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高中物理必修二课 后 巩 固 提 升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3章 交变电流 3 变压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3章  交变电流 3 变压器

3 变压器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一、选择题(第1~4题为单选题,第5~6题为多选题)1.一输入电压为220 V、输出电压为36 V的变压器副线圈烧坏了,为获知此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某同学拆下烧坏的副线圈,用绝缘导线在铁芯上新绕了5匝线圈,如图所示,然后将原来线圈接到220 V交流电源上,测得新绕线圈的电压为1 V。

按理想变压器分析,该变压器烧坏前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A.1 100,360B.1 100,180C.2 200,180D.2 200,360,由U1U3=n1n3得n1=n3U1U3=5×2201=1100,变压器烧坏前,同理n2=n1U2U1=1100×36220=180,故选项B正确。

2.某物理兴趣小组对变压器进行研究,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接在学生电源交流挡位上的理想变压器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L1、L2供电,导线可视为超导体,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现闭合开关,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 )A.小灯泡L1变暗B.小灯泡L1变亮C.电压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示数变大U1不变,匝数比不变,根据U1U2=n1n2可知,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不变,而电压表测量的就是U2,故电压表的示数不变,选项C错误。

开关闭合前后,灯泡L1的电压一直等于U2,故灯泡L1的电压不变,亮度不变,选项A、B错误。

S闭合后,副线圈的总电阻减小,而电压不变,则副线圈的电流I2变大,根据I1I2=n2n1可知原线圈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选项D正确。

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n1,副线圈的匝数为n2,原线圈的两端a、b接正弦式交流电源,电压表V的示数为220 V,负载电阻R=44 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B.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1C.电流表A2的示数为0.1 AD.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 AI1U1=I22R,可解得I2=1.0A,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I2I1=1.0A0.2A=51,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重力势能(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重力势能(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重力势能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将一个物体由A移至B,重力做功()A.与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阻力有关B.与物体沿直线或曲线运动有关C.与物体是做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有关D.与物体初、末位置高度差有关]A移至B,重力做功只与物体初、末位置高度差有关,A、B、C错误,D正确。

2.(2021山东安丘月考)质量为m的足球在地面1位置被踢出后落到3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1到3的过程中,足球的重力势能始终不变,重力始终不做功B.足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加,总的变化量为0,重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为零C.足球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总的变化量为0,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总功为零D.足球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总的变化量为0,重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为零1到位置2,足球向高处运动,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负功;位置2到位置3,足球向低处运动,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正功,选项D正确。

3.一实心铁球和一实心木球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铁球的重力势能大于木球的重力势能B.铁球的重力势能等于木球的重力势能C.铁球的重力势能小于木球的重力势能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所以质量相等的铁球和木球比较,木球的体积较大,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时,木球的重心高,因此木球的重力势能大于铁球的重力势能,选项C正确。

4.(2021湖南娄底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跳高运动员先后以背越式和跨越式两种跳高方式跳过某一高度,该高度比他起跳时的重心高出h,则他从起跳后至越过横杆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A .都必须大于mghB .都不一定大于mghC .用背越式不一定大于mgh ,用跨越式必定大于mghD .用背越式必须大于mgh ,用跨越式不一定大于mgh,采用背越式越过横杆时,运动员的重心可能在横杆的下方,运动员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不一定大于mgh ;而采用跨越式跨过横杆时,运动员的重心一定在横杆之上,运动员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必定大于mgh ,故C 正确,A 、B 、D 错误。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1.电磁振荡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关于LC振荡电路中的振荡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振荡电流最大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最大B.振荡电流为零时,线圈中自感电动势为零C.振荡电流增大的过程中,线圈中的磁场能转化成电场能,线圈中的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解析振荡电流最大时处于电容器放电结束瞬间,电场强度为零,A错误;振荡电流为零时,振荡电流改变方向,这时的电流变化最快,电流变化率最大,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最大,B错误;振荡电流增大时,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C错误;振荡电流减小时,线圈中的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D 正确。

答案D2.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上带的电荷量从最大值变化到零所需的最短时间是()A. B.D.2π解析LC振荡电路的周期T=2π,其中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从最大值变到零所需的最短时间为t=,选项B正确。

答案B3.有一LC振荡电路,能产生一定波长的电磁波,若要产生波长比原来短一些的电磁波,可用的措施为()A.增加线圈匝数B.在线圈中插入铁芯C.减小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解析由于电磁波传播过程中波速v=λf恒定,因此欲使波长λ变短,必须使频率f升高。

由于频率f=,所以,增加线圈匝数和在线圈中插入铁芯,将使线圈自感系数L增大而降低频率f;减小电容器极板间距将使电容C增大而降低频率f;减小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将使电容C减小而升高频率f。

可见,选项C正确。

答案C4.(多选)在LC振荡电路中,若某个时刻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正在增加,则()A.电路中的电流正在增大B.电路中的电场能正在增加C.电路中的电流正在减小解析电荷量增加,电容器充电,电场能增加,磁场能减少,电流减小。

答案BC5.某LC电路的振荡频率为520 kHz,为能使其提高到1 040 kHz,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可变电容,使电容增大为原来的4倍B.调节可变电容,使电容减小为原来的C.调节电感线圈,使线圈电感变为原来的4倍D.调节电感线圈,使线圈电感变为原来的解析由振荡频率公式f=可知,要使频率提高到原来的2倍,则可以减小电容使之变为原来的,或减小电感使之变为原来的,故B正确,A、C、D错误。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五章习题课 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五章习题课 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抛体运动习题课: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如图所示,斜面上有A ,B ,C ,D 四个点,AB=BC=CD ,从A 点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的B 点,若小球从A 点以速度√2v 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一定落在C 点B.小球可能落在D 点与C 点之间C.小球落在斜面的运动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一定增大D.小球落在斜面的运动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不相同2.(多选)跳台滑雪是一种勇敢者的滑雪运动,运动员穿专用滑雪板,在滑雪道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跳台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

现有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跳台a 处沿水平方向飞出,初速度分别为v 和2v ,两次均在斜坡上着陆。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两次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是1∶2 B.运动员两次在空中飞行的位移之比是1∶2 C.运动员两次落在斜坡上的瞬时速度大小之比是1∶2D.运动员两次落在斜坡上的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之比是1∶2v 0,则根据题意可得tan α=12gt2v 0t=gt2v 0,解得t=2v 0tanαg,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初速度成正比,故A 正确;运动员的位移√(v 0t )2+(12gt 2) 2=t √v 02+(12gt) 2,可知位移与时间不成正比,B 错误;由落地时速度√v 02+(gt )2可知,初速度变为原来2倍,时间变为原来2倍即竖直分速度变为原来2倍,故合速度变为原来2倍,C 正确;位移方向不变,瞬时速度方向不变,D 错误。

