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歌剧《张骞》的艺术特点模板
歌剧中人物唱腔的情感表达
歌剧中人物唱腔的情感表达作者:胡晓阳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04期摘要: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门类,歌剧中人物的唱腔不同于一般的抒情歌曲的演唱,它是戏剧情境中有性格,有形象,有浓郁戏剧色彩的演唱。
所以,要想真正把握歌剧中人物的唱腔,就应先从其内容的情感内涵入手,结合歌剧《张骞》中阏云的唱段《铺平大道通长安》,对其所处的戏剧发展阶段的人物内心和其所要表达的意义等进行研究。
以达到完成作品的目的。
关键词:歌剧;情感表达;音乐形象;联想与想象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7-0025-02我国清代音乐家徐大椿在《乐府传声》的乐情篇中对此作了深刻地阐述:“……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正不分,悲喜无情,即声音绝妙,而与词曲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
”所以,想要真正唱好一段歌剧咏叹调,应先从整体音乐结构中的人物唱腔所凝聚的情感内涵人手,对其表达的意义、思想感情等进行探索,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对唱腔的情感表现的理解再加上自己掌握的演唱技巧来完成作品。
这里,我结合民族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的咏叹调《铺平大道通长安》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演唱体会。
一、人物唱腔中情感的获得歌剧要表达的基本情感,首先是由剧本决定的。
作曲家根据剧本谱出与剧本情感表现相应且比剧本情感更生动、更深刻、更细腻的曲调。
因此,在二度创作中,就对演唱者的情感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了解歌剧创作的意义和目的是唱好作品的首要前提,而要搞清楚它们,就要去了解该歌剧的创作背景,弄清词曲作家的创作目的和创作意图。
歌剧《张骞》的创作背景是: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巩固西北边陲不受匈奴的侵犯和骚扰,破格启用郎官张骞出使西域,广交友好,从而奏响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乐章。
张骞不负圣命,十三年间两次出使西域,足迹遥及西域三十六国,十三年中他历尽坎坷,九死一生。
他曾身陷匈奴囹圄,经历了妻离子亡的种种悲欢离合,但终身矢志不渝,终于开拓了欧亚陆上彩虹——“丝绸之路”,成为“凿空西城第一人”而名垂青史。
话剧《张謇》在京上演,取得圆满成功
2018.7上MO T H E R L A N D话剧《张謇》在京上演,取得圆满成功记者/程四化杨晨6月15日晚,北京中国国家话剧院,上千人的剧场内坐满了观众,一场再现百余年前中国早期现代化先驱张謇实业救国情怀和丰功伟绩的话剧,正在这里倾情上演。
一个个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浓郁的人文图景,向首都观众展现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一名意气书生为实现救亡图存理想而付出的艰辛探索。
话剧《张謇》此次是作为江苏省唯一一部入选剧目,晋京参加第四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的。
据悉,本届邀请展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优秀剧目,最终有28部作品入选。
南通市入选的这部话剧是该市“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的艺术精品,由南通市艺术剧院、港闸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
已先后演出50场,观众已达5万人。
此次晋京,于6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话剧院大剧场连演三场。
南通先贤张謇是清末状元,也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他一生把各种角色及其资源融为一体,把一些传统思想运用于自己的各项建设事业之中,在家乡南通兴实业、办教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毛泽东曾说“没有张謇,中国的纺织工业不会这样快……”“中国的张謇等人于经济建设是有贡献的。
”话剧《张謇》聚焦这名意气书生波澜壮阔的后半生,彰显了一名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话剧剧情从1922年5月张謇70大寿时惊闻自己创办的实业陆续陷入困境展开,垦牧亏损、棉纱滞销、借贷无门、国外虎视眈眈……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艺术再现张謇的一生。
这部话剧语言诗化,巧用戏曲创作的手段,具有鲜明的诗性和民族性,散发着浓郁的二十世纪初的风情和气度,恰到好处地描绘出当时南通的民俗画卷和作为“近代第一城”的壮丽图景。
话剧高超的艺术水准和主人公张謇强烈的家国担当,深深感染了首都观众。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部分学生和家长观看演出,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这场话剧真实再现了张謇的伟大梦想和抱负,让人深受感动,“百年前张謇先生的实业救国的理想,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像张謇这样的实业家努力奋斗。
浅论《张骞出使》二度创作
3.音 乐形 象。声 乐 作 品 中 诗 歌成 为音 乐创 作 的 组 成 部
反复 朗读 ,会很 好 地提 升对歌 词深 入 解读 的感受 。 因 为韵 律 分 ,使 音乐 形 象变 得更 加鲜 明 、准确 。凶 此声 乐作 品的 艺术
是歌 唱 的基础 ,是 演唱 中诸 多因 素必 不可 少的部 分 ,除 了气 形 象必 须 以歌 词 内容 为 基础 ,以规 范声 音 为 表 现形 式 ,借
折 不 挠 、赤胆 忠 心 的爱 国情 怀 ;为汉 代 的经济 文 化发 展 打开 展现 张骞 的音 乐形 象 。2B的演 唱相 比 1B部 分要 明 朗一些 ,
了与世 界 沟通 的大 门 ,数十 载 的风雨 ,卧 薪尝 胆 ,开创 了举 南叙 事转 为歌 颂 ,声音 和情绪 要有 张 力和 激情 ,以赞 颂 张骞
现伟 大复 兴 “中国梦 ”的信 心和 勇气 。
高音 点运 用 ,突 出表现 了张骞 m使 西域 的 历史 背景 。通过 恢
