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面升降问题专题
专题三:液面升降的问题

精品课件
例2、(冰在盐水中)容器中的盐水面上漂着一块冰,当 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容器中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精品课件
例3、(冰在酒精中)一块冰沉在容器中的酒精里,当冰 全部熔化成水后,容器中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点拨:判断液面的升降,就是要 比较的是冰熔化前在液体中的排 开液体体积和冰熔化后熔化出水 的体积的大小关系。
精品课件
容器中盛满水
在盛水的容器 中放一块冰
被冰排 出的水
冰化成的水
把冰从水 中取出
m排水= m冰= m化水
V精排品水课=件V化水
把冰化成的水 倒入容器中
例1、(冰在纯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漂着一块冰,当冰 全部熔化成水后,容器中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C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精品课件
课堂小结
1、“轮船”投放物体导致液面升降(小结)
(1)当投放物体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投放物沉底), 液面会 “下降” 。
(2)当投放物体密度不大于液体的密度(投放物悬浮 或漂浮),液面会 “不变”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定性讨论液面的升降问题
2、“纯冰熔化”导致容器中液面升降
例1、(冰在纯水中)容器的水面上漂着一块冰,当冰 全部熔化成水后,容器中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A
A
B
h V排
B
S精品容课件
例8、如图,容器B为圆柱状容器,且横截面积SB。物 体A为横截面积为SA,高度为hA的圆柱体。将物体A放 入液体中,物体A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h,且无液体溢 出。则液面上升的高度△h为多少?
力学专题液面升降问题

(2)细线被拉断前,受力分析如图17-14所示
图17-14
+F=G
Δh
抽液机排出的液体质量Δh
=。
(3)如图17-15所示。
图17-15
真题演练
1.(2003天津中考·14题·3分)将一个实心铁球A和一个密度小于水的木球B放在一个小盒中,再将小盒放在水槽中,漂浮在水面上。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所以,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了。
【答案】(1)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
【变式练习】冰放在密度小于冰的液体中,静止后处于什么状态,熔化后,液面又如何变化?
【例2】 如图17-2所示,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另一底面积为的圆柱体A有部分体积浸在水中,当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为h时(水没有溢出,圆柱体A也未全部没入水中),求:容器中液体高度的变化量?
=
=
=①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求得:==②
比较①和②,=
也就是冰熔化后体积变小了,恰好占据了原来冰熔化前在水中的体积。
所以,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
(2)冰在盐水中:冰熔化前处于漂浮,如图(b),则
=
=
=③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推导与问题(1)相同。
=④
比较③和④,因为<
所以>
也就是冰熔化后占据的体积要大于原来冰熔化前在盐水中的体积。
物块的重力为-F=32 N-8 N=24 N;
将细线剪断,当物块静止时,物体漂浮,受到的浮力=G=24 N;
此时排液体的体积
==
排开水的体积减小了
=0.004 ;
水的深度减小Δh===0.02 m
水的深度为h=0.6 m-0.02 m=0.58 m;
中考物理专题 液面升降问题

中考物理专题液面升降问题一、液体的体积不增减,仅仅由于V排变化而引起的液面升降Δh的问题。
BA图1△ h=V排/S容二. V排不发生变化,由于增减液体而导致的△ h变化产生原因:物体均自由漂浮在液面上,液体密度不变,所以V排不变。
当向容器内注入同种液体使其体积增加了△ V,所以这种△ h的由来是因为容器内液体体积增加而导致的。
△h=△ V液/S容。
--三、V排和液体的质量都变化从而导致的△ h变化公式推导:△ h=△V排/S物△ h =△ V 液/(S 容-S 物)四.如图1和2所示:当物体相对液面移动的距离为△h 时,液面上升的距离为△H, 则:△hS 物=S 容△H ,V 总1=V 水+h 1S 物 = H 1S 容 ① V 总2 =V 水+h 2物 = H 2S 容 ② 所以②-①.得:△hS 物=S 容△H五.如图3和图4中,当物体相对容器移动的距离为△h 时,液面上升的距离为△H,则:△hS 物=△H (S 容—S 物),Hh图1hH图2Hh1图3h2图4因为 V 总1=V 水+(H 1—h 1)S 物 = H 1S 容 ①V 总2=V 水+(H 2—h2)s 物=H 2 S 容 ②所以②-①.得:△hS 物=△H (S 容—S 物)中考演练:东城一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 b 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另一底面积为S a的圆柱体A 有部分体积浸在水中,当圆柱体A 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为h 时,水没有溢出,圆柱体A 也未全部没入水中,物体A 所受水的浮力增加了 。
中考演练:朝阳二模12.如图7甲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 ,试管壁粗细均匀、厚度不计;现将一物块完全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仍为h ,如图8乙所示,若试管横截面积与容器横截面积之比为1: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入的物块密度为5×103kg/m3 B .放入的物块密度为×103kg/m3 C .放入的物块密度为×103kg/m3 D .小试管与容器内水面变化的高度相等2014海淀一模14. 如图8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力学专题 液面升降问题

