]活载(结构设计中常用q来表示恒载)
每个快捷键由两个字母组成
规律为:
1.前一个是名词,表示对象,后一个是动词,表示执行的动作。

比如:bs b表示梁,s表示布置意思:梁布置
wa w表示墙,a表示对齐意思:墙上下齐
fc f表示标准层,c表示换意思:换标准层
rd r表示楼板,d表示错层意思:楼板错层
ra r表示板洞,a表示全部意思:全房间洞
lf l表示荷载,f表示层间复制意思:荷载层间复制
2.两个字母均为名词
bc b表示梁,c表示柱意思:梁与柱齐
rg r表示楼板,g表示恒载意思:布置楼面恒载
rt r表示楼板,t表示厚度意思:修改板厚
3.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比如:sb bs的颠倒,意思是布置梁恒载
eb be的颠倒,意思是删除梁恒载
其余同理
注:
xb 意思是复制梁恒载为了和bx对应。

有些不一致。

在我见过的模型中,布置梁,柱,墙活载的情况是很少的。

在开始的设计中,试图也将相关指令涵盖。

这需要击打三个键位,比如bgs(梁恒载布置),bqs(梁活载布置)。

考虑到效率问题,将布置构件的命令和布置构件荷载的顺序置换即可。

特别的一些命令(这样设计只是觉得顺手些,部分为pkpm命令缩写):
如:
fv 层间编辑(f标准层)
ss 斜杆布置
ac 形成网点(命令为AxisCut,意为剪断轴线)
h 本层信息(命令为height)
i 设计参数(命令为inform)
使用指南:
一般过程
布置构件->本层信息(h)->荷载定义(ld)->点取荷载输入菜单->布置荷载->设计信息(I)->楼层组装
注意构件命令和荷载命令两种模式的切换(通过点取主菜单和荷载输入菜单切换):
显示梁恒载时,先点取荷载输入菜单,然后lv和vb
最后:
请大家帮忙校对一下快捷键是否正确。

设计时考虑意义优先,所以也有非左手键位的字母出现。

实际上,左手的键位并没有完全用完,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

将附件复制到到pkpm的cfg目录下,覆盖前请备份原文件。

楼板生成下的层间复制不能使用快捷键(实为pkpm的bug)。

[转]楼层抗剪承载力的疑问
分类:PKPM
2011-07-14 15:15阅读(2187)评论(1)提问:
对于楼层抗剪承载力,规范中(抗震规范高层规程)都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说明那么应该如何计算?? pkpm里面又是如何计算的,说明书里面好像没有说明,我根据JGJ3 6.2.8-2式手算了一个很简单的四柱框架的楼层承载力
和satwe的结果不一致,satwe明显有错误(2005.04版) (偏小)
请问各位站友有什么高见
回答:
这个倒是设计中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广东省设计院的张元坤总工施工图审查时对此有过要求,参考的依据是混凝土规范P72页7.5.12条,楼层的抗剪承载力就是竖向构件的抗剪截面的总和,不过在不同方向上,抗剪截面需要折减,PKPM可能就没有考虑到P72页的要求,需要手工计算。

我以前完成的方法是用程序读取SATWE计算结果文件,计算每一个竖向构件的承载力总和再与构件所承受的剪力总和比较,得到楼层的抗剪能力。

补充: 如果按混规的7.5.12 来算的话,其中的剪跨比的计算,楼层抗剪承载力还是跟层高有关系的。

模拟施工加载的选择 1.一次性加载模型,计算时只形成一次整体刚度矩阵,用于多层 2.模拟施工加载1.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本层加载对上部结构没有影响,总刚矩阵由构件单刚形成,程序默认算法。

用于多高层 3..模拟施工加载2,逐层加载模型,n层会有n 个总刚矩阵形成,计算量大。

与手算接近。

用于多高层,较少采用。

4.模拟施工加载3,新版有。

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模型,更符合工程实际,高层首选。

5.对有吊车的结构必须用一次性加载,因为吊车对上部结构有影响,也就是对有上传荷载的结构要用一次性加载。

6.要知道由于模拟施工加载计入了施工引起的变形,在计算结果输出中各节点在竖荷载作用下的节点力矩是不平衡的。

只有一次性加载下才是平衡的
pkpm中次梁的间距一般设为多少
和PKPM没关系,这要看你这个设计师的意图了。

次梁的功能有以下:
1、搁置上部较重的填充墙,因此墙下如果没有主梁,就需要布置次梁。

2、承担较大的集中力例如电梯挂钩,并且没有主梁,那么这个位置最好布置次梁。

3、楼板跨度太大,用次梁将之划分为小块,因此间距就是楼板跨度,看你想布置多厚的板了。

按照以上情况,根据需要布置次梁即可。

另外在楼板荷载非常大的场合(例如地下室顶板上有较厚覆土并且要走消防车),主梁间只放一根次梁虽然已经满足了上面第三条的需要,但是由于会形成巨大的集中力,不利于主梁受力,这时需要增加次梁数。

