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策

合集下载

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

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

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产业转移成为各国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WTO的重要成员,其产业转移战略在WTO背景下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将首先回顾WTO成立以来中国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变化。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中国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接着,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国在WTO背景下产业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环境压力增大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中国产业转移的战略方向和政策建议,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转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WTO与中国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不仅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而且积极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WTO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透明的国际经济环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外国企业“走进来”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在WTO框架下,中国逐步降低了关税,取消了非关税壁垒,使得国内外企业在同一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

这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产业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加入WTO也促使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中国不得不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产业转移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引导产业向更具竞争优势的地区转移,中国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还提高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世贸组织加入后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世贸组织加入后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世贸组织加入后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一、背景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加入WTO后,中国外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影响1.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加入WTO后,中国关税水平大幅下降,贸易壁垒减少,国际贸易环境不断优化。

在此背景下,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外贸结构优化:加入WTO后,中国外贸逐渐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贸易结构得到优化。

尤其是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比重逐年上升,体现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成果。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贸易壁垒的降低,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也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这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4.外贸政策调整:加入WTO后,中国根据WTO规则调整了外贸政策,减少了外贸干预,提高了外贸的透明度。

同时,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力度,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三、应对策略1.深化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制度、价格机制和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动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国际竞争力。

3.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进出口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拓展新兴市场,多元化贸易伙伴。

4.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教育投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推动人才国际化。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扩大人文交流,增进国际友谊。

6.优化外贸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外贸政策,稳定外贸增长。

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及对策[摘要] 加入WTO既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通过对入世以来的利弊分析,总体上看来是利大于弊的,并且根据中国目前应对的挑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WTO 利弊对策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吸引外资的能力。

同时也加快了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扩大了就业机会,深化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广大的消费者带来了好处,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但也对我国宏观经济及许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从我国的实情出发,对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的利弊作出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1.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中举足轻重的“经济联合国”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

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

1.1世贸组织的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

1.2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使之可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浅析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浅析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引言世界贸易组织(WTO)自成立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加入WTO可以为国家带来许多机遇,例如加强国际贸易合作、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然而,与此同时,加入WTO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贸易壁垒、国内产业竞争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

本文将浅析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加入WTO意味着国家将遵守WTO规则并平等对待其他成员国。

这将为国家创造一个开放、稳定和透明的国际贸易环境,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合作。

成员国可以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扩大贸易,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这将为国家的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商机。

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加入WTO通常意味着国家将实施市场开放和自由化的经济政策。

这将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企业也将从WTO成员国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中受益。

随着经济增长,国家将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善政府监管和法治环境WTO的成员都需要遵守WTO规则,这意味着国家需要加强政府监管和法治环境。

这将有助于减少不透明和歧视性的行政措施,提高企业和个人在法律框架下的权益保护。

通过提供公平和稳定的法律环境,国家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技术转移,推动经济发展。

挑战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加入WTO后,国家必须遵守WTO规则,包括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然而,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可能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

某些产业可能不具备竞争力,导致出口减少或被国外产品替代。

此外,在减少壁垒的过程中,国家可能还面临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反倾销和反补贴。

这将对国家的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国内产业竞争加入WTO后,国内产业将面临来自其他成员国的竞争。

一些国内企业可能无法与外国企业在质量、技术和成本方面竞争。

这将对国内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可能导致一些产业衰退或转型。

因此,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例如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优化产业结构等。

中国加入wto对我们的影响加入WTO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若干行业分析与政策调整方向

中国加入wto对我们的影响加入WTO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若干行业分析与政策调整方向

中国加入wto对我们的影响加入WTO 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若干行业分析与政策调整方向一、加入WTO对我国主要制造业部门的影响程度由于我国各制造业部门的现实与潜在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各不相同,因而从加入WTO后的短期与中长期来看,这些部门所受影响程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我们依据影响程度对主要制造业部门进行简单分类,主要考虑因素有:一是现实国际竞争力。

主要从全球化趋势、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成熟度等影响因素上进行考察,加入WTO的影响具有短期性。

通常情况下,越是现实国际竞争力强的部门,加入WTO后的初期受益越明显,相反亦然。

现实竞争力具有静态性,在动态比较优势和发展战略的双重作用下,现实国际竞争力可能会在不同部门间进行转移和传递。

二是潜在国际竞争力。

主要从产业成熟度、国内需求增长潜力和比较优势等影响因素上进行考察,加入WTO的影响具有长期性。

通常情况下,越是具有潜在竞争力的部门,在加入WTO 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其获得现实竞争力的可能性越大。

应当注意的是,潜在竞争力与比较优势并没有直接转化关系。

换句话说,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不一定就具有潜在竞争力,而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也不一定就不具有潜在竞争力。

潜在竞争力与比较优势之间能否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发展前景、市场需求的增长空间和创造动态比较优势的制度环境等多种因素。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动态比较优势。

