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皇言甲骨文鼑鼎熯交文-咬智
汉字PPT
汉字的发展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 从甲骨文演变而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也是从商朝开始的。 金文是商周时代铸刻 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由于它铸刻在钟鼎上,所以又称钟鼎文。金文有粗而宽的笔画, 点画圆浑,体势雍容。金文和甲骨文属于同一系统的文字,但比甲骨文更规范,结构 更整齐。 西周晚期,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笔画比较整齐、匀称,这种字体叫大篆。 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 秦统一后,为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 的建议,统一文字。李斯按照秦国的文字标准,对汉字进行整理和简化,制定标准写 法,在全国推行,这种新字体叫小篆。 篆书笔画圆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着象形 的意味,但符号性显然大大加强。小篆使文字规范了,但书写还很不方便,因此,在 民间流行一种更简单的字体,叫隶书。 隶书字形扁平,字的构架多有方折棱角,笔画 有粗有细,形成波势和挑法,所谓“一波三折、蚕头燕尾”。从篆书到隶书,是一次 更大的变化,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从此, 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了。 汉朝后期,隶书又演变为楷书。楷书可作为习字的法 式楷模,所以叫楷书。从隶书到楷书字形结构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书写时把 隶书的波势挑法改变成定型的勾撇,使字形更加方正平直,书写更为简便。 与楷书并 行的还有草书和行书。草书特征是笔画连带、结体简约、气势连贯、字形奔放。 行书 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比楷书简便,且比草书易辨认。我们可以通过下图体 会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现状
汉字现在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很 多老外以会说会写一点中国字而骄傲,中 国汉字博大精深,是其他任何外国字无法 比的,汉字不仅可以象形,也可以表音, 不仅可以用字本身,也可以用拼音去表达 , 你可见过英文用音标去表达的?没有吧, 说明了汉字的丰富,当然汉字在输入电脑 时要转一个弯,这也正好是加强了中国人 脑筋的锻炼 。。。
甲骨文字典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
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请。
制曰:可。
甲骨文字典。
《有趣的汉字》(汉字的起源、演变,有趣的文字游戏)
3、吃喝风古今有之,今人一首直白诗《公款吃喝 》何等形象,何等生动: 一摆二三桌,每月四五回, 来客六七位,八九十人陪。
一位书坛的巨 匠。千百年来,唯 颜鲁公能比肩书圣 王羲之,雄视阔步 于书坛。他的书法, 字体端正劲美,气 势雄厚,自始至终 均用正锋,充分发 挥男性的沉着,刚 毅。其代表作《多 宝塔碑》、《颜勤 礼碑》、《祭侄文 稿 》。
颜 真 卿
柳公权,所写 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较之颜 体,则稍显清瘦, 故有“颜筋柳骨” 之称。他为人既有 骨气又一丝不苟, 在长安王公贵族都 不惜巨金争相请他 挥毫留墨。代表作 《玄秘塔碑》、 《神策军碑》。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 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 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 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 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熙戏犀》
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 犀。犀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惜犀唏唏喜 袭熙。
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 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同偏旁部首联
河汉汪洋,江湖滔滔波浪涌 雲霄雷電,霹雳震震霈雨霖 ——湖北利州天成观龙王殿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广东东莞虎门
经过精心构思,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
成的对联,称“同偏旁部首联”。
高二(16) 27 甲骨文
甲 骨 文
十 二 生 肖 甲 骨 文
甲 骨 文 特 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 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 却不统一。 2、在甲骨文中,有些字有没有“口”意 思是一样的。比如“占卜”与“占”都出 自“卜”这个字。 3、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 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 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 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4、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 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 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5、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 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甲 骨 文 “ 鼎 ” 字
完
殷 商 甲 骨 文
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 刻在肩胛骨上的甲骨文
甲 骨 文 历 史
