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诗三首》
部编版8.短诗三首(繁星七一、一三一、一五九 ) 教学设计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短诗三首教学设计繁星(七一) 繁星(一三一) 繁星(一五九)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两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指导“繁”字书写,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自己尝试写一首小诗歌。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文纸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星星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诗歌,释义诗题1.出示单元导语,引出课题。
2.自由读诗,明确诗序。
3.简介作者,解释“繁星”,指导书写。
4.指名朗读,提示“啊”的音变。
初步感知“短诗”特点,简介作者,了解选文中序号的意思与来历;指导“繁”字的笔顺、结构书写,强调易错笔画,学生巩固练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有板有眼,读出节奏环节一:朗读《繁星》(一三一)1.比较思考:现代诗与古诗之间的异同,发现诗“韵”。
2.读出节奏:感知“光”“香”“响”ɑnɡ的韵脚,了解同音成韵,关注问号的语气,读出节奏。
3.情境朗读:师生合作,接读“哪一……?”排比句式,理解“思潮”。
环节二:朗读《繁星》(一五九)1.发现韵脚:发现“了”“里”,了解同字成韵。
2.读出节奏:指导分句朗读,读出分句间的强弱对比,感受现代诗高低起伏的节奏。
环节二:朗读《繁星》(七一)1.发现特点:发现无韵诗,句式相同,节奏相仿的特点。
2.读出节奏:指导朗读“母亲的膝-上--”读出节奏,引发思考。
过渡:读着读着,你不仅发现了现代诗的节奏,你还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呢?“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由学生相对熟悉的古诗入手,与现代诗形式与内容异同的比较,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初步发现现代诗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相对自由的特点。
在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节奏。
三、有声有色,读出想象环节一:想象《繁星》(七一)1.延长顿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展开想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3《诗词五首》(三首)课件
作业:
1.背诵本词。 2.练习册26课课外拓展之前。 3.课外积累杜牧古诗,背诵并梳理大意。
这首诗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案】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 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 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为议论 做铺垫。
本文主旨
借赤壁之战这则历史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抑郁不平之气。
译文: 我回答路途遥远,叹息天色已晚,我虽能写出惊人
的诗句,却毫无用处。(我要)像XXX鸟那样乘风高飞。 风啊,你不要停,把我所乘的如飞蓬般轻快的小船吹到 仙山上去吧。
思考(二)
梦中的诗人有什么苦衷?
2. “路长”“日暮”两个词写出了什么? “谩 ”字显露出词人的 怎样的一种感情?
【答案】写出了词人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和辛苦求索、 遭逢坎坷的境遇。
写作背景
唐代中期,各地藩镇拥兵自重,不服从 朝廷。于是朝廷派兵讨伐,亦不能制止。 河北诸镇为祸尤烈。河北易水的成德节 度使王承宗,祖孙三代拥兵割据39年之长, 此诗写的是朝廷和河北藩镇之间的战争 状况。
白天——首联:敌军压境,严阵以待。 傍晚——颔联:激战后的惨烈。 夜里——颈联:官军夜袭敌阵。
听读课文
重
点
折戟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原文: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铜雀:台名,曹操所建,上居姬妾歌伎,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指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东吴美女,大乔是孙策(孙权 兄)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
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点归纳-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部编版语文
部编版语文九上《13.诗词三首》知识点归纳【诗歌】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文学常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有《李太白集》传世。
二、问题探究1.理解性默写(1)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李白《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行路难(其一)》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未来仍然抱有希望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中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四个连续的动作与前两句的宴饮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当时仕途上失意受挫后极度苦闷的心情。
3. 作者用“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表达了什么意思?答:作者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交代了诗人惆怅的原因,含有无限的悲慨。
4.诗人反复咏叹“行路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沉,表达了诗人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之情。
5.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答: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思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6.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部编版九上13课《诗词三首》赏析习题及答案
13.诗词三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13.诗词三首一、行路难(其一)/李白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一、《行路难》李白【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背景】《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4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主旨】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古诗词鉴赏合集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注释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
华,同“花”。
滋,繁盛。
⑶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⑷遗(wèi):赠送,赠与。
⑸馨(xīn)香:香气。
盈:充盈,充积。
⑹致:送到。
⑺贵:珍贵。
⑻感:感受,感动。
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赏析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的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
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开头两句是以树起兴。
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
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
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整首诗围绕着“但感别经时”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1.前人在评价此诗时说有一诗句非常有“新意”,表现了诗人的创造性,你能断定是哪一句吗?简单说明一下理由。
答:“馨香盈怀袖”。
香气本来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作者却能把它写得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生动形象。
2.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课件(共41张PPT)
卖炭 翁语文老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卖 炭 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内容探究
诗歌出现了哪些人 物?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 白衫儿(宫使)
壹
诗歌主要讲了什么 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 的一车炭最终被宫
贰 使用半匹红纱一丈
绫掠夺一空
围绕炭可以分为哪 几个层次?