液面升降问题考查要点液面升降问题是中考压轴题的考查热点,近三年(2014-2016年)的中考压轴题都是考查这方面的问题,以液体的压强和浮力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浮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利用量筒的原理1.基本思路:【例1】如图17-1所示,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a)(b)图17-1【思路点拨】容器中的液面高度变化是由于容器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体积之和发生变化引起的。
根据,因容器内原来的水的体积不变,关键是比较两个体积,一个是冰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一个是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求出这两个体积,再进行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解】(1)如图(a)所示,冰在水中,熔化前处于漂浮状态。
===①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求得:==②比较①和②,=也就是冰熔化后体积变小了,恰好占据了原来冰熔化前在水中的体积。
所以,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冰熔化前处于漂浮,如图(b),则===③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推导与问题(1)相同。
=④比较③和④,因为<所以>也就是冰熔化后占据的体积要大于原来冰熔化前在盐水中的体积。
所以,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了。
【答案】(1)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
(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
【变式练习】冰放在密度小于冰的液体中,静止后处于什么状态,熔化后,液面又如何变化?【例2】如图17-2所示,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另一底面积为的圆柱体A有部分体积浸在水中,当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为h时(水没有溢出,圆柱体A也未全部没入水中),求:容器中液体高度的变化量?图17-2【思路点拨】解法一:画出情境图,如图17-3所示,找出体积之间的关系图17-3即:①Δh②②-①可得Δh因为所以ΔhhΔh=。
解法二:如图17-4,圆柱体下降h后,体积为的水被挤走,图17-4水被挤到原水面上圆柱体周围的区域,体积为Δh所以h解得Δh=。
初中物理:浮力-液面升降问题

F总浮 G总
甲图
乙图
G球
V排总变小
F球浮 G球 F总浮变小
乙图中
液面下降 h2 h
(2)冰熔化问题
思路: 冰漂浮
F浮 G冰 G化水 m排水 m冰 m化水
h1
h
水
S
水
S
水V排 水V化水 V排 V化水
点题:实际就是 比较V排和V化水
3、液面升降问题
思路:液面升降?
—总体积变化? —物体排开液体的总体积变化?
—浮力变化?
(1)船中物问题
思路:整体法 船和物 均漂浮
h1
h
F总浮 G总
S S
G总不变
总浮不变
F
V排总不变
液面不变h1=h
F浮总
F船浮 G船
F球浮
S
G总
S
h
N
思路: 甲图中 船和物 h2 漂浮
S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 有中有变 F压 PS 液 g hS 液 g V排 F浮
5、浮力计算题解题思路 (1)边审题边画图,明确物理 状态、过程和条件 (2)找准研究对象,对其受力 分析,画受力分析图 (3)列力的关系式,注明角标
(4)必要时把浮力、重力带入展开
h1
hS V排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 从无到有 F压 PS 液g hS 液gV排 F浮
hS V水 h1S V水 V排
甲
乙
丙
丁
4、浮力与压力、压强相结合问题
h1
h2
hS V排总
h1S V水 V排总
专题三液面升降的问题课件

第9页,共24页。
容器中盛满水
在盛水的容器中 放一块冰
被冰排 出的水
冰化成的水
把冰从水 中取出
m排水= m冰= m化水
V排水=V化水
把冰化成的水 倒入容器中
第10页,共24页。
例1、(冰在纯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漂着一块冰,当冰全部 熔化成水后,容器中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C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第13页,共24页。
课堂小结
2、“纯冰熔化”导致容器中液面升降(小结)
(1)当冰块漂浮在水面上(或密度等于水的液体),冰 块熔化后,液面会 “不变” 。
(2)当冰块漂浮在盐水面上(或密度大于水的液体), 冰块熔化后,液面会“上升” 。
(3)当冰块浸没在酒精里(或密度小于冰的液体),冰块 熔化后,液面会“下降” 。
例4、容器的水面上漂着一块冰,冰块内含有一实心 的铁球。当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容器中水面的变化 情况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点拨:纯冰块的熔化并不会引
起水面的升降,关键讨论内部 物体引起的液面升降(参照 小船里投放物体)。
第16页,共24页。
例5、容器的水面上漂着一块冰,冰块内含有一实心 球,该球密度与水相等。当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容 器中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体积同时也增加了△ V排,且液体未浸没。因此这和前面的
△ h只是由V排变化引起的情况不同,而是多了一个产生的因素。
h V排 V液 S物 S容 - S物
第24页,共24页。
水的密度,E中物体漂浮)过程中,容器中的水面是“上升”、 “下降”还是“不变”?
第6页,共24页。
课堂小结
关于液面升降的问题

