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学习篇目 梦游天姥吟留别

合集下载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世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文解释」来往于海上的人谈起仙人居住的瀛洲,烟雾,波涛迷茫无际,实在难以寻求。

越地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时隐时现有时还能看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

山势高峻超过五岳,盖过赤诚山。

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西倾斜拜倒一样。

我因此想梦游吴越,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

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水荡漾,猿猴清蹄。

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像青云梯一样险峻的石梯。

半山腰就看见了海上的日出,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

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倚石欣赏迷人的山花忽然天色已经昏暗。

熊咆龙吟震动了山岩清泉,茂密的森林为之战栗,层层山峰为之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面版

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面版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温馨晨读
鸡声茅
品赏作者
旅游达人李白 大部分古人,一辈子连自己的家乡都走不出去,只有 稍微走得远一点,至于能有机会遍游全国的人,凤毛麟角 从25岁出蜀开始,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去过的地方比许 我看到过一个统计数字:李白先后去过206个州县、80多座 中国之地他差不多转了一个遍。这种人不去给快递或者物 可惜了。
至巫山时遇赦放还。这时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未已, 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途中因病 年(762),李白病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传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 《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2.背景简介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 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 元年(742年),玄宗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 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 不下机。”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 与权贵同流合污,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 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 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 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 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
③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 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谢__公__宿__处__今__尚__在__,_渌__水
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 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世 __古__来__万__事__东__流__水__。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 “_且__放__白__鹿__青__崖__间_,须__行__即__骑__访__名__山__”。徜徉山水的乐趣,

课件5: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5: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迷花倚石
忽已暝。 熊 咆
(我)迷恋着山花,倚靠着怪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熊在怒吼,
龙吟
殷 岩 泉, 栗深林兮惊
龙在长吟,雷鸣般的声音在岩石和泉水间震响,使深林战栗,
层巅。 云青青兮 欲 雨, 水澹澹 兮 生烟。 使层巅震惊。云黑沉沉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 石扉,訇然 中 开。 青 电闪雷鸣,山峦崩塌。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青色的
之 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只有睡过的枕席,刚才的烟霞奇景全没了踪迹。
水。
别君去兮 何 时
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你们东鲁诸君,我不知什么时候
还? 且 放白鹿 青 崖间,须 行 才能回来。暂且把(我的)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想要出行的
即骑 访 名山。安能摧眉折腰 事权贵, 使我 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怎么能低头弯腰去伺候权贵,使我
►课文主旨
蔑视权贵、对现实不满、不屈于世俗的叛逆, 李白渴望济苍生、安社稷、辅佐明君治理天下。
谢谢观赏
为 衣兮风为马, 云 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 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里的神仙纷纷降落下来。老虎弹着
瑟兮鸾 回 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 魂 琴瑟啊鸾鸟驾着车,排列的仙人啊像麻一样数不清。如此的景象
悸 以 魄 动, 恍惊 起 而长嗟 。 惟觉时 令我魂魄忽然惊动,猛然坐起身来,长叹不已。醒来时身边
剡溪。谢公 宿
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来到美丽的剡溪。谢灵运住过的
处今尚 在,
渌 水荡漾 清猿
啼。
地方现在还在,清清的溪水荡漾,岸边的猿猴发出凄清的啼叫声。
脚 著 谢公
屐,
身登 青 云 梯。
(我)脚上穿谢灵运当年(穿的那种)木屐,亲自登上直上云霄的山路。

高中语文 第0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0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0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1.作者简介李白,字,号,唐代诗人,后人称之为。

著有《李太白全集》。

少年时代是在四川度过的,25岁时,出三峡,泛洞庭,冬游吴越,北上太原,开始了漫游生活。

天宝元年,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

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仅一年多就被排挤出京,开始了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他将离开东鲁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以答东鲁诸公。