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看,一个国家的要素集中度是不断变化的,这与该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工业化进程、产业成熟度、要素积累、学习过程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初期,低廉的“无限劳动供给”是最大的比较优势,因此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集中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最合理的选择。

但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比较优势和产业分工格局开始发生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不断增大的成本压力下开始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即所谓的“雁阵”理论)。

加入WTO对我国产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加入WTO对我国产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举进 入的 国际直接投 资 又会对 产业 的发展产 生 与其 相异 的推动 作用 ,这 其 中也会 受到产 业结 构优化 和 调整 的宏观 调控的 引导 。那 么在 以上 的种 种力 量作 用之 下 ,中 国产业 到底在 加 入 WTO 之后会 受 到怎 样 的影响 ,本文将从 关税 、非 关税 壁垒 、外 资流 向
维普资讯
第2 8卷
V0 . 8 12
第2 期
No 2 .
广 西 大 学 学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 un l f ag i i ri ( hlsp ya dS c l c n e o ra o n x V s y P i o h n o i i c ) Gu Un e t o aSe
加入 WT 之后 ,中国 的贸易壁 垒 随着关 税 的 O 大幅度下 调及非 关税壁 垒 的逐步 取消 而降低 到最低 限度 ,中 国民族 产业将 逐 步面 l 所未 有 的竞争 压 临前 力 ,同时也将 更深入地 融 入到 国际分工 当中 。在这 样 的前 提下 ,中国产业 在 某种程 度上 将会 自发按 比 较优 势选 择 发展方 向 ,另 一方 面加 入 WTO 之后 大 到 20 0 5年将取 消全部 配额 和其 它数 量 限制 ,其 中 , 少数 有配 额过 渡期 的产 品 ( 汽车 )还 必须保 证一 如
等 方面深入 分析入世 对 中 国产业发 展 的影 响 ,并从 人 世后一年 的实际 情况来 看这 种影 响 的未 来趋 势 。
从关税与 非关 税壁 垒 的变动 看 WT 对各 0 产 业的影 响 ( ) 一 关税大 幅削减 与非 关税壁 垒 的大部 分取 消 根据 《 中美 WTO协 议 》 ,中国将把 工业 品 的平 均 关 税 从 19 9 7年 的 2 . 降 至 2 0 4 6, 9 6 0 5年 的 9 4 . ( 国重点 考虑 的产品 降至 7 1 。 中 , 美 . %) 其 比较重 要 的条款有 :中国将加入 《 信息 技术协 议 》 取 消计 算 , 机 、通信设 备 、半 导体 、计 算机设 备 和其它 高技 术 产 品的关 税 ;中国将把 汽车平 均关 税从 目前 的 8 ? O, 6 ~ 10 削 减 至 2 0 0 0 6年 中 期 的 2 ,并 确 保 “ 5, 7 6 人 世”后 的第一 年削减 幅度最 大 ;木材 和纸 的平 均关 税 分别 从 目前 的 1 ~ 1 和 1 ~2 削 减 至 2 8 5 5 5 和 75 ; . 纺织 和服 装则 是从 目前 的 2 . 削减 A o 54

论文: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文: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农业面对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无疑会促进农业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和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分享利益,同时,国外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进入的门槛也明显放低,进口的数量将有大幅度的增加,这会使已经显露买方市场特征的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伴随着这种农产品贸易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做出了重大调整,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关键字: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对策调整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

由于我国按劳动力平均的农业资源极少,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过于细小,经营分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多数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缺乏竞争能力。

2.农产品价格高。

我国大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小麦、玉米和棉花、大豆、食糖等农产品的成本价格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一般高出进口产品到岸价20%以上,有的甚至高出60%以上,产品价格竞争处于劣势。

3.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农业的生产组织不适应国际化大生产的要求,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虽然符合农业发展的要求,但受到经营规模小的严重制约,劳动生产率低,组织化程度低,不具备与国外大农场开展平等竞争的能力。

4.在非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

我国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较低,许多农产品不符合出口的质量标准,在非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

由于粮食等种植业产品和养殖业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运和包装过程中遭受的污染比较严重,农药、化肥残留量较大,农产品的安全性低,造成国际市场的不信任,也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5.农产品加工水平低。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加工比例普遍较低,农产品加工以速冻、保鲜类为主,产品的附加值低,而且缺少知名品牌,企业实力弱。

6.农村工业化滞后,农民面临严重的外部就业压力。

据有关专家测算,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之后,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会影响一部分农民的就业机会,而农村工业化发展缓慢,相应地提供就业机会较少,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状况将会变得更加突出。

中国加入WTO后对国内贸易政策的调整与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对国内贸易政策的调整与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对国内贸易政策的调整与影响随着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国内贸易政策经历了重大的调整和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开放和市场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国内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也对国内经济结构和外部贸易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加入WTO后对国内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影响。

