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son反应综述

合集下载

关于国内外老年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国内外老年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国内外老年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刘婷(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凸显是一个严重问题,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步对社会经济、家庭生活以及老年人教育健康等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国家在2010年纲要中提出建立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适时充分发挥老年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作用.这对老年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老年教育也显的尤为重要.本文是通过在CNKI上输入“老年教育”及“老年大学”跨库进行检索,对所下载的期刊整理出国内外关于老年教育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关键词:老年教育;老年人;师资队伍G77 :A :1673-260X(2014)04-0258-031 文献综述1.1 关于国外老年教育研究的现状1.1.1 老年教育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不同的学者拥有不同的研究内容和方式美国老年教育学者皮特森(D.A.Peterson)学科研究领域划分:1.1.1.1 理论研究.对于老年教育理论相关方面的研究;对老年晚期生活的作用和学习动机研究都属于老年教育学范围和范畴之内.1.1.1.2 教育实践也称为“第三年龄实践”,内容包括:依据老年人教育需求差异,设置学习课程.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dward L.Thorndike,1928)在《成人的学习》一书中表明:多数上了年级的老者被低估.不同的理念的产生对于后世的影响显著,标志着老年教育学学科正式开创的事件是:1976年,《老年教育学》杂志创刊,此后,关于各种老年教育理论层出不穷.1.1.2 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老年教育实践深入的研究,获得显著的成效.其中费舍(1992)、蓝汀和弗葛特(1997)、艾梅尔(1997)分别对老年教育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主要划分为四类:退休学会模式以成员为主导的学习模式、老年大学学费减免课程模式、老人寄宿所模式、其他模式(如远第三年龄大学和距离教育).1.1.3 国外的老年教育模式的研究1.1.3.1 以英国、美国、日本、瑞典为代表的典型模式(1)1930英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老年教育起步的带头人.教育资源的来源方式可以划分为:地方教育,高等教育系统,志愿团体组织系统和当局系统.在高等教育系统和地方教育系统中,老年人的角色是以普通成人的身份,与其他年龄段的正常成人接受教育,;而志愿团体组织则是具有针对性的,其主要承担的职能是以第三年龄大学的办学形式为主而开展特殊的老年教育.(2)美国老年大学按照机构提供的类型可以分为:一是综合类的大学,包括国家级、地区级和社区大学;其二是非营利性性质的大学,专门负责老年活动.(3)日本老年教育类型的区分:政府组织和地方团体等公共机构的类型,民间团体组织、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函授教育的形式类型.(4)在高校中,瑞典老年人多数人通过网上信息技术接受网络教育,老年大学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1.1.3.2 由高等院校创办的第三年龄大学国外老年教育重视推动非政府组织和民间机构所起的作用,拓宽老年教育的形式,实现的途径是函授、远程和网络三种.1.1.4 国外老年教育形成了如下特点1.1.4.1 办学模式老年人上正规大学的模式;大学举办老年大学模式;专门为老年人举办大学的模式;“退休村”模式,即在大学附近兴建“退休村”供老年人居住并就近学习.1.1.4.2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多样化体现在:教学方法多样化、教育形式课程设置人性化.具体来说,在在教学过程中,以老年主体为导向,发挥主体性的作用;教育课程方面可以是课堂学习,也可以是户外运动,时间方面并无限制.其目的是使老年人在乐趣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1.2 关于国内老年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1.2.1 关于老年教育的经费来源的研究1.2.1.1 投资方式的差异政府投资型模式,老年学校的各项开支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由国家买单;自治自助型模式,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由老年人自发组织成立,有专长的老年人都可以执教,一个班的教师很可能是另一个班的学员;区型模式的老年教育特征是由学员进行自我管理,依托社区,各个老年大学连成网络.1.2.1.2 学习方式的差异退休学习学院是我国老年大学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加强互相交往,提高自主互动能力,为老年人提供继续学习场所,课程涉及教育、文化以及老人感兴趣的问题;开放大学,利用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传播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老年教育;老年活动中心是由产权单位管理部门批准成立,各老年协会、老年俱乐部组织实施的老年文化活动场所.1.2.1.3 高等院校参与的差异与国外相比中国老年教育强调福利性,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教育中,老年教育者充当教育主体的角色,而政府充当教育公共产品的买单者,行政主要占首要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老年教育的多元化趋势日渐加强,只有屈指可数的高等院校参与老年教育.1.2.2 研究方法我们国家关于老年教育学研究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短.研究的专职人员少、研究方法落后、无特别的科研项目经费,但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初具规模.目前已对我国老年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质、效果、社会功能、教育原则等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课程设置的研究关注到了学员的特殊性及个性化的需要.1.2.2.1 从单纯理论分析到实践思辨研究批判重点在于对教育现象的“批判”反思实践研究.1.2.2.2 从定量到定性和定量的方式相结合1.2.2.2.1 定量的研究实证研究:历史研究对某一现象的回顾、梳理、怀疑、阶段进程划分等;1.2.2.2.2 定性的研究实践研究: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法、专项研究经验介绍域外老年教育情况、国内部分地区经验总结对策研究宏观建议、思考、展望等.1.2.2.3 老年人教育社会层面多视角的研究一方面,老年教育对老年人个体的研究: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关于老化过程的研究.另一方面,老年大学对社会发展的研究:从单一的教育学角度到社会学角度、经济学角度、心理学角度、人文角度、老年产业、老年教育知识应用和老年学的多视角的研究.1.2.3 研究内容1.2.3.1 从老年教育成效性的角度董之鹰(2009)先生认为,21世纪检验老年教育成效的标准已经呈现从低到高的发展趋势.具体体现在:对老年教育的开发从生活空虚发展到提高素质、发展潜能价值.检验标准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老年教育是否让老年人体会到身份的认同感和成就的满足感;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是否得到满足;老年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融洽和交往程度,在退休后的生活中远离了工作的状态和人群后,剥离孤独感、空虚感和失落感;老年人是否具有参与活动的热情性、积极老龄化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老年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性,能积极参与适应社会,实现自我潜能的转化,体现价值增值.1.2.3.2 老年教育需求量及潜在需求量岳瑛(2012)文章中关于城市老年教育需求的调查情况,调查对象涉及到四类群体:第一类是目前在上学的老年大学学员;第二类是在学的老年学员的家属; 第三类是社会上50岁以上的人群;第四类是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年龄段群体.1.2.3.3 关于研究队伍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机遇和挑战,老年大学教育还存在明显不足:1.2.3.3.1 老年教育研究的权威师资队伍的缺乏王红漫(2003)在我国老年教育开创时期,授课教师多为兼职,教师自身学历不高,经过近20年的发展,教师的数量持续增长,教师素质有所提升,但是目前仍存在高校和科研所的权威者参与度较低.