如图所示,某物体以水平初速度抛出,飞行√3 s 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g 取10 m/s 2),由此计算出物体的水平位移x 和水平初速度v 0分别是( )A.x=25 mB.x=5√21 mC.v 0=10 m/sD.v 0=20 m/sv y =gt=10√3 m/s,将速度进行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tan 30°=v 0v y,解得v 0=10√3×√33m/s =10 m/s,则水平位移x=v 0t=10×√3 m =10√3 m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素养提升课1小船渡河与关联速度问题学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素养提升课1小船渡河与关联速度问题学案

素养提升课(一) 小船渡河与关联速度问题1.进一步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2.能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分析小船渡河问题和关联速度问题。

小船渡河问题1.运动分析:小船渡河时,同时参与了两个分运动:一个是船相对水的运动(即船在静水中的运动),一个是船随水漂流的运动。

2.两类常见问题 (1)渡河时间问题①渡河时间t 取决于河宽d 及船沿垂直河岸方向上的速度大小,即t =dv ⊥。

②若要渡河时间最短,只要使船头垂直于河岸航行即可,如图所示,此时t =dv 船。

(2)最短位移问题①若v 水<v 船,如图甲所示,最短的位移为河宽d ,船头与上游河岸夹角满足cos θ=v 水v 船。

②若v 水>v 船,如图乙所示,从出发点A 开始作矢量v 水,再以v 水末端为圆心,以v 船的大小为半径画圆弧,自出发点A 向圆弧作切线即为船位移最小时的合运动的方向。

这时船头与河岸夹角θ满足cos θ=v 船v 水,最短位移x 短=dcos θ。

【典例1】 一小船渡河,河宽d =180 m ,水流速度v 1=2.5 m/s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2=5 m/s ,则:(1)欲使船在最短的时间内渡河,船头应朝什么方向?用多长时间?位移是多少? (2)欲使船渡河的航程最短,船头应朝什么方向?用多长时间?位移是多少?(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水流速度变为6 m/s 。

船过河的最短时间和最小位移是多少?[思路点拨] 求解小船渡河问题应理清以下问题: (1)船头指向是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的方向。

(2)小船实际运动的方向是合速度的方向。

(3)v 水>v 船时,小船不能垂直河岸渡河。

[解析] (1)欲使船在最短时间内渡河,船头应朝垂直河岸方向,当船头垂直河岸时,如图甲所示。

时间t =d v 2=1805s =36 sv 合=√v 12+v 22=5√52m/s位移为x =v 合t =90√5 m 。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总结公式是高中物理知识点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修一、二课程有哪些公式要记住?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一)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二)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2). 1T秒、2T秒、3T秒…nT秒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n-1).(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n-1).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三)重力:G = mg摩擦力:(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023高中物理必刷题必修第二册

2023高中物理必刷题必修第二册

2023高中物理必刷题必修第二册1. 引言高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

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刷题是非常必要的环节,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本文将介绍2023年高中物理必刷题系列中的必修第二册,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份有效的学习指南。

2. 目录•第一章:力的合成与分解•第二章:静电场•第三章:电路基础•第四章:磁场基础•第五章:电磁感应•第六章:交流电路在每一章节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每个章节的题目进行详细介绍:题目类型、解题思路、解题步骤等。

3. 第一章:力的合成与分解题目类型•选择题: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选择题。

•填空题:给定多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题:通过图形或者文字描述,找出几个力的合力或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题思路•对于选择题,首先要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规则,然后根据图形和问题的描述,找出合力或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对于填空题,先计算出每个力的水平和竖直分量,然后将所有力的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分别相加,得到合力的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最后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对于解答题,要仔细观察图形和描述,找出几个力的合力或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先计算出各个力的水平和竖直分量,然后根据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规则,计算出合力或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题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

2.对于选择题,根据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规则,找出合力或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3.对于填空题,先计算出每个力的水平和竖直分量,然后分别相加得到合力的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最后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4.对于解答题,先计算出各个力的水平和竖直分量,然后根据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规则,计算出合力或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5.总结和回顾解题思路,确保计算的正确性。

4. 第二章:静电场题目类型•计算题:根据电荷的性质和电场的特性,计算电场强度和电势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讲义资料,复习补习资料:67万有引力定律复习与巩固(提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讲义资料,复习补习资料:67万有引力定律复习与巩固(提高)

万有引力定律复习与巩固 提高【学习目标】1.理解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 2.理解天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知识网络】【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1.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若卫星上的天线突然折断,则天线将 ( ) A .做自由落体运动B .做平抛运动C .和卫星一起绕地球在同一轨道上运行D .由于惯性沿轨道切线方向做直线运动2.人造地球卫星由于受太空稀薄气体的阻力,轨道半径逐渐减小,其相应的线速度和周期的变化情况为 ( )轨道定律 速度定律 周期定律开普勒定律发现过程:地面力学规律向天体推广定律内容:122m m F Gr =(两质点之间) 定律验证:月地检验,预测哈雷彗星等万有引力定律测量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发现未知天体掌握行星、卫星的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第一宇宙速度:v 1=7.9 km / s 意义 第二宇宙速度:v 2=11.2 km / s 意义 第三宇宙速度:v 3=16.7 km / s 意义三个宇宙速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计算常用公式 222224GMm mv m r m r r r T πω===,2GM m mg R ≈地地A .线速度增大,周期增大B .线速度增大,周期减小C .线速度减小,周期增大D .线速度减小,周期减小3.甲、乙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 ,若乙物体质量不变,甲物体质量减少21,同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也减少21,则甲、乙两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变为( ) A .F B .2F C .4FD .2F4.人造地球卫星在离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半径R 处运行,已知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此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等于 ( ) A .2gRB .gRC .gR 2D .gR 45.已知一颗靠近地面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每天约转17圈,今欲发射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其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 )A .4.6倍B .5.6倍C .6.6倍D .7倍6.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B .它们的速度可能不同C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可能不同D .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7.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61,在月球上和地球上以同样水平初速度从同样的高度抛出质量相同的小球,则两个小球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之比x x 月地:为 ( )A .61B .6C .6D .368.地球半径为R ,距地心高为h 处有一颗同步卫星;另一个星球半径为3R ,距该星球球心高度为3h 处也有一颗同步卫星,它的周期为72 h ,则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 ( )A .1:9B .1:3C .9:1D .3:19.地球上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动,则这两位观察者的位置以及两颗人造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 ( ) A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B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C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D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10、(2019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 和2M 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甲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运行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为a 1、T 1、ω1,v 1,乙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运行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为a 2、T 2、ω2、v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1∶a 2=1∶2B .T 1∶T 2=1∶2C .121ωω=∶D .121v v =∶11、(2019 四川高考)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