一、国内贸易政策的调整1. 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国加入WTO后,根据加入协议的要求,中国逐步降低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降低关税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并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此外,降低非关税壁垒,如减少进口配额和许可证,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更多外资和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

2. 促进外商投资中国加入WTO后,大幅度放宽了外商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

通过取消或放宽外商投资的限制,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外商投资的增加不仅增加了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还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与国际接轨的机会和挑战。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外商投资法和相关法规,为外商提供更加公平和透明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推动了国内贸易的发展。

3. 改革国内产业结构加入WTO后,中国面临来自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国政府调整了国内产业结构,鼓励优势产业的发展,并减少对落后产业的支持。

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中国鼓励高科技、高附加值和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率,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二、国内贸易政策调整的影响1. 增加国内市场的选择和竞争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得进口商品更加便宜和多样化,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

国内企业也面临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但同时也提高了其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增加市场竞争对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扩大外贸规模和范围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

加入WTO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加入WTO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维普资讯
第 1 9卷 第 l 期
’ I.1 .No.1 ‰ 9
攀 枝 花 大学 学 报
Io a z i u ie s fP n hh a Unv ri
20 0 2年 2月
Fb . e 2002
经济纵横 ・
加 入 WT 与 我 国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O
进 技 术 , 速 对 传 统 产 业 的改 造 。加 入 g I 加 T' , 国 与 各 国 的 技 术 经 济 合 作 必 将 在 广 度 和 深 度 O后 我 上 向 前 大 大 迈进 一 步 , 就 为我 国工 业 突 破 国 外 技 术 封 锁 , 进 国外 先 进 技 术 和 设 备 创 造 有 利 条 这 引 件 , 我 国 的 调 整技 术 结 构 , 为 改造 传 统 产业 提 供 了 更 多 的途 径 , 为 我 国 采 取技 贸 结 合 , 作 生 产 也 合
投 资 , 复布点 的新增投 资 冲动 , 重 降低低 水平重 复建设 的热度 + 利 于把 资源 吸收 到 具有 比较 优 有 势 的 地 方 . 而 达 到 产 业 结 构 重 组 的 目的 。 二 是 我 国 产 业 和企 业 可 以 从 “ 种资 源 、 个 市场 ” 从 两 两 的 高 度来 进行 产业结构 的重组 , 大对 急需发 展的高新 技术产 品的投 资强度 . 加 形成 具有较 强竞 争的 行业 , 品。在 更广 阔 的空间 , 产 研究 自身的优势和 不足 + 看准 市场空 档和急 需的 基础上 , 在 发挥 优 势, 避开 劣势 , 步形成 更 为强大 的优势 , 逐 最终 获得整 体 上的竞 争实 力。 三是有 利 于引进 国外 先
向化 的 弊 病 加 人 WI , 内竞 争 国 际 化 、 约 化 、 模 化 , 量 化 生 产 的 跨 国 公 司将 大 举 进 入 D 国 集 规 批 我 国 市 场 , 必 直 接 冲 击 点 多 , 广 、 量 小 的 重 复 投 资 建 设 所 形 成 的低 水平 建 设 项 目 , 制 盲 目 势 面 批 扼

加入WTO与我国产业政策调整

加入WTO与我国产业政策调整
比 如 汽 车 、 化 、 子 、 械 等 产 业 。 笔 者 认 为 , 较 优 势 石 电 机 比

入 世 后 我 国 应 确 立 开 放 的产 业 发 展 模 式
1 开放条 件 下我 国产 业发展 模 式的选择 、
为 了提 高中 国产 业 国 际竞 争力 ,适应 更 加激 烈 的 国
内 外 竞 争 的 需 要 , 须 调 整 现 有 的 产 业 发 展 模 式 , 范 产 必 规
产业将 在 竞争 中收 缩调整 , 将资源 转 移 到其他 产业 中 。产 业 发展 指 导 思想 要实 现 “ 全面 发 展 战 略 ”向 “ 放 均衡 、 开 重点赶 超 ” 的战 略转变 ; 放弃 “ 完整 产 业 体系 ” 目标 , 的 转 为谋求 国家竞 争力 的总 体发展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7 0 2 o ) 1 0 - 8 (O 2 1 8
l_4 1_ 0
产 业 政 策 作 为 国 家 宏 观 调 控 的 重 要 工 具 , 目前 主 要 根 据 优 先 发 展 的 产 业 和 产 品 目录 , 安 排 政 府 投 资 、 有 来 国
发 展 模 式 ; 产 业 开 放 促 进 产 业 升 级 与 发 展 ; 照 WT 规 则 制 定 我 国 产 业 结 构 、 织 与 技 术 政 策 , 及 选 择 产 业 政 以 按 O 组 以
策工具 。
【 键 词】 业 发 展 模 式 ; 业 政 策 ; 业 开 放 关 产 产 产
中 图 分 类 号 :o 2 F 6. 9
业政 策手 段 , 快 产业 结 构 的调整 。因 此 , 须确 立 面 向 加 必
全 球 的 产 业 发 展 模 式 , 持 高 起 点 , 国 际 竞 争 力 为 产 业 坚 以