2016年 南我 组 织 专 家设 计创 作 了这 首原 创 作 品 。荣 获 弘 的音乐 ,旋 律激 昂流 畅 ,演奏 与合 唱形 成 了鲜明 对 比 ,既
国 家专项 艺 术基金 资助 项 目。它 以大 气恢 宏 、低沉 高亢 、委 有历 史厚 重感 又有 时代 强烈 感 ,具 有震 撼 力。 为了更 好地 渲 婉抒 情 为特点 ,以多段 体结 构 为框架 ,在 歌词 结构 、音 乐旋 染气 氛 ,此 曲运用 r引 子和 前奏 的双料 铺 垫 ,使 得音 乐更 加
环 节 ,是 演唱 者对声 音技 巧 、情感 表 达 、音 乐形 象 、音乐 语 者的表 现程 度是 和 观众反 应程 度息 息相 关 的。所 以赏 读歌 词
歌剧《张骞》中的人物性格与音乐形象
歌剧《张骞》中的人物性格与音乐形象作者:杨金花来源:《大观》2020年第10期摘要:歌剧《张骞》通过对张骞、阏云两个主要人物进行聚焦式的形象塑造、性格刻画,由小见大表现出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中遇到的艰苦磨难与爱恨情仇,反映了宏大的民族家国情怀,尤其是通过对二人唱段的分析,揭示出这部歌剧中情感叙事与宏大的历史内涵,从而将家国情怀与个人心理、情感生活等巧妙结合起来。
关键词:歌剧;《张骞》;人物性格;音乐形象一、歌剧《张骞》的诞生背景与题材歌剧《张骞》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正值民族歌剧的创作、演出陷入低谷的时期。
在当时经济改革与社会开放的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歌剧的创作一度停滞不前。
原创歌剧《张骞》,无论从主题思想,还是艺术品质上讲,在中国歌剧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这部作品的出现不仅引发了当时中国歌剧乐坛的震动,还启迪了其后的民族歌剧探索。
在二十年后,这部歌剧经过部分调整后,再次被搬到了演出舞台上。
歌剧《张骞》中表现的主要人物是历史上先后两次被汉武帝派往西域拓展外交空间、了解周边地理人文、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及其在滞留匈奴时结为夫妻的爱人阏云。
张骞不仅在汉代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还对于后来的周边形势与国家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也是在其早期开辟的路线基础上繁荣起来的。
但是剧中却设计了通过表现张骞的个人情感、爱情故事来表达历史内涵的叙事方式。
这种通过个人故事展现出宏大历史事件的方式,不仅可以让观众在歌剧的剧情发展中深刻感受到张骞面对逼诱持节不屈时的心理活动特点,还可以诱发观众的移情——观众能够借助于这种穿越历史时空的表达方式实现与现代情感的共鸣,从而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感,体会深层文化背景下深刻的情感内涵。
歌剧《张骞》的总导演是陈坪,编剧是陈宜,歌剧中的音乐都由作曲家张玉龙创作完成。
在这部歌剧作品中,创作者除了较为注重对音乐、剧情的表现外,还格外关注人物形象与内心情感的表达。
浅析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
浅析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作者:罗晨娟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07期摘要:歌剧是以歌曲为台词的主要形式来构建的舞台剧,这种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一直在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歌剧最初是在西方国家流行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引入我国。
现阶段,我国已经有了许多原创的舞台歌剧,并且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比如,歌剧《张骞》就是我国原创歌剧的代表作品。
歌剧表演是由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组成的,每一个上场人物都对整部剧目的情节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张骞》中阏云公主的角色就让人印象深刻,因此,本文就主要对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进行讨论。
关键词:歌剧;《张骞》;阏云公主;音乐;形象塑造歌剧《张骞》是中国歌剧的一个里程碑,我国在近年来举办了多次歌剧《张骞》的公演,而演员在表演时要想能够将历史人物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就必须对其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进行揣摩。
1 分析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的人物特点1.1 公主身份阏云曾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具有匈奴人骄傲、野蛮、自由不羁的性格,她在第一次出场时唱道:“我是阏云公主,谁人不知晓,单于金冠上的一颗珍宝……人称草原上的百灵鸟。
”由此可以看出,阏云公主从小到大都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被父亲如若珍宝一般地疼爱,这使得她自身有着一股傲气,同时,草原的生活又使得她并不娇生惯养,身上还带有一些英气。
表演者在音乐剧中所要塑造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女性魅力和光环的公主形象。
1.2 人生经历从音乐剧中节选的这段阏云公主的经历可以看出,其对张骞一见钟情,但却夹在丈夫和父亲中间需要做出取舍,这就使得该歌剧来到了高潮部分。
她明白父亲是一方君主,做事时需要考虑整个草原人民的生存问题。
因此,她被迫穿上嫁衣与大月氏国联姻,但她内着汉家女的衣裳出嫁,誓做汉家魂,当父亲要杀死张骞时,她选择代替张骞喝下毒酒,放张骞平安离开。
也正是她这个举动,才使得我国人民在张骞的带领下顺利走完丝绸之路,从此开始贸易往来,打开国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
中国歌剧的史诗情结
中国歌剧的史诗情结作者:田亚茹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9期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歌剧创作中很多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展开的,这些作品以体现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着眼点,大胆改编,勇于创新。