2.创作背景本诗题目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天宝三年(744),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在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有更高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此时李白在政治上遭挫折的愤怨仍郁结于怀,所以才在诗末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3.文体知识七言古诗简称“”。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瀛.洲②天姥.③谢公屐.④渌.水⑤殷.岩泉⑥訇.然5.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含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2)云霞明灭或可睹(3)天姥连天向天横(4)势拔五岳掩赤城(5)我欲因之梦吴越(6)渌水荡漾清猿啼(7)迷花倚石忽已瞑(8)栗深林兮惊层巅(9)水澹澹兮生烟(10)失向来之烟霞(11)且放白鹿青崖间(12)恍惊起而长嗟1.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 3.七古歌行体歌行体 4.yínɡ;mǔ;jī;lù;yǐn;hōnɡ 5.(1)确实;(2)或许;(3)遮住天空;(4)超出;(5)依据;(6)清澈,凄清;(7)天黑;(8)使……战栗,使……震惊;(9)波浪起伏;(10)原来;(11)暂且;(12)恍然,猛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共3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共36张ppt)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怀李白》
别梦 游 天 姥 吟 留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 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被贺知章称为“诗仙”。他 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 并称为“小李杜”。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标注拼音,并思考: 本诗围绕着“梦”写了什么内容?
梦游之因(起)—— 叙述

梦游之景(见)—— 描写
梦游之 感(叹)—— 议论、抒情
由现实进入梦境的过渡性提示语是: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性提示语是: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段第

海 客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写诗的目的: 临行前留下诗 与朋友告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6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6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6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6篇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梦游天姥吟留别篇一教案示例1教学重点体会和学习夸张及想象结合的表现手法,能够鉴赏具有浪漫色彩的诗歌作品;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难点感悟本诗中神奇瑰丽的梦幻世界所寄予的理想;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手段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诵读,整体感知1学生通读全文。

解决字、词、句障碍。

2放朗诵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把握节奏及停顿。

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理清思路、理解主题、体会艺术特色1概括三段大意明确:一段写梦游缘由。

第二段写梦游过程。

第三段写梦游后的慨叹。

2 一段中诗人是怎样形容天姥山的?明确:用“信难求”的瀛洲反衬出“或可睹”的天姥山之客观存在。

接着,诗人借越人之口,着力描述天姥山的高峻气势。

“横”、“拔”、“掩”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横空出世、高峻挺拔、卓尔不群的外形特点,还赋予它极强的动感。

3按梦中景色的不同,本段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各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一层到“渌水荡漾清猿啼”,描写梦至剡溪的情景。

第二层到“空中闻天鸡”,描写梦游天姥山的情景。

第三层到“仙之人兮列如麻”,描写诗人在天姥山之巅偶见仙人的神妙情景。

第四层到“失向来之烟霞”,写诗人梦醒长嗟的情状。

4描述一下你较喜爱的画面,注意表现出时空的交替、色彩的变换、场面的宏大。

明确:例如,“在幽深的天空尽头,是金碧辉煌、五彩斑斓的神仙世界。

这里日月双悬,金宫银宇。

神仙们披着霓裳衣,御风而行。

清风荡漾,衣袂飘飘。

神仙们纷至沓来;虎为他们弹琴鼓瑟,鸾鸟为他们驾车前行。

仙乐声声,盛况空前!如此自由美好的神仙世界,怎能不令诗人为之倾倒呢?”5为第三段划分层次,进一步理解本诗的主题。

课件2: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2: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3.精练清新,表现力强 诗人在表现梦中奇景时,用精练清新的语言向 读者展示了四幅画面,色彩和情调各不相同。 同时,诗人还注意用句式的变化表达感情,全 诗的句式以七言为主,交错运用四言、五言、 六言和九言句式,节奏有缓有急,取韵换韵也 平仄相间,富有音乐美,使诗歌具有极强的表 现力。
谢谢观看
2.构思新奇,风格独特 李白这首留别诗,突破了一般赠别诗的惜别伤离的 老套,而是借留别的机会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品 格和飘逸豪放的禀性。全诗围绕一场游仙的梦幻而 写,由瀛洲引出天姥,再由天姥引出仙洞,由梦醒 而生感慨。这样从现实到梦境,又从梦境到现实, 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在叙述的时候,没有采取平 铺直叙的办法,而是围绕着一场游仙的梦幻来构造,
(2)请以抒情散文的语言描写一下仙境及仙人盛会 的情境。 明确:忽然间,电闪雷鸣。一声霹雳过后,山峦 崩裂,轰的一声巨响,通往神仙洞府的石门被打 开了。啊,只见一望无边、湛蓝明净的天空中, 显现出日月照耀的金银楼阁,缤纷多彩,令人目 眩。这时候,从远处浩渺的天空中纷纷走出众多 神仙。他们穿着用绚丽彩虹缝制的衣裳,驾驭长
结构图解
揣摩领悟
1.《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 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 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即可睹”开头? 明确:不能。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岛,已暗含寻 仙的意思。诗人想寻仙,而瀛洲不可寻,这才转而 寻天姥。有此两句,下面再写梦中所见仙府图景, 才不会使人感到突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相关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奉召来到京城长安。 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 如意;玄宗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
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 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他曾与杜甫、 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 段时间。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 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 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 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