试论中国加入WTO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试论中国加入WTO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试论中国加入WTO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全球化的国际产业分工随着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信息传播的加速,规模经济的要求,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经济不断全球化的进程中,产业全球化也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它使得产品的生产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分解成若干个环节在若干个地区或国家完成。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一系列环节的国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产业链的形成。

在产业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国际产业分工呈现“金字塔”结构(图1)。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其产业结构处于“金字塔”结构的顶部。

美国经济以新经济为主要特征,它的产业主要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特点是产品附加值高、资源耗费少、污染小,在全球的贸易中占有绝对和优势。

紧随美国处“金字塔”第二层的是日本和欧盟及其它发达国家,它们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希望赶超美国,并抢占世界产业结构中部分产业的制高点。

处于“金字塔”第三层的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包括亚洲“四小龙”等。

它们在20世纪80年代接受了发达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经历了一个制造业繁荣的时期。

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发生了相当程度的萎缩。

因此,这些国家也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转移、升级。

处于“金字塔”第四层的则是中国和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

这些国家仍属于经济学家刘易斯所说的二元经济结构阶段,既有落后农业和手工业部门,也有部分现代工业;既有大量劳动力供给,又存在着劳动力素质低下等问题。

因此,这些国家目前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辅。

处于“金字塔”最底层的则是欠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以经营落后农业为主,兼有少量现代工业。

在国际贸易中靠出口初级矿产品和原材料为主,产品附加值极低,陷入贫因的恶性循环。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市场机制已经在商品交易、资源配置中起着广泛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确立。

但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改革正处于关键性的历史时期。

在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改革以与国际市场经济制度顺利接轨,本文试就此谈几点框架设想。

一、建立市场服务型的政府经济职能1、改革市场准入靠行政审批制度。

对市场过多的人为干预和行政垄断是我国市场规范化建设中的主要阻碍点,其中,行政审批制度是阻塞市场的核心因素。

因此,加入wto后应全面改革我国市场准入的各种行政审批制度,根据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对现行的各种市场进入限制进行调整、撤消和废除,特别要清除那些阻碍民营企业、国外企业和产品进入市场的差别性限制;要取消大量不必要的许认可项目和环节,由采用许认可制度向采用申报与核准制度转变。

对于必要的许认可项目,要实现审查标准的明确化、具体化和数值化,尽量减少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限和由此衍生的权力型垄断。

申请申报制度要坚持尊重企业的自主性原则,逐渐将事前申请申报制改为事后申请申报制;对于涉及资格条件和业务范围等方面的资格制度要从有利于保障资格认证申请人自主性的原则出发进行调整,放宽资格认证方面不必要的限制,实行核准制;在涉及行业及生产标准和规格等方面,要尽可能减少政府的直接管制,尽量采用民间或行业自主检查制度;对于新设立的政府管制必须采取严格的审查程序和审查标准,新设管制实施一段时间后,要重新审查其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并配套相应的公众听证制度;要完全改革政策制度不透明,常以内部文件、内部传达、领导批示的形式贯彻政策的所谓“暗箱操作”的行政方式。

2、改革地区、部门自定法规的行政管理制度。

实行全国立法执法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改变政府各地区各部门自己制定、自己解释和自己执行法规的现状。

全面清理、撤消各地区为封锁市场等各自利益而自行设立的各种“土法规”和“土政策”,拆除各种地区行政垄断的“篱笆墙”和严厉惩罚以“土法”代替正法的行为;改革目前我国的行业法规由行业主管部门编制,报国务院有关部门或人大批准的制度,特别是改革一些行政性行业集团公司自己为自己制定“法规”和被赋予部分行业管理职能的“政企合一”制度;行政法治化和民主化应尽快列上议事日程,其中,引入行政的社会监督制度和行政司法权力制衡制度是行政管理改革必走的第一步。

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与对策

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与对策

1 .世 界 经 济 在 2 ,世 纪 发 展 面 临 的 挑 战
首 先 是 人 口 问 题 . 全 世 界 的 人 口在 l 9 9 9年 达 到 6 0亿 , 目前 仍 以每 年 1 左 右 增 长 。 人 亿 口问 题 将 影 响 许 多 国 家 经 济 和 社 会 的 发 展 。
维普资讯
大部 分东 南 亚国 家在 2 0 0 0年 已 摆 脱 金 融 危 机 的 影 响 . 并 初 步 完 成 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 经 济 进
人 稳 定 增 长 阶 段 . 在 出 口和 争 取 国 际 投 资 等 方 面 成 为 我 国 有 力 的 竞 争 对 手 。 前 苏联 和 东 欧 国

