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第2课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5页例3及相应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把握了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要紧学习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和算法,为教学例4、例5的小数乘分数等分数乘法做预备。

(二)核心能力会运用数形结合和归纳推理的思想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三)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明白得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把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运算。

2.经历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过程,通过观看、推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运用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思想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并能用字母表示一样的法则。

(四)学习重点把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运算。

(五)学习难点明白得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1.只列式,不运算。

(1)10m 的21是多少米? (2)21 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2.李伯伯家有一块15公顷的地。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玉米的面积占53。

依照上面信息,提出两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二)课堂设计1. 迁移导入出示:李伯伯家有一块15公顷的地。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玉米的面积占53。

师:谁来说一下补充的问题是什么?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师:大伙儿同意吗?谁来说一说列式依据和运算方法? 15×51=3(公顷) 15×53=9(公顷)师:假如李伯伯家的这块地只有21公顷,又该如何样来求土豆和玉米的面积呢?出示例3情境图。

学生列式汇报。

预设:21×51和21×53。

师:什么缘故如此列式?列式依据是什么?师:与刚才的算式15×51和15×53对比,它们的意义相同吗? 小结: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差不多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运算。

师:21×51和21×53应该如何运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乘分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解决问题(2)》(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解决问题(2)》(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解决问题(2)》(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运用刚性运算解决问题。

–能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刚性运算的运用。

•问题综合分析和解答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
•社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刚性运算的运用(40分钟)
1.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刚性运算的概念。

2.讲解刚性运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刚性运算解决问题。

第二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50分钟)
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个复杂问题的方法。

2.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思路。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刚性运算的理解和应用程度有所不足,需要加强训练和巩固。

下节课将重点围绕刚性运算展开更多练习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刚性运算技巧。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总结,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实现教学目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2.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2.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2.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乘法概念,能够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2.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巧妙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2. 难点:•在实际生活问题中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并得出正确结果。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好与分数乘法相关的图片、实物或案例。

2.板书:准备好本节课的板书内容,包括乘法的多种形式和解题步骤。

3.教材:准备好学生的教材,用于辅助教学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1.带领学生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分组讨论并解决相关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给学生一些拓展性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拓展思维能力。

4. 实践:•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中完成一些相关练习,提高他们运用分数乘法的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让学生思考本节课中所解决的问题,以及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知识和技能。

•提醒学生随时关注课堂所学内容,随时温习并巩固知识点。

七、扩展阅读:•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数学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分数乘法的知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还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更好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6单元 百分数(一)-第2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6单元 百分数(一)-第2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6单元百分数(一)-第2课时解决问题(1)一、教学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

2.能够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百分数与小数的运用。

2.通过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复习百分数的基本概念。

2.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

3.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PPT。

2.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3.教辅材料:练习册、教学习题。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百分数的概念和转化方法。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百分数与小数的转化1.通过示例,讲解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化方法。

2.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第三步: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1.将实际问题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法。

2.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引导学生分享解题经验。

第四步:练习与巩固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复习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2.在课堂上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转化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相关练习。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二课时教案学习内容 解决问题(二) 第 课时 课型 新 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分数连乘问题。

教具运用 长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出示例8:这个大棚共480㎡,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

红萝卜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41 1、学生阅读理解题意。

2、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

要求的是 的面积。

3、分析与解答(1)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①认识一半用分数表示就是21 ②学生折一折。

让学生取了一张长方形纸,代表大棚的面积,然后折出各种萝卜地的面积。

③计算出萝卜地的面积:480×21=240(㎡) (2)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①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41,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41,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41。

) ②学生动手折一折。

③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41=60(㎡)(3)列综合算式解答。

480×21×41=60(㎡) (4)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

①教师让学生将整张纸展开,观察并说说:从这张纸上,你能看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吗?②小组交流。

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来计算红萝卜地的面积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③组织汇报。

