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及影响(优秀版)

合集下载

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 清末新政 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 清末新政 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变法不同之处(一)历史背景不同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统治危机出现,半殖民地逐步加深的情况下,清朝统治者内部部分成员为解决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列强坚船利炮入侵)而引起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则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惨败,新的强大的民族危机迫在眼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激起了新的民族觉醒,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两方文化碰撞中形成了要救国只有维新变法,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的新思维;(二)改革指导思想不同洋务运动的日的与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两学为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标。

戊戌维新变法是在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结合起来,开民权、设议会、废科举,也就是在一定范围改造“中体”。

如果说前者是新瓶装旧酒的话,后者则是旧瓶装新酒。

(三)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在封建制度下,在封建思想指导下,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而戊戌维新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突破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的局限,主张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四)侧重点不同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侧重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对封建儒学统治予以坚守,属于器用层面的改革。

而戊戌维新运动侧重于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与传播,从其最大效果来看,它更是一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启蒙运动,属制度层面的改革。

(五)过程与结果不同洋务运动由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实权派推动,首先是采用西方练兵和大量购置西式武器,同时大力仿照西方设厂制造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于分组比较合理,所以合作学习进展得比较顺利,同学们积极参加小组的学习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相同之处(一)历史背景相似二者改革的发生历史背景都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为了整个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富强所逼迫产生出来的。