当冰块漂浮在水面上时, 熔化后水面高度不变
例2、如图所示,一块冰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冰 的下表面与杯底接触,且对杯底有压力.那么当冰 熔化前后,其水面将______ 上升
解: 物体漂浮 F浮﹤G冰 又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液gV排 ∴ρ液gV排﹤ G冰 ① 冰全部溶化后,只是物态变了,其质量不变, 则重力也不变。 G冰化水=ρ水gV冰化水=G冰 ② 由①、②式得 ρ水gV冰化水> ρ液gV排
例3、若冰块漂浮在盐水面上,当冰块完全 熔化后,容器中的盐水面将 。
解: 熔化前,冰块漂浮在盐水面上,则 V排=G冰/ρ盐水g 熔化为水的体积 V水=m水/ρ水=m冰/ρ水=G冰/ρ水g 因 为ρ水<ρ盐水,所以V水>V排,盐水面将上升。
例4、纯水水面上浮有含木块或气泡等密度 小于水的物质时. 当冰熔化则液面将______. 融化前: F总浮力=G冰+G木 =G排=ρ水gV排 V排=G冰/ρ水g+G木/ρ水g 融化后: 冰融化后V排=G冰/ρ水g 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V木排=G木/ρ水g 因此 V后排=V冰排+V木排=V排 液面高度不变
V冰化水>V排,上升
V冰化水=V排,不变图.那么当冰熔化前后,其 水面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 变”)
解: 物体漂浮 F浮=G冰 又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液gV排 ∴ρ液gV排=G冰 ① 冰全部溶化后,只是物态变了,其质量不变, 则重力也不变。 G冰化水=ρ水gV冰化水=G冰 ② 由①、②式得 ρ水gV冰化水=ρ液gV排
用一小盒载小铁球,物体漂浮 于水面之上,然后将小铁球放 入水中 ,问此时水面的变化 分开前: F总浮力=G盒+G铁 =G排=ρ水gV排 V排=G盒/ρ水g+G铁/ρ水g 分开后: 盒子依旧漂浮:V排=G盒/ρ水g 铁块沉在水底,则V铁排=G铁/ρ铁g 因此 V后排=V盒排+V铁排<V排 液面高度下降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

浮力专题:液面升降问题一、判断液面升降方法:比较V排的变化物体浸在液体中,若浮力变大,V排变大,液面;若浮力变小,则V排变小,液面;若浮力不变,则V排不变,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1、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杯中水面_______.2、(1)如图所示,小船和石块一起漂浮在水中,将石块(或金属块)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后,水面。
(2)如图2所示,在一较大容器的水面上放一木块,木块上面放一个体积为1dm3、重7.84N的物体,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物体都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3、将冰块分别放在水、盐水和煤油(或酒精)中,冰块完全熔化后,判断液面的变化。
1)冰块放在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2)冰块放在盐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3)冰块放在煤油(或酒精)中,沉底,熔化后,液面。
4、冰块内包有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水面。
5、冰块内包有一个石块(石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石块(填浮沉状况),则水面。
检测:1.(1)在图中,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水面上浮有木块甲,在甲上放有铁块乙,甲与乙之间用细绳相连,当木块翻转,铁块乙没入水中时,则()A.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不变 B.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降低C.容器内液面高度一定升高 D.容器内液面高度先升高后降低(2)现将绳子剪断,当木块和铁块都静止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铁块沉底,木块漂浮 B.水面下降,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C.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小 D.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2.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最终木块所受浮力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填“增加”或“减小”)了。
九年级物理液面升降专题

