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及无谓损失

合集下载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汇报人:2023-11-25•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概述•消费者剩余详解•生产者剩余详解•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关系目•实例分析•结论与展望录01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概述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简单地说,它是消费者获得的价值超出他们所支付的部分。

它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评价与其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距。

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出售商品或服务时,实际获得的价格低于他们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的部分。

它是生产者获得的价值超出其生产成本的部分。

生产者剩余反映了生产者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以及他们能够将产品价格定在成本以上的程度。

市场效率的衡量标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衡量市场分配资源效率的重要指标。

当两者总和最大化时,市场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

这两者也是福利经济学的关键概念,它们的变化被用来衡量经济政策的效果以及市场扭曲的成本。

对于企业而言,了解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有助于制定定价策略和市场进入决策。

对于政策制定者,这两个概念有助于评估政策对市场参与者福利的影响。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还可以反映市场势力的存在和竞争的激烈程度,从而为市场结构和行为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决策参考市场势力与竞争两者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02消费者剩余详解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这个差额即为消费者获得的“剩余”。

计算公式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 实际支付价格。

定义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VS消费者剩余是衡量市场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市场竞争充分、信息透明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通常会增加,表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消费者剩余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福利改善情况。

一个较高的消费者剩余意味着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了较高的效用满足,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及无谓损失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及无谓损失
S
D
乙2 丙 3 丁 4
Q
实际上 均衡价格为1,均衡数量为4,假设这4个
商品为甲乙丙丁四人一人购买一个.
P 甲:愿意为第一个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为4,实际支付价格为1,故 “剩余”为
4-1=3(蓝方框,3格)
4
乙:剩余=3-1=2(绿方框,2格)
3
丙:剩余=2-1=2(红方框,1格)
2 均价衡格1
甲1
3
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用几何图
2 均价衡格1
甲1
来表示时,可以用消费者需求
曲线以下,市场价格之
上的(三角形)面
乙2 丙 3 丁 4
D
积来表示)
Q
二.生产者剩余
P
生产者 剩余
生产者剩余:厂商提供 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 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 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 S 支付之间的差额.用图 形表示时,用市场价格 线以下,供给出线以上 的面积表示.
2.3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及无谓损失
By:吴义能
一.消费者剩余 P
假设市场价格为4,只有一个买者甲,他 购买一个商品,花费4元;
当价格降为3时,又有一个买者乙购买一 个商品,花费3元;
4
当价格降为2时,又有一个买者丙购买一 个商品,花费2元;
3 2 均价衡格1
甲1
Hale Waihona Puke 当价格降为1时,又有一个买 者丁购买一个商品,花费1元;
税收率为T时,整个 社会的总福利=消 费者剩余(黄)+生 D 产者剩余(蓝)+税 收收入(蓝白) ;
绿色三角形为无谓 损失
Q
乙2 丙 3
丁:剩余=1-1=0(无方框) S
D
丁4

2008年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8年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 0.35 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 0.60
A. 厂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收取不同价格 B. 厂商可以在不同时间向消赞者收取不同价格 C.厂商只是改变了定价的方式,但是并没有改变产量水平 D.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价格 5、对于生产相同产品的厂商来说,(?)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与竞争模型的结论相同。 A.古诺(Cournot) C.伯特兰德(Bertrand) 6、向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A.政府购买支出 B.转移支付 C.政府税收 D. 消费 B.斯塔克伯格(Stackbelberg) D.主导厂商(Dominant Firm)
2、如果闲暇是正常品,则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劳动供给量(?) A.增加 B .减少 C.不改变 D.不确定
3、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下列四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 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 0.20 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 0.50 4、在一级价格歧视下,(?)。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10、在浮动汇率制的开放经济中,净出口受到实际扩率变动的影响,财政政策效应(?) A.与封闭经济中的效应并无区别 C. 小于封闭经济中的效应 C.大于封闭经济中的效应 D.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封闭经济中的效应 三、判断下列表述的内容是否正确(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 1.如采所有商品的价格变成原来的两倍,而收入变成原来收入的三倍,则消费者的预算线会平行向外移动。 2.如果效用函数 U(X,Y)=5X+6Y,则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3.只有当生产一定产量的生产者剩余非负时,厂商才会生产产品。 4.根据古诺模型,如果厂商越多,那么达到均衡时行业的利润越大。 5.若生产和消费中存在正的外在性(externality),竞争市场峥效率就能提高。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于衡量市场交易的效益分配情况。

