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跟踪检测:第十一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三十六) 含解析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一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三十五) 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Ⅰ)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析:太阳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A错误;病毒属于消费者,C错误;蚯蚓属于分解者,D错误;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
答案:B2.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③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C.④中可能有微生物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解析:题图中①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②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③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④代表生产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某些自养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也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该图漏掉了信息传递。
答案:A3.如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解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除大型植物外,还有自养型鞭毛虫;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构成;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第二、三、四、五共4个营养级。
答案:C4.在山清水秀的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猴、蛇、鹿、熊等动物,还有珙桐、蜣螂、细菌、真菌等生物,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猴、蛇、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解析: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总称,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既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也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无机环境,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而蛇、猴、鹿均有很多种,所以猴、蛇、鹿均不止一个种群;生物群落是所有生物的总称,不能单指动物或植物,故不能说所有动物构成一个群落;蜣螂以动物粪便为食,腐生菌指从已死的动、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中吸取养料,以维持自身的正常生活,很多细菌和真菌属于此类,因此,蜣螂、腐生菌属于分解者。
2019年高考生物仿真押题:专题13-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解析版)
1.下列关于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食物B.食物仅表达了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C.食物中包含的生物种类是不会改变的D.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与食物的复杂程度无关【解析】食物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因此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食物,A正确;食物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食物不能表达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B错误;食物中包含的生物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生物进化历程中是可以发生改变的,C错误;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与食物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而言,食物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就越强,D错误。
【答案】A2.下列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B.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在食物中只能占据一个营养级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D.同等强度干扰下(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答案】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某个池塘中各个种群占据的位置属于对种群空间特征的研究B.在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依据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C.“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两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D.在昆虫→青蛙→蛇→狐→豹这条食物链中,豹处于第五营养级【解析】池塘中各个种群占据的位置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问题,A错误;在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依据的是物种多样性的原理,B错误;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为食物,螟蛉和蜾蠃之间为捕食关系,C正确;食物链应该包括生产者,则在草→昆虫→青蛙→蛇→狐→豹这条食物链中,豹处于第六营养级,D错误。
【答案】C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10%~20%的能量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答案】C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有效途径是就地保护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几个层次C.大量排放CO2导致全球变暖和普降酸雨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D.引进外来物种不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等,其中有效的途径是就地保护,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几个层次,B错误;大量排放CO2导致全球变暖和普降酸雨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但人类活动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C错误;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D错误。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J单元生物与环境(含解析)目录J1 生态因素 (1)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1)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 (2)J4 生物与环境综合 (6)J1 生态因素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39. J2(xx·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③E 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④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A. 有一种说法错误B. 有两种说法错误C. 有三种说法错误D. 以上说法都错误【知识点】种群与群落。
【答案解析】C解析:由题意可知,A是生产者,BCDEF均为消费者,没有分解者,所以不是群落,①错误;图中B、C和F属于第二营养级,其能量之和占A种群能量的10%~20%,②错误;E和F存在生殖隔离,不一定存在地理隔离,③错误;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失误增多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④正确。
【思路点拨】理解并实际种特点、群增长曲线,能量传递的相关知识。
40.J2 (xx·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测量浑浊度的同时,并不需要每次镜检计数B. 计数时酵母菌的芽体都应作为个体计入在内C. 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之前呈“J”形增长D. 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后,会在该值上下波动【知识点】教材实验。
【答案解析】A解析:浑浊度只需要镜检一部分,估计总体,并不需要每次镜检计数,A正确;芽体相当于是酵母菌的一个部分,并不能算一个个体,B错误;在资源空间有限之下不可能是J型增长,C错误;因为这个空间资源有限,达到最大值之后因为呼吸产物的毒副作用啦资源不足啦马上就是下降曲线了,D错误。
【思路点拨】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重点)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专项12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doc
(最新重点)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专项12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①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只能发生次生演替②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③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④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A、①③B、②④C、②③D、②③④解析B出现过植被的地方,假设后来植被被彻底消灭后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2018·北京海淀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以下有关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表达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表达的成分是分解者D、假设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解析C食物网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捕食关系而形成的营养结构,其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是由于多种消费者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其中的能量流动始于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
该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之间是竞争关系。
生态系统的成分除组成食物网的生产者、消费者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丙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甲C、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丁D、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甲、乙、丙、丁、戊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解析B图中甲为生产者,戊为CO2库,乙、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丁不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
甲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甲、乙、丙、丁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含戊)。
丙每增加1kg 体重,至少消耗甲(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1÷20%÷20%=25kg 。
4、以下实例中不能表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A 、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B 、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C 、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D 、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解析C 缩短光照时间使菊花提前开花,表达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
2019年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3.K1、K2[2018·天津卷] 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3.A [解析] 信息传递普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项正确。
营养级是指不同的生物种群,而图a和b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不确定,无法判断两图中有几个营养级,B项错误。