•专题液面升降问题1. 组合物体漂浮类型要看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关键是比较前后两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变化。
设,后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若V’排>V排,物体原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则液面上升,若V’排<V排,则液面下降;若V’排=V排,则液面高度不变,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故,因为液体的密度ρ液不变,固物体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所以只要判断出物体前后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即可判断出液面的升降情况。
例1一个水槽内漂浮着一个放有小铁球的烧杯,若将小铁球取出放入水槽里,烧杯仍漂浮在水槽中,则水面将(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无法判断解析:铁球和烧杯漂浮在水中,装有铁球的烧杯所受的浮力F与烧杯和铁球的总浮重力平衡,则有:。
把铁球放入水槽中,铁球下沉,铁球单独受到的浮力,;烧杯单独受到的浮力为。
铁球放入水槽中后,铁球和烧杯所受浮力之和为F,因此,烧杯和铁球后来排浮2开水的体积之和小于原来排开的水的体积,所以水面下降,故正确选项为C。
2.纯冰熔化类型:此类题的规律技巧:若冰块漂浮于水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不变;若冰块漂浮于密度大于水的液体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上升;若冰块漂浮于(或浸没于)密度小于水的液体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下降。
要判断液面的升降,必须比较冰排开液体的体积与冰熔化成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冰未熔化时,若它漂浮在液面上,则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即。
冰块所受的,冰块的重力,由此可得;冰熔化后,化成水的体积。
所以当冰块漂浮于水中时,,液面不变;当时,,液面上升。
若冰块浸没液体中,则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冰块的体积,而冰熔化后的体积小于冰的体积,故液面下降。
例2如图所示,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待这些冰全部熔化后( )A.将有水从杯中溢出B.不会有水从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C.烧杯中水面下降D.熔化过程中水面下降,完全熔化后有水溢出解析:冰熔化后烧杯中的水面将保持不变,故不会有水溢出3.一块各种姿态熔化的冰块,一个升降变化的水平面常规方法:对于类型1,漂浮在水中的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如何变化的问题,介绍一下常规方法。
中考复习专题之液面升降问题

中考复习专题之液面升降问题一、液面升降现象的各类和变化规律:A、纯冰在纯水中熔化——不变B、纯冰在盐水(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中熔化——升高C、纯冰在密度比水小的液体中熔化——降低D、含有木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不变E、含有石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降低F、含有煤油(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液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升高。
(煤油最后露出水面的部分在水面散开,从而增加了液面的高度。
)二、解题思路:1.传统的常规解法,即比较变化前后两个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
例1:有一块冰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将怎样变化?解:冰块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F浮/ρ水g=G冰/ρ水g=m 冰/ρ水∵漂浮时F浮=G冰冰块化成的水的体积为:V=m水/ρ水=m 冰/ρ水∵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液面高度不变(相当于冰块化成的水刚好填补满了排开的部分)例2:有一块冰中含有小石块,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怎样变化?解:熔化前排开水体积为:V排=F浮/ρ水g=G总/ρ水g=(G冰+G石)/ρ水g=(m冰+m石)/ρ水①熔化后的体积为冰化成的水的体积加上沉在容器底的石块的体积,即:V=V水+V石=m水/ρ水+m石/ρ石=m冰/ρ水+m石/ρ石②比较①②式,∵ρ石>ρ水,∴V<V排,所以液面下降。
例3:有一块冰中含有液态的煤油,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将怎样变化?解:熔化前排开水体积为:V排=F浮/ρ水g=G总/ρ水g=(G冰+G油)/ρ水g=(m冰+m油)/ρ水①熔化后的体积为V=V水+V油=m水/ρ水+m油/ρ油=m冰/ρ水+m 油/ρ油②比较①②式,∵ρ油<ρ水,∴V>V排,所以液面上升。
2.全新的巧解思路:①因为此类题中容器的形状不影响最后的结论,因此可以把容器假想为柱体。
②柱体内装液体时,容器底所受到的总压力F总等于容器内所有物体受到的总重力,即:F总=G总。
中考物理专题 液面升降问题

中考物理专题液面升降问题一、液体的体积不增减,仅仅由于V排变化而引起的液面升降Δh的问题。
BA图1△ h=V排/S容二. V排不发生变化,由于增减液体而导致的△ h变化产生原因:物体均自由漂浮在液面上,液体密度不变,所以V排不变。
当向容器内注入同种液体使其体积增加了△ V,所以这种△ h的由来是因为容器内液体体积增加而导致的。
△h=△ V液/S容。
--三、V排和液体的质量都变化从而导致的△ h变化公式推导:△ h=△V排/S物△ h =△ V 液/(S 容-S 物)四.如图1和2所示:当物体相对液面移动的距离为△h 时,液面上升的距离为△H, 则:△hS 物=S 容△H ,V 总1=V 水+h 1S 物 = H 1S 容 ① V 总2 =V 水+h 2物 = H 2S 容 ② 所以②-①.得:△hS 物=S 容△H五.如图3和图4中,当物体相对容器移动的距离为△h 时,液面上升的距离为△H,则:△hS 物=△H (S 容—S 物),Hh图1hH图2Hh1图3h2图4因为 V 总1=V 水+(H 1—h 1)S 物 = H 1S 容 ①V 总2=V 水+(H 2—h2)s 物=H 2 S 容 ②所以②-①.得:△hS 物=△H (S 容—S 物)中考演练:东城一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 b 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另一底面积为S a的圆柱体A 有部分体积浸在水中,当圆柱体A 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为h 时,水没有溢出,圆柱体A 也未全部没入水中,物体A 所受水的浮力增加了 。
中考演练:朝阳二模12.如图7甲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 ,试管壁粗细均匀、厚度不计;现将一物块完全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仍为h ,如图8乙所示,若试管横截面积与容器横截面积之比为1: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入的物块密度为5×103kg/m3 B .放入的物块密度为×103kg/m3 C .放入的物块密度为×103kg/m3 D .小试管与容器内水面变化的高度相等2014海淀一模14. 如图8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初中物理液面升降问题-9题(带答案)