消费者剩余指的是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而生产者剩余则是指生产者实际收到的价格与其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之间的差额。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和作用。

一、理论基础消费者剩余的产生源于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根据这一原理,当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时,他们愿意为该商品支付的价格逐渐减少。

换句话说,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是递减的。

因此,当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时,他们获得了超过实际支付价格的满足感,这部分满足感就是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的产生源于生产者的边际成本递增原理。

根据这一原理,当生产者生产一单位商品时,他们需要投入的成本逐渐增加。

因此,当生产者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商品时,他们获得了超过实际成本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就是生产者剩余。

二、消费者剩余的作用消费者剩余的存在对市场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消费者剩余可以作为衡量市场效率的指标。

当消费者剩余较大时,说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满意度较高,市场交易效果较好。

其次,消费者剩余可以促进消费者的福利提升。

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

三、生产者剩余的作用生产者剩余的存在也对市场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生产者剩余可以作为衡量市场竞争力的指标。

当生产者剩余较大时,说明生产者的利润较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其次,生产者剩余可以促进生产者的创新和发展。

生产者剩余的增加意味着生产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投资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四、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权衡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存在是相互关联的,但在市场交易中往往存在权衡关系。

当消费者剩余增加时,生产者剩余往往会减少,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支付的价格越低,生产者的利润就越少,从而降低了生产者剩余。

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经济学上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市场供求关系下消费者和生产者在市场交易中获得的“盈余”,也就是说消费者和生产者从市场把商品买卖的差价中得到的利益。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一、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出价购买商品与实际购买商品所花费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简单的说,消费者愿意为一件商品支付的价格超过了实际支付的价格,这个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假设一个消费者愿意为一斤苹果支付10元钱,但实际价格只需要支付6元,那么这个消费者就获得了4元的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需求曲线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来计算,公式如下:消费者剩余 = (商品原有的最高价格 - 实际支付价格) ×商品购买的数量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剩余只存在于商品的市场交易中,当商品的市场价格高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价格时,消费者将不会购买商品,也就不会存在消费者剩余。

二、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愿意接受出售商品的价格与实际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也就是说,生产者卖出商品的实际价格高于其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这个差额就是生产者剩余。

假设一个生产者准备出售一斤苹果接受5元的价格,但实际销售价格为7元,那么这个生产者获得了2元的生产者剩余。

和消费者剩余一样,生产者剩余也可以通过价格和供给曲线之间的差异来计算,公式如下:生产者剩余 = (实际售价 - 生产成本最低价格) ×商品销售数量需要注意的是,生产者剩余只存在于商品市场的交易中,当销售价格低于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价格时,该生产者将不会销售商品,也就不会存在生产者剩余。

总结: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商品市场交易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描述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在商品交易中所得到的盈余。

它们可以通过价格与需求、供给曲线之间的差异来计算,可以帮助分析市场供求关系,评估市场交易中的效率和公平性,对于经济决策和市场调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9研;深圳大学2008研)答:无谓损失指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如图8-1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代表)。

由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图8-1 无谓损失二、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2)与税收收入的比较具体如图8-1所示。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

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3)税收引起无谓损失的原因是收扭曲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使资源配置无效率,进而使社会总剩余减少。

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计算公式有哪些

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计算公式有哪些

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计算公式有哪些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那么你对消费者剩余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消费者剩余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在自愿交易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选择最优的消费数量可以使得自身的情况得到改善。

借助于上面推导的消费者需求曲线可以很好地说明如何度量经济交换多得的好处。

首先,从改变对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理解开始。

需求曲线不仅表示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购买特定数量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但对消费者而言,市场价格是给定的,所以在其支付愿意与实际支付之间存在一个差值,这就构成了一种“心理剩余”。

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总剩余可以用需求曲线下方,价格线上方和价格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表示。

由消费者剩余可知:第一,如果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剩余下降,反之,如果价格下降,则消费者剩余上升;第二,如果需求曲线是平的,则消费者剩余为0。

