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及教学反思
《科利亚的木匣》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
《科利亚的木匣》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躲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
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用比较阅读和读读画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科利亚的木匣》。
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得到启示的故事。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认读“箱”、“倍”、数数(shǔ shù)、德(进行字形分析)3.简介卫国战争。
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标明各自然段序号,朗读课文。
2.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
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
4.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
(这一段是过渡段。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喀山去了。
”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如何找到木匣的。
2.带领学生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学会使用“仍然”、“不管”等词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匣字的多音义:匣字在课文中有两个读音,一个是匣(xiá),一个是匣(y á),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读音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2.课文中体现的对比手法:课文中科利亚的两次挖木匣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对比手法的作用。
3.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科利亚为什么会把木匣埋起来:这是课文中的一个难点,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科利亚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思考过程。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木匣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对木匣的印象,由此引出课文中的主人公科利亚和他的木匣。
2.呈现:带领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情景,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两个情景。
3.讲解:针对上述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讲解匣字的多音义,分别给出不同读音的例句,帮助学生理解。
然后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对比手法的作用。
最后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科利亚为什么会把木匣埋起来。
4.练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科利亚挖到木匣后的心情和行动。
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5.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和练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同时,让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课堂表现,以达到互相学习和提高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和提高。
3.实施任务型教学,通过设置问题、角色扮演、造句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
五、课堂练习与作业1.课堂练习:在讲解过程中穿插进行课堂练习,包括词语解释、近义词辨析、课文内容理解等题目,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设计及反思【精品】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设计及反思【精品】《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写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
三、教学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引入1.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有位同学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故事,看他给我们带来什么?2.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3.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板题读题)课文里的小朋友科利亚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有没有想办法解决呢?他又是怎样解决的呢?大家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 初读1. 自由读文,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2.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4. 汇报。
(三) 精读1. 默读第一部分,看看妈妈和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2. 各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本部分内容。
3. 汇报(表演,讲故事等形式均可)4.小结第二课时(一)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战争开始时,科利亚和妈妈埋下了木匣。
四年后,科利亚跟着妈妈回来了,他们将要挖出他们的木匣了。
关于“挖木匣”这部分,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二)带疑学文1. 学生质疑,抓住重点问题板书,如:科利亚是怎么挖的,挖出来了吗?有没有遇到困难?怎么解决?妈妈又是怎么挖的?2. 小组读书讨论解决(主要)3 .汇报,主要围绕重点问题进行理解。
⑴抓含“仍然”的句子分析,指导朗读。
⑵柯利亚找不到箱子,他是怎么思考的?(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
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
人教版三年级《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人教版三年级《科利亚的木匣》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在德国,科利亚因法西斯而到喀山城躲避,埋木匣时走十步,挖木匣时走五步,得到启示。
下面由本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从课文的题目看,《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⑴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⑵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本店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⑴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⑵指名读生字词。
⑶正音。
⑷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
“量”本课读liáng(2声),还有个读音是liàng(4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ǔ”和“shù”,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ǔ”,第二个数读“shù”。
⑸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区分字形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
4、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⑴带着问题读课文。
写了一件什么事①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②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③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⑵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理解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分享。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放弃。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 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变化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2. 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3. 学生对科利亚心理变化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小组讨论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做过错事?当时是怎么想的?2.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标记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语气。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细节。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2)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选择角色进行扮演。
(2)教师指导学生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讨论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
7.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科利亚的木匣的短文。
8. 板书设计:科利亚的木匣行为:做错事心理:困惑、后悔、反思、成长六、教学延伸活动1. 故事接龙:学生分组,每组轮流创作一个与《科利亚的木匣》相关的故事接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年级上册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读生词,掌握生词的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文的朗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生词的学习和掌握。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理解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生词和句子。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生词的发音和意义。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课文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的理解情况。