先求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814121=⨯ 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480×81=60(㎡) 列成综合算式:480×(21×41)=60(㎡) 4、回顾与反思 (1)教师启发: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求出了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现在我们能写答句了吗?对,不能,因为我们还没有对这个答案进行检验。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2)人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第一单元第10课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将通过一个实践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一、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的妈妈给了他5元钱,让他去商店买一些文具。

文具店的文具价格如下:铅笔2元/支,橡皮1元/块,尺子3元/把。

请问小明可以用这5元钱买哪些文具?二、例题讲解1. 例题:小明有5元钱,他想买2支铅笔和1块橡皮,请问他够不够钱?解答:铅笔2元/支,2支铅笔需要4元;橡皮1元/块,1块橡皮需要1元。

所以,2支铅笔和1块橡皮总共需要4+1=5元。

小明有5元钱,所以他够钱买2支铅笔和1块橡皮。

2. 例题:小明有5元钱,他想买3把尺子,请问他够不够钱?解答:尺子3元/把,3把尺子需要9元。

小明只有5元钱,所以他不够钱买3把尺子。

三、随堂练习1. 小刚有6元钱,他想买2支铅笔和2块橡皮,请问他够不够钱?解答:铅笔2元/支,2支铅笔需要4元;橡皮1元/块,2块橡皮需要2元。

所以,2支铅笔和2块橡皮总共需要4+2=6元。

小刚有6元钱,所以他够钱买2支铅笔和2块橡皮。

2. 小华有8元钱,他想买4支铅笔和2块橡皮,请问他够不够钱?解答:铅笔2元/支,4支铅笔需要8元;橡皮1元/块,2块橡皮需要2元。

所以,4支铅笔和2块橡皮总共需要8+2=10元。

小华有8元钱,所以他不够钱买4支铅笔和2块橡皮。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通过计算来确定是否够钱购买所需的商品。

难点是对于价格的不同组合,学生需要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来计算总价。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文具模型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小明够不够钱买文具。

2. 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练习: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文具价格表铅笔:2元/支橡皮:1元/块尺子:3元/把够钱情况:1. 2支铅笔 + 1块橡皮 = 4 + 1 = 5元(够钱)2. 3把尺子 = 9元(不够钱)八、作业设计1. 题目:小芳有7元钱,她想买2支铅笔和1块橡皮,请问她够不够钱?答案:铅笔2元/支,2支铅笔需要4元;橡皮1元/块,1块橡皮需要1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2课时 》人教版 (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2课时 》人教版 (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2课时》人教版 (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解决有关数字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知
1.讲解上一课时内容,复习所学知识;
2.引入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新知
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分组讨论,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讲解相关知识点,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三步:巩固提高
1.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2.课堂点拨,针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四步:课堂小结
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重点;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知识的巩固。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六、教学反思
1.总结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节课的改进提供参考;
2.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第2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第2课时)
5 140 1 =28(个)
5
答:小齿轮有 28 个齿。
9. 有一组互相咬合的齿轮。【课本P38 练习八 第10题】 (2) 小齿轮有28个齿,是大齿轮的 1 。
5
大齿轮有多少个齿?
28 1 =28 5=140(个) 5
答:大齿轮有140个齿。
9. 有一组互相咬合的齿轮。【课本P38 练习八 第10题】
5
多少周?
80 (1 4)=80 1 =80 5=400(周)
5
5
答:小齿轮每分钟转400周。
课堂小结
说一说,我们是 怎样解决问题的?
确定数量关系——明确单位“1”——列式解答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备选练习
陶瓷厂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400元, 比原来降低了 1 。原来每件产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4. 小亮的爸爸每月工资是 5500 元,妈妈每月工资是
4500 元。他们家每月开支大约占两人工资的
2 5

小亮家每月能结余多少元?
【课本P37 练习八 第6题】
(5500
4500)
1
2 5
6000(元)
答:小亮家每月能结余 6000 元。
5.妈妈每月的工资是2500元,比爸爸的工资少 1 。
小明的体重是
35
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
8 15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课本P36 例5】
小明的体重是__3_5_k_g__。
8
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___1_5 __。
要求的是__小__明__爸__爸___的体重。
小明的体重是
35
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2.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2.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2.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涉及到分数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以及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他们对于分数的加减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他们对于分数乘法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分数乘法来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分数乘法来解决。

