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七 文言虚词 教案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文言虚词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文言虚词的分类和用法;3. 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文言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文言虚词的分类和用法;2. 文言虚词的辨析。
三、教学难点1. 文言虚词的辨析;2. 文言虚词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文言虚词的概念,简要介绍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知识讲解(25分钟)(1)文言虚词的分类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文言虚词的分类,并详细解释每一类虚词的特点和用法。
a. 介词:如于、以、自、由等;b. 连词:如而、乃、且、若等;c. 副词:如复、亦、已、未等;d. 助词:如之、乎、焉、兮等。
(2)文言虚词的用法教师通过例句和实例解释文言虚词的用法,帮助学生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3. 练习与讨论(30分钟)(1)练习教师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或选择正确的虚词。
教师可以提供多组练习题,涵盖不同的文言虚词和用法,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文言虚词的辨析和运用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如“在句子中如何选择适当的虚词?”、“文言虚词和现代汉语中的虚词有何异同?”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4. 拓展应用(20分钟)教师提供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和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选择一篇篇幅适中、内容有趣的文言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够熟练辨析虚词的用法等。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文言虚词的分类和用法;2. 阅读一篇文言文,标注其中的虚词,并分析其用法和作用;3. 针对文言虚词的运用写一篇短文,注意使用正确的虚词,体现所学知识。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通用(免费下载优秀版)
、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三、复习“而”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图穷而匕见 、 余闻而愈悲 、 庄宗受而藏之 、 温故而知新 、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 徐而察之 、 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既而儿醒,大啼
师生 互动 进行 探讨 完成
教师明确:
—连词,表承接“来”“就”;—连词,表并列“和”“并且”;—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递进“而且”;—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连词,表假设“如
果”;—连词,表因果“因而”;代词,通“尔”,“你”“你的”;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规律总结 、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例如: 、助词,副词词尾 课堂训练
探讨 —动词“到……去”;—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指示代词“这”;—
完成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定语后置的标志;—
宾语提前的标志。
规律总结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 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教案标题: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3. 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运用文言虚词
教学重点:
1. 文言虚词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3. 文言虚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
1. 掌握文言虚词的多样性和灵活运用
2. 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使用文言虚词
教学准备:
1. 教材:相关文言文课文和阅读材料
2.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 学生练习题目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引入文言虚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步: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包括“乃、其、者、焉、所、之”等虚词的
用法和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第三步:练习(2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
帮助学生巩固文言虚词的用法。
第四步:拓展(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古文课文或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发现其中的文言虚词,并讨论其运用和意义。
第五步: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言虚词的重要性和灵活运用,鼓励学生
在阅读和写作中多加练习。
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
的氛围中学习文言虚词,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
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文言虚词教案(精心整理)
文言虚词教案(精心整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3.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举例。
3.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4. 文言虚词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作用。
2. 难点:文言虚词在实际阅读和写作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虚词的概念、分类和用法。
2. 举例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文言虚词的用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文言虚词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分类:讲解文言虚词的分类及其特点。
3. 举例分析:分析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举例。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文言虚词的用法和作用。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程度。
在课后进行反馈,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针对性辅导。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中的相似词汇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
2. 文化讲解:讲解文言虚词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了解文言虚词的文化背景。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对文言虚词的疑问。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言虚词的用法,分享学习心得。
3. 示例演练:挑选学生上台演示文言虚词的用法,增强课堂互动性。
八、文言虚词在阅读中的应用1. 分析文章:选取含有文言虚词的文章,分析文言虚词在文章中的作用。
2. 解读句子:让学生练习解读含有文言虚词的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九、文言虚词在写作中的应用1. 讲解写作技巧:讲解如何在写作中正确使用文言虚词,使其文章更具古风。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教学难点: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
3.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虚词的相关资料和例句。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文言虚词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虚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新课:讲解本节课的文言虚词,包括用法和意义,并通过例句进行分析。
3. 课堂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4.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拓展1. 通过讲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言虚词运用,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虚词运用的小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文言虚词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培养他们运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文言虚词的重要性和用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运用文言虚词,提高文言文水平。
文言虚词运用教案
文言虚词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虚词及其用法;2.掌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能够正确使用文言虚词表达意思。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文言虚词的区别及其作用;2.文言虚词在文章中的运用和效果;3.能够根据语境正确使用文言虚词。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堂小活动来引入。
比如说播放一段有文言虚词运用的视频或者音频等,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知识讲解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课件、PPT、黑板等方式,详细讲解文言虚词的概念、意义和用法等。
在讲解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要讲解其实用性,给学生解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
3.例句分析在知识讲解之后,老师可以拿出一些书面或名著中的例句,分析其文言虚词运用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学生能听懂,也可以用古代小说或者历史事件来作为例子,让学生在了解文言虚词的同时,同时增长一些有趣的历史知识。