中国近代经济史题库

中国近代经济史题库

中国近代经济史题库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第一章第一节中国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单选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正处在封建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阶段.多选、简答、论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水平:1 传统农业十分发达;2 工商业和对外贸易活跃.单选据统计,我国人口在明清时期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增长,从明嘉靖、万历时的约1.2亿增至清嘉庆末年的4亿.单选景德镇由于窑火不绝呗戏称为“四时雷电镇”.单选明清以来商业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也主要集中于南方.单选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是一种极为典型的自然经济结构.单选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静听手工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助耕.名词解释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在这种经济结构中,人们生产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不是用来交换.多选、简答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特征有:1 这种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自给性和封闭性.2 这种经济结构具有突出的离散性.3 这种经济结构还具有显着的稳定性.4 这种经济结构还具有典型的同构性.单选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多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主要的土地占有者是地主、国家和自耕农,主要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单选土地商品化是自耕农所有制广泛存在的经济前提.单选租佃制经营是对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最有利、最获益的土地经营形势.多选、简单、论述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体内存在和发展的,在商品经济中渗透着深深的自然经济性质.2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手工业虽然保持了持续的发展势头,并几度辉煌,但是封建社会手工业无力承担揭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序幕的历史任务.3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商业十分繁荣和活跃,但是它瓦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能力却很有限.4 中国封建社会政府所实行的一整套重农抑商的政策和措施,不仅严重地抑制和束缚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也压抑和摧残着新生的资本主义萌芽.第二节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单选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执行的是闭关锁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多选、简答清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包括:1 限定通商口岸从事对外贸易.2 对进出口货物也实行严格地限制.3 对于外国来华贸易的商人,政府也对他们的活动加以种种限制.4 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中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商行看,即洋行,也称“牙行”、“公行”.名词解释洋行制度: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不直接和外国商人从事贸易活动,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洋行制度.洋行的具体业务是:垄断对买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购外商所需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保证交纳外商进出口船钞和货物税;代理政府管束外国商人的行动;传达政府对外商的政令,办理政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事宜.单选1795年,乾隆皇帝只广州一口通商.单选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西方殖民者拿不出多少商品可供中国需要,原因是中国是自然经济统治地位.单选西方商人用来和中国呼唤的商品中只有印度出产的棉花受欢迎.单选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更直接的原因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名词解释闭关锁国: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执行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指严格限制通商口岸从事对外贸易,对进出口货物也实行严格的限制,以及对来华贸易的商人的活动也进行严格限制.在这种政策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降到了最低水平.简答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意义.清政府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当时西方殖民者正在向中国进攻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抵制侵略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阻碍了新的思想和新的生产技术的输入,阻断了中国人民同西方世界的接触,限制了他们对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的接受,从而延缓了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延长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单选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单选、多选英、美、俄、三国是中国最主要的茶叶海外市场.第二章鸦片战争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一节鸦片贸易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多选鸦片输入我国的历史是很早的,最早向中国输入鸦片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简答、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危害有:1 鸦片贸易的急剧增加,改变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使中国从19世纪初期开始,逐渐地由一个出超国转变为入超国.2 鸦片的大量输入,使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和反动.3 鸦片的泛滥,毒害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和体质,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严重萎缩.4 鸦片的泛滥,使本来消费水平就很低、购买力就十分有限的中国人把项当一部分资金用于吸食鸦片,社会购买力日益低下.5 鸦片的大量输入,不仅使中国成为入超国,而且也引起了中国的通货.单选白银的大量外流,这势必在国内引起金融恐慌,财力枯竭,导致银钱比价急剧变动,出现银贵钱贱现象.单选黄爵滋于1838年提出的严重漏卮以培国本疏很有斥责性.单选在林则徐严厉缉拿和有效措施的威力下,共缉拿鸦片两万余箱.单选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也就是南京条约.单选、多选1843年7月和10月与英国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后一条又称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多选、简答南京条约及其附约的主要内容有:1 割让香港;2 五口通商;3 勒索巨款;4 协定关系;5 取消洋行制度;6 开设租界;7 领事裁判权;8 片面最惠国待遇.名词解释五口通商:南京条约中的重要条款之一.条约要求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贸易.实际作用使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并逐渐破坏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单选、多选南京条约要求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单选南京条约中的赔款数额约当清政府当时财政收入的1/3强.