是国际 敌对势 力的遏 制企 图。 以美 国国会 中一部分 反华 议 员为代表 的 国际反华 势力怕
我 国 的强 大 威 胁 到 他 们 国家 的 利 益 , 一 些 怕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竞争 取 代 或 影 响 其 经 济 发 展 的 国 家
都 可 能 采 取 一些 抑 制 或 影 响 我 国 经 济 国 际 化 , 国 际 贸 易 和 招 商 引 资 的 活 动 二 是 周 边 国 家 竞 争 能 力 的 增 强 东 南 亚 国 家 一 直是 我 国 争 取 国 际 资 本 和 出 口 的 竞 争 者 ,
国 际 贸 易 和 直 接 投 资 的 发 展 把 各 国经 济 越 来 越 紧 密 地 联 系 在 一 起 , 这 一方 面为 各 国 经 济 发 展 提 供 了 广 阔 的 前 景 . 另 一方 面 也 使 各 国 经 济 之 间 的 竞 争 不 断 加 剧 , 这 种 机 遇 与 挑 战 并 存
如 何 、 全 靠 我 们 自 己 的 努 力 。 本 文在 对 加 入 W TO 后 的经 济 发 展 环 境 进行 分 析 后 , 提 出 了政

论我国加入WTO后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加入WTO后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的 环 保 标 准 越 来 越 成 为 国 际 市 场 竞 争 的 热 点 。发
我 们 可 以 通 过 “ 内 需 促 外 贸 ” 途 径 , 力 以 的 大 发 展 环 保 产 品 . 使 出 口 产 品 符 合 环 保 标 准 。 消 促 要
除 那 种 “ 品 不 外 销 就 不 能 促 进 外 贸 发 展 ” 错 误 产 的
中圈分类号 : 5 F7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资 源 消耗 大 、 境 污染 严 重 、 济 效 益 低 等 问题 , 环 经
从 环 境 和 贸 易 的“ 立 统 一 ” 对 中 寻 找 主 动 进 攻 的 策 略


目标 明 确 地 要 求 企 业 从 解 决 环 保 问 题 人 手 , 使 促
产生 巨大 的经济 效 益 。
倾 销 ” 政 府 补 贴 之 类 的 无 端 刁 难 。 照 世 界 贸 易 或 按
组 织 修改 后 的 国际 补 贴 与源自反 补贴 规 则 , 保 产 品 环
的 这 类 补 贴 属 于 不 可 申 诉 的 补 贴 范 围 。 此 , 国 因 我 既 可 以名 正 言 顺 地 对 环 保 产 品提 供 专 项 补 贴 、 低 息 贷款 , 可 以进 一步 发挥 劳 动力 成本 低 的优 势 , 又
中 国 加 入 W To 后 , 国 经 济 将 更 进 一 步 融 中 人 世 界 经 济 。发 达 国 家 一 方 面 对 中 国 产 品 开 放 市
场 , 一 方 面 却 高 筑 贸 易 的 技 术 壁 垒 , 图 以 苛 刻 另 试 的 技 术 标 准 来 限 制 中 国 产 品 出 口 , 保 标 准 就 是 环 其 中 严 厉 的 措 施 之 一 。 环 境 与 贸 易 这 两 个 看 似 对 立 的 概 念 , 果 统 一 起 来 , 展 环 境 贸 易 , 可 以 如 发 却

加入WTO对西部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

加入WTO对西部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

在寿险业 务方面,外资保 险公 司 具有 明 显 优势 ,可能 在 短期 内 占
有较 大市 场 份额 ;在 非 寿 险方 面 外 资业 务增 长 可 能 不 会 太 快 , 本 地 公 司 完 全 有 时 间 得 到 充 分 发
展。
达成 的双边 市场 准人 协议 , 12 在 4
类服务行业 中,允许外商提供服 务 的 7 类 ,涉及法律 、 2 会计 、 医
髟响与弱
结束 , 关税 大幅度降低 , 市场开放 之 后 一般 而言 , 西部 开 放市场 的
期 限要 比东部长 , 受保 护 时间 比较
长 , O 对西 部 的短 期 威 胁 要 小 WT
于 中东 部地 区 , 长期 不利 影响 要 但 大 于 中东部地 区 , 并且 对各 区域不
业 等行 业 面 临的 竞争 压 力 比较
小.促 进 本地 区这 些 产 业发展 的 机遇 则较 多 在 金融 领 域 ,加 入 WT O后 5
由于商品流通领域国内竞争已相 当激烈 , 根据 比较优势 , 估计外资
企业 发 展最 快 的是批 发 业 、连 锁 商业 及 外 贸行 业 ,主 要 从 事一 些 档次 较 高 的产 品 经营 ,对 一般 商
业企 业 的 冲击不 会 很 大 。国 内商
企业使用资本的价格 , 另一方面促
使 国外 技 术和管 理经 验 的进 人 , 提 高企 业 的产 品质 量 和经营 水平 , 提
20 0 2年 西部论丛
1 3
维普资讯
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对于那些
国 内市 场 规 模 有 限 ,或 产 品 已不
同产业 的影 响也不相 同 。 WT 对 农 业 的 影 响 从 整 体 O 来看 , 必然会 加剧 国 内农产 品 市场