第五章 1 曲线运动—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五章 1 曲线运动—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五章抛体运动1曲线运动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速率B.速度C.加速度D.合力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但大小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选项B正确,A错误;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力和具有加速度,力和加速度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故选项C、D错误。

答案B2.(2020福建福州五校高一上学期测试)翻滚过山车是大型游乐园里比较刺激的一种娱乐项目。

如图所示,翻滚过山车(可看成质点)从高处冲下,过M点时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在圆形轨道内经过A、B、C三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山车做匀速运动B.过山车做变速运动C.过山车受到的合力等于零D.过山车经过A、C两点时的速度方向相同解析过山车做曲线运动,其速度方向时刻变化,速度是矢量,故过山车的速度是变化的,即过山车做变速运动,A错,B对;过山车做变速运动,即运动状态时刻变化,因此其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C错;过山车经过A点时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C点时速度方向竖直向下,D错。

答案B3.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从A点运动到B点,这时突然使它所受的力反向而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关于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中Bb为B点切线方向)()A.物体可能沿曲线Ba运动B.物体可能沿直线Bb运动C.物体可能沿曲线Bc运动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由B点返回A点解析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v B沿B点的切线方向,即沿Bb方向。

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运动,恒力F指向轨迹内侧,当恒力F方向反向后,可知物体以后可能沿曲线Bc运动,故选项C正确。

答案C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突然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恒力作用时,则物体()A.继续做直线运动B.一定做曲线运动C.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D.运动的形式不能确定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合力一定为零。

现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恒力作用,则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2章 电磁感应 习题课三 电磁感应中的综合问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2章 电磁感应 习题课三 电磁感应中的综合问题

习题课三电磁感应中的综合问题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一、选择题(第1~2题为单选题,第3~6题为多选题)1.如图所示,垂直于导体框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导体ef的长为l,ef的电阻为r,外电阻阻值为R,其余电阻不计。

ef与导体框接触良好,当ef在外力作用下向右以速度v匀速运动时,ef两端的电压为( )A.BlvB.BlvRR+r C.BlvrR+rD.BlvrR,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ef两端的电压相当于电源的路端电压,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 ef=ER总·R=BlvR+rR,选项B正确。

2.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规定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如图甲所示,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 按图乙所示变化时,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变化的是( )内,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根据楞次定律,线圈中感应电流为负方向,且保持不变;1~3s内,磁感应强度不变,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零;3~5s 内,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线圈中感应电流为正方向,且保持不变;0~1s内和3~5s内磁场的变化率之比为2∶1,即感应电动势之比为2∶1,可得出感应电动势图像为B,选项B正确。

3.由螺线管、电阻和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螺线管匝数为n,横截面积为S,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d。

螺线管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颗粒悬停在电容器中,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A.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B.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C.磁感应强度变化率为nmgdqSD.磁感应强度变化率为mgdnqS,带正电颗粒悬停在电容器中,粒子受重力与静电力作用,故静电力竖直向上,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即通电螺线管的下端为电源正极,根据电源内部的电流由负极流向正极,由安培定则可知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选项A错误,B正确。

带正电颗粒悬停在电容器中,粒子受重力与静电力作用,有qE=mg,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电=nΔΦΔt =nΔBΔtS,且E=E电d,联立解得ΔBΔt =mgdnqS,选项C错误,D正确。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抛体运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抛体运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五章抛体运动5.1 曲线运动 .......................................................................................................................... - 1 -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 - 5 -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 16 -5.4抛体运动的规律 ............................................................................................................. - 23 -专题抛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 31 -5.1 曲线运动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特别提示]数学中的切线不考虑方向,但物理学中的切线具有方向。

如图所示,若质点沿曲线从A运动到B,则质点在a点的速度方向(切线方向)为v1的方向,若从B运动到A,则质点在a点的速度方向(切线方向)为v2的方向。

2.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运动性质由于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变化的,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7-4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课后巩固提高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7-4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课后巩固提高