六、教学用具:1. 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幻灯片或黑板。
2. 生词卡片。
3. 小组讨论表格。
七、教学步骤:4. 课文解析: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5. 生词练习:教师出示生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正确书写生词。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6.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对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的理解。
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科利亚的木匣背后的故事。
2. 让学生回家后练习书写生词,并找出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抄写。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科利亚的木匣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故事内容,掌握文中出现的主要生字词,理解时间、空间与事物变化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故事情节,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面对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进行,课文讲述了科利亚在战争期间为了保护自己的小木匣而埋藏它,四年之后再挖掘出来的故事,揭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步伐也在发生变化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生字词注音及释义、重点句子解析等。
2. 学生预习作业,提前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标注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3. 准备相关道具如小木匣模型,辅助课堂情境模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阅读: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标注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分段解读:逐段分析课文,结合课件展示,讲解关键词句含义,梳理故事脉络。
4. 互动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过程中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以及他的行为背后的成长启示。
5. 角色扮演:选取部分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6. 小结巩固:教师总结全文,强调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梗概。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想如果自己是科利亚,在面临类似情况时会如何处理,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成长故事或寓言,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时间、成长与行动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次课程,总结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方面的表现,强调知识要点和核心价值观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像科利亚一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实际行动应对生活中的变化。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道理。
故事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条理清晰。
描写埋木匣、挖木匣中的动作词的妙用,这是语言上的特色。
课文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这是课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有所明白。
二、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饿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饿一件事情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情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难点: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情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爱动脑筋的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生:科利亚师:科利亚有一个心爱的木匣。
跟老师一起写——木匣。
板书:木匣师:注意匣字的写法,先建一边框,甲字里边放,再把盖合上。
这个字就读:xia。
谁来读这个词?(指两生读。
)齐读。
师:什么是木匣?谁知道。
(生:小箱子)什么做的小箱子?(木头)木头做的小箱子叫木匣,那铁做的小箱子呢?(铁匣)铜做的?(铜匣),老师这里有一个女士用来盛放梳妆用品的匣子,我们叫它梳妆匣。
如果里面装满了你的宝贝,那又可以叫做(宝匣),有个小朋友特别爱说话,我们就说他打开了话匣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预习学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三、导学案一、复习导入,教师简介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感悟,深入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1.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1)教师采用范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学生找出句子朗读:木匣里盛着各式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它小玩意儿。
结合课件展示的图片认识:冰鞋、小斧头、小手锯。
联系下一句理解“各式各样”,并练习用“各式各样”说话。
(2)教师结合生字学习,指导朗读。
全班齐读。
(3)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子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听后评议。
注意强调表示动作的词语,还可以边做边读读这几个句子。
(4)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嘛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三自然段。
(5)课件出示对比表格:四年前:妈妈埋大箱子走30步科利亚埋小匣子走10步2.学生默读课文4-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1)课件出示对比表格:四年后:妈妈走30步挖到大箱子科利亚走10步没有挖到小匣子(2)用线段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优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优秀《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师:生活中,咱们常常会碰到各类各样的问题。
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
今天咱们一路来读一个故事,那个故事将会告知咱们如何看问题,如何想问题。
故事的题目是……(师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师:木匣是什么东西呀?生:是木盒子。
师:你真棒。
你是怎么明白的呢?生:我是通过查字典明白的。
师:碰到不睬解的词语能通过查字典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值得咱们学习。
二、检查预习,认读字词师:要读懂那个故事,必需先闯字词关,预备好了吗?先开哪列火车?(生纷纷踊跃举手)(师出示生字卡,生开火车读生字,读对的全班跟读,读错的指名协助正音)师:火车顺利地抵达终点,有的火车还开得挺快的呢!此刻咱们把字娃娃带到词语里来读读吧!(师出示课件,生齐读生字词)师:“免得”“知道”的“的”应该读轻声,请同窗们再把这两个词语齐读一遍。
(生读“免得”“知道”两个词语)(课件出示多音字)师:谁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或短语。
(指名读)师:你们真棒!都读对了!教师送你们每人一个大拇指。
(师送给同窗“大拇指”,全班齐读那三个词语或短语)三、初读感知,质疑问难师:同窗们必然迫不和待地想明白故事的内容,那就请你们赶快打开书本,用自身喜爱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假设有哪些不睬解的地址就请你们在文中的空白处画上问题泡泡吧!(生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师巡视指导)师:同窗们读得真认真,谁来讲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1:课文讲科利亚埋木匣的事。
师:有无补充的?生2:还写科利亚找到了木匣。
师:科利亚何时埋下木匣?何时找到埋下的木匣呢?生3:科利亚四年前埋下木匣,四年后又挖到了木匣。
师:专门好!四年前也确实是文中提到的何时?生4:战争开始的时候。
师小结、板书:战争开始埋木匣四年后找木匣师:同窗们有哪些不睬解的地址,斗胆地提出来吧!生1:教师,什么叫手锯?师:教师这儿恰好有图片,一路来看看。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反思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反思《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反思1学习目标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
会写“挖、鞋”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课前准备①生字词卡片。
②抄写课文最后一段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分步揭题①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
②完整板书课题。
科利亚是个苏联的。
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呢?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①学生自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②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错的地方。
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①布置默读。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看看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埋木匣,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挖木匣的。
②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与同座讨论。