尘封 重现于“鼎”字的甲骨文图 片引起热议,图片中“鼎”字 的甲骨文造型特别像一只站立 的“喵星人”把四个爪子张开 的萌样儿,引得网友纷纷用 “喵”代替“鼎”而引发一系 列文字游戏。 一言九喵,三足喵立,问喵中 原,力能扛喵 金喵岂是池中物,一遇鱼 干……不能再说了。
1. 古代信息传递
2.甲骨文特点 3.甲骨文历史 4.最萌甲骨文
古 代 信 息 传 递
甲骨文 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 “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 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 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 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 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 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 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 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 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 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 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中山鼎铭文
中山鼎铭文中山王方壶、中山王鼎以及中山王错的儿子为他造的圆壶合称中山三器。
铭文以中山王鼎最多,也最精美。
其释文如下:唯十四年中山王()作鼎于铭曰呜呼语不废哉寡人闻之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昔者燕君子哙睿恰夫吾长为人宗干于天下之勿纠犹迷惑于子之而亡其邦为天下戮而皇在于少君乎昔者吾先考成王早弃群臣寡人幼童未通智唯傅是从天降休命于朕邦有厥忠臣喜克顺克卑亡不率仁敬顺天德以佐右寡人使智社稷之赁臣宗之义夙夜不懈以道寡人今方壮智天其德省其行亡不顺道考宅唯呜呼折哉社稷其庶乎厥业在只寡人闻之事如长事愚如智此易言而难行也非赁与忠其谁能之其谁能之唯吾老喜是克行之呜呼攸哉天其有于哉厥邦是以寡人赁之邦而去之游()遽惕之虑昔者吾先祖桓王邵考成王身勤社稷行四方以忧劳邦家今吾老喜亲帅三军之众以征不义之邦奋桴振铎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克敌大邦寡人庸其德嘉其力是以赐之厥命唯有死罪及三世不以明其德庸其工吾老喜奔走不听命寡惧其忽然不可得惮惮恐损社稷之光是以寡许之谋虑从克有工智也诒死罪之有智为人臣之义也呜呼念之哉后人其庸之毋忘尔邦昔者吴人并越越人修教备赁五年复吴克并之至于今尔毋大而毋富而骄毋众而嚣邻邦难信仇人在旁呜呼念之哉子子孙孙永保定之毋替厥邦中山鼎铭文唯十四年中山王作鼎于铭曰呜呼语不废哉寡人闻之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昔者燕君子哙睿恰夫吾长为人宗干于天下之勿纠犹迷惑于子之而亡其邦为天下戮而皇在于少君乎昔者吾先考成王早弃群臣寡人幼童未通智唯傅是从天降休命于朕邦有厥忠臣喜克顺克卑亡不率仁敬顺天德以佐右寡人使智社稷之赁臣宗之义夙夜不懈以道寡人今方壮智天其德省其行亡不顺道考宅唯呜呼折哉社稷其庶乎厥业在只寡人闻之事如长事愚如智此易言而难行也非赁与忠其谁能之其谁能之唯吾老喜是克行之呜呼攸哉天其有于哉厥邦是以寡人赁之邦而去之游无遽惕之虑昔者吾先祖桓王邵考成王身勤社稷行四方以忧劳邦家今吾老喜亲帅三军之众以征不义之邦奋桴振铎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克敌大邦寡人庸其德嘉其力是以赐之厥命唯有死罪及三世不以明其德庸其工吾老喜奔走不听命寡惧其忽然不可得惮惮恐损社稷之光是以寡许之谋虑从克有工智也诒死罪之有智为人臣之义也呜呼念之哉后人其庸之毋忘尔邦昔者吴人并越越人修教备赁五年复吴克并之至于今尔毋大而毋富而骄毋众而嚣邻邦难信仇人在旁呜呼念之哉子子孙孙永保定之毋替厥邦中山王方壶中山圆壶.jpg (14.28 KB)徐无闻临写的中山王鼎铭文。
第二讲汉字形态的演变
六国古文按书写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简 帛文、玉石文、货币文、古玺文、陶文及 《说文解字》与《三体石经》中古文等六 类。
一、简帛文
1、“简牍文字”是指古人刻或写在竹片、 木片上的文字。 简册的使用,始自商代。 《尚书·多土》:“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甲骨出土
拍卖甲骨
二、甲骨文的发现
王懿荣像
王懿荣故居 (在北京锡拉胡同)
殷墟甲骨堆层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审视中药中,发 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 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 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三、甲骨文研究
地名 安阳、新城 面值 十货、十金 吉语 安邦、大昌
蚁鼻钱 铲形币(布)
刀 币
圆 钱
節
墨
齊
之
灋
灋
货
货
布
币
刀
币
圆孔圆钱
秦国方孔圆钱
楚国蚁鼻钱
五、陶文 “陶”本作“匋”,《说文》:“匋,瓦器 也。”后借地名的“陶”称之。
甲
金
古陶文
小篆
六、《说文解字》和“三体石经”中的古文 《说文解字》中的古文字数为429个,异体 字53字,共482字。 《说文解字》中的古文,主要来源于壁中书 三体石经,也称正始石经、魏石经。刻有《 尚书》、《春秋》和《左传》(仅到恒公) ,每经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总共 约有14.7万多字
盟书,《左传》也称载书,是我国古代为 某些重要事件举行集会、制定公约、对天 盟誓的辞文。
墨 书 。
丽 , 为 毛 笔 所
马 盟 书 ” , 又
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PPT精品文档
2021/4/25
1
一 甲骨文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 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 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 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 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 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 文字。
2021/4/25
8
2021/4/25
9