烧炭——运炭—— 被夺炭
叁
诗文品读
知道人物形象刻画方法 学会名句赏析
品 诗
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 把握作者的情感
尝试归纳主旨
《石壕吏》
作者简介
杜 甫 少陵野老
杜甫(712—770),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 “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 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 程,因被称为“诗史”。
诗歌翻译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 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 得是那样悲伤。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 去参加邺城之战。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 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 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随堂检测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 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 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 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 的面目。
《赠从弟》(其一、二、三)原文和译文及赏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赠从弟》(其一、二、三)原文和译文及赏析赠从弟(其一)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赠从弟(其二)①亭亭②山上松,瑟瑟③谷中风。
风声一何④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注释】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
刘桢(186--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
这是第二首。
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从(cóng)弟,堂弟。
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②亭亭:高耸的样子。
③瑟瑟:形容风声。
④一何:多么。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凝寒,严寒。
【译文】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刮得是多么强大,松枝是多么的劲挺!冰与霜正下的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导读】这首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调。
诗人并没有将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
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哀、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
象诗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诗情震荡,正显示了此诗以气胜的特色。
全诗章法浑成,承转自然。
尤其是结尾二句,以虚词设问,牵出全篇主旨,可谓收束得法,神完气足。
诗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
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
部编版小学语文《短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在第一首诗歌中有个词语叫“漫灭”,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对它的理解吗?
联系上下文,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些事情是诗人永不漫灭的回忆,在这里,漫灭就解释为磨灭,这些事情是诗人永不磨灭的回忆。同学们,你明白了吗?
在第二首诗歌中有一个词“波涛”,联系生活实际,你一定知道“波涛”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提问:生活中你是怎样记录美的?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生活中你是怎样记录美的呢?
(拍照、绘画……)
早在几年前老师出去旅行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情不自禁地拿出相机记录了下来。
请你像老师这样,试着读一读吧!
3.小结现代诗特点
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现代诗对格式没有太多的要求,而且它的韵律相对自由,可以没有韵脚,可以同字成韵,也可以同音成韵。
今天我们流利、有节奏地读好了诗歌,并且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课后请流利地读好这三首诗歌,再找一找《繁星》中的其他诗来读一读吧!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代表作品有《繁星》《春水》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眼中的美好世界吧!
3.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三首短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确哦!