本文通过对几部经典歌剧的梳理和分析,从中总结了一些规律,对历史剧的创作和探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歌剧;历史;民族精神20世纪90年代至今,歌剧艺术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歌剧表现的内容上,既不是历史故事的再现,也不是现实生活的直观,而是艺术家们力求以新的观点,从新的角度审视历史、观察现实,给人们深刻的感受。
近年来,我国的歌剧创作大多属于历史剧的范畴。
例如,1993年由陕西省歌舞剧院创演的大型五幕歌剧《张骞》,以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为大背景,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在达到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创新统一的前提下,再现了张骞这一人物的丰满形象,并且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张骞的匈奴妻子阙云这一人物形象,使得剧情更加生动饱满,情节有缓有急错落有致,生动地烘托和彰显了张骞这一人物的光辉形象。
正如演出前言所述“翻检正史、野史、传记、传奇,只有张与其匈奴妻子,儿之简事,如获至宝,并以此为主要情节,情感之载体,借人间离合之常情,写张骞凿空西域之伟绩,树张骞精神之风范,抒丝路集东西文明与一身,托起汉唐盛世,飞架欧亚大陆桥之豪情”。
他们并不拘泥于正史的简略记载,而是沿着张骞西行足迹,吸取了各种相关资料,根据典型化的需要,进行了大胆的构想和创作,这部歌剧无论从剧本到音乐都是很有代表性的。
它所弘扬的张骞精神是勇士的探索和开拓精神,是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大无畏精神。
1997年由辽宁歌剧院推出的《苍原》,至今仍是许多专家赞不绝口的力作,这部歌剧以土尔扈特人万里东归的故事为蓝本,构置了一个大的矛盾冲突背景——即“民族存亡”,围绕这个中心点,展开和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性格,意在揭示面对民族存亡的攸关时刻,舍个人生死而成就民族大义的豪情壮志。
浅析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
浅析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摘要】歌剧《张骞》中的阏云公主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她在整个剧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角色设定、音乐形象塑造、以及情感表现等方面的分析,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得以成功塑造。
在配乐和唱腔的选择上,与阏云公主的气质相符,体现了她的个性特点和情感。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也为阏云公主呈现了独特的气质和特点。
通过音乐的呼应,观众对阏云公主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音乐成功增强了观众的审美享受和对角色的情感共鸣。
音乐在歌剧《张骞》中的运用表现出对阏云公主的细致刻画,成功塑造了其独特的音乐形象,为整个剧情增光添彩。
【关键词】歌剧《张骞》,阏云公主,音乐形象塑造,角色设定,旋律,节奏,个性特点,情感,配乐,唱腔,气质,成功塑造,角色特点,理解。
1. 引言1.1 介绍歌剧《张骞》歌剧《张骞》是一部以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为题材的歌剧作品,通过歌剧的形式展现了张骞带领的使者团队在艰难的西域探险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和困难,以及他们在与西域各国人民交流中所展现的勇气和智慧。
这部歌剧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外交流的勇气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在整部歌剧中,阏云公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是西域一个贵族国家的公主,与张骞有着一段缠绵不清的爱情故事,她的角色为整部歌剧增添了浓厚的戏剧色彩,同时也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阏云公主这一角色的音乐形象,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西域公主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为整个故事情节增添了层次和魅力。
1.2 阏云公主在歌剧中的重要性阏云公主是歌剧《张骞》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她的形象塑造直接关系到整部剧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
作为张骞的妻子,阏云公主不仅是一位具有历史背景的真实人物,更是一个富有内涵和情感的人物形象。
她的存在不仅承载着家庭的责任和情感纠葛,同时也具有着政治和外交方面的重要性。
阏云公主在歌剧中的形象被赋予了多重的意义,她既是家庭的依靠,也是政治联姻的象征,同时还是一个有着独特情感和性格魅力的人物。
浅析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
浅析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
其次,在节奏上,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是充满节奏感的。
在剧中,阏云公主常常随着音乐扭动身姿,呈现出西域民族特有的舞蹈风情。
以第一幕中,阏云公主与张骞的初次相遇为例,此时配乐中的打击乐和手鼓为主打想素,交织出鲜明的西域风情,为阏云公主的形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整个剧中,阏云公主的音乐节奏富有张力,通过丰富的旋律变化和节奏衔接,更好地展现了阏云公主睿智睿智、善良活泼的性格。
最后,在音色上,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是以特色乐器为代表的。
整个剧中,特色味道独特的乐器不断涌现,其中像锣、木鱼、古筝等乐器专为阏云公主而设,这些乐器恰当地表现出她的独特风格和气质。
例如,在第一幕中,阏云公主弹奏的古筝,恰如其分地贴切展现了她阔达自由、深情厚爱的性格特点。
同时,乐曲中不论是弦乐器还是管乐器,都可以明显感受到这股元气。
整个乐队紧密地配合、和谐无缝地融入阏云公主的音乐气息之中,形成浓郁的多元文化氛围。