比如一场电影的票价为20元,可消费者对它的价值是50元,那么消费者剩余则是30元。

如果想尊重买者的偏好,那么消费者剩余不失为经济福利的一种好的衡量标准。

消费者剩余概念的提出目的是告诉我们每一个消费者:我们的付出总是少于我们的所获。

我们总是在交易当中获取额外的利益,我们社会的总福利总是在交易当中不断增长。

产生差额的原因在于:除最后一单位外,该商品用货币表示的边际效用(以美元表示)都大于其价格。

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需求曲线图),消费者剩余的货币价值可以用需求曲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衡量。

消费者剩余的定义阐述“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是纽约大学教授马歇尔。

200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200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0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范围经济答:当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各生产一种产品的两个企业所能达到的总产量时(两个企业分配到相等的投入要素),存在范围经济,即由于产品种类的增加而导致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企业采用联合生产的方式可以通过使多种产品共同分享设备或其他投入物而获得产出或成本方面的好处,也可以通过统一的营销计划或统一的经营管理获得成本方面的好处。

范围经济的程度可以通过研究企业的成本来确定。

测度范围经济的公式为:()()()()121212C q C q C q q SC C q q +-=,,其中,()1C q 、()2C q 分别表示生产1q 和2q 的产出所耗费的成本;()12C q q ,是生产两种产出所耗费的联合生产成本。

在范围经济的情况下,0SC >;当范围不经济时,0SC <。

总之,SC 的值越大,范围经济的程度就越高。

2.帕累托改进答:帕累托改进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对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予以改变,可以使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从而增加了社会福利的情况。

利用帕累托最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即如果对于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在该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答: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精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精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无谓损失()(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9研;深圳大学2008研)答:无谓损失指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如图8-1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代表)。

由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大于税收收入(面积+),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B D图8-1 无谓损失二、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2)与税收收入的比较具体如图8-1所示。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代表)。

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3)税收引起无谓损失的原因是收扭曲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使资源配置无效率,进而使社会总剩余减少。

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细讲解(第8章__应用_赋税的代价)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细讲解(第8章__应用_赋税的代价)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9研;深圳大学2008研)答:无谓损失指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如图8-1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代表)。

由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图8-1 无谓损失二、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2)与税收收入的比较具体如图8-1所示。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代表)。

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 D+)。

+),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3)税收引起无谓损失的原因是收扭曲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使资源配置无效率,进而使社会总剩余减少。

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剖析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剖析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9研;深圳大学2008研)答:无谓损失指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如图8-1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代表)。

由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图8-1 无谓损失二、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2)与税收收入的比较具体如图8-1所示。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

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3)税收引起无谓损失的原因是收扭曲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使资源配置无效率,进而使社会总剩余减少。

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于衡量市场交易的效益和资源配置的效率。

消费者剩余是指在市场交易中,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而生产者剩余则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生产者愿意以某种价格出售商品,而实际出售价格与其成本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式是通过将市场价格与每个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效用加总得出的。

边际效用是指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所产生的额外满足感。

对于每个消费者而言,他们愿意为商品支付的价格是根据其边际效用决定的,而实际支付价格则是市场上的均衡价格,通常由供需关系决定。

因此,消费者剩余可以看作是由消费者因购买商品而获得的超过其支付的价格部分的总和。

生产者剩余的计算方式是通过将市场价格与每个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加总得出的。

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成本,以及预期利润。

生产者愿意以某种价格出售商品,而实际出售价格与其成本之间的差额,即为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存在与市场交易的效率密切相关。

当市场交易中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较大时,说明市场资源的配置相对高效,市场交易的效益较大。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被称为社会总剩余,社会总剩余的增加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整个社会受益。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差异也反映了市场交易的权衡关系。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是相互联系的,市场的均衡价格将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之间形成。

消费者剩余表示了消费者超过其支付价格的得益,而生产者剩余则表示了生产者获得的超过其成本的收益。

市场均衡的达成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相互平衡的结果。

总之,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衡量市场交易效率和资源配置效果的重要指标。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边际效用和成本差额加总得出。