课后巩固提高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3为单选,4~6为多选。

每小题8分,共48分。

)1.关于物体的弹性势能,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发生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B.拉伸时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压缩时的弹性势能C.拉伸长度相同时,k越大的弹簧,弹性势能越大D.弹簧变长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变大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着一个轻弹簧,用手拉住弹簧上端上移H,将物体缓缓提高h,拉力F做功W F,不计弹簧的质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做功-mgh,重力势能减少mghB.弹力做功-W F,弹性势能增加W FC.重力势能增加mgh,弹性势能增加FHD.重力势能增加mgh,弹性势能增加W F-mgh3.劲度系数分别为k A=2 000 N/m和k B=3 000 N/m的弹簧A和B 连接在一起,拉长后将两端固定,如图所示,弹性势能E p A、E p B的关系为()A.E p A=E p B B.E p A=E p B 2C.E p A=3E p B2D.E p A=2E p B34.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时,下面的类比猜想有道理的是()A.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h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很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B.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h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很可能与弹簧拉伸(或压缩)时的长度有关C.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重力mg的大小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很可能与弹簧拉伸(或压缩)时的弹力大小有关D.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很可能与弹簧的质量大小有关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以速度v0冲向与竖直墙壁相连的轻质弹簧,墙壁和物体间的弹簧被物体压缩,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弹簧做的功与弹簧的压缩量成正比B.物体向墙壁运动相同的位移,弹力做的功不相等C.弹簧的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D.弹簧的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6.图甲是玩家玩“蹦极”游戏的真实照片,玩家将一根长为AB的弹性绳子的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然后从高处跳下,图乙是玩家到达最低点时的情况,其中AB为弹性绳子的原长,C点是弹力等于重力的位置,D点是玩家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玩家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对人一直做正功B.人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C.玩家通过B点之后,绳子具有弹性势能D.从A到D,弹性绳子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加二、非选择题(共52分)7.(8分)如图甲所示,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F随物体位移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在物体移动5 m的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8分)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直立于地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当把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上面处于平衡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 发生弹性形变或虽然不是弹性形变,但存在一定的恢复形状的趋势的情况下,物体才具有弹性势能,A 错.由E p =12k Δl 2知Δl 相同时,k 大,E p 就大,拉伸与压缩量Δl 相同时,E p 相同,C 对,B 错.对于压缩状的弹簧变长时依然为压缩状态,Δl 变小,E p 减小,D 错.2.D 可将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弹簧伸长到刚要离开地面阶段,拉力克服弹力做功W F 1=-W 弹,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二是弹簧长度不变,物体上升h ,拉力克服重力做功W F 2=-W G =mgh ,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又由W F 1+W F 2=W F 可知A 、B 、C 错,D 对.3.C 两弹簧上的拉力大小相等,故由胡克定律知,x A x B =k B k A,由E p =12kx 2得,E p A E p B =k A x 2A k B x 2B =k B k A=3 0002 000=32,所以C 正确. 4.BC5.BD 由功的计算公式W =Fl cos α知,恒力做功时,做功的多少与物体的位移成正比,而弹簧对物体的弹力是一个变力,所以A 不正确;弹簧开始被压缩时弹力小,弹力做的功也少,弹簧的压缩量变大时,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做的功多,故B 正确;物体压缩弹簧的过程,弹簧的弹力与弹力作用点的位移方向相反,所以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故C 错误,D 正确.6.ABC 整个过程中,重力一直做正功,重力势能一直减小;人从高空落下到弹性绳子达到原长的过程中,弹性绳子不做功,此后弹性绳子一直做负功,弹性势能一直增加.7.35 J解析:由图象可知,F 所做的功等于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W =12(10+4)×5=35 J. 8.m 2g 22k解析:m 处于平衡时mg =kx ,所以x =mg k ,而E p =12kx 2=m 2g 22k. 9.(10分)如图所示,有两个小球A、B,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特别,当它们间的距离x<l0时是斥力,它们间的距离x>l0时是引力.当x=l0时相互作用力为零,由于它们间存在着这样特别的作用力而具有一种势能,试参考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下列问题,当把小球A固定,让小球B由距A 10 l0处向A靠近,直到A、B间的距离为110l0,在此过程中,它们间的势能怎样变化?10.(12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体,中间连一弹簧,已知m A=2m B,今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B,当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1,如果水平恒力F向左拉A,当A、B一起向左加速运动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2,比较E p1与E p2的大小.11.(14分)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个质量为2.0 kg的木块相连,若在木块上再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使木块缓慢向下移动0.10 m,力F做功2.5 J.此时木块再次处于平衡状态,力F的大小为50 N,如图所示.求:(1)在木块下移0. 10 m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增加量;(2)弹簧的劲度系数.答案9.先减小后增大解析:由于B从10l0向l0运动时,A、B间为引力,对B做正功;从l 0向110l 0运动时,为斥力,对B 做负功,故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10.E p 1>E p 2解析:设m B =m ,则m A =2m ,向右拉时加速度a 1=F 3m,对A 物体列方程:kx 1=2ma 1得x 1=2ma 1k =2F 3k .当向左拉时,加速度a 2=F 3m,对B 物体列方程,kx 2=ma 2,得x 2=ma 2k =F 3k,可见x 1>x 2. 从而E p 1>E p 2.11.(1)木块下移0.10 m 过程中,力F 和重力做的功全部用于增加弹簧的弹性势能,故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ΔE p =W F +mgh =(2.5+2.0×10×0.1) J =4.5 J.(2)由平衡条件得,木块再次处于平衡时, F =kh ,所以劲度系数k =F h =500.10N/m =500 N/m.。

2024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课件

2024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课件

2024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静电场详细内容:电荷与电场、电场强度、电势、静电能、电容、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容器。

2. 章节二:电流与磁场详细内容:电流、电阻、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静电场和电流与磁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 学会运用物理公式进行问题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场强度、电势、电磁感应等概念的理解;物理公式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电荷与电场、电流与磁场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荷模型、电场线演示器、电流表、磁场演示器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导线、电阻、电容等)、计算器、草稿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静电现象、磁铁吸引铁钉等,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静电场:电荷与电场、电场强度、电势、静电能、电容、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容器。

(2)电流与磁场:电流、电阻、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场。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与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提高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重要概念、公式、典型例题、实验步骤等。

2. 板书布局:清晰、条理分明,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电场强度、电势的计算;电流、电阻的计算。

(2)实验题: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分析题:分析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详细解答,注重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查阅资料,了解静电场、电流与磁场的最新研究动态。

(2)开展小组讨论,探讨物理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五章 传感器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五章 传感器

第五章传感器1.认识传感器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M 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P, 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M 位移的大小x。

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电表,物体M 不动时, 滑片P 位于滑动变阻器正中间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M 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B.物体M 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C.物体M 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D.物体M 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解析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则电压表不分流,故触头移动时不会改变电路的电阻,也就不会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故 A 错误;电压表测的是滑片P 左侧电阻分得的电压,故示数随物体M 的移动亦即触头的运动而变化,故 B 正确,C、D 错误。

答案 B2.如图所示的电路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该电路中右侧固定不动的金属板b 与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a 构成一个电容器,a、b 通过导线与恒定电源两极相接。

若振动膜a 周期性振动,则(ꢀꢀ)A.a 振动过程中,a、b 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B.a 振动过程中,a、b 板所带电荷量不变C.a 振动过程中,灵敏电流计中始终有方向不变的电流D.a 向右的位移最大时,a、b 板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最大解析由于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池两极相连接,两极板间的电压U 保持不变,根据场强E=,C=可判断 A 错误,D 正确。

再由Q=CU 可知,B 错误。

由于Q 变化,使电容器出现充电、放电现象,电流计中电流方向不断变化,C 错误。

答案 D3.如图所示为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将平行板电容器、灵敏电流表(零刻度在中间)和电源串联成闭合回路,当压力F 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膜片发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导致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在开始对膜片施加压力使膜片电极从图中的虚线推到图中实线位置并保持固定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为(电流从灵敏电流表右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A.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B.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C.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D.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解析压力F 作用时,极板间距d 变小,由C=知,电容器电容C 变大,又电压U 不变,根据Q=CU 知,极板带电荷量变大,所以电容器应充电,电流由右接线柱流入灵敏电流表,所以指针将右偏。

《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分析本文试就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的编写修订作简要说明,并逐节对教材进行分析,希望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一、整体结构《课程标准》指出:在必修2模块中,“学生将通过机械能、曲线运动的规律和万有引力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体会高中物理课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为后续模块的选择做准备。

”为此,教科版《必修2》将该模块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章来展开: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作出上述安排,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1.将“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前移,有利于体现教材的逻辑联系。

对照《课程标准》必修2的内容安排:一、“机械能和能源”;二、“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三、“经典力学的成功与局限性”(含“万有引力”)。