课件3: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件3: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 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 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意旨探微
全诗通过对梦中天姥山的描述,表现了自己徜徉山 水的乐趣。诗歌后两句更是点亮了全诗的主题,表 现了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感知
梦 入梦之由——天姥连天
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 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消失了,面对 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
4.“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想法反映了诗人什么样 的人生态度? 【参考思路】 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生活的积极人 生态度。 离开长安,诗人除去了无聊的宫廷词臣 的束缚,脱离了丑恶污浊的官场,“仰天大笑出门 去”,大有陶渊明的“归去来”之意。
难以寻觅,那就在人世间像神仙一样纵情山水恣意 游乐吧,决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表现了诗 人蔑视权贵、放达乐观的精神。
3.诗人是如何由现实过渡到梦境,又由梦境过渡 到现实的? 【参考思路】 从现实到梦境由过渡句“我欲因 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衔接,既写出梦之 所源,又写出了梦之所向。“之”代指越人语, 承上;“飞度镜湖”这一神来之笔突出梦境,从 而引出下文对梦境的描写。 由梦境到现实的过渡
属避世,却表现了李白与恶势力势不两立的决心。也 正因为有此决心,诗人才昂首挺胸地喊出了“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声。这心声在 诗末喊出,犹如一盏聚光灯,照亮全诗。灯光下,我 们看见了李白飞扬的神思、飘逸的风采;灯光下,我 们看见了李白豪迈的气概、傲岸的风骨。
于是,我们真正读懂了这首诗,也读懂了李白。诗 人为什么要用烘托、夸张等手法把天姥山写得那么 高峻挺拔、举世无双?是因为诗人要借此入梦,追 求理想。诗人为什么要把梦境描写得那么清幽壮 美?渲染得那么热烈辉煌?是因为现实世界的丑 恶,让诗人憎恶;是因为“洞天福地”的平等自由

2020高中语文 第0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0高中语文 第0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0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1.作者简介李白,字 ,号 ,唐代 诗人,后人称之为 。

著有《李太白全集》。

少年时代是在四川度过的,25岁时,出三峡,泛洞庭,冬游吴越,北上太原,开始了漫游生活。

天宝元年,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

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仅一年多就被排挤出京,开始了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他将离开东鲁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以答东鲁诸公。

2.创作背景本诗题目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天宝三年(744),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在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有更高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此时李白在政治上遭挫折的愤怨仍郁结于怀,所以才在诗末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3.文体知识七言古诗简称“ ”。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 ”;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 ”。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瀛.洲 ②天姥. ③谢公屐. ④渌.水 ⑤殷.岩泉 ⑥訇.然 5.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含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 (2)云霞明灭或可睹 (3)天姥连天向天横 (4)势拔五岳掩赤城 (5)我欲因之梦吴越 (6)渌水荡漾清猿啼 (7)迷花倚石忽已瞑 (8)栗深林兮惊层巅 (9)水澹澹兮生烟 (10)失向来之烟霞 (11)且放白鹿青崖间 (12)恍惊起而长嗟1.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诗仙 3.七古 歌行体 歌行体 4.yínɡ;m ǔ;jī;lù;y ǐn ;h ōn ɡ 5.(1)确实;(2)或许;(3)遮住天空;(4)超出;(5)依据;(6)清澈,凄清;(7)天黑;(8)使……战栗,使……震惊;(9)波浪起伏;(10)原来;(11)暂且;(12)恍然,猛然。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情景默写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情景默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情景默写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情景默写(13)“ ,”两句回扣题目中的“梦游”,写诗人由梦中醒来,回到现实。

