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财政学案例编写要求 2

合集下载

《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财政学》课程思政案例一、课程介绍《财政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财政制度、税收政策、公共支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财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财政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1. 财政制度与国家治理在讲解财政制度时,可以引入中国财政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强调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比古今中外财政制度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到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也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

2. 税收政策与社会公平在讲解税收政策时,可以引入中国税收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强调税收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通过对比不同税种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税收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正意识。

3. 公共支出与民生福祉在讲解公共支出时,可以引入中国公共支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强调公共支出在保障民生福祉中的作用。

通过对比不同领域的公共支出差异,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支出是保障人民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促进民生福祉改善,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和民主意识。

三、实践环节思政元素的渗透1. 调研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财政政策调研活动,深入社区、企业、政府机构等场所,了解当地的财政政策实施情况和社会影响。

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民生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 模拟财政决策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财政决策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财政政策方案。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1、阳光酒店已办理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在某市朝阳区地税局管征,税款征收方式为查账征收,2006年4月5日,区地税局在日常检查时发现2006年2月份的纳税申报表申报的应纳营业税比会计账簿上计提的营业税额少9000元,经检查人员核实,系因近期该公司资金紧张,少申报了营业税。

4月10日,区地税局认定该公司这种行为是偷税,作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对所偷税款处1倍罚款的决定,并履行了告知、文书送达等程序。

该酒店不服,认为会计账簿上已计提,只是资金紧缺未申报而已,没有故意偷税。

请分析朝阳区地税局的上述处理合法吗?依据什么?2、某企业在2004年2月进行股份制的改造过程中,有一条流水线的原值600万,已计提折旧80万元,经过中介机构评估确定的价值为680万元。

股份制的改造完成后,接受第一大股东捐赠电脑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万元,增值税3.4万元,企业另支付安装调试费用0.5万元,运输费用0.3万元,税务管理人员在纳税辅导时发现该企业对以上业务都没有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请分析经该税务管理人员辅导后企业补交了多少企业所得税1、根据d《征管法》de第25条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d规定或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a确定申报期限、申报内容s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请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阳光酒店虽然在会计账簿上已计提税款,但因资金紧缺而未如实申报,具有主观故意,是虚假申报,依照《征管法》第63条de规定,属偷税行为,但所偷税额未达到偷税罪的标准,因此,朝阳区地税局对该公司作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对所偷税款处1倍罚款的决定是合法的。

2、根据a财税字d[1997]77号《关于企业资产评估增值 s有关所得税处理d 问题通知》进行f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评估q增值,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按照国税q发[2003]45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明确的s有关所得税f问题通知》企业接受捐赠的d非货币性q资产,必须按接受捐赠时d资产入账de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d应纳税所得,依法d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财政学案例分析新

财政学案例分析新

财政学案例分析要求:1、每个班级由班长负责分为5-7个小组,每个小组原则上不超过10人。

在一起上课的两个班级分组数目应一致。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以财政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然后每个小组推选1-2人上台发言并负责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每个小组回答的问题不超过3个。

每个小组用时不超过10分钟。

3.凡是积极上台发言与提出的同学,均计入平时成绩。

案例1 原标题:自付近10万还欠医院1万多南都讯南京确诊的第一例H 7N 9禽流感患者在IC U治疗的费用每天近万元,目前治病花费近10万元,家属打算卖掉家里的二手房付医药费的消息引发热议。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认为,可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由政府部门提供必要资金保障感染病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患者:费用能否报销无人告知昨日,南都记者到达南京找到这家人。

患者丈夫叶英(化名)称,自从妻子徐丽(化名)患病以来,家里花掉9万多元的积蓄。

民政部门捐助了1万元钱,社区民警也捐了2000元,但在重症监护室每天要花费近1万元。

“现在我们已经欠了医院17000多元,只是医院没催我们交。

”叶英说,关于费用能否报销,没有人告知他们。

在徐丽还未确诊感染时,叶英就与儿子开始商量卖房子筹钱的事情,不过,这一计划一直没有实施。

前日,叶英家的地址在网上被曝光,这让他很不高兴,卖房子的计划也不得不停止。

但他一定要澄清,“卖房子是为了救人,可不是因为这里有病毒才卖的。

”昨晚,叶英与儿子在凳子上铺开写纸条,算计着家里钱能支持多久。

南都记者查阅发现,此前卫生部门一般将人禽流感病例归类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根据2003年5月施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43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资金,保障因突发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其次,2009年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中也有关于对经济困难家庭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规定。