因此,建立高素质高效率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1.2.3.3.2 经费渠道单一,教育结构不丰富老年大学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特性,这决定了它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自身供血能力不强,影响了老年教育自身发展.1.2.3.3.3 老年大学规模日益扩大,发展不平衡,忽视弱势群体一方面,杨佳、陈瑶(2007)发现老年大学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部和西部以及城市与农村地区的不平衡;另一方面,老年大学学生身份不平衡,老年教育普及力度不高,城乡老年人参与效果呈现明显差异.参与老年大学的学员往往是文化层次较高、生活比较充裕的一小部分人,其中职业成分有:国家企事业干部、教师等退休人员,学员年龄趋向低龄化.而面广量大的学历不高的老年农民极少参加,因为农村生活水平与城市相比略低,老年农民想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老年文化教育持续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与教育发展公平相违背的马太效应.这表明老年大学在社会上的参与的范围和号召力度还不够.《中国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显示,老年大学教育活动的参与只占被调查对象的1.6%,老年教育的普及任务任重而道远.1.2.3.3.4 多数高校并未针对老年人的群体特征和需要而开设专门课程,老年教育的实现方式和课程设置有待完善我国老年大学最初价值定位是丰富退休老干部的文化生活,教学内容以健身、休闲类的文体活动为主.老年活动中心式的老年大学没有承担起应承载的责任,福利功能远大于教育功能.随着近几年老年大学的发展,老年教育实现的方式有所改善,但是老年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充分体现其应有的功能.王戈(2010)在文章中提到,教育部从2001年起取消了高考考生的年龄限制,多数高校并未落实专门设置与老年群体特征和需要相关的课程,挫伤了老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我国对于老年教育关注度仅仅限于理论和老年教育的目的、作用、教育认识层面、社会层面等外在方面,而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发展缺乏重视力度,不少离退休老年人在初期无法适应,从而引发身心之间的不协调,严重者表现出精神方面的疾病.1.2.4 老年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1.2.4.1 经济原因当前经济条件的制约,国家经济实力不足,老年大学是非盈利性社会福利机构,造成在实际操作中对老年教育的投入跟不上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中国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不足.而有的文章中的观点与上述几位学者的不同,认为老年大学收费很低廉,即使经济相当拮据的老年人,一般也能支付得起学费.然而其所涉及到的老年大学学员中只有7.5%的人家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因此,对一般老人来讲,不是不具备支付学费的能力,经济原因不是主要的原因.1.2.4.2 社会环境原因一方面社会关注度不够,错误认识老年文化教育是休闲教育发展,老龄工作重点应放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方面.高素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稳定从事老年教育的权威者和教师严重匮乏.1.2.4.3 老年人自身原因老年学员反映“上老年大学所遇到的最大困难”一部分是学校离家太远,交通不方便.另一部分老年人由于家务繁多没有时间和精力,不便离家时间太长.还有一些老年人疾病缠身或年事已高,不方便出门上学.1.2.4.4 老年教育管理制度科学化程度低政府没有根据老年教育的组织特点设立领导管理机构,老年教育归属的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导致管理中沟通成本增加,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无法融入到老年教育管理中.1.2.4.5 思想认识错误,消费观念落后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老年人的养老形式就是以居家养老为主,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他们认为只有吃饭、穿衣才是必须花的钱,而对自己的教育投资往往不是生活之必需,落后的消费观念抑制了一部分老年人的教育需求,错误的观念影响着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社会地位.农村老年人中的2/3表示从未听说过老年大学,剩下的1/3则表示老年大学应该只对家庭比较富裕的退休老干部开放,所教授的知识应该也就是消遣性和娱乐性的知识.真正能够参与到老年大学中的老年人不多.2 文献综述述评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1 国内关于老年教育的研究相对滞后,制度不够完善.2.1.1 从我国老年教育理论方面来看,老年教育发展都是在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模式,理论也是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照搬.2.1.2 从研究层面,老年人教育方面研究方法从单一的理论化趋向多样化实证研究.研究内容虽与国际上保持一致,但是从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上相对滞后.2.1.3 从老年大学的办学模式的视角,我国老年大学的办学模式雏形始于计划经济体制, 教育意义弱于政治意义,老年教育经费的投入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政府投资开办为主,管理单位不清,权责不明确.2.1.4 从老年大学研究参与人员角度,研究参与人员越来越多,但高学历、高职称具有创造性的科研人员参与率不高.2.2 小结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年教育和老年大学学员研究层面的文章匮乏.关注老年教育研究的期刊数量较多,但核心期刊数量不多.对于少数民族老年人教育方面的重视不够,针对少数民族老年人教育、少数民族地区老年大学师资队伍的研究、少数民族老年教育课程设置、老年学员学习需求方面及少数民族老年大学学员对老年大学满意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参考文献:〔1〕黄富顺,高龄.学习[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268-272.〔2〕高志敏,李洁.上海老年教育的状与发展对策[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07-3-15.〔3〕王英,谭琳.中国老年教育的可及性研究[J].学术论坛,2010(8):173-177.〔4〕S tan G i.l .Education fo Retirement[J].European Journal ofEducation.1980.(2).〔5〕吴风亭,于明波.我国老年教育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及其主要成就[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6.(5):293-295.〔6〕董之鹰.试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老年教育的发展历程[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1):77-82.〔7〕王红漫.我国老年教育问题研究[EB/OL].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0年度青年项目./lndx/html/93.html.〔8〕郭莲纯.老年教育发展问题的实践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1(9).〔9〕陈昀.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老年教育现状及对策[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6).-全文完-。