两句中连用“悸”“动”“恍”“惊”“嗟”五字,极写梦中仙境之奇幻。

(14)诗中“ ,”两句,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流露出诗人的消极情绪。

(15)A.诗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

B.卒章显志,揭示全诗主旨的句子是“ ,”。

【答案】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

注意以下重点词语的写法:“瀛洲”“茫”“睹”“倾”“度”“渌”“著”“屐”“壁”“暝”“殷”“栗”“层巅”“扉”“訇”“青冥”“霓”“鸾”“悸”“摧眉”“事”。

3.(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两句,描写神仙世界出现前,天空黑云笼罩、水面烟雾迷蒙的景象。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两句,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在电闪雷鸣中“ ,”,走过它就来到了一个光辉斑斓的神仙世界。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一句描写有的仙人穿着七彩仙衣御风而来的景象,“ ”一句描写有的仙人在音乐的引导下乘车而来的景象。

【答案】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课题《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型新授课课标解读本课属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单元学习目标是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理解诗歌情感表达的异同,感受鉴赏古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学习写文学短评。

对于古代诗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育部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传统诗文中汲取营养,给学生真正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打上中国‘底色’,学会‘中国表达’和‘中国智慧’”。

这“中国基因、中国底色和中国智慧”就是中国历代文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生命情怀和抒情达意的方式。

教材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古体诗,作为一篇讲读课文,作为必读必讲篇目,不仅仅因为这是名家名篇,更主要的是这首古体诗最能体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表现李白傲岸不羁的性格。

如果能够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进入李白为我们创造的天马行空般神奇瑰丽的想象境界,就能更好的理解李白的情感与人格精神。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我们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量的古代诗文,了解了一些诗文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对李白和其诗歌已有一定的对了解。

因此学习本诗,不能是以往所学的简单重复,而是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通过学生自己的诵读、鉴赏、探究,进而感受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最终从中吸取营养,发展自身。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实词的含义,对作品作个性化解读。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诗歌中的对比、衬托、夸张等艺术手法,感受意境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意象,发挥想象力,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学习诗人不畏权贵,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

重点通过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悟诗人看似消极表层之下的积极高尚的人格追求。

教学准备教具:一体机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笔记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导入观看《长安三万里》片段视频:提问:李白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后人对李白的评价不一而足,那么与李白同时代的杜甫是怎样评价李白的呢?ppt展示杜甫《春日忆李白》。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诗杰——王勃 2.诗骨 ——陈子昂 3.诗狂——贺知章 4.诗星——孟浩然 5.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 6.诗仙、谪仙人——李白 7.诗佛——王维 8.诗圣——杜甫 9.五言长城——刘长卿 10.诗囚——孟郊 11. 诗奴——贾岛 12.诗魔(王) ——白居易 13.诗豪——刘禹锡 14.诗鬼——李贺
“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 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
明文体
1、古体诗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③。 除需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诗句字数不整 齐的古诗,称为“杂言古诗”。杂言,也就是长短句,从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随意变化。不过,篇中多数 句子还是七言,所以杂言算是七言古诗。杂言诗由于句子的长短不受拘束,给人一种奔放排奡④的感觉。 [伴读] ③李白很喜欢写古风,也许唯其如此,才会“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④奡ào,矫健有力。
• “侠”即任侠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侠讲究“ 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及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之类的 任侠精神。
看视频听朗读
疏 通 文 本 确实,实在 浙江一带的人 说起
忽明忽暗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 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航海的人
超出
遮掩
(tāi)
有时(或许)
下句叫对句。
解题
梦游天姥: “梦游”, 梦中游览。“天姥”指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五十 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唱歌之声,故名。 吟:诗体名称,属于歌行体。 特点: 1.篇幅较多,容量大。 2.平仄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 3.用韵较灵活,可一韵到底,也可几句转一韵。 4.以七言为主,杂有长短句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惊奇长嗟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有梦醒后的“人生如梦”惆怅与伤感, 有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有摆脱 众人“伤离别”而表现的洒脱;更有不 事权贵的豪情。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两句揭示主旨,表明诗人追求个性自由、鄙弃权贵的 性情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2、诗人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 我欲因之梦吴越 3、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4、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入梦 之由
梦中 奇景
惊起 长嗟
入梦之由 提到了哪些地方?
瀛洲
以仙山瀛洲陪衬天姥山,以虚衬实,给天姥山 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好的面纱。
傍晚 雄奇迷离
峰回路转,花美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视觉、静) 熊咆龙吟,山鸣水啸,气势惊天动地 (听觉、动)
动静结合,一副美丽、惊奇险怪的壮丽景象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 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 马,云之君兮纷纭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 之人兮列如麻。
夜晚 盛大壮丽
梦 入梦之由

