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练习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练习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C.恢复力稳定性是由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D.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稳定性也会越强2.对一个受到轻度农药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查,测得该湖泊内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甲、乙、丙、丁4个生物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下表: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下列哪一顶是正确的()A.从4个种群的营养关系上,它们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B.除甲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方式都属于异养型C.按照生物的富集原理,丁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D.因捕食引起的竞争关系,可能涉及甲、丙、丁三个种群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可能发生在()A.细胞与细胞之间B.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C.种群与种群之间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4.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只有以上三种作用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因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6.我们应为可持续发展所做的事有()①乘公交车②自备菜篮子买菜③把旧衣服捐往灾区④过节险的生活⑤使用含磷洗衣粉A.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7.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是()A.表现不出来的价值B.没有发现的价值C.具有重要科学研究的价值D.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8.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D.不同种群出生率的差异主要是种群中处于生殖年龄的个体数9.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13世纪时曾是肥沃的森林草原带,而现在在不少地区已成荒山秃岭、土地沙化,其主要原因是()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B.地震引起地壳运动C.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D.长期干旱,造成沙漠化二、非选择题10.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循环模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这种元素的循环利用,但图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各是什么生物?A B C D(2)写出①~⑤所示过程的名称:①②③④⑤(3)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用箭头在图上表示.(4)参与过程④的生物种类有.这些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同化作用方式属于,异化作用方式属于.(5)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以下特点:①.②.11.下图为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物质循环起关键作用的生态系统成分分别是图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2)能量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循环往复.(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过程.(4)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在物质上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态系统.(5)如果该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有人为了提高牛、羊的产量,采取如下措施:请对其中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填写在后面的空格中.a.彻底捕杀次级消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大量捕杀鼠、蝗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大量繁殖牛、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大量减少分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加大对牧草的水肥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A4. D5. C6. C7. D8. D9. C二、非选择题10.(1)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生细菌、真菌等(2)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呼吸作用④分解者的呼吸作用⑤燃烧(3)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从A指向CO2的箭头)(4)腐生细菌、真菌等异养型需氧性、厌氧性、兼性厌氧型(5)①带有全球性②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11.(1)A;D(2)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3)固定、贮存、转移和释放(4)自给自足(5)a.彻底捕杀——适当捕杀;c.大量繁殖——适当繁殖;d.减少分解者——增加分解者。

生物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测试试题(答案+解析)

生物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测试试题(答案+解析)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30道小题)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 D.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细胞呼吸2、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大都是分解者,还可以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或消费者C.生产者不一定含有色素,可以是原核或真核生物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3、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关系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全部的动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6、某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朱鹮位于第三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朱鹮与鱼类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C.流入朱鹮的总能量小于鱼类和贝类的总能量之和D.大量捕捞鱼类将使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7、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8、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一)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一)

生物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B.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C.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D.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就越高2.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D.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类型生物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正确的是1A.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B.a、b、c都有可能是细菌C.a曲线代表的生物一定是消费者D.由a、b、c三种生物可组成一个生态系统5.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参考如图所示的模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流经某一种群的能量时,要考虑到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方面B.一般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C.模型中的“能量输入”在任何营养级中都指捕食者的捕食作用D.模型中的“能量散失”主要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6.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戊的食物有1/2来自于乙,1/4来自于丙,1/4来自于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若戊体重增加20g,需要消耗植物.()A.1125gB.1600gC.2000gD.6500g7.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C.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D.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8.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图所示的食物网,如果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甲:乙=3: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那么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大约是原来的()A.1.71倍B.1.69倍C.1.59倍D.1.41倍9.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C.若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有机物总量)组成,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D.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C和E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10.如图为某种生物学效应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对该曲线所反映的生物学过程或特点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在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若该曲线表示池塘水体中某重金属污染物随时间的含量变化,表明池塘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若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一器官所起作用的关系,那么b〜c段表示起抑制作用D.若X和Y分别表示某种环境中的两个不同的生物种群,那么该曲线显示X和Y为竞争关系11.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其中代表人的字母是()A. aB. bC. cD. d3.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A. 600 gB. 900 gC. 1 600 gD. 5 600 g4.如图是某研究性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所做的专题研究并绘制成的食物网,他们作出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B.农民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C.该生态系统含有5个以上的种群D.大田轮作(每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可改变原有营养结构,减轻病虫害5.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自养型鞭毛虫与大型植物B.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构成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单向传递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6.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主要是因为它具有()A.自我调节能力B.大量的生产者C.化能合成作用D.植物的光合作用7.下列属于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的有()①生产者的遗体、残骸、残枝败叶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①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①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①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8.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生态系统是()A.捕食者和寄生生物较少的生态系统B.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相等的生态系统C.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的生态系统D.生物种类较多的生态系统9.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中学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附答案)