教科版《必修2》是将“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放在了“机械能和能源”之前。

《必修1》模块主要是两块内容: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质点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力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和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来看,中间插入能量再回到曲线运动,显得比较生硬,而且学生在《必修1》中刚刚学习了力的分解与合成,这方面的基础有利于理解抛体运动中的运动合成与分解。

而万有引力定律也涉及了力与运动的问题,又与曲线运动相关。

学完了运动,对各种不同运动中速度的理解,又将丰富和深化对机械能的理解。

2.将“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后移,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总结拓展。

对照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含“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教科版《必修2》是将“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单独列为一章,而且放在了教材的最后。

最后以“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作为高中物理必修1和必修2模块全部内容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力学内容学习的一个总结,可以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经典力学。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7-5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后巩固提高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7-5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后巩固提高

课后巩固提高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4为单选,5~6为多选。

每小题8分,共48分。

)1.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动能B.运动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动能C.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动能一定越大D.速度较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较大2.在本实验中,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作用.这样,在小车沿木板滑行的过程中,除橡皮筋对其做功以外,还有阻力做功,这样便会给实验带来误差.我们在实验中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使木板稍微倾斜.对于木板的倾斜程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木板只要稍微倾斜一下即可,没有什么严格要求;②木板的倾斜角度在理论上应满足下面条件:重力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应等于小车受到的阻力;③如果小车在倾斜的木板上能做匀速运动,则木板的倾斜程度是符合要求的;④其实木板不倾斜,问题也不大,因为实验总是存在误差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图所示为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速度的关系的装置图,在实验中每次橡皮筋的拉伸长度都保持不变,这样每次皮筋()A.做的功一样B.产生的弹性势能相同C.产生的动能相同D.产生的重力势能相同4.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 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 m,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估计为()A.自身重力的2倍B.自身重力的5倍C.自身重力的8倍D.自身重力的10倍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中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v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距离L,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s,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F视为恒定,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FL =12M v 2B .Fs =12m v 2C .Fs =12m v 20-12(M +m )v 2 D .F (L +s )=12m v 20-12m v 2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 0开始加速行驶,经过一段时间t ,前进了距离s ,此时恰好达到某最大速度v max ,设此过程中汽车发动机始终以额定功率P 工作,汽车所受的阻力恒定为F ,则在这段时间里,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A .F v max tB .PtC.12m v 2max +F ·s -12m v 20 D .Ft v 0+v max 2二、非选择题(共52分)7.(8分)甲,乙,丙三物体的质量之比m 甲:m 乙:m 丙=1:2:3,它们沿水平方向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摩擦力作用下减速滑行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分别为l 甲、l 乙、l 丙,滑行时间分别为t 甲、t 乙、t 丙.(1)若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初动能相同,则l 甲:l 乙:l丙=________.(2)若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初速度相同,则t 甲:t 乙:t丙=________.(3)若它们所受的摩擦力相同,初速度相同,则l甲:l乙:l丙=________.8.(8分)质量为2 kg的铅球从离地面2 m高处自由落下,陷入沙坑中2 cm深处,如图所示,求沙子对铅球的平均阻力为__________.(g 取10 m/s2)答案1.A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具有的能量,而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并不一定都是动能,例如,空中飞行的飞机,这个运动中的飞机所具有的能不能都叫做动能,在高空中它还具有重力势能,故A 是正确的,B 是错误的;影响动能多少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多.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但不能说一切有质量的物体都具有动能,所以,C 选项是错误的;子弹比飞机飞得快,但动能不比飞机大,是因为质量太小,故D 选项也是错误的.动能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的,但物体具有的能量不仅仅是动能.在推导动能定理时用到了牛顿第二定律,而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所以动能定理也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2.B 倾斜木板的目的是为了平衡摩擦,消除阻力做功对实验带来的影响,所以,理论上应使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小车受到的阻力平衡,判断的标准是小车做匀速运动.3.B 弹性势能与形变量有关,形变量相同,对相同的橡皮筋所产生的弹性势能相同.4.B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律得:mgh 1-Fh 2=0,mg ×2.5=F ×0.5,所以F =5mg ,B 选项正确.5.ACD 根据动能定理,对子弹:-F (L +s )=12m v 2-12m v 20知,选项D 正确;对木块:FL =12M v 2,故A 正确;由以上二式相加后整理可得Fs =12m v 20-12(M +m )v 2,C 正确.在应用动能定理列式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功与动能变化的对应关系,不能张冠李戴,同时功的公式中的位移必须是对地位移.如对子弹用动能定理时,求功的公式中的位移必须是子弹的对地位移L +s ,对应的是子弹动能的变化;而对木块用动能定理时,位移应是木块的对地位移L ,对应的是木块动能的变化.6.ABC 汽车在恒定功率作用下是做变牵引力的加速运动,所以发动机做功为变力做功,根据P =Wt 可求W =Pt ,而P =F ′v =F ·v max ,所以P =F ·v max ,W =F ·v max ·t ;根据动能定理W -Fs =12m v 2max-12m v 20,所以W =12m v 2max +F ·s -12m v 20. 7.(1)6:3:2 (2)1:1:1 (3)1:2:3解析:(1)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l =0-ΔE k ,∴l =ΔE kμmg .由于甲、乙、丙三个物体的初动能相同,因此可得l 甲:l 乙:l 丙=1m 甲:1m 乙:1m 丙=6:3:2.(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 =Fm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t =v a =m v μmg =vμg ,与质量无关,因此t 甲:t 乙:t 丙=1:1:1.(3)由动能定理公式知-F f l =0-12m v 2,∴l =12m v 2F f,由于初速度和摩擦力相同,因此可得:l 甲:l 乙:l 丙=m 甲:m 乙:m 丙=1:2:3.8.2 020 N解析:(分段列式)小球自由下落阶段只有重力做功,设落地小球的瞬时速度为v ,则mgH =12m v 2,解得v =2gH =2×10×2m/s =210 m/s.小球从陷入沙中到停止运动这段时间里,重力对小球做正功,阻力F f对小球做负功,由动能定理有mgh-F f h=0-12m v2.解得F f=2 020 N.(全程列式)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重力在全过程中均做功,阻力则只在小球陷入沙坑后才做功.由动能定理有mg(H+h)-F f h=0,故F f=mg(H+h)h=2 020 N.当物体的运动过程可分为几个过程而又不需要研究过程中的详细作用时,用动能定理解答比用牛顿定律解答要方便的多.9.(12分) 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 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__________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②将小车停在C点,____________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__________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v22-v21|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Δ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的ΔE3=______________,W3=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表1,请在图中的方格纸上作出ΔE-W图线.表1数据记录表10.(12分)把完全相同的三块木板固定叠放在一起,子弹以v0的速度射向木板,刚好能打穿这三块木板,如果让子弹仍以v0的速度垂直射向其中的一块固定木板,子弹穿过木板时的速度是多少?11.(12分)小球的质量为m,在距地面高为h处以初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设空气阻力恒为F′且小于mg,若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不损失能量,小球最后静止在地面上,问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经历的路程是多少?答案9.(1)①小车 ②由静止释放 ③改变钩码数量(2)0.600 J 0.610 J(3)如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能定理,意在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考生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1)①在实验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和传感器做功使小车和传感器的动能增加,所以需要测量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③通过控制变量法只改变小车的质量或只改变拉力大小得出不同的数据;(2)通过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和AB 长用W =FL 可计算拉力做的功;(3)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由动能定理W =12m (v 22-v 21)可知W 与ΔE 成正比,作图可用描点法. 10.63v 0解析:设子弹与木板间作用力为F ,每块木板的厚度为s ,据动能定理知子弹射出三块木板时:-F ·3s =0-12m v 20,① 子弹射击一块木板时:-F ·s =12m v ′2-12m v 20,② 由①②两式得:v ′=63v 0. 11.2mgh +m v 22F ′解析:设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经历的路程为s ,则对整个过程列动能定理方程,则有:W G +W f =0-12m v 2, ∴mgh -F ′s =-12m v 2. 解得:s =mgh +12m v 2F ′=2mgh +m v 22F ′. 在计算摩擦力或空气阻力所做的功时,由于摩擦力或空气阻力的方向一直与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因此摩擦力或空气阻力做功的计算公式为W f =-F f s 路,式中s 路为在运动过程中小球经过的路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2册 第8章、3课后提升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2册 第8章、3课后提升练习

