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一剪梅李清照ppt课件
ppt精选
16
• • • •
盼 望
一 个
一 枝
一 杯
着满红香
良眼梅茗
人 与
愁 思
共的
女
子
ppt精选
1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ppt精选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如果说,上面没有任何一句
提到李清照和他的丈夫的两
相恩爱;那么,这两句就说
得再明白也没有了。她俩是
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
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
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
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
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
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
隘心胸不同。
ppt精选
14
• 此情无计可消除,
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 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 美满。所以,两人一经离别, 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 慕钟情。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 都有所流露。这首词就是作者 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 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
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pp洁t精选心灵。
5
背景: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 选》
因而更觉具体生动。
ppt精选
12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 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 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 流。“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 思。它体现了李清照的感叹语气。这句话看 似平淡,实际上含义很深。只要我们仔细玩 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 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 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 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 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 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ppt挚精选 爱情的具体表现。 13
《一剪梅》李清照精品PPT课件
这三首词是作者分别在少女时期、 少妇时期、晚年寡居写的作品,它们在 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之处?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 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一剪梅
--
作者简介 李 清 照 ( 1084.2.5.
-1155.4.10.)号易安 居士,宋朝杰出女文 学家,山东济南人, 婉约派词人,生于北 宋元丰七年,逝于临 安,享年七十二岁。 她的作品主要有: 《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漱玉 词》。
对李清照的评价
"一代词宗"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自主鉴赏
结合全词,找 出你觉得写得好 的句子,并说明 理由。
关于愁的诗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醉花 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 陵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点绛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 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一剪梅
--
作者简介 李 清 照 ( 1084.2.5.
-1155.4.10.)号易安 居士,宋朝杰出女文 学家,山东济南人, 婉约派词人,生于北 宋元丰七年,逝于临 安,享年七十二岁。 她的作品主要有: 《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漱玉 词》。
对李清照的评价
"一代词宗"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自主鉴赏
结合全词,找 出你觉得写得好 的句子,并说明 理由。
关于愁的诗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醉花 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 陵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点绛唇》
一剪梅_李清照..课件
对比
思考:《虞美人》 《一剪梅》两首词 作感情内涵有何不 同?欣赏《虞美人》 《一剪梅》中的写 “愁”名句。
赏析
恰 似 一 江 向 春 东 水 流
愁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赏析
才 下 却 眉 上 头 心 头
此 情 无 计 可 消 除
比较鉴赏
• 人生阶段 • 虞美人 • 一剪梅 情感变化 词风
建功报国、思乡怀人、亡国思乡、青春易逝 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相思之苦、报国无门、 忧国伤时、寄情山水、 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明快、形象生动、 绚丽飘逸、缠绵婉转、幽默讽刺、哀婉凄绝、 豪放旷达、沉郁悲慨、
.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鉴赏: 金兵入侵,无 限感慨,针对宋 高宗君臣逃跑误 国偏安江南表示 愤慨的一首诗歌 。这首绝句颇受 后人推崇。
清照园梅花泉
清照漱玉泉
李清照纪念馆
山东青州李清照纪念祠
献给一代词宗李清照
制作人:刘欢
关系倒更为密切,
衬托出词人冷清与
孤寂。
红藕香残玉簟秋
• 如果说“红藕香残” 是从客观景物(视觉、 嗅觉)来表现秋的到 来,那么“玉簟秋” 就是通过词人的主观 感受(触觉)来表达 秋的到来。
•
这样一句话,把 客观和主观,景和情 都融化在一起了。
•
•
. 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
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 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 与李璟的《山花子》“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 愁起绿波间 ”有异曲同工之处
《虞美人》《一剪梅》
李 煜 李清照
朗读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 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剪梅(李清照)-优秀实用课件
• 李清照
•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 ——她是旷古绝今的诗坛奇女。
•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李易安
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知人论世析作品
李清照(1081~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 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宋词 “婉约”派的 代表人物之一。
上阕侧重写闺中独居生活,夏末秋 初,易安欲泛舟解愁,却见残荷雁字
,月满西楼,心中倍加愁闷。寂寞相
思苦,可知一二矣。
赏析下阕
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 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 头。
花漂水流
——喻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韶光易逝,青春难再
无可奈何花落去 水流无限似侬愁 花落水流之景+两个“自” → (凄凉 伤感 无奈) 移情于物 借物抒情
欣赏诗歌要注意知人论世:
•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 2、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 3、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 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 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 感情基调和旨趣。)
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月满——明月千里寄相思 (反衬、 乐景写哀情)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 ”
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词作笔调清新
,风格细腻,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
人寻味。
诗歌赏析理论总结 1、以意逆志: 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 ——她是旷古绝今的诗坛奇女。
•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李易安
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知人论世析作品
