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课件--ppt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 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 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 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 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 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
【元杂剧】
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 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 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 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 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 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 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 称为“末本”或“旦本”。
元 杂 剧 的 体 裁 特 点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 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 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 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 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 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 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 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 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 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 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 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 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爱情,轻视功 名利禄。
•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 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 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 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 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 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
• 1.[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开头 [端正好]所写相同?
2.[收尾]中写‘残照’其含义是什 么?
提示:以“残照”表现内心的怅 惘失意之情。
《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 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比较分析。
提示:语出苏轼《满庭芳》词。 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 态度。
分析第三部分
•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 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 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 2. 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 典故?
•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 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 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 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 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3. [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 样的心情? 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 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4. [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 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三个典故,见课本。 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 生的担心。
分析第四部分
•提示:稍有不同,[端正好]先一句一景, 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 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然后 用两句自问自答,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 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 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人物所见之物,写 内心深藏之情。
解答D每套曲子用一个宫调。

• • •
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术语,解释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A .外,外末的简称,扮演青年男子; 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 暴的男子。 B .科,指示角色动作、表情和舞台效 果。 C .正宫,端正好,滚绣球等均是曲牌 名。 D.折,相当于现代的“幕”,所有的 杂剧都只能是四折。
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意象的选择) 情 早是离人伤感, 况值暮秋天气, 好烦恼人也呵!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霜林醉

离人泪
[端正好]
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统一,诗意浓郁, 哀愁绵长,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
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 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 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 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 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 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 谁的诗句?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 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 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7.“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 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 明了怎样的意思?

《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 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 《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 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 《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 对雪读之,资其洁清也。 《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 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 ………… ——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
小型张:双玉读曲
理解第一部分
• 1.[端正好]一曲是化用谁的诗词?你能说出 原作吗?
苏 幕 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 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 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 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 相思泪。
2、 [端正好]一曲所写的 环境起何作用?
• 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 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 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后二句自 问自答,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 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 《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 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它的故事题材 取自唐 元稹的传奇《莺莺传》(亦名《会 真记》) 。传中有莺莺的诗《明月三五夜 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 影动,疑是玉人来。”这也就是《西厢记 》命名的由来。故事中的张生,有诗人元 稹自己的影子, 。金朝时,说唱家董解 元写成了《西厢记诸宫调》(《董西 厢》),使崔、张恋爱故事以全新的面貌 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王实甫杂剧 《西厢记》(《王西厢》)的基础。

从三千言的传奇文《莺莺传》变化到 五万言的诸宫调《董西厢》,故事的内容、 格局、人物、情景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山西省永济市城西十二华里的峨嵋 岭有一座古寺,称为普救寺。它始建于隋, 扩建于唐;今已成为山西省著名的旅游景 点之一。家喻户晓的古典戏曲名著《西厢 记》的故事发生在这里。

原始故事与王实甫《西厢记》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的《别赋》) 道尽千古离人意
长亭送别
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年 青时曾作过县官,声誉很好。后来升任陕西行 台监察御史,由于不适应官场,40多岁就弃官 不做了。他在弃官后不久就完成了不朽的剧作 《西厢记》。 • 编撰杂剧 14 种 ,现仅存《西厢记》、 《破窑记》、《丽春堂》三种,他的作品抒情 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 有很大的影响。 • 他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为、 《崔莺 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 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 厢记诸宫调》(又称《董西厢》)。
1、“长亭送别”中的“长亭” 是什么意思? 2、谁送谁去干什么?
3、这些人曾发生了什么故事?
思考:
1.请速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 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2.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分述其意。 3、通过 我读出了
的崔莺莺。
4、品赏本文的语言特点。(找出你喜欢的
句子或段落多角度进行赏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 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 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 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 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 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 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 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宝玉正踟蹰 [chí chú ] 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 :“ 你在这里做什么?” 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 来了 …… 黛玉道“什么书?” 宝玉见问,慌的藏 了,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 黛玉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 好多着呢!” 宝玉道:“ 妹妹,要论你,我是不 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人。真是好文章! 你要看了,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 说,一面递过去。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 。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己看了好 几出了。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 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宫调 】
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 徵(zhǐ)、羽、变宫、变徵为 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 可构成一种曲调。凡以宫声为主 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 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 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元 杂 剧 的 体 裁 特 点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 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 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 (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 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 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 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 (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排比、反复手法;五个叠词; 排比、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 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 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分析第二部分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贪图富贵权 势的势利的贵族。
2. [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 里有何作用?
提示:渲染张生内心因离 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3.“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
张生到普救寺游玩,巧遇姨母崔氏孀妇携女也寄居此 寺,正值当地驻军将领去世,军士四出骚扰。崔氏因家财 较多,颇见惶骇。张生与蒲将有交情,设法护卫,使崔家 幸免于难。崔氏酬谢设宴,让女儿莺莺拜见张生,张生迷 上莺莺。张生私求莺莺的婢女红娘,为他献策。张生,写 了《春词》两首,让红娘转交莺莺。莺莺则写了引用《明 月三五夜》作答。张生猜出含义,于十五日晚上逾墙赴约 到了莺莺所住的西厢房。不料莺莺 “端服严容”将张生训了 一通。张生绝望之余,却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被红娘推醒, 原来莺莺主动来了。此后张、崔二人经常 “ 朝隐而出,暮 隐而入 ” ,直到张生到长安赴考,终于诀别。张生科举未 中,留在长安,曾寄信莺莺。莺莺回信凄婉,并捎来玉环、 青丝等物—— “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但张 生却将信拿给朋友们看,还发了一通议论,认为女色是祸 水,自称“予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为自己抛弃莺 莺造舆论,朋友也都说张生 “善于补过” 。一年后,莺莺嫁 了人,张生也别娶。
理清剧情结构
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 ——“ 索与我 恓恓惶惶的寄”): 赶赴长亭 。表现崔莺莺为 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 雷第一声”): 长亭饯别 。主要刻画崔莺莺、 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 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 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 —“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 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 [ 一煞 ] 青山隔送行” —— 结 尾): 夫妻分别 。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 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词曲中思王太白。
3.[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 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每一句都有:迟、疾、难系、 挂、迍迍、快快、早、松、 减等。
[滚绣球]
1恨归去得疾

2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忳忳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ຫໍສະໝຸດ Baidu
3此恨谁知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
为 伊 消 得 人 憔 悴
4.[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 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 何艺术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