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短_语、句子成分、单_句、复_句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短_语、句子成分、单_句、复_句](https://img.taocdn.com/s3/m/2f4ca5252af90242a895e54e.png)
只有谓语部分,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主语部分并非省略不说,而是说不去或者不需要说出,一般不能补出来)。
下雪了。
禁止吸烟。
散会了。
独语句
在一定条件下,由一个词或一个偏正短语形成的句子。
火!
多聪明的孩子!
清晨。铁路附近的一所小学。
用
途
分
类
陈述句
叙述一件事情,或作出一个判断,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一般不能和名短语合。
①表示程度的
很、太、最、十分、非常
②表示范围的
都、全、只、统统、仅仅
③表示时间的
正、刚、又、曾经、终于
④表示否定的
不、未、没有(看见)
⑤表示语气的
偏偏、也许、简直、难道
(八)
介词
起转介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
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
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
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
能、能够、可以
②表示必要的
该、当、应当
③表示愿意的
敢、肯、愿意
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6d911969d5bbfd0a78567307.png)
用在状语前后
附加 成分
用在补语前后
返回
1、主语:是一句话陈述的 对象,表示谁或什么;主 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 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 短语也可充当主语。如:
_回__家___的___感___觉__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返回
2、谓语:是对主语加以 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 或是什么。一般由动词和 形容词充当。如:
如: 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 他一口水都不喝.
他一向态度和蔼. 这孩子,我也疼他 . 全班同学,我就服你.
返回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 ” “—— ” “~~”
“( )” “[ ]” “< >”
划在主语下面
划在谓语下面
主要 成分
划在宾语下面
用在定语前后
——————
———
~~~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 领属+数量+各种短语+形容词+名
词
句例: (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
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
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 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
语
句例:
[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
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
~~~~~
(全体) 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2
句例:
1、今天星期六。
——— ————
2、今天是星期六。
——— — ~~~~~~~~~
什么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什么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16bc2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2.png)
什么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包括五种基本类型:主谓结构、动宾结构、中补结构、偏正结构和联合结构。
1. 主谓结构: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语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谓语则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
例如:“阳光明媚”,阳光怎么样?阳光很明媚啊!
2. 动宾结构:干(动)什么(宾)了(动语和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也就是宾语是动语的支配对象)。
例如:“司机”,司的是啥?是“机”!“开车”,开的是啥?是车!
3. 中补结构:动词/形容词/名词吧啦吧啦(中)什么状况/程度/以什么方式(补)。
例如:“跑得快”,跑的怎么样?跑的很快!“很快”是跑的状况。
4. 偏正结构:啥样啥样的(定)+啥东西(中)。
例如:“灶台”,问自己:什么样的台?灶台。
啥样啥样的(状)+干啥(中)。
例如:“速去”,问自己:怎么去?快速的去!麻溜的!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十分复杂,以上只是最基本的几种类型,供您参考。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https://img.taocdn.com/s3/m/8ae9a2ad87c24028905fc301.png)
一、词类
名称
定 义
语法特点
类 别
举 例
(一)
名词
(附)
方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
①具体名词
人、牛、山、水、对联
②抽象名词
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
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
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
(十)
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词。
①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
②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①结构助词
的、地、得
②时态助词
着、了、过
③语气助词
吗、呢、吧
(十一)
叹词
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子成分,它能独立成句。
①介词后边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结构。
④介词结构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有少数也能作补语或定语。
①表示对象、关系的
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
②表示处所、方向的
在、向、从、往、朝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
能、能够、可以
②表示必要的
该、当、应当
③表示愿意的
敢、肯、愿意
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ecefdfd3a6c30c2258019ec2.png)
相关资料
九九乘法口诀表国际长途区号表
韩文来历及与汉语的渊源汉语知识:语文的来历
中国行业祖师中国历史上不同年龄的别称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3500字
中国各个城市市花容易读错音的一些字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2007年171条汉语新词语及解释
汉语简介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中国古代的计时法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
符号大全中国古代亲属称谓家谱总览
中国主要亲属关系简表标点符号的来历
绕口令诜集繁体字可以使用吗
什么是常用字、通用字语文里的数字
字典的由来中外重要节日简表
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简表中国时岁表
人的血型三字经
常用多音字表千字文
汉字偏旁名称表百家姓
汉字的起源汉字数量知多少?