李清照(1081~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 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宋词 “婉约”派的 代表人物之一。
上阕侧重写闺中独居生活,夏末秋 初,易安欲泛舟解愁,却见残荷雁字
,月满西楼,心中倍加愁闷。寂寞相
思苦,可知一二矣。
赏析下阕
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 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 头。
花漂水流
——喻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韶光易逝,青春难再
无可奈何花落去 水流无限似侬愁 花落水流之景+两个“自” → (凄凉 伤感 无奈) 移情于物 借物抒情
欣赏诗歌要注意知人论世:
•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 2、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 3、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 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 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 感情基调和旨趣。)
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月满——明月千里寄相思 (反衬、 乐景写哀情)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 ”
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词作笔调清新
,风格细腻,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
人寻味。
诗歌赏析理论总结 1、以意逆志: 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
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 安居士。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家,生活在书香世家, 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 考据学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 ,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 李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 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结;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 强烈的亡国之思。词风转为凄苦悲怆、哀婉动人。
寞相思之情
本词特点
• 叙相思之愁而不带一丝闺怨,含蓄典雅, 婉约而又真切。体现了词人前期的创作风 格
比较阅读
• 声声慢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起到了衬托作用。
▪
同时,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实
也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 “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 觉、嗅觉) ,“玉簟秋”是从直观 感受(触觉)表现秋,含有“人去席 冷”之意,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 触景生情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独: “独自”,独自泛舟游湖, 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愁 难排遣。
回眸乱世中的美神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诗坛奇女。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勾勒环境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叙写情事
云中谁寄锦书来? ——怀远之思
一剪梅李清照完全版精品PPT课件
❖ 3、浅俗清新,明白如话,也多用偶句,琅琅 上口,声韵和谐。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 ,两篇中都写“愁”绪,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 之愁有何区别?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玉簟秋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 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 的来到,那么“玉簟秋”就是作 者的直观感受(触觉)了,暑退 秋来,竹席也凉了, 不止是说天 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 ”之意, 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独: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 寞的方法,其正面意思是,如 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 该多好啊!
本词牌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 “一剪梅花万样娇” , 乃取前三字为调名。
李清照(1084-1155)
❖ 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
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 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孤苦,郁 郁而终。
(1084-1155)
李清照
作品
§ 以南渡为界 § 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
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 的思妇情结; §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 悲怆、哀婉动人。
3
❖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 首诗作。
❖ 这是一首闺情词。结 婚不久,赵明诚就到 远处去上学,李清照 “殊不忍别,觅锦帛, 书《一剪梅》以送 之。”(引自元人伊 世珍《嫏环记》)
•流水落花不解人情,两个“自”更增愁绪。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 ,两篇中都写“愁”绪,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 之愁有何区别?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玉簟秋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 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 的来到,那么“玉簟秋”就是作 者的直观感受(触觉)了,暑退 秋来,竹席也凉了, 不止是说天 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 ”之意, 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独: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 寞的方法,其正面意思是,如 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 该多好啊!
本词牌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 “一剪梅花万样娇” , 乃取前三字为调名。
李清照(1084-1155)
❖ 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
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 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孤苦,郁 郁而终。
(1084-1155)
李清照
作品
§ 以南渡为界 § 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
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 的思妇情结; §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 悲怆、哀婉动人。
3
❖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 首诗作。
❖ 这是一首闺情词。结 婚不久,赵明诚就到 远处去上学,李清照 “殊不忍别,觅锦帛, 书《一剪梅》以送 之。”(引自元人伊 世珍《嫏环记》)
•流水落花不解人情,两个“自”更增愁绪。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
一剪梅李清照ppt
精选完整ppt课件
44
《虞美人》《一剪梅》
李煜
李清照
精选完整ppt课件
45
朗读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 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精选完整ppt课件
46
朗读 一剪梅
李清照
精选完整ppt课件
6
李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 的一座丰碑。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 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热爱自然、伤春愁别和闺阁 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 感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11
被誉为
精选完整ppt课件
12
她的作品主要有: 《易
安居士文集》、 《易安
词》、《漱玉词》
精选完整ppt课件
13
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呢?