月夜
清幽寂静
天 梦中奇景 山之日景 壮观雄奇

傍晚
雄奇迷离


夜晚
盛大壮丽
别 惊奇长嗟
本诗通过记梦游仙,描画了天姥山的奇景,赞美了仙
界的光明美好,表现了诗人鄙弃黑暗现实,鄙弃权贵,
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理想。
艺术特色
1、全诗运用对照衬托手法,从现实(浑浊、冷酷)到梦 境(美好、欢乐),又回到现实。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游天姥。
请同学们根据疏通的诗意来进行分
析,是整首诗都在写梦游天姥山吗?
只有第二段是作者梦游天姥的所见所闻, 是对梦游之境的详细描写。
整体感知
一读——整体感知初识梦
第一段和第三段主要在写什么呢?
第一段“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之因 第三段是作者梦游后的感悟→梦游之感
整体感知
一读——整体感知初识梦
曾有人评价说,《梦游》一篇,作 者李白在梦游和现实之间来回穿梭。
课本研读
景点
景物
三读——置身诗境飞入梦
特色(意境)

月夜飞渡
湖月、剡溪、清猿
清幽寂静
急切兴奋
登山奇迹
半壁海日、天鸡
壮美
流连忘返
山中夜景 熊咆、龙吟、深林、云青青、 水波荡漾)
洞天奇景 列缺、丘峦、石扉、青冥、金 银台
仙人盛会 霓、风、云之君、虎鸾
离奇险怪 光辉富丽 祥和热闹
悚然惊奇 幸福陶醉
课本研读
课本研读
五读——梦后? 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课本研读
五读——梦后余情品诗仙
读到了一个不事权贵,性情傲岸的李白。从“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看出李白不愿为了博取 功名而曲意逢迎权贵。
这句也正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李白梦醒后的最大感 悟!
李白这句话的伟力在于:在人格尊严喑哑的岁月,在 人格尊严几乎全无的强权社会,他的一声呐喊冲开秩序的死 寂,照亮黑暗!这就是文人的风骨!
拓展链接
五读——梦后余情品诗仙
我们从他对现实不满的消极逃避中,还品出一 丝积极的意味,这是为何呢?
李白的思想受到儒、道、侠多重思想的影响。“儒” 即李白的“入世”思想,他年少就有“安社稷,济苍生”的 理想,几次投身官场,走仕途也曾是他的人生理想。“道” 即道家的“出世”思想,这在李白的思想中占有更重要的地 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构成 了李白的思想态势。所以,每当他在仕途失意,官场无路可 走的时候,他总能超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本诗描写作者自身对梦境 中天姥仙境美景的向往, 表现了作者憎恶现实、蔑 视权贵、敢于反抗的斗争 精神和向往自由、追求乐 土的美好愿望。
检测: 1.小明同学在学校举办的《乡土中国》读书征文评比活动中名落孙 山,小鱼同学想要鼓励他积极面对、不要放弃,以下哪句最合适? () A.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其 一)) D.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钱别 校书叔云))
• (2)李白的《梦油天姥吟留à 别》中,诗人由梦境转入现 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3)历来被诗评家认为是《梦油天姥吟留别》一诗的“ 诗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来优秀的送别诗作不可胜数,而李白的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却给人耳目一新之 感。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无忧无虑、温馨和睦的神仙世界。





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 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
题解:《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

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

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贵同流合污的思想。
• 【答案】D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8《梦游天姥吟留别》(共60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8《梦游天姥吟留别》(共60张ppt)

