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简介血液中含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白血球(人体免疫系统 ...

合集下载

缺铁性贫血的名词解释

缺铁性贫血的名词解释

缺铁性贫血的名词解释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铁元素而导致的血红蛋白合成不足。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它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正常的氧合状态。

当体内铁元素不足时,血红蛋白的合成和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贫血症状的出现。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体内铁元素不足。

这可能是由于饮食中缺乏含铁丰富的食物,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妊娠期间的铁需求增加以及其他疾病所致。

饮食中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包括红肉,动物肝脏,贝类,绿叶蔬菜等。

铁吸收障碍可能是由于胃酸分泌减少、肠道吸收功能异常等导致的。

慢性失血是一种较常见的病因,常见于月经过多、胃肠道出血等疾病。

妊娠期间的铁需求增加是因为胎儿和胎盘对铁的需求增加,而孕妇本身铁元素的储备量并无明显增加。

其他疾病如慢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等也可能导致铁元素代谢异常,从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和功能。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乏力,疲劳,体力下降,气短,心悸,头晕,头痛等。

皮肤可能出现苍白,发绀,干性,容易破裂和感染。

由于缺氧,患者可能表现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腔溃疡等消化系统症状。

由于缺铁元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免疫抑制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症状。

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病史询问主要包括症状的询问、食物摄入情况的了解以及慢性失血的询问。

体格检查主要包括皮肤苍白、黏膜苍白、体重变化等方面的观察。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铁元素水平、铁结合力、骨髓穿刺等检查。

其中血红蛋白和铁元素水平的下降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指标。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补充体内缺乏的铁元素。

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口服补铁剂和静脉输铁。

口服补铁剂包括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但由于吸收率低,常需要长期使用。

严重贫血可以考虑静脉输铁,这种方法能够迅速补充体内的铁元素。

缺铁性贫血简介

缺铁性贫血简介

缺铁性贫血简介一、概述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人体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典型表现。

缺铁性贫血是机体铁缺乏症的最终表现。

铁缺乏症是世界各国最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多见于育龄妇女和儿童。

临床特点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减低。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需要量增加及摄入不足。

婴幼儿、青少年、月经期、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需铁量增加,如补充不足,便会发生缺铁,重者发生缺铁性贫血。

2、铁的吸收障碍。

胃肠手术后,特别是胃切除术后,由于食物通过胃、空肠时间缩短,影响了铁的吸收。

3、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是导致缺铁的首要原因。

见于慢性胃肠道失血、消化道肿瘤、寄生虫感染、月经过多、反复鼻出血、痔疮等。

成年男性缺铁性贫血最多见的是消化道慢性失血,如发生缺铁性贫血应查明失血具体原因;成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是月经过多。

三、诊断标准]缺铁可分为三个阶段:贮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及缺铁性贫血。

(1)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 <100g/L;MCV<80fl,MCH<26pg,MCHC<0.31;红细胞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

2)有明显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血清(血浆)铁<10.7μmol/L(60μg/d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 (360μg/dl)。

4)运铁蛋白饱和度<0.15。

5)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50μg/dl)(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ZPP)>0.96μmol/L(60μg/dl)(全血),或FEP/Hb>4.5μg/gHb。

7)血清铁蛋白(SF)<14μg/L。

8)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第(1)条和(2)~(8)条中任何两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一、血液一般检查: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淋巴细胞 L 0.20-0.40(20%-40%)单核细胞 M 0.03-0.08(3%-8%)[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正常参考值]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1、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参考值]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缺铁性贫血的诊疗规范

缺铁性贫血的诊疗规范

缺铁性贫血的诊疗规范一、概述缺铁性贫血(IDA)是体内储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是由于体内铁摄入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和丢失过多所致。

其特点是骨髓、肝、脾等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运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该种贫血在生育期妇女和婴幼儿中发生率最高。

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代谢维持动态平衡。

体内铁呈封闭式的循环,人体一般不会缺铁,只有在需要量增加、铁的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才会导致缺铁。

成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慢性失血。

二、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由贫血、组织缺铁及发生缺铁的基础疾病组成。

1、贫血相关症状:头昏、头痛、面色苍白、法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促、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眼花及耳鸣等。