单选英国商人在各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管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这一规定,无疑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极大损害.单选开设租界使英国人可以携其家眷到中国的五个通商口岸居住.名词解释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就向清政府要求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是一条严重危害中国主权的条款,中国只要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都可以同样享受,英国将总是享受中国给予最为优惠条件的国家.单选中美于1844年7月3日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多选美国通过中美望厦条约取得了除英国已取得的特权以外的权利,如:1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2明确协议关税;3肆意侵略中国的领海权.简答、论述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西方列强攫取的各种经济特权.中国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实行协定关税、取消行会制度、承认领事裁判权等,并被迫对列强实行最惠国待遇.中国独立主权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选相继挑起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重要的经济目的,就是要迫使中国打开市场大门.简答、论述分析中国尽管土地辽阔但市场并不健全,对西方工业品的需求十分有限.在南京条约签订的头几年,英国输华的商品急剧增加,贸易额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在1844年达到最高额后,便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于西方列强来说,工业品打不开的市场,仍然有必要用鸦片来瓦解.单选俄国强迫奕于1860年11月14日订立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多选、简答、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有:1 公驻北京;2 开放新口岸;3 内江通商;4 内地传教;5 控制海关;6 掠卖华工合法化;7 鸦片贸易合法化;单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海关全完全落入外国人之手.单选北京条约规定纳子口税.简答、论述分析北京条约等不平衡条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西方列强攫取开放通商口岸、内河航行权、值百抽五关税、进口半税、控制海关管理权等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危机加深.单选西方资本主义者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绝不是为了给中国输送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的制度核文明,而是企图将中国变成他们的产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他们经济上的附庸.第三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第一节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开始解体单选中国近代独特的二元经济格局是促使自然经济结构解体的深刻经济因素.多选、简答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解体过程表现在:1 防止分离;2 耕织分离;3 传统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单选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清政府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单选1845年,英国通过上海租地章程取得第一个租界.单选19世纪60年代中期,上海逐渐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大、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城市.第四章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单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以期多少能够抑制西方的商品倾销,成为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起来.第一节中国资本原始积累单选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简答、论述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与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区别.1 资本原始积累的产生原因不同.2劳动者的来源不同.3货币财富的积累方式不同.4所处的内外环境及政府的作用不同.第五章多选轮船招商局与英商怡和、太古轮船公司成鼎足之势.单选上海机器织布局是1878年在李鸿章授意下开始筹办的官督商办企业.单选汉阳铁厂是由张之洞创办的清政府最大的钢铁工厂.单选汉阳铁厂是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活动中投资最大的工厂.名词解释官督商办:是政府出面招集商人出资认股,委派官员负责经营管理的民用工业组织形式.这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单选官督商办企业是“民借官之威,官借民之力”.多选清政府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主要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三种基本类型.第三节私人资本创办的近代工业单选缫丝工业是中国私人资本最早投资举办的近代机器工业.单选私人资本投资创办棉纺织工业始于轧花业.1887年宁波出现通久源轧花厂,成为中国第一家私人资本纺纱工厂.单选1899年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拥有纱绽20300格,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民营纱厂.单选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是第一家面粉工业.第四节艰难发展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单选甲午战争前,英国是当时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简答清政府国家资本的封建性主要体现在:1清政府创办的企业的出发点是为了巩固自身的封建统治.2清政府创办的这些企业实权均控制在少数洋务派官僚的手中.3清政府创办的企业通过行政权力往往对一些行业和部门实行垄断经营,并享有特权.4清政府创办的这些民用企业和军事工业,具有浓厚的买办性.简答中国私人资本投资的缺陷有:1私人资本由于自身资本有限,所投资的工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轻工业部门.2私人资本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投资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大量采用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带有很强的工场手工特征.3私人资本创办的近代企业在外国资本和政府国家资本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的夹缝中生存,不仅承受着外国在华资本的压迫和控制,而且忍受着清政府国家资本的排挤.第二节清末新政的推行多选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主要原因是:1清政府缓解其危机以自救;2来自列强的压力;3国内民众日益强烈的变革呼声.多选、简答清政府对工商业采取的鼓励政策:1成立了以商部为主导的各级工商业管理机构.2颁布了有关工商实业的章程与法令.3实施奖励商人与商业活动的法律政策.4联络工商业,鼓励创办商会.多选、简答清政府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措施有:1调整管理农业的行政机构.2鼓励兴办农会,促进农业发展.3奖励垦荒.4提倡改良农业.第六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暂繁荣第一节民国初期的财政经济政策及其变化单选、多选对于民国北京政府来说,财政收入主要有两大来源,即国家税收和内外借款.单选、多选国家税收田赋、关税、盐税是主要的三项.单选1913年,袁世凯政府以输德善后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筹措的贷款,称为“善后大借款”.单选“西原借款”是段祺瑞政府通过他的日本顾问西原龟三向日本借的一系列债款.名词解释善后大借款:袁世凯为巩固其独裁统治,以办理善后为名,1913年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筹措的借款,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以中国盐税、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的中英税款作担保,并聘外国人掌管盐税征收事务.至此,中国盐税大权完全被外国列强控制或外国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名词解释西原借款:1917~1918年,日本对华的借贷资本输出或日本通过政治贷款来支持和控制北洋军阀政府,解决北洋军阀政府的财政危机.