总之,阏云公主的音乐塑造简述如上,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外,还有丰富的声部细节、修饰音以及合唱的应用,都让她在音乐剧中呈现出一个深具个性魅力、富有异域妩媚和柔情的女子形象,为整个音乐剧注入了新鲜活力。
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张骞传》赏析
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张骞传》赏析本篇选自《汉书.张骞李广利列传》。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起于汉高祖元年(公园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二百三十年。
汉书的主要作者是班固,东汉著名文学家。
汉明帝时任兰台令史,汉和帝时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窦宪谋反,事败自杀,班固被牵连,死于狱中。
《汉书》强调帝王正统,宣扬君权神授,极力为汉王朝的帝王将相树碑立传,他对统治阶级的罪行也有所揭露,但根据的是儒家的道德标准,目的是给统治阶级提供借鉴,因此思想性远不如《史记》。
但是《汉书》在史料方面有相当大的价值。
作为传记文学来说,《汉书》的成就也比《史记》大为逊色,文笔不如《史记》奔放流畅,描写不如《史记》活泼生动。
它的特色是行文整齐,记事周密。
张骞,汉中人也。
建元中为郎。
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
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张骞是汉中人。
汉武帝建元年间被任命为郎官,那时匈奴投降过来的人说匈奴打败月氏王后,把月氏王的头颅作为饮酒的器具,月氏因此逃离而且怨恨匈奴,就是苦于没有人和他们一起打击匈奴。
汉王朝正想从事消灭匈奴的战争,听到这番话,想要派遣使者,可是道路必须要经过匈奴国土,于是就广泛征求能够作为使者的人选。
张骞以郎官的身份接受招募,出使月氏。
与堂邑氏的奴仆名叫甘父的,一起从陇西郡出发。
取道匈奴地带,匈奴抓住了他们,用传车送交匈奴的单于那里。
单于说:“月氏在我们的北边,汉朝的使节怎么能够往哪里去呢?我还想派使节到南越去呢,你汉朝会同意吗?”扣留了张骞十多年,并让张骞在那儿娶了匈奴妻子,而且还生了儿子,但是张骞仍把自己看做是汉朝的使臣。
第一段是写张骞出使西域,但是不幸被扣留于匈奴十多年,“仍持汉节不失”这一句话是对张骞被扣留匈奴十余岁漫长时间里的生活一个集中、具有本质性的概括。
浅析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
浅析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1. 引言1.1 介绍歌剧《张骞》歌剧《张骞》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马友友创作的一部歌剧,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丝绸之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张骞,作为著名舞蹈家阎肃的母亲的故事。
张骞是一个在丝绸之路上历练丰富的军人,他开创了中国与西域贸易的历史。
歌剧《张骞》以其深情宏伟的音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通过对《张骞》歌剧中的音乐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以及音乐在歌剧中的重要性。
1.2 阐述音乐在歌剧中的重要性音乐作为歌剧的核心元素之一,在歌剧《张骞》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音乐,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
歌剧中的音乐既可以直接反映角色的性格特点,又可以间接表现角色的心理活动,增强角色形象的立体感。
音乐在歌剧《张骞》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接了剧情的发展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渲染氛围,突出角色的情感变化,引导观众对角色的审美感受。
音乐还可以引导观众倾听、思考和感受,使剧情更加生动、感人。
可以说在歌剧《张骞》中,音乐不仅是一种表现方式,更是对角色形象塑造的重要工具。
通过音乐的精心编排和表现,阏云公主这一角色的形象得以立体而丰满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使观众对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入、细致。
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歌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歌剧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灵魂所在。
2. 正文2.1 阏云公主的音乐主题在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是一个极具戏剧性和情感深度的角色,她的音乐主题既表现了她的高贵和坚定,又展现了她的内心挣扎和脆弱。
阏云公主的音乐主题在整部歌剧中贯穿始终,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色和节奏来展现她的多面性。
阏云公主的音乐主题首先体现在她的入场曲中,悠扬的弦乐音调与清脆的高音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她的高贵和威严。
随着剧情的发展,阏云公主的音乐主题逐渐变化,结合各种乐器的演奏和和声的编排,展现出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概括张骞思想特点
概括张骞思想特点【篇一:概括张骞思想特点】起源发展实业救国论风行于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获得了初步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朝廷卖国政策帮助下,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主权,民族灾难空前严重,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日趋高涨。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步发展,提高了资产阶级人物投资办新式工商业的兴趣。
帝国主义的猖狂的殖民掠夺,激起广大人民爱国救亡的义愤,资产阶级也感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加致命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相号召的实业救国论,成了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又具有广泛影响的议论。