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张帆有关我国加入WTO的必要性和意义,舆论界宣传很多,但对风险或挑战的宣传较少,又不很具体。

出于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一下我国入世所面临的巨大风险,顺便也提出一些原则性对策。

一、必须高度重视风险和经济安全隔入经济全球化大潮流,加入WTO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

然而WTO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成员国既可获利,又必须付出代价。

WTO并没有保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必然能够得到利大于弊的结果。

所以,趋利避害,就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根本性原则。

加入WTO的风险来自以下四个原因:(一)WTO协定对发牵连家最为有利,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虽有所照顾,但是这种差别待遇不足以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保护国内市场和幼稚工业。

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8条规定:“在大幅度降低关税和进出口其他费用的一般水平。

”第11条第1款规定:“不得设立和维持配额,进出口许可证叵其他措施,以限制或禁止其他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或向其他缔约国领土输出或销售出口产品。

”发展中国家一旦拆除了非关税壁垒,很难以略高于发达国家的关税抵挡发达国家商品大规模地占领它们的市场。

当然,WTO协定中还有《保障措施协议》,成员国的幼稚工业,商品和服务贸易受到严重侵害,国际收支发生严惩逆差时,可以向WTO提出申请,暂不执行某些已经承诺的义务。

但是这一申请必须由发达国家操纵的WTO批准,否则会受到“交叉制裁”(商品,服务与贸易相关的投资的多方面制裁)。

例如,当美国、日本汽车大规模出口到中国,中国汽车工业难以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申请提高关税,或者实行进口配额,WTO是否会批准呢?我认为,批准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中国的汽车进口关税已经相对高一点,取消进口配额是各成员国的一致行动,入世后的中国不可独自实行任何商品的进口配额。

如果中国未经批准便采取行动,美国、日本肯定会施行全面的“交叉制裁”。

我们应注意到,WTO与GATT不同之处就在于WTO是法人国际机构,具有硬性约束力。

加入WTO:中国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加入WTO:中国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必须把 握住这 一特点 ,才
能 更 好 地 发 珲 我 经 济 的
: 企 业 是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的切 A 点 和 着 刀 亘 。 根 据 我 国 现 实 情 况 , 一 方 面 .是
如何调 整产业 结构 的首要 问题 。我国产 ,按照全球产 业结构 变动 的趋 势和特 点 ,大 力发展 技术含 量高的劳动 密集型 产业 以厦高 技术产业 ,逐步形成 f 类 比较齐全 的高度 化白 产 业结枸 。为 匀
此 应 采取 以下 主 要政 策 措 施 。
方 面 白 技 术 和 生 产 的 制 高 点 。 随 着 世 界 匀
些公 司已成为世界 产业组织 的主体 。我 国 产业结构能 否适应全 球产业 变动 的进 程 ,在 相 当的程 度上取 决于我 国跨 国企 业集 团能否成 为我国参 与国际台作 与竞 争的 主导力量。 目前我 国产业跨 国发展 的 紧迫 任务是培 育和壮 大跨 国公 司 .通 过跨 国经营 ,使 我国产业 由国 内的消极 保护转 变为全 球市 场的积极 占有 ,以此 分享产 业乃至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 。 跨 国公 司在我 国已有相 当的规模 ,
也在 海外 从事各种 类型 的投资和经 营活 动 :二是具有相 当技术 实力和经营能 力 的生产 型企 业,如首钢 总公司 、二汽 集
团 、海 尔 集 团 、 石化 总 公 司 等 三 是 具
产业 会受 更大的 竞争 挤压。从 发展来 看 ,用产 业 全 球化 的思 维调 整产 业 结 构 ,则 会使产业结构 逐渐走 向优化 和升 级。首先 .我 国应更 多地 从积极参 与国 际分工 的角度考虑我 国产业结构 调整问
我 国有 些 企 业 与 国 际 跨 国 公 司 已融 为 一

