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中学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二
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1、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朝统一全国,618年,隋朝灭亡,可以说是短命的王朝,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譬如:开凿大运河,完善和创新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2、为了促进南北交通和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由北到南依次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联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加速了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为此工程征调了大量民夫,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激化了社会矛盾。
3、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年号为“贞观”,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称作“贞观之治”。
唐太宗认为“治安之本,唯在得人”,著名的谏臣魏征,丞相“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
同时重视少数民族,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4、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盛世局面,它标志唐朝逐渐进入全盛时期。
他统治的后期出现了“天宝危机”,把朝政交给奸臣李林甫和杨国忠,而后爆发了由节度使安禄山和和史思明发动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的“安史之乱”(755--763),唐朝由盛转衰。
5、吐蕃是中国古代藏族的政治权名,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珠丹。
促进了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6、唐朝出现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对外交通发达。
对外交往典型的代表就是鉴真东渡日本和玄奘西游天竺,促进了中日、中印经济文化的交流。
7、唐朝出现“胡风盛行”的局面,宗教也呈现多元化特点,其社会风气的特点为比较开放、兼收并蓄。
9、唐朝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置军事重镇------藩镇,唐末出现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藩镇节度使和宦官相互勾结),再加之875年爆发的黄巢起义,导致唐朝灭亡。
10、618年李渊建立唐朝,907年,节度使朱温灭唐,建立梁朝,开启了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方地区和山西地区先后建立的小国)。
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二
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二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2--22课)复习提纲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元朝的建立时间:1271年都城:大都(北京)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①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为牧场②治理黄河③推广棉花的种植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目的:便利南粮北运)3、繁华的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4、频繁的中外往来: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在位皇帝元世祖)5、行省制度的建立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西藏——宣政院辖地地方:行中书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澎湖巡检司。
广州——江西行省元朝,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1、汉族外迁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2、回族的形成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界首中学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总结提纲二
界首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1页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二、大运河2页1.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
3.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由北向南)4.大运河的作用:(1)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2)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5. P2大运河图三、科举制3-4页1.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科举制的作用(影响):(1)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2)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3)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四、课后题4-5页★1.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1)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秦朝郡县制,隋朝科举制。
(3)都修筑了举世闻名的工程:秦朝的万里长城,隋朝的大运河。
(4)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而迅速灭亡。
2.谈谈你对读书做官的看法。
积极:(1)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2)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消极:读书做官不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页: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6-9页1.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6页2.对李世民的评价: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6页★3. 贞观之治的措施:7-9页(1)轻徭薄赋(经济上)(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政治上)(3)加强中央权力(政治上)(4)完善科举制度(文化上)4.唐太宗认为“治安之本,惟在得人”。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一)1.完颜阿骨打做了女真首领后,率众抗辽,1115年称帝,建立金国,定都会宁。
2.1127年,金兵北撤,掳走徽宗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3.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即位,不久,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赵构就是宋高宗。
4.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主要内容:双方以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二)1.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2.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秧马”,还出现了牛转翻车。
原产越南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
3.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海船上已装有指南针。
4.北宋时,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5.当时,海外贸易兴盛,泉州广州.明州等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6.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三)1.铁木真是蒙古族一个部的首领,13世纪初他统一了蒙古各部。
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了以和林为都城的蒙古汗国。
2.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3.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
4.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吐蕃,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5.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6.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元大都是文明世界的国际新大都市。
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7.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四)1.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了“司南”,这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宋朝时,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法。
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2.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