实业救国兴起的原因:①甲午战争后,一部分开明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主张发展民族工业,挽救民族危机.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把发展实业作为救国的重要方针.分析评论: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重新受到压制,张謇等创办的民族工业不断衰退.实业救国的命运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就不可能得到独立发展,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中国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与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张骞因迟误军期,当斩,用侯爵赎罪,得免为庶人.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后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篇三:概括张骞思想特点】范文一: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专业学号学生姓名分校(工作站)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三秦地域文化摘要在人文地理学中,按其要素分出人种、民族、人口、社会、政治、文化、聚落、军事等地理学。
如何塑造声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铺平大道通长安为例
摘要在作品演唱中,想要塑造人物形象的完整性,不仅是考验歌者的歌唱技能,更是对作品情境生动、形象的表现。
本文以歌剧选段《铺平大道通长安》为例,来探究关于声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铺平大道通长安》是选自民族歌剧《张骞》的音乐唱段,根据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题材而创作的,该唱段曲调优美,音域宽广,人物形象刻画的鲜明,充分的展示了民族歌剧的魅力。
关键词:民族歌剧;形象塑造;声乐艺术;咏叹调Abstract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orks, to create the integrity of the image is not only a test of the singer's singing skills, but also the vivid and image of the works. The opera "Changan" as an example to pave the road, to explore the shape about the characters in the image of the vocal music works. "Changan" is selected from pave an avenue through national opera "Zhang Qian" aria, according to Zhang Qian to the western regions of historical theme creation, the aria melody, wide range, distinctive characters, fully display the charm of national opera.Key words: National Opera image shaping vocal music art Aria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80967651" 摘要 IHYPERLINK \l "_Toc480967652"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480967653" 目录 IIIHYPERLINK \l "_Toc480967654" 一、作品分析 1HYPERLINK \l "_Toc480967655" (一)作曲家张玉龙 1HYPERLINK \l "_Toc480967656" (二)创作背景 1HYPERLINK \l "_Toc480967657" (三)剧情简介 1HYPERLINK \l "_Toc480967658" 二、《铺平大道通长安》声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艺术塑造 2HYPERLINK \l "_Toc480967659" (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2HYPERLINK \l "_Toc480967660" (二)音乐与表演 3HYPERLINK \l "_Toc480967661" (三)人物与情景的融合 7HYPERLINK \l "_Toc480967662" 三、如何完整的塑造《铺平大道通长安》中的人物形象 7HYPERLINK \l "_Toc480967663" (一)认识作品 7HYPERLINK \l "_Toc480967664" 1、了解作品的剧情、人物形象 7 HYPERLINK \l "_Toc480967665" 2、把握作品中的情景及语气 8HYPERLINK \l "_Toc480967666" (二)深入作品,把握突出的音乐风格特征 8 HYPERLINK \l "_Toc480967667" (三)掌握作品,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力 8HYPERLINK \l "_Toc480967668" 总结 10HYPERLINK \l "_Toc480967669" 参考文献 11HYPERLINK \l "_Toc480967670" 谢辞 12一、作品分析(一)作曲家张玉龙张玉龙,陕西西安人,国家一级作曲家,1973年开始,张玉龙先生便进入陕西《司马迁》,并荣获了第三届“文华大奖”,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等多项大奖,为陕西歌剧做出了突出贡献。
歌剧《张骞》的艺术特点
歌剧《张骞》的艺术特点
陈玲
【期刊名称】《当代戏剧》
【年(卷),期】2011()4
【摘要】歌剧《张骞》作为西部歌剧的典型代表作,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西部歌剧"是一种在风格形式上独树一帜的歌剧,它将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歌、长安古乐、陕西地方戏曲融为一体,其音乐洋溢着浓郁的西部气息,而艺术风格上则保留了西部地区传统文化形式中感人至深的那种铿锵、悲壮、苍凉和凝重.