职业指导八大基本理论综述

职业指导八大基本理论综述

职业指导八大基本理论综述职业指导工作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的、全面的、专业的职业指导服务。

本研究对八大基本职业指导理论的提出、内涵、做法等进行综合阐述,以期为职业指导实践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标签:职业指导八大理论0 引言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职业指导工作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

笔者在综合文献的基础上,对职业指导八大理论进行综合阐述。

1 特质因素论Parsons的特质因素论是最早提出来的职业指导理论。

强调个人的特质和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

他认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通过心理测量工具的评估个人的能力、态度、兴趣等,其次,要了解各行各业达到成功的需要和条件、优缺点、酬劳、计划以及未来的展望等;最后要以个人和职业的互相配合作为职业辅导的最终目标。

特质因素论特点是它着重于个人性向、成就、兴趣、价值观、人格和职业条件的匹配。

2 Roe的亲子影响理论Roe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了亲子影响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儿童时期人格成长会职业选择的影响。

它的重点在需要的概念上。

Roe吸收了马斯洛需要层次来丰富她的观点,提出了儿童期的需要满足经验可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的理论。

而儿童期的需要满足主要通过父母来实现,因此,她于1957年提出了亲子互动模式,将亲子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形态:注意孩子、逃避孩子、接受孩子。

每一种形态都会满足儿童不同的需要,进而影响儿童形成不同的人格形态,并最终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

3 Bordin等人的心理动力理论Bordin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动力论起源于精神分析,强调人的内在动力与需要等动态因素的心理作用在个人选择职业历程中的重要性。

Bordin等人认为职业是用以满足个人需要的,如果个人有自由选择的机会,那么必定会选择以自我喜好的方式来寻求满足需要而避免焦虑的职业。

心理学综述论文范文

心理学综述论文范文

心理学综述论文范文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分支,自1978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健康心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共享。

健康心理学在维持和改善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评估和诊断健康;完善和改进健康防治体系;协助政府制定卫生保健政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心理学综述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学综述论文范文一:心理学在国企政治思想教育中的应用【摘要】在国有企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实现员工内心认同和行动遵循,其效果会比单纯的刚性制度约束更有效。

因此,本文试图探索在政治思想教育过程中,引入心理辅导原则和技术的元素,更贴近人心实施细致的政治思想教育,促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团队建设等相关工作的途径。

通过寻找心理学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团队育人、企业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工作的结合点入手,将心理学与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巧妙结合,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心理学;政治思想教育;企业管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凝聚、推动作用的重要载体。

而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够实现员工内心认同和行动遵循,那么这种内心的认同会促使员工将企业发展目标与个人目标融为一体,也会让员工以企业的行为规则为行动指南,才能够真正从内而外的发挥团队凝聚和推动作用。

因为员工内心认同和驱使,远远比单纯的刚性制度约束更为有效。

那么如何实现员工的内向认同和行为遵循,我认为可以适当引入心理辅导的原则和技术,与国有企业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人力资源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工作的关键节点进行紧密结合,促进国有企业管理的提升。

1在国企政治思想教育中引入心理辅导的原则1.1“个人本位”的适度引入在国企政治思想教育中引入心理辅导原则,首先应该是“个人本位”的适度引入。

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忽略个体需要。

只提集体目标的做法,只会让教育流于形式,喊口号,走过场,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让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个体觉得反感,觉得教育者不够务实,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文献综述不仅仅是对一系列无联系内容的概括,而且是对以前的相关研究的思路的综合.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为:1. 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概括归纳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盘或网络进行检索;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关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2. 文献综述的第二步:摘要不同的学科对引用摘要的要求与期望不同[1].虽然文献综述并不仅仅是摘要,但研究结果的概念化与有组织的整合是必要的.其做法包括:将资料组织起来,并连到论文或研究的问题上;整合回顾的结果,摘出已知与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献中的正反争论;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3.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批判文献综述是否有价值,不仅要看其中的新信息与知识的多少,还要看自己对文献作者及编辑者的观点与看法如何.阅读文献时,要避免外界的影响甚至干扰,客观地叙述和比较国内外各相关学术流派的观点,方法,特点和取得的成效,评价其优点与不足.要根据研究的需求来做批判,注意不要给人以吹毛求疵之感.一个具有批判性的评论,必须要有精确性,自我解释性和告知性.批判的程度,主要在测试研究生评鉴技巧:是否能分析出文章的中心概念与所提出的论据,做出摘要,并提出简要评估.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是在形式上批判其是否符合一些基本写作的标准,即判定其是否为一篇好文章还要看文献中引用的文章与评论的标准.有的台湾学者将其归纳为:代表性,显著性,相关性,适时性和简捷性.表1 香港大学建议的论文撰写模式导论开头段落◇简介主题;◇主题的重要性;◇理清首要问题;◇简介各篇(例如A.B.)文章与作者,及其不同或互补之处.主文部分(3个示范)1.1分析A与B的理论/观点1.2分析B的理论/观点1.3比较A与B的理论/观点2.1找出A与B的共同性2.2找出A与B的差异性2.3探讨出一个中心议题议题1:探讨A&B议题2:探讨A&B议题3:探讨A&B结论提出一个比其他更好的理论与立场提出一个优于每一个理论与立场的部分的摘要一文献综述特征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浅论国外职业决策理论综述

