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方式问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对方式问卷
填表方法:此表每一个条目有两个答案“是”、“否”。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每一个条目后选择一个答案,如果选择“是”,则继续对后面的“有效”、“比较有效”、“无效”做出评估。在每一行的○里打√,表示你的选择。
比较
是否有效有效无效
1、能理智地应付困境○○○○○
2、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3、制定一些克服困难的计划并按计划去做○○○○○
4、常希望自己已经解决了面临的困难○○○○○
5、对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充满信心○○○○○
6、认为“人生经历就是磨难”○○○○○
7、常感叹生活的艰难○○○○○
8、专心于工作或者学习以忘却不快○○○○○
9、常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10、喜欢找人聊天以减轻烦恼○○○○○
11、请求别人帮助自己克服困难○○○○○
12、常只按自己想的做,且不考虑后果○○○○○
13、不愿过多思考影响自己的情绪的问题○○○○○
14、投身其他社会活动,寻找新的寄托○○○○○
15、常自暴自弃○○○○○
16、常以无所谓的态度来掩饰内心的感受○○○○○
17、常想“这不是真的就好了”○○○○○
18、认为自己的失败多是外因所致○○○○○
19、对困难等待观望,任其发展的态度○○○○○
20、与人冲突,多是对方性格怪异引起○○○○○
21、常向引起问题的人和事发脾气○○○○○
22、常幻想自己有克服困难的超人本领○○○○○
23、常自我责备○○○○○
24、常用睡觉的方式来逃避痛苦○○○○○
25、常借娱乐活动来消除烦恼○○○○○
26、常想些高兴的事自我安慰○○○○○
27、避开困难以求心中宁静○○○○○
28、为不能回避困难而懊恼○○○○○
29、常用两种以上的办法解决问题○○○○○
30、常认为没有必要那么费力去争取成败○○○○○
31、努力去改变现状,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
32、借烟或借酒消愁○○○○○
33、常责怪他人○○○○○
34、对困难常采用回避的态度○○○○○
35、认为“退一步自然宽”○○○○○
36、把不愉快的事埋在心里○○○○○
37、常自卑自怜○○○○○
38、常认为这是生活对自己不公平的表现○○○○○
39、常压抑内心的愤怒与不满○○○○○
40、吸取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去应付困难○○○○○
41、常不相信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
42、为了自尊,常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遭遇○○○○○
43、常与同事,朋友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44、常告诫自己“能忍者自安”○○○○○
45、常祈祷神灵保佑○○○○○
46、常用幽默或玩笑的方式缓解冲突或不快○○○○○
47、自己能力有限,只有忍耐○○○○○
48、常怪自己没出息○○○○○
49、常爱幻想一些不现实的事来消除烦恼○○○○○
50、常抱怨自己无能○○○○○
51、常能看到坏事中有好的一面○○○○○
52、自感挫折是对自己的考验○○○○○
53、向有经验的亲友、师长求教解决问题解决的方法○○○○○
54、平心静气淡化烦恼○○○○○
55、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56、选择职业不当,是自己常遇挫折的主要原因○○○○○
57、总怪自己不好○○○○○
58、经常看破红尘,不在乎自己的不幸遭遇○○○○○
59、常自感运气不好○○○○○
60、向他人诉说心中的烦恼○○○○○
61、常自感无所作为而任其自然○○○○○
62、寻求别人的理解和同情○○○○○
一、计分方法与结果解释:
1.量表分计分方法:
“应付方式问卷”有六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若干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计分分两种情况;
a.除b所列举的情况外,各个分量表的计分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将每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该发量表的量表分:
b.在“解决问题”分量表中,条目19,在“求助”分量表中,条目36, 39和42,选择“否”是“1”分,选择“是”得“0"分。
2.计算各分量表的因子分。因子分计算方法如下:
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
分量表因子分=--------------------------------
分量表条目数
3.结果解释:
3. 1根据各分量表的因子分的值绘出应付方式因子廓图:
3. 2根据廓图和各分量表因子分结果:
a.解释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付方式类型和应付行为特点;
b.比较不同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付行为差异。
c.各分量表理论意义简析:应付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发现“解决间题”与“退避”两应付因子的负相关程度最高。以此作为六个应付因子关系序列的两极,然后根据各因子与“解决问题”应付因子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序,可将六个应付因子排出下列关系序列图: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
Vaillant(1975)等人研究应付时,认为应付行为可分为自恋型,不成熟型,神经症型和成熟型川。如果以“解决问题”表示成熟的应付方式。“求助”与“合理性”因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也归为成熟应付方式类,而与“解决问题”相反的另一极的“退避”表示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则该应付行为成熟等次序列的类型与Vaillant等人观点有相似之处。该结果提示,不同类型的应付行为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的程度。
研究结果还发现,个体应付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一种以上,有些人甚至在同一应激事件上所使用的应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每个人的应付行为类型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构成了六种应付方式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组合与解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