【总页数】2页(P78-79)
【关键词】中国歌剧;艺术特点;张骞;西部地区;中国西北地区;艺术风格;长安古乐;地方戏曲
【作者】陈玲
【作者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5
【相关文献】
1.领略中国歌剧的艺术魅力--浅析壮族歌剧《壮锦》的音乐创作特点 [J], 彭洁
2.中国歌剧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浅谈歌剧发展及《白毛女》与《孔子》歌剧的艺术特点 [J], 张婷婷
3.从普契尼歌剧艺术特点看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特征 [J], 刘英曼
4.浅谈歌剧《张骞》的艺术特征 [J], 田珂屿
5.歌剧《张骞》获文华大奖戏剧节再展艺术风采 [J], 李凤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歌剧《张骞》舞美设计解读
歌剧《张骞》舞美设计解读
刘智峰
【期刊名称】《当代戏剧》
【年(卷),期】2004(0)S1
【摘要】大型歌剧《张骞》首演距今已经十余年了,在这十余年间,该剧参加了中国第三届戏剧节、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三届BESTED(北京、汉城、东京)戏剧节、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以及赴新加坡等国内外重大演出,先后荣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第三届戏剧节"优秀演出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创作、演出、舞美金奖"等奖项。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导演将全剧各部门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整体,特别是充分地调动了舞台美术这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分不开的。
【总页数】3页(P145-147)
【关键词】歌剧;观众;舞台美术;剧种;张赛;舞台调度;导演艺术
【作者】刘智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22
【相关文献】
1.传统文化元素在舞美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解读南京青奥会开幕式舞美设计 [J], 徐晶
2.泱泱大风起《张骞》——简析歌剧《张骞》音乐的成就 [J], 李玉洲
3.歌剧《张骞》中阏云公主的音乐形象塑造策略探究 [J], 李海茵
4.民族大歌剧的楷模之作观原创歌剧《张骞》复演 [J], 景作人
5.建树歌剧接断层情塑雄魂壮精神——四看歌剧《张骞》有感 [J], 关益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原创歌剧《张骞》复演
观原创歌剧《张骞》复演
景作人
【期刊名称】《歌剧》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正>20多年前,陕西省歌舞剧院歌剧团创作了一部大型歌剧《张骞》,这部歌剧以汉武帝时期张骞通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伟大壮举为内容,歌颂了中华民族"熔大家庭为一炉,融东西方文明为一体"的豪迈胸怀,赞美了一代巨人张骞的伟大爱国激情与英雄气概。
该剧自创作以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1992年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继而又
【总页数】4页(P12-15)
【作者】景作人
【作者单位】陕西省歌舞剧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22
【相关文献】
1.张骞出使西域于华夏"天下观"之影响 [J], 张振岳
2.观演建筑“零误演”大修工程的安防系统改造 [J], 徐亿
3.演人演其心——观宁静在《炮打双灯》中对春枝形象的塑造 [J], 王洪志
4.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夏日彩虹》9月首演 [J], 蒋海瑛
5.民族大歌剧的楷模之作观原创歌剧《张骞》复演 [J], 景作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舞剧张骞赏析2000字
舞剧张骞赏析有形的历史虽已远去,但无形的精神却被不断地诠释、丰富和升华。
公元前139年,西汉建元二年,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张骞也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舞剧《张骞》以张骞出使西域为题材,展现了各民族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生动场景,弘扬历经数千年传承发展的中华文化。
中国美学在表达方面讲究感觉经验的贯通和沉淀式的经验回味,讲究意象、意境、以物比兴、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推崇情、趣、境、韵、味、品等格调神韵。
舞剧《张骞》处处透露着对中华美学精神地孜孜以求。