它们的存在与市场交易的效益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密切相关,反映了市场交易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权衡关系。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培训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培训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培训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用来衡量市场交易的效益。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个商品或服务付出的最高价格与其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则是指生产者从某个交易中获得的收益,即实际卖出价格与其愿意为生产该商品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存在,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供需关系所决定的。

当消费者的需求大于供应时,市场价格往往会高于生产者的成本,从而产生消费者剩余;反之,当供应大于需求时,市场价格往往会低于生产者的成本,从而产生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利益。

如果一个消费者愿意为某个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远高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那么他就会获得较大的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即对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越大,消费者剩余越大。

生产者剩余反映了生产者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利润。

如果一个生产者的成本远低于其实际卖出价格,那么他就会获得较大的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者的供应弹性,即对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供应弹性越大,生产者剩余越大。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存在对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剩余可以激励消费者进行购买行为,增加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而生产者剩余可以激励生产者增加产量,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此外,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还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分配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概念,反映了市场交易的效益和资源分配的效果。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存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为个体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利益和福祉。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用来衡量市场交易的效益。

它们在市场交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影响着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意义,以及它们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

2.3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及无谓损失

2.3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及无谓损失
税收的无谓损失税收的超额负担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均衡价格无谓损失无税收时整个社会的总福利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税收率为t时整个社会的总福利消绿色三角形为无谓损失卖价买价
2.3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及无谓损失
By:吴义能
一.消费者剩余 P
假设市场价格为4,只有一个买者甲,他 购买一个商品,花费4元; 当价格降为3时,又有一个买者乙购买一 个商品,花费3元;
4 3 2 均衡 1 价格
丙:剩余=2-1=2(红方框,1格)
丁:剩余=1-1=0(无方框)
S
D 甲 1 乙 2 丙 3 丁 4
Q
P
这里蓝框+绿框+红框就是消费者剩余;价格越 多, “锯齿”就越小;可以假设有无数多个市场 价格, 则“锯齿”就没有了,变得与D曲线重合 了.
4 3 2 均衡 1 价格
这里黄灰色的大三角形,就是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 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
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用几何图 来表示时,可以用消费者需求 曲线以下,市场价格之 上的(三角形)面 D 甲 1 乙 2 丙 3 丁 4 Q
积来示)
二.生产者剩余
P
S
生产者 剩余 均衡 价格 甲 1 乙 2 丙 3
4 3 2
当价格降为2时,又有一个买者丙购买一 个商品,花费2元; 当价格降为1时,又有一个买 者丁购买一个商品,花费1元; S
均衡 1 价格 D 甲 1 乙 2 丙 3 丁 4
Q
实际上 P
均衡价格为1,均衡数量为4,假设这4个 商品为甲乙丙丁四人一人购买一个. 甲:愿意为第一个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为4,实际支付价格为1,故 “剩余”为 4-1=3(蓝方框,3格) 乙:剩余=3-1=2(绿方框,2格)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用来衡量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情况。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市场的两大主体,他们通过买卖商品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的机制,评估市场效率和福利分配情况。

一、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为生产和销售商品而获得的收益与实际生产和销售商品所得收益之间的差额。

简单来说,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从市场交易中获得的超过其生产成本的部分。

生产者剩余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将生产者的供给曲线与市场价格之间的面积计算得出。

生产者剩余的大小取决于市场价格与生产者的供给曲线之间的差距。

当市场价格高于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时,生产者剩余就会增加;反之,当市场价格低于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时,生产者剩余就会减少。

生产者剩余的存在可以激励生产者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从而获得更多的剩余。

二、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购买商品而支付的价格与实际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从市场交易中获得的超过其愿意支付的部分。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将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与市场价格之间的面积计算得出。

消费者剩余的大小也取决于市场价格与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之间的差距。

当市场价格低于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时,消费者剩余就会增加;反之,当市场价格高于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时,消费者剩余就会减少。

消费者剩余的存在可以激励消费者增加消费,提高福利水平,促进市场的繁荣。

三、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的关系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是市场交易中产生的两种剩余,它们共同构成了市场的总剩余。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都可以提高市场的总剩余,反之亦然。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存在可以促进市场的有效运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福利的最大化。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了衡量市场效率和福利分配情况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和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评估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概念解析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概念解析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概念解析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两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衡量市场交易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影响。