不过南都记者查询发现,目前我国尚无针对人感染禽流感的单项医保报销政策。

财政学案例库

财政学案例库

财政学案例库财政学案例库是一个为学习者提供实际财政问题和案例分析的资源库,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财政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它涵盖了各种财政管理、预算编制、税收政策、政府支出等方面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案例题材以及财政学知识的应用场景。

在这个案例库中,学生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和案例分析,培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知识。

案例一: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分析某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在最近几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支出增加、财政预算出现赤字。

请根据相关数据,分析该城市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找出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改善方案。

案例二:税收政策调整对企业影响政府近期对某项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企业受益,而有些企业则面临着挑战。

请选取一个具体行业,分析政府税收政策调整对该行业企业的影响,提出具体建议。

案例三: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某一地区的政府制定了新一年度的财政预算,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超支和资金错位的情况。

请对该地区政府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应对措施。

以上仅仅是财政学案例库中的一小部分案例,案例库还包括了许多其他实际情况下的财政问题。

通过解决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财政管理工作中。

这也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用以探讨和研究财政领域的前沿问题。

财政学案例库的建立对于促进财政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和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案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是社会和谐基础近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有三个指标:一是分配率,指的是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三是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

如果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同样,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越高,或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越高,则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上述三项指标各自所占比重都很高。

以美国为例,国民总产值的70%是“按劳分配”的,其他国家的分配率也普遍都在54%-65%之间。

另外,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至少在40%以上,有些国家更达60%以上。

初次分配的这些特征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是以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因素为主,以政府再分配中的公平调节为辅。

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

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6)》有关数据测算,2005年,我国GDP实现18万亿元,全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8万亿元,但职工工资总额只有1.9万亿元,只占GDP的11%,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0%,另有2.9万亿元(约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0%)通过非工资渠道分掉了。

除此外,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1991年为15.3%,1996年为13%,2000年下降到12%,2005年下降到11%,同时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

此案例涉及书本第一章的内容,首先,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所以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

材料中,“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是由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书上P17讲到市场缺陷,这与市场缺陷是有关系的,主要包括1.条件性市场缺陷。

财政学案例

财政学案例

第1章现实生话中的财政向题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生活都无时无亥履到政府经济活动的影响。

一早醒来,开灯照明,用的电是政府兴建的供电厂提供的;刷牙洗脸,用的水是由政府投资的自来水公司供应的;烧菜做饭,用的煤气是由政府创办的煤气供应公司提供的;上班下班,走的是市政部门投资修筑的道路,乘的是市政部门提供的公共汽车;晚餐之后,既可以呆在家里看看政府创办的电视台的节目,也可以到政府兴建的公园散散心。

可见,我们每天的起居住行都与政府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从每个人的一生看,啼哭落地的那一天,我们中的多数人是在政府经营的医院里度过的。

伴随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成长,开始接受应有的教育,而我们就读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多半是由政府开办的。

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如果经济方面出现困难,我们可以申请政府提供的助学货款。

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受伤生病,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障服务;万一失业,可以按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

而当我们年老退休之时,可以获得社会养老保险金。

此外,政府还专门针对穷人、老人和老兵们提供了相应的扶贫、补贴或抚恤计划。

当然,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们在享受政府所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也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与消费其他产品相似,我们在用水、用电、用气,或者在收看有线电视、乘坐公共汽车时,需要向相应的城市公用事业部门缴纳一定的使用费。

同时,尽管像公园、广场、国防、治安等各种服务往往由政府向公众免费提供,但实际上,我们在享受政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也以纳税义务人的身份为政府的各方面开支缴纳各种税收。

比如,在买卖各种商品的过程中,我们所支付的价格中已经包含了一定数量的税款;而当我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就要向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我们拥有一定数量的动产或不动产,就要为此而缴纳不同形式的财产税;此外,作为劳动者,我们之所以能够享受到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各种服务,也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收入所得中有一部分要以社会保险税(费)的形式上缴给政府部门。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应该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全体公民最基本的公共需要的公共服务,如使每一个人都享有初级医疗保健;二是满足部分弱势公民的生存需要的公共服务,如针对老龄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针对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针对所有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等等。