浅论国外职业决策理论综述

浅论国外职业决策理论综述(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论文关键词:理性非理性职业决策理论论文摘要:从理性和非理性这一新的视角可以把国外职业决策理论分为2类6种,在对国外职业决策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国外职业决策理论的发展进行展望,但如何使理论与买践结合仍是难点。

早在1909年,Parsons就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问题,提出了职业决策的第一个正式模型。

这个模型逐渐成为有关职业决策和生涯不确定的理论、评价、研究和干预的框架(Swanson,1996)。

Par-son(1909)的模型主要内容包括三点:第一,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抱负、资源和缺点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二,对工作要求、成功标准、优势与劣势、机会和发展前景有一个清晰的理解;第三,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正确推理。

Parsons的三维模型对现代的职业发展和咨询而言仍然是最本质的核心(Swanson,1996)。

Parsons的匹配模型直到今天还遍及职业选择和发展理论以及职业咨询实践活动中。

Parsons的模型构成了特质与因素职业咨询方法和人与环境匹配职业理论的核心(Swanson,1996)。

Phillips(1994,1997)认为“正确推理”包含了职业决策模型的两种基本类型:理性选择模型和非理性选择模型。

理性模型精确地描述了职业决策,具有价值推理、逻辑、客观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这种模型把明智的决策者看作一个“客观的科学家”,是系统的、独立的和理智的,确保个体获得最终目标的最大化,强调个体决策。

而非理性模型则具有直觉的、情感的、主观的和依存性的特点,认为决策过程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强调决策过程环境因素的作用,把对个体有意义的环境因素考虑在内。

Savickas(1993)认为非理性模型和后现代主义一样强调“解释”、意义建构、关系、中介和共同体。

本文依据Phillips理性和非理性的分类方法对国外职业决策理论进行回顾和梳理。

人名反应及常见反应(N-P)

人名反应及常见反应(N-P)

人名反应及常见反应(N-P)Nazarov环化反应在酸催化下由二烯基酮电环化制备环戊烯酮的反应。

此反应中常用的酸:质子酸(如硫酸、磷酸)或路易斯酸(如氯化铝、三氟甲磺酸钪)。

反应首先由苏联化学家伊凡·尼古拉耶维奇·纳扎罗夫报道,其中心步骤是一个五原子4π体系在加热情况下的电环化顺旋关环反应。

Neber重排反应1926年,在贝克曼重排反应的研究期间,P.W. Neber和A. Friedolsheim发表报道:甲苯磺酸酮肟在乙醇钾,乙酸和盐酸的作用下得到氨基酮的盐酸盐。

在碱诱导下由o-酰化酮肟重排生成相应的α-氨基酮的反应称为Neber重排。

此反应成为以氨基酮为前体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的一个重要合成工具。

Nef反应1893年,M.Konovalov用稀酸(AcOH,H2SO4)处理1-苯基硝基乙烷的钾盐可以得到1-苯基硝基乙烷和苯乙酮。

而基本在同一时间的1894年,J.U.Nef独立地系统地研究了各种硝基烷钠盐的酸解反应,并发现此类反应的主要产物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

由于Nef独立地系统地对此类反应的研究,因此将硝基烷转化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的反应被称为Nef反应。

Negishi 交叉偶联反应在镍或钯催化下有机锌试剂和各种卤代物或磺酸酯(芳基,烯基,炔基和酰基)进行交叉偶联的反应。

反应活性一般比较好、对烷基(sp3) 锌化合物也能使用,官能团兼容性好。

另外使用有机铝或有机锆的偶联反应也被称为根岸偶联反应。

利用有机锂化合物或格氏试剂的Kumada偶联反应,应用于复杂化合物的合成时,因为反应活性非常高,很少有不发生副反应的情况。

而有机锌试剂可以使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平稳进行而减少副产生物。

Nenitzescu吲哚合成反应对苯醌和β-胺基巴豆酸酯缩合得到5-羟基吲哚的反应。

Newman-Kwart反应将苯酚先转化为O-芳基硫代氨基甲酸酯,加热重排为S-芳基硫代氨基甲酸酯,接着水解为相应的苯硫酚的方法。

青少年“刀枪不入”观念研究述评论文

青少年“刀枪不入”观念研究述评论文

青少年“刀枪不入”观念研究述评摘要: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界定、量表发展、相关研究三个方面系统述评了青少年“刀枪不入”观念,文章认为应正确看待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刀枪不入”观念,不应一味的削弱。

关键词:青少年;刀枪不入观念;述评【中图分类号】g445elkind(1967)认为,随着向形式运算期的过渡,青少年倾向于将社会信息同化为自我关注观念,这样就导致了认知自我中心。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不能把自己从其他人中分离出来,认为自己是中心,别人对他们的想法就像自己关注的那样。