③全班交流。
a.哪几个自然段讲埋木匣,哪几个自然段讲挖木匣?b.另外的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有的是讲情况的变化,有的是讲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
)学习字词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读一读,再组词。
②观察字形,互相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③学生写生字(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复习字词①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②听写本课应掌握的词语。
听写后对照词语表自我批改订正。
突出重点,加深理解①提出重点问题: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从这件事他懂得了什么道理?②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思考。
③全班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④教师出示课文最后科利亚说的话。
引导学生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经历过的事例,说说对“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体会。
⑤鼓励学生把最后一段抄下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布置作业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听。
②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方便的事情,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准备一下,到“口语交际”时和大家交流。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反思21、抓住描写科利亚亚动作的词语,体会词语的妙用。
三年级《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学反思1、三年级《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学反思《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篇幅较长。
通过一个故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事物都会变化,我们做事情的方法也要变化。
课文描述的故事脉络清晰学生能通过阅读大致弄懂。
但是课文蕴含的道理,以及怎么从叙事中领悟道理进而明白通过叙事来讲述道理这种文章体裁,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明白了故事梗概,划分了大的段落,从而让学习分成阶段性。
把教学重、难点放在第二课时。
让学生在初读领悟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要讲述的道理。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主要线索及文章的内容也分成几个步骤来完成。
每个步骤都设置了学习检测题。
学生通过我的引导,有目标地进行朗读,直接与文本对话,一步步找到科利亚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样从这中间明白事物变化的道理的。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能尽快找到答案。
有学习的.成就感。
而且通过循序渐进的诱导,文章蕴含的道理渐渐展现出来,学生体味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随着时间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一天天长大”,我还让一个学生在讲台前跨步比试了一下。
课堂气氛就活跃多了。
后来让学生讲述“周围的事物都在变化”,她们都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变化说出来。
而我因此就引出了一个故事,怎样依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做事的方法。
因为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道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通过我所举的例子,明了只有随机应变才能做好事情。
整堂课,自我感觉条理比较清晰。
给足了时间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问题。
不足的是:感觉课堂不够热烈,没有高潮掀起。
另外,我的导语比较平淡,没有很多的修饰、点缀。
教学时问题解决可以采取多元化模式,如分小组讨论或是其他模式,效果可能会更好。
2、《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反思《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十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四年后数了五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反思(通用5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反思(通用5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反思(通用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反思1《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十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四年后数了五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但我主要还是把重点落实在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和理解字意上。
虽然是三年级学生了,写拼音的能力很差,尤其是经常也出现错别字,因此我尤其重视记字形这一块,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其次,用比较法记字形、理解词义,另外还可通过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等形式让学生记住这个字,在字义理解方面,我们也可通过多种形式达到。
有了这些做基础,学生理解起课文来也就更方便了。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时,先从整体入手,大体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即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层。
教学重、难点放在第二课时,让学生在初读领悟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要讲述的道理。
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学习课文,学生通过我的引导,有目标地进行朗读,直接与文本对话,一步步找到科利亚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样从这中间明白事物变化的道理的。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能尽快找到答案,有学习的成就感。
而且通过循序渐进的诱导,文章蕴含的道理渐渐展现出来,学生体味到了学习的快乐。
整堂课,自我感觉条理比较清晰,给足了时间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问题,不足的是:感觉课堂不够热烈,没有高潮掀起。
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及反思《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复习1、回忆课文,想想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点名回答,师相机板书: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发。
二、学习课文(一)讲读第一段1、点名朗读。
2、读后评议。
3、默读第一段,思考:(1)科利亚埋木匣是在什么时候?那时他几岁?(2)科利亚是怎样将木匣埋起来的?(3)科利亚为什么把东西埋起来?妈妈埋的东西同科利亚的有什么不同?4、讨论思考题,检查默读情况。
(1)讨论第1题,再次简介时代背景。
(2)讨论第2题,重点理解“刚学”“只会”两个词语。
(3)讨论第三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东西多不能都带走;受到妈妈埋东西的启示。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默读思考题。
(1)他们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从埋到挖经过了多长时间?(2)妈妈是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3)科利亚开始是怎样挖的?结果怎样?后来为什么又挖着了?3、讨论思考题。
教师引读: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子的?学生接读:“这时候,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他从门口起量了十步,就动手挖起来。
”教师引读:挖的结果怎样?学生接读:“他挖呀,挖呀,却没有找到匣子。
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是没有匣子。
他朝左边挖了挖,又朝右边挖了挖,仍然没有。
”(1)讨论用词,体会心情,感情朗读。
这里三次写到“没有”,“没有”前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请大家找出来,说说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却”表示结果出乎意料之外,“还是”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仍然”也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
这里连用“还是”、“仍然”这两个词,强调了科利亚没有找到木匣子这一结果。
)如果你是此时的科利亚,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上你的理解来读“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起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
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
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一句。
(2)妈妈的算术管用,而科利亚的算术为什么不管用?是敌人挖走了吗?(学生读:“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思考:是什么原因让科利亚挖不到木匣呢?他是怎么思考的?(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
三年级语文上册《科里亚的木匣》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科里亚的木匣》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不一样。
本节课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养成正确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习惯。
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2.通过学习本课,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在变化,世界万物都在变化”的道理。
教育学生学习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1.就学生而言,对于一切都在变化及科里亚为何走了五步之间的联系很难理解。
另外对字词如:
3.
