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师表
出师表-诸葛亮
出师表魏晋-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出师表背诵a4打印版
出师表背诵a4打印版
很抱歉,由于文字限制,我无法提供完整的《出师表》的A4
打印版。
但是我可以提供给您出师表的内容,您可以自行在
A4纸上进行打印。
《出师表》:
臣鲁恭请以表闻于陛下:
昔者先帝拊心痛念道嗣。
揣摩中国英贤之志,自诣才良之士,多获匡育。
时维南阳诸葛村,有应门徒曰伯约者,才器孝友,仅容於涓埃之中,盖世英雄之资也。
先帝深器之,征辟不已,然杂兵之计,复见诸於度外,而谋臣如意,所识并躁昧,以致智者拒绝之倍至矣。
时日曷丧,欲动心于中朝,以领粮道之职,未首踏武机,會大軍北定,于万劫几危之际,资粮始绝,诸葛君世居边庭,念小子之孤,寤寐不安。
常恐国家之用,独不足货?禹之精兵,尚且祀用周邵,况衰冶之中国,不遑启请於将军役夫。
伏惟欲出使东吴者,先帝之志也。
诸葛君乃伟德之士也,故能追先帝之义,受国家之燿、享社稷之祉,符札之人,志穷则通。
预伏拥兵抚百揽之地,而杳然有所矜疚,敢不荐状?
愿陛下予诸葛君留心于斯须一面之任,使无由而告以难者,若然皇听先帝遗训於斯人也,而实施之矣。
臣鲁恭闻韩子之痛哭四十七日,周孔之笃悼终身,俱动人听闻;然维陛下实诚之度,量先帝之典,故无独断之谳矣。
愿诸葛君之任寄於将军,死生共之,使无逋欠之祸,亦舍身之益耳。
所言者,忠诚大义之所也。
《出师表》重点词句注释翻译
《出师表》重点词句注释翻译一、重点字词解释(1)崩殂:死。
殂,帝王死亡。
(2)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3)菲薄:轻视(4)恢弘:发扬扩大(5)引喻适义:称引恰当(6)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7)昭…..之理:显示治(8)性行淑均:善,平(9)倾颓:倾覆衰败(10)倾覆:兵败(11)布衣:平民(12)躬耕:亲自。
(13)闻达:做官扬名(14)猥:辱这里指降低身份(15)驱驰:奔走效劳(16)夙夜:早晨(17)不毛:不长草,指人烟稀少的地方(18)庶竭:希望(19)鸳钝:劣马;刀刃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20)攘除:铲除。
(21)彰:表明,显扬。
(22)斟酌损(减少)益(增加):考虑(23)慢:怠慢,疏忽(24)以彰其咎:过失(25)以咨源善道:询问(26)雅言:正言(27)临表涕零:面对眼泪(28)危急存亡之秋:时其他字词: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指品质低劣。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今:指极为仇恨。
开张古义:扩大。
今:指商店、饭店等开业。
布衣古义:平民。
今:粗布衣服。
感激古义: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今:感谢。
涕古义:眼泪。
今:鼻涕。
开张圣听:打开圣明的听闻,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意见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三顾茅庐:用来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裨补缺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二、重点句子翻译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啊。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3、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如有做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出师表原文全篇(1)
出师表原文全篇1. 前言《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写。
这篇文献记录了诸葛亮向刘备上表辞职的内容,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刘备的忠诚和愿望。
下文将为您呈现《出师表》的原文全篇。
2. 《出师表》原文全篇(摘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何患无贤臣之助乎?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遗表十余道,都督受之。
亮言曰:“曩昔之事,皆非一日,今日之计,当以缓急务虑之。
如有旧疾,盖取新药,临深履薄,夙夜兢惕,恐其有变,视民如子,奉犬如伤。
况兹事之非小,愿陛下熟虑之,毋蒙骛厄,以导殄灭之道也。
”3. 结语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出师表》展现了他对国家和刘备的忠诚和为国家发展的野心。
这篇名篇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对君主的忠告,表达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
《出师表》内容简介
《出师表》内容简介
《《出师表》是人教版初中三年级上册的课文,进入该课文学习之前,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整理《出师表》内容简介,希望对理解全文有帮助。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
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
于是诸葛亮派人与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表的内容主要提到了自己受先主之恩,当以毕生精力报答,表达了自己北伐的决心。
又对后主的执政提了几点要求。
《出师表》内容简介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
考:。
中考必考文言文之出师表
攸之、祎、允之任也。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 译文: ● 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
得所。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
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
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
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
●
原文: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
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
出师表
● 译文: ● 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
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 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 亲近贤良的忠臣,远离奸佞的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 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后期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 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一次不叹息并且感觉 到痛心和遗憾。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 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王室的兴盛,就 时间不远了。 ● 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 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地位、身份低微,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 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 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 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出师表解析
出师表,乃吾国古代名篇也。
此文出自蜀汉丞相诸葛亮之手,其意在于陈述出征中原之必要,以明忠君爱国之心志。
首段,诸葛孔明自述身世,表明其忠诚于国家,愿为国家尽瘁死力。
次段,诸葛亮详述国家现状,以明出征之必要。
再次,诸葛亮陈述己身之志向,以明其出征之决心。
末段,诸葛亮请求皇帝赐兵符,以明其出征之诚意。
此文之妙,在于其言辞犀利,直指人心。
诸葛亮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激励着后人为国家付出一切。
此文之辞,典雅庄重,修辞华美,字词考究,实为古文之瑰宝。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先帝开创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成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劳,物力缺乏,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可是,侍奉守卫的臣子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在疆场上奋不顾身地作战,原来是追念先帝的特殊优待,想要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发扬扩大志士们的勇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人们向您忠诚进谏的道路。