认知自我中心容易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产生“个人神话”观念,这个观念包括刀枪不入(认为自己不可能受伤或被伤害)、无所不能(认为自己具有神秘力量和影响力)和独一无二(认为自己是如此特殊而不能被其他人理解)三个成分(lapsley,2003)。

在传统研究中,个人神话对于青春期一些典型的情感和行为,如自我意识、冒险行为等似乎具有特殊的解释能力,因此在青少年发展研究中被长期引用和探讨,而其中以刀枪不入和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相关研究尤为广泛。

一、刀枪不入的概念界定刀枪不入的概念起于elkind(1967),他认为青少年总是告诉自己“不幸的事情不会倒霉发生在我身上,别人才有可能会碰上。

所以不管从事任何行为我都不会受伤”。

这种刀枪不入神话的伴随着形式运算期的出现而到来,是分化错误的结果,它会扰乱青少年在危机环境中的判断,增加鲁莽、冒险行为的发生机率。

与此不同的是,lapsley(2002)认为青少年刀枪不入具有“两面性”,即虽然它与冒险行为有关,但是它也与积极的发展目的有关。

二、刀枪不入量表的发展通过以上所述可以发现,如果要对刀枪不入观念做更多的研究,一个障碍是缺少对刀枪不入确凿的评估,以前对刀枪不入的测量仅是当作测量个人神话的一部分。

随着对刀枪不入研究的深入,它的发展来源、结构维度、对发展的意义都不断变化。

这种理论上的改变要求对刀枪不入有新的测量方式。

Peterson反应综述

Peterson反应综述
Peterson反应综述
Peterson反应通式:
人们把硅试剂与羰基化合物生成烯烃的反应叫做Peterson反 应。 反应动力:生成强的硅氧键
一、Peterson反应机理
O C + SiR3 C O C C SiR3
O C
SiR3 C
O
SiR3 +
C
C
1、硅试剂对羰基化合物亲核进攻形成β--硅基醇盐 2、氧负离子与硅结合又形成四中心环状中间体 3、消除硅醇盐产生烯烃。
二、立体化学


第一步:α-硅基碳负离子与羰基化合物加成 得到近乎等量的苏式和赤式β-硅醇非对映异 构体。 第二步:消除。每种异构体又立体定向地 消除硅醇盐产生烯烃的一种异构体, 所以 Pete rson 反应一般生成几乎等量的E 型和Z 型烯烃混合物。

例:
苏式β一硅醇在强碱氢化钾或氢化钠作用下转变成硅醇盐, 氧负离子很快 与硅结合为Si-O键而发生顺式消除, 生成的烯烃主要为E 型。与硫酸作用 时, β一硅醇转变成其共扼酸, 此时分子构象必须改变才能使硅基从羟基 背后进攻发生反式消除,生成的烯烃主要为E型。
CH3
OHO
四、合成累积二烯烃 利用α一硅基乙烯基负离子与醛酮的反应可以合 成用其他方法难以制备的丙二烯类化合物
SiMe3 PhCHO Ph OH Et4N+FDMSO
Me3Si Br
RLi
Me3Si Li SiMe3
SO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Ph Cl
PhCH C CH2
(五)、合成1,3---丁二烯类化合物
H Pr
O
H SiMe3 Pr2CuLi
H Pr
O
SiMe3 H

营运资金管理国外文献综述

营运资金管理国外文献综述

营运资金管理国外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营运资金管理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国外营运资金管理领域的文献,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综述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包括营运资金的概念界定、管理策略、影响因素、优化模型等方面。

我们还将关注国外学者在营运资金管理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以及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深入理解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在规律和运作机制,为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也希望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为我国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理论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营运资金的定义、构成、管理目标以及管理策略等。

营运资金,通常被定义为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

这些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营运资金的构成复杂且多样,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以及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流动负债。

这些要素在企业运营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

营运资金的管理目标是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资金配置,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在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方面,主要包括流动性管理、信用政策管理、存货管理等。

流动性管理关注的是企业现金流的流入和流出,通过预测和管理现金流,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应对日常运营和突发事件。

信用政策管理则涉及到应收账款的回收和信用控制,通过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优化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和风险。

员工工作价值观研究综述

员工工作价值观研究综述

员工工作价值观研究综述员工的工作价值观越来越受到组织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们的重视,因为工作价值观不仅仅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而且直接抵及工作绩效,有关工作价值观的研究在国外一直是热点,近年来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工作价值观的内涵、结构组成以及常用的测量工具。

标签:员工;工作价值观一、前言价值观是人区分好坏、美丑、损益、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

工作价值观是个人价值系统的一部分,其涵义是从价值观的涵义延伸而来的。

因此工作价值观可以说是一般价值观概念的特殊用法,是指个人对于一般性工作的态度,是经由社会化的过程,逐步累积经验而形成。

那么,究竟什么是工作价值观?它有怎样的结构成分?本文将其概念、结构成分及其常见的测量工具做了一些梳理。

二、工作价值观的界定工作价值观的英文是Work values,另外还有Career value、V ocational values、Professional values、Occupational values等。

对于这几个词的翻译在国内还有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两种提法,其中职业价值观被大多数接受。

由于价值观是人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倾向,所以职业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所反映的人的价值倾向往往是一致的,因此,本文采用工作价值观这一概念。

不同的研究者对工作价值观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国外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不同的观点:Super 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人所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是个人的内在需要以及其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

Kalleberg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人对于其工作赞同与尊重的渴望,并能反应出个人在工作中,所希望追求或拥有的条件。