李白一生漫游图
长安
终南山

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汉 襄阳

洛阳
齐 州
水安陆 荆 洞庭湖

姑苏 淮南 扬州

江夏
庐 金陵


吴湖

天姥山
返回
给画线字注音
瀛洲 yíng
天姥 mǔ 剡溪 shàn
渌水 lù
脚著谢公屐

zhuó

石扉 fēi
澹澹 dàn 訇然 hōng
魂悸 jì
天鸡 岩
天姥山,道书第 16福地。泛指 天台、新昌两县 交界的岗陇诸峰, 因坐落于天台万 马渡畔的“天姥 岩”而得名。唐 代“诗仙”李白 的一首《梦游天 姥吟留别》的古 风,使它驰誉遐
迩。
天姥岩
从白鹤镇万年山片里林村下 坡约半里,转过一处可供行 人遮阳避雨的山洞,就可以 看到高10余米的天姥岩: 头部方正微圆,侧面的眼鼻 唇耳的轮廓依稀可辨,脑后 的 髻更是历历分明,显出一
付慈容可掬的老妇人神态。 腹部鼓出,两臂在前面合拱, 宽衣广袖,裙裾下露出圆头 鞋。可谓身广体胖,华贵雍 容,一付非凡的气度。如此 浑然天成、形神兼备的杰作, 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恐怕雕不
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留别”, 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 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 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 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 《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 鲁诸公》。
课题简析
诗题中的“梦游”二字,点明 了所写内容是虚幻的,暗示了本诗 运用的是一种想像手法。“吟”, 表明了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形 式。“留别”则表明了写作本诗的 动机。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 之感,而是借题发挥,抒写了自己 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精品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精品

2.对比李白天宝年间的人生轨迹与 梦游天姥山的“心理变化轨迹图”。
从轨迹图可以看出,李白在梦游天姥山 时的心情并非完全是愉悦、欢快的,这 个梦境也并非完全是自由、美好、光明 的。梦游时,作者的心理有一个变化过 程,而这个变化过程与其两年的长安仕 途生活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
对天姥山的仰慕——奉诏入京前对朝廷的渴望
1.如果李白真的想归隐山林,为什么要”放白鹿 青崖间”?“青崖间”不可以归隐吗?为何一定要 “访名山”?
并不是归隐,若是归隐,既在“青崖间”,又何须再访“名山”?“名山” 与“青崖”的不同就在于,“青崖”只是青山绿水,但“名山”乃仙道之 人所在,非山非水,实是名士风流的进仕门径。所以,这三句诗当 然也不是指向归隐,更不是他追求自己个性的自由,而是他还要去 追求名士风范,重新发力去走名士风流的仕进征程的心志表达。
读完了这首诗歌,请你用“李白看起来是一个(
实际上是一个(
)来总结你对李白的认识。
),
避世的隐者 积极用世的士子
“熊咆龙吟”“丘峦崩摧”的恐惧——经历朝中同僚的嫉恨、排挤与诋 毁,意识到官场险恶的忧惧
面对仙府的金碧辉煌与仙人的光彩照人的惊异,对仙人生活的艳 羡——对朝廷与权力的依恋,对位列朝臣的渴慕
惊醒后的叹息——被赐金放还,没能在朝廷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遗 憾和惋惜。
学习任务四
研读尾段,认识李白的“用世梦想” 1.如果李白真的想归隐山林,为什么要”放 白鹿青崖间”?“青崖间”不可以归隐吗?为 何一定要“访名山”? 2.从全诗来看,李白真的厌弃官场和朝廷 吗?从你查找的资料看,你觉得李白蔑视 的“权贵”是哪些人?
学习任务二
绘制李白梦游天姥山的“心理变化 轨迹图”。
欢快
疑惑 惊恐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诵读、讨论全诗,重点鉴赏诗歌中的景物。

3.情感目标: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等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讲解第三段梦境的内涵,进而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认知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学生在初中时学过的诗歌,引入到本课。

(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二、解题――梦游天姥吟留别三、写作背景李白早年就有大济苍生的志向,唐玄宗天宝元年,朋友道士吴筠推荐李白,玄宗于是把他召到长安。