液面升降问题1.一块冰漂浮在某容器的水面上,当冰完全熔化的时候,容器中的水面升降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B.升高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如图所示,在盛水容器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冰块内有一部分是空心的。
当冰完全熔化后,水面的高度()A.保持不变B.略有升高C.略有降低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一块冰放在盛有0℃水的容器中。
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慢慢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内液面上升B.容器内液面保持不变C.若在容器中加水,冰块一定会上浮D.因为冰块触底,所以此时冰块不受浮力作用4.将一块不含杂质没有气泡的冰块放在38度白酒的(密度为0.95g/mL)酒杯中,漂浮在液面上,如图所示。
当冰块完全熔化后出现的情况是()A.液面高度升高B.液面高度不变C.液面高度下降D.无法确定5.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已知ρ冰=0.9×103kg/m3,ρ浓盐水=1.1×103kg/m3,如果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将()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确定6.有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水、盐水、酒精和水银四种液体,且液面高度相同。
如果把四块质量相同,外形不同的冰块分别放入四个容器中,当冰块熔化后的液面与冰刚放进去平衡而未熔化的液面,将()A.水面高度不变,其它液面都升高B.酒精液面降低,水面高度不变,盐水和水银面升高C.酒精和水面都升高,盐水和水银液面下降D.无法判断7.一块冰中含有木块,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融化后,水面()A.升高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8.在盛水的容器里放一块冰,冰块漂浮在水面上,这时冰块水上部分的体积与水下部分的体积之比是,当冰块全部熔化后,容器中水面高度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冰块里一小石块,当冰块全部熔化后,容器中水面高度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液面升降问题类专题

液面升降问题类专题类型一:容器中的固态物质投入水中后判断液面升降例题1: 情景如图1所示,小船和石块一起漂浮在水中,将石块(或金属块)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面。
分析:【练习】1、如图2所示,一个小船中放有ABC三个小球,小船和球一起漂浮在水面上,其中A 球密度小于水,B球密度等于水,C球密度大于水,小船可以自由的漂浮在水面上。
(1)只将A球放入水中,则A球(填浮沉状况),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2)只将B球放入水中,则B球(填浮沉状况),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3)只将C球放入水中,则C球(填浮沉状况),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4)若将ABC三球同时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则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2、如果将沉在水底的石块放入船中使船漂浮,液面将。
3、水槽中放一个小铁盒,铁盒中放少许细线和一个铝块,铁盒漂浮在水面。
现用细线把铝块拴在铁盒下面,铁盒仍漂浮在水面,如图3所示。
讨论此时水槽中的水位以及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说法正确的是()A.水槽中水位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B.水槽中水位下降,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C.水槽中水位不变,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小D.水槽中水位上升,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类型二:纯冰浸于液体,熔化后判断液面升降分析:1.冰块放在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简单推导过程:2.冰块放在盐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
简单推导过程:3.冰块放在煤油(或酒精)中,沉底,熔化后,液面。
简单推导过程:类型三:如图4冰块中含有其它物体浮于水中,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
分析:【练习】1.冰块内包有一个石块(石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石块(填浮沉状况),则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2.冰块内包有一个密度等于水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图43.冰块内包有一个木块(木块密度小于水)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液面升降专题