三 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 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 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 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 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 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 重大的意义 。
2021/4/25
3
甲骨文对照汉语表
2021/4/25
4
2021/4/25
5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 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 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 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 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
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 繁,俗体趋简的印迹。
2021/4/25
14
2021/4/25
15
6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 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 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 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2021/4/25
16
2021/4/25
17
七 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 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 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 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 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 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 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甲骨有表情——微信表情包来袭
甲骨有表情——微信表情包来袭
小编说:
全球第一套甲骨文设计字库“汉仪陈体甲骨文”于2017年9月28日成功发布上线,一月以来热度不减,由陈楠工作室最新设计研发的两套手机表情包《生肖甲骨文》与《甲骨有表情》正式启用啦!与当下信息高速流转的网络时代相适应,通过年轻化、时尚化的趣味添加玩转甲骨文,将甲骨文与手机表情结合,重温远古文明在当下的绽放,用创意营造真实的文化体验。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代表远古文明的甲骨文和代表时尚年轻的手机表情相互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吧!
亲,甲骨文表情包已上线!话不多说
直接上图。
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
甲骨文对照汉语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 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 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 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 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
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 繁,俗体趋简的印迹。
二 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 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 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 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 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 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 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三 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 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 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 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 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 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 重大的意义 。
四 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 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 角变成有 角。 一 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 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 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 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 中的"八分"而言。"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 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 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 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 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 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 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 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 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鼎可以变成什么形近字和鼎字很相似的字