第8章、3A 组·基础达标1.(多选)一个质量为25 kg 的小孩从高度为3.0 m 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2.0 m/s.g 取10 m/s 2,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外力做功50 JB .克服阻力做功500 JC .重力做功750 JD .支持力做功50 J【答案】AC【解析】由动能定理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W =12mv 2-0=12×25×22 J =50 J ,A 正确;由动能定理mgh -W f =12mv 2-0,W f =700 J ,B错误;重力做功W G =mgh =750 J ,C 正确;支持力与速度垂直不做功,D 错误.2.用竖直向上、大小为30 N 的力F 将2 kg 的物体从沙坑表面由静止提升1 m 时撤去力F ,经一段时间后,物体落入沙坑,测得落入沙坑的深度为20 cm.若忽略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则物体克服沙坑的阻力所做的功为( )A .20 JB .24 JC .34 JD .54 J【答案】C【解析】对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有Fh +mgd -W f =0,解得物体克服沙坑的阻力所做的功W f =34 J ,C 正确.3.(多选)如图,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 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质点P 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 ,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F N ,则( )A .a =2mgR -W mRB .a =2mgR -WmRC .F N =3mgR -2WRD .F N =2mgR -WR【答案】AC【解析】质点P 下滑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 -W =12mv 2,可得v 2=2⎝⎛⎭⎪⎫gR -W m ;在最低点,质点P 的向心加速度a =v 2R =2mgR -Wm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2R ,解得F N =3mgR -2WR ;故A 、C 正确,B 、D 错误.4.在一次军事训练中,某战士从图示高处跳下,双脚触地后,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 m ,在着地过程中他双脚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约为( )A .600 NB .1 200 NC .2 400 ND .3 600 N【答案】C【解析】消防员质量约m =60 kg ,由题图中旁边消防战士身高可知,脚初始离地高度约H =1.5 m .对消防队员运动的全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 +h)-Fh =0,解得F =mg H +h h =60×10 1.5+0.50.5N =2400 N ,故C 正确.5.在距水平地面10 m 高处,以10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1 kg 的物体.已知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6 m/s ,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抛出时人对物体做功为150 JB .自抛出到落地,重力对物体做功为78 JC .飞行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功22 JD .物体自抛出到落地时间为 2 s 【答案】C【解析】抛出时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的动能,则有W =12mv 2=12×1×102 J =50 J ,故A 错误;自抛出到落地,重力对物体做功为W =mgh =1×10×10 J=100 J ,故B 错误;在飞行过程中有重力和阻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W f =12mv 2-12mv 20,代入数据,可得克服阻力做功为W f=22 J ,故C 正确;因为物体在飞行过程中还受阻力作用,所以不是平抛运动,则竖直方向也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无法计算,故D 错误.6.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W拉-W阻=ΔE k,则W拉>ΔE k,A正确,B错误;W阻与ΔE k的大小关系不确定,C、D错误.7.(多选)(江苏卷)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从A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 )A.弹簧的最大弹力为μmgB.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μmgs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D.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为2μgs【答案】BC【解析】物块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弹簧最短时,物块具有向右的加速度,弹力大于摩擦力,即F>μmg,A错误;根据功的公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μmgs+μmgs=2μmgs,B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弹簧弹开物块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通过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故E pm=μmgs,C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初动能通过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即12mv 2=2μmgs,所以v =2μgs,D 错误.8.某士兵练习迫击炮打靶,如图所示,第一次炮弹落点在目标A 的右侧,第二次调整炮弹发射方向后恰好击中目标,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每次炮弹发射速度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二次炮弹在空中运动时间较长B .两次炮弹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C .第二次炮弹落地速度较大D .第二次炮弹落地速度较小 【答案】A【解析】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相等.根据下落过程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h =12gt 2,第二次下落高度高,所以第二次炮弹在空中运动时间较长,故A 正确,B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mgh =12mv 2-12mv 20,由于两次在空中运动过程重力做功都是零,v =v 0,所以两次炮弹落地速度相等,故C 、D 错误.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由14圆弧AB 和12圆弧BC 组成的光滑固定轨道,两者在最低点B 平滑连接.AB 弧的半径为R ,BC 弧的半径为R2.一小球在A 点正上方与A 相距R4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A 点沿圆弧轨道运动.(1)求小球在B 、A 两点的动能之比;(2)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能否沿轨道运动到C 点. 【答案】(1)5∶1 (2)见解析【解析】(1)设小球的质量为m ,小球在A 点的动能为E kA ,由动能定理,得E kA =mg R4.①设小球在B 点的动能为E kB ,同理有 E kB =mg 5R 4.②由①②式,得E kB E kA =51.③(2)若小球能沿轨道运动到C 点,小球在C 点所受轨道的正压力F N 应满足F N ≥0.④设小球在C 点的速度大小为v C ,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加速度公式,有F N +mg =m v 2CR 2.⑤由④⑤式,得v C 应满足mg≤m 2v 2CR .⑥由动能定理,有mg R 4=12mv C 2.⑦由⑥⑦式可知,小球恰好可以沿轨道运动到C 点.B 组·能力提升10.A 、D 两点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B 、C是斜面上的两个点,L AB =L BC =L CD ,E 点在D 点正上方并与A 点等高.从E 点以一定水平速度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球1落在B 点,球2落在C 点,球1和球2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球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 2B .两球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22∶1C .两球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2D .两球重力做功之比为1∶3 【答案】D【解析】球1和球2下降的高度之比为1∶2,根据t =2hg,可知时间之比为1∶2,故A 正确;因为球1和球2的水平位移之比为2∶1,时间之比为1∶2,则初速度之比为22∶1,故B 正确;根据功的定义可知,重力做功之比为1∶2,故C 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可知,重力做功大小即为动能的变化量,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2,故D 错误.11.(东莞名校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的推动下,从山坡底部A 处由静止运动至高为h 的坡顶B ,获得速度为v ,AB 的水平距离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是mghB .合力对物体做的功是12mv 2+mghC .推力对物体做的功是Fs -mghD .阻力对物体做的功是12mv 2+mgh -Fs【答案】D【解析】重力做功W G =mgΔh=mg(h A -h B )=-mgh ,故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mgh ,故A 错误;对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得W 合=12mv 2,故B 错误;推力F 是恒力,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为 s ,所以W =Fs ,故C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得,W F +W 阻+W G =12mv 2,解得阻力做功W 阻=12mv 2+mgh -Fs ,故D 正确.12.