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做奸邪的事情、犯科条法令的,以及尽忠心做善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不应当偏袒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予陛下。
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益处。
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平正,了解精通军事,从前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说他能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
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问问他,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情,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隆,就为期不远了。
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闻名显达。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屋之中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来奔走效劳。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出师表》重点词句注释翻译
《出师表》重点词句注释翻译一、重点字词解释(1)崩殂:死。
殂,帝王死亡。
(2)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3)菲薄:轻视(4)恢弘:发扬扩大(5)引喻适义:称引恰当(6)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7)昭…..之理:显示治(8)性行淑均:善,平(9)倾颓:倾覆衰败(10)倾覆:兵败(11)布衣:平民(12)躬耕:亲自。
(13)闻达:做官扬名(14)猥:辱这里指降低身份(15)驱驰:奔走效劳(16)夙夜:早晨(17)不毛:不长草,指人烟稀少的地方(18)庶竭:希望(19)驽钝:劣马;刀刃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20)攘除:铲除。
(21)彰:表明,显扬。
(22)斟酌损(减少)益(增加):考虑(23)慢:怠慢,疏忽(24)以彰其咎:过失(25)以咨诹善道:询问(26)雅言:正言(27)临表涕零:面对眼泪(28)危急存亡之秋:时其他字词: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指品质低劣。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今:指极为仇恨。
开张古义:扩大。
今:指商店、饭店等开业。
布衣古义:平民。
今:粗布衣服。
感激古义: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今:感谢。
涕古义:眼泪。
今:鼻涕。
开张圣听:打开圣明的听闻,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意见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三顾茅庐:用来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裨补缺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二、重点句子翻译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啊。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3、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如有做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出师表原文全篇朗诵
出师表原文全篇朗诵如下:出师表/前出师表【作者】诸葛亮【朝代】三国时期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全文翻译及原文
出师表全文翻译及原文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翻译原因率先先帝没有完成一半,但中途死亡。
现在世界分裂成三个国家。
蜀国民力乏了,这是真的,尽管关键时刻啊。
但是,朝鲜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士兵舍生忘死在外面,因为纪念他们的特殊照顾先帝,希望陛下感谢啊。
九上《出师表》课文原文
九上《出师表》课文原文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
《出师表》原文和翻译
出师表之杨若古兰创作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求助紧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尊大,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 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违法乱纪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觉得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旧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觉得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好坏得所.亲贤臣,远君子,此先汉所以昌隆也;亲君子,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何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从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半途去世.此刻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情势求助紧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懒惰;疆场上虔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大概是回想先帝对大家的特殊恩遇,想要酬报在陛下身上啊.陛下确实应当广开言路听取群臣定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上去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该随便看轻本人,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了奸臣劝谏的道路.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全体,奖惩功过、好坏,不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分歧.如有作坏事背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当一概交给主管部分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正的管理,切不该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分歧.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志向思虑忠贞纯正的人,所以先帝才提拔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不管大小,该当咨询他们的定见,然后再去施行.弥补缺点和疏漏的地方,得到更多成效.将军向宠,脾气德行平和公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说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不管大小,都要咨询他的定见,就必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坏的各得其所.亲近贤臣,远避君子,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昌隆的缘由;亲近君子,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缘由.先帝活着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不痛心和遗憾的.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从军蒋琬,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以死报国的奸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赖他们,如许汉王室的昌隆,就时间不远了.臣本平民,躬耕于南阳,苟全人命于乱世,不求贵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当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拜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蒲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华夏,庶(shù)竭驽(n 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考虑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堪受恩感激.今当阔别,临表涕零,不知所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人命,不企求诸侯晓得我而获得权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地处偏远,冤枉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咨询我对时局大事的定见,是以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率.