加入WTO对我国产业结构现存矛盾的挑战及对策

加入WTO对我国产业结构现存矛盾的挑战及对策

使我 国经济面 临更太 的挑 战 、 而影响 我 国区域经济 的良性发 展 . 时研 究 并确 立 相应 的策略 具有 紧 迫 的现 实意 从 及
义。
关键 词 : m ; Ⅳ 产业 结 构 ; 战与 对策 挑
中 图分 类号 : 113 F2 . 文献 标 识码 : A
1 目前我 国产 业结构 的主要 矛盾
2 加入 WT O对我 国产 业 发展 挑 战 的具体
表 现
我 国加 入 WT O对 产 业 部 门 的 影 响 , 要 是 来 自 于 主
动过 程 中不断 出现和增 强 的 区域 间 结构 的高度 相 似趋 势 。这种 产业结 构相 似性 的 增强 使 得 资源 配 置效 率 低
进 口关税 降低 和非关税 措施 取 消为 核 心的 国 内市场
12 关于产 业结构 的“ 度 化” . 低 重 化工 业是我 国 9 0年 代 产 业 发 展 的 重 点 之 一 。 因 而 ,
在我 国产 业结 构 出现 “ 同构 化 ” 同 时 , 业 结 构 大量 的国外 廉价 化 工 原 料 进 口, 的 产 必须 影 响 我 国产 品 的 的“ 低度 化” 象也很 突 出 。所 谓 产业 结 构 “ 度 化 ” 现 低 主 销路和 经济 效 益 。今 后 , 国的 化工 上 游 企 业 很 中能 我 要 是指 产业结 构从低 水平 状 态 向 高水平 状态 升 级 的动
也 反 映 出 各 地 区 产 业 结 构 趋 同 问 题 仍 很 严 重 。 实 际 金属 、 载重 汽车 等类 产品 , 内价格 与 国外价格 基本相 国
上, 尽管近 年来 我国各 地 区 G P规模 大 小不 等 , D 但其 产 当 , 今后 竞争 , 要 是技 术 水平 、 格 品种 和材 料 质量 主 规 业结 构 高度相 似 , 各省 区 同全 国产业结构 偏差 极小 。 方 面的竞 争 ; 化工 原料 类产 品 国内价 格 高于 国外价 格 ,

我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一)

我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一)

我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一)加入WTO,是我国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应“主动入世”,而不是“被动入世”,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所以,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利用有限的缓冲期,积极准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在开放中增强国际竞争力根据加入WTO和国际经济形势的要求,我国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不可能实行梯度升级模式,而应实施跨梯度升级模式。

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继续完成工业化、引导各产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实现多样化效益和深加工效益。

与此同时,适应时代潮流,不失时机地推动信息化进程,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获取水平分工利益。

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采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鉴于经济全球化引致的国际分工的基础和模式等的深刻变化,以及单纯靠“进口替代”、“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政策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和适应性降低的现象,我们应转变现有的“进口替代”、“出口导向”的对外经济政策,实施开放中增强本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以此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该战略要求我们在发挥本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同时,大力改善后天因素,包括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投资环境、形成聚集效益,促使资本、技术和专业人才向本国流动,以弥补资源禀赋方面的劣势。

同时大力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积极参与其国际分工、环节分工,尽可能多地利用全球资源,增强“本土”各种类型企业的竞争力。

(二)“让位”和“就位”改革同时进行,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步伐1、“让位”于市场、并努力营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

在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上,市场调节是第一位的,政府对不适宜由其直接介入的领域,要主动“让位”给市场,政府则着重于市场秩序的维护,以及对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

首先,政府要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行政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二 次 产 业 结 构 的 超 前 转 换 发 生 在 17 9 6年 至 17 9 8年 , 于 在 经 济 发 展 上 又 出 现 了 “ 于 求 成 ” 由 急 , 通 过 大 规 模 引 进 国 外 成 套 设 备 , 起 了 对 工 业 化 的 新 一 轮 强 攻 。 其 结 果 是 进 一 步 加 剧 了 各 产 业 发
维普资讯
《 济 问题 探 索} 0 2年 第 1 经 20 1期
加 入 WT 后 我 国产 业 结 构 调 整 的 方 向 与 对 策 O
王 明 友 李 方 华 李春 彦
( 阳大学工商管理 学院) 沈
摘 要 长 期 以 来 , 业 结 构 失 调 一 直 是 困 扰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一 个 主 要 问 题 。 我 国加 入 产 WI 后 , 快 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与 升 级 已 经 成 为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的 迫 切 要 求 。 本 文 考 察 与 分 析 了 我 D 加 国 产 业 结 构 的 演 变过 程 及 其 特 点 , 示 了我 国 产 业 结 构 中 存 在 的 突 出 矛 盾 , 产 业 结 构 “同 构 揭 即 化 ” “ 度 化 ” 存 , 而 提 出 了我 国产 业 结 构 调 整 的 方 向 与 对 策 。 与 低 并 进
度化 的一个 重 要标 志 。
通 过 对 我 国 经 济 增 长 中 产 业 结 构 演 变 过 程 的 考 察 与 分 析 , 们 可 以 看 到 产 业 结 构 演 变 呈 现 我 出如 下 特 点 : 一 , 业 结 构 演 变 呈 现 非 均 衡 性 ; 二 , 业 结 构 演 进 随 时 间 推 移 而 趋 于 良性 循 第 产 第 产 环 ; 三 , 业结 构 逐 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低级 向高级 演 变 。 第 产
关 键 词 产 业 结 构 同 构 化 低 度 化
随 着 国 际 竞 争 日趋 激 烈 , 别 是 加 入 WT 特 0以 后 , 国 产 业 将 直 接 面 I 我 临国 内 竞 争 国 际 化 、 际 国 竞 争 国 内 化 的 双 重 挑 战 , 否 提 高 产 业 国 际 竞 争 力 , 否 从 wr 能 能 o中 获 益 , 键 取 决 于 产 业 结 构 能 关
否顺 利调 整 与升级 。