2、组织缺铁的表现:包括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以怒,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反应力差,体力、耐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上皮组织改变:如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胃粘膜呈浅表性炎症,亦可呈重度萎缩,胃酸减少,皮肤干燥,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甚至变平呈勺状,可有萎缩性鼻炎,少数可出现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3、基础疾病的临床表现:如消化性溃疡、肿瘤或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或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腹痛或大便性状改变,妇女月经过多,肿瘤性疾病的消瘦。

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贫血性心脏病。

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Hb): 男性<120g/L,女性<110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l(MCV<70fl者除了地中海贫血外大多数为IDA),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g/L;血涂片见红细胞体积变小,中央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Ret)计数多正常及增高。

缺铁性贫血概述

缺铁性贫血概述

缺铁性贫血概述目录1概念铁的体内过程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缺铁性贫血概念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贮存铁缺乏,使Hb合成不足,RBC生成减少所致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转运障碍铁摄入不足供不应求吸收不良丢失过多利用障碍病因功能状态铁铁包括血红蛋白铁,肌红蛋白铁,其他如转铁蛋白结合的铁、乳铁蛋白及细胞中各种酶和辅因子贮存铁贮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铁的分布和贮存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铁的来源和吸收血红素铁+缺铁性贫血铁的来源和吸收氨基酸酰胺胺类亚铁螯合物非血红素铁草酸磷酸鞣酸VC乳酸琥珀酸缺铁性贫血铁的来源和吸收吸收1)部位:十二指肠及空场上段2)影响因素:①胃酸和维生素C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并使铁稳定在溶解状态,防止再氧化。

②肠粘膜根据体内储存铁的情况,调节其吸收。

体内储铁丰富、铁蛋白饱和时,吸收少,反之相反。

组织储存(铁蛋白)转铁蛋白Fe 血液粘膜细胞膳食中的铁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载体胃、肠腔缺铁性贫血铁的转运铁代谢组织缺铁肌红蛋白和酶300mg 转运铁蛋白运铁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铁单核吞噬细胞内分布铁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吸收铁(1mg/d)丢失铁男(1mg/d)女(1.5mg-2.0mg/d)缺铁性贫血铁的再利用和排泄排泄①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铁呈封闭式循环,每天的排泄量极少,与吸收量保持平衡。

②主要由胆汁或经粪便排出,尿液、汗液、皮肤细胞代谢排出少量铁。

铁吸收障碍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病因及发病机制1.需铁量增加而摄人不足正常成人每天需铁量约1—2mg,育龄妇女、婴幼儿、青少年的需铁量增加。

如长期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则使体内贮存铁缺乏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2.铁的吸收不良原理1)铁以二价离子由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2)胃酸使食物中的铁游离,增加其溶解度;3)维生素c 将食物中的三价铁转变成二价铁被肠黏膜吸收。

贫血四项解读

贫血四项解读

贫血四项解读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确诊贫血类型和病因,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

其中,贫血四项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下面将详细解读贫血四项,包括铁代谢指标、叶酸和维生素B12、自身抗体检测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检测。

一、铁代谢指标铁代谢指标主要包括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以及转铁蛋白等。

.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其水平可以反映体内铁的储存情况。

在缺铁性贫血中,血清铁蛋白水平往往降低。

然而,在慢性病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血清铁蛋白水平可能升高。

.总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是指血液中能够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的总能力。

在缺铁性贫血中,总铁结合力往往升高。

而在慢性病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总铁结合力可能降低。

.转铁蛋白:转铁蛋白是一种能够与铁结合的蛋白质,主要作用是将铁转运到组织或运回骨髓。

在缺铁性贫血中,转铁蛋白往往降低。

而在慢性病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转铁蛋白水平可能升高或降低。

二、叶酸和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B12是人体合成红细胞的重要物质。

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因此,对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检测也是贫血四项中的重要内容。

.叶酸: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参与红细胞合成过程。

缺乏叶酸会导致红细胞成熟障碍,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

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中,叶酸水平往往降低。

.维生素B12:维生素B12是一种参与红细胞合成的重要物质,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中,维生素B12水平往往降低。

三、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测主要是检测抗核抗体和抗人球蛋白抗体等。

这些抗体可能干扰红细胞的正常合成和功能,导致贫血。

在自身免疫性贫血中,抗核抗体和抗人球蛋白抗体等可能阳性。

四、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和肝脏分泌的一种激素样物质,主要作用是促进红细胞生成。