2.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励法:教师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2.解决问题(第2课时)》。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分数乘法。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妈妈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1/2千克,那么妈妈买的苹果总重量是多少?”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2课时 》人教版 (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2课时 》人教版 (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2课时》人教版 (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第2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和小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小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能存在一些困惑,比如对分数的理解不够深入,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解决一些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分数进行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等。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相关的内容,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小数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应用。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个苹果,将其分成5份,然后问学生:“如果你吃了其中的3份,你吃了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分数应用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呈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班级有40人,其中20人参加了篮球比赛,25人参加了足球比赛,参加了两项比赛的有多少人?”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_第2课时《位置与方向(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_第2课时《位置与方向(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_第2课时《位置与方向(二)》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课时《位置与方向(二)》。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本节课我们将以实际情境为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方向和距离的知识,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一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将会准备一些实际情境的图片,以及一些标注了方向和距离的物体位置图,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绘制。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情境,比如一个公园里的游乐设施,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描述设施的位置。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利用方向和距离的知识,来准确地确定设施的位置。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我会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些实际情境,并利用方向和距离的知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板书将会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实际情境的图片,物体位置的示意图,以及方向和距离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会包括一些实际情境的题目,让学生利用方向和距离的知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比如,题目可以是:“小明的家在小红家的东边,距离小红家500米,小红家在小明家的西边,距离小明家500米,求小明和小红家的位置。

”答案则是:“小明家在小红家的东边,距离小红家500米,小红家在小明家的西边,距离小明家500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际情境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公园里的游乐设施作为实际情境。

这是因为公园是学生们熟悉的环境,游乐设施的位置关系也较为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

然而,这也带来了难点,因为学生可能会受到公园其他元素的影响,比如树木、小路等,而忽略了游乐设施之间的相对位置。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备课)第三单元3.解决问题 第2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备课)第三单元3.解决问题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应用问题教材第40~4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找准单位“1”及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具学具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口头列式。

提问:这两道题属于什么类型的应用题?怎样解答?2.分析条件。

半场的得分×2=上半场的得分)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老师可以启发。

(3)问题是求什么?(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3.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根据题意,单位“1”的数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应该怎样解答?(可以根据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提问:根据题意,题中数量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解:设下半场得x分。

2x+x=423x=42x=42÷3x=1442-14=28(分)答:上半场得28分,下半场得14分。

5.出示例7。

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一条隧道,如果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二队单独修,18天才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学生反复读几遍。

6.分析方法。

老师:题中这条路有多长没有给出,可以怎样来解答?(可以假设这条路的长度)学生1:假设这条路的长度是18 km。

7.小组讨论分析结果,集体汇报。

假设不同,算出的结果相同。

都是根据公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得出的。

在这三种假设中,把路程设为1最简单。

8.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

(1)学生画图后再解答,并说出等量关系式。

(2)学生独立解答。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填空。

四四维训练参考答案2. (1)✕(2)√(3)✕思维训练得分。

课后反思1.如何把“比一个数多它的几分之几”转化成“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比较抽象,难度大,用画图法比较形象,易于掌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教案一、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引入问题,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课时:巩固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小结。

二、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能够独立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引入问题•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的重要性,并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二课时: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答案。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课堂小结•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入问题、启发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示范引导法:老师示范解决问题的步骤,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解题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问题•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学生讨论问题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1.理解问题:学生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意义和要求。

2.分析问题: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

3.解决问题:学生根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

4.检验答案:学生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老师提供几个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自由讨论解决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答过程。

第四课时:课堂小结1.老师强调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和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2课时:百分率》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2课时:百分率》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第2课时:百分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百分数。

2.掌握将分数转换为百分数的方法,能够进行转化和计算。

3.掌握百分数与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能够进行运算。

4.能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百分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难点: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百分数的概念介绍、应用举例等内容。