中学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班别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有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①③⑤⑥⑧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④⑤⑦D.①③④⑤⑧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3.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DDT和aldrin是用于控制这些生物的杀虫剂,aldrin对甲和乙毒性相同,但DDT对乙的毒性比对甲更强,现用DDT和aldrin单独处理田块,如图所示中的哪两个图能分别代表DDT和aldrin单独作用时对害虫数量的影响()A.2和1 B.1和3 C.2和4 D.3和4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5.下列有关氮循环中进行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叙述正确的是()A.全是分解者B.只有分解者和生产者C.只有分解者和消费者D.既有生产者,又有消费者和分解者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7.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狐吃了一只兔,狐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D.影响神农架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C.云南山苍子的柠檬酸含量高于浙江的山苍子,这是昼夜温差对其柠檬酸含量的影响D.当草食动物从天然草场的生态系统转移离开后,将看到的现象是植物竞争强度降低8.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10.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

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习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

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

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学习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学习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自主预习】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含义: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或自身和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2。

自我调节能力包括:①自身净化能力-—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②完善的营养结构的自身反馈调节,维持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相对稳定。

③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概念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______与______保持原状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_____________的的能力;能力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_________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则越容易恢复,与自身调节能力有关联系(1)一般呈现________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2)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1)一方面控制对生态系统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超过生态系统的能力。

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山不容二虎”——能量流动中能量逐级递减原理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通过( )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3.如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 D.物质更新4.以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或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的是( )①当蜜蜂散失时,雌蜂(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最后把所有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②蜜蜂采花酿蜜,当少数蜜蜂发现蜜源后,就能很快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到蜜囊装满仍返回原地,而不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③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④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⑤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获得高产⑥利用装有性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5.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要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6.下列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密度最大B.草原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C.湿地生态系统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D.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需要人工的不断维持和干预7.下图表示一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图。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试五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两者均有其自身运行规律,A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反复利用,B错误;“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C正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其相对稳定,D正确。

2.如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群落①②大气中的CO2――→③化学燃料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参与过程①和②B.可以通过增强过程②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解析:①过程是产生CO2的过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都能产生CO2,②过程表示生物群落吸收CO2的过程,只有生产者参与此过程,A错误;②过程增强导致生态系统吸收的CO2大于释放的量,可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B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C正确;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化学燃料的大量使用,故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正确。

3.如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及答案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

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2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海带、梨树、酵母菌 B 蘑菇、水绵、洋葱马铃薯、菠菜、乳酸菌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A.硝化细菌 B.蘑菇.酵母菌 D.霉菌4.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 B.化信息.行为信息D.声信息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6.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 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A.1 g B.10 g .125 g D.1000 g7.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8.到南极考察的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10.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1-5 D D A B 6-10 D B A B1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十分少,营养结构简单,相比于其他生态系统数量最少的是: ( )A 人类B 生产者消费者 D 分解者12、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多于6个,其原因是()A、环境资有限B、被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流失 D、AB 3项均是13.右图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

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停止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用单位。

小编预备了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动摇性单元测试,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此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个..选项最契合标题要求。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维护自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

