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名师》系列第十七期战斗在日伪心脏地区的新四军第1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名师》系列第十七期——战斗在日伪心脏地区的新四

军第1师

战斗在日伪心脏地区的新四军第1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讲武堂》特推出《抗战名师》系列文章,以纪念当年为了国家民族,与侵华日军浴血奋战的忠勇将士。第十七期——新四军第1师为名将粟裕亲手带出来的部队,抗战8年一直战斗在日伪心脏--苏中地区,取得了歼灭日军7000余人、伪军2.6万余人的辉煌战绩。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四军机枪手在打击敌人

新四军1师前身历程和成立之初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重新组建新四军,下辖第1至第7师和1个独立旅,第1师由活动于苏中地区的原苏北指挥部及其所属部队编成。

抗战初期,按照国共两党合作协议,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由湘鄂赣边、湘赣边、粤赣边及赣东北地区红军游击队合编组建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由闽西、闽粤边、闽赣边和浙南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合编组建新四军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

丞,副司令员粟裕。支队为旅级建制,下辖2个团,实力在2000人左右。尽管部队人数不多,装备落后,但他们是经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磨练和考验而保存下来的精华,抗战意志坚定,战斗力很强。

1938年夏,第1、第2支队先后从皖南出发,向苏南敌后发展。粟裕带领先遣支队打响了新四军江南抗日的第一枪——韦岗伏击战。此后,两支队联手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1939年1月和9月,2支队3团和1支队1团奉命调回皖南军部,3支队6团则调换到苏南,2支队也成立了新3团。当时,1、2支队由陈毅统一指挥,并抽调部队分别成立了新四军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跨江北上,展开于扬州、泰州、仪征、六合一带。1939年11月,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率主力进入江北江都,与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会合,改称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领导人不变,部队整编成3个纵队,9个团,共7000余人,开辟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原1支队1团和2支队3团这两个老团全部损失,殊为可惜。2月,奉中央军委命令,以苏北指挥部组建新四军第1师,原指挥陈毅升任新四军代军长,副指挥粟裕任1师师长,政委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原3个纵队依次改编为第1、2、3旅,全师组建之初共

1.2万人。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四军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四军1师兼苏中军区政委刘炎

第1旅,旅长兼政委叶飞,参谋长张藩,政治部主任吉洛(姬鹏飞),下辖第1、2、3团和特务营。第2旅旅长王必成,

政委刘培善,副旅长段焕竞,参谋长杜屏,政治部主任陈时夫,下辖第4、5、6团和特务营。第3旅旅长陶勇,政委刘先胜,参谋长张震东,政治部主任卢胜,下辖第7、8、9团和特务营。

从以上历程和演变看,新四军成立之初的4个支队,有两个编进了1师,最老的9个团中,1师还保留有3个,即1旅1团(老3支队6团)、2旅4团(老1支队2团)、3旅7

团(老2支队4团)。

新四军在苏北盐城重建时,为迅速组成新四军新的领导机关,原苏北指挥部即作为新四军军部的部分基础,留给1师师部的,连粟裕在内官兵共24人,显得特别精干、灵活、有效率。1师番号上叫师,实际上已是军的建制。

部队整编尚未就绪,1月11日下午,日军以飞机17架空袭我盐城。同时,日军3000人占领我黄桥,不久又占曲塘、

海安、东台等主要城镇和交通干线,开始了对我苏中地区的

"扫荡"。2月上旬,国民党苏鲁皖边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率

部1万余人在泰州公开投敌,通电就任伪军"第1集团军总

司令",其部由泰州经兴化向东北,日军由东台向北,合击盐城。

2月18日,新四军1师分三路出击,19日即连克姜堰、石家垡、苏陈庄,20日攻克泰州城。李长江猝不及防,士无斗志,兵败城破,扔下佩剑,翻墙脱逃。新四军乘胜追至界沟、塘头。三天作战,歼伪军3000余人,并接受两团伪军反正。打垮李部时,日军逼近泰州,1师迅速撤出战场,各旅以团为单位,分散到农村,避敌锋芒,另以主力一部转移至东台以北,打击北犯日军。日军虽先后占领了我海安、东台、泰州三城及其沿线许多集镇,也占领了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统治的兴化等地,但伙同李长江合击盐城的计划被打破了。讨李战役和第一次反"扫荡"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叛国投敌的

民族败类和日本侵略者,警告了投降派、亲日派。苏中抗战军民受到胜利的鼓舞,为深入农村开展根据地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41年4月,苏中军区成立,军区指挥机关由新四军1师

机关兼,粟裕和刘炎兼任司令员和政委。当时苏中军区下辖第3、第4军分区和苏中行政委员会警卫团、泰东警卫团、联合抗日司令部等(以后相继组建了第2、1、5、6军分区)。粟裕,14年后新中国首次授衔时为第一大将,此时作为华中

抗日根据地一个重要战略区的领导者,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粟裕对1师所处苏中根据地的谋划

1师活动的苏中地区,位于长江以北、京杭大运河以东,北起斗龙港,东临黄海,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这里临近南京、上海,扼制着长江下游北侧航运通道,盛产粮食、棉花、食油、海盐等重要战略物资,沿江城镇有纺织、加工等现代轻工业,商业兴盛,财源丰足,境内系平原水网,河流纵横,公路交错,交通便捷,历来是官僚资本江浙财团的重要原料基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沦陷后成为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后方和人力、物力、资源的供应基地。

粟裕认为,苏中的抗日斗争,不仅要求得军事斗争的胜利,而且应把苏中建成基本根据地,而不是游击根据地或游击区。这个认识成为粟裕领导苏中抗日斗争全过程的指导思想。

他又分析,日军在苏中的部队原是第17师团的一个联队,

分布于沿江和沿通扬运河的南通、如皋、靖江、泰兴、扬州,并沿大运河北伸至邵伯、高邮一线。伪军仅有南京汪精卫"

国民政府"所辖之伪绥靖军第3、第6两个师,分驻于扬州、南通。1941年春,日军从江南调来独立第12混成旅团接替第17师团一个联队在苏中的防务,以加强对新四军进攻的

力量。这个旅团的旅团长是南浦襄吉少将,直辖5个步兵大队和1个特种兵大队,共5600余人,武器装备好,战斗力比同等的日军部队强些,有单独执行战略任务的能力。但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