1.如图梯形物体重为12N ,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 ,梯形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 ,它受到液体的压力的合力为 N ,方向 。
若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4N ,则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为 N 。
2.轮船在15m 深的河里航行,在距河底12m 的船底上有一个面积为4cm 2 的小洞,用塞子塞住,则水对塞子的压力为_______N.3.如图11所示,是一个水位高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水恰好顶起塞子A 从出水孔流出,水位下降后,塞子A 又把出水孔堵住。
塞子A 底部是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状,半球恰好塞入出水口中。
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V =4πr 33球表面面积公式是S 球=4πr 2,圆面积公式是S 圆=πr 2,水的密度为ρ,塞子的质量为m ,不计塞子与器壁的摩擦,则水面距离出水口的最大高度为 。
4.如图10所示,有一个梯形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液体的密度为ρ,深度为H ,物体高度为h ,体积为V ,较大的下底面面积为S ,较小的上底面面积为S /,则该物体受到水向下的压力F 为 .h HV5.如图8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 甲和S乙。
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
现将体积相等的A 、B 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 悬浮,物体B 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1、压力为F 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2、压力为F 2。
已知物体A 与物体B 的密度之比为2:3,S 乙等于4S 甲。
则F 1:F 2=____6.如图6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甲为圆柱形,底面积为S 1,容器乙下半部分为圆锥形,底面积为S 1,上半部分为圆柱形,底面积为S 2,S 1:S 2=2:1,甲、乙两容器的质量相等。
如图6所示甲、乙两容器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后再分别放入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块A 和B ,物块A 放在器甲中,静止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物块B 放在容器乙中,静止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在水中静止时,物块A 和B 均未与容器底接触。
第十章+浮力+专题七+液面升降问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专题七 液面升降问题
第2课时 液面升降问题的定量计算
题型1 浸没物体引起的液面变化
方法指导
如图所示,浸没的物体将体积为 排
大小的水挤占到容器上部,因此,容易
得到 =
排
容器
。
典例1一个底面积为 的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把
一质量为 . 的实心正方体铝块轻轻放入其中,当铝块静止
浮力为___ ,木块 的密度为___________ / 。剪断细线,
。
当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______
6.[2023·开州区一模]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
× − 、重 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
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向容器中倒入足
解得 =
排
容器
。
典例2 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 的圆柱形容器中水深为
,将一棱长为 的实心正方体物块轻轻放入水中,
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水面上升了 ,如图乙所示。
(水 = . × / , 取 /) 求:
甲
乙
的压力为____
甲
乙
跟踪训练
7.[2021·巴南区期末改编]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高
的长方体物块 从容器底部缓慢拉出,图乙为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 与物块 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 之间的关系。
2 500
物块 没有露出水面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
。 ( 取 /)
= .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减小量
= 水 = . × / × / × . =
题型3 利用图象反应液面的升降
典例3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一长方体物块从装有水的
2024年第十章浮力专题训练(六)液面的升降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8.9×10
V金 3×10−4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液面的升降
9.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 cm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
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容器中装有 1 000 cm3的水,将一个重6 N、高 10
cm的实心长方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竖直浸入水中,当长方体A刚好
3
ρ水 1.0×103kg/m
浸可得,容器的底面积:
V水
900cm3
S容= +SA=
+100cm2=250cm2=2.5×10-2m2,当木块A刚好浸没时,容器内水的
6cm
h浸
深度:h水=hA+l=10cm+4cm=14cm,由ρ<ρ水可知,细绳剪断后,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此
时受到的浮力F浮′=G=6N,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F
10N
p1= =
=2000Pa,因当金属块触底细线松弛时,容器对桌面的
2
S 50×10−4m
压强与触底前相比增大了4740Pa,所以,金属块触底细线松弛时容器对桌
面的压强:p2=p1+Δp=2000Pa+4740Pa=6740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液面的升降
(3)金属块的密度。
解:金属块触底细线松弛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
6N
-4m3,则水面下降的高度:Δh=V水′+VV排′= 浮 =
×10N/kg=6×10
专题09 柱形容器液面升降问题