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项错误。
图b中人的数量明显多于植物的量,应有外界能量流入,D项错误。
16.K1[2018·海南卷] 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胞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16.D [解析]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属于分解者,B项正确。
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物进入无机环境后,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保障物质循环的通畅进行,故其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C项正确。
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是生产者,D项错误。
20.K1[2018·海南卷] 在某只鸟的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了一枚绿壳蛋,有人说这是另一种鸟的蛋。
若要探究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下列做法中,不可能提供有效信息的是( ) A.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B.待该绿壳蛋孵出小鸟后观察其形态特征C.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D.以绿壳蛋蛋清与该鸟血浆蛋白为材料做亲子鉴定20.D [解析] 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属于鸟类的母性行为,A项不符合题意。
2019版高考生物新三维(通用版)一轮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 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调节我国的人口组成,使我国经济能健康长期增长。
以下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的一面B.人口增长率比人口的年龄组成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我国人口总量就会保持稳定解析:选D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不同;人口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长时间内人口的变化趋势,而人口增长率可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地计算;医疗水平提高可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人口出生率会增加,但考虑到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等因素,死亡率不一定增加,因此,短期内人口还可能增加。
2.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解析:选B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提高作物产量,但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环境;开荒辟地,围湖造田会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途径③和④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漠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解析:选C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会导致侵入地或引种地区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对危害农、林、牧业的害虫或鼠类,从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出发,应加强灭害工作,但不应彻底消灭,而是把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属于物种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之一,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是为了增强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野生动物的数量,目的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2019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生态系统的功能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 生态系统的功能[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67页]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能量流动(Ⅱ)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子吃了1 kg的草,则这1 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答案:C2.(经典高考题)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中获取能量,为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甲、乙和分解者贮存能量之和小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D3.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A.通过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通过被狐捕食流入狐体内的能量解析:兔属于该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其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主要有三条去路:一是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二是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三是流入次级消费者(狐)体内的能量。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整理——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整理知识点16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1.(2017·江苏高考·T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选D。
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的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导致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A、B、C项正确;该理念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项错误。
2. (2017·江苏高考·T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选B、D。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最关键的是进行随机取样,以使所得数据更加接近准确值,A项错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大于三北防护林,而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B项正确;如果是同一个种群中的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那么这两只猛禽属于种内斗争的关系,C项错误;不同高度的喜鹊是同一物种,该现象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项正确。
【知识总结】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3. (2017·北京高考·T3)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解析】选A。
专题10 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生物(解析版)
专题10 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2019全国卷Ⅰ·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可知,更新培养基时间间隔越短,细菌甲的种群数量随培养时间延长数量越多。
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3 h(对应a曲线)时,种群增长为J型曲线,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10 h(对应b 曲线)时,种群增长类似于J型曲线,但增长速度较缓慢,而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对应c曲线)时,种群增长为S型曲线。
【详解】细菌甲是异养生物,通过分解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获得无机物,给自身提供养分,A正确;更换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新的营养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因此,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在23 h前,a组细菌甲的生长曲线呈现J型增长,说明a组培养基中资源和空间充足,C正确;由题图曲线可知,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在早期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D错误。
故选D。
2.(2019全国卷II·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答案】A【解析】【分析】1、生态金字塔包括三种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
2019届高三高考生物全国卷Ⅰ考试大纲调研卷(十一) 含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届高三高考全国卷Ⅰ考试大纲调研卷(十一)理科综合生物(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9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高考物理全部内容。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 原核细胞都没有生物膜系统,但不是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B. 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细胞核增多D. 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现象和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都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2.不考虑突变,用32P标记细胞中的染色体,细胞进行正常的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标记一条染色体,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产生含标记的细胞比例相同B.如果标记一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产生相同数目的细胞中,含标记的细胞数目相同C.如果标记一对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如果标记一对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一次产生的细胞与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标记的比例不同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时,因胡萝卜素在提取液中溶解度最高而处于滤纸条的最前方B.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和被染色的脂肪,实验材料可选紫色的洋葱和花生子叶C.提取光合作用色素实验中,如发现滤液颜色太浅,可往滤液中再添加适量CaCO3D.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定是否产生酒精4. 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①若放大 50 倍时视野中最多可看到 20 个完整细胞,放大 100 倍时,最多可看到 5 个完整细胞②控制合成—个由 65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 390 个③n 对碱基组成的双链 DNA 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 4n 种④通常情况下,分子式 C63H103O45N17S2 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肽键 17 个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5.下表是小鼠的C02产生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测量值。
冲刺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6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及答案解析
冲刺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6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考点概述本专题涉及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如生态农业、低碳生活、低碳工业等。
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
生态系统方面,常考点主要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环境保护方面主要侧重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生物多样性。
从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的考查侧重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的特点及其关系,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出现。
