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六年级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进行设计,具体章节和内容如下:1. 分数乘除法2. 分数混合运算3. 比和比例4. 圆5. 百分数6. 统计7. 数学广角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能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几何图形的识别能力。

4. 理解百分数的含义,能进行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5. 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比和比例的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2.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除法运算方法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学会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掌握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数学教学挂图计算器2. 学具:练习题册彩色笔直尺、圆规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乘除法、比和比例、圆、百分数等概念。

2. 例题讲解:分数乘除法:讲解例题,演示运算过程,解释运算规则。

比和比例:讲解例题,解释比和比例的概念,展示实际应用。

圆:讲解例题,介绍圆的性质,演示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百分数:讲解例题,解释百分数的含义,展示计算和应用方法。

统计:讲解例题,介绍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分析数据。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例题解答2. 比和比例:概念解释例题解答3. 圆:性质介绍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4. 百分数:含义解释计算和应用方法5. 统计:图表绘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数乘除法练习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题百分数计算和应用题统计图表分析题2. 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批改,给出答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3—78页。

教材简析: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和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呈现了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情景。

通过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乘加应用题的探索。

知识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一、二单元的知识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律,并能灵活的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重点是将四则混合运算规律正确地迁移到分数中。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2008年的奥运会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世界人民走进奥运,走进了北京。

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吗?[设计意图]这一单元是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大的情境串进行的,而本课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1个信息窗,情境内容将中国放入世界这一大环境中,因此由奥运会的话题引出了本课情境,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课,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73页情境谈话:这里有一些我国世界遗产的文字信息,谁能读一读?根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好吗?2.根据以往的解题经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梳理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3章《分数除法》的第1节《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应用题解答以及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培养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特别是除以带分数的除法运算。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教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分数除法的生活场景,如:小明家的水果店有18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几个苹果?2. 例题讲解a) 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如: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然后化简分数。

b) 解答引入的实践情景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计算。

3.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分数除法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分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a) 分子相乘,分母相乘b) 化简分数2. 实践情景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应用题:小华买了3斤苹果,花了15元。

问:每斤苹果多少钱?2. 答案:a) 2/3 ÷ 4/5 = 5/6,5/6 ÷ 3/4 = 10/9b) 每斤苹果5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掌握情况,以及实践情景的引入是否吸引学生的兴趣。

2. 拓展延伸:a)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关系。

b) 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如:混合运算中的分数除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4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4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4篇)难点名称:理解“满100减50”与“五折”的区分难点分析:从学问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打折销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并不感到生疏,但在促销活动中选择最正确消费方式,要运用所学的百分数学问解决问题有肯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懂得“满100元减50元”的促销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如打五折实惠;假如总价是整百元的,那两种促销的方式优待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要得出这种结论,对于学生来说有肯定难度,需要运用所学的百分数学问去分析、沟通、比拟才能解决。

难点教学方法: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受去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含义,然后依据实际状况进展表述,再引导学生体会这种促销方式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要由学生独立完成两种购置方式所要支付的钱,并通过比拟来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提问“一件物品打九折出售”表示什么意思?2、生活中,是不是全部的优待都是以“几折”来表示的呢?3、购物中优待的形式有许多种,我们要做一个精明的小买家。

今日,我们就来讨论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板书:购物中的折扣问题)二、教学新知。

(一)出例如5: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1、依据这些信息,学生提问题。

教师板书:(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2)哪个商场省钱?2、分析问题,理解题意。

(1)结合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哪些是关键的?(2)怎样理解“满100元减50元”?(3)缺乏100元的局部呢?怎么办?3、独立思索,尝试解决。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索,看能否解决黑板上的这两个问题?4、沟通并汇报方法。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学生展现自己的算式,并解释。

5、启发思索,辨析缘由。

(1)满100元减50元,少了50元,也是打五折啊,怎么优待的结果却不一样呢?(2)什么情況下两种优待是一样的呢?6、小结:在今日的折扣问题中,我们知道了优待的形式有许多种,解决这些问题时要留意的是“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的区分:(1)“满100减50”,就是够100才能减50,不够则不减。

六年级数学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推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1、教学例1(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xx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3)教学写法:xx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2、小结例1:(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14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14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14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1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那么关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页的例1,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一、复习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千克)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吃了谁的?谁是多少(已知)?谁的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

(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全课小结: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

(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比的基本性质。

(教材第50页)二、教学目标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问答。

师:什么叫比和比值?(点名学生回答)师: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可以结合算式或表格回答。

师: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各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2/6,4/12,8/24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课件出示题目)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发现都能化简为1/3。

3、引出新课。

师: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在比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比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二、学习新课1、启发引导,发现问题。