分析:本案例意义深远,从现象上看是围绕着“医改是否成功”和“教改是否成功”展开的讨论,事实上这种讨论涉及到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的基本理论,社会公共需要是通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的,在本质上区别于市场提供私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私需要,在这里必须明确区分公共产品公共需要和私产品、私需要的基本判别标准,否则无法说明公共产品和公共需要的特征。

从理论上讲,公共产品其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而私产品则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具有较小的外部效应,本案例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政府必须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需要,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责。

如果政府不能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必然出现公共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困境,政府活动与市场活动最大的原则之一就在于政府活动以社会公平为第一位。

而市场活动则以效率为第一位,政府活动的公平性就是表现在其满足的公共需要是每一位社会成员共同的无差别的需要。

第二,哪些产品是公共产品的应当由政府提供。

事实上我们并不能说医改基本不成功或教改基本不成功,我们也不能说医疗卫生和教育都应该由政府提供。

医疗卫生和教育从本质上看都是混合产品,并不是完全或纯粹的公共产品,他们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提供,这还是医改或教改的复杂性所在,必须用公共产品的理论和外部效应的理论分析医改或教改,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的认识。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可以说明卫生和教育作为混合产品不可能也不应该由政府全部提供,对卫生和教育的分析已超出本次点评的范围,政府应承担的主要是公共性较强的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而非义务教育和医疗可以由市场提供或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

《财政学》案例教学法论文

《财政学》案例教学法论文

关于《财政学》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思考【摘要】案例教学是高等教育中日益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采用该方式对发挥其学科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分析财政学案例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后,提出了具体注意事项,以期能对高校财政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财政学;案例教学法;理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案例进行讲解,或者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研讨,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原则及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该方法因其“理论联系实际”的特殊性而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被用于各类学科和课程。

财政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社会科学课程,为适应其学科重要性,提高教学质量,也需要引入并运用案例教学法。

一、《财政学》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一)财政学的学科特性决定所谓财政,指的是国家或政府的分配行为,这类活动古已有之,而相关的财政观点、思想、理论也存在久远。

我国古籍中的“国用”、“国计”、“度支”等词语都是关于当今的财政即政府理财之道的记载,“量入为出”、“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等思想则属于早期的、朴素的财政政策思想。

时至今日,政府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构成主体,政府提供服务的活动已成为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前提。

因此,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总产品分配活动的社会科学,其实质是从政府的长期实际经济活动中提炼、归纳出一些经验性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而逐步形成的一门学科,相关理论目前仍处于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

这一财政学科产生的特性决定了财政学的教学是离不开实际、离不开案例的。

(二)经济学专业的学习方式决定财政学是我国教育部指定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生必修的八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而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在学习方式上,以课堂学习为主、自我学习为辅;二是在学习要求上,重点为提高实践能力。

(完整word版)财政学案例作业案例一

(完整word版)财政学案例作业案例一

作业案例一1.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为什么主要由政府来主导从事,从社会公共需要和外部效应等方面来分析。

(1)教育是一种公共需要,是集消费的排他性、一定竞争性、拥挤性和正外部性等特征于一身的准公共产品。

作为一种公共需要,市场是不能有效供给的,若将教育全部推给市场去运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必然会给教育带来灾难性的损失,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2)科学研究事业也是一种社会公共需要,科研的成本与运用科研成果所获得的利益不易通过市场交换对称起来,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科学研究活动必须由政府承担。

(3)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都是全社会人们的共同需要,不是个人和个别需要的数字总和;(4)(义务)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结果都是由全体社会成员(甚至是全人类)无差别的享用的,任何人都不能收到排斥。

由市场主导的话,必然存在排他性,所以要政府的主导。

(5)社会成员享受教育和科研成果,也要付出代价(如交税或付费),但不是等价交换原则。

正是由于教育和科研的购买不是由等价交换获得的,所以不符合市场的规则,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了。

(6)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都具有正的外部性。

正的外部性是指在一个经济单位对其它经济单位带来有利的影响,但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其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由于企业不能获得由正的外部性所带来的所有利益,为此一般企业都不会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所以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都是由政府来主导的。

