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总结】案例汇集 第一篇 大地测量与海洋测绘
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第1节大地测量学概论知识点一:大地测量的任务(多选):大地测量是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及表面特性进行的实际测量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国家或大范围的精密控制测量网,内容有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惯性测量、卫星大地测量以及各种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等。
①它为大规模地形图测制及各种工程测量提供高精度的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②为空间科学技术和军事用途等提供精确的点位坐标、距离、方位及地球重力场资料;③为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地壳形变及地震预报等科学问题提供资料。
知识点二:大地测量的特点(了解):(1)长距离、大范围;(2)高精度;(3)实时、快速;(4)“四维”;(5)地心;(6)学科融合知识点三:大地坐标系统与参考框:大地测量系统规定了大地测量的起算基准、尺度标准及其实现方式。
大地测量系统包括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深度基准和重力参考系统。
与大地测量系统相对应,大地参考框架有坐标(参考)框架、高程(参考)框架和重力测量(参考)框架三种。
知识点四:大地测量参心坐标框架:根据其原点位置不同,分为地心坐标系统和参心坐标系统。
大地测量常数是指与地球一起旋转且和地球表面最佳吻合的旋旋转椭球(即地球椭球)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
54坐标系、80坐标系所采用参考椭球、大地原点;54坐标系: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前苏联的普尔科沃;80坐标系:1975年国际椭球体;陕西西安知识点五:地心坐标系:国际地面参考框架(itrf)是国际地面参考系统(itrs)的具体实现。
它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卫星激光测距(slr)、激光测月(llr)、gps和卫星多普勒定轨定位(doris)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构成全球观测网点,经数据处理,得到itrf点(地面观测点)站坐标和速度场等。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定义在itfs 2000地心坐标系统中的区域性地心坐标框架。
区域性地心坐标框架一般由三级构成。
第一级为连续运行站构成的动态地心坐标框架,它是区域性地心坐标框架的主控制;第二级是与连续运行站定期联测的大地控制点构成的准动态地心坐标框架;第三级是加密大地控制点.(itrf)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应用最广泛、精度最高的地心坐标框架。
海洋测绘知识点总结
海洋测绘知识点总结一、海洋测绘的概念与发展海洋测绘是指利用各种测绘技术手段,对海洋空间进行科学测量和绘制海图,以获取和提供海洋空间信息的一项重要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和扩展,海洋测绘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
海洋测绘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和国家国防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工作。
海洋测绘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早期是以传统的测绘手段为主,海洋测绘工作主要是依赖于航海测量和地图精细化测绘。
随着计算机、遥感、卫星定位等技术的日益成熟,新一代的测绘手段逐渐应用到海洋测绘工作中,使得测绘工作更加科学、精确和有效。
在当前阶段,海洋测绘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视和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海洋测绘将会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海洋测绘的作用和意义海洋测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航海安全。
海洋测绘可以为航行的船舶提供及时、准确的海图信息,保障航海安全。
2. 促进海洋资源勘探开发。
海洋测绘可以提供海洋地理信息,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3. 服务于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测绘可以为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提供数据支持,为防止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帮助。
4. 促进海洋科学研究。
海洋测绘可以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海洋空间信息支持,推动海洋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5. 为国家国防事业服务。
海洋测绘为国防安全提供海洋空间信息支持,保障国家的海上安全。
三、海洋测绘的技术手段海洋测绘涉及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地面测量、卫星遥感、潜水测量、航海测绘、数字化时代的全球定位系统等。
1. 地面测量。
地面测量是在地理空间范围内,根据物体和空间相互位置关系的测量,对海洋测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地面测量包括陆地测量和海洋测量两种。
2. 卫星遥感。
卫星遥感是指利用毫米波、微波、红外线及可见光等电磁波进行无接触的大范围、高效率的地球环境观测的方法。
它的特点是快速、广覆盖的观测、可以综合反映地3. 潜水测量。
(完整版)测量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1、测绘学有几大分类?各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大地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和地球整体与局部运动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是研究利用摄影或遥感的手段获取目标物的影像数据,从中提取几何的或物理的信息,并用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测绘成果的学科。