Ravlian和Meglion认为:工作价值观是指对各种工作的行为方式,特别是为社会所接受的偏爱程度。

生物柴油制备综述

生物柴油制备综述

生物柴油制备综述虽然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广泛被用作柴油机燃料,但天然油脂酯交换反应在1945年就已经取得美国专利。

在1949年Smith申请的专利中,酯交换反应的醇油摩尔比为6:1到12:1,反应温度20-35℃,催化剂NaOH的用量为油重的0.005-0.35%,这个反应是均相反应。

虽然在40年代就有了天然油脂与甲醇酯交换制备脂肪酸甲酯的专利,但人们对这个反应进行深入研究还是在进入80年代之后。

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开发了更多的催化剂和方法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脂肪酸甲酯被用做柴油机燃料,因而称为生物柴油。

目前,由动植物油脂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主要由四种:液相反应、固液相反应、高温高压反应、脂肪酶催化反应。

现有的工艺主要是碱(NaOH、KOH、NaOCH3等)催化的液相反应,固体碱催化的固液相反应工艺近期将有可能在法国工业化,高温高压无催化剂的酯交换反应也将可能在近几年进行工业应用,而脂肪酶催化的酯交换反应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可能工业化。

1 以酸或碱为催化剂的液相反应此法是指在强碱(如NaOH、KOH、NaOCH3等)或强酸(如HNO3、H2SO4等)存在下油脂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由于这些催化剂都能溶于甲醇,反应是在液相中进行,故称为液相反应法。

在80年代初期,Freedman以大豆油、葵花油、棉籽油、花生油为原料研究了各项参数对植物油酯交换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反应条件是用NaOH或甲醇钠做催化剂,反应温度大于60℃,醇油比为6:1,反应时间为1小时;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酸催化的酯交换反应速率比碱催化的慢;用甲醇、乙醇或正丁醇都能得到好的收率。

Nimcevic等用菜籽油与1-4个碳的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用KOH或H2SO4做催化剂。

结果表明,用碱做催化剂时只能制备甲酯或乙酯,而丙酯和丁酯只有在酸催化剂存在下才能获得,菜籽油与异丙醇或异丁醇的反应速率要低于与直链醇的反应。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综述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综述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评述职业生涯规划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是经济发展、职业分化、技术进步、经济周期波动而产生失业问题并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后,社会为解决就业问题而做出努力的产物。

通过近百年来的大量研究与不断发展,经历了从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辅导再到生涯辅导的转变,已经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的职业快速更替,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长。

在此背景下,西方学者提出的职业辅导和生涯规划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本文在述评国外生涯辅导理论演变的基础上,重点对其历史背景、理论要点及对企业员工生涯规划工作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职业生涯理论的介绍与述评Holland的类型理论Holland无疑是职业生涯理论的杰出贡献者。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Holland提出了一连串的研究假设与研究成果。

他假设多数人能被分到六种类型中,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环境也可分为同样的六种类型;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人格及所在的环境特性所决定的。

此外,他还将人格与环境类型分别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排成一个六角形。

其中“合适性”是其类型理论最为重要的一个假设,它是指不同类型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人与职业配合得当,其适配性就高。

Holland认为兴趣类型是理解个体如何在人格、兴趣和行为上有所不同的理论组织。

类型起源于遗传和产生兴趣和能力的直接行为,并累积成为以特宁的可以预期的方式从事某些行为的性向或倾向。

可以用代表兴趣的项目来测量类型,但是这些代表兴趣的项目表达的是人格。

职业生涯决策就是通过测量兴趣,即人格,找到与之相匹配的环境类型。

在Holland理论的指导下,大量测量职业兴趣的量表被开发出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职业偏好记录表、职业自我选择测验、斯特朗一坎培尔兴趣记录表。

然而个人——环境相适合的职业生涯决策观的基本假设是:个人的特点和他所选职业的特点相一致将产生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像满意、稳定和成就等。

希望理论研究综述

希望理论研究综述

4
3.希望的测量
5
Herth希望量表 :由美国学者Herth编制,1999年由中国医科大学的 赵海平等学者翻译引入我国。该量表从非常反对、反对、同意到非 常同意采用1-4四级计分,共12项,分为3个方面,即对现实和未来的积 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劢;不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等。Herth希望量表 总分为12-48分,其中12-23分者定义为低水平;24-35分者定义为中等 水平;36-48分者定义为高水平。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Snyder(1991)的希望特质量表:美国Kansas大学心理系以Snyder 教授为首的希望实验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希望迚行了一系列研 究,其中包括一系列希望特质评定量表的制定。到目前为止,他们 已绊成型可供使用的量表包括“成人一般希望量表”( Adult Dispositional HopeScale ) ( ADHS )、“希望状态量表”( State Hope Scale ) ( SHS )、“成人丌同生活侧面希望量表”( Adult Domain specific HopeScale ) ( ADSHS )、“儿童希望量 表”( Children's Hope Scale ) ( CHS )、“幼儿希望量表”( Young Childre'sHope Scale ) ( YCHS )、“幼儿希望量表一故事本’, ( Young Children's Hope Scale一Story Form)(YCHS-SF)。
Staats等人(1985)认为,希望在情绪上体现了“预期达到目标后的积 极情绪和预期没有达到目标后的消极情绪之间的差异”,在认知上具 有愿望和预期的交互作用。
2.希望理论
1 Snyder (1991)对希望的定义是“希望是由个体后天学习而成的一种 个人思维和行为倾向,它是一种认知特征同时还是一种劢力状态”。 希望的结构:Snyder认为,希望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思维,它包含个人 对自己有能力找到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认知不信念(路径思维)和 个人对自己激发沿着既定目标前迚的必要劢机的认知及信念(劢力 思维)。 希望理论模型:Snyder和他的同事们在1991年提出一种聚焦于目 标达成的认知劢力理论模型,即希望理论模型。这种模型认为,希 望作为一种认知特征,是以目标为核心、路径思维和劢力思维的融 合体。