2.教具:白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

3.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四、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通过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百分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概念讲解(15分钟)
–介绍百分数的概念,如何读写百分数,以及分数与百分数的转化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练习与讨论(20分钟)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在学生自主完成后,展示答案并讨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百分数的运算技巧。

4.拓展应用(15分钟)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的掌握情况,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五、课堂反馈
•通过课堂教学、练习和讨论,检验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纠正错误,强化学习成果。

以上教案针对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百分率》进行设计,侧重培养学
生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二个课时,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地图上的基本元素,如起点、终点、路径和方向,并能描述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路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绘制路线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描述路线图,增强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细心观察和准确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理解并准确描述路线图上的方向和距离关系。

学生需要学会将实际路线转化为地图上的表示。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地图、路线图示例。

2. 学具:空白纸张、彩笔、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地图。

2. 新授:展示路线图示例,讲解路线图的构成要素和表示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绘制一张从学校到某个学生家的路线图。

4. 分享:每组展示并描述自己的路线图,其他学生尝试理解和复述。

6. 作业布置:学生独立绘制一张从家到超市的路线图。

板书设计路线图的构成要素:起点、终点、路径、方向指示。

描述路线图的步骤:观察起点和终点、确定路径、标注方向和距离。

常见方向词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等。

作业设计1. 绘制一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标注方向和主要地标。

2. 选择一个熟悉的目的地,用文字描述从学校出发到该目的地的路线。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实际操作和分享,帮助学生掌握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

课后反思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他们对方向和距离描述的准确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支持学生对空间关系的理解和表达。

本教案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提升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解决问题(二)练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解决问题(二)练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解决问题(二)练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积极拼搏解决数学问题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问题抽象思维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解决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学生课本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学习主题。

第二步:讲解1.介绍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包括题目分析、求解、检验等步骤。

2.示范几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了解解题的思路。

第三步:练习1.班级互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解决问题的练习。

2.师生互动,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老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第四步: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方法。

2.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归纳。

五、课后作业1.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2.自主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题目,并写出详细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解决步骤的理解程度如何?2.学生在组织、表达解题过程时有哪些表现?3.下节课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效率,为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课件

填一填
①80千克比50千克多( 30)千克, 多( 60)%。
②50千克比80千克少( 30)千克, 少(37.5)%。
③50千克是80千克的(62.5)%。
④80千克是50千克的(160 )%。
1. 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10t,更换了节水龙头后 每月用水约9t,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
求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就是求 现在每月比原来每月少用的用水量是原来每月用 水量的百分之几。原来每月的用水量是单位 “1”。
辨一辨
(1)甲校的图书是乙校的150%,甲校比乙校 的图书多百分之几?
(2)王生储蓄的钱数比张华多20%,王生储蓄 的钱数是张华的百分之几?
(3)甲的岁数和乙的岁数的比是4︰5,甲的岁
数是乙的百分之几?
(4)农场葡萄园的公顷数是苹果园面积的 萄园的面积比苹果园少百分之几?
4 5
,葡
数学诊所
①一个足球运动员,经训练速度提高了2%米。(×) ②甲数比乙数多10%,乙数就比甲数少10%。(×)
单位“1”的量未知,可用方程解 。

现成本
解:设原来每件成本x元。
现成本占单位 “1”的百分率
x-15%x=37.4 37.4 ÷(1-15%)
单位
1、龙泉镇去年有小学生2800人,今年比“去1” 年 减少了0.5%。今年有小学生多少人?
理解:今年比去年减少了0.5%。(今年比去年
减少的学生人数是去年学“1生” 人数的0.5%
• 一件衣服120元,一条裤子90元,衣服比裤 子多几分之几?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 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多的﹋公﹋顷数﹋占计﹋划﹋的百﹋分之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第2课时 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84页例1。

【教学目标】1.明白得并把握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2.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

3.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难点:利用旧知自主探究新知。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1.先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再说一说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0.45 1.2 0.367学生说后教师板书:先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 2.先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再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学生说后教师板书:用分子除以分母 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