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惟恐拜托给我的大事做的没有成效,从而损害先帝的明察.所以我蒲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曾经平定,武库配备充足,该当勉励三军,北伐平定华夏地区,我但愿竭尽本人低下的才干,革除奸邪善良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这是我用来酬报先帝,忠心于陛下的职责的事.至于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纳适当措施,毫无保存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义务了.但愿陛下把讨伐曹魏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克不及成功,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恶,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求全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自行谋划,扣问治国的好道理,识别采取准确的谈吐,回想先帝遗言,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如今合法离朝远征,面对着奏章眼泪滴落,不晓得本人说了什么.。
出师表(注释)
出师表诸葛亮(确实)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以形势警示刘禅)(人力疲惫,民生凋弊)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朝廷内)(志虑忠纯)(句首,发语词,原来是)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优待、厚遇)(扩大)(用来)(美德)(轻视,瞧不起)(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随意地,胡乱地)(以致,从而)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偏义)(做)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和)(彰显,显示)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因此)(选)(给予)(全都)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弥补、补救)(和善)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通晓)(畅达,通达)(推举,举荐)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倾覆;衰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表原因,这是---的原因)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遗憾)(以恒、灵告之)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坚贞、贤良、忠直)(兴盛)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èn)达于诸侯。
先帝不(平民)(亲自)(苟且保全)(闻名,扬名;显达)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解读
出师表解读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所写的一篇奏章,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此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
诸葛亮处境跟屈原正相反,但《出师表》感情充沛的特点和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情却是一脉相通的,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统一的。
此外,文章还运用了对比、排比、引用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感情真挚,感人至深。
其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两句简洁有力的话语,彰显了诸葛亮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承担重任的决心和勇气。
在结构上,《出师表》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篇劝勉刘禅继承先主遗志,中间劝勉刘禅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结尾以对后主亲贤臣远小人的劝诫结束全篇,层次清晰,结构谨严。
总的来说,《出师表》是一篇充满感情和智慧的文章,它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这篇文章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出师表节选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刘备的一篇表文,文中表达了诸葛亮对天下苍生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以下是《出师表》的节选和赏析:
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赏析:
这段节选是《出师表》中的一段,表达了诸葛亮对天下苍生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他指出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这是危急存亡的时刻。
然而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是因为他们怀念先帝的殊遇,想要报答在陛下身上。
因此,诸葛亮建议陛下开张圣听,恢弘志士之气,不要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
这段节选表达了诸葛亮对天下苍生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先帝的感激和敬爱。
他用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的例子来激励后主奋发向前,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这表达了诸葛亮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的气度和胸怀。
总的来说,《出师表》是一篇充满智慧和情感的表文,
表达了诸葛亮对天下苍生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先帝的感激和敬爱。
这篇表文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我们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出师表-背诵
出师表-背诵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注音版及注释)
出ch ū师sh ī表bi ǎo臣ch én 亮li àng 言y án :先xi ān 帝d ì创chu àng 业y è未w èi 半b àn 而ér 中zh ōng 道d ào 崩b ēng 殂c ú,今j īn 天ti ān 下xi à三s ān 分f ēn ,益y ì州zh ōu 疲p í弊b ì,此c ǐ诚ch éng 危w ēi 急j í存c ún 亡w áng 之zh ī秋qi ū也y ě。
然r án 侍卫sh ìw èi 之zh ī臣ch én 不懈b úxi è于y ú内n èi ,忠zh ōng 志zh ì之zh ī士sh ì忘w àng 身sh ēn 于y ú外w ài 者zh ě,盖g ài 追zhu ī先帝xi ānd ì之zh ī殊sh ū遇y ù,欲y ù报b ào 之zh ī于陛下y úb ìxi à也y ě。
诚ch éng 宜y í开k āi 张zh āng 圣sh èng 听t īng ,以y ǐ光gu āng 先xi ān 帝d ì遗y í德d é,恢hu ī弘h óng 志zh ì士sh ì之zh ī气q ì,不b ù宜y í妄w àng 自z ì菲f ěi 薄b ó,引y ǐn 喻y ù失sh ī义y ì,以y ǐ塞s āi 忠zh ōng 谏ji àn 之zh ī路l ù也y 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师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阅读、分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
为后人所钦仰。
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
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
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
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
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庶竭:希望竭尽尔来:从那时到现在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
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
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
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
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