汉语拼音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汉语拼音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二十四节气表
法定计量单位表。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https://img.taocdn.com/s3/m/1db504e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3.png)
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可以通过调整语序来实现强调或者表达特殊的语境。
汉语的语法规则还包括重叠现象、省略现象等,这些都是汉语语法中比较典型的现象。
个人和集体都可以通过讨论来赞成或反对某件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和”、“或”、“并且”等连接词,有些情况下可以省略。我们认为,好省的偏见应该在前面,而正确、光荣、伟大的部分则应该在后面,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研究态度。同时,有些短语中使用助词“的”、“地”进行连接,而有些则不需要。还有一些短语由动词和被动词支配的词两部分组成,我们称之为动宾短语,其中“述”在前,“宾”在后。
句子结构还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不同类型的句子。
简单句只包含一个主谓结构,例如“他走了”。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并列而成,例如“他走了,她留下了”。
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例如“他说他会来的时候,我很高兴”。
四、语法现象
汉语语法现象包括词语的变化、语法规则、句法结构等方面。
例如汉语的动词没有时态变化,而是通过时态助词来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等不同的时间。
这位优雅的贵妇人,虽然看似平凡,但却有着不凡的气质和魅力。她不需要华丽的外表和高大的身材来吸引人们的目光,而是凭借着自身的优雅和高贵,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我们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只有具备了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研究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总之,在语法研究中,我们需要注意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和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并列复句:由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简单句通过并列连词或者分号连接而成的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81cd52fde80d4d8d15a4f7c.png)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四、单句五、复句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两大类,12小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方位词: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二)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能愿动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能、能够、可以②表示必要的该、当、应当③表示愿意的敢、肯、愿意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1843563116fc700abb68fca8.png)
划分句子成分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
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杨亚‖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203d94cc17552706220875.png)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2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2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28.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29.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0.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四、单句五、复句。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40e5d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a.png)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加数量词,不能加不、很等副词,不能加时态助词“了”,包括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方位词:表示方向位置,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可以前面加副词,不能加时态助词。
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前面可以加副词,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词,多数能重叠。
能愿动词:表示可能、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不能重叠,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愿意的助动词有敢、肯、愿意。
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不能重叠,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前面可以加副词,后面能加“着”“了”“过”词,一部分能重叠。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常和量词结合,包括基数、序数、分数、倍数和概数。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结合,名量词包括物量词,动量词含有“每”的意思。
举例:人、牛、山、水、对联、友谊、立场、观点、思想、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我、你、他、我们、你们、一副对联、不楹联、很对联、刚走、很想、醒、病、游行、觉悟、看着、看了、看过、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谁、什么、哪、多少、这、那、这里、那边、敢、肯、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一、二、百、千、万、亿、第一、第二、第三、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一倍、十倍、百倍、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有的不用连词。
例如:红色和黄色;吃饭和喝水;大雨和雷电;跑步或游泳;快乐并不等于富有。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短语,由动词和副词、介词、名词等构成。
例如:走路、看电影、吃饭、打电话、在学校、在家里、很快地跑、在公园里散步。
表示某种意义的短语,由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构成。
例如: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环境保护、健康生活、快乐研究、深入思考、丰富多彩。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https://img.taocdn.com/s3/m/098e579e79563c1ec5da71cf.png)
由于革命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目的复句
一个分句叙述事实或措施,另一分句说明目的。
为了 为……起见 以 以便 用以 以免 免得等。
为了写好对联,必须认真学好对联格律。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有关知识学好,以便有一个好的基础。