在肾衰竭、慢性炎症、肿瘤等疾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可能异常,导致贫血。

缺铁性贫血临床诊疗指南

缺铁性贫血临床诊疗指南

缺铁性贫血临床诊疗指南【概述】缺铁性贫血(ID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在育龄妇女和婴幼儿中发病率最高。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里,约有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约1/3患缺铁性贫血。

在发达国家中,亦有20%的育龄妇女及40%左右的妊娠妇女缺铁。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存在于所有生存的细胞内。

铁除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外,还参加体内一些生化过程。

如果铁缺乏,会造成机体多方面的功能紊乱。

故缺铁性贫血除了贫血的症状外,还会有一些非贫血的症状。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红细胞生成受到影响发生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将缺铁性贫血分为:1.缺铁(或贮存铁缺乏)期;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3.缺铁性贫血期。

临床上缺铁性贫血应与慢性病贫血相鉴别。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主要是慢性失血(如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肿瘤、长期使用阿司匹林)。

偏食习惯、膳食结构不合理、生长发育迅速而铁补充不足以及妊娠、月经过多,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临床表现】1.贫血的症状头晕、头痛、乏力、易倦、眼花、耳鸣,活动后有心悸、气短。

2.非贫血的症状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行为异常,异食癖。

3.体征皮肤苍白、毛发干枯、无光泽、易折。

指甲扁平、易裂,严重者可现匙状(反甲),舌炎。

【诊断要点】1.存在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症状及体征。

2.实验室检查:(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孕妇低于100g/L;小于27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10g/L;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CHr)小于28pg/Cell,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2)血清铁蛋白(SF)低于12pg/L。

(3)血清铁(SI)<8.95^mol/L(50μg/dl),总铁结合力(TIBC)>64.44μmol/L(360μg/dl),转铁蛋白饱和度(TS)低于15%。

南华大内科护理学讲义06-2缺铁性贫血

南华大内科护理学讲义06-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⑶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在出现贫血之前的阶段称为缺铁。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

全球约有6-7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缺铁性贫血。

在发达国家一,亦有约20%的育龄妇女及40%的孕妇患缺铁性贫血,儿童的发病率高达50%,而成年男性为10%o[铁的代谢]1 .铁的分布铁在体内广泛分布于各组织。

正常成人体内含铁总量为3-4.5g,其中血红蛋白铁约占67%,贮存铁29%,余下的4%为组织铁,存在于肌红蛋白及细胞内某些酶类中。

正常男性的,贮存铁约为IOOOmg,女性仅为300-400mg o体内的铁大致可分为功能状态铁(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酶和辅因子、转铁蛋白结合的铁)和贮存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两大部分。

2 .铁的来源和吸收正常人制造新生红细胞每天需铁约20-25mg,大部分来自体内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

每天从食物中吸收约1-1.5mg的铁,即可维持体内铁的平衡。

含铁量较丰富的食物有肉类、肝、蛋黄、豆类、海带、发莱、紫菜、木耳及香菇等,而乳类含铁量最低。

肉类食品中的肌红蛋白所含铁可完整地直接被吸收,吸收率约为20%o植物铁多为三价的胶状氢氧化铁,易与植物中的植酸、丹宁酸等结合为不溶性的铁复合物,影响其吸收;吸收率约为1%-7%。

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常有:①胃:酸和维生素C能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以便于吸收,同时可使铁稳定在溶解状态,防止再氧化为三价铁。