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的是( )A、展开生态旅游B、开展畜牧业C、添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2.以下生物中,全部属于消费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酵母菌B. 蘑菇、水绵、洋葱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3.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 )A.硝化细菌B.蘑菇C.酵母菌D.霉菌4.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声信息5.生态系统的能量活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进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进程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流失进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进程6.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添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 )A.1 kgB.10 kgC.125 kgD.1000 kg7.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以下图表示某终身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无机物的总量。

假定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假设甲的种群数量添加,其能够惹起的结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添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添加8.到南极调查的迷信任务者,为了维护环境,除了必需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需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由于南极( )A.缺少消费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备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动摇性较强B.抵抗力动摇性较强C.恢复力动摇性较弱D.抵抗力动摇性较弱10.森林遭到继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散布空间,保证取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用。

【推荐下载】最新学年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推荐下载】最新学年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键入文字]
最新学年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准备了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

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
 2.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
 A.海带、梨树、酵母菌B. 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
 A.硝化细菌B.蘑菇C.酵母菌D.霉菌
 4.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
1。

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1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无答案)3

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1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无答案)3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D.食物链和食物网2. 绿眼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在有光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条件下却能在水中摄食有机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它()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既是分解者又是消费者D.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3.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 蛔虫B. 硝化细菌C. 菟丝子D. 蘑菇4.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5. 如下图所示食物网中,鹰占有的消费级和营养级分别是()A.次级、三级消费者;第二、三营养级B.次级、四级消费者;第三、四营养级C.三、四级消费者;第三、五营养级D.次级、四级消费者;第三、五营养级6.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草→兔→狼→细菌B.阳光→草→兔→狼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D.昆虫→蛇→鹰7.在某一养分充足的淡水湖中,有很多绿藻,使得这一水域不适合人们旅游消遣。

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这些藻类大量地减少( )A.大量地引入肉食性鱼类(如鲈鱼)B.大量地引入吃浮游动物的鱼C.大量引入吃浮游植物的鱼D.除去肉食性鱼类(有选择地捕捞)8.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了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9.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汁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

在10d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面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 )A.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B.生物Ⅱ可能以生物Ⅰ为食C.生物Ⅱ紧随生物Ⅰ的出现而出现D.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10.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⑤11.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4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几种营养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12.下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a>b>cB.a>b=cC.c=b>aD.a>c=b13. 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A. 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14.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C.水蚤下降 D.乌鱼上升14. 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③分解者,腐生生物④消费者,自养生物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③⑤⑥ D.①⑥⑦15.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末过关检测卷(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末过关检测卷(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试时间:45分钟,评价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之间的取食关系是很复杂的。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不只吃一种食物。

各生物成分之间在取食关系上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各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普遍而又复杂的现象。

能量的流动,物质的迁移、转化就是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的。

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

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链条就失去整体性,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因此当环境发生变化时,D项中a种群较为稳定。

答案:D解析:长期使用DDT,c类群抗药性增强,主要原因是在DDT的筛选作用下,将不抗药的个体除去,而抗药的个体比例逐渐升高。

答案:DA.等于10-1N B.等于10-2N解析:人类全部取食水稻时,获得的能量为10-1N,在同时取食鸭和奶牛时,获得的能量就少于10-1N。

答案:C解析:因为研究对象为碳循环,所以要考虑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只有生产者才能吸收二氧化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要产生二氧化碳,所以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f为无机环境,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

答案:B①渗透吸水②吸胀吸水③光合作用④蒸腾作用⑤矿质元素的吸收⑥呼吸作用A.②⑤ B.③④ C.①⑦ D.③⑥解析:绿色植物与生态系统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

答案:D答案:C解析: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A这种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稳定性差,所以最容易退化。

答案:A9.“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

该生态农业模式(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能量在系统中不能循环利用;生态农业模式注重系统内部自身调节作用,还需要外部投入。

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

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选择题1.在一般情况下,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渠道的正确图解是( )2.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下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秋季,c+f<gB.夏季,a>b+e+cC.春季,g=b+a+fD.冬季,d>e+f3.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温室里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有效的防止植物的病虫害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使用二氧化碳可促进光合作用C.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使温室的温度升高D.二氧化碳能灭火,施用二氧化碳可避免火灾4.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代表生产者,5主要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D.1、2、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推动物质循环5.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有机物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在黑暗中能使污染物快速分解。