他做的又快又好小李说得大家都笑了
(五)定语
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形容词
红花红的花
数量词
三个人两本书
名词、代词
祖国的儿女他(六)状语
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
副 词
刚来很好
形容词
快走慢慢地说
代 词
多么高这么说
介词结构
从北京来为人民服务
短语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很高兴地说
四、单句
名称
定 义
举 例
结
构
分
类
主谓句
具备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练好基本功。这本书很好。
省略句
依赖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省略了一个或几个成分的句子(省略了的部分,如果需要,可以确定地补出来。
船在哪儿~在镇西北角。谁去我~。你买了几本书~五本~。
无主句
只有谓语部分,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主语部分并非省略不说,而是说不去或者不需要说出,一般不能补出来)。
(他写)的对联 (意义深远)的大会(我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介宾
短语
由介词和宾语组成的短语。“介”在前,“宾”在后。
他(在教室里)看书我(从去年)就开始练习书法了
三、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整理精校版)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整理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cc1fde49649b6648d74752.png)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高考二轮复习0317 18:57::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名称定义语法特点类别举例(一) 名词(附) 方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二) 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边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多少(三)动词(附一) 能愿动词(助动词) (附二)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他动词)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①表示可能的能、能够、可以②表示必要的该、当、应当趋向动词词。
前。
③表示愿意的敢、肯、愿意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四)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五)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六)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https://img.taocdn.com/s3/m/e84ef149cc7931b765ce1595.png)
偏正
短语
由中心词(正)和对中心词起修饰作用的词(偏)两部分组成的短语。“偏”在前,“正”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的”、“地”连接,有的不用。
精妙的对联 好孩子 不断地提高 认真学习
动宾
短语
由动词(述)和被动词支配的词(宾)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宾”在后。又称动宾短语。
感叹句
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多么平静的原野!
五、复 句
名称
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
举 例
并
列
复
句
各分句平等地排列在一起,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也 又 既……又
一方面……一方面
不是……而是等。
内容多的数万字,少的只有几百字。
我们写对联不是装文雅,而是学知识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一般不能和名短语合。
①表示程度的
很、太、最、十分、非常
②表示范围的
都、全、只、统统、仅仅
③表示时间的
正、刚、又、曾经、终于
④表示否定的
不、未、没有(看见)
⑤表示语气的
偏偏、也许、简直、难道
(八)
介词
起转介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
(二)
代词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①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汇总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b6fa05cbb68a98271fefaef.png)
一、词 类
实词
名称 定 义
语法特点
类别
举例
(一) 名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表示人或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 ①具体名词
事物名称的 (不楹联、很对联)。
词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 ②抽象名词
联了)
人、牛、山、水、对 联
友谊、立场、观点、 思想
(附)
名词中表 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
“地”连接,有的不用。
述宾 短语
由动词(述)和被动词支配的词(宾)两 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宾”在 看书 后。又称动宾短语。
洗衣服
联系实际
建设中国
名
定
义
称
举
例
述
由动词或形容词(述)和对动词或形容词补充说明的词
补 (补)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补”在后,两者 写得简明扼要 好得很 看
容词
好、坏、大、小、方、 高、美丽、英明、宽 广
通红、雪白、红通通、 黑不溜秋
实词
名 定义
称
类 语法特点
别
①基 数
②序 数
表示数目的 (五)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 ③分
数词 词。
为数量词。
数
④倍
数
⑤概 数
举例 一、二、百、千、万、 亿 第一、第二、第三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一倍、十倍、百倍 几(个)、十来(个)、一 百上下
方位词
示方向位置 面
的词
东、西、南、北、前、 后、中间、下边
(二) 代词
具有替代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或指示作用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的词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https://img.taocdn.com/s3/m/afa1db63d5bbfd0a78567302.png)
群众的智慧无穷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学习语法很有必要
想明白是说话前必须注意的事情
干部深入基层很有必要
(二)
谓
语
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动 词
他走了
敌人全被消灭了
形容词
身体健康叶子红了
短语
他又说又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三)
宾
语
动词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等,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一般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一般不能和名短语合。
①表示程度的
很、太、最、十分、非常
②表示范围的
都、全、只、统统、仅仅
③表示时间的
正、刚、又、曾经、终于
④表示否定的
不、未、没有(看见)
⑤表示语气的
偏偏、也许、简直、难道
(八)
介词
起转介作用的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目
的
复
句
一个分句叙述事实或措施,另一分句说明目的。
为了 为……起见 以 以便 用以 以免 免得等。
为了写好对联,必须认真学好对联格律。
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有关知识学好,以便有一个好的基础。
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多么平静的原野!