蛋白质分解后的氨基酸、酰胺及胺类也可促使铁成为溶解状态,促进铁的吸收;②肠粘膜能根据体内贮存铁的情况,调节其吸收。

当体内贮存铁丰富,铁的吸收就减少,相反则增多。

正常人铁的吸收率约为10%,当缺铁时吸收率可增至30%-40%o3 .铁的转运和利用经肠粘膜进入血浆的亚铁(Pe2+)大部分被铜蓝蛋白氧化为高铁(Fe3+)后,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合(每一分子的转铁蛋白可与两个Fe?+结合)成为转铁蛋白复合体即血清铁,将铁运送到需要的各组织中,主要是骨髓中幼红细胞,在细胞内铁与转铁蛋白分离,再次还原成Fe2+,然后在线粒体内与原吓琳相结合成为血红素,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生成血红蛋白。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目录∙概述∙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缺铁性贫血科室:儿科用药:富马酸亚铁混悬液富马酸亚铁胶囊富马酸亚铁咀嚼片富马酸亚铁颗粒富马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颗粒剂琥珀酸亚铁片护心胶囊硫软膏硫酸亚铁含片硫酸亚铁缓释片硫酸亚铁片硫酸亚铁糖浆葡萄糖酸亚铁胶囊葡萄糖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糖浆葡萄糖注射液山梨醇注射液胃散右旋糖酐铁片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并发症:贫血严重时可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本站内容未经药历网许可禁止转载)概述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

本病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铁的代谢】 1.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正常人体内的含铁总量随着年龄、体重、性别和血红蛋白水平的不同而异。

正常成人男性体内总铁量约为50mg/kg,女性约为35mg/kg,新生儿约为75mg/kg。

总铁量中约64%用于合成血红蛋白,32%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骨髓、肝和脾内,3.2%用于合成肌红蛋白,<1%存在于含铁酶内和以运转铁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2.铁的来源铁的来源主要有二:(1)外源性铁:主要来自食物,占人体铁摄入量的1/3;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前者吸收率高于后者。

动物性食物含铁高且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达10%~25%;母乳与牛乳含铁量均低,但母乳的铁吸收率比牛乳高2~3倍。

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约1.7%~7.9%。

(2)内源性铁:体内红细胞衰老或破坏所释放的血红蛋白铁,占人体铁摄入量的2/3,几乎全部被再利用。

3.铁的吸收和运转食物中的铁主要以Fe2+形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被吸收。

进入肠黏膜细胞的Fe2+被氧化成Fe3+,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去铁蛋白(apoferritin)结合形成铁蛋白(ferritin),暂时保存在肠黏膜细胞中;另一部分与细胞浆中载体蛋白结合后移出胞外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f)结合,随血液循环将铁运送到需铁和贮铁组织,供给机体利用。

缺铁性贫血名词解释

缺铁性贫血名词解释

缺铁性贫血名词解释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指的是由于体内铁的储存量不足,血红蛋白合成受到限制,导致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进而影响氧气的运输和供应能力。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铁摄入不足、铁吸收不良和铁丢失过多。

首先,铁摄入不足是最常见的原因。

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和运输氧气的主要成分,因此若摄入的铁不足,会导致新生的红细胞生产不足,最终引起贫血。

其次,铁吸收不良也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铁在肠道中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部位,若肠道健康状况不良或存在吸收障碍,就会导致铁的吸收不充分,使得体内的铁储备不足。

最后,铁丢失过多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铁的丢失主要来自于妇女在月经期间的血液丢失,以及某些慢性出血疾病(如胃肠道溃疡、月经过多等)引起的慢性失血,这些情况下都会使体内的铁丢失增加,从而引起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主要包括疲劳、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头痛、脸色苍白等。

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氧气供应不足,所以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上述的症状。

诊断缺铁性贫血主要依靠血液学检查。

常见的检查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铁、总铁结合力等。

其中,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血铁、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来判断患者体内铁的储备情况,以确定缺铁的程度和原因。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目标是补充体内铁储备,提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合成。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铁剂、铁注射和红细胞输血。

口服铁剂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铁补充剂或含铁丰富的食物。

在需要快速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情况下,如严重贫血或无法口服的情况,可考虑铁注射或红细胞输血。

同时,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增加铁的摄入量,同时避免影响铁吸收的因素,如茶、咖啡和碳酸饮料等。