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在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海洋测绘:海洋测绘学是研究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地图制图学:地图制图学是研究模拟地图和数字地图的基础理论、地图设计、地图编制和复制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
2、土木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①工程建设区域控制测量②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③地形图应用④施工放样和竣工测量⑤建筑物变形观测3、什么叫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4、什么是基准线是指定绘图面和参考在来绘制二维曲线5、测量学上常用的几种坐标系统是什么?熟悉它们的定义,高斯坐标的划分方法大地坐标系: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以椭球面法线为基准线建立的坐标系。
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度和维度,称为该点的大地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我国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小地区范围内也可采用独立平面直角坐标。
高斯直角坐标系:采用高斯横圆柱投影的方法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球面坐标与平面坐标相关联的坐标系统空间直角坐标系:适用于卫星大地测量等方面6、子午线、首子午线、子午面、首子午面子午线:经线又叫子午线首子午线:首子午面与参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首子午线,或称起始子午线、起始经线,亦称本初子午线。
子午面:子午面是由子午线组成的面,也就是经过地理南极和北极的大圆所在的平面首子午面:国际上公认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称为首子午面或者起始子午面。
测绘案例分析-经典
第一篇大地测量与海洋测绘第1章大地测量#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案例(1)请简要回答国家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勘选的主要考虑事项和条件。
——依托条件:建设用地、交通及基础设施保障。
——地质条件:基岩和站址地质构造的稳定性。
——环境条件:观测环视条件。
——其他:考虑周边已有大地控制点、水准点、重力点等情况。
(2)试列出具有代表性的不适合设立基准点的地点——断层破碎带内或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地点。
——易于发生滑坡、沉陷、隆起等地面局部变形的地点。
——易受水淹、潮湿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点。
——距铁路200m,距公路50m以内或其他受剧烈振动的地点。
——站址附近已经或即将规划为其他建设项目,因建设影响基准点正常观测的地点。
——无线地台、通信基站附近、雷击区及多路径效应严重的地点。
(3)勘选完成后应提交哪些资料?——地质勘察证明。
——点之记。
——勘选站址照片。
——土地使用相关文件。
——站址实地测试结果。
——勘选技术报告。
——勘选中收集的其他资料(含地质、交通、水电、通信网络等)。
#GNSS大地控制网案例2. 简答题(1)简述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的布设目的和技术要求。
——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布测目的是实现对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大尺度稳定性监测;结合精密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技术,精化我国似大地水准面;为三、四等大地控制网和地方大地控制网的建立提供起始数据。
——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水平分量的中误差不应超过±5mm,垂直分量的中误差不应超过±10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应不低于1×10-7,其点间平均距离不应超过50Km。
——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点应在均匀布设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应用服务和对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大尺度稳定性监测等因素。
——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复测周期为5年,每次复测执行时间应不超过2年。
(2)简述B级、C级GPS网的基本技术规定。
——GPS B级网观测要求:①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0º;②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③有效观测卫星总数≥20颗;④观测时段数≥3;⑤时段长度≥23h;⑥采用间隔为30s。
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第一篇 大地测量与海洋测绘 【圣才出品】
①按上述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的各检验点高程异常 计 与其实测高程异常 测 计算
高程异常不符值
( 计 测)
②计算高程异常不符值的中误差,作为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检验。 (3)求取参与拟合的联测点拟合后的中误差,可得内符合精度,将检核点代入模型计 算,求取得到的中误差即为外符合精度。
=1,2,…,n),H 为大地高,h 为水准高程。
②坐标重心化:
计算重心坐标:
x 1
n
n 1
xi
y 1
n
n 1
yi
3 / 6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其中 i=1,2,…,n。 公共点坐标重心化:
其中 i=1,2,…,n。
xi xi xi yi yi yi
拟合方法:利用 GPSC 级成果计算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经检验精度为±0.05m。 [2014 年真题]
问题: 1.本工程共能建立几个同步图形?计算本工程的独立基线数有几条? 2.根据本项目给出的某同步环给出的数据(见表 1-1)计算各坐标分量残差与同步环 闭合差。 3.简述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何检验本项目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精 度?