2.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是属于纯粹的公共产品还是混合性产品?该通过什么方式提供?(1)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作一种混合物品,然而教育也分为义务教育与高层次教育。

义务教育是保证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国家通过立法安排公民接受义务教育,即义务教育可以被公民无差别地享受,具有非竞争性;义务教育范围是全国均可的,即为非排他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

但高层次教育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此教育可以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国家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应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另一方面,个人从高层次教育获得的技能、知识是为他们自身带来更好的利益(如高薪厚职)是内在化与私人化的。

学生违纪处分案例警示

学生违纪处分案例警示

将考试试卷置于不当位置
案例: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09级学生王某,在2010年1月14日下午 的《大地测量基础》考试中,将答卷置于不当位置,构成考试违纪,被当 场发现。王某的行为违反了校规校纪,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严肃 校纪,教育本人,根据我校《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 之规定,经研究,决定给学生王某严重警告处分。
将考试试卷带出考场
案例:土建学院土木工程2010级孔某某,在2011年12月17日上午举行的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将试卷带出考场,构成考试违纪。孔某某的行为违 反了校规校纪,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严肃校纪,教育本人,根据我 校《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经研究,决定给学 生孔某某警告处分。
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并手机中存有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
案例:机电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2009级邓某某,在2013年5月12日上午的《概 率论与数理统计》重修考试中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并利用手机中存有考试内容相关 的资料抄袭,构成考试作弊。邓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校纪校规,在学生中造成了较 坏影响。为严肃校纪,教育本人,根据我校《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第二十三条第 (二)款之规定,经研究,决定给学生邓某某记过处分。
考试中随便说话,交头接耳
案例:测绘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级学生刘某某,在2013年1月17日 上午的《高等数学A(1)》考试中随便说话,交头接耳,构成考试违纪。刘某 某的行为违反了校规校纪,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严肃校纪,教育本人 ,根据我校《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经研究,决 定给学生刘某某警告处分。
1夹带小抄进入考场2窥看同学试卷3私传考试试卷给同学抄袭4接收同学传来的试卷抄袭5私传答案给同学6私自携带与考试相关的物品7将与考试内容有关的资料存于手机中并在考试过程中抄袭8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并手机中存有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五考试作弊形式五考试作弊形式五考试作弊形式五考试作弊形式9考试中使用通讯设备如手机10用手机接收考场外传来的答案11找同学替考12其他违纪情形夹带小抄进入考场夹带小抄进入考场夹带小抄进入考场夹带小抄进入考场在作弊受到处分的学生中因通过各种形式夹带小抄进入考场而受处分最为常案例

财政学案例分析题

财政学案例分析题

财政学案例分析题在进行财政学案例分析时,我们通常会关注政府如何通过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手段来影响经济。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的示例:案例背景:近年来,某国政府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和财政赤字扩大的双重压力。

为了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包括减税、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扩大社会福利支出。

然而,这些措施虽然短期内刺激了经济增长,但也导致了财政赤字的进一步扩大。

问题分析:1. 减税政策:政府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率,旨在增加企业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

然而,减税也意味着政府税收减少,这在短期内可能会加剧财政赤字。

2.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政府通过增加对交通、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投资通常需要大量资金,这可能会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从而增加政府债务。

3. 扩大社会福利支出:为了缓解社会不平等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政府增加了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出。

这些支出的增加虽然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但也会对财政预算产生压力。

政策效果分析:1. 经济增长:减税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在短期内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但长期效果取决于投资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2. 财政赤字:减税和增加支出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和支出增加,从而扩大财政赤字。

政府需要通过提高税收效率、优化支出结构或增加债务融资来平衡预算。

3. 债务管理:随着财政赤字的扩大,政府债务水平也在不断上升。

政府需要通过债务管理策略,如债务重组、延长债务期限或提高债务利率,来控制债务风险。

结论: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时,需要权衡经济增长和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

在短期内,减税和增加支出可能会刺激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政府需要通过提高税收效率、优化支出结构和加强债务管理来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

此外,政府还应考虑经济周期的影响,灵活调整财政政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以上案例分析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评估政府财政政策的效果和潜在影响。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是对公共财政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预算管理、税收政策、公共债务、政府开支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际的财政管理中,财政学理论和方法能够帮助政府解决实际问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