李白本想借此机会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做一介词臣,并不重用。

又受权贵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

四、朗读感知听配乐朗读,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教师强调要点――范读――学生朗读)五、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一)赏析第一部分:入梦缘由1.诗歌写“梦游天姥”,但一开头却写“瀛洲”而不是写“天姥”,为什么这么写?明确:诗中写“瀛洲”用了“信”字,写天姥山用“或”字,“信”是什么意思?是“确实”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素材发掘——引经据典成就佳作 [应用片段 1] 别样生存,这不能不使我想起李白,这是位浪迹天涯,美酒诗篇做伴的
浪漫诗人,虽然幻想达则兼济天下,但却为心中自由的诗魂高喊:“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穷困潦倒的生存,结果留下的是“李 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千古美名。
[迁移应用] 本文段值得称赞的便是语言的运用,叙述不急不躁,娓娓而谈;句式长 短结合,错落有致。
5.诗人描写金银台、霓衣、风马、云之君、虎、鸾等事物,是为了表现什 么思想? 答:
参考答案:意欲虚构一个充满幻想、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并与丑恶现 实对比,从而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丑恶现实的鞭挞。
(三)阅读诗歌第三段, 完成后面题目。 6.这首诗的诗眼是哪句?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全诗的诗 眼。它点明了全诗的主旨,显示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现实的憎恨,对自由 乐土的向往,对个性自由的追求,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同 时也表达了封建社会中众多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
二、逐层解读细探究 (一)阅读诗歌第一段,完成下列题目。 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先“谈瀛洲”?
答:
参考答案:“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 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却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 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 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诗人神游天姥的念头。
8.殷.岩泉( yǐn )
10.霹.雳.( pī )( lì) 12.霓.为衣(ní) 14.魂悸.( jì ) 16.折.腰(zhé )
二、辨清通假(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列.缺霹雳
“ 列 ”同“ 裂 ”, 分裂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虎鼓.瑟兮鸾回车 2.对此欲倒东.南.倾 3.云青青兮欲雨.
三、文学常识 1.吟 本指吟咏、作诗,后为诗体名,与歌、行相仿,其音节格律较自由,有
五言、七言、杂对应。 “送别诗”和“留别诗”都写离别时的离愁别绪;送别诗是送者所作,
留别诗是离者所作。
四、名人轶事 海上钓鳌客
传说海上钓鳌客是唐代李白的自称。 开元年间,李白登门拜访宰相,希望得到引荐。他递上一块自报家门的手 板,上面题写着几个大字:“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见这人口气很大,便问 道:“先生莅临沧海,垂钓巨鳌,请问用什么东西当钓钩和钓线?”李白昂首答 道:“风波陶冶我的情怀,乾坤弘扬我的志向。我用彩虹作钓线,我用明月作钓 钩。”宰相见答话富有豪情诗意,就又问道:“用什么东西当钓饵?”李白妙语 脱口而出:“用天底下没有义气的男人为钓饵!”宰相听了,悚然无言以对。 这一番气壮山河、威慑群小的钓鱼高论把李白的侠肝义胆、高情逸致表现得 淋漓尽致。李白借此抒发了豪放的胸怀,后来古人常以“钓鳌”比喻人有豪迈的 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一、读准字音(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天姥.( m ǔ)
2.瀛.洲( yíng )
3.向天横.( héng )
4.剡.溪( shàn )
5.渌.水( lù )
7.谢公屐.( jī)
9.水澹.澹(dàn ) 11.訇.然( hōng ) 13.鸾.鸟( luán ) 15.长嗟.( jiē)
6.脚著.( zhuó )
又如张良、范蠡,在辅佐君主成就霸业之后,都选择了泛湖而去,归隐 山水之间。
这或许才是人生的最佳位置。当历尽沧桑,洗尽铅华,人总需返璞归 真,重回宁静。何必为了俗世的所谓“位置”而苦闷烦恼?功名利禄不过如 过眼云烟,倒不如保持心灵的宁静与自由,用心去品味生活。这样,才能找 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这位置,自在人心,且放白鹿青崖间,复得轻松返 自然!
李白也曾走过这样的路。虽然他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却因为超凡脱俗 的才情为唐玄宗所赏识,坐侍御前,享受着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待遇。但 他终究是个天真烂漫、不经世事的“仙人”,怎堪忍受官场的尔虞我诈、阿 谀奉承?能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怎能在官 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李白的位置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 月”,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却永不是官场。于是,他 饮酒放歌,潇洒人生。这是属于李白的位置——独酌与明月之下,做他的浪 漫豪放的“诗仙”。
()
A.“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承上启下,从梦境过渡到现实,既写
出了梦之所源,又写出了梦之所向。
B.“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写出了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
体,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C.“迷花倚石忽已暝”写出了诗人忘情山水之态,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D.本段中仙人盛会场面热烈盛大,景色奇异,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解析:应为“从现实过渡到梦境”。
答案:A