测区已有资料情况:测区周边均匀分布有 3 个国家 GPSB 级框架点,一条二等水准路 线经过测区。
观测设备采用经检验合格的双频 GPS 接收机(5ram+1ppm)3 台套,DS1 水准仪 1 套。
技术要求:GPSC 级网按同步环边连接式布网观测;按照三等水准连测 GPSC 级点高程; 采用函数
f x, y a0 a1x a2 y a3x2 a4 y2 a5xy
2.根据本项目给出的某同步环给出的数据(见表 1-1)计算各坐标分量残差与同步环
海洋测绘复习要点
海洋测绘复习要点第⼀章海洋与海洋测绘1、海岸: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相互交界的地带。
2、海岸带:海陆交互的地带,其外界应在15—20⽶等深浅⼀带,这⾥既是波浪、潮流对海底作⽤有明显影响的范围,也是⼈们活动频繁的区域。
3、海岸线:近似于平均⼤潮、⾼潮的痕迹所形成的⽔陆分界线。
4、⼤陆架:⼤陆周围被海⽔淹没的浅⽔地带,是⼤陆向海洋底的⾃然延伸。
国际海洋法中,⼤陆架定义为沿海国的⼤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的全部⾃然延伸,扩展到⼤路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或者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陆边缘外缘的距离不到200 n mile,则扩展到200 n mile的距离。
5、⼤陆专属经济区: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介于领海与公海之间,具有特定法律制度的国家管辖⽔域。
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n mile。
15、海洋测绘是海洋测量和海图绘制的总称,其任务是对海洋及其邻近陆地和江河湖泊进⾏测量和调查,获取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编制各种海图和航海资料,为航海、国防建设、海洋开发和海洋研究服务。
海洋测绘的主要内容有:海洋⼤地测量、⽔深测量;海洋⼯程测量;海底地形测量;障碍物探测;⽔⽂要素调查;海洋重、磁⼒测量;海洋专题测量和海区资料调查;各种海图、海图集、海洋资料的编制和出版;海洋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及应⽤。
16、海洋测量⼯作的主要内容:第⼆章海洋⼤地控制⽹1、海洋⼤地测量控制⽹:是陆上⼤地⽹向海域的扩展。
海洋⼤地测量控制⽹主要由海底控制点、海⾯控制点(如固定浮标)以及海岸或岛屿上的⼤地控制点相连⽽组成。
2、海⾯控制⽹:主要包括以固定浮标为控制点的控制⽹、海岸控制⽹、岛屿控制⽹以及岛屿—陆地控制⽹。
3、海洋⼤地测量:是研究海洋⼤地控制点⽹及确定地球形状⼤⼩,研究海⾯形状变化的科学,其中包括与海⾯、海底以及海⾯附近进⾏精密测量和定位有关的海事活动。
第三章海洋⽔⽂要素观测1、⽔⽂要素:是指在江河、湖泊、海洋的某⼀点或断⾯上观测各种⽔⽂要素,并对观测资料进⾏分析和整理的⼯作。
注册测绘师案例总结--大地测量
1 .确定国家和区域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卫星定位控制网、高程控制网、重力控制网以及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案,进行技术设计. (重点:大地测量控制网等级,观测技术,技术设计)2 .优化作业组织,控制作业进度,确定安全生产,成果保密和质量控制措施. (重点:作业组织,质量控制)3 .选择满足技术设计要求的点(站) 址,建造合适的测量标志,并提交相应的材料. (重点:选点埋石及作业要求,各级控制网选点原则及流程)4 .选择经检验合格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外业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核,选择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软件,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处理. (重点:设备检验,外业观测方法,平差计算)5 .建立并运行大地测量数据库和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
6 .确定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方法,建立不同等级、不同年代控制网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重点:坐标系统定义, 国家坐标系、地方坐标系、地心坐标系、参心坐标系、站心坐标系、54、80、2000、wgs84 ,不同坐标形式之间的转换,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空间三维转换,二维转换)7 .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归档。
8.规范:《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9 .关键点:大地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费用计算,选点原则、实施方案、外业观测、检核,数据处理方法,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坐标系及其转换、质量控制与成果验收。
1 .基准站网组成1) 连续运行基准站2) 数据中心3) 数据通信网络2 .基准站网分类1) 国际基准站网:主要用于维持和更新国家地心坐标系参考框架2) 区域基准站网(省、市、自治区) :用于维持和更新区域地心参考坐标系框架,开展区域内位置服务和相关信息服务。