专题七:柱形容器中液面升降问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Δh =Gρ液gS SV 浸=二、当物体悬浮或沉底时:Δh =V 物S三、物体向下(向上)运动h 时:Δh =S 1hS2−S 1四、压力压强变化如图所示,有一横截面积为S 1、重为G 圆柱形容器;一个足够长的直柱形金属块,其横截面积为S 2,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深度为h 、体积为V 的液体;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现将金属块慢慢浸入液体中深为h ,液面上升h ∆,金属块始终没有浸没于液体中。
求在金属块浸入液体前后: (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的变化量Δp 1 ; SF ShSg h g p 浮∆=∆=∆=∆ρρ1 (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变化量ΔF 1;浮F hS g S p F ∆=∆=∆=∆ρ11 (3)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化量ΔF 2;浮F S p F ∆=∆=∆12 (4)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Δp 2;SF S hS g S F p 浮∆=∆=∆=∆ρ22五、典例1.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0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20m3、质量为1.6×104kg的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
求:(1)物体A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如图所示,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的一半),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减小了多少。
2.一底面积为400cm2的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装有足够多的水。
现将一质量为7.8kg的实心正方体铁块放入水中,当铁块静止时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对于未放入铁块时变化了多少?=7.8×103kg/m3)(水未溢出,ρ铁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足够深的轻质圆柱形容器中放有质量为2.1千克,密度为0.75×103千克/米3的圆柱形木块,木块、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3S、8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面升降问题分析液面升降的主要类型有:1、纯冰在纯水中熔化;2、纯冰在盐水(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中熔化;3、纯冰在密度比水小的液体中熔化;4、含有木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5、含有石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6、含有煤油(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液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7、一块冰漂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空气、氢气、二氧化碳),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如何变化?例1:有一块冰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将怎样变化?解:冰块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即图中斜线部分)为:V排=F浮/ρ水g=G冰/ρ水g=m冰/ρ水(∵漂浮时F浮=G冰)冰块化成的水的体积为:V=m水/ρ水=m冰/ρ水(∵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冰= m水)所以液面高度不变推论:纯水水面上浮有纯冰.当冰熔化时液面将不变。
当冰熔化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例2:若一冰块在水中,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块完全熔化后,容器内的水面将怎样变化?解析:冰块没有漂浮在水面上,冰块所受浮力小于冰块所受重力,所以熔化前F浮<G冰,而F浮=G 排ρ水g V排,即ρ水g V排<G冰,故得V排<G冰/(ρ水g)熔化为水的体积 V水=m水/ρ水= m冰/ρ水= G冰/(ρ水g)所以V排<V水,即熔化后水面要上升。
例3: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浓盐水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如果冰块全部熔化后,则 ( )A.液面不变 B.液面上升 C.液面下降 D.无法判断解析:冰块熔化前,在盐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有F浮=G,即ρ盐g V排=m冰gV排=m冰/ρ盐 (1)冰块熔化后,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冰熔化成水的体积,即V’排=V水= m水/ρ水(∵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冰= m水, m水/ρ水=m冰/ρ水) (2)比较冰块熔化前与冰块熔化后排开液体的体积可得m冰= m水, ρ水<ρ盐。
比较(1) .(2)可知V’排>V排,冰块在浓盐水中熔化后。
液面上升.例4: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酒精(或煤油等)中,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高度将怎样变化?冰块熔化前,在酒精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有F浮=G,即ρ酒g V排=m冰gV排=m冰/ρ酒 (1)冰块熔化后,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冰熔化成水的体积,即V’排=V水= m水/ρ水(∵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冰= m水, m水/ρ水=m冰/ρ水) (2)比较冰块熔化前与冰块熔化后排开液体的体积可得m冰= m水, ρ酒<ρ水。
比较(1) .(2)可知V’排<V排,冰块在酒精中熔化后。
液面下降.推论:例5:在盛水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冰中夹着一小木块,当冰完全熔化为水时,水面将如何变化?冰块漂浮时:F浮=G冰+G木ρ水gV排= G冰+G木,V排= (m冰+m木)/ ρ水=m冰/ρ水+m木/ρ水当冰块化成水时:m冰= m水, m水/ρ水=m冰/ρ水V排= m水/ρ水+ m木/ρ水 (1)又因为木块仍漂浮,F木浮= G木ρ水gV木排= m木gV木排=m木/ρ水V’排=V水+ V木排= m水/ρ水+ m木/ρ水 (2)由(1) .(2)得:V排= V’排故当冰完全熔化成水时,水面不变。
推论:当冰块中含有密度比水小的固体(如小蜡块)或将密度比水小的固体放在冰块上浮于容器内水面上,则冰熔化后,仿照上述方法推算可知,水面将保持不变。
例6.:有一块冰中含有小石块,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怎样变化?解:冰块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F浮/ρ水g=G总/ρ水g=(G冰+G石)/ρ水g=(m冰+m水)/ρ水①熔化后的体积为冰化成的水的体积加上沉在容器底的石块的体积,即:V=V水+V石=m水/ρ水+m石/ρ石=m冰/ρ水+m石/ρ石②比较①②式,∵ρ石>ρ水,∴V<V排所以液面下降。