如图甲,轻杆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另一端连在光滑固定轴上.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到达某一位置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v x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小球通过最低点B .图乙中S 1面积的数值为0.8 mC .图乙中S 1和S 2的面积不相等D .图线第一次与横轴的交点对应小球的速度为4 m/s 【答案】B【解析】由题图知,在t 3时刻小球水平速度最大且向左,所以t 3时刻小球经过最低点,A 错误;小球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则有12mv 2-12mv 20=2mgL ,代入数据,得12m×62-12m×22=2mgL ,解得L =0.8 m ,由小球的运动情况可知,S 1和S 2的面积等于杆长且相等,则图乙中S 1面积的数值为0.8 m ,故B 正确,C 错误;从t 1时刻到图线第一次与横轴的交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12mv 21-12mv 20=mgL ,解得v 1=2 5 m/s ,故D 错误.13.(多选)如图甲,物体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在t =1 s 时刻撤去恒力F ,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乙,g 取10 m/s 2,则( )A .物体在3 s 内的位移s =3 mB .恒力F 与摩擦力f 大小之比F ∶f =3∶1C .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D .3 s 内恒力做功与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W F ∶W 克f =3∶2 【答案】BC【解析】根据v -t 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物体在3 s 内的位移s =6×32 m =9 m ,故A 错误;物体在第1 s 内和后2 s 内的位移分别为s 1=12×6×1 m=3 m ,s 2=6×22 m =6 m ,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s 1-fs =0,解得F ∶f =3∶1,故B 正确;对后2 s 内物体的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mgs 2=0-12mv 2,解得μ=0.3,故C 正确;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 F -W 克f =0,可得W F ∶W 克f =1∶1,故D错误.14.(全国Ⅲ卷)从地面竖直向上拋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在3 m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随h的变化如图所示,g取10 m/s2.该物体的质量为( )A.2 kg B.1.5 kgC.1 kg D.0.5 kg【答案】C【解析】画出运动示意图设阻力为f,据动能定理知,A→B(上升过程):E kB-E kA=-(mg+f)h,C→D(下落过程):E kD-E kC=(mg-f)h.整理以上两式,得mgh=30 J,解得物体的质量m=1 kg.C正确.15.如图所示,滑雪者从高为H的山坡上A点由静止下滑,到B点后又在水平雪面上滑行,最后停止在C点.A、C两点的水平距离为s,求滑雪板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第11页 共11页【答案】H s【解析】分别选开始滑动时的A 点和停止时的C 点为初、末状态,以滑雪者为研究对象.在这两个状态,研究对象的动能都为零,所以动能的变化量ΔE k =0.在运动过程中,滑雪者在重力方向上的位移为H ,故重力做功W G =mgH.滑雪者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摩擦力方向始终与滑雪者的运动方向相反,即做负功.在山坡上摩擦力做功:W 1=-f 1s 1=-μmgcos θAB .在水平雪面上摩擦力做功W 2=-f 2s 2=-μmg(s-AB cos θ).在整个过程中,外力做的总功为W =W G +W 1+W 2=mgH -μmg AB cos θ-μmg(s-AB cos θ)=mgH -μmgs.根据动能定理,mgH -μmgs=0,解得μ=H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后 巩 固 提 升
巩 固 基 础
1.当汽车驶向一凸形桥时,为使在通过桥顶时,减小汽车对桥的压力,司机应( )
A .以尽可能小的速度通过桥顶
B .增大速度通过桥顶
C .以任何速度匀速通过桥顶
D .使通过桥顶的向心加速度尽可能小
解析 在桥顶时汽车受力mg -F N =m v 2
R ,
得F N =mg -m v 2R .
由此可知线速度越大,汽车在桥顶受到的支持力越小,即车对桥的压力越小.
答案 B
2.下列哪些现象是为了防止物体产生离心运动( )
A .汽车转弯时要限制速度
B .转速很高的砂轮半径不能做得太大
C .在修筑铁路时,转弯处轨道的内轨要低于外轨
D .离心泵工作时
解析 汽车转弯时速度越大,则汽车所需的向心力越大,如果速度过大,则汽车所需向心力不足,汽车将发生侧滑,容易出现事故,所以汽车转弯时要限制速度;转速很高的砂轮如果半径很大,则在高
速转动时,边缘部分需要的向心力就非常大,有可能导致砂轮解体,发生危险事故,故B 选项正确;铁路转弯处的内侧铁轨低于外侧铁轨,是为了保障火车转弯时可提供足够大的向心力,防止火车出轨的事故发生,故选项C 正确;离心泵工作时是利用了离心运动.
答案 ABC
3.冰面对溜冰运动员的最大摩擦力为运动员重力的k 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 的圆周滑行的运动员,其安全速度为( )
A .v =k Rg
B .v ≤kRg
C .v ≤2kRg
D .v ≤ Rg
k
解析 水平冰面对运动员的摩擦力提供他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则运动员的安全速度v 满足:kmg ≥m v 2R .
∴v ≤kRg .
答案 B
4.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时速度为10 m/s ,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34
,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 ) A .15 m/s
B .20 m/s
C .25 m/s
D .30 m/s
解析 当N =34G 时,因为G -N =m v 2r ,所以14
G =m v 2r ; 当N =0时,G =m v ′2r ,所以v ′=2v =20 m/s.
答案 B
5.铁路转弯处的圆弧半径为R,内侧和外侧的高度差为h,L 为两轨间的距离,且L>h.如果列车转弯速率大于Rgh/L,则() A.外侧铁轨与轮缘间产生挤压
B.铁轨与轮缘间无挤压
C.内侧铁轨与轮缘间产生挤压
D.内外侧铁轨与轮缘间均有挤压
解析当v=Rgh/L时,铁轨与轮缘间无挤压,当v>Rgh/L时,火车需要更大的向心力,所以挤压外轨.
答案 A
6.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用天平测量飞船内物体的质量
B.可以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压
C.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D.在飞船内将重物挂于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但重物仍受地球引力
解析因为飞船内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放在天平上的物体对天平没有压力.因此,用天平不能称出物体的质量;水银气压计中水银柱也不会产生压力,故水银气压计无法测量气压;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物体也不会对弹簧产生拉力,无论挂多重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皆为零,但地球表面及其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故A、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弹簧测力计是根据胡克定律制成的.拉力的大小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故C选项正确.
答案 CD
7.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行驶,地形如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应是(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解析 卡车在a 、c 处行驶,向心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爆胎可能性较小,故A 、C 选项错误;卡车在b 、d 两处行驶,向心
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又因F N -mg =m v 2r ,得F N =mg +m v 2r .
由图可知r b >r d .所以F N b <F N d .因此在d 处爆胎的可能性最大,故B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
答案 D
提 升 能 力
8.如下图所示,轻杆的一端有一小球,另一端有光滑固定轴O ,现给球一初速度,使球和杆一起绕O 轴在竖直面内转动,不计空气阻力,用F 表示球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则F ( )
A .一定是拉力
B .一定是推力
C .一定等于零
D .可能是拉力,可能是推力,也可能等于零
解析 本题考查刚性杆支撑球在竖直面内运动的基本规律.球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v >0.
情况(1)当球通过最高点,拉力为零时,有
mg =m v 2
R ⇒v =gR ;
(2)当0<v <gR 时,此时F 为推力,mg -F =m v 2
R ;
(3)当v >gR 时,此时F 为拉力,F +mg =m v 2
R ,
故选项D 正确.
答案 D
9.如图所示,OO′为竖直转轴,MN为固定在OO′上的水平光滑杆,有两个质量相等的金属小球A、B套在水平杆上,AC和BC 为抗拉能力相同的两根细绳,C端固定在OO′上,当线拉直时,A、B两球转动半径比值为2:1,当转轴角速度逐渐增大时() A.AC线先断
B.BC线先断
C.两绳同时断
D.不能确定哪个线先断
解析两小球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线的拉力的水平分量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如图所示,则有
F T A·cosα=mr Aω2,
F T B·cosβ=mr Bω2,
F T A
F T B