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朗读。
(播放音频)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不过短诗中出现的几个“啊”,我们要联系语境来读,也就是将前一个字韵母中的最后一个字母变为声母,与a相拼,例如“大海啊”中的“啊”应该读作“ya”,“母亲啊”中的“啊”应该读作“na”。请你再试着读一读吧!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同步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同步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新闻报告第1课:《消息》第2课:《人物访谈》第3课:《故事》2. 第二单元:人物故事第4课:《邓稼先》第5课:《杜甫诗三首》第6课:《白杨礼赞》3. 第三单元:说明文第7课:《背影》第8课:《中国石拱桥》第9课:《苏州园林》4. 第四单元:诗歌第10课:《古诗十九首》第11课:《诗词五首》第12课:《诗歌朗诵》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新闻、人物故事、说明文、诗歌等各类文体的特点及写作方法。
3.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升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新闻、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诗词的鉴赏。
2. 教学重点:各类文体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介绍新闻的写作特点及方法。
以讲述人物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和情感。
2. 课文学习: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解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 例题讲解:针对各类文体特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分析解题思路,指导答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反馈,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
2. 突出重点、难点,方便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2. 答案:(1)课后练习答案: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答案附在教案后。
(2)作文答案:答案附在教案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安排。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部编版小学语文《短诗三首》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短诗三首》课文原文及赏析
《短诗三首》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括了三首简短而富有深意的诗歌。
以下是原文:
1.《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绝句》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
1.《小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夏日小池景色。
泉眼无声地流出细细的水流,树荫在水面上投下温柔的影子,显示出大自然的恬静和细腻。
小荷刚刚露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停在上面,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界的和谐。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六月的早晨离开净慈寺时所作。
他以西湖的美景为背景,赞美了夏天的独特风光。
莲叶接天,碧绿无边,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
3.《绝句》:这是杜甫的一首经典绝句,四句诗描绘了四个不同的画面,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卷。
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白鹭排列整齐飞向蓝天,窗外的西岭积雪千年不化,门前的江面停泊着来自远方的船只。
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和感慨。
这三首短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也传达了他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能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也能启发他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28张PPT)
④,吾庐⑤独破受冻死亦足!
4、突兀(wù):高耸的样子, 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 通“现”,出现。
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 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5、庐:茅屋。亦:一作“意”。 足:值得。
写诗人推已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 怀和崇高理想。
注 释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 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2、三重(chóng)茅:几层茅 草。
三,泛指多。
翻
茅飞渡江洒江郊,
译
高者挂罥长林梢③,
下者飘转沉塘坳④。
3、挂罥(juàn):挂着,挂 住。
罥,挂。长(cháng):高。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 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 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5、床头屋漏无干处:整个房子都没有
床头屋漏无干处⑤,雨脚如麻⑥未断绝。 干的地方。“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
自经丧乱⑦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⑧! 子。
6、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 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 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
布衾③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④。 3、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
子。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
注 释 翻 译
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 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 把被子蹬破了。
4、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 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 使动用法,使……裂。
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
《杜甫诗三首》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大诗人,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世称杜少陵。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
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被称为“诗圣”。
主要作品有《杜工部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这三首诗歌是他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望岳》《望岳》一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是现存杜甫诗歌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当时诗人风华正茂,满怀抱负,遍游祖国大地。
在北游齐、赵时写了这首诗。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春望》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
安史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
此时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
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
《石壕吏》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诗人回到洛阳,看到战乱之后的家乡。
两个月后,唐军在邺城大败,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经骚乱。
诗人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所见,征夫怨妇哀声载道。
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
《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知识积累《望岳》1.岱.(dài)宗:即泰山。
旧时认为泰山为五岳之首,为众山所宗。
2.齐鲁青未了.(1iǎo):意思是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
齐,指泰山以北地区,春秋时属齐。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5)