3) 专业应用站网:由专门部门或者机构根据专业需求建立的基准站网,用于开展专业信息服务。
3 .基准站建设:设计、选址、基建、设备1) 技术设计方案:点位设计图、站点位置信息、基准站施工设计图2) 选址:观测环境、地质环境、依托保障、提交成果3) 基建:观测墩、观测室、防雷工程、辅助工程、提交成果4) 设备:接收机、天线、气象、电源设备、计算机与软件4 .国家GNSS 连续运行基准站堪选的主要考虑事项和条件1) 依托条件:建设用地、交通及基础设施保障2) 地质条件:基岩和站址地质结构的稳定性3) 环境条件:观测环视条件4) 其他:考虑周边已有大地控制点、水准点、重力点等情况5 .堪选完成后应提交的资料1) 地质勘查证明2) 点之记3) 堪选站址照片4) 土地使用相关文件5) 站址实地测试结果6) 堪选技术报告7) 堪选中采集的其他资料(含地质、交通、水利、通信网络等)1 .建立大地控制网的方法1) 常规大地测量a. 三角测量法:图形简单、结构强、几何条件多,便于检核、精度高b. 导线测量法:布设灵便、易克服地形障碍、边长精度均匀、成本低、易于测量c. 三边测量及边角同测法:精度高、工作量大、用于精密工程控制测量d. 天文测量法2) 导航卫星定位技术观测简便、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全天候.GNSS 用于大地网测量控制网的建立,通常采用静态观测模式。
2012测绘师培训-大地测量与海洋测绘讲义
E-MAIL:liuxuchun@
时间系统和时间系统框架
时间系统规定了时间测量的参考标 准,包括时刻的参考标准和时间间 隔的尺度标准。 时间系统框架是在某一区域或全球 范围内,通过守时、授时和时间频 率测量技术来实现和维持的时间系 统
刘旭春
E-MAIL:liuxuchun@
刘旭春
E-MAIL:liuxuchun@
大地测量参考框架是通过大地测量的手 段,由固定在地面上的点所构成的大地 网点或其他实体按相应于大地测量系统 的规定模式构建的,是对大地测量系统 的具体实现。 大地测量参考框架主要包括坐标参考框 架、高程参考框架、重力参考框架等
刘旭春
高程系统和高程框架
高程基准定义了陆地上高程测量的起算 点,一般可通过验潮的方式,确定海水 面的平均位置作为高程基准 1956黄海高程系:7年的验潮结果,水 准原点高程为72.289米 1985国家高程基准:近19年的验潮结 果,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4米
刘旭春
E-MAIL:liuxuchun@
重力系统和重力测量框架
•重力测量就是为测定空间一点的重力加 速度 •重力基准就是标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绝 对重力值的标准 •重力参考系统则是指采用的椭球参数及 其相应的正常重力场 •重力测量框架是分布在各地的若干绝对 重力点和相对重力点以及若干条基线组成
刘旭春
E-MAIL:liuxuchun@
高斯直角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投影: 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不变形;其他子午 线凹向中央子午线,且长度变形 为控制长度变形过大,采用分带投影方式
刘旭春
E-MAIL:liuxuchun@
刘旭春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资源勘测的方法与案例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资源勘测的方法与案例引言:海洋是地球上占比最大的地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然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测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重点探讨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资源勘测的方法与案例。
一、海底地形测绘技术为了探测和勘测海洋中的资源,首先需要了解海底地形的分布和变化,从而指导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底地形测绘技术包括声学测深、多波束测深和激光测深等方法。
其中,声学测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发射一束声波信号,利用信号的反射来计算出海底距离,从而得到海底地形的数据。
多波束测深和激光测深则通过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获得更精确的海底地形数据。
案例:南海渔场的测绘南海是中国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为了实现对南海渔场的合理管理和利用,需要进行详细的测绘工作。
通过声学测深、多波束测深和激光测深等技术手段,测绘人员成功获得了南海渔场的海底地形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为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了依据,还为南海渔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支持。
二、海洋生物资源测绘技术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人们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