下面我将以一个财政学案例为例进行分析,以进一步理解财政学的应用。

案例背景:某地市政府计划建设一座新国际化商业综合体,预算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

政府需要通过财政手段为该项目提供经济支持,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分析过程:
首先,政府可以对该项目进行财政资金的投入。

由于预算金额庞大,政府不可能一次性投入全部资金,在给予资金支持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资金安排和分配。

政府可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分阶段拨付资金,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其次,政府可以考虑采取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该项目。

政府可以对该项目所得税、土地税等进行减免或降低税率的政策,以降低投资成本,提高项目的吸引力。

再次,政府可以通过合理的借贷政策筹集资金。

政府可以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或贷款等途径,融资部分项目资金,缓解财政压力,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最后,政府还需要考虑项目的经营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平衡。

政府应该对项目的运营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
收益水平,并适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运用。

结论:财政学在该案例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财政手段为项目提供经济支持,政府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财政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政府科学决策、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财政学典型案例分析

财政学典型案例分析

财政学典型案例分析第一篇:财政学典型案例分析财政学案例分析案例1:某幢旧式楼房,屡次发生失窃事件,原因之一是该居民楼里各单元没有加装公共防盗门。

每次失窃案发生以后,大家都希望楼里能装上一扇单元防盗门,各家进出有钥匙,朋友来了就在楼下通过电话喊一声,使整幢楼的安全性增加。

但防盗门一直没有装上。

向单位房管部门反映,说是住在楼里的已经不完全是本单位的人,费用难以协调;再说这些住房已经出售给私人,装防盗门应该由居民自己出钱。

于是该居民楼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之中,没有一个机构出面负责解决“装防盗门”这样的公共事务。

分析:这是一个安全问题政府提供的问题,先看着防盗门问题能否通过私人方式去解决。

在没有加装单元防盗门的情况下,一些最担心家里被盗、被抢的人首先出资给自己家里加装防盗门。

对个人来说,这要花更多的钱,但比起费时费力地去搞“制度创新”还是合算的。

从长远来讲,由于有钱的人加装防盗门,窃贼的盗窃难度大了,成功概率低了,盗窃行为的净收益小了,边际收益降低。

因此,窃贼要么设法提高盗窃技能,要么就是光顾那些不装防盗门的家庭。

这样一来,那些原以为自己没有多少钱,小偷不会光临,毋需加装防盗门的家庭会受到损失。

最后的结局是:不管有钱还是没钱、钱多还是钱少,家家都装防盗门。

对每一个家庭来讲,投资于防盗门的支出与自己对家庭财产被盗的预期损失是相关的。

也就是说,盗窃的预期损失越大,投资防盗门的愿望和实际投资越大;盗窃的预期损失越小,投资防盗门的愿望和实际投资越小。

就整幢楼而言,每个家庭用于防盗门的支出远远大于统一安装一扇单元防盗门的费用,两者之差额,代表一种制度成本,它并没有带来社会福利,却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如何以公共方式提供的安全服务——加装防盗门成为可能?这种事情该由谁来管?怎样管?其实,加装单元防盗门应该是政府管的事,因为“安全”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

第一,如果没有公共治安,犯罪必定泛滥,个人用于防治犯罪的成本大量增加,全社会用于防治犯罪的总支出也增加,不如建立公共治安体系来得经济,而防盗门的安装正是公共治安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财政学案例分析范文

财政学案例分析范文

《财政学》案例分析前言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都有一些《财政学》案例分析,它们基本是以案例库的形式出现的。

这种形式,虽然往往设计精巧,却不易提起读者学习的兴趣。

而从内容上看,有些案例直接照搬国外,不完全切合我国实际;有些案例则陈旧老套,没有时代感也缺乏现实针对性。

我们组织的《财政学》案例分析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突破:从内容上看,案例的时代性强,一方面紧密联系我国财政改革实践,另一方面,也注意了典型的国外财政案例的选取。

这些案例都是从近期财经信息中精心挑选的,都能较好地反映《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而具体的案例分析虽然三言两语,却也能精辟独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形式上看,《财政学》案例来源于经济生活实践,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说明的原理对内容有选择地作了增删、节选和重新加工,其中尤其突出了学者的观点。

这一方面使得具体案例和学者观点条分缕析,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另一方面也能尽量保持原文的精要,使初学者既能理解相关的财政学原理,也能体会到学者名家的生花妙笔和解决财政问题的独特思路。