3.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注:★+黑体字为必背内容,“”为重点内容班级姓名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开运河创科举1.开凿大运河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作用:促进交流,巩固统一。
二.贞观之治统治措施:①轻徭薄赋,提倡节俭;②知人善任,重视纳谏;③加强中央权力;④完善科举,发展教育。
出现的原因:①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根本原因之一);②隋朝创建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和经济的发展为唐初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③唐太宗个人的励精图治;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知人善任:重用房玄龄、杜如晦,史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三.开元盛世1.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评价: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2.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①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位期间打下的良好基础;②唐玄宗个人的励精图治;③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统治措施:①重用人才;②大力发展生产;③整顿吏治,严格执法。
表现:农业:出现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纺织业和棉纺织业发展,邢州白瓷、越州青瓷、唐三彩闻名;商业:大都市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陆路交通中心。
四.科举制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①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的机会;②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③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唐朝的民族关系和亲: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珠丹。
(吐蕃)册封:唐中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六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会盟:821年,唐蕃会盟。
★文成公主和亲的贡献:①有利于汉藏两族的友好相处;②促进两族间经济文化交流;③促进了吐蕃的发展。
对西域的管辖: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
与东突厥的关系:战:唐太宗派兵攻打,俘其首领颉利可汗;和:唐太宗封颉利可汗为都督。
(2017-2018)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华版
2. 唐蕃关系
(1)吐蕃统一: 7 世纪前期,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各部,建立政权,定都逻些。
(2 )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唐蕃通婚增强了汉藏两族的经济
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金城公主入藏: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首领尺带迷丹成亲。尺带珠丹上书说,
吐蕃
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4 )唐蕃会盟: 9 世纪初期,吐蕃与唐朝会盟。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成为汉藏两族
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二、西行与东渡
1. 背景: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先进的经济、 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对外交通发达, 唐朝
时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
2. 玄樊西行
(1)概况:边边观初年,玄樊前往天竺取经,后携带经书回到长安并译出佛经
(2 )表现
①农业:发展迅速,兴修水利,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耕地和人口数超过前代,发明了曲元
犁和筒车
②手工业:丝织业和制瓷业得
到发展。
③商业:都城长安宏伟富丽,布局严整,市、坊分明,人口达百万,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
都市。
第 25 课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和同为一家”
1. 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2. 开元盛世
(1)继位: 712 年,唐玄宗继位,次年改年号为开元
(2 )措施:励精图治,任人唯贤,整顿吏治,大力发展生产。
(3)结果: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开
元盛世”。
3. 经济发展
(1) 原因:自唐朝建立以来,由于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经历了持续的恢复和发展。
4. 隋的措施: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发展经济,完善和创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改版:划分重点)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12课)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1、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都城):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中国。
2、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的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4、隋文帝时,开科举制的先河。
隋炀帝时正式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作用):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第2课与贞观之治1、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都城):定都长安。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改年号“贞观”。
2、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
3、贞观之治(唐太宗)的主要内容: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唐朝沿用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设明经科和进士科。
⑶、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三省的职责: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六部:吏(li)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5、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3课开元盛世1、武则天是(地位):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创殿试·武举还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狄仁杰就是她在位时提拔的。
2、武则天的统治措施: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3、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年号“开元”,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隋唐科举制度和主要内容(识记)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度的先河。
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2.隋大运河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唐太宗和“贞观之治”(运用)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继位,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什么叫“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627~649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内容:(1)政治方面:①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②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权力。
③合并州县,精简机构,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
(2)经济方面: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3)教育方面:完善科举制度,大兴学校发展教育。
评论唐太宗: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他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处理好君与民的舟水关系,轻徭薄赋实行以民为本的思想。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实行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完善科举制度,大兴学校教育。
实行民族开明政策,(曾俘虏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有“天可汗”尊称。
对外关系实行开放政策。
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贞观之治”局面。
唐太宗任人唯贤,重视纳谏,他任命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为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和能征善战的大将李勣、李靖等。
