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民族团结 教案1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2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等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
3、增强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民族知识竞赛猜一猜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欢渡什么节日?这些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以上是哪个民族的服饰?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盛会?你能说出他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元朝和清朝分别是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哪位艺术家吗?二、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三、 自主学习。
学生看书,进行基础知识梳理。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关系、民族分布的特点我国是一个由 个民族组成的 的国家。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 的关系。
并逐渐形成了以 为主体,各民族 、 的格局。
学生展示。
教师重点强调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并出示 “我国民族分布图”,增强学生对民族分布格局的认识。
过渡:针对我国的这种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1)提出: 的时候。
(2)实施:(3)意义:学生展示。
教师出示并由学生齐读《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规定。
教师:谁能说出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分布图,并告诉学生这些民族自治区并不是都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建立的。
学生说出民族自治的含义,由于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也学过这个内容,这里不再过多介绍。
教师讲解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加深对民族区域自治意义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小组合作探究在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从历史发展、民族关系、近代革命斗争等角度考虑)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分组展示交流。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3、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
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重点与难点】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创设情景【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二、学习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A.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C.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八下历史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案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教师强调: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特点: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做主。
教师提问: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导下,我国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几个?它们的名称叫什么?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学生根据地图指出,教师给学生
区。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A.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课件展示“蒙牛”产品的商标,提问:
蒙牛乳业集团在哪个省?教师介绍蒙牛集团的兴起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可分割关系。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除了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外,每年还派遣大量的干部和人才入藏。
孔繁森就是他们其中的杰出代表。
孔繁森是杰
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
孔繁森照顾生
病的藏族老人
三、合作探究(10min)
学完了这一课,你们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民族节日时,向他们表示祝贺。
历史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1(新人教八下).doc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摘要】:本教案的设计,开课运用歌曲,激情导入,既渲染气氛、创设特定的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在学文明理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采取学故事、讲故事、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等形式,使学生明白我国各族人民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努力的情感。
结尾又让学生在歌曲中加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既照应了开头,又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多媒体激情明理导行教学设计理念:依纲靠本尊重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激情、明理、导行,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素质教育的落实;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体现教材教法同步改革,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教材对象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学生大多十一、二岁,他们大多勤奋好学,活泼可爱,求知欲强。
针对我国目前少数地区仍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因而对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尤为重要。
教学内容分析:《民族团结》是鄂教版思品十二册第十三课。
本课让学生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各有优势,搜集有关民族团结故事,从而使学生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靠全国人民共同努力。
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教学目标:道德认知目标: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道德情感目标: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道德行为目标:1、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收集我国各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爱我中华》。
2、课件:①6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图片。
②中国政区图。
③课后想和做第二题的“议一议”题目。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
本节课的上完之后,我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成功之处:
1、在本节课的导入上,我利用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
的视频,导入新课。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
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这一节课的内容较少,在讲述的时候我为学生的主要罗
列了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讲解。
在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此
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让学生去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一点收到的课堂效果也较好。
3、在本节课的课堂提问上,我接受了苗老师的建议,化繁就
简,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又达到检测学生复习知识的目的。
4、在本节课的反馈总结上,我从基础训练上挑选了几道题,
较好的考察了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的课堂设计的问题上,有一个小问题的设计不是很合理。
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政策采取了那些措施?学生在回答第二问时,很多同学找不到答案,并且
书本中有些知识点也遗漏了,到预习的目的。
后来,我调整为,为促进少数民族的
达不经济发展,中央实行什么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什么?少数民
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这样,学生的预习就目标更为具体了。
第11课 民族团结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
想一想,讲一讲
思考讨论说出
西部大开发战略
8’
运
用
课
标
指导完成,方法点拨
同步探究的开放作业
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
代表展示
10’
反思
完善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何收获?(提示:学习了哪些重大事件?你有何感悟和认识?还有哪些疑惑?)