段祺瑞政府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借款,其中最大的八次借款总额达1.45亿日元,这笔外债被称为“西原借款”.段祺瑞政府为取得“西原借款”,把东北的修筑铁路、砍伐森林和采矿等一系列主权出卖给日本,为日本全面侵占中国东北埋下隐患.第二节民国初期的商业,金融业和城市公用事业单选1897年,在上海出现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即中国通商银行.单选1905年,在北京出现中国第一家由国家经营的银行,即户部银行.多选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出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被称为“南三行.”多选在北京、天津等城市出现的“盐业银行、大陆银行、金城银行和中南银行,被称为“北四行”.第三节民国初期的中外经济关系与对外贸易简答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外国在华贸易投资的增加,外商的经营网由城市伸向农村,从沿海伸向内地,这一方面加强了对中国农副产品的直接收购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外国商品的销售量.2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扩大了商品的购销领域,尤其在铁路修通、轮船通航、汽车通行后,使各种货物进出便利快捷,有些原来没有被开发利用的货物,也开始成为大宗出口货物.3中国近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扩大了进出口贸易量,仅就进口而言,各种机器设备、钢铁等物品的进口也在不断增加第七章 1927~1937的中国经济第一节国民政府的经济方针和政策单选1927~1937年财政赤字共计43.6亿元.单选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与各国签订了关税条约,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关税主权”与领事裁判权.单选到1937年前,关税总平均税率一直没有超过1925年北京关税特别会议30%的限制.名词解释统税:是国民党政府在1931年裁撤厘金后推广的一个税种.它是对卷烟、麦粉、棉纱、火柴、水泥等工业产品征收的一种货物出厂税.根据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收税后,即可通行全国.单选1932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决定实行“废两改元”,并制定了“废两改元”的原则.名词解释废两改元:国民政府废止银两制度、实行银元制度的一次币制改革.规定自1933年4月6日起,所有公私款项之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建立银本位,不得再用银两.废两改元客观上起了统一货币、发展经济和便利人民的作用,为实施法币政策奠定了基础.名词解释法币政策:1935年11月4日起,国民党公布实施“币制改革”,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作为法币,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白银国有,并确定法币的对外汇率,先后与英镑和美元挂钩.该政策使国民党政府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控制,为国家资本实现其对金融的垄断和控制提供了条件.单选法币本向没有法定的含金量,其价值需外汇汇率来表示,属外汇本位制.单选在外汇汇率上,规定法币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多选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格稳定起见,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单选美国迫使国民政府与其在1936年5月签订了中美白银协定,确定法币与美元的汇率为法币100元等于美元30元.单选1930年通过的矿业法中.该法明确规定,矿藏均为国有,非取得矿业权不得探采.适用于该法的矿藏达50种之多.第二节国家金融垄断资本的建立单选国民政府的国家银行,是1928年10月5日设立并于11月1日开业的中央银行.多选国民政府授予中央银行的特权主要有四项:1遵照兑换券条例发行兑换券;2铸造及发行国币;3经理国库;4募集或经理国内外公债事务.多选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两个银行.名词解释四行二局:是国民政府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控制的过程中,建立国家金融垄断组织的核心机构.四行是指: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是指: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第八章日本对中国的殖民侵略第一节日本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和殖民掠夺单选1933年3月1日,在驹井德三亲手炮制下,得到日本关东军和内阁同意的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正式出笼.简答“七·七”变革后,日本对华的侵略行径:“七·七”事变后,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相继沦陷,中国关内的主要工业城市和农业发达地区均被日军占领.日军对中国主要工业城市狂轰滥炸,使中国的工业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其目的在于摧毁我国的民族企业,使辽阔的中国成为日本推销商品的市场.第二节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统制经济多选“满铁”与“满业”是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侵略的两大机构.名词解释“满铁”:是南“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是日本在华最大的垄断组织.它是1906年日本天皇下诏书指令成立起来的一个殖民机构,总部设在大连.多选1936年1~9月,日本又先后成立“满洲拓殖股份公司”和“满鲜拓殖股份公司”,作为移民机构.单选日本移民共在东北侵占土地3900多万垧.名词解释“粮食出葆”: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农民将其所生产的大部分粮食,按照日伪政府所规定的收购数量和最低的收购价格交售的政策.多选“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地区称为“四行号”的是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号、黑龙江省官银号和边业银行.单选日本对东北的金融统治,主要是通过伪满洲中央银行来实现的.单选伪满洲中央银行成立后,依照伪满政权货币法的规定,发行伪满币.规定伪满币与日元比价固定在等价的联系上,实现了“日满货币一元化”的目标.第三节日本对华北华中沦陷区的掠夺多选日本对华北华中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采取“军管理”、“委任经营”、“中日合办”、“租赁”、“收买”等几种形式进行.多选以“中日合办”的形式被掠夺的工厂分为两类:一是日本成立的两个所谓“国策会社”,即“华北开发会社”和“华中振兴会社”,分别掌握华北与华中的“统制事业”.二是一般工业企业,即“统制事业”.单选1940年10月,日本内阁通过了国土计划设定要纲,提出了体现这一侵略意图的“适地适产主义”.多选日本在华北着重发展盐业和矿业.单选日本对沦陷区的农业生产也采取了所谓“适地适产主义”.在华北则增产日本所不足的棉花.单选1941年1月,日本又在汪伪政府所在地南京设立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中储券”.多选日伪政府打击和破坏法币的手段有:1进行所谓“收兑法币”,禁止法币流通.2强使法币贬值.3限制人民持有法币.单选由于滥发伪币,必然引起通货膨胀与物价飞涨.单选1938年5月,日本的正金银行正式接管了英国汇丰银行代管中国海关税收的权力.1. 分析样务运动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产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活动. 洋务运动分两个阶段:“自强”和“求富”洋务运动前期,即19世纪60至7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满洲贵族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性,同时也开始具有一些新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洋务运动后期,即70至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总的来说,洋务派民用企业彼军用企业发展水平较高它虽然仍在企业管理上带有很浓的封建性,但它们采用雇佣劳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已是资本主义近代企业,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先行地位.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起到延缓作用.有专家认为:一、中国之所以会沦为半殖民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打进中国的外来侵略者势力太强了,另一是中国太落后”.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沦为殖民地、遭到瓜分也是可能的.二、洋务派利用西方新式武器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当然是反动的,但他们主张学习西方‘长技’以防止外人觊觎的思想,在当时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