鼎可以变成什么形近字和鼎字很相似的字
鼎的形近字:薡、寤、鼐。
薡拼音dǐng,部首艹,笔画15,繁体薡。
一种蒲草,可编席织鞋。
寤拼音wù,部首宀。
笔画14,五行土,繁体寤。
鼐拼音nài,部首鼎,笔画14,五行火,繁体鼐。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
鼎可以变成什么形近字
鼎的形近字:薡、寤、鼐。
薡拼音dǐng,部首艹,笔画15,繁体薡。
一种蒲草,可编席织鞋。
寤拼音wù,部首宀。
笔画14,五行土,繁体寤。
鼐拼音nài,部首鼎,笔画14,五行火,繁体鼐。
形近字什么意思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
形近字的特点:
(1)笔画相同:人和入
(2)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己、已、巳,偏旁不同”读和续,笔画不同“木和本。
读音相同,眯和咪”
(3)字形相近。
读音不同,胶和狡。
(4)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公祭鼎铭文全文注音版
公祭鼎铭文全文注音版一. 简介公祭鼎,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礼器,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鼎铭文则是刻在鼎上的文字,记录着祭祀仪式的相关信息。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公祭鼎铭文的全文,并附上注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段古老的文字。
二. 公祭鼎铭文全文青繹蒲穆穆皇皇瑾枢璜琥敷虚太常职方光祀宏化丹东福丕徂南百度亘盈白首迺台禄□珩端丕世味郜□夷穆肆俾殷忄禄邱□啸萃瑾*贤鸿阳嘉楷器丙昊镜臻签于飨菲喀雒荐象副旯嬛宝桃观斧津巾牮頡朦洗需肺□筑鱼瑨泚财磬喑鼔敲鍾准鎛镌義*灵~-旅延黛跫瑕廓琀快鲊褄貞拿燔盄㐆倫邇筌詔矗噫廞揖褱时兹於皇家万代圣享刑锺永享怀舂懷闳浠惇颔贡栞*儀肅長贊导于昭明元名诏二千一年九月三日登鼎祀*感享丕三. 全文注音解析1.瑾读音:jǐn2.枢读音:shū3.璜读音:huáng4.琥读音:hǔ5.太常读音:tài cháng6.职方读音:zhí fāng7.光祀读音:guāng sì8.瑾枢璜琥读音:jǐn shū huáng hǔ9.敷虚读音:fū xū10.宏化丹东福丕读音:hóng huà dān dōng fú pī11.徂南百度亘盈白首读音:cú nán bǎi dù gèn yíng bái shǒu12.迺台禄读音:nǎi tái lù13.珩端丕读音:héng duān pī14.世味郜读音:shì wèi gāo15.夷穆肆俾读音:yí mù sì bǐ16.殷读音:yīn17.忄禄邱读音:lù qiū18.啸萃瑾读音:xiào cuì jǐn19.贤读音:xián20.鸿阳嘉楷器丙昊镜读音:hóng yáng jiā kǎi qì bǐng hào jìng21.臻签于飨菲喀雒荐象读音:zhēn qiān yú xiǎng fēi kā luò jiàn xiàng22.副旯读音:fù lú23.嬛读音:xuān24.宝桃观斧津巾牮读音:bǎo táo guàn fǔ jīn jīn jiān25.頡朦洗需肺读音:jié méng xǐ xū fèi26.瑨泚财读音:jìn zì cái27.磬喑鼔敲鍾准鎛镌義读音:qìng yīn gǔ qiāo zhōng zhǔn jǐn yuè juànyì28.旅延黛跫瑕廓琀快鲊褄读音:lǚ yán dài qióng xiá kuò hàn kuài zháxiē29.貞拿燔盄㐆倫邇筌詔矗读音:zhēn ná fán hòu hū lún ěr quán zhào chù30.噫廞揖褱读音:yī xīn yī yí huái31.时兹於皇家万代圣享刑锺读音:shí zī yú huáng jiā wàn dài shèngxiǎng xíng zhōng32.永享怀舂懷闳浠惇颔贡栞读音:yǒng xiǎng huái chōng huái hóng xī dūnhàn gòng hàn33.儀肅長读音:yí sù cháng34.贊导于昭明元名诏读音:zàn dǎo yú zhāo míng yuán míng zhào35.二千一年九月三日登鼎祀读音:èr qiān yī nián jiǔ yuè sān rì dēngdǐng sì36.感享丕读音:gǎn xiǎng pī四. 解析和解读1. 瑾枢璜琥瑾枢、璜琥是对鼎的形容,表达了鼎的珍贵和光辉。
鼎的甲骨文演变过程
鼎的甲骨文演变过程嘿,咱今儿来聊聊鼎的甲骨文演变过程,这可有意思啦!你想想看,鼎啊,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玩意儿。
从甲骨文里看,一开始的鼎就像个实实在在的家伙,敦敦实实地站在那儿。
那模样,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最早的鼎的甲骨文,就像是一个简略版的鼎的形状,线条简单却充满力量,好像在说:“嘿,我在这儿呢!”这就好像是一个小娃娃,虽然还没长开,但那股子机灵劲儿已经藏不住啦。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鼎的甲骨文也发生着变化。
线条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细腻,就好像鼎这个家伙慢慢长大了,有了更多的细节和特点。
它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形状,而是有了更多能让人琢磨的地方。
这就跟咱人似的,小时候简简单单,啥也不懂。
可长大了,经历的事儿多了,就变得有内涵啦,有故事啦。
鼎的甲骨文演变不也是这样嘛!再后来啊,鼎的甲骨文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精美。
这时候的鼎,就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身上满是岁月的痕迹和智慧的沉淀。
每一道线条仿佛都在讲述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
你说这鼎的演变神奇不神奇?从一个简单的形状,变成了充满故事和内涵的符号。
这多像我们的人生啊,从懵懂无知到成熟稳重,一路经历着各种变化和成长。
而且鼎在古代那可是有着重要地位的呀!它不只是个做饭的家伙,更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呢。
那时候的鼎,就像是现在的豪车、别墅一样,让人羡慕不已。