总之,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由于体内铁的储备不足所致。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2020/12/18 缺铁性贫血
17 continue
• 在住院期间,患者神情,精神可,无发热、恶习、呕吐,无腹泻,在12月29、31、1月2、4、 给予蔗糖铁200mg+0.9%NS250ml静滴,并给予生血胶囊。
2020/12/18 缺铁性贫血
18 continue
护理诊断
• 1活动无耐力 与缺铁性贫血致头晕,乏力,组织缺氧有关。 •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摄入不足、需要量不足、丢失过多及吸收障碍有关。 • 3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治疗及护理方面的知识。 • 4焦虑 与担心疾病治疗及预后有关。 • 5有受伤的危险 与贫血引起的头晕、乏力有关。 • 6有感染的危险 与贫血引起的营养缺乏、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 7潜在并发症 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2020/12/18 缺铁性贫血
12 continue
• 饮食:规律,不喜辛辣。 • 心理状态:良好 • 经济状况:一般 家庭关系:良好
2020/12/18 缺铁性贫血
13 continue
• 初步诊断:贫血原因待查:缺铁性贫血?
• 诊断依据:贫血原因待查:缺铁性贫血?:患者王丽英,女,47岁,因面色苍白、乏力4年 余,加重1周入院。查体:面色苍白,重度贫血貌,结膜苍白,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贫 血,故考虑。
2020/12/18 缺铁性贫血
15 continue
病程简介:12.28号给予一护,普食,告病重,陪护一人。查生命体征T36.5℃,P80次/分,R18 次/分,BP120/70mmHg。医嘱予护胃,益气扶正及对症支持等治疗。
2020/12/18 缺铁性贫血
16 continue
• 12.30号 • 随周振霞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饮食、睡眠可,大小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由于肺内自发性出血的反复发作,结果肺泡内出 现大量巨噬细胞,细胞内充满含铁血黄素,导致 缺铁性贫血; 咯血是最突出的症状;
痰涂片经铁染色后可见到大量巨噬细胞中充满含 铁血黄素颗粒,具有诊断价值; X线显示两肺中下野内带有多个边缘不清的融合性 斑点状阴影; 肺通气功能受损。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鉴别:
病例讨论:
男,18岁。因反复头晕、乏力2年,加重3个月, 入院治疗。 体检: 体温36℃,脉搏90次 /分,呼吸17 次/ 分,血压 15/9kPa ,神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中度贫血 貌,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结膜苍白, 巩膜无黄染,颈软,甲状腺不大,双肺无异常。心 率90次/分,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 痛,肝脾未触及,无包块,肠鸣音正常。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获得结果较慢,且不适用于有吸收障 碍的患者。
IDA的鉴别诊断
应与其它小细胞性贫血鉴别: (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三)慢性病性贫血 (四)转铁蛋白缺乏症。 (五)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血红蛋白病

有家族史,地区性比较明显; 患者呈特殊面容,肝脾明显肿大; 血涂片可见靶形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
(二)注射铁: 在口服不能耐受或胃肠道正常解剖部位 改变而影响铁的吸收时,可用铁剂注射。 常用右旋糖酐铁
铁总量(mg)=(需达到Hb浓度-患者Hb浓度) ×0.33×患者体重(kg) 铁总量(mg)=(需达到Hb浓度-患者Hb浓 度)×300+500



重点在婴幼儿、青少年和妇女的营养保健, 做好肿瘤性和慢性出血性疾病的人群防治。


胞,其计数>15%有诊断意义;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治疗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通常是由于人体内铁元素不足所导致的。

缺铁性贫血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通常在妊娠期、哺乳期和青少年生长阶段的女性中更为普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缺铁性贫血的症状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

在轻度贫血的情况下,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只有轻微的疲劳感和气短感。

然而,当缺铁性贫血进一步恶化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一)疲劳疲劳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症状之一。

当人体缺铁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地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

这会导致身体疲劳和虚弱感,无力完成日常活动。

患者通常会感到非常疲惫,即使在没有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的情况下,也会感到很累。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身体容易感到沉重和无力,伴随着肌肉乏力、无力和疲倦感。

在进行轻微的活动时,如爬楼梯、散步等,都会感到疲劳不堪。

(二)气短感缺铁性贫血导致身体缺乏氧气,患者会出现气短感和呼吸急促的症状。

由于缺乏足够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身体无法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导致身体感到氧气不足,出现呼吸急促和气短感。

在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如上楼梯或步行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很吃力和气短。

如果身体长时间缺乏足够的氧气供应,患者的肺部和心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出现气短的症状可能会导致其他相关健康问题。

气短的程度和频率可能因个人情况而异,对于轻度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他们可能只在进行高强度活动或剧烈运动时出现气短,而对于严重的患者,他们可能在日常活动中也会感到气短,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心悸由于缺氧,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弥补缺氧的状态,这也是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症状的原因之一。