2023年秋学期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课杜甫诗三首之石壕吏教学设计石壕吏杜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2.了解杜甫及写作石壕吏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1.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2.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把握诗歌内容,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
学习指导过程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这首诗是杜甫著名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的一首。
公元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等地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城。
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
唐肃宗害怕九节度使“难相统属”,因而不置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充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样,围攻邺城的六十万大军便陷于“进退无所禀”的无政府状态,以致“城久不下,上下解体”。
第二年3月,反被史思明援军击败,全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一带告急。
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充服兵役。
这时候,杜甫正在回华州任所途中,亲眼看见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愤交加,于是创造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读,其他同学听:是否全读对了;齐读。
注意:逾戍妪咽2、自读,注意哪些句子读懂了,哪些句子读不懂,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注意重点字词:逾墙走:越过墙逃跑一何:多么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绝:没有幽咽:隐约、轻声地哭。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诗词是的语⾔艺术。
诗词常常⽤最精练的语⾔来展⽰世界的万千⽓象,形象⽽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路难(其⼀) 唐·李⽩ ⾦樽清酒⽃⼗千,⽟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拔剑四顾⼼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梦⽇边。
⾏路难!⾏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调歌头(明⽉⼏时有) 宋代·苏轼 丙⾠中秋,欢饮达旦,⼤醉,作此篇,兼怀⼦由。
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教案 【教学⽬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的语⾔,体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化的思想感情,提⾼⽂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标】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化的思想感情,提⾼⽂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路难(其⼀)》 【情境导⼊】 同学们,说起唐诗,不得不提到李⽩。
余光中在《寻李⽩》中这样赞叹他:“酒⼊豪肠,七分酿成了⽉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绣⼝⼀吐就半个盛唐。
”杜甫曾在《饮中⼋仙歌》中这样描述李⽩:“李⽩⽃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呼来不上船,⾃称⾂是酒中仙。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的名篇《⾏路难(其⼀)》,⼀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扉。
【新课解读】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上册 《杜甫诗三首》
9/1誉6/20为19 歌咏泰山的名篇。
17
• 品特色:
"钟"字"割"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9/16/2019
18
• ("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 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神奇秀丽美景的 喜爱。)
• (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 象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 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9/16/2019
15
荡胸生曾云,
凝望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这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
诗人感受 zxxk
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
一览众山小。 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9/16/2019
1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
这两句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
天下”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
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
(尖蛮锐矛横盾凶。狠、悲凉境地 ) 分三层:①(前六句)写老妇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诉说儿子情况,说明这一家人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 ②(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中现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③(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9/16/2019
31
9/16/2019
32
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天,郭子仪等九节
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
被史思明援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
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译文、注释、作者、朝代汇总
《野望》【作者】王绩【朝代】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注释】(1)东皋(gāo):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薄,迫近。
(2)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
依:归依。
(3)秋色:一作“春色”。
(4)落晖:落日。
(5)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6)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7)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黄鹤楼》【作者】崔颢【朝代】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25《杜甫诗三首_春望》 部编(统编)人教版八上 语文
春 白 烽 感 国
望 头 火 时 破
搔连花山
——
更三溅河
短 , 浑
月 , 家
泪 , 恨
在 , 城
杜 甫
欲书别春
不抵鸟草
胜万惊木
簪金心深
。
。 。 。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如何学习诗歌?
●第二招●
多思 ——感悟诗意、品味诗情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结合注释理解全诗
重要词语:
国:国都。
城:这里指长安
深:草木茂盛。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 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花与鸟是春天中美好的 景物,然而诗人见花而 “溅泪”、听鸟而“惊 心”情与景不是不一致 了吗?该怎样理解的?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提示:鸟、花起“衬托”作用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城国
春破
草山 木河
深在
。,
国都(长安)沦 陷,城池残破,虽 然山河依旧,可景 象大异:乱草地, 树木深深。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恨感 感叹时事,我见花而 别 时 落泪,与亲人离别之 鸟 花 恨,使我闻鸟惊心。 惊 溅
这个原因除给春天带来影响,还给诗人家 庭带来什么?
面对这样的景象和遭遇,诗中有哪些词点 明了作者的感受?
●望春,诗人望见什么景物?这景
物有什么特点?
草木深
国 破
阅 读 理 解
杂草
丛生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是什么原因使春天变得如此的荒凉?
烽火
阅
读
草木 深
理 解
杂草 丛生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这个原因除给春天带来影响,还给诗人 家庭带来什么?