消费者剩余指的是消费者愿意为一种商品或服务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而生产者剩余则是指生产者通过销售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与其为生产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可以通过需求曲线来解释。

需求曲线表示了消费者在不同价格下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假设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为P,而某个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为Pmax。

那么,消费者剩余可以通过计算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来得到。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公式为:消费者剩余= Pmax - P。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所获得的福利。

当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价格高于实际支付价格时,消费者剩余就会产生。

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越大,消费者剩余就越大。

消费者剩余的存在表明,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获得了超过他们实际支付的福利。

生产者剩余的概念可以通过供给曲线来解释。

供给曲线表示了生产者在不同价格下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假设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为P,而生产者为生产该商品所支付的成本为Pmin。

那么,生产者剩余可以通过计算实际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来得到。

生产者剩余的计算公式为:生产者剩余 = P - Pmin。

生产者剩余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产者在市场交易中所获得的福利。

当生产者通过销售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收入高于其为生产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成本时,生产者剩余就会产生。

生产者剩余的大小取决于供给的弹性,供给弹性越小,生产者剩余就越大。

生产者剩余的存在表明,生产者在市场交易中获得了超过他们成本的福利。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市场交易中的重要指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市场的效率和福利分配。

当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最大化时,市场可以达到最优配置。

无谓损失怎么计算

无谓损失怎么计算

无谓损失怎么计算无谓损失,即当税收使市场规模缩小到最优水平以下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等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之间的三角形面积。

也就是当偏离竞争均衡时,所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社会净损失是由于垄断、关税、配额、税收或其他扭曲等因素引起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不到的那部分,使资源得不到最佳限度的分配。

例如,当垄断企业抬高价格时,消费者将减少消费,这样将导致减少的数量中本来可以实现的消费者剩余都流向了社会,这种社会性损失,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净损失。

扩展资料特征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权力量,依据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

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国家强制性的税收法令,在国家税法规定的限度内,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税收具有法律地位的体现。

强制性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是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即如果出现了税务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通过征税,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收入转归国家所有,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税收这种无偿性是与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进行收入分配的本质相联系的。

无偿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后无需向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报酬;另一方面是指政府征得的税收收入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

税收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体现,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产品所有权、支配权的单方面转移关系,而不是等价交换关系。

税收的无偿性是区分税收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标准征收的,即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计价办法和期限等,都是税收法令预先规定了的,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试用期间,是一种固定的连续收入。

对于税收预先规定的标准,征税和纳税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非经国家法令修订或调整,征纳双方都不得违背或改变这个固定的比例或数额以及其他制度规定。

均衡时消费者剩余计算题解析

均衡时消费者剩余计算题解析

均衡时消费者剩余计算题解析(实用版)目录1.均衡时消费者剩余的定义与计算方法2.消费者剩余的实现条件3.市场规模超过均衡数量时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及无谓损失正文一、均衡时消费者剩余的定义与计算方法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总效用与所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在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关键因素。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公式为:消费者剩余 = 总效用 - 总价格。

在市场均衡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与市场上的供给量相等,此时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为市场均衡价格。

根据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当市场均衡时,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值。

二、消费者剩余的实现条件消费者剩余的实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消费者的偏好既定:消费者对各种物品效用的评价是既定的,不会发生变动。

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对各种物品购买因需要程度不同,排列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2.消费者的收入既定:由于货币收入是有限的,消费者需要用有限的收入购买有限的商品,以获得最大效用。

3.物品的价格既定:物品的价格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在价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考虑如何分配有限的收入,以获得最大效用。

三、市场规模超过均衡数量时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及无谓损失当市场规模超过均衡数量时,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和无谓损失会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1.消费者剩余: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从而使得消费者剩余增加。

2.生产者剩余: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商品需求增加,从而使得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即生产者剩余增加。

3.总剩余: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和即为总剩余。

在市场规模超过均衡数量时,总剩余会增加。

4.无谓损失:无谓损失是指由于市场价格与边际成本不等,导致资源配置失效所造成的损失。

在市场规模超过均衡数量时,由于价格偏离边际成本,无谓损失会增加。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关系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关系