精选完整ppt课件
14
• 这是一首闺情词。 易安结婚不久, 赵明诚就到远处 去上学,李清照 “殊不忍别,觅 锦帛,书《一剪 梅》以送之。” (引自元人伊世 珍《嫏环记》)
36
•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 写自己相思之苦、
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 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 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 面的,而是双方的,足 见两心相印。
精选完整ppt课件
37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情”要用“计”消除,可知 其重
“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
• 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 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 相回避。”
《一剪梅》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高 二 语 文 组
邹
朗读
课外拓展
盼
合作探究,鉴赏诗歌
学生分组讨论:李清照的这首词你喜 欢哪一句话?这句话是如何表现女词 人的愁的?
高 二 语 文 组 邹 盼
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粉红色的荷花,美丽动人—— 词人的美好回忆
香残:“香”,荷花,“残”,凋
零……全词哀愁的基调(青春易逝, 高
红颜易老)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 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释】①撚(niǎn ):持取,捻弄。
高
词作上阕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 二
分析。
语
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 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或借
文 组
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表现伤春(惜春)的 邹
无奈之情。
盼
首页
高 二 语 文 组 邹 盼
返回
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邹 盼
首页
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才——却——”表现诗人感情
在短暂中的变幻起伏 ,说明“愁” 运动之速,化抽象为形象。
高 二
语
文
组
邹
返回
盼
评价提升
学生概括总结后老师补充说明。
高 二 语 文 组 邹 盼
小结: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
起全篇,渲染了凋零寒凉的清秋气氛。
组
邹
返回
盼
首页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花自飘零水自流:移情于物,借景抒情,
韶光易逝,青春难再,表现词人无
可奈何的伤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直抒胸臆,直接
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由己身推
《一剪梅》课件(共17张PPT)
试比较:《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在内容上
有哪些不同?
景物时令——前写夏景,后写秋景;
作者年龄——前为少女时期,后为少妇时期;
感情基调——前愉快开朗,后细腻深婉。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结
《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从三 个不同的时期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 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在作者 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由此可见,生活是文 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 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 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李清照(宋)
李清照(1084-1155),宋 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 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 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 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 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 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
探讨婉约词风格:
语言 清丽、含蓄 感情 婉转、缠绵 题材 较为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
作业:课外延读
渔家傲·记梦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愁更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人教版新课标必修四第二单元7 李清照词两首之《一剪梅》 (共15张PPT)精编课件
李 清 照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 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 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 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 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 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 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 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 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 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 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 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 头——相思之情无法排遣。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 “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 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 诗人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幻起伏,真实形象, 给人以遐想。
[客观景物]红藕香残,秋,兰舟, 雁字, 飘零 的花,自流的水, {意象} (荷残席冷、万物萧疏) (喻人生、年华、爱情、 离别) [主观情感]悲欢离合、凄凉独处、夫妻情深、爱情真 挚、凄凉无奈、此情无计可消除 {抒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1、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 相拍合; 2、“花、水”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无可奈何花落去 水流无限似侬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领略词人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 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 方的,足见两心相印。 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深化: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
回时 shí 水 shuǐ 一种 zhònɡ 两处 chù 闲愁 chó u 消除 chú
“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发掘,它的 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 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 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 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 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 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 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 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 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 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 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 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 头——相思之情无法排遣。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 “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 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 诗人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幻起伏,真实形象, 给人以遐想。
[客观景物]红藕香残,秋,兰舟, 雁字, 飘零 的花,自流的水, {意象} (荷残席冷、万物萧疏) (喻人生、年华、爱情、 离别) [主观情感]悲欢离合、凄凉独处、夫妻情深、爱情真 挚、凄凉无奈、此情无计可消除 {抒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1、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 相拍合; 2、“花、水”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无可奈何花落去 水流无限似侬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领略词人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 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 方的,足见两心相印。 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深化: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
回时 shí 水 shuǐ 一种 zhònɡ 两处 chù 闲愁 chó u 消除 chú
“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发掘,它的 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一剪梅》课件(21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比较阅读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情基调和志趣。)
李清照(1083-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两宋之交)出女 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之首。
三个词,概括一生
南渡为界,分为两时期
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
李 的生活
清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照
生 平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 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 为思夫、思国、思乡。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李清照《念奴娇》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西厢记》
雁,离愁的象征,思乡怀人
为什么大雁要“回”?