把6/8,12/16改写成比的'形式。

(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师:这两个比相等吗?引导学生通过求比值得出两个比相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8=6÷8=6/8=3/412∶16=12÷16=12/16=3/46∶8=12∶16=3∶4。

师: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观察这两个比,你发现什么变了?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前项、后项都发生了变化。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组织学生将比转化成除法,通过商不变的规律来认识比中的规律。

①6∶8=12∶16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6÷8=(6×2)÷(8×2)=12÷16↓ ↓ ↓6∶8=(6×2)∶(8×2)=12∶16师:认真观察,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其中的规律吗?引导学生得出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2. 分数乘法应用题3. 分数除法应用题4. 比例5. 圆6. 百分数7. 扇形统计图8. 数的运算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学会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掌握比例的概念,能够解决有关比例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比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例的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如购物打折、制作蛋糕等,引出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法: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通过例题演示计算过程。

(2)分数除法: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通过例题演示计算过程。

(3)比例:讲解比例的概念,通过例题演示比例的求解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2. 内容:(1)分数乘法(2)分数除法(3)比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3/4 × 2/5② 5/6 × 4/9① 3/4 ÷ 2/5② 5/6 ÷ 4/9① 2:3 = 4:x② 5:7 = x:142. 答案:(1)① 3/10② 10/18(2)① 15/8② 5/3(3)① x = 6② x = 1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设计一些提高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解析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一、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重点关注分数乘除法、比例和圆这三个章节。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优秀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优秀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优秀6篇)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一起看看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欢迎查阅!为了让您对于六年级数学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6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第63页例13教学目的: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加深学生对两位数的除法法则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理解补0占位的意义,提高积算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补0占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沟通知识,建立联系1.口算。

382520445090451551384077208090182.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36)458689)720924)76323.笔算。

7)7563)310问: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二、独立是做,研究算法1.学习例13:出示283527=(1)学生独做。

(2)学生说出算法。

(3)讨论那种方法正确。

(4)教师总结算法:当求出商的百位数以后,被除数十位上的3落下来以后13比除数小,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连系学过的知识想:余下的13个十,被27除不够商1个十,要在被除数十位上写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5)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练习十四的1---5题。

1.第1题,让学生填书后集体订正。

2.第2题,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3.第4题,请1名学生口算。

为了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特设计算医院练习题诊断。

12971)728656)5492714941864514244板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例13:283527=10510527)283527135135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和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篇1)课题:二元一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2.新课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做一做:(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2)课本P80练习2. 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合作学习: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试一试: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x=y+1的解:①??x?4,y3,②??x?2.5,y4,③??x??6,y13.②③是方程的解,每个学生再找出方程的一个解,引导学生得到结论:一般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3.合作学习: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出示例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x+2y=8.(1)用关于y的代数式表示x;(2)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3)求当x= 2,0,-3时,对应的y的值,并写出方程x+2y=8的三个解.(当用含x的一次式来表示y后,再请同学做游戏,让同学体会一下计算的速度是否要快)4.课堂练习:(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 当x=2时,y= ;(3) 已知 ??x?2,y1是关于x,y的方程2x+ay=5的一个解,则a= .5.你能解决吗?小红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爷爷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6.课堂小结:(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7.布置作业:(1)教材P82; (2)作业本.教学设计意图:依照课程标准,通过分析教材中教学情境设计和例习题安排的意图,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制订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的设计始终围绕这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创设了教学情境:关心老人,突出情感主线,并贯穿整个教学. 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和加工等,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所选择的例习题都体现实际问题数学化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这两个方面的设计贯穿整堂课,把知识内容和情感体验自然连贯起来.其次,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体现了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几个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去接触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生生间的相互评价,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回顾能力的培养.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教学中,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的方法,使得学生加深印象. 在突破难点的设计上,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选题时,通过降低例题的难度,使学生迅速掌握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的方法,体会运用这种方法的可使求二元一次方程求解更简便.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篇2)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7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7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7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7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那么。

〔2〕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展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算理,总结法那么。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计算以下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列式,板书: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答复,板书:求3个或求的3倍。

〔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指名答复:半瓶用表示;式子为:。

说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

板书:求的。

〔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答复,板书: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答复,板书:求的。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拟三个算式的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

有什么不同?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课本的做一做1、2题。

说一说以下算式的意义。

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例如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

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得出: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出式子:。

问:假如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那么公顷怎样表示?问:公顷的是什么意思?要求学生观察图〔2〕问:在图中的对于1公顷来说,是1公顷的几分之几?引导得出: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出例如3的第二个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借助动手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思想。

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教学过程: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研究一个数学问题。

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师:看来大家平时非留心观察。

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

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板书课题)生举例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