评论|10
2012-05-28 20:03 coollee505|三级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具体要看你的就够用途了,首先考虑满足建筑要求,比如1、住宅,次梁一般设置在墙下(小隔墙下可不设置,添加板钢筋)、较大洞口边、降板处。

2、商场。

这个主要满足楼板设计。

商场隔墙较少,除墙下外,次梁主要起分隔楼板的作用。

别的主要看你结构使用功能了,做多了就知道。

1、设计坡屋顶时,梁配筋后,必须自校梁底标高,算出其净高,看是否满足要求,特别是楼梯等入口处。

2、设计坡屋面时,屋脊(阳角、阴角)处,梁可适当减小,当板跨较小时,可以不设梁,否则可能影响使用,净高不足,再者,也会造成看上去影响美观。

3、楼梯柱(中间平台作用处)应该全程加密,因为该柱为短柱。

4、对于迎水面保护层为50mm的混凝土墙,应在50mm内增设Φ8#150双层双向的钢筋网片,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5、对于梁高的取值,应该考虑建筑空间的需求,要和建筑协商好净高要求。

6、写字楼、商场等8m跨梁,取300x800的梁不好,应取350x700,对于一些大跨度公键,梁宽应适当加大,应取300以上,最好取350、400,因为:
①梁宽加宽,抗剪有利,符合“强剪弱弯”的原则。

②350宽的梁,用四肢箍可以使箍筋直径减小。

③主梁加宽,有利于次梁钢筋的锚固。

7、对于柱的大小,应该尽量做到按轴压比控制,轴压比相差不宜大于0.2,当建筑有要求时,应和建筑协商好该问题。

8、对于高层建筑,顶层板考虑到刚度突变很大,宜加厚到150mm,应充分分析计算结果,判断结构类型。

9、梁配筋时,应充分考虑梁的锚固长度,特别是次梁,应尽量满足图集要求。

10、板配筋时,应注意Ⅰ级、Ⅱ级钢的区别(是否有弯钩),以及板厚不同时,千万注意不能把钢筋拉通。

11、画大样图时,一定要对照建筑大样图和立面图,以达到建筑的里面要求。

12、梁配筋时,应注意腰筋的设置,单侧腰筋应大于0.1%bhw。

13、柱配筋时,应同时满足配筋率、箍筋、主筋、角筋、最小体积配筋率的要求。

14、后浇带应按新规范加强。

15、高层建筑中,楼板开大洞后,宜按JGJ3-2002第4.3.8条加强。

16、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否则应开结构洞。

17 施工起拱:求出短期挠度(1\2长期)再带入规范求出起拱值
18 外露以及天面板需有抗渗防裂的考虑,按弹性法计算一般用一级8号间距200拉通,其余由计算另加;抗裂筋越小越密越好,可人为要求增加凳子筋,以增加刚度.
19 悬挑梁定要注意面筋的加强,箍筋全长加密,验算挠度,尤其是大于1米长度的.
20 连梁超限问题:连梁多短而刚刚度折减,可直接减去梁高,模拟刚度折减,用算出来的梁内力安在原高梁之上配筋验算
21 地下室集水井与承台不能重合,应先由建筑初定,再结构核对,最后提交建筑设备配合
要根据楼梯的实际布置方式确定传力路线。

比如你是否做平台梁和楼梯柱,这都是有影响的。

建议最好还是把楼梯荷载简化为梁上线荷载和节点荷载(节点荷载模拟楼梯柱的受力作用),这样更接近实际,计算结果比较准确。

而以面荷载布置时,那是一种偷懒的简化方法,这样计算出的楼梯间周边构件的受力其实是不准确的,你在设计时要做到心里有数。

不过用来计算基础的话,结果还是比较接近实际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考虑对边导荷,长边为不受力边。