为了更好地让初学者领会财政学原理,笔者将财政学原理拆分在包括导论(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财政支出概述、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收入概述、税收原理、税收制度、国债原理、国家预算、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财政政策、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问题等十三章内。

而每一章划分成数节,每节原理的阐释具体包括案例、简要分析、思考题和原理综述四个部分。

《财政学》案例分析是财政学初学者登堂入室的利器;而对于那些对财政学已有一定把握者来讲,通过《财政学》案例分析你也可以管窥我国《财政学》研究的发展状况,仔细研读,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们希望,《财政学》案例分析能够切实地促进学习者对于财政学的学习兴趣,对从事《财政学》教学工作的同行也有所启发。

鉴于笔者水平有限,其中或有错误和遗漏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政府与市场一、案例及分析(一)案例1.1:分拆垄断企业,能否解决问题?1、分拆微软,打破垄断2000年美国地方法院法官杰克逊法官的初步判决,几乎吸收了司法部全部反微软的观点。

《财政学》课程标准

《财政学》课程标准

《财政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财政制度、政策及发展趋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具备从事财政工作和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财政基本理论:包括财政概念、职能、原则等;2.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费、公债等收入形式、来源及征收管理;3. 财政支出:包括公共支出、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4.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目标、工具、运用等;5. 财政制度与改革:包括财政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财政政策的理解和认识;4.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财政工作场景,使学生了解财政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成绩:通过闭卷考试,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实践操作考核:根据学生在模拟财政工作场景中的表现,给出实践操作考核成绩。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教材:《财政学》2. 参考书目:《中国财政史》、《国际财政比较》、《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等。

六、教学要求1. 教师需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和教学经验,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重点;2. 学生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知识;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4. 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程评估与反馈1.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 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八、课程资源1. 提供相关的教学课件、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供学生参考和学习;2. 建立课程学习交流群,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共同提高。

财政学导论,第一,第二章2013-2014

财政学导论,第一,第二章2013-2014

(三)财政学研究的问题及其特殊视角
2、财政学的特殊视角
财政学以经济学为基础,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 在某个特定领域中的应用。 视角的比较: 货币经济学:从货币与产品、价值形态与 使用价值形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区域经济学: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 来研究经济。如果把国家视为区域,区域经济 学就表现为国际经济学。 产业部门经济学: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 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财政学的特殊视角: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 研究经济。
第二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
一、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领域 (一)政府领域与市场领域
1
市场领域: “看不见的手”
主体是企业、个人
典型的是行政管理、国防、司法、基础科研、公共 工程等。
由此可见,finance并非我们所讲的财政,我们的 课程应叫什么呢? 应该叫“public finance”.
Public finance的含义
Public finance is a field of economics concerned with paying for collective or governmental activities, and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and design of those activities. The field is often divided into questions of what the government or collective organizations should do or are doing, and questions of how to pay for those activities. The broader term (public economics) and the narrower term (government finance) are also often used.(wikipedi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序号: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金融学专业
《财政学》
案例分析
题目:
编号: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财政学期末成绩总汇:
案例编写:60%
小组讨论:20%
财经新闻:10%---与课程相关新闻的讨论
平时到课率:10%
第二部分、案例编写占总分的60%
每位同学都要根据财政学的内容编写案例,视同考试试卷,要留档案。

提示:选择近两年财政学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

如果选题是其他课程的(如金融学或其他学科的)则不能通过。

格式不一致也不得上交,请在本学期最后一次课上交。

格式:封面见上
案例字体:为小四,宋体,以下一、二、三、四点为粗体)字数要求:3000字左右。

案例编写的主要内容:
一、案例名称和案例来源:10%
案例名称要求:简洁,概括,画龙点睛,必须与财政学内容相关案例来源要求:作者文章名出版社年月日
二、案例内容:15%
要求内容新颖,紧扣财政学相关知识,选取当下社会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
三、案例分析:35%
运用所学的财政学理论,深入分析案例的本质和现象,可从多角度自圆其说。

每位同学对选择的案例应有自己的观点,不可雷同。

如果两份案例文字内容一模一样,视为抄袭。

如果是简单下载网络上原有的案例也视为抄袭。

抄袭不得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