二、引导探究新知。

1.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

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

(1分钟)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

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8分钟)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那是什么原因呢?你怎样发现的?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

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

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4.学你是如何画圆的?课件展示如何画圆。

然后学生动手练位置的确定学校要修建一个直径是20米的花坛,你能帮学校画出这个圆吗?生演示操作三、应用拓展。

1.求下列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基本练习。

〈2〉半径、直径的相关计算。

〈3〉概念的判断和识别。

2024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想:求3个12L,就是求12L的( ) 倍 是 多 少 。
2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 是 多 少
。)
1
( 2 > 问题二: 桶是多少升?
2
1
指名列出算式:12× 。
2
提问:根据什么列式的?
()
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12L的
3.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
1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kg的衣物就需要5个 勺 洗 衣 粉 。
2
2 2 2 2 2 2 2 23 6 2
×3= + + =
=
= = (个)
9 999 9
9 93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问?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 ( 4 >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o

4
4
1
1
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 ”和“12× ”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2
是多少。
()
1
1
1
(启发学生思考: 桶就是半桶,求“ 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 是 多 少 。

2
2
2
1
( 3 > 问题三: 桶是多少升?
4
1
指名列出算式:12× 。
4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
想:求12L的
是多少。
()
1
1
(启发学生思考:求“ 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 是 多 少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3、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4、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教学难点: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解读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快速上升,这是家长和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

请看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多媒体出示118页情境图)。

读一读,从这份报告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我们这些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调查搜集数据,学习调查表。

1、独立思考。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导学生明白要知道是不是提前了就要进行比较)要比较就需要调查大量的数据,为了记录数据我们就要制作调查表,想一想,怎样设计调查表?2、班内交流。

谈话:你打算怎样设计调查表?(引导学生明确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内容)(出示调查表)这样制作可以吗?为了便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我提前对45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

请看屏幕(补充数据)。

(二)整理数据,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尝试比较,提出问题。

谈话:比一比两张调查表,看看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引导学生体会看原始的调查表数据太乱,不便于比较)谈话:原始的调查表太乱,怎么样整理这些数据才能便于比较呢?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说说。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6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6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6篇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象。

2、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3、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认识到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的图象特点。

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根据正比例的特征来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正比例要满足哪两个条件?生:要满足两个条件:1、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2、两种量相对应的比值不变。

师:请同学们在思考一下:y=5x,y和x成正比例吗?为什么?生:成正比例,因为y和x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随着x的变化,y也在不断变化,y和x的比值始终等于5.所以y和x成正比例。

师:看来对于成正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已经掌握,下面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y和x成正比例,y是x的5倍,它们之间的关系能通过图画的到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板书课题:画一画)(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正比例的有关知识,导入本课。

)二、动手画图,理解含义。

填表,说一说表中两个量的关系。

一个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这个数的`5倍(1)学生填表。

(2)学生汇报。

(3)谁能说一说这两个量的关系。

这两个量在不断变化,并且一个数增大,它地5倍也不断增大,但他们的比值不变。

所以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例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带领学生看懂图,明确图上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明确各点所表示的含义。

为下一步在表格上描点,扫清障碍。

)三、试一试1、在下图中描点,表示第20页两个表格中的数量关系。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及应用章节内容: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乘除混合运算、实际应用问题2. 比和比例章节内容:比的意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 圆章节内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对称性、圆的位置关系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3. 掌握圆的基本性质,能够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技巧比例的性质和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比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讲义模型圆2. 学具:练习题画图工具(圆规、直尺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购物、烹饪等实际场景,引出分数乘除法的重要性。

以地图、距离等实际问题,引出比和比例的概念。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引出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2. 例题讲解:分数乘除法:讲解分数乘除的运算规则,举例说明。

比和比例:通过实际例题,解释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圆: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以实际例题解释。

3. 随堂练习:分数乘除法: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运算技巧。

比和比例:设置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圆:提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实际操作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 课堂小结:强调比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梳理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板书:运算规则、例题、练习题2. 比和比例板书:定义、性质、应用题3. 圆板书:基本性质、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应用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数乘除法:计算题、应用题比和比例:应用题、选择题圆:计算题、应用题2. 答案:针对每道题目,给出详细解答步骤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分析学生对分数乘除法、比和比例、圆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脚镇那洒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案编写教师:陈忠智授课教师:陈忠智编写日期:2011.9-2012.1打印:陈忠智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位置(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认识列和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

2、在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数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能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吗?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1)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但用文字描述较麻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简洁、明了的数字和符号——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标:(1) 数对的含义、写法、读法。

(2)如何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展示学习成果1、认识列和行。

2、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

3、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独立学习课本2页的例1,并完成例题的问题(1)和(2)。