作品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艺术创作原则,扬长避短,尽展所长,不断强化提升舞蹈本体的象征和意象表达,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表达,清晰交代时代背景,构建强烈的戏剧冲突,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这样的艺术表达方式有机地推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体现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让舞台上的一切立体地呈现出来,做到简约而不简单,意象而不抽象。
舞剧《张骞》将复杂的剧情删繁就简,并通过一系列凝练的符号予以表达。
开场围绕匈奴围困汉武帝与张骞和平出使西域这条主线,通过四个篇章《授节》《守节》《传节》《使节》的叠化,深化了“节杖”这一舞剧灵魂。
此外,舞台中央的机械化高台承载着强大的叙事功能,通过意象化的联想,营造出宫殿、长城、长河、落日、高山、雪峰、沙漠、戈壁、穹庐、监狱、毡房等一系列形象,别出心裁地将情感、想象、感知交融在一起。
舞台整体意境的营造深得中国山水画“虚实相生、无画处均成妙境”的精髓。
“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远山、乔木之蕴味超旷空灵,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灯光效果极富中国传统水墨画色彩象征意味;缥缈、辽远、灵动的音乐情绪显得“有意无意,若淡若疏”。
简约而不简单的舞台,打造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艺术效果。
尤其在展现长安到西域漫长而又艰辛的路途时,创作者通过艺术抽象将机械舞台与舞蹈、表演有机融合拓展,不仅展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还极大地提升了人物的情感张力。
多时空交织的命运交响曲——评话剧《张謇》的悲剧精神
多时空交织的命运交响曲——评话剧《张謇》的悲剧精神向阳【摘要】近年来传记体戏剧活跃于中国舞台上,在传记体戏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生活是其唯一的内容,如何掂量传记人物的生命厚度,用怎么样的方式触摸传记人物的灵魂深度,则需要剧作家在得历史三昧之后,在其戏剧观关照下,将琐碎素材加以裁剪,重新组合元素,谱写属于传记人物的命运交响曲,而后由有才华的导演将之演奏于舞台上。
而话剧《张謇》(李明华导演、【期刊名称】《剧影月报》【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2页(P21-22)【关键词】交响曲;悲剧精神;张謇;话剧;时空;传记体;戏剧观;人物【作者】向阳【作者单位】江苏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57.611近年来传记体戏剧活跃于中国舞台上,在传记体戏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生活是其唯一的内容,如何掂量传记人物的生命厚度,用怎么样的方式触摸传记人物的灵魂深度,则需要剧作家在得历史三昧之后,在其戏剧观关照下,将琐碎素材加以裁剪,重新组合元素,谱写属于传记人物的命运交响曲,而后由有才华的导演将之演奏于舞台上。
而话剧《张謇》(李明华导演、罗周编剧)就是这样一部独出心裁的史诗巨制,是一部用家国情怀书写孤独者壮举的壮丽诗卷,有着不一般的分量。
话剧《张謇》无疑是一个悲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的性质下了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1而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主要在于悲剧人物,而悲剧人物的选择往往是特定。
“希腊和现代的伟大悲剧都产生在时代得转换之际:它的出现就象是从吞蚀一个时代的烈火中升腾起得火焰。
”2而“张謇”正是做成悲剧的一块好料,“张謇”正是一个伟大的悲剧人物。
胡适先生曾这样评价:“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剧《张骞》的艺术特点
歌剧《张骞》作为西部歌剧的典型代表作,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西部歌剧”是一种在风格形式上独树一帜的歌剧,它将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歌、长安古乐、陕西地方戏曲融为一体,其音乐洋溢着浓郁的西部气息,而艺术风格上则保留了西部地区传统文化形式中感人至深的那种铿锵、悲壮、苍凉和凝重。
歌剧《张骞》吸收了中国西部众多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采用了陕西民歌的音调与草原牧歌形式的音乐相结合的形式,浓厚的秦川风格散发着诱人的西北风,一贯到底从未间断的音乐高亢激昂、大气恢弘,成功地塑造了张骞这一个性鲜明的歌剧舞台形象。
一、音乐创作特征在歌剧中,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其地位不容忽视。
音乐给歌剧中的人物以生命,为歌剧故事创造环境。
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戏剧的本性和音乐的本性所决定的。
音乐因素对戏剧因素而言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音乐作为歌剧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部歌剧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张骞》的音乐从“歌剧是歌唱的戏剧”这一主旨出发,很好地把握了音乐的抒情性与戏剧性相统一的原则,充分调动音乐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以人物性格的发展为戏剧的内核,以强烈、丰富的情感冲突、升华为动力,以典型的情节和事件多层面的展现为线索,以史诗般的崇高美和悲剧美为基调,成功地表现了主人公张骞及阏云的真挚爱情和舍生取义的光辉动人形象,再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于奋取的精神。