为了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有效的勘测和管理,测绘技术在海洋生物资源的测量、统计和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声纳技术可以通过声纳探测器检测海洋中的鱼群分布和数量,进而为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同时,卫星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勘测中,通过分析海洋中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海表温度等信息,来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案例:北冰洋的水母勘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母聚集地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水母数量逐渐增多,给当地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准确了解北冰洋中水母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趋势,科学家们借助声纳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测绘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科学家们成功推断出引发水母爆发的环境因素,并为解决北冰洋水母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海洋矿产资源测绘技术海洋矿产资源是一种潜在的丰富资源,包括油气、硫化物、锰结核等。
海洋调查与测绘技术的综合应用实例展示
海洋调查与测绘技术的综合应用实例展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洋调查与测绘技术在海洋开发、海洋保护和海洋资源管理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一些实例来展示海洋调查与测绘技术的综合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大规模的海底地形调查。
海洋地形的测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海底地貌、地震活动和海岸线的变化等信息。
而这项任务离不开现代化的测绘技术。
例如,利用多波束测深仪,可以对海底进行快速、高精度的测量,生成三维地形图。
这些地形图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海洋地震活动,预测海啸的影响范围,并为海底管线敷设提供参考。
其次,海洋生态环境调查也是海洋调查与测绘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随着海洋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而要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准确、全面的调查,离不开遥感技术的应用。
通过搭载在卫星、无人机或者飞艇上的高清相机和多光谱传感器,科学家们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海洋生态环境信息,如水质、海藻分布、海底植被覆盖等。
这些数据可以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个例子是海洋资源勘探。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硫化物等。
为了开发这些资源,科学家们需要先对海底地质进行详细调查。
而测绘技术的应用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搭载声纳和磁力仪等设备的调查船只,可以对海底地质进行高精度的测量,获取海底地形和地质构造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重要的参考,减少开发风险。
最后一个例子是海洋气象调查。
海洋气象对于航海、沿海地区的风险评估和海上作业的安排至关重要。
而测绘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
通过气象浮标、测量船舶和遥感数据的结合,可以获取海洋气象的实时数据,包括风速、气压、海面温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研究海洋气象现象,提前预警风暴和海啸,保障安全航行。
综上所述,海洋调查与测绘技术的综合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大规模的海底地形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底地貌和地震活动;通过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通过海洋资源勘探,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发海洋资源;通过海洋气象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风暴和海啸。
大地测量、海洋测绘、工程测量、房产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学习要点
大地测量1. 大地测量基准大地基准用于大地坐标计算的起算数据,包括参考椭球的大小、形状及其定位、定向参数。
参考椭球最符合一定区域的大地水准面,具有一定大小和定位参数的旋转地球椭球。
大地水准面设想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
似大地水准面从地面一点沿正常重力线按正常高相反方向量取高至正常高所得端点所构成的曲面。