梁柱对齐
没问题的pkpm中都是按节点来说话的~~ 即便建模时候是偏心的感觉梁与梁搭接不
上实际计算出来以后是按链接下算出的只是在现实三维模型和平面模型里你感觉是断开的或是悬挑的实际是节点都是连上的~ 你可以看你的横纵轴线上节点正好位于
交点也就是横向和纵向的梁都对应这个节点所以没有问题的!!!!
原则上,最好是和实际建筑的情况一致,如果实际情况有偏心对齐,模型最好也跟着这样建。

这样不但计算会准确一些,而且直接用PKPM生成施工图也会更加精确,减少以后修改的工作量。

从受力角度来说,如果梁中心偏离柱中心的距离小于柱边长(直径)的1/4,可以不必考虑偏心的影响,也就是在模型中不必考虑如何对齐的问题,居中布置也没关系。

如果大于1/4,那么就应该在模型中按照实际建筑的偏心情况对齐。

请问框架结构的楼梯间四个角一定要加柱吗?框架结构的设计规范有什么
【1】如果你是做砌体结构
那么楼梯四角需要四个构造柱,且梯梁下面也要加构造柱。

【2】如果你是做框架结构
1.规范不要求楼梯间四个角要加柱子。

所以能做到不加可以不加。

2.但是一般情况下,你的休息平台是在半层高吧,没有柱子的话,休息平台的平台
梁就没有地方放了,因此靠休息平台的一侧的两个角,都加上柱子比较好,另外一边的两个角,最好至少有一个角加上。

3.做梁式楼梯,有梯梁,楼层标高处的梯梁可以搭在楼层梁处。

休息平台处的梯梁
下面一半设置梯柱。

4.你要是刚开始做设计,就给楼梯间四角加上柱子,休息平台加一个梁,两个梯梁,
靠着休息平台的梯梁下面放两个梯柱。

satwe中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冈域pkpm程序SATWE中,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该如何选择呢,观点如下,供大家参考:
观点1:
关于刚域问题在《河北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中的解释:
刚域是在内力与位移分析中,可考虑的梁、柱重叠部分的范围。

具体计算应按JGJ-2002第5.3.4条公式(5.3.4),刚域的判断应是在梁和柱截面都较大时,计算梁、柱重叠部分的一部分参与计算。

计算时,计算软件程序可自动形成。


用于框架或壁式框架的梁、柱节点。


不是柱长取到梁底,也不是梁跨长取到
柱边。

计算时是否应考虑刚域应加以分析。

建议:
1.当梁、柱截面都很大,计算内力和配筋很大时,可取刚域。

2.当梁线刚度较小,柱线刚度较大时,可取刚域
3.当梁跨度较大,线刚度较小,柱线刚度也较小时,不宜取刚域。

4.当梁线刚度较大,柱线刚度较小时,节点弯矩和箍筋都较小时不应取刚域。

5.采用混合结构式,(型钢混凝土柱,如钢管混凝土柱或型钢混凝土梁时)取
刚域应慎重。

6.确定是否取刚域后,在计算程序软件相关项填入。

观点2:
建议一般情况下考虑梁柱节点刚域作用。

1、考虑刚域符合结构实际受力状态,不考虑刚域时梁端弯矩取柱中心位置值,
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2、不考虑刚域作用时,一般来说会导致梁端负弯矩加大,增加梁端配筋。

有悖
于强柱弱梁的抗震理念。

框架梁端部楼
板的负筋已经增大了其抗弯承载力,梁
端部负弯矩不应该再取偏大的柱中心值。

有震害表明在大震作用下梁端塑性铰的
形成比较有限与此有关。

3、考虑刚域之后结构的整体刚度增加,地震作用增大。

在多遇地震下的周期减小,层间位移减小,与结构实际地震反
应比较接近。

同时主要抗侧力构件(如
剪力墙,支撑等)所承受的地震作用比
不考虑刚域要大,考虑刚域可增加主要
抗侧力构件的安全储备。

4、在建筑层高受限的情况下,考虑刚域作用时可减小梁的计算跨度,可减小梁
的高跨比
在使用PKPM2010.9版本中,发现点取”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后,地下室柱子配筋比不点取该选项时增大进一倍,
而与之相连的框架梁配筋却无明显增加,查看内力,主要是恒载下的弯矩增加较多,因为是地下室所以地震作用并无明显增加。

请问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软件内部是怎样处理的?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