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

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

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从1840年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直到抗日战争前,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条约结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篇一《晚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化》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清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格局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

关键字:晚清政治经济外交格局变化影响一、晚清社会的政治(一)北京政变发生,清朝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谕令其弟恭亲王奕诉留在北京,与联军议和。

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遗诏由6岁的儿了载淳继位,并以肃顺、端华等八人辅政。

八大臣秉政完全把留守北京的奕诉排除在外,又不许权利欲极强的载淳生母—慈禧太后干预政事,这就使得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激化起来。

慈禧太后拉拢东太后慈安,暗中联络在京的奕诉为后援准备发动政变。

奕诉是咸丰帝异母弟,道光时期就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咸丰初年遭到罢斥,他和咸丰帝的矛盾很深。

留在北京议和期问,奕诉通过签订《北京条约》和处理一系列善后事宜,笼络了留守京城的王公大臣和一批统兵大员,树立了白己的威信。

1861年秋,奕诉借奔丧之际与两宫太后密谋政变,随后回到京城布置一切。

11月2日,政变发生。

载垣、端华、肃顺等被处死,其他人被充军或被革职。

这次事变被称为“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作为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宫廷政变,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清朝封建买办势力相勾结的开始。

政变发生后,清政府对外公然宣布“借师助剿”,借助外国武力镇压太平天国;对内则调整了与曾国藩集团等汉族地主的关系,继续执行重用汉族地主的政策,加强其统治。

政变后,清政府提拔蒙古血统的著名理学家楼仁,先任都察院左都御使,再升为大学士。

还提拔了李棠阶,出任都察院的都御使和军机大臣。

在地方行政方面,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人,并赋予适当的权力。

(2022年高考真题)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 北京卷(含解析)

(2022年高考真题)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 北京卷(含解析)

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北京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一、单选题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

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

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2.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

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3.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

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

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4.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

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5.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

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6.《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7.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9课 辛亥革命——作业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9课 辛亥革命——作业

第19课辛亥革命【练概念】1.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________三大主义,合成“三民主义”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成立于________。

它的纲领是“驱除鞑虏________”3.爆发:________起义:1911年10月10日;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颁布《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性质的民主宪法。