4.女皇武则天(识记)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5.“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识记)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开放与交流1、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叫遣唐使.日本共派遣唐使13次.2、与大诗人李白、王维是亲密朋友的日本留学生是阿倍仲麻吕.3、唐玄宗时,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僧人是鉴真.至今,日本唐招提寺内还安放着他的坐像.4、玄奘,又称三藏法师.贞观唐太宗统治时期初年,他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到天竺取经.后编成《大唐西域记》5、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介绍到中国的人.6、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东市与西市是长安城的两大商业区.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1、唐朝初年,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成都、洛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3、唐初,人们在炼丹时发明了火药.唐初著名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火箭”.4、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的先河.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年号“贞观”.3、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4、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5、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⑴、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驰.⑵、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⑶、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6、“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六部分管具体政务.7、《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8、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1、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2、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3、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4、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5、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饮茶风俗风靡全国是在唐代.我国是茶的故乡6、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7、盛唐时期,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8、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1到12课复习提纲
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 7、大运河的作用: 大的作用 8、怎样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 一,但是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1、_______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________. 2、_______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 3、________年,__________下令开凿大运河。
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_________ 玄奘 不畏艰险,西游天竺 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 《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 ____________ 的典籍。 赵州桥 李春 设计和主持建造的__________ 3、隋朝工匠________ 是世界 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4、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隋唐时期,我国已发明 雕版印刷术 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 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僧一行 5、_________制定出《大衍历》,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移动 现象。 孙思邈 6 、___________ 编成了《千金方》一书,后世尊称他为“药王” 7、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歌创作空前繁荣,流传下来 5万 首。唐代诗坛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 的就有近________ 李白 、_________ 杜甫 、__________ 白居易 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________
武则天 贞观遗风 1、_________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史称他的统治有______________
唐玄宗 开元盛世 2、 _____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______________ 曲辕犁 3、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___________ 筒车 和__________
最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册)
最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册)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一课开运河创科举一、隋朝统一南北1.隋的建立:__________年建立者____________________都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隋朝统一南北:____________年二、大运河的开凿1.时间:605年__________________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2.三点:中心是_______,北到_______,南达________;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五河:______河、______河、_________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科举制度的创立1.经过:①____________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②_________时创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贞观之治一、玄武门之变1、唐朝的建立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玄武门之变:_________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下设下埋伏,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_______年,改年号为“____”。
二、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及含义:第三课开元盛世一、女皇武则天1、________年_______自称皇帝,改国号为____________。
2、“贞观遗风”的表现:二、开元盛世1.唐玄宗统治前期的政绩及含义:2.经济发展概况:①农业:出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第2课
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第2课第2课:古代人类的迁徙与繁衍一、远古时期的人类迁徙与繁衍1.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迁徙与繁衍a. 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直立人b. 老石器时代:旧人、新人c. 晚期旧石器时代: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d.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迁徙:亚洲、欧洲、非洲2. 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迁徙与繁衍a. 新石器时代的中原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b. 新石器时代的其他文化:洛阳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c. 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迁徙:中原地区、华北平原、长江流域二、夏、商、周的兴起与发展1. 夏王朝的兴起与特点a. 夏王朝的建立者夏禹b. 夏王朝的政治制度:王室、贵族c. 夏王朝的经济特点:农耕与手工业d. 夏王朝的社会制度:封建制度2. 商王朝的兴起与特点a. 商王朝的建立者商汤、商武丁b. 商王朝的政治制度:王室、贵族c. 商王朝的经济特点:农耕与手工业d. 商王朝的社会制度:封建制度、商代的家族制度3. 周王朝的兴起与特点a. 周王朝的建立者周武王b. 周王朝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分封制度c. 周王朝的经济特点:农耕与手工业d. 周王朝的社会制度:分封制度、宗法制度三、亚洲与欧洲的远古文明1. 亚洲远古文明的发展a.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巴比伦、亚述b.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巴文明、摩亨佐-达罗文明c. 埃及文明d. 黄河流域文明2. 欧洲远古文明的发展a. 克里特文明b. 希腊文明c. 罗马文明四、考古学的发展与意义1. 考古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2. 考古学的发展历程3. 考古学的意义与作用五、汉族的迁徙与民族融合1. 河姆渡遗址与中国最早的农耕村落2. 古代中国的民族融合与合流:东周时期3. 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它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2、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运河的开凿原因:为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3、隋唐时,国家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