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 反应

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 反应

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反应1. 引言1.1 概述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有机化合物。

它是在化学工艺、药品合成和材料科学领域中广泛使用的重要中间体。

通过适当的方法合成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可以为上述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可能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反应机理、实验条件与结果分析、反应应用与前景展望以及结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的概述,并解释文章的目标和结构。

然后,我们会详细讨论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深入探讨离子反应机理。

接着,我们将介绍实验条件设置和实验结果分析,并进行讨论。

随后,在第四部分,我们将探讨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在工业和环境方面的应用前景,并提出未来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主要内容,并探讨对实际应用的启示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改进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解析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反应,包括其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

通过实验条件设置和结果分析,我们将了解该化合物的性质和特点,并探讨其在工业应用和环境安全性方面的潜力。

最终,我们希望提供有关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研究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并总结本文对该领域进一步推动与探索的价值。

2. 反应机理2.1 化合物介绍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化学式为(C3H7)2NClP。

它通常呈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农药、杀虫剂和火灾阻燃剂等领域。

2.2 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的制备方法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

其中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是将二异丙胺与五氯化磷反应。

该反应的原料摩尔比为1:1,生成产物中获得目标产物(双二异丙基氨基氯化磷)的收率较高。

2.3 离子反应机理解析在该反应过程中,首先将五氯化磷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然后,加入过量的二异丙胺作为反应试剂,并在适当温度下搅拌混合。

该反应机理涉及到多步骤,在此只介绍主要的离子反应机理过程。

记忆规律研究综述

记忆规律研究综述

记忆规律研究综述摘要:记忆是学习的基础,它的研究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现有的记忆规律、记忆的生理机制、记忆的科学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记忆的界定记忆的分类记忆的生理机制记忆的科学方法记忆和学习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良好的记忆力是成才的先决条件。

我们都深有体会:学习的过程就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

那么究竟什么是记忆?它又有什么规律呢?一、记忆的界定从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1885年采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记忆过程以来,学习和记忆一直是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最为活跃的方向之一,不同的学派对学习和记忆的现象和规律也有着不同的论述和研究。

以艾宾浩斯为代表的学派所涉及的研究多是可以容纳大量材料,并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因此,他们对记忆的限定只局限于长时记忆。

二次大战后,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只容纳有限几个项目并保持短暂时间的记忆的研究。

由此,人们对记忆开始新的认识,即人的记忆不仅包括长时记忆,也包括短时记忆。

目前,国内不同权威版本的《普通心理学》对记忆的定义如下:A.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叶奕乾等, 《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204)。

B.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C.记忆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3](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

D.记忆是对因经验所学得并保留之行为,在需要时不加练习即可重现的心理历程[4]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

国外关于记忆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信息的能力 (Matlin, 1998);(2)获取信息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使之保持或修复的心理过程 (Ashcraft, 1994)。

(3)“我们叫做记忆的东西,乃是在人们的头脑中重现无意识内容的能力,并且它还是我们可以清晰地辨别我们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内容联系的第一种功能。

教师发展阶段理论综述及发展水平模型的构建

教师发展阶段理论综述及发展水平模型的构建

教师发展阶段理论综述及发展⽔平模型的构建教师发展阶段理论综述及发展⽔平模型的构建程岭(西北师范⼤学教育学院兰州 730070)[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些教师发展阶段理论的总结和归纳,抽象出教师发展阶段与发展⽔平的相关关系,并构建出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模型图。

从研究模型可以看出,在教师的整个职业⽣涯中,教师的教学⽔平可能会从“新⼿⽔平”发展到“专家⽔平”,也可能是⼀直在“胜任⽔平”左右徘徊;从低级阶段向⾼级阶段上升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个平台酝酿期,这需要⼀种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关键词]教师发展阶段;教师发展⽔平;模型⼀、研究源起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的重要主题。

当“量”的扩张已经达到⼀定程度的时候,教育的发展便趋向以“质”的提升为主[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在第⼗七章指出:“建设⾼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计,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2]”正如联合国教科⽂组织总⼲事于2005年10⽉5⽇在“世界教师⽇”联合致辞中所说的,“没有合格的教师就⽆法提供优质的教育。

”再好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改⾰,没有⾼素质的教师,终将成为“乌托邦”式的幻想。

可见,教师专业素养的提⾼是迈向优质教育的关键因素。

[3]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近⼏年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个热点问题,同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的实施,课程改⾰与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同步⽽且互动进⾏的[4]。

教师的专业成熟⽆疑是要经过⼀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从⼀个新教师成长为⼀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乃⾄知名的教育家,不是⼀蹴⽽就的,就专业成熟的过程⽽⾔,是⼀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经历⼀系列的发展阶段。

因此,对教师成长的周期和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为教师指明个⼈的专业发展道路,为教师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提供所需要的基本内容。

对于教师发展阶段和发展⽔平的论述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成熟的论断,本研究⽬的是要在前⼈的研究基础之上建构⼀个理论模型,这是对推进我国教师职业⽣涯设计发展,完善⼀体化的教师教育制度,提⾼师资专业发展⽔平提供理论⽀持,并以期能够对教师职前、职后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建设性指导作⽤。