(是为避免大地水准面无法精确确定而引进的辅助面,与大地水准面十分接近、在海洋上两者重合、而在大陆上有微小差异的曲面。
它与大地水准面的差值为正常高与正高之差。
)国家采用地心坐标系统作为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地心坐标系以地球质心或几何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
过渡期内,可采用参心坐标系统,即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
参心坐标系以参考椭球中心为原点,起始子午面和赤道为基准面的地球坐标系。
高程基准国家高程系统采用正常高系统。
以1985国家高程基准定义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
1985国家高程基准采用青岛水准原点和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定义的高程基准,其水准原点的起算高程为72.260m。
国家高程基准的体现由高程控制网和似大地水准面体现。
正常高的起算面是似大地水准面正常高不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由地面点沿铅垂线向下量取正常高得到的曲面不是等位面,因而不是水准面,这个面与大地水准面极为接近,称之为似大地水准面。
重力基准国家重力基准先后经历了1957、1985、2000年三个重要的建立阶段。
目前我国采用2000国家重力基准。
它由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体现。
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2000年中国建立的由21个重力基准点和126个基本重力点组成的重力基准网。
各种加密重力测量均应与国家重力基准中的重力点进行重力联测以获得测点的重力值。
作用: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地震预报研究、资源勘探等。
【精品】案例知识点汇集 第一篇 大地测量与海洋测绘
案例知识点汇集——第一章大地测量1、建立大地控制网的方法——常规大地测量(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三边测量法、边角同测法)——导航卫星定位技术2、各等级大地控制网的精度指标一等大地控制网二、三、四等大地控制网各等级大地控制网布设目的3、布设大地控制网的主要工作技术设计、实地选点、建造觇标、标石埋设、外业观测、数据处理等。
4、GPSB、C级网观测的基本技术规定。
5、各等级水准网的技术指标6、各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度与分辨率表7、高程异常控制点测量精度8、高程异常控制点的布设要求——应均匀分布于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区域;——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具有代表性,点位分布应顾及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地形类别区域,点位在不同地形类别中均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丘陵和山地等地形变化剧烈地区应适当加大异常控制点分布密度。
9、检验点布设原则——分布均匀——在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不同地形类别以及有效区域边缘地区均应布设检验点——应采用未参加似~计算的的实测高程异常点作为检验点——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km,检验点总数不应小于20个。
——检验点与用于区域似~精化的高程异常控制点间的距离不小于似大地水准面格网间距。
——检验点应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联测条件;——利用旧点,应检查稳定性、可靠性、完好性,是否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观测。
10、各等级检验点的点间距、点数要求11、重合点选取原则(P26)——依据外业技术总结、点之记与坐标差比较等方法选取足够的高等级、高精度且分布均匀的点作为转换的重合点;——采用二维转换模式至少选取2个以上的重合点,采用三维转换模式至少选取3个以上的的重合点,——重合点的分布要覆盖整个转换区域且尽量分布均匀。
12、简述不同坐标系坐标转换计算流程——收集、整理转换区域重合点成果;——分析、选取用于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的重合点;——确定坐标转换参数计算方法与坐标转换模型;——根据确定的转换方法与转换模型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分析重合点坐标转换残差,根据转换残差剔除粗差点;——坐标转换残差满足精度要求(合格)时,计算最终的坐标转换参数并估计坐标转换参数精度。
测绘案例分析知识讲解-大地测量
基建
• 观测墩
建造要求
设备组成
• 接收机
技术指标
安装与测试
• 观测室
建设要求
• 天线
技术指标
安装与测试
• 工作室 • 防雷工程
• 气象设备
• 电力通信工程
• 辅助工程
• 电源设备
• 通信设备 • 雷电防护设备 • 计算机与软件
技术指标 安装与测试
设备组成
• 接收机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组成
2000国家GPS 大地网
国家高精度GPS-A、 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全国GPS一、二级网 (总参测绘局)