(1)读题找信息。

(2)讨论:如何明白得“命中率”?(3)如何样列式?(4)引导探究:3÷5如何化成百分数?能够分几步进行?(5)交流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把那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把分数化成小数 分数小数 分数百分数,能够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也能够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摸索除不尽时如何保留近似数。

(6)回忆整理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及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分数化成百分数,能够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除不尽时,一样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看教材整理教材上两种方法,并阅读第84页下面关于百分率的内容,试着填写空缺处。

三、实践应用1.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题(上一排)。

(将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精选最新你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解决实际问题(第2课时)-教学设计

精选最新你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解决实际问题(第2课时)-教学设计

生1:还按照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去研究。

生2:画线段图把条件间的关系看清晰,找到等量关系。

生3:方程方法比算术方法更好理解,尝试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

师:同学们都想到了用之前学习的方法和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二)解决问题1.阅读与理解。

师:通过阅读题目,你获取了哪些信息?有没有需要给大家重点解读一下的?生:爸爸的体重是单位“1”。

2.分析与解答。

(1)画线段图,帮助梳理数量关系。

学习任务单:根据题意画一画,用线段图正确清晰的表达出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师:观察3种画法,你有什么想法或困惑吗?生1:画线段图要先画单位“1”。

生2:815应该怎么用线段图表示含义?生3:找到了一个新的信息,小明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5。

生4:找准对应关系。

师:借助线段图把小明体重比爸爸体重少的关系,转化成了小明体重是爸爸体重几分之几的关系。

师:在回顾画图方法中,请同学们把自己画的线段图进行修改完善。

(2)借助线段图,写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单:根据线段图写等量关系。

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三、巩固应用方法1:方法2:(3)对比中寻找知识间联系。

对比1:等量关系不同,方程策略相同。

对比2: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中,有相同的等量关系。

对比3:例5和例4的联系,小明体重比爸爸轻的关系转化成小明体重是爸爸体重的几分之几的关系。

对比4:算术方法与方程方法对比有着相同的等量关系。

小结:我们学习的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解决问题都离不开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回顾以上方法,我们借助线段图,既可以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找到等量关系,也可以运用比大小的知识找到等量关系。

在解决过程中,既可以运用方程方法顺着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也可以逆向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回顾与反思学习任务单: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突出一次计算,会解答分数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出下面各题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各题
31×2= 43×3= 32×53= 43×51= 36×4
3= 2、说出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着单位“1”。

然后再给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分式乘法应用题。

母牛的头数是公牛的52,公牛头数的4
3和母牛相等。

母牛的头数相当于公牛头数的
52, 公牛的头书相当于母牛头数的52。

小组完成,集体订正。

(二)教学实施
1.板书:公牛有30头,母牛的头数相当于公牛的
107,小牛的头数相当于木牛的21
16,小牛有多少头?(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指导学生画线段图: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小牛的头数,就要知道哪个量?(母牛的量)母牛的头数又和哪个数量有关?(公牛的头数)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哪个数量?(公牛的头数)画一条线段,表示哪个数量?(母牛的头数)画多长?根据什么?表示小牛的头数的线段应该怎样画?板书:
公牛: | | | | | | | | | | | 30头
10
7 母牛: | |
21
16 小牛:
?头
3.分析数量关系:
求小牛有多少头,必须先求什么?(母牛的头数)求母牛的头数应该怎样做?解答这道题需要几步?
4.列式解答:根据以上分析,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怎样列综合算式解答?板书:
30×107×21
16= 根据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是把哪个数量看着单位“1”。

同时强调:分数连乘不必像整数,小数连乘那样逐次计算,可以一次计算,遇到整数和分数相乘,要用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不能约分的直接与分数的分之相乘。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8页第4、5、9、10题,学生要说明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每一步是把哪个数量看成单位“1”。

(四)课堂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解答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不同点是分数连乘应用题要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解题关键是要找准每一步的单位“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