4.辛亥革命的性质是________。

最大历史功绩是________;但是它没有解决________没有完成________的历史任务。

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

【练能力】1.19世纪60~90 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A.求富救国B.实业救国C.以商救国D.富民救国2.1905-1908年同盟会成员出身情况统计,据如表可知,同盟会( )C.标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D.代表各族人民利益3.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并把斗争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该纲领( )A.比三民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B.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C.体现了孙中山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立场D.反映了兴中会的宗旨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在纪念黄花岗起义的活动中,民国初期的人们通过祭文、诗词、剧本、采访等方式,加深了对黄花岗起义时代背景、历史意义的认识,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甚至美化的革命记忆。

伴随着国民党统治弊病的日益暴露,黄花岗起义的纪念也逐渐失去了对人们的感召力。

这说明( )A.黄花岗起义的重大意义B.人们的群体记忆逐渐模糊C.时代环境决定历史认知D.革命精神有赖于不懈传承5.孙中山曾明确指出:“如果不想方法来恢复民族主义,中国将来不但是要亡国,或者要亡种。

所以我们要救中国,便先要想一个完善的方法,来恢复民族主义。

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 变化

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 变化

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一)近代前期矛盾的变化1、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本阶段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社会两大矛盾互相转化,更迭地起主导作用。

先是民族矛盾,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后是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占主导地位。

1840年前后,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而当时中国在清朝的统治下,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社会矛盾尖锐,危机四伏。

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和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战前,这种矛盾集中在鸦片问题上。

因此,围绕鸦片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引发了战争的爆发。

而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蓄谋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则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战争是以清政府的失败宣告结束的。

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丧失。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利用侵略特权,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所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从此,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侵华权益,制造借口,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异同

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异同

{历史谈话} 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异同(清政府的3次自救运动)洋务、维新、保皇三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况。

概述: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封建官僚发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运动,史称洋务运动;1898年中国的资产阶级发起了一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变法,即“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是在二十世纪初在西太后主持下,在义和团运动后十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当时习惯称为“新政”。

通过颁谕展开的。

了解这种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晚清社会的变迁及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不同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都是发生在民族危机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但是这三场运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1、时间不同:洋务运动发生在清政府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军起义的内忧外患后,维新变法发生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发生的民族危机之时;清末新政发生在,义和团爆发后,八国联军侵华瓜分的民族危亡之时。

2、阶级属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后者代表资产阶级,在后者是统治者自己3、目的不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目的;维新办法是要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4、领导阶级不同: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即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开明官员);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清末新政是统治阶级皇族内部5、探索之路不同:洋务运动是走军事器物救国之路;戊戌变法想通过变法图强,清末新政是变法维护其风雨飘摇的反动统治6、从内容来看:都主张学习西方,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还学习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7、性质不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是清朝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戊戌变法既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8、作用不同: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高一历史教案-第二章单元总结与验收 最新

高一历史教案-第二章单元总结与验收 最新

第二章单元总结与验收一、知识体系与阶段特征[知识体系][阶段特征]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半殖民地化,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

②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居于主要地位。

③在抗争和探索史上,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运动,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先后失败,使历史的重担落在资产阶级革命派身上。

[主要线索]共有两个主要线索,其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二,在遭受侵略和奴役过程中,中国人民也在不懈地探索,逐渐顺应历史的潮流,开始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二、专题知识归纳总结(一)外来侵略及中国双半社会的形成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历程(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

1883-1885中法战争,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5)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并走向联合,利益趋向一致。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侵华特点及原因(1)格局演变①19世纪初期清朝渐趋衰落,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

居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首位的英国在鸦片战争中率先侵入中国,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保持侵略优势。