4.训练演练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语境填写文言虚词,或者给出一些段落,要求学生在其中正确运用文言虚词。
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难度将练习难度分为简单、中等和困难三个级别,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
五、巩固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于文言虚词的认识将得到大大提升。
在的巩固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写作或者口语中运用文言虚词,检验他们掌握情况。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通过PPT、黑板等方式讲解文言虚词的概念、意义和运用等;2.互动性教育法: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3.课堂讨论法:通过让学生合作,讨论文言虚词的例子及其在文章中的运用情况,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4.多元化教学法: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体展示文言虚词的应用,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延伸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一些古诗文、影视小说等,从中寻找文言虚词及其运用的例子,以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该知识。
六、总结文言虚词作为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一定的使用规则。
文言虚词专项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专项复习教案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理解文言虚词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教学重点:1.理解文言虚词的特点2.掌握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教学难点:1.掌握文言虚词的多义性和灵活运用2.区分文言虚词与实词的用法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文言文阅读》教材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利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言句子,让学生感受文言虚词的存在和作用。
2.提问:你们在以前的学习中遇到过哪些文言虚词?请举例说明。
Step 2:概念解释1.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文言虚词是指在句子中不具有实际意义,但在上下文中有一定作用的词语。
2.引导学生思考文言虚词与实词的区别,并总结其特点。
Step 3: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教师通过对《文言文阅读》教材中常见文言虚词的筛选和整理,讲解其常见用法和意义。
2.教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
Step 4:多义性和灵活运用1.教师提供一些文言虚词的多义词义,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语境下文言虚词的灵活运用。
2.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不同语境下文言虚词的词义变化规律。
Step 5:实例演练1.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教师提供一些文言文原文或句子,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文言虚词,理解其用法和意义。
2.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句子,并互相交流,讨论结果。
Step 6:拓展延伸1.教师提供一些其他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学生进行个人阅读练习,总结其他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Step 7: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文言虚词的特点、常见用法和意义。
2.教师提问和学生进行互动,巩固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掌握。
Step 8: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文言文课文,找出其中的文言虚词,并分析其用法和意义。
2.学生自主阅读和完成作业。
Step 9: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一、教学目标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掌握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
三、教学难点1. 区分不同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灵活运用文言虚词。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实例分析法:分析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文言虚词的概念和分类;2. 第二课时:讲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3. 第三课时:分析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4. 第四课时:练习运用文言虚词;教案内容详细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
三、教学难点1. 区分不同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灵活运用文言虚词。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实例分析法:分析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文言虚词的概念和分类教学内容: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不起实际意义,或不表示具体事物和动作的词语。
根据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可以分为语气词、助词、连词、介词等。
2. 第二课时:讲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教学内容:本课时以“之”、“乎”、“者”、“也”、“矣”等虚词为例,讲解其用法和意义。
3. 第三课时:分析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教学内容: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如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语气,助词用于词或词组之间表示关系等。
4. 第四课时:练习运用文言虚词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具体句子中运用所学文言虚词,巩固所学知识。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定义及分类。
2.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3.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及作用。
4. 文言虚词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2. 难点: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及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分类及用法。
2. 示例法:通过例句展示文言虚词的用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言虚词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文言虚词的定义及分类。
2. 讲解:讲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3.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检测掌握情况。
4. 讨论:分组讨论文言虚词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2. 阅读一篇文言文,注意其中文言虚词的使用,并结合句意进行理解。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评价学生对文言虚词的定义、分类和用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阅读和讨论,评价学生对文言虚词在实际文本中的应用和理解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效果。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言文教材或阅读材料,以便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
2. 准备文言虚词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不同类型。
3. 准备黑板或投影仪,以便展示例句和关键知识点。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段落,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和分析。
2. 文言虚词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检测。
3. 参考书籍或在线资源:提供一些参考书籍或在线资源,以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九、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按照教案中的教学步骤,进行文言虚词的讲解和示例。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言虚词的概念、特点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对文言虚词的辨识和运用能力,为高考语文文言虚词题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教学重点:1. 文言虚词的概念和特点;2. 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辨析。
三、教学难点:1. 文言虚词的辨识;2.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来引入文言虚词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文言虚词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通过PPT或者板书,向学生解释文言虚词的概念,即在句子中具有提示或者补充作用,但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的词语。
同时,要强调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
3. 特点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的文言虚词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特点,如“之”、“乎”、“所”等等。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虚词的位置和作用,提高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敏感度。
4. 常见用法和辨析通过一些例句和语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辨析。
例如,“之”和“其”的用法差别,“乎”和“哉”的用法差别等等。
通过反复练习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举例练习在学生掌握了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后,设计一些举例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析文言虚词。