mr Aω2·
r B
BC
mr Bω2·
r A
AC
=AC
BC.
因为AC>BC,所以F T A>F T B,故AC线先断.
答案 A
10.一根水平硬质杆以恒定角速度ω绕竖直轴OO′转动,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能够沿杆无摩擦运动,两球间以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弹簧原长为L0,靠近转轴的A球与轴之间也用同样弹簧与轴相连,如图所示,求每根弹簧的长度.
解析设左右弹簧分别伸长x1与x2,则对A球有
kx1-kx2=mω2L1,
对B球有kx2=mω2(L1+L2),
又有L1=L0+x1,L2=L0+x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L1=L0
1-
3mω2
k
+(mω2
k)
2

L 2=(1-mω2
k )L 0
1-3mω2k +(mω2k )
2. 答案 L 1=L 01-3mω2k +(mω2k )
2 L 2=(1-mω2
k )L 0
1-3mω2k +(mω2k )
2 11.如图所示,有一绳长为L ,上端固定在滚轴A 的轴上,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现滚轮和物体一起以速度v 匀速向右运动,当滚轮碰到固定的挡板B ,突然停止的瞬间,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解析 当滚轮碰到固定挡板突然停止时,物体m 的速度仍为v ,绳子对物体的拉力突然变化,与重力的合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
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g =m v 2L ,解得F =m v 2L +mg .
答案 m v 2
L +mg
12.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的电动机上,装有质量为m的偏心轮,飞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当飞轮重心在转轴正上方时,电动机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则飞轮重心离转轴的距离多大?在转动过程中,电动机对地面的最大压力多大?
解析设偏心轮的重心距转轴的距离为r,偏心轮等效为用一长为r的细杆固定质量为m(轮的质量)的质点,绕转轴转动.轮的重心在正上方时,电动机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则此时偏心轮对电动机向上的作用力大小等于电动机的重力,即F=Mg①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此时轴对偏心轮的作用力向下,大小为F=Mg,其向心力为
F+mg=mω2r②
由①②得偏心轮重心到转轴的距离为
r=(m+M)g/(mω2)③
当偏心轮的重心到最低点时,电动机对地面的压力最大,对偏心轮有
F′-mg=mω2r④
对电动机,设它所受的支持力为F N
F N=F′+Mg⑤
由③、④、⑤解得F N=2(M+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电动机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2(M+m)g.
答案(m+M)g
mω22(M+m)g
13.如图所示,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置两个用细线相连的质量均为m的小物体A、B,它们到圆盘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 A=20 cm,r B=30 cm.A、B与盘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重力的0.4倍,试求(g=10 m/s2):
(1)当细线开始出现张力时,圆盘的角速度;
(2)当A开始滑动时,圆盘的角速度;
(3)当A即将滑动时,烧断细线,A、B所处的状态怎样?
解析(1)由于r B>r A,当圆盘以角速度ω转动时,物体B所需向心力大,当ω增大到一定值时,细线开始被拉紧产生张力,因此,由向心力公式kmg=mω21r B
新课标版·物理·必修2 高中同步学习方略 ω1=kg
r B =0.4×100.3
rad/s =3.65 rad/s (2)当A 开始滑动时,对B 满足kmg +F =mω22r B
对A 满足
kmg -F =mω22r A
联立得ω2= 2kg r A +r B = 2×0.4×100.2+0.3
rad/s =4 rad/s (3)当A 即将滑动时,将细线烧断,F 突然消失,对B 来说kmg <F B N ,对A 来说kmg >F A N ,由此可知B 将做离心运动,A 仍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 (1)3.65 rad/s
(2)4 rad/s
(3)见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