五、复 句
名称
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
举 例
并
列
复
句
各分句平等地排列在一起,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https://img.taocdn.com/s3/m/30c4973bbb68a98271fefa6f.png)
短语
群众的智慧无穷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学习语法很有必要
想明白是说话前必须注意的事情
干部深入基层很有必要
(二)
谓
语
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动 词
他走了
敌人全被消灭了Biblioteka 形容词身体健康叶子红了
短语
他又说又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三)
宾
语
动词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等,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①介词后边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结构。
④介词结构也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有少数也能作补语或定语。
①表示对象、关系的
把、被、对、对于、关于、连、周
②表示处所、方向的
在、向、从、往、朝
③表示时间的
从、自从、当
④表示状态方式的
用、以、按照
⑤表示原因的
由于、因、因为
⑥表示目的的
为、为了、为着
⑦表示比较的
比、跟、同
⑧表示排除的
除了
(九)
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
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关系的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一、词类
名称
定 义
语法特点
类 别
举 例
(一)
名词
(附)
方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https://img.taocdn.com/s3/m/cd4969e331126edb6e1a1017.png)
陈述句
叙述一件事情, 或作出一个判断, 表示陈述 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改革开入二十年来,老百姓生活 越来越好。今天是国庆节。他是 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疑问句
提出疑问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 队,我们的战士,难道不是最可 受的人吗?
祈使句
表示禁止、 命令、 请求语气的句子。 句末用 句号,语气强烈时,也可用感叹号。
我们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这本书我看过,而且看了不止一遍。 你们连新战士的枪法尚且那么准,何 况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呢?
转折复句
在语义上,后一分句同前 一分句相反或相对。
虽 虽然(尽管)⋯⋯但是(可 是、却),或只在后一分句用 “但”、 “然而”、 “只是”、 “不过”、“却”等。
同志们,加油干哪!
应答语:词
好,编写方案就这么定了
感叹语:叹词
啊,祖国——母亲
插说:词、短语
那满山的枫树,你看,叶子全红了 昨天的书展,少说也有几万人参加
四、单 句
名称
定义
举例
结 构 分 类
主谓句
具备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练好基本功。 这本书很好。
省略句
依赖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 省略了一 个或几个成分的句子(省略了的部分,如果 需要,可以确定地补出来。
内容多的数万字,少的只有几百字。 我们写对联不是装文雅,而是学知识 对后进学生,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又 要耐心帮助。
承 接 复 句
各分句间按时间顺序说 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件。
又 便 于是等。
穿过一个干涸的砂石河,又爬上一面 土坡,就看见了那个村子。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 庄便真在眼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本书我看过,而且看了不止一遍。
你们连新战士的枪法尚且那么准,何况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呢
转
折
复
句
在语义上,后一分句同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
虽 虽然(尽管)……但是(可是、却),或只在后一分句用“但”、“然而”、“只是”、“不过”、“却”等。
文章虽短,内容却很丰富。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
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
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
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也(决)不 与其
……不如等。
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有做丝?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递
进
复
句
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有进一层的意思。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还、并),或只在后一分句用“而且”、“并且”、“更”等,有时还用“不但”……“反而”表示。含有反诘语气的递进关系,还常用“尚且……何况”来表示。
③表示时间的
从、自从、当
④表示状态方式的
用、以、按照
⑤表示原因的
由于、因、因为
⑥表示目的的
为、为了、为着
⑦表示比较的
比、跟、同
⑧表示排除的
除了
(九)
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
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关系的
⑤概 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六)
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②单音节量词能重迭,重迭之后含有“每”的意思(个个、条条是每个、每条的意思)
①名词(物量词)
一个(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
②动量词
去一次、说一遍、看一眼
(七)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①性质形容词
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
②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
(五)
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 数
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 数
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 数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 数
一倍、十倍、百倍
短语
群众的智慧无穷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学习语法很有必要
想明白是说话前必须注意的事情
干部深入基层很有必要
(二)
谓
语
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动 词
他走了
敌人全被消灭了
形容词
身体健康叶子红了
短语
他又说又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三)
宾
语
动词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等,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不管、不论、任凭)……也(都、还)等。
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依靠群众。
因
果
复
句
前一分句提出原因,后一分句说明结果。
因为……所以 由于
……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可见)等。
由于革命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
这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假
设
复
句
前一分句提出假设,后一分句推论结果。
如果(假如、要是)……那么(就) 即使(即便、纵然、就算、就是、哪怕)……也等。
如果不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我们就要犯机会主义的错误。
纵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条
件
复
句
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推论结果。
无主句
只有谓语部分,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主语部分并非省略不说,而是说不去或者不需要说出,一般不能补出来)。
下雪了。
禁止吸烟。
散会了。
独语句
在一定条件下,由一个词或一个偏正短语形成的句子。
火!