可以设计填空题、改错题等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6. 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文言文的原著或者翻译文本,让学生体会文言虚词在不同文本中的用法,加深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作为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文言虚词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文言虚词的概念和用法,提高对文言虚词的辨析能力,为高考语文文言虚词题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高考语文虚词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虚词复习教案教学内容:高考语文虚词复习教学目标:1.了解虚词的概念和特点;2.熟悉虚词的分类和用法;3.掌握常见虚词的词义和用法;4.能够准确运用虚词进行语句分析和作文写作。
教学准备:教材:高考语文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案教学过程:Step1 导入1.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一篇文章,其中包含大量虚词,让学生观察文章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观察文章找出其中的虚词,并分析其作用。
3.概括虚词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虚词的重要性。
Step2 虚词的分类及用法介绍1.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虚词的分类及用法表格,详细介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助词、连词等常见虚词的用法。
2.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将表格中的虚词分类,并找出相关例子进行说明。
Step3 虚词的词义辨析1.通过名言警句等材料,选择一些句子,其中存在虚词的词义辨析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解释并判断句子中虚词的具体词义。
3.教师进行点拨和讲解,解决学生的疑惑和困惑。
Step4 虚词的运用1.多媒体设备呈现一些句子,其中含有虚词,让学生尝试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意思。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找出合适的解释和翻译,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3.教师点评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注意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运用。
Step5 虚词的应用1.以“湖泊之美”为主题,要求学生利用虚词进行作文写作,展示湖泊的美丽景色。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逐步指导和点拨。
3.学生交流作文,教师进行点评和评分。
Step6 课堂总结1.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重点。
2.让学生总结虚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运用,结合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虚词的分类和用法。
在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
但是由于时间紧凑,学生在课后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虚词的知识。
高考专题复习七 文言虚词 教案资料
高考专题复习七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学习重点掌握而、何、乎、乃、其、且等十八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三、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3月5日总节次19一、“考纲”解读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而且明确列出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
虚词的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
既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难点。
所谓“常见”,指以《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
所谓“在文中”,指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1、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⑴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⑶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⑷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⑸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⑹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⑺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⑻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⑴-⑺连词。
分别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关系。
⑻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也可译为“你(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2、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⑴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⑵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⑶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⑷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⑸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⑺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⑻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⑼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何:⑴-⑶疑问代词。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二、教学目标: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能够正确运用常见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
3.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例句分析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举例说明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分析:分析例句,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例句分析和练习。
2.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关的文言文教材和参考资料,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2. 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复习和巩固文言虚词的知识。
八、教学难点:1. 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2. 学生在运用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时的准确性。
九、教学准备:1. 准备好教学PPT和教材。
2. 设计好练习题和答案。
十、教学时间:1课时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七、教学目标:1. 深化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
2. 提高学生准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3. 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八、教学内容:1. 复习已学过的常见文言虚词。
2. 通过练习和讨论,深化对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
3. 分析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提高准确运用能力。
九、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2. 培养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水平;3. 帮助学生准备高考文言文考试,提高分数。
教学重点:1. 学习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3. 运用文言虚词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
教学难点:1. 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2. 运用文言虚词进行文言文的翻译和写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文言文阅读材料、练习题;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学生对文言虚词的认识,引发学生对文言虚词的兴趣。
Step 2:讲解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并结合例句进行讲解。
教师重点解释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Step 3: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特点。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Step 4:文言虚词的运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标出文言虚词。
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文言虚词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
Step 5: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文言虚词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教师可以设计填空题、翻译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以检验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程度。
Step 6: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文言虚词的拓展延伸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变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拓宽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Step 7: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文言虚词写一篇短文或翻译一篇文言文段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讨论、练习、拓展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分类及其用法。