推论:当冰块中含有密度比水大的物体(如小铁块、盐水等)或将密度比水大的物体放在冰块上浮于容器内水面上,则冰熔化后,物体沉入水底,水面将下降。
例7:有一块冰中含有液态的煤油,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高度将怎样变化?冰块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F浮/ρ水g=G总/ρ水g=(G冰+G油)/ρ水g=(m冰+m油)/ρ水①熔化后的体积为冰化成的水的体积加上煤油的体积,即:V=V水+V油=m水/ρ水+m油/ρ油=m冰/ρ水+m油/ρ油②比较①②式,∵ρ油<ρ水,∴V>V排所以液面上升。
例8:一块冰漂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空气、氢气、二氧化碳),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如何变化?冰块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F浮/ρ水g=G总/ρ水g=(G冰+G气体)/ρ水g=(m冰+m气体)/ρ水①熔化后的体积为冰化成的水的体积等于冰排开水的体积,但气体挥发,总体积减少,V排′<V排,所以液面下降。
变化:若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块中有一气泡,当冰块融化后水面将怎么变化?冰块里的气泡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冰熔化后水面保持不变.例9:盆内水面上有一塑料碗,碗内有木块,若将木块投入水中,盆内水面将(填“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
解析:投入前,碗与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碗+G木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G排=ρ水gV排所以ρ水gV排=G碗+G球,故得V排=G碗/ρ水g+G木/ρ水g ⑴木块投入水中后,盆漂浮在水面上,分析得V盆排=G盆/ρ水g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V木排=G木/ρ水g因此,后来碗与木块排开水的总体积V总排=V盆排+V木排=G盆/ρ水g +G木/ρ水g ⑵由⑴⑵得V总排=V排,所以液面保持不变。
例10:盆内水面上有一塑料碗,碗内是实心铁块,将铁块投入水中,盆内水面将(填“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
解析:投入前,碗与铁块漂浮在水面上,与上题分析相同,得V排=G碗/ρ水g+G铁/ρ水g ⑴铁块投入水中后,盆仍漂浮在水面上V盆排=G盆/ρ水g而铁块沉入水中, V铁排=V铁=G铁/ρ球g因此后来碗与铁块排开水的总体积V总排=V盆排+V铁排=G盆/ρ水g +G铁/ρ铁g ⑵因为ρ铁>ρ水,所以V总排<V排,液面下降。
1、一块冰漂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冰块中含有一块小木块,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如何变化?2、一块冰漂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煤油,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液面如何变化?3、一块冰漂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盐水,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如何变化?4、一块冰漂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空气、氢气、二氧化碳),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如何变化?对于液体中的物体由于某种变化而引起的液面升降问题,经常困惑着学生.考虑到这类问题在各种考试中多以填空、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本文介绍一种简便快捷的判断方法——“状态法”.一、什么叫状态法所谓“状态法”,就是对变化前后液体中的物体所处的状态进行比较来判断液面的升降.二、如何用“状态法”速断液面升降若变化前后液体中的物体都处于漂浮、悬浮状态,而无沉体出现,则液面不变;若液体中的物体,在变化前无沉体,而变化后有沉体出现,则液面下降;若液体中的物体,在变化前有沉体,而变化后无沉体出现,则液面升高.说明:变化前后液体中物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不变.三、证明设液体中的物体的总重为G,变化前后在液体中所受的总浮力分别为F浮、F浮′.若变化前后均无沉体出现,由浮沉条件知F浮′=F浮=G,ρ液gV排′=ρ液gV排,则V排′=V排,液面不变.若变化前无沉体,变化后有沉体,由浮沉条件知F浮=G,F浮′<G,则F浮′<F浮,即V排′<V排,故液面下降.若变化前有沉体,变化后无沉体,由浮沉条件知F浮<G,F浮′=G,则F浮′>F浮,即V排′>V排,故液面上升.四、应用举例例1(2014年贵阳)有三个实心小球甲、乙、丙,甲球在水中悬浮,乙球在水中下沉,丙球漂浮在水面上.现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在一只敞口的小铁盒里,然后将小铁盒漂浮在盛水的容器中(如图1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丙甲乙丙图8-15图8-15只将小球甲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B.只将小球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C.只将小球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上升D.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下降解析原来的铁盒在水中漂浮,将小球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铁盒仍漂浮,甲球悬浮,乙球下沉,丙球漂浮.显然,只要不将乙球取出放入水中,就无沉体出现,容器中的水面不变;当将乙球取出放入水中时,因有沉体出现,容器中的水面下降,故答案应选A、B、D.例2如图2所示,在一较大容器的水面上放一木块,木块上面放一个体积为1分米3、重7.84牛的物体,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物体都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解析将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后,木块仍漂浮在水面,容器中水面的变化取决于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因为ρ物=G物/gV物=0.8×103千克/米3<ρ水,所以物体在水中静止呈漂浮状态,容器中水面不变.故答案应选C.例3如图3所示,在盛水的缸底有一个实心铁球,水面上漂浮着一个脸盆.若将铁球捞出放入盆中,盆仍漂浮在水面上,则缸底所受水的压强()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解析此题虽然是液体压强大小问题,但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知,水的密度不变,压强大小取决于水的深度,即此题实质仍是判断水面变化问题.原来水中的铁球沉底,脸盆漂浮:当将铁球捞出放入盆中后,脸盆和铁球呈漂浮状态.由“状态法”可判断缸里的水面上升,则缸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答案应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