4、秦朝与隋朝相似的地方。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隋的科举制,都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工程,都因为暴政导致农民起义而只有两代就灭亡。
5、科举制度:隋炀帝时正式形成科举制。
完善于唐朝(常设明经科和进士科,武举、殿试),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能力,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
进士科包括诗赋和政论。
科举制度的意义:它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它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6、(了解)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
7、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岳麓版历史复习资料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一、隋朝统一南北1.隋的建立:581年, 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589年, 隋朝统一南北二、大运河的开凿 1.时间: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2.概况:①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心是洛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②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③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促进南北的经济交流。
三、科举制度的创立1.经过:①隋文帝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②隋炀帝时创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作用: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影响: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第2课贞观之治一、玄武门之变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玄武门之变: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下设下埋伏,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二、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1.轻徭薄赋: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多次减免租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
同时大力提倡节俭。
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任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
3.加强中央权力:完善三省六部制;合并州县,精简机构。
4.完善科举制度: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
三、贞观之治的含义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第3课开元盛世一、女皇武则天1、690年武则天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周。
2、“贞观遗风”的表现: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武则天。
二、开元盛世 1.唐玄宗统治前期的政绩:①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宋璟、张九龄为相;②大力发展生产;③整顿吏治,严格执法。
2.“开元盛世”的含义: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为“开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界首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1页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二、大运河2页1.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
3.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由北向南)4.大运河的作用:(1)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2)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5. P2大运河图三、科举制3-4页1.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科举制的作用(影响):(1)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2)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3)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四、课后题4-5页★1.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1)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秦朝郡县制,隋朝科举制。
(3)都修筑了举世闻名的工程:秦朝的万里长城,隋朝的大运河。
(4)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而迅速灭亡。
2.谈谈你对读书做官的看法。
积极:(1)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2)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消极:读书做官不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页: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6-9页1.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6页2.对李世民的评价: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6页★3. 贞观之治的措施:7-9页(1)轻徭薄赋(经济上)(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政治上)(3)加强中央权力(政治上)(4)完善科举制度(文化上)4.唐太宗认为“治安之本,惟在得人”。
意思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在于得到人才。
7页他的用人标准:任用有才之人和德才兼备之人。
对今天的借鉴意义:德才兼备应是任何时期的用人标准。
我们今天用人也应该注意德、才两个方面兼备才是真正的人才。
(1)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为相,人称“房谋杜断”。
(2)敢于直谏的魏征(3)能征善战的大将:李靖、李績。
5.唐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
8页(1)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增加宰相的人数既有力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
(2)针对当时“民少吏多”的情况,唐太宗合并州县,大力精简机构,以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
6.唐朝科举制8页(1)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2)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3)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难度较大,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7.贞观之治的含义: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9页三、课后题9页★1.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1)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2)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3)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4)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经济发展的基础一、贞观遗风11-12页1.武则天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武则天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二、开元盛世12-15页1.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的措施:12页(1)重用人才(2)大力发展生产(3)整顿吏治(4)严格执法2.唐玄宗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宋璟、张九龄为相。
12页3.开元盛世的含义:唐玄宗前期的年号为开元。
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13页4.开元盛世的表现或唐朝的经济发展状况12-13页(1)农业: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唐三彩、白瓷、青瓷(3)商业:唐都长安布局有“市”、“坊”之分;唐朝都城长安建筑宏伟,布局严整,商业繁荣,人口达百万。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1.唐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库页岛一带。