我 国 产 业 结 构 的 演 变 及 其 特 点
建 国以前 的 中国经 济是 一种 传统 的农 业 经 济 , 代 工 业 几 乎 没 有 得 到 发 展 。建 国 以后 , 近 我
国 用 了 整 整 3年 时 间 进 行 恢 复 性 建 设 。 1 5 9 3年 开 始 的 工 业 化 也 是 在 人 均 收 入 水 平 极 低 、 业 生 工 产 能 力 很 弱 的 基 础 上 艰 难 起 步 的 。 15 9 3年 至 1 8 9 o年 , 国 在 产 业 结 构 方 面 进 行 了 两 次 大 的 超 前 我
1 9
维普资讯
变 为 19 9 7年 的 1 . 4 . : 2 1 三 次 产 业 劳 动 力 构 成 由 1 9 8 7:9 2 3 . 。 9 0年 的 6 1 2 . 1 . 0. : 14: 8 5变 为 1 9 9 7年
的 4 . :37 2 .。 与 8 9 9 2 . :6 4 O年 代 相 比 ,O年 代 产 业 结 构 变 动 速 度 明 显 加 快 , 是 产 业 结 构 初 显 高 9 这
转 换 和 一 次 大 的 被 动 调 整 。 第 一 次 大 的 产 业 结 构 超 前 转 换 发 生 在 “ 跃 进 ” 期 , 于 重 工 业 超 大 时 由
前 发 展 , 国 民 经 济 重 大 比 例 关 系 出 现 严 重 失 衡 , 轻 重 的 比例 关 系 由 1 5 使 农 9 7年 的 4 . : 1 2: 5 333 . 2 . 5变 为 16 9 o年 的 2 . : 6 1 5 . 。 在 经 过 1 6 1 8 2 . :2 1 9 1年 至 1 6 9 5年 的 被 动 大 调 整 , 步 扭 转 了 产 业 结 构 初 的 失 衡 状 况 后 , 年 “ 革 ” 期 片 面 强 调 了 为 备 战 服 务 , 产 业 结 构 又 步 人 “ 型 化 ”的 轨 道 。 十 文 时 使 重
间 、 重 工业 间 、 工业 内部 的结 构性 的 矛 盾 和 比例关 系 夫 调 , 成 生 产 与 消 费 的尖 锐 对 立 , 轻 重 造 社 会 经 济 关 系 全 面 紧 张 。2 0世 纪 8 0年 代 , 需 求 总 量 迅 速 增 长 和 需 求 结 构 快 速 变 动 的 作 用 下 , 在 我 国 经 济 增 长 出 现 了 新 的 格 局 。 工 业 以 重 工 业 的 主 导 向 优 先 发 展 轻 工 业 转 化 , 三 产 业 出 现 了 历 第 史 上 最 快 的 增 长 时 期 。 18 9 1年 至 1 9 9 o年 期 间 , 次 产 业 劳 动 力 结 构 的 变 动 更 为 显 著 , 动 幅 度 三 变
超 过 国 内生 产 总 值 的 变 动 幅 度 , 业 结 构 的 演 进 趋 于 合 理 。 19 年 至 19 产 91 97年 间 , 民 经 济 持 续 国
快 速 增 长 , 业 结 构 变 动 较 大 , 当 年 价 格 计 算 的 三 次 产 业 的 构 成 由 19 产 按 9 o年 的 2 . 4 , 2 . 8 4: 3 6: 8 o
二 、 阶 段 我 国 产 业 结 构 的 突 出 矛 盾 现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进 入 “ 五 ” 来 , 制 通 货 膨 胀 、 现 总 量 平 衡 的 宏 观 调 控 任 务 , 本 上 达 到 九 以 抑 实 基 了预 期 目标 , 济 运 行 呈 现 出 “ 增 长 、 通 胀 ” 良 好 态 势 。 但 随 着 我 国 加 入 WT 世 界 经 济 一 经 高 低 的 O, 体化 进 程 的加 快 , 会 经 济生 活 中 的结构 性 矛盾 主要 是 产业 结构 的矛盾 相对 突 出。 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