二、对中国戏曲的借鉴歌剧《张骞》在音乐唱腔创作上的戏曲化,是根据中国传统的审美定势和欣赏习惯而采取的创作原则和手法。
歌剧对戏曲音乐最重要的吸收是对唱腔音乐的吸收。
中国戏曲的唱腔可以为歌剧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
中国戏曲剧种繁多,民族特点鲜明。
任何一个剧种的音乐都是在世代相
传的民间音乐基础上,合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于一体,在演出实践中,经过无数人的集体创作和加工而逐渐形成的。
因此,它凝聚着世代人民的集体智慧,体现着群众的审美情趣,受到广大群众的倾心与热爱。
经过数千年沉淀下来的各个剧种的曲调丰富多彩,风格独特,是中国歌剧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不同的戏曲剧种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如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
秦腔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的情感,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
眼神是戏曲演员表现角色内心复杂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举凡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复杂情绪都要靠眼神表达出来,作为一个演员,如果不善于运用眼神,必然表情呆板,很难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歌剧《张骞》中,表演上借鉴戏曲最多的是眼神的使用。
如阏云公主被逼改嫁月氏,而当张骞回来时,阏云看他的眼神是既恨又哀、恨多于哀。
当然,歌剧中这些表演是对戏曲表演艺术的借鉴,是根据剧情的安排和人物的性格来表演,而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上去的。
三、对中国戏曲音乐表现手法的吸收《张骞》中运用了以歌唱来叙述事件发生时的情景,如阏云与张骞的唱段:《好大的力气》,用歌唱介绍剧情,张骞、阏云公主,匈奴单于出场时的唱段都采用了相同的手法。
再如《张骞》中《驼铃悠悠》的唱段,吸收了秦腔中哭腔的手法,将拖腔归入“安”韵,一句听下来饱满酣畅,极富表现力,把张骞迷茫的心情推向高潮。
歌剧《张骞》在音乐唱腔上借鉴了戏曲音乐的特点。
如唱段《铺平大道通长安》是女主人公阏云公主的一大段咏叹调式的唱腔。
在音乐的创作上吸取了戏曲板腔体的结构和展开手法,随人物的感情需要,多次运用节奏上的对比和变化,把主人公大段的宣叙、咏叹、控诉的复杂感情融于一个唱段中,充分展现了主人公阏云公主坚
贞不渝的内心世界,把人物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细致深刻地表达出来,使人听后为之动情。
戏曲音乐在运用音乐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还有许多独特的表现方法。
如许多歌剧就采用了戏曲中特有的拖腔手法。
戏曲拖腔手法运用在歌剧中,使剧中人物情绪得到延续,可以增强歌剧中的演唱效果,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尤其是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往往从拖腔中感悟出人物的心境和情感。
例如歌剧《张骞》中第四幕第二场的唱段《铺平大道通长安》在结尾处,阏云在“啊”的拖腔中悠然远去,给观众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四、对西洋歌剧的借鉴从创作手法看,歌剧《张骞》的作曲张玉龙借鉴了西洋正歌剧的创作手法,采用咏叹调和宣叙调来塑造剧中人物形象,充分发挥这一创作手法抒情性和心理刻画功能的优势,加强了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描写。
它的整体结构保持了欧洲歌剧的框架,全剧在交响化音乐的统领中展开,通过宣叙调取代对白,使旋律充满整个时空。
张玉龙在创作《张骞》的音乐时,结构基本以西方的“二段式”、“三段式”为主,但句式上又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联系较紧密。
这种中西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歌剧音乐呈现出比较清新的风格。
总之,歌剧《张骞》通过巧妙地借鉴中国戏曲以及国外歌剧的各种艺术手法,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手法,造就了撼人心扉的艺术魅力,营造了深沉、凝重的悲怆氛围,融入了浑厚、恢弘的舞台时空,从而寻觅到音乐史诗般的艺术魂魄。
它以戏剧性与音乐性同步,情节性与抒情性交织,演唱与人物塑造相结合等艺术手段,重塑了人物抒情的音乐载体,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系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教师)参考文献:①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
②蒋青:《中国戏曲音乐》。
③沈达人:《戏曲的美学品格》。
④安琪:《欧式歌剧中国化的成功探索》。
⑤刘随社:《浅谈秦腔声腔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