合作探究
结
阅读得出
有利于统一、团结平等、地区发展。
9’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落
实
课
标
解
答
课
标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建国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举例说明。
2、你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说一说。
3、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着什么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为什么实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点的项目?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看图阅读回答问题
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
A.历史上长期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民族关系。
C.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
课题
使用人
编号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日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
民族工作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展示歌曲《爱我中华》导入【自主学习】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逐步形成了以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废除了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3、党中央提出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合作探究】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好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与一般的省、市、县有什么不同?2、调查一下你周围的同学,看看他们中间有没有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又有哪些节日和风俗习惯呢?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共同繁荣D、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2、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A、西藏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宁夏回族自治区3、孔繁森是()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二、问答题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民族分布格局是怎样的?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2、我国有那几个省级自治区?分析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3、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何时开始实施?大开发的地区有哪些?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这一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对此形成了较为完整、清晰的认识,知道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了很多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选择,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
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历史知识,训练学生识图的能力,并激励学生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训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合作、交流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孔繁森先进的事迹,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重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2.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解决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层层深入,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学生在改错环节中通过纠正错误结论,自发的感悟和体验自治政策的基础、前提与核心,从而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一、教材地位分析:民族团结列在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中的第一课,用两目的内容呈现。
第一目“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介绍了我国各民族关系的情况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第二目“各民族共同发展”,概述了我国解放后各民族团结一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课程标准: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及共同发展的概况;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材重组,从四个版块落实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思维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积极进取、各民族互帮互助的人生态度,并逐步树立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贡献的人生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2009年国庆60周年竖立在天安门广场的56根民族团结柱的视频教师:同学们,这是在2009年国庆60周年的庆典上,竖立在天安门广场的56根民族团结柱。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归家,56根民族团结柱,代表着我国的56个民族,充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展示了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光明前景。
56个民族,这么多的兄弟姐妹怎样才能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呢?(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学生一下子带进了一个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课堂情景中。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一、多彩多姿华夏园——品味民族风情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个竞赛小组,开展一个关于民族知识的小竞赛。
展示:《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阿拉木汗》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道拉基》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阿诗玛》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弦子舞曲》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泼水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木鼓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竹竿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教师:对小竞赛的优胜者语言表扬,鼓励继续努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③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国家选派大量优秀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孔繁森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展示孔繁森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8页材料孔繁森的感人事迹。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对比分析的能力,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2、理解并热爱中国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培养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难点:
⑤接下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7页第一段材料,讨论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形成对民族区域自治意义的认识,然后,由学生总结出意义。(展示其意义)
⑥(展示问题)我国成立了哪些省级民族自治区?学生列举加深认识。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①(展示图片)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快速发展,我准备以藏族人民的生活为例,出示解放前和现在的两组图片,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对比,体会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民族团结意识的形成。
教学方法与手段:阅读、思考、讲解、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进行默写
默写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施行
①首先欣赏少数民族生活图片(展示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介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认同感。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2、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一目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描述,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1.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2.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过渡: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讲授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看图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人教初中历史八下《11 民族团结》word教案 (1)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课标要求】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2.通过对教材中吉付出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极少,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学习方法】分析资料、合作探究【自主学习】(A级)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
2.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政策。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1.旧社会,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政策。
2.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合作探究】(C级)1、通过阅读教材,说说我国对待少数民族问题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那些成就?2.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课堂小结】(B级)多民族 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充满快乐一律平等、相互尊重,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当堂检测】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共同繁荣D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2. 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A. 西藏 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宁夏回族自治区3.孔繁森是()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 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 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学习反思】。
河南省郑州市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1 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2)掌握各民族共同发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重点难点】重点: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繁荣难点:各民族跨入社会主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创设情景【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同学们,这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
当那优美的旋律在运动场上回荡的时候,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教师引导]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这句话的含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教师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
在中国,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汉族集中地区也有少数民族聚居,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汉族遍布全国,但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和高原地区。
[学生回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怎样的政策?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1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
2 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民族区域实行的自治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
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
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3组织学生完成历史填图册15页第1、2题。
各民族共同发展
1学生阅读53页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
2指导学生联系历史填图册第6页的两幅地图中,说出当时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而进行
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
(克拉玛依油田、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包头钢铁公司等。
)
教师归纳指出: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有——
A.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B.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
C.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
D.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E.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F.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3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
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
4根据54页“动脑筋”,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根据55页“活动与探究”,指导学生完成连线。
(可以通过讨论,先把能够确定的答案连起来,然后在教师介绍下,连接剩下部分。
)
2完成课本55页“练一练”:应选A(见课本52页。
)
3完成《历史填图册》15页剩余题目。
4完成《新学案》29页[自我测评] 题。
提醒学生预习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