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7.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B.②的量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③表示D.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8.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9.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D. E每增加l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11.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_(填代号)。

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练习无答案

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练习无答案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 如图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4.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各个营养级生物所同化能量的总和B.各个营养级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总和C.生产者接受的全部太阳能D.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5.处于生态系统最高营养级生物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A.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B.流向分解者C.未被利用D.被下一营养级摄入6.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kg体重,约消耗植物 ( )A.10kg B.28 kg C.100 kg D.280 kg7.某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此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c+d B.a>b+cC.a<b+d D.a<c+d8.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 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9.某地的一种金龟子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大象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2.5×108kJ,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③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④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2.5×106 kJA.①③ B.②③C.只有④ D.只有①10.初级消费者体内能量的去路不包括( )A.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C.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到环境中去11.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12.在一条食物链中,如果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时产生了6a mol的氧气,当生产者固定的这些能量传递到次级消费者被利用时,转移到ATP中的能量最多是( )A.46.44 a kJ B.232a kJC.9.328a kJ D.11.61a kJ13.下列各项能量流动中不属于人们生产研究目的的一项是( )A.在牧场上,最好使能量多流向牛、羊等牲畜B.在农业上,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农作物、蔬菜中C.在养鱼中,最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鱼中D.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储存在动物中14.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

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学年度

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学年度

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学年度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动摇,生态系统需求不时输入能量,否那么就有解体的风险。

小编预备了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动摇性单元检测,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阳黑暗丽、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A.甲、丁的种群数量添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数数量均添加C.甲、丁的种数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添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添加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区分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植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在生态系统中,对以下生物的剖析正确的选项是( ) A.硝化细菌自养生物消费者 B.大肠杆菌寄生生物分解者 C.乳酸菌需氧生物分解者 D.酵母菌异养生物消费者3.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B.植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等C.自养生物都是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4.以下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画,正确的选项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单一,但其调理才干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植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植物 C.自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活动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5.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活动进程中,假定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流失的能量为48%n,那么( )A.羊异化的能量为64%n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6.假设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区分测定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无机物的总量,如下图。

高中生物 单元测试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性》3

高中生物 单元测试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性》3

德钝市安静阳光实验学校新人教版生物高三单元测试18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A. 绿藻上升B. 白鲢下降C. 水溞下降D. 乌鱼上升2.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3. 在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蚯蚓数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A、增多B、减少C、基本不变D、可能增也可能减4. 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 -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5. 下列有关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b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一般为a→c→d→bC.若M表示生物体内汞的含量,a~d表示四种生物,则由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中,b所处的营养级最高D.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四个野生生物种群,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6.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A. 10千克B. 28千克C. 100千克D. 280千克7.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简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种成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和乙构成生物群落B. 丁代表的是自养生物C. ①代表光合作用D. 丙中包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8.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9.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10. 有关下列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正确叙述是A.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B.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D.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11. 有关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陈述,正确的是( )A. 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占据的总能量越少B.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只能在某个生态系统内部循环流动C. 信息传递在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是单向流动的D. 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只能占据一个营养级12. 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高中生物《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性》单元综合测试题3