1、大雁为候鸟,北雁南飞。 2、鸿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写作技法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一剪梅》课件(共32张PPT)
1/9/2018
作品
以南渡为界
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 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 的思妇情结;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 悲怆、哀婉动人。
(1084-1155)
李清照
10
读懂《一剪梅》
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呢?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 一首诗作。 这是一首闺情词。 结婚不久,赵明诚 就到远处去上学, 李清照“殊不忍别 ,觅锦帛,书《一 剪梅》以送之。” (引自元人伊世珍 《嫏环记》)
红藕香残玉簟秋
《白雨斋词话》中说:“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 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 ’,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 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 哪里吗?
红藕香残
是以点代面的写法, 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 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 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 起到了衬托作用。 同时,秋天来了荷花凋 谢,其实也暗含青春易逝、红 颜易老之意。
玉簟秋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 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 表现秋的来到,那么“玉簟秋 ”就是作者的直观感受(触觉 )了,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 , 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 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衬托 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你从 哪里看出来的?找出一个关键 字。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勾勒环境
叙写情事
神驰遐思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8
词的上片主要写 女词人的独居生活, 借景抒情,词的下片 以直接抒情为主,全 词主要抒写作者的相 思离愁。
作品
以南渡为界
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 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 的思妇情结;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 悲怆、哀婉动人。
(1084-1155)
李清照
10
读懂《一剪梅》
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呢?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 一首诗作。 这是一首闺情词。 结婚不久,赵明诚 就到远处去上学, 李清照“殊不忍别 ,觅锦帛,书《一 剪梅》以送之。” (引自元人伊世珍 《嫏环记》)
红藕香残玉簟秋
《白雨斋词话》中说:“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 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 ’,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 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 哪里吗?
红藕香残
是以点代面的写法, 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 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 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 起到了衬托作用。 同时,秋天来了荷花凋 谢,其实也暗含青春易逝、红 颜易老之意。
玉簟秋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 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 表现秋的来到,那么“玉簟秋 ”就是作者的直观感受(触觉 )了,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 , 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 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衬托 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你从 哪里看出来的?找出一个关键 字。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勾勒环境
叙写情事
神驰遐思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8
词的上片主要写 女词人的独居生活, 借景抒情,词的下片 以直接抒情为主,全 词主要抒写作者的相 思离愁。
一剪梅PPT课件
“上——下——”: 李清照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把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 之物,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
“才——却——”: 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不可见心头, 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给人以遐想。
词中主旨: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 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这是 一种甜蜜的相思之愁。
——《白雨斋词话》
婉约派词作特点
题材内容:离愁别怨 语言特色:清丽典雅 艺术风格:婉转含蓄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 妇人有此 ,可谓奇矣。
——《白雨斋词话》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 不食人间 烟火者。
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鉴赏小结
《如梦令》 《一剪梅》 《声声慢》
不同 时期 不同 基调
少女时期 少妇时期 晚年寡居 明快开朗 细腻深婉 凄凉孤寂
《一剪梅》是一首相当富有诗情画意的词作,也是一首离愁伤别 词。易安结婚不久,赵明诚就到远处去上学,李清照“殊不忍别, 觅锦帛,书《一剪梅》以送之。”(引自元人伊世珍《嫏环记》) 词作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耐人寻味。
韶光易逝,青春难再 物之无情,愁更难解
自 凄凉 伤感 无奈
花落水流之景+两个“自” → 更添凄凉
何谓“一种”相思,“两 处”闲愁?