2. 常见文言虚词的例句解析。
3.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及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2. 难点: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及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言虚词的分类、用法及例句。
2.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及作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文言虚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言虚词的分类、用法及例句。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讨论:分组讨论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及作用。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2. 分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3. 阅读一篇文言文,注意其中文言虚词的使用。
六、教学案例分析1. 通过分析具体文言文案例,让学生了解文言虚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虚词的能力,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七、文言虚词辨析练习1. 提供一组含有文言虚词的句子,让学生辨别每个句子中的虚词用法。
2.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文言虚词的辨识和运用能力。
八、文言虚词在古文阅读中的应用1.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文言虚词知识阅读古文。
2. 分析古文中文言虚词的用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
九、文言虚词的活用现象1. 介绍文言虚词的活用现象,如动词、形容词、副词的活用。
2. 通过例句解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虚词的活用规则。
十、复习与测试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确保学生掌握文言虚词的基本知识和用法。
2. 进行课堂测试,评估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程度。
3.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虚词教案
文言文虚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帮助学生掌握虚词在文言文中的语法功能和作用。
3、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理解虚词意义的能力。
4、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水平,增强对古代文化的认知。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之”“而”“以”“于”“其”“焉”等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
(2)学会根据语境准确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1)一些虚词的多种用法和复杂含义的辨析。
(2)虚词在不同句式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
2、举例法:通过大量的文言文例句,帮助学生理解虚词的具体用法。
3、练习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一些有争议的虚词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不起眼,但却非常重要的词,它们就是虚词。
虚词虽然没有实际的词汇意义,但在句子的结构、语气、逻辑关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虚词的用法,就很难读懂文言文,更无法领略其中的美妙和深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言文虚词,开启这扇通往古代文化的神秘之门。
(二)常见虚词讲解1、“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例如:“公与之乘”(代人);“昂首观之”(代物);“肉食者谋之”(代事)(2)用作助词结构助词,“的”。
如:“小大之狱”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马之千里者”补足音节,无实义。
如:“久之,目似瞑”2、“而”(1)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示承接关系。
如:“温故而知新”表示转折关系。
如:“人不知而不愠”表示修饰关系。
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3、“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教案标题: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2.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搭配;3. 能够正确运用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虚词的概念和分类;2. 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搭配;3. 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虚词的用法辨析;2. 虚词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材:高考文言文教材;2.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文言文短文,引导学生回顾文言文的特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Step 2:讲解虚词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或黑板,讲解虚词的定义和分类,并列举一些常见的虚词,如“之”、“其”、“乎”、“焉”等。
Step 3:分组讨论虚词的用法和搭配(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虚词的用法和搭配。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和整理,形成小组报告。
Step 4:小组报告和合并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报告,介绍所负责的虚词的用法和搭配,并将报告内容整合到黑板上,形成全班共同的总结。
Step 5:练习与运用(15分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填空、改错、翻译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虚词知识,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6:拓展延伸(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感受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培养对文言文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读文言文,提高对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翻译文言文句子、整理虚词的用法和搭配等,以巩固学生对虚词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讨论、练习和拓展延伸等,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通过小组合作和整合总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总结能力。
文言虚词教案高中
文言虚词教案高中教案标题:文言虚词教案(高中)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虚词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3. 能够运用文言虚词正确地理解和分析文言文课文。
教学重点:1. 文言虚词的分类和特点。
2. 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教学难点:1. 运用文言虚词正确地理解和分析文言文课文。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文言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文言文课文,引发学生对文言虚词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Step 2:讲解文言虚词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1. 介绍文言虚词的概念: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一类没有实际意义或者意义模糊的词语,主要用于连接句子成分、表示语气或者修饰其他词语。
2. 分类讲解文言虚词的种类,如“之、乎、其、焉、者”等,并对每种虚词的用法进行简要说明。
Step 3:分组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教材中的文言文课文,找出其中的文言虚词。
2. 让每个小组汇报他们所找到的文言虚词,并解释其用法。
3. 整理学生的回答,总结文言虚词的用法和特点。
Step 4:运用文言虚词分析文言文课文(15分钟)1. 选择一篇适当难度的文言文课文,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文言虚词知识,分析课文中的虚词用法。
2. 引导学生思考虚词的作用,如连接句子成分、表示语气或者修饰其他词语。
3.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整理出分析结果。
Step 5:课堂练习(10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文言虚词知识填空或者翻译句子。
2. 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评。
Step 6:拓展延伸(5分钟)提供一些额外的文言虚词材料,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整理文言虚词的用法和特点,或者分析一篇文言文课文中的虚词用法。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专题复习七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学习重点掌握而、何、乎、乃、其、且等十八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三、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3月5日总节次19一、“考纲”解读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而且明确列出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
虚词的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
既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难点。
所谓“常见”,指以《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