高中生物《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性》单元综合测试题3

角顿市安康阳光实验学校沭修远中学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1.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A.1 kg B.10 kg C.125 kgD.1000 kg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被利用的过程C.系统内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的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的过程4.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包含五个种群(A1、A2、A3、A4、A5),B包含两个种群(B1、B2),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A.10条 B.15条 C.20条 D.25条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两个过程 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C.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D.无论是能量流动的角度还是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说,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7.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8.实验调查得到某一树林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其中D为分解者;P1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2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为J/c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P1 P2 RA 62.8 25.6 37.2B 12.5 5.7 6.8C 464.6 186.3 278.3D 41.6 16.5 25.1A.该树林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C→A→B→D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即四个P1之和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9.9% D.在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可有可无9.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没有信息传递,生物仍可正常生存 D.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10.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A.雄孔雀在雌孔雀目前的频频开屏 B.工蜂中侦查蜂源所跳的“圆圈舞”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 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11.某山区,砍伐了一定量的树木,但并没有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根本原因是()A.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森林中剩下的树能进行光合作用C.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D.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12.运用能量流动规律分析下列四项,能量不利于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的是()A.在森林中,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里 B.在草原牧场,使能量多流向牛和羊C.能量流经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人的食物)D.在养鱼池,让有机肥料以腐屑形式被鱼类或饵料动物直接摄食13.生态系统内,食物网越复杂,说明()A.生产者的个体数量过多 B.消费者的个体数量多C.消费者的种类越多 D.分解者的种类越多14.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山不容二虎”——能量流动中能量逐级递减原理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通过( )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3.如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请从生态系统的角
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 )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信息传递 D.物质更新
4.以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或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的是( )
①当蜜蜂散失时,雌蜂(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最后把所有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
②蜜蜂采花酿蜜,当少数蜜蜂发现蜜源后,就能很快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到蜜
囊装满仍返回原地,而不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
③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
④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
⑤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
获得高产
⑥利用装有性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
大面积发生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
5.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要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6.下列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密度最大
B.草原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C.湿地生态系统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
D.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需要人工的不断维持和干预
7.下图表示一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图。

L代表照射到绿色植物叶片上的太阳总辐射,R代表呼吸量,NU代表未利用量,FU代表粪尿,L2进入植物体后,大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了,对陆地植物来说,这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渗透作用
8.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
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

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
系可表示为a=b+c+e
9.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
B.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
C.定期清理森林中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的干扰
10.下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 )
A.②③B.④C.⑥D.⑤⑦
11.为了控制牧区草场上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者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进行调
查,得到右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牧草与害虫、蜘蛛与害虫之间均存在信息传递
B.通过图中的生物防治,使流向人类的能量传递效率有所提高
C.在图中的C期间,害虫至少能获得牧草所固定能量的10%
D.在图中的C期间害虫数量已经很少,主要原因是受到生产者的数量限制
12.白桦树被害虫咬伤后,通过释放一种气体,使周围45米以内的金合欢树都能接到信号,在5~10分钟内大量产生单宁酸。

该信息传递属于(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生物信息
13.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相关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每个营养级均有部分能量随呼
吸作用散失
B.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固定在含碳有机物中
C.次级消费者无捕食者,因此同化的能量较多
D.图中①代表初级消费者的尸体、残落物、粪便等中的能量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B.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自动调节能力越小
C.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D.恢复力稳定性越高,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15.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
营养级。

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右图中曲线所示,
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
A.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B.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D.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16.低碳经济是以“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经济。

请依据碳循环模式图分析低碳经济的生态学原理。

(1)地球上最活跃的碳循环主要以_______形式发生于_______碳库和_______碳库之间。

(2)现代工业出现之前大气圈碳库长期处于稳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工业生产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人类要给正在“发烧”的地球“退烧”,除了发展低碳经济外,还应积极采取________等措施。

17.如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kcal(m2·a)。

图2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爆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

请回答问题:
(1)图1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入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数据反映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判断依据是能量输入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能量输出。

(3)图2所示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兔和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5)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体内储存的能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递给植物。

18.请据图回答几个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1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________(填字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2)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________(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③和④分别属于
________和________(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3)图2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
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常情况下,草、兔、狼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是通过_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19.下图为碳在无机环境、植物、动物体内循环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完成a,c两过程,生物体需要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非生物的物质或能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CO2返回无机环境中,除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外,还有_____ 、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生命活动中,能生成[H]物质的部位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炎热的夏季中午12~14点,绿色植物体内有机物生成量减少,主要是因为_____ _ ,此时叶肉细胞内C3,C5化合物和ATP含量变化情况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所谓“温室效应”是由于CO2过多造成的,你认为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