心泪 。,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家烽 书火 抵连 万三 金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诗三首》(2课时)课前预习:1.诵读《诗三首》三遍,阅读《林肯总统被刺》2.收集作者臧克家、惠特曼及伟人林肯的资料。
3.完成《语文助学》的“预习积累”部分。
相关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者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研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体会作者感受及感情。
2.理解内容,找出诗中运用的对比、象征手法,并理解其好处。
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学习伟人的精神品质,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评价任务:1.较好的完成预习任务。
2.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3.通过诵读理清课文内容领悟诗人情感,学习伟人的精神品质。
4.把握诗歌的对比、象征的写法。
5.能够较好地与主读课文的比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嘲》《有的人》一、导入新课:由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导入并板书课题。
二、预习展示——学前预习课上展示,教师适当补充。
(一) 自嘲(zì cháo),即指自己嘲笑自己。
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法,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一种心理调节的方式,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
(二)走近作者臧克家(1905.10.8 - 2004.2.5),山东诸城人;杰出诗人,著名作家。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被誉为“农民诗人”。
(三)《有的人》成诗背景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
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
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三、自主学习1.诵读两诗,分清诗体,理解内容。
朗读要求:注意停顿、轻重、快慢,有感情等。
明确:《自嘲》是七言律诗,是一幅自画像,是对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虽是自我嘲弄,却是对自己人格的刻画,体现了鲁迅精神的两个方面(对敌、对友)。
《有的人》是现代诗,是一首颂歌,扣住了“死”,热情赞颂了鲁迅先生“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和“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为人民奉献、牺牲的伟大精神。
2.找出两诗中体现鲁迅先生精神的句子,《回忆鲁迅先生》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这种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自嘲》中的名句,也是其精神的体现。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和“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表现了鲁迅为人民奉献、牺牲的精神。
《回忆鲁迅先生》关心进步文学青年,牺牲休息时间忘我工作、克己待人,“明朝会”等都体现了以上精神。
3.《有的人》与《回忆鲁迅先生》那一篇给人更强烈的情感震撼?《回忆鲁迅先生》更强烈,具有很强的五官可感性,抒情所依托的记述对象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特别是其中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写得比较典型的片断真实可感。
《有的人》歌颂鲁迅先生奉献精神部分很动人。
但在真情实感上有缺憾,对个人成名成家思想的严厉批判可能使人难以接受。
四、合作学习——同学们先自主思考下列问题,再按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完成。
1.两首诗都运用了的写作手法。
举例说明。
明确:对比。
举例略2.名句赏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明确:典故出处——“千夫指”的出处,本于《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这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众。
“孺子牛”是《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齐景公有个庶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
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
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
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
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
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所以,那时“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
因为鲁迅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
‘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极其精当地阐述了诗中这一联的正面意蕴,也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全诗的主题。
郭沫若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
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这句诗是鲁迅爱与憎的高度概括,是他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五、探究学习同学们七嘴八舌话“死”“活”——探究《有的人》第一节两个“死”和两个“活”的不同含义。