(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4、全班展示。

(1)用(3,4)表示王艳的位置,王艳坐在第三列第四行。

↑||列行用(4,3)表示赵强的位置,赵强坐在第四列第三行。

||列行(2)师:像(3,4)和(4,3)就是数对,数对怎么读?怎么写?读作:数对1,2。

写时要用逗号隔开,表示列的数字写前面,表示行的数字写后面,加上括号。

(3)学生质疑问难。

如:(0,0)、(1,1)是不是数对,各表示什么?三、拓展知识外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位置(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3页例2,练习一第3、4、6、7题。

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用具:动物园示意图的方格纸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先用数对表示班级某一位同学的位置,再说说数对的第1个数字表示什么?第2个数字表示什么?2、揭题,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标:(1)方格纸上什么线表示列,什么线表示行。

(2)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1、认识方格纸的列与行。

竖线是列,横线是行。

2、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3页例2,并完成问题1和问题2。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

(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指名学生板演。

3、全班展示。

(1)问题1:熊猫馆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海洋馆在6列第4行,用(6,4)表示;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大象馆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

(2)问题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

如:飞禽馆(1,1)在第1列第1行交*点上……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练习一第3、4题。

2、完成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也发生了改变?(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小组内互相交流、探讨。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六年级数学教案——确定位置2一、教学内容学生认识了生活中的八个方向,能够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还掌握了比例尺的知识。

本单元综合应用已有的经验,用方向和距离比较准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

编排3道例题和一个练习,把教学内容分成四段。

例1,理解新的方向词,用方向和距离讲述物体的位置;例2,根据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指出它的位置;例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实践活动《实际测量》二、教学过程1.知道了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位置。

生活中用方向表示物体的位置不大精确,因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范围比较宽,而且仅有方向,没有距离。

用方向和距离比较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涉及了方位、角度、实际距离三个具体内容。

·引出新的方向词。

本单元先后教学四个方向词,它们是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这些词是人们约定的,不能随意创造或变化。

例1联系原有经验,航海情境图上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灯塔2在轮船的西北方向。

教材指出,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引出了两个新方向词。

在原有方向知识基础上认识新方向词,有助于理解词的具体含义。

北偏东即正北往东偏些,北偏西即正北往西偏些。

理解了北偏东、北偏西,再认识南偏东、南偏西就容易了。

·用角度准确表示方向。

北偏东仍然是较宽的范围,用来表示方向还不够精确。

教材指出“从航海图上可以看到,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方向。

”这里的北偏东30°方向表示了轮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灯塔1是这条射线上的一个点。

因此,方向词的后面添上角的度数,才能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这个知识,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示方向,还要体会这样表示的好处。

·用距离准确表示位置。

北偏东30°讲了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哪里是灯塔1?于是,量出灯塔1到轮船的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

“轮船北偏东30°方向6千米处”准确地描述了灯塔1的位置。

例1有序地安排三个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逐步体会方向和距离能够确定位置。

2.在平面图上指出物体的位置。

例2根据物体所在的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这道例题里没有新的知识,只是理解“北偏东40°方向2千米处”的基础上画图。

画图通常分两步,先画出北偏东40°方向,再在这个方向上画出相应的点。

教材让学生先画图,再交流画的方法与体会。

·用量角器画射线。

“北偏东40°”是以灯塔为端点的一条射线的方向,在图上表示清凉岛的位置,应该画出这条射线。

画射线可以使用量角器,把表示灯塔的点作顶点,正北方向为角的一条边,偏东40°角的另一条边就是北偏东40°方向。

·算出图上距离,在射线上描点。

2千米是清凉岛到灯塔的实际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清凉岛的位置,需要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

平面图绘出的是线段比例尺,“鸟”选用了比较方便的算法求图上距离。

算出图上距离4厘米,就能用直尺在射线上找到相应的点表示清凉岛。

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

例3说说李伟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在现实的情境里应用方向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教学设计教学时间1~3周双基渗透思想品德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关键通过应用题从整数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

教学进度课时教学内容课型授课安排7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新授8/30-9/33分数乘法应用题新授9/6-9/82倒数的认识新授9/9-9/104整理和复习检测和反馈复习9/13-9/17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整数教案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 = 3××3=×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教师板书: + + =×3=二、自主探索(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三、交流、质疑(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方法1: + + = = =(块)方法2:×3= + + = = = =(块)教师板书: + + =个(四)个: + + = = =:3= + + = = = =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 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 cm、宽10 cm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谈话,以学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装修新房等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

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

师: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以分数乘整数的问题作研究内容,如“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师:怎样列式?(板书1/5×4)师: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怎样计算。

师: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学生讨论汇报。

(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

板书算式。

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

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

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