所谓“在文中”,指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1、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⑪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⑫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⑬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⑭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⑮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⑯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⑰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⑱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⑪-⑰连词。
分别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关系。
⑱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也可译为“你(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2、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⑪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⑫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⑬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⑭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⑮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⑯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⑰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⑱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⑲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何:⑪-⑬疑问代词。
其中⑪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⑫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⑬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⑭⑮疑问副词。
其中⑭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⑮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⑯-⑱【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⑲【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3、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⑤众言同,于是乎书。
——方苞《狱中杂记》。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论语》)()⑧盖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⑨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乎:①-⑤语气助词: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③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④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⑥-⑧介词,分别相当于“于”“对”“比”;可作词尾,⑨⑩译为“……的样子”“……地”。
4、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⑪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⑬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⑭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⑮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⑯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乃:⑪-⑭副词。
其中⑪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这才”等⑫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⑬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⑭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⑮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
不能作宾语。
⑯【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5、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⑪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⑫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⑬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⑭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⑮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⑱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⑲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⑳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祭十二郎文》)()⑴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⑵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其:⑪-⑮代词。
其中⑪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⑫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不能加“的”。
⑬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⑭指示代词,表远指。
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⑮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⑯-⑲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测、反诘、期望、商量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搭配。
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一定”“还是”等或省去不译。
⑳⑴连词。
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⑵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6、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⑪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⑫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⑬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⑭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⑮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且:⑪-⑭连词。
递进关系,“并且”、“况且”;让步关系,“尚且”;并列关系。
⑮⑯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三、合作探究1、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
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
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
众应之。
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
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解析:1、连词,并列关系 2、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假设关系 4、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5、连词,转折关系 6、连词,递进关系 7、连词,修饰关系 8、不久,一会儿 9、连词,承接关系 10、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肯定。
2、判断“何”在文段中的意义“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
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解析: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3、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4、疑问副词,可译为“多么”5、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6、可译为“凭什么” 7、可译为“怎么样”3、判断“乃”在文段中的意义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
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
”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
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解析:(1)副词,表承接,于是。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
(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
(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
(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4、判断“其”在文段中的意义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
”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
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
狐与狼遂去。
解析:1、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2、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代词,可译为“其中” 4、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 6、代词,可译为“他的” 7、8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11、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助词,补足音节,不译四、课堂作业1、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C.吾攻赵,旦暮且下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CEF(A将近。
几乎 B暂且,姑且 C将要,马上 D尚且 E将要,马上 F将要,马上)】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比②助词,表疑问语气③助词,表揣测语气④词尾)乎】五、作业:归纳而、何、乎、乃、其、且意义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