心悸是指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加快,强度增强或者不规则的感觉。

这种感觉可以伴随着气短和头晕的症状出现,有时可能还会伴随着胸闷或胸痛的感觉。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胚胎期造血
• 中胚层造血期 胚胎第10~14天,在卵黄囊壁上的中胚层间质细 胞分化聚集成细胞团,称为血岛,开始出现红细胞造血,第6周 后,这种造血开始减退,第8周时,这种造血活动明显减少,中 胚叶造血期 主要在胚胎的前两个月。 • 肝造血期 胚胎第6~8周起,肝脏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并成为 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肝脏出现造血功能,4—5个月达高峰,6 个月逐渐减退。约于初生时停止。 • 胚胎第8周脾脏开始造血,开始以生成红细胞占优势,然后有造 粒系的功能。12周时可出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5个月后脾脏 造红细胞和粒细胞功能减退至消失,而造淋巴细胞功能可维持终 生。 • 骨髓造血期 胚胎第6周开始出现骨髓,造血作用是从胚胎4个月 开始,迅速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出生2~5周后骨髓成为唯一造 血场所。 • 另外,约胚胎第6-7周开始出现胸腺,第8周开始生成淋巴细胞。 • 11周淋巴结开始制造淋巴细胞,从此,淋巴结成为终生造淋巴细 胞和浆细胞的器官。胎儿期淋巴结也有造红细胞的功能。
临床表现
• ACD一般为轻度或中度贫血,血红蛋白 很少低于90g/L,HCT一般不低于32%, 贫血症状常被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所掩 盖。患者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均低于正 常、铁饱和度正常或稍低于正常、血清 铁蛋白增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亦增高。骨髓中红细胞可有轻度的代偿 增生,铁粒幼细胞减少而巨噬细胞内的 贮存铁增多。
诊断要点
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 1、病史:发病年龄、病程、喂养 史、既往史、家族史
2、体检:
(1)生长发育 (2)营养状况 (3)皮肤黏膜 (4)指甲和毛发 a)缺铁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 (5)肝脾淋巴结肿大
3、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形态 (2)网织红细胞计数 (3)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4)骨髓涂片 (5)血红蛋白分析检查 (6)红细胞脆性试验 (7)特殊检查

缺铁性贫血(实验课)

缺铁性贫血(实验课)
cy anemia,IDA)
一、定义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机体因铁的 需要量增加和(或)铁的吸收减少所致体 内贮存铁缺乏或耗竭,致使用于血红蛋 白的铁不足,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 所需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IDA可因机体的需要量增加,铁吸收障碍 及慢性失血等引起。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贫血程度不同表现不同) 1 、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Hb↓ , RBC ↓ ,以 Hb↓明显 2、MCV<80fL,MCHC<31%,MCH <26pg. RDW↑ 3、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4 、血涂片检查:红细胞大小不均,以小细胞为主, 染色浅淡,多见中心淡染区扩大,甚至环形红细胞, 严重者可见靶形及形状不规则的红细胞。 ( RDV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反应红细胞体积的异 质程度。)
实验室检查
(二)骨髓象:
1、增生活跃至明显活跃。
2、粒红比减低 3 、红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胞常>0.30,以中、晚幼红细胞 为主。各阶段幼红细胞体积小,胞浆量少,色偏蓝,边缘 不规整,呈锯齿状或花边状,胞核小而致密浓染 , 呈幼浆
老核现象。成熟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严重时
可见环状红细胞。
4、粒系多正常,少数可见比例相对减少,形
态大致正常。钩虫感染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 多。 5、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多正常。 6、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减少或消 失(-)(正常+~++),细胞内铁减少或 消失,颗粒小而色淡(正常12~44%)。





实验室检查
(三)生化检查:
1 、 血 清 铁 蛋 白 ( SF ) 降 低 < 14μg/L ( 女 性 < 10μg/L) 。(反应体内贮铁情况) 敏感 2、血清铁(SI)降低<8.95μmol/L;转铁蛋白饱和 度( TS )降低< 15% ;总铁结合力( TIBC )增 高>64.44μmol/L。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增高>1.26μ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鐵性貧血
簡介
血液中含有三種不同類型的細胞:白血球 (人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紅血球 (通過一種稱為血紅蛋白的物質在體內輸送氧份),以及血小板 (幫助血液凝固)。