4.在诗人笔下,“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前后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对天门 打开后的景象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答:
参考答案:前者渲染了阴沉昏暗的氛围,让人心惊胆战,后者则是一片光 明灿烂,神奇美好。洞天中的美好景象正是诗人心中所向往、所追求的极 乐世界,对这美好景象的描写反衬了现实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 的向往。
2.“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 倾”一句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方法? 答:
参考答案: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运用了衬托、夸张的方法。用五岳、天 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诗人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二)阅读诗歌第二段, 完成后面题目。
3.下面对本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迁移应用] 作者以丰富合理的想象,再现了诗仙狂傲不羁的个性,豪迈洒脱的情 怀。文笔华丽而有思想深度,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应用片段3] 李白,立于如梦盛唐,你只求一醉冷月轻王侯,那是何等的洒脱与豪 爽。我看见你玉碗频换,酒兴正酣。你在花前月下清影里,举杯开怀对婵 娟;你在山衔好月洞庭夜,将船买酒白云边;你在金陵酒肆别知己,酩酊忘 离吴姬店。 唐朝的天开始变得昏暗,你已醉意分明了,吟笑间满是谪仙的旷,酒仙 的痴。你感慨处世如大梦,不如颓然一醉;你喟叹清贤浑浊难辨,酒趣勿为 醒者传;你疾呼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这是你的清醒与这世界的昧昧昏睡。
[迁移应用] 作者视角新颖,着意于一个“醉酒”的诗人形象,突出诗人的“醉意分 明”,使其旷达洒脱的个性跃然纸上;以诗入文,化用诗人的诗句和典故, 浑然天成;文辞雅丽,意境优美,令人击节叹赏。
(二)助读资料——知人论世深化思维
生命萌动伊始,人在母亲的胎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生命终结之际,一 堆坟冢、一方净土便是人最后的位置——或高或低,或浮或沉,人一生总有 自己的位置,或如鹰击长空,或如鱼翔浅底。
璘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
阳冰,后卒于当涂,葬于龙山。
主要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作品 《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
人物 评价
“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 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 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
第 8 课 学习篇目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作家作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
作者 生平
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 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 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
数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使“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莘莘学子千百年来的梦想如一——中举出仕,一生便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还 有,那高高在上的位置。
然而,这真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吗?人生真的需要这样的位置吗? 陶渊明曾走过这样的路。寒窗十年,一朝功名,而他却在官场上寸步难 行:官场的路,泥泞湿滑,一不小心被溅染得一身污泥,水洗不去。他终于看 清楚了自己的位置,看清楚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是最适合他的生 活,三十年误入尘网,久在樊笼中的苦闷,全因他选择归隐,归园田居而“复 得返自然”。这是属于陶渊明的位置——隐逸于山水之间,悠闲自如地做他的 山水田园诗人。
三、价值追求知情感 7.留别和送别相对,李白在梦后写了三句心里话留给来送别的朋友,这三
句话是哪三句?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
参考答案:①“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表现的是一种超越 名利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观。②“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 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表现的是沉醉精神自由、吸纳山水精神的人文情 怀。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的是傲骨嶙峋、 不慕权贵的独立人格。
[微言大义] 且放白鹿青崖间!这是独属李白的傲岸,这种狂肆源于李白桀骜的个性 和无与伦比的才情。他不屑苟且于朝廷而搏那虚名和权力,他宁可为诗意的 生活而义无反顾地踏上江湖之舟,找寻那不羁的诗情和快意。
(三)类文阅读——拓展视野发展思维 李白的月亮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天才诗人,他自信、狂傲、豪放、 洒脱,有着一颗浪漫的心。他对月亮有一种本能的近乎狂 热的喜欢,在他的诗集中提到月亮的诗句不下三百处。明 月犹如知心的朋友,“与人万里长相随”。月亮唤起了李 白不尽的诗兴和灵感,活跃在诗人的笔端,生出一个千姿 百态、气象万千、灵动逸趣的世界。
术的巅峰。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
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 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
开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段 时间。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 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 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 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政治上的失败 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