全国GPS地壳运动监测网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
2000国家大 地控制网
全国天文大地 网 2000国家重力 基本网
• 全国天文大地网:有近5万个大地点。 • 2000 国家重力基本网:在 1957 国家重力基本网、 1985 国家重力基本 网基础上建立了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
正常高不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由地面点沿铅垂线向下量取 正常高得到的曲面不是等位面,因而不是水准面,这个面与大地水 准面极为接近,称之为似大地水准面。
大地高 H 基准面 基准线 参考椭球面 椭球的法线
正常高 h正常高 似大地水准面 铅垂线
正高 h正高 大地水准面 铅垂线
高程异常ζ——似大地水准面至参考椭球面的垂直距离。 大地水准面差距N——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之差垂直 距离。 关系式 H=h正常高+ζ=h正高+N;ζ=H-h正常高
球表面上的一组特定的测量标记及其在参考系统下的坐标和其
他参数体现。 • 大地控制点坐标应以大地坐标(大地经度 B、大地纬度L和大地 高H)或空间直角坐标(X、Y、Z)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知识点汇集——第一章大地测量
1、建立大地控制网的方法
——常规大地测量
(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三边测量法、边角同测法)
——导航卫星定位技术
2、各等级大地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一等大地控制网
二、三、四等大地控制网
各等级大地控制网布设目的
3、布设大地控制网的主要工作
技术设计、实地选点、建造觇标、标石埋设、外业观测、数据处理等。
4、GPS B、C级网观测的基本技术规定。
5、各等级水准网的技术指标
6、各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度与分辨率表
7、高程异常控制点测量精度
8、高程异常控制点的布设要求
——应均匀分布于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区域;
——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具有代表性,点位分布应顾及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地形类别区域,点位在不同地形类别中均应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丘陵和山地等地形变化剧烈地区应适当加大异常控制点分布密度。
9、检验点布设原则
——分布均匀
——在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不同地形类别以及有效区域边缘地区均应布设检验点
——应采用未参加似~计算的的实测高程异常点作为检验点
——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km,检验点总数不应小于20个。
——检验点与用于区域似~精化的高程异常控制点间的距离不小于似大地水准面格网间距。
——检验点应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联测条件;
——利用旧点,应检查稳定性、可靠性、完好性,是否满足GPS 观测与水准观测。
10、各等级检验点的点间距、点数要求
11、重合点选取原则(P26)
——依据外业技术总结、点之记与坐标差比较等方法选取足够的高等级、高精度且分布均匀的点作为转换的重合点;
——采用二维转换模式至少选取2个以上的重合点,采用三维转
换模式至少选取3个以上的的重合点,
——重合点的分布要覆盖整个转换区域且尽量分布均匀。
12、简述不同坐标系坐标转换计算流程
——收集、整理转换区域重合点成果;
——分析、选取用于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的重合点;
——确定坐标转换参数计算方法与坐标转换模型;
——根据确定的转换方法与转换模型计算坐标转换参数;
——分析重合点坐标转换残差,根据转换残差剔除粗差点;
——坐标转换残差满足精度要求(合格)时,计算最终的坐标转换参数并估计坐标转换参数精度。
——根据计算的转换参数计算待转换点的目标坐标系坐标;
13、大地测量数据库设计原则P30
“先进实用、标准开放、安全共享、长远扩展”原则
14、数据库设计技术路线P30 P32 流程图
——数据分析与建模
——概念模型设计
——逻辑~
——物理~
——数据库安全设计
15、大地测量数据库数据内容P31
空间定位、高程测量、重力测量、深度基准、元(数据)
第二章海洋测量
1、简述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安装校准方法。
P36 P37
——涌浪补偿器、电罗经、测深换能器
——按照时延、横摇、纵摇、罗经顺序进行多波束安装校准,每一个安装校准项目必须有一个以上多余测量值。
2、潮位改正方法
——单站水位改正法
——线性内插法
——水位分带改正法
——时差法
——最小二乘参数法
3、水下地形测量工程项目基本实施过程
——准备工作
——测量过程
——数据处理
——质量评估
——图形绘制
——成果提交
4、海图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40
——确定海图的基本规格、内容及表示方法的过程
——海图图幅设计
——确定海图的数学基础
——构思海图内容及表示方法
5、简述海图的制作流程P40
——一般采用计算机辅助制图
——制作流程分四个阶段:编辑准备阶段、数据输入阶段、数据处理阶段和图形输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