紅血球依靠鐵質來儲存及輸送氧份至人體每一部分。

貧血是紅血球數量或血紅蛋白濃度降低時發生的疾病。

貧血分為不同類型,每一種的成因不同。

其中,最常見的形式為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aemia)。

鐵質是血紅蛋白的關鍵成分,血紅蛋白幫助紅血球儲存與輸送氧份。

如缺乏足夠的鐵質,紅血球可輸送至人體所有組織與器官的氧份將減少。

其他形式的貧血可由體內缺乏維他命B12或葉酸鹽而引起。

症狀
缺鐵性貧血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勞乏力、呼吸急促(呼吸困難) 與心悸(心跳不規則)。

缺鐵性貧血較少見的症狀包括頭痛、耳內聲響(耳鳴) 及味覺改變,其他罕見症狀包括想吃非食物類物品,例如冰、紙或粘土(異食癖),其他症狀還包括舌痛及吞咽困難。

缺鐵性貧血還能引致外觀改變。

可能患有缺鐵性貧血的跡象包括面無血色、舌異常光滑(萎縮性舌炎) 及嘴角疼痛性潰瘍(口唇炎)。

還可能出現指甲乾燥、剝落或勺狀指等現象。

許多缺鐵性貧血患者只會出現該疾病的少數跡象或症狀。

症狀的嚴重性還取決於貧血形成的速度。

病因
當人體缺乏足夠的鐵質時會發生缺鐵性貧血。

胃和腸道(胃腸道) 出血是缺鐵性貧血的常見原因。

胃腸道出血可由多種因素引起。

某些種類的藥物能夠引起胃潰瘍,從而引起胃出血。

在某些稀有病例中,胃腸道出血可由癌症引起,通常為胃癌或結腸癌。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家庭醫生在診斷貧血病因時會檢查得非常仔細,以檢看是否有任何癌症跡象。

經血過多的女性也可能發生缺鐵性貧血。

女性在孕期發生缺鐵性貧血很常見,這是由於人體需要額外的鐵質來保證胎兒血液供應充足。

許多孕婦需要補充鐵質,特別是從孕期第20周開始。

除非懷孕,否則僅由飲食缺鐵很難引起鐵性貧血。

診斷
要診斷缺鐵性貧血,可採用一項簡單的血液檢查來測定血液中的血紅蛋白量與紅血球數量。

若患有缺鐵性貧血,紅血球數量將低於正常,細胞也可能比正常的細胞較小。

家庭醫生可能還需要進行體格檢查以幫助確認缺鐵性貧血的成因。

若家庭醫生在體格檢查中發現異常,你將被轉介到專科醫生處進行進一步檢查。

在這種情況下,到專科醫生處就診非常重要,因為能儘快診斷出任何更嚴重的疾病。

由於缺鐵性貧血在孕期很常見,因此若你在孕期出現此症狀,家庭醫生通常不會再尋找任何其他潛在原因。

治療
通常通過補充體內缺失的鐵質來治療缺鐵性貧血。

家庭醫生將向你開出補鐵劑,以補充體內缺失的鐵質。

若你有小孩,將補鐵劑安全地存放在他們觸碰不到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過量的補鐵劑對兒童有毒性效應,甚至可以致命。

若飲食性缺鐵被認為是缺鐵性貧血的原因,家庭醫生將建議你改變飲食,使其含有更多鐵質。

含豐富鐵質的食物包括深綠色多葉蔬菜(例如菠菜)、鐵強化麵包、豆類、堅果、肉類、杏、洋李及葡萄乾。

家庭醫生還必須確保對貧血的潛在起因進行治療,以保證貧血不會復發。

併發症
缺鐵性貧血很少引起任何嚴重的或長期的併發症。

但某些缺鐵性貧血患者確實發現該疾病對日常生活有影響。

下文概述了一些較常見的併發症。

缺鐵性貧血使人疲勞乏力,你會發現自己工作效率較低、不夠活躍,還會難以保持清醒與集中注意力,並感覺難以定期進行運動。

研究顯示,缺鐵性貧血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影響,使你更容易生病和受到感染。

嚴重貧血的孕婦發生併發症的風險會增大,尤其是在分娩過程中與分娩後。

研究提示,貧血孕婦更容易誕下早產兒或出生體重低的嬰兒。

受缺鐵性貧血影響
的胎兒也可能因為其自身的鐵質水平而持續生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