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的研究综述

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的研究综述
Li Shudong1,Song Wei1,Wei Chunhong2,*Cao Longkui2 (1. Heilongjiang Yaolan Dairy Share Co.,Ltd,Harbin,Heilongjiang 150036,China;2. Foodstuff College,Heilongjiang
* 为通讯作者:曹龙奎,教授,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
2009 年第 12 期
李树东,等: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的研究综述
·51·
SN- 115, 以 葡 萄 糖 为 基 质 , 赤 藓 糖 醇 的 得 率 为 50%[4];韩国筛选得到 Candida magnoliae[5]。我国发酵 法生产赤藓糖醇的研究开发工作起步较晚。江南大 学的范光先等人筛选出一株单产赤藓糖醇的球状酵 母 OS- 194[6],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吴燕等人筛选得 到一株圆酵母 (Torula sp). [7]。
Park 等人报道,利用 Trichosporon sp.重复补料分
·52·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09 年第 12 期
批发酵,赤藓糖醇的容量生产率为 1.86 g/(L·h),产 率为 45%[21]。
Yang 等人认为,C.magnoliae 是生产该糖醇的最 好菌株,能够利用单糖和双糖,且不产生其他多元 醇;培养该菌的变异株 M2,将葡萄糖质量浓度提高 到 200 g/L 时,获得的生产率为 0.54 g/(L·h),产率 43%[15]。
范光先等人认为,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蔗糖 等都是生产赤藓糖醇的良好碳源,其中甘露糖的转化 率最高,达 31.5%[6]。
法有高碘酸氧化法和薄层色谱法及液相色谱法等,其中液相色谱法可直接测定,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分析方法。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Me3 CH3
环氧化 O
O SiMe3 CH3
1、H2O 2、β -消除 O O CH3
OHO
2013-9-25
四、合成累积二烯烃 利用α一硅基乙烯基负离子与醛酮的反应可以合 成用其他方法难以制备的丙二烯类化合物
SiMe3 Me3Si Br SiMe3 SOCl2 Ph Cl Et4N+FDMSO PhCH C CH2 RLi Me3Si Li PhCHO Ph OH
例如:
2013-9-25
4、反应条件温和, 操作eterson 反应通常生成几乎等量的E型和Z 型异 构体产物。但是,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明显地提高 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2013-9-25
1、应用范围广泛。 Peterson 反应可以合成各种类型的烯烃。特别是 含各种杂原子取代基的烯烃、具有张力的烯烃以及各 种α,β--饱和醛、酮、羧酸、酯和腈等。
2、硅基的稳定化作用能有效地抑制一些副反应, 因此 Peterson 反应的产率一般比较高。
2013-9-25
3、硅试剂的反应性强。 它能与各种羰基化合物反应, 而且三烷基硅基容易消除 。如果用含硅和磷的试剂与羰基化合物作用, 通常将发 生Peterson反应而不发生Witting 反应。
R3SiCH2Ar + n-BuLi
R3SiCHAr Li
2013-9-25
3、有机金属化合物与乙烯基硅烷加成
4、α 一硅基酮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
5、a 一硅硒化合物裂解
2013-9-25

(一)合成链端烯烃 产率高, 对分子中其他双键无影响, 常用于某些生 物碱、萜类及甾族化合物的合成。
用这种方法进行甲叉化, 在有些情况下比Wi ti g 反应更 有优越性。
2013-9-25
二、立体化学


第一步:α-硅基碳负离子与羰基化合物加成 得到近乎等量的苏式和赤式β-硅醇非对映异 构体。 第二步:消除。每种异构体又立体定向地 消除硅醇盐产生烯烃的一种异构体, 所以 Pete rson 反应一般生成几乎等量的E 型和Z 型烯烃混合物。
2013-9-25

例:
苏式β一硅醇在强碱氢化钾或氢化钠作用下转变成硅醇盐, 氧负离子很快 与硅结合为Si-O键而发生顺式消除, 生成的烯烃主要为E 型。与硫酸作 用时, β一硅醇转变成其共扼酸, 此时分子构象必须改变才能使硅基从羟 基背后进攻发生反式消除,生成的烯烃主要为E型。
2013-9-25
H Pr
O
H SiMe3 Pr2CuLi
2013-9-25
(五)、合成1,3---丁二烯类化合物
2013-9-25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控制Z型或E型的产率,例如
2013-9-25
(六)合成α、β--不饱和醛
2013-9-25
(七)合成α、β--不饱和酸及酯
(八)合成α、β--不饱和腈
2013-9-25
四、Peterson反应特点
2013-9-25
例如
2013-9-25
(二)合成烯硫醇醚
2013-9-25
2013-9-25
(三)合成烯基硅烷 乙烯基硅烷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硅试剂。通过 α--硅基碳负离子与醛酮反应可以制备乙烯基硅烷。 例如:
2013-9-25
由烯基硅烷制备羰基化合物,例如
I + OLi CH3 SiMe3 O
H Pr
O
SiMe3 H
HO H Pr H 碱
SiMe3 Pr 酸 碱
HO H Pr Pr
SiMe3 H
酸 Pr H H Pr Z H Pr
H Pr E
2013-9-25
三、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α-硅基碳负离子的产生:
1、Grignard反应 R3SiCH2Cl + Mg 2、硅烷直接金属化 R3SiCH2MgCl
Peterson反应综述
步晶晶
Peterson反应通式:
人们把硅试剂与羰基化合物生成烯烃的反应叫做Peterson 反应。 反应动力:生成强的硅氧键
一、Peterson反应机理
O C + SiR3 C O C C SiR3
O C
SiR3 C O SiR3 +
C
C
1、硅试剂对羰基化合物亲核进攻形成β--硅基醇盐 2、氧负离子与硅结合又形成四中心环状中间体 3、消除硅醇盐产生烯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