16页2.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开明的。
17页3.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17页4.唐与吐蕃的关系17-19页(1)吐蕃的杰出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以逻些为都城。
(2)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①唐太宗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
(意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②唐中宗派金城公主与吐蕃首领尺带珠丹成亲。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合同为一家”。
③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
盟约里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第5课唐代的对外交往一、唐朝对外交往21-25页1.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
21页2.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
21页3.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21页4.唐政府的对外政策:开放。
22页5.大食遣唐使来唐次数最多,日本遣唐使来唐规模最大。
22页6.鉴真东渡 23页鉴真图目的:应日本僧人的约请,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贡献(历史意义):鉴真在日本传播佛教,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7.玄奘西游 23页玄奘图目的:西游天竺取经。
贡献(历史意义):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二、课后题25页1.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1)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2)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3)当时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2.鉴真和玄奘有哪些共同点?(1)都是唐朝的僧人(2)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3)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险(4)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第6课隋唐的科学技术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2.李白的诗《蜀道难》《望庐山瀑布》《行路难》31页名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猴欲渡愁攀援”形容蜀道的险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庐山瀑布的恢弘气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远大的抱负。
3.杜甫的诗31-32页“三吏”、“三别”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
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痛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抒发了安史之乱造成国破家亡的悲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寄托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4.白居易的诗32页《长恨歌》《琵琶行》特点:通俗易懂,重在揭露社会黑暗。
名句:“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对吏治黑暗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第9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一、契丹的兴起 40页1.辽: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916年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
后来,改国号为辽。
2.辽对我国的贡献:辽对于我国北部地区的开发和北方各族练习的加强,以及对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重大作用。
二、北宋41-42页1.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 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宋太祖和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陆续消灭的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三、西夏42页1.西夏: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史称西夏。
四、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42-43页1. 澶渊之战: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攻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
真宗抵达澶州,宋军士气大振,击退辽军。
2.澶渊之盟:(1)1005年初,辽宋议和。
(2)作用:辽宋之间100多年保持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3.1044年,宋夏订立和议。
夏向宋称臣。
以后几十年间,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五、课后题44页1.辽和西夏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1)分别完成了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封建化(2)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3)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发展(4)边疆地区的局部统一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重建和巩固奠定了基础第10课宋金对峙一、金的建立45-46页1.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1115年称帝,建立金国,定都会宁,他还命人创制了女真文字。
2.1125年,金灭辽。
二、靖康之变46页1.东京保卫战:1126年,金兵包围东京,大将李纲和广大军民坚决守城,迫使孤军深入的金兵仓皇撤退。
2.靖康之变:1127年,金兵北撤,掳走徽宗、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3.从东京保卫战的胜利到“靖康之变”的发生,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东京保卫战说明北宋军民有力量打败金军,“靖康之变”说明面对战争若统治者头像,灭自己志气,就会失败。
启示:任何国家乃至个人都要自强不息,不畏强权,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三、南宋46页1.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即为,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四、岳飞抗金46-48页1.岳家军的特点:岳飞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被人们称为“岳家军”。
金军中流传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2.岳飞抗金的主要贡献①从金军手中夺回了建康。
②郾城大捷: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大败兀术主力骑兵。
3.岳飞被害原因:(1)宋高宗担心战争胜利影响求和(2)害怕抗金将领权力太大,威胁朝廷(3)投降派秦桧等诬陷岳飞唆使部下谋反,将它杀害。
4.评价岳飞: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
因为岳飞是抗击国内少数民族贵族对中原地区的侵扰,代表的是中原和江南人民的利益,是抗金英雄。
五、南宋与金和议48页1.主要内容:①双方以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界②宋向金称臣③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
2. 影响:这样就形成了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第11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一、宋代经济和社会生活50-53页★1.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什么时候?南移的原因是什么?50页两宋时期:(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2)唐末、五代以来,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3)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4)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5)统治者采取了有利经济发展的政策(6)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2.农业的发展:(1)农具的改进:秧马、牛转翻车50页(2)农作物品种:占城稻(从越南引进)、小麦、棉花3.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丝织业和棉纺织(2)制瓷业:瓷都景德镇51页(3)采矿技术领先世界(4)造船业首屈一指,海船上已装有指南针4.商业的繁荣:(1)货币的发展:北宋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会子52页(2)城镇的发展:北宋东京,南宋临安(3)对外贸易的繁荣:泉州、广州、明州是主要港口5.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商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