1.
(1
(2
(3
2.
3.
1.
2.
1.
匣却截然不同。
2.加深感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在提示科里亚思考过程的同时,不但使学生感悟到科里亚的聪明,而且使学生思维也得以开拓,并领悟到思考问题的方法。
3.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经验,进行读写训练。
通过说写到练,深化道理,让学生明白通过生活中
的一件小事,懂得一些道理,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阳泉市郊区义井联校义东沟小学荆慧琴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尤其凸
显了语言文字积累、运用、训练的重要性。
所以一节语
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有语文的特点,我们教师要重点挖
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
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
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
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
的语文课。
课标中对中段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要求:能联系上下
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科利亚的木
匣》第二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科
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了自己的
小木匣。
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
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
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
的顺序记叙。
通过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
这是课文表
达的特点。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我认为孩子们理解这篇课文并
不难,所以,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应过多的放在分析内容
上来,而是要用一颗敏锐的眼睛去发现一些语言训练点,抓住一些关键语段、词句力图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主动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
语言、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
得思想启迪;着力给学生创设自主、创作、探究的学习
环境,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享受语文的奇妙之旅。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本文生字生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 梳理文章内容,用概括标题法知道课文先写了什
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习埋木匣段落,为第二课时研读挖木匣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挖,重点研读并感情朗读8、11、12自然段。
2、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在感悟语言妙用的同时,学习运用!
3、从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中感受人物形象,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研读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从中得到启示,感悟语言文字的妙用。
【教学难点】
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并将得到的启示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回顾,写挖
1. 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2. 回顾课文的描写顺序。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述这个故事的?)
3. 练习书写挖。
过渡:上节课,大家陪着科利亚把木匣埋好了,这
节课咱们帮着他一起来挖木匣。
二、联系全文,研挖
导学:同学们快速的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第几
自然段写了科利亚第一次挖木匣。
1. 出示第八自然段。
导学: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八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
什么?可以在书上写一写。
,
预设一:科利亚四年前是这样埋的,妈妈这样做的,所以科利亚也这样挖起来。
(也)
预设二:科利亚挖了很长时间。
(抓住关键词挖呀挖呀,并有感情朗读。
)
预设三:科利亚越来越着急。
(还仍然等词句理解,并有感情的朗读。
)
导学:看来我们的第一次找木匣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并发言)
2.出示第十一自然段。
u 请学生个性化朗读这个自然段
预设:这段话应该不难理解,所以学生读懂的不过
多的讲解。
导学:事情发展的结果,和科利亚想的一样吗?从
哪个词语知道的?
3.出示第十二自然段
u 读出果然的喜悦之情。
u 学生用关键词仍然突然果然简单说一说科里亚挖
木匣的过程。
u 运用仍然突然果然写话练习。
过渡:找到木匣的科利亚高兴吗?但他更高兴的不
止如此?
三、结合生活,悟理。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如有时间,积累背诵)
2.结合生活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迁移运用,说得
1.结合板书渗透习作方法:小故事中发现大道理。
2.关联词说收获。
(课后练习)
同学们,我们也像科利亚那样说一说自己在这节课
中的收获吧!
这节课我们不光(),还()。
教学反思:本周二,我在平定实验小学以《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参加了教学能手选拔讲课比赛。
30分钟的
课堂教学,学生带给了听课老师非常多的精彩,我的授
课任务也顺利完成。
课后,市教研室李老师做出了如下评价:今天的课讲得很漂亮,去以前讲《草船借箭》又有了很大的进步,今后就要好好研究教材。
听课的老师也对这节课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那天的课堂又带给我许多新的启示,好奇、新鲜、自信、放松是一堂课成功的主要因素。
我们的课要带给学生新鲜和好奇,而我们教师只有自信和放松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课堂上必须把学生变成主体,我们教师只要善于倾听、引导、把控就行了!
板书设计:
26.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放盖踩撒
挖木匣:仍然突然果然
得到启示: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