教师推荐阅读课本P160“语文趣谈”《“活”与“死”的妙用》,了解“固定语义”和“临时语义”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六、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闭卷完成:《语文助学》P88“学习测评”6—8题。
七、课下作业默写两诗。
第二课时《啊,船长。
我的船长》及附文一、新课导入PPT课件出示图片文字:1865年4月9日,南北战争结束。
1865年4月14日晚10时15分,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看庆祝胜利的演出时,被一个奴隶主派遣的间谋、演员布斯用手枪击中头部,经抢救无效,于次日上午逝世。
时年56岁。
了解被刺真相——快速阅读P150惠特曼写的《林肯总统被刺》一文,掌握主要内容。
读完后你一定会问:为什么要刺杀总统呢?了解了伟人林肯你就知道。
二、预习展示——学前预习课上展示,教师适当补充。
(一)走近林肯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1865年),美国政治家,第16任总统(任期:1861年3月4日-1865年4月15日),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
在其总统任内,美国爆发了内战,史称南北战争。
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但就在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不幸遇刺身亡。
他是第一位遭到刺杀的美国总统,更是一位出身贫寒的伟大总统。
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向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一百多年来,林肯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
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2006年,亚伯拉罕·林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名。
最新版5美元纸币正面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震动,美国人民深切哀悼他,他的遗体在14个城市供群众凭吊了两个多星期,有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容。
5月4日,有700多万人停立在道路两旁向出殡的行列致哀,后被安葬在普林斯菲尔德橡树岭公墓。
林肯遇刺后,惠特曼极为悲痛,写下了很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表达自己对领袖的哀悼与赞美之情。
《啊,船长,我的船长》就是最著名的一首。
(二)了解作者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 Verse),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三、自主学习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朗读要求:注意停顿、轻重、快慢,有悲壮感情等。
明确:在作者心中林肯是自由、平等、民主象征,本诗通过赞颂林肯赞颂了为追求人民的自由平等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抒发对林肯的哀悼、崇敬和赞颂之情。
2.结合《林肯总统被刺》一文内容,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明确:诗歌运用象征的手法。
航船象征国家,船长象征林肯,艰苦航程象征南北战争,港口象征胜利。
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象征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人物的伟大崇高。
在航船到达港口时,船长却到下了,具体可感地表现了诗歌的悲壮的情感。
3.《啊,船长,我的船长》的写作鲜明特点是什么?明确:(1)形式美。
诗歌句子排列形式,由四五句向中间缩进,把“倒下来了,冷了,死了。
”放到中间,表达诗人对英雄林肯的哀悼和赞颂之情。
每一节的感情主旋律都是由欢乐的激昂转到悼念的悲痛。
整首诗这种情感上的强烈反差,更使人体会到诗人心中那种悲怆欲绝的感受。
(2)旋律美。
诗中以“倒下来了,冷了,死了。
”为主句间隔反复咏叹,构成了极其悲怆的主旋律。
其中又有人称上的变换,这样的手法使本诗在表现上既保持悲怆感情抒发的一致性和沉重性,又体现了这种情感的发展过程。
(3)象征美。
诗人在这首诗中采用整体象征手法,把美国比作一只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这只船上的船长,当这只大船凯旋时,船长却牺牲了。
诗人形象而又鲜明地表现了对林肯的敬仰爱戴和对林肯之死的无限悲痛。
四、合作学习比较惠特曼的一诗一文在写法上的不同。
明确:1.诗以船长象征林肯。
文则实写林肯。
2.诗无特定的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非特指的对象,文涉及的人、事、物、时、地是特定的。
3.文的真实性、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大量具体的富有特点的细节中;诗无此大量细节,真实性、生动性主要表现在诗中强烈的感情上。
五、探究学习为什么开始将林肯称为“我的船长”“我们的船长”,后来又称“亲爱的父亲”、“我的父亲”?这样变换有何好处?明确:诗歌开头,诗人将林肯称为“我的船长”、“我们的船长”,这时他流露的是战士对统帅、水手对船长的敬仰之情。
在第后两节中,他深情真挚地称林肯为“亲爱的父亲”、“我的父亲”,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诗人感情上的进一步深入。
表现他深厚的情同父子的感情。
在第1节中只是为失去领航人而悲伤,在第2、3节中则是为失去慈父般的亲人而惨痛,这样的变化使诗人的感情更加浓郁深重。
六、当堂检测1.闭卷完成:《语文助学》P87“学习测评”1—5题。
2.阅读《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谈谈自己的感受。
八十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大陆上创立了一个孕育于自由的新国家。
他们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并为此献身。
现在我们正进行一场伟大的内战,这是一场检验这一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像我们这样孕育于自由并信守其主张的国家是否能长久存在的战争。
我们聚集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将这个战场上的一块土地奉献给那些在此地为了这个国家的生存而牺牲了自己生命的人,作为他们的最终安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