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和總剩餘的關係消費者剩餘:指買者的支付意願減去買者的實際支付量。

消費者剩餘衡量了買者自己感覺到所獲得的額外利益。

簡單地說,就是買者賣者都希望從市場活動中獲得利益。

消費者剩餘公式: D q −P dq Q生產者剩餘:指生產要素所有者、產品提供者由於生產要素、產品的供給價格與當前市場價格之間存在差異而給生產者帶來的額外收益,也就是生產者要素所有者、產品提供者因擁有生產要素或提供產品,在市場交易中實際獲得的金額與其願意接受的最小金額之間的差額。

生產者剩餘公式: [P −S(q)]dq Q 0總剩餘: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之和。

總剩餘公式:消費者剩餘 + 生產者剩餘 = D q −P dq Q0+ [P −S(q)]dq Q市場供需達到平衡時總剩餘為最大,也就是當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時。

由兩上圖可知,相交在均衡點時總剩餘最大。

1.某產品的需求函數為P=6300-0.6q-0.008q 2,試求當銷售量為500時的消費者剩餘。

解:當銷售量為500時,Q=500的價格為E 點為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點。

當E 點在平衡點時,面積最大,總剩餘也最大當q=Q1比Q*小時,供給曲線對應的價格為P2,需求曲線對應的價格為P1,所以q=0到Q1的總剩餘為A+B 的面積和P=6300-0.6*500-0.008*5002 =6300-300-2000 =4000 消費者剩餘為 D q −P dq 500= 6300−0.6q −0.008q 2500-4000dq = 2300−0.6q −0.008q 2500dq=2300q-0.6*q 22-0.008*q 33]0500 =1150000-0.6*2500002-0.008*1250000003=1150000-75000-333333 ≈7416671. 某產品的供給函數為S(q)=7.5+0.005q 2美元,試求銷售量為800時的生產者剩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剩余=2-1=2(红方框,1格)
丁:剩余=1-1=0(无方框)
S
D 甲 1 乙 2 丙 3 丁 4
Q
P
这里蓝框+绿框+红框就是消费者剩余;价格越 多, “锯齿”就越小;可以假设有无数多个市场 价格, 则“锯齿”就没有了,变得与D曲线重合 了.
4 3 2 均衡 1 价格
这里黄灰色的大三角形,就是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 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
2.3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及无谓损失
By:吴义能
一.消费者剩余 P
假设市场价格为4,只有一个买者甲,他 购买一个商品,花费4元; 当价格降为3时,又有一个买者乙购买一 个商品,花费3元;
4 3 2
当价格降为2时,又有一个买者丙购买一 个商品,花费2元; 当价格降为1时,又有一个买 者丁购买一个商品,花费1元; S
丁 4
Q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同时表示
P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 剩余 均衡 价格
S D
Qபைடு நூலகம்
三.税收的无谓损失/税收的超额负担 A 无税收时整个社会 的总福利=消费者 消 剩余+生产者剩余 F 费者剩余 S =S⊿ABE; 买价 税收 收入 卖价
生产者 均衡 剩余 税 收 率 T
无谓
损失
G
E
税收率为T时,整个 社会的总福利=消 费者剩余(黄)+生 D 产者剩余(蓝)+税 收收入(蓝白) ; 绿色三角形为无谓 损失 Q
价格 B
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用几何图 来表示时,可以用消费者需求 曲线以下,市场价格之 上的(三角形)面 D 甲 1 乙 2 丙 3 丁 4 Q
积来表示)
二.生产者剩余
P
S
生产者 剩余 均衡 价格 甲 1 乙 2 丙 3
生产者剩余:厂商提供 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 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 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 支付之间的差额.用图 形表示时,用市场价格 线以下,供给出线以上 的面积表示.
均衡 1 价格 D 甲 1 乙 2 丙 3 丁 4
Q
实际上 P
均衡价格为1,均衡数量为4,假设这4个 商品为甲乙丙丁四人一人购买一个. 甲:愿意为第一个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为4,实际支付价格为1,故 “剩余”为 4-1=3(蓝方框,3格) 乙:剩余=3-1=2(绿方框,2格)
4 3 2 均衡 1 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