咱再回过头来看看鼎的甲骨文演变,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意思?这就是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啊,能把一个东西用这样独特的方式记录下来,让我们能在几千年后还能看到它的变化。
这鼎的甲骨文演变,就像是一部无声的电影,向我们展示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我们能从中学到好多东西呢,比如坚持、比如变化、比如传承。
所以啊,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古老的东西。
它们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闪发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咱得好好去欣赏,去感受,去传承!。
汉字的演变过程
大篆的石鼓
• 公元前221年,秦 始皇统一中国后, 对汉字也进行了统 一。从此奠(dian) 定了中华民族文化 统一的基础,促进 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图为秦始 皇。
小篆
• 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 (dian)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汉字的演变过程
——智者为Hale Waihona Puke 组汉字的演变过程表金文
•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 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 较匀称。图为毛公鼎及铭文。
战国文字
•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 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 很难破译。
•
甲骨文也被称为钟鼎文
甲骨文也被称为钟鼎文甲骨文不是钟鼎文。
商朝以青铜重器作为承载王朝祭祀和记录的载体,华夏文明独特的“钟鼎文”开始兴起传承。
以青铜重器所承载传承的文字叫“金文”,也叫“钟鼎文”,根据华夏文明“金甲文”的发展历史,属于商朝的“钟鼎文”也被称呼其为“殷金文”;“钟鼎文”成为华夏文明独特的青铜文化的一部分,其推动着华夏文明的文化和思想的传承快速向前发展壮大。
钟鼎文的起源商朝时青铜冶炼技术获得提升,青铜器获得上层统治阶级的大量使用。
“商汤”以青铜冶炼技术的提升来铸造军事器械,通过手工业类的商业贸易使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带来了商部落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商汤”以顺势而为和审时度势中不断壮大,最终灭亡夏朝的残暴统治而建立了新的商王朝。
青铜的大量使用于军事发展,是造就商王朝辉煌的关键因素,商王朝的部落联盟建立后,各个诸侯国也同时获得了商朝青铜冶炼的技术,对青铜冶炼技术进行了提升和推广,青铜文化在商朝治世期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但因开采难度和熔炼的局限,青铜的开采和冶炼都需要以部落群体方式进行,所以青铜就被部落联盟中各统治阶级所控制,导致商朝时期青铜器的使用,大多用于国家级的王宫祭祀和贵族生活。
以青铜重器“钟”和“鼎”铸刻文字,记录商朝国家政治级的祭祀和贡献。
商朝时期的社会状态与夏王朝相差不是很大,都是贵族式奴隶制社会形态,以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为主,但对祭祀天地和祖先却非常的重视,铸造的青铜器绝大多数都是用于部落族群祭祀的用具。
商朝用青铜铸造成“鼎”和“钟”,作为祭祀所用的重器,以“鼎”献祭生灵和祭品,以“钟”作乐渲染气氛、沟通上天,每次铸造都会铭刻需要祭祀的用途和统治者的光辉事迹,如此不断发展就形成了我们后世从出土殷商大型青铜器,这就是青铜重器“鼎”和“钟”的来由。
《申屠敦之鼎》原文及翻译译文
《申屠敦之鼎》原文及翻译译文1、《申屠敦之鼎》原文及翻译译文《申屠敦之鼎》原文及翻译宋濂原文: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
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
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
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
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
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
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
”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
”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敦不平,辨数不已。
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译文:洛阳有个平民叫申屠敦的有一个汉朝的鼎,是在长安的一个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
(这个鼎外形)云和螭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
西边有个姓鲁的人看见了这个鼎非常喜欢,找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
铸的时候浸泡在稀奇的药水中冷却,还在地下挖了个洞把这个鼎埋藏在其中三年。
泥土和药水一起腐蚀着鼎,铜的本质已经产生了变化,和申屠敦的大体相似了。
一天,鲁生把鼎献给了一个有权势的贵人,贵人很珍视这个鼎,宴请宾客并赏玩这个鼎。
申屠敦恰巧也在宴席上,心里知道这是鲁生的东西,于是就说:“我也有一个鼎,它的外形跟这个很像,只是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权贵的人请他把鼎拿来让他辨别,(贵人)看了很久说:“不是真的。
”那些宾客一个接一个地都说:“确实不是真的。
”申屠敦心中忿忿不平,多次争辩个不停。
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敦就不敢说话了,回去感慨地说:“我经历这事之后才知道权势足够用来改变是非了。
”龙门子听了笑着说:“申屠敦怎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啊?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
”解释①申屠敦:复姓申屠。
这是虚构的人物。
②深川:深深的山谷③鼎:古代的炊具,三足两耳。
后演变为工艺品。
④云螭(chī)斜错:云与螭(兽名,外形像龙而无角)互相掩映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