多聪明的孩子!
清晨。铁路附近的一所小学。
用
途
分
类
陈述句
叙述一件事情,或作出一个判断,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一、词 类
名称
定 义
语法特点
类 别
举 例
(一)
名词
(附)
方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
①具体名词
人、牛、山、水、对联
②抽象名词
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
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
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
(十)
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起辅助作用的词。
①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
②每个词的个性很强。
①结构助词
的、地、得
②时态助词
着、了、过
③语气助词
吗、呢、吧
(十一)
叹词
表示感慨、应答的词。
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发生特定的关系,也不充当一般的句子成分,它能独立成句。
看书 洗衣服 联系实际 建设中国
述补
短语
由动词或形容词(述)和对动词或形容词补充说明的词(补)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补”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得”连接,有的不用。
写得简明扼要 好得很 看完 看不完 交代清楚
主 谓
短语
由被陈述的词(主)和陈述的词(谓)两部分组成的短语。“主”在前,“谓”在后。
承
接
复
句
各分句间按时间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件。
又 便 于是等。
穿过一个干涸的砂石河,又爬上一面土坡,就看见了那个村子。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选
择
复
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要在这几件事情中选择一件。
或者……或者 是……还是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宁可
个人和集体 赞成或反对 讨论并且通过了 多快好省 伟大、光荣、正确的
偏正
短语
由中心词(正)和对中心词起修饰作用的词(偏)两部分组成的短语。“偏”在前,“正”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的”、“地”连接,有的不用。
精妙的对联 好孩子 不断地提高 认真学习
动宾
短语
由动词(述)和被动词支配的词(宾)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宾”在后。又称动宾短语。
她的女儿郑萍,是个优秀的小学教师
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一个美丽、清洁的城市
(八)
独
立
成
分
不作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也不同它们发生结构关系的一种成分,位置较灵活,往往能够自由移动。
呼语:词、短语
同志们,加油干哪!
应答语:词
好,编写方案就这么定了
感叹语:叹词
啊,祖国——母亲
插说:词、短语
那满山的枫树,你看,叶子全红了
①表示喜悦的
哈哈
②表示悲痛的
唉、哎哟
③表示愤怒的
哼、呸
④表示惊讶的
唉呀、咦
⑤表示呼唤的
喂
⑥表示答应的
嗯、唉
(十二)
拟声词
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①经常充任修饰语。
②能单说。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水声
嘟嘟!摩托车开来了。
二、短 语
名称
定 义
举 例
并列
短语
由两个以上的词并列组成的短语。有的用连词“和”、“或”、“并且”等连接,有的不用。
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
(二)
代词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①人称代词
我、你、他、我们、你们
②指示代词
这、那、这里、那边
③疑问代词
谁、什么、哪、多少
(三)
动词
(附一)
能愿动词
(助动词)
(附二)
趋向动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目
的
复
句
一个分句叙述事实或措施,另一分句说明目的。
为了 为……起见 以 以便 用以 以免 免得等。
为了写好对联,必须认真学好对联格律。
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有关知识学好,以便有一个好的基础。
很高兴地说
(七)
复
指
成
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者短语指同一样事物并作同一个句子成分的一种成份。
称代式复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或者短语放在句首,句中和它相应的是一个代词,称代句首的词或者短语,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中国***——这是多么伟大的名字啊
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这才是我们应有的风格
重迭式复指:两个词或者短语紧紧相连,从不同的角度表示同一事物,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
他做的又快又好小李说得大家都笑了
(五)
定
语
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形容词
红花红的花
数量词
三个人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