独特的构思---“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由自己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 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 作者如此肯定地说“只有一种相思”, 必然有“两处闲愁”,人居两地,情 发一心,足见两心相印。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念(愁)
合作探究:2、下片用哪几种方式抒发了怎 样的情感? 揭 花飘水流: 移情于物、借景抒情——韶光易 逝青春难再 示 主 一种、两处: 直抒胸臆——合写夫妻双方此刻望 旨 月思人的心情。 —— 情之深、重! ( 相 挥之不去,越来越浓,越来越重 无计可消除: 思 之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化无形为有形、由外到内、运动之速 愁 ) 下片:写女词人由想象回到现实
李清照(1084-1155)
• 以南渡为界, • 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 代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 结;
•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其
词风大变,转为凄苦悲怆、
哀婉动人。
•
婚后不久,赵明诚
即远行,李清照便写
下了这首《一剪梅》
寄给丈夫。
她的主要作品有:
《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漱玉
词》。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 《白雨斋词话》中说: ‚易安佳句,如《一剪 梅》起七字云:‘红藕 香残玉簟秋’,精秀绝 伦,真不食人间烟火 者。‛ 这一句写出了 什么,对于表现本文的 主旨有什么作用?
回答
• ―红藕‛,即红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 竹席。‚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句,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凄凉哀 愁。 • 首先点明了时节——荷花凋谢、竹席嫌凉 的秋天,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这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的排遣寂寞
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
• 回答: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
诗情画意,今天独自登船,眼前的
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 呢?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
该多快乐啊。一个“独”字写出了自 己的孤独处境。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这是一个倒装句,它的通常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
其次,渲染了环境气氛,对词人的孤独闲 愁起了衬托作用;
• 第三,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 ‚玉簟秋‛,是说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 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 冷‛之意。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 ‚红藕香残‛ ––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 ‚玉簟秋‛ ––从主观感受来表达秋的到来。 • 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和在一起了。
藕香残”,“独上兰舟”呼应;
启下,引出“相思愁”。移情于 物,借景抒情––韶光易逝,青春 难再。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水流无限似侬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 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 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
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
相印。两处闲愁:可见两心
一剪梅
李清照(宋)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 头。 ——李煜
李清照(1084-1155)
• 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 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 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 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亡国继以亡 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 /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 思想感情:
孤独寂寞的相思之情 • 赏析意境美
李清照 红藕香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红艳的荷花已经凋残,玉席生凉, 轻轻地提起罗裙,独自来到木兰舟上。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云中可有谁寄来书信?一排大雁已 经飞走,西楼满是清冷的月光。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花已飘落,流水也悠悠流走,同是一种 相思,分成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种闲愁实在无法消除,眉上愁云刚消, 却又上了心头。
}
————愁更愁
探讨婉约词风格:
语言 清丽、含蓄 感情 婉转、缠绵 题材 较为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
请欣赏歌曲《月满西楼》
•
•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 的独居生活,舟中所 想。
• 下片回到现实,以抒 情为主。
• 全词主要抒发了词 人的寂寞相思之情。
红藕香残玉簟秋,
全 诗 云中谁寄锦书来? 小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结
花自飘零水自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勾勒环境 独 叙写情事 居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比较阅读
<<如梦令>>与<<一剪梅>>的不同?
景物时令——前写夏景 后写秋景 前为少女时期 作者年龄—— 后为少妇时期 感情基调——前首愉快开朗 后首哀婉动人
诵读全诗
结构特点 ①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似,节奏 整齐。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神驰遐思
生 活
寞 相 直抒胸臆 思
借景抒情 寂
合作探究:
1、词的上片有哪些典型的
意象?透露出怎样的情感? 红藕香残 透露秋景的冷落、萧条。
独上兰舟 如果能与丈夫一同划船该多好啊!(孤独)
云中锦书 猜想丈夫的信该到家了。(思念) 月满西楼 仿佛身处西楼,望月计算着丈夫)
•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 雁——思及谁寄锦书来 • 谁——赵明诚 • 谁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 雁字空回,锦书无有 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
•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 踪,盼望锦书到达,遂 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
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
夜,无论舟上楼中,萦
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
• 这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运 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 • 回答:承上启下。承上,与“红
如一,心心相印.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愁锁眉间,是感情的外露;愁思在心,才 是感情的根源。先下眉而后上心,似乎不合常 理,但正表现了作者极力排解愁思的情态。 一“上”一“下”,加上“才……却……‖ 的句式,令人感到愁思转移之快与难于排解的 无奈。才下、却上(前轻后重):化无形为有 形––相思之情无法排遣。例如:李煜《虞美人》 中写到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向 东流。”
合作探究:2、下片用哪几种方式抒发了怎 样的情感? 揭 花飘水流: 移情于物、借景抒情——韶光易 逝青春难再 示 主 一种、两处: 直抒胸臆——合写夫妻双方此刻望 旨 月思人的心情。 —— 情之深、重! ( 相 挥之不去,越来越浓,越来越重 无计可消除: 思 之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化无形为有形、由外到内、运动之速 愁 ) 下片:写女词人由想象回到现实
李清照(1084-1155)
• 以南渡为界, • 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 代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 结;
•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其
词风大变,转为凄苦悲怆、
哀婉动人。
•
婚后不久,赵明诚
即远行,李清照便写
下了这首《一剪梅》
寄给丈夫。
她的主要作品有:
《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漱玉
词》。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 《白雨斋词话》中说: ‚易安佳句,如《一剪 梅》起七字云:‘红藕 香残玉簟秋’,精秀绝 伦,真不食人间烟火 者。‛ 这一句写出了 什么,对于表现本文的 主旨有什么作用?