生态系统功能主要考查能量流动的内涵、运算方法、以及能量流动图解的分析,侧重生态系统的功能,对能力的考查侧重于知识综合能力以及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常结合食物网和食物链,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进行考查,其中能量流动图解分析与计算是重点。
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简答题均有出现。
生态系统的稳态与环境保护考点侧重于考查全球型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多样性的保护等知识,体现了考纲的要求;对能力的考查则侧重于知识综合能力及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常考查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的破坏等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简答题均有出现。
采用列表比较法从形式、特点、范围、联系等方面比较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列表比较法理解几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防治。
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态农业实例分析生态原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结合点。
运用实例分析法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对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来说,注意捕食食物链,一定从生产者到终极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一种,两种的通常为竞争和捕食;能量流动功能注重分析同化量的去路,分解者的能量来源,能量流动只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流动,不包括被分解者利用的,流向分解者能量为0,注意能量流动两个意义的区分;物质循环,注重分析出四大成分,找出食物链即可;信息传递的方向是关键,功能注重和实例相联系;稳定性与营养结构联系。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略课时跟踪检测:第十单元 生物与环境(三十三)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种群的特征(Ⅰ)1.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B.某一种群密度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C.物种是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D.生物入侵的种群最终将呈“S”型曲线增长解析:物种是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且可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比如马、驴能够交配,但是后代骡子不可育,马和驴就是两个物种。
答案:C2.(2018·南师大附中联考)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C.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解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会越来越大,因为种群的数量变化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如气候、食物等的制约,B错误。
答案:B3.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解析: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A项错误。
一般而言,北温带地区每个样方的大小,乔木为100 m2,灌木为16 m2,草本为1 m2,所以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应为100 m2左右,B项错误。
调查蒲公英,除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外,还要把样方两个相邻的边及顶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C项错误。
答案:D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Ⅰ)及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4.(2018·内蒙古赤峰高三一模)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最大容纳量一半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增长越来越慢B.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D.种内斗争越来越弱解析:依题意,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最大容纳量一半,即超过K/2时,受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环境阻力会越来越大,种内斗争会越来越激烈,致使种群的出生率逐渐降低,死亡率逐渐升高,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所以种群密度增长越来越慢。
2019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生态系统的功能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生态系统的功能[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67页]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能量流动(Ⅱ)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 kg的草,则这1 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答案:C2.(经典高考题)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中获取能量,为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甲、乙和分解者贮存能量之和小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D3.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A.通过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通过被狐捕食流入狐体内的能量解析:兔属于该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其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主要有三条去路:一是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二是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三是流入次级消费者(狐)体内的能量。
完整版2019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及答案含1 3及答案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一、选择题(每个小题 6 分,共36 分)1.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 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 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2. 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 和mRNA 的细胞裂解液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③⑤3. 将一株质量为20 g 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 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 光、矿质元素和水C. 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 光、矿质元素和空气4. 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 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5.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 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 )位于X 染色体上,含有基因 b 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 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6. 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 3 h、10 h、23 h,得到a、b、 c 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略课时跟踪检测:第十一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三十六)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能量流动(Ⅱ)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子吃了1 kg的草,则这1 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答案:C2.(经典高考题)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中获取能量,为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甲、乙和分解者贮存能量之和小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D3.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A.通过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通过被狐捕食流入狐体内的能量解析:兔属于该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其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主要有三条去路:一是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三是流入次级消费者(狐)体内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
考点一能量流动(Ⅱ)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兔子吃了1 kg的草,则这1 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
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答案:C
2.(经典高考题)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
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中获取能量,为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甲、乙和分解者贮存能量之和小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D
3.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
A.通过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
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通过被狐捕食流入狐体内的能量
解析:兔属于该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其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主要有三条去路:一是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三是流入次级消费者(狐)体内的能量。
狐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而兔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却是生产者的同化量。
答案:B
考点二物质循环(Ⅱ)
4.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
B.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释放量
C.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
D.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
解析:碳循环具有全球性,CO2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正确;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因燃烧化石燃料或植物(如农作物秸秆、木柴)而产生的CO2,B正确;碳元素和能量可随食物链和食物网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C正确;提高人均绿地面积,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之一,但不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D错误。
答案:D
5.(2018·江西新余四中高三段考试题)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丁为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太阳能通过甲输入生态系统
B.参与构成捕食食物链的成分有甲和乙
C.碳元素在乙与丙之间以CO2形式传递
D.丙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解析: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A项正确;参与构成捕食食物链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即甲和乙,B项正确;碳元素在含有乙和丙的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项错误;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