回答
• ―红藕‛,即红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 竹席。‚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句,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凄凉哀 愁。 • 首先点明了时节——荷花凋谢、竹席嫌凉 的秋天,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这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的排遣寂寞
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
• 回答: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
诗情画意,今天独自登船,眼前的
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 呢?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
该多快乐啊。一个“独”字写出了自 己的孤独处境。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这是一个倒装句,它的通常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
其次,渲染了环境气氛,对词人的孤独闲 愁起了衬托作用;
• 第三,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 ‚玉簟秋‛,是说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 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 冷‛之意。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 ‚红藕香残‛ ––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 ‚玉簟秋‛ ––从主观感受来表达秋的到来。 • 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和在一起了。
藕香残”,“独上兰舟”呼应;
启下,引出“相思愁”。移情于 物,借景抒情––韶光易逝,青春 难再。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水流无限似侬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 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 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
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
相印。两处闲愁:可见两心
一剪梅
李清照(宋)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 头。 ——李煜
李清照(1084-1155)
• 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 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 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 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亡国继以亡 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 /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 思想感情:
孤独寂寞的相思之情 • 赏析意境美
李清照 红藕香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红艳的荷花已经凋残,玉席生凉, 轻轻地提起罗裙,独自来到木兰舟上。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云中可有谁寄来书信?一排大雁已 经飞走,西楼满是清冷的月光。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花已飘落,流水也悠悠流走,同是一种 相思,分成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种闲愁实在无法消除,眉上愁云刚消, 却又上了心头。
}
————愁更愁
探讨婉约词风格:
语言 清丽、含蓄 感情 婉转、缠绵 题材 较为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
请欣赏歌曲《月满西楼》
•
•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 的独居生活,舟中所 想。
• 下片回到现实,以抒 情为主。
• 全词主要抒发了词 人的寂寞相思之情。
红藕香残玉簟秋,
全 诗 云中谁寄锦书来? 小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结
花自飘零水自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勾勒环境 独 叙写情事 居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比较阅读
<<如梦令>>与<<一剪梅>>的不同?
景物时令——前写夏景 后写秋景 前为少女时期 作者年龄—— 后为少妇时期 感情基调——前首愉快开朗 后首哀婉动人
诵读全诗
结构特点 ①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似,节奏 整齐。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神驰遐思
生 活
寞 相 直抒胸臆 思
借景抒情 寂
合作探究:
1、词的上片有哪些典型的
意象?透露出怎样的情感? 红藕香残 透露秋景的冷落、萧条。
独上兰舟 如果能与丈夫一同划船该多好啊!(孤独)
云中锦书 猜想丈夫的信该到家了。(思念) 月满西楼 仿佛身处西楼,望月计算着丈夫)
•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 雁——思及谁寄锦书来 • 谁——赵明诚 • 谁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 雁字空回,锦书无有 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
•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 踪,盼望锦书到达,遂 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
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
夜,无论舟上楼中,萦
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
• 这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运 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 • 回答:承上启下。承上,与“红
如一,心心相印.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愁锁眉间,是感情的外露;愁思在心,才 是感情的根源。先下眉而后上心,似乎不合常 理,但正表现了作者极力排解愁思的情态。 一“上”一“下”,加上“才……却……‖ 的句式,令人感到愁思转移之快与难于排解的 无奈。才下、却上(前轻后重):化无形为有 形––相思之情无法排遣。例如:李煜《虞美人》 中写到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向 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