19世纪40---60年代

19世纪40---60年代

主观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绝不是为了促 进中国的发展, 进中国的发展,而是为了其本国资本主义发展而 试图控制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 试图控制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西方国 家用武力入侵的方式打开中国国门, 家用武力入侵的方式打开中国国门,割占我国的 领土,破坏我国的海关制度,通过不平等条约取 领土,破坏我国的海关制度, 得大量侵略特权等, 得大量侵略特权等,这都严重践踏关于国家主权 不得侵犯的国际法, 不得侵犯的国际法,严重破坏和侵蚀了我国在政 治和经济方面的主权; 治和经济方面的主权;西方国家大肆掠夺我国经 济和自然资源, 济和自然资源,长期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 发展.这些都足以证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入侵 发展.这些都足以证明, 对我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 对我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是西方国家对中 国和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国和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举出19世纪 年代中外各国发生的重大历史变化? 举出 世纪60年代中外各国发生的重大历史变化? 世纪 年代中外各国发生的重大历史变化 试从这些变化中说明中国在世界所处的地位. 试从这些变化中说明中国在世界所处的地位.
1 9世纪 0年代,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变,日本明治 世纪6 年代, 世纪 年代 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变, 维新,意大利和德意志统一等, 维新,意大利和德意志统一等,说明列强受工业革命的影 采取不同的形式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响,采取不同的形式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世界资本主义 的发展已成为历史的主流. 的发展已成为历史的主流. 处于1 世纪 年代的清朝政府同西方列强签订了 世纪6 处于 9世纪 0年代的清朝政府同西方列强签订了 北京条约》 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权益. 《北京条约》,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清政府总 理衙门的设立,说明了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理衙门的设立,说明了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洋 务运动的兴起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务运动的兴起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说明了中国资本主 义经济正处在起步阶段. 义经济正处在起步阶段. 从以上史实证明,列强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从以上史实证明,列强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 国正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迈进. 国正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迈进.列强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工业革命,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 工业革命,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由 此可见,中国在世界上,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此可见,中国在世界上,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在经济 上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 上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

高考复习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

高考复习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编辑者:李洁雄第一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

(3)思想上:“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基本线索】19世纪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穷途末路,清王朝统治集团反动腐朽;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为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中国长期闭关的国门。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对外掠夺以商品输出为特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并成为它的附庸,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的是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冲击到中国社会的中枢。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使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运动的爆发。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同时还反映出了社会性质剧变的新趋势,具有以往农民起义所不曾有过的新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但是由于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其阶级局限性,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终于以失败告终。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上午8:00一9:30)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做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陶寺遗址1000余座墓葬情况表。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葛葬比例关系可反映当时社会结构B.随葬品丰富体现了手工业高度发达C.墓葬等级规格深受礼乐制度的影响D.女性墓葬较少说明男女比例不均衡2.面对人民不满及周兴起的危险形势,曾有大臣提醒纣,纣说:“我生不有命在天?”后商被周取代,周特别强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但在其统治者内部却明确表示,保民就是敬天,敬天要做到保民。

据此可知,周人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从人事角度思考天命C.构建了新型政治体制D.旨在宣扬传统天命观3.《后汉书》记载了一些地方官员的事迹,如胶东相吴祐,遇到百姓打官司,总是“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

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

这类地方长官为数不少。

这说明A.政府奉行无为而治的施政理念B.法律的儒家化进程从东汉开启C.东汉基层社会实现了长治久安D.儒家思想影响官员的为官意识4.东晋南朝时,社会上出现了专门研习谱牒之学的世家,其中南迁的贾氏、王氏最为出名。

他们所编的《百家谱》《十八州谐》等,使得朝廷对各地士族有了更多了解。

谱牒的编修A.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适应了当时政府的治理模式C.保障了门阀士族可垄断仕途D.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5.唐朝官府制定了对工匠进行严格培训的制度,按照不同工种技艺难易的程度规定了长短不等的习艺时限;此外,对学艺的工匠也有严格的考试制度,“教作者传家技,四季以令、丞试之,岁终以监试之”。

这些措施旨在A.培养工匠文化素养B.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确保官营产品质量D.提高产品的竞争力6.沈括的《梦溪笔谈》,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学、历史、艺术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诸多领域。

中国近代史问题解答

中国近代史问题解答

中国近代史问题解答1.鸦片战争前中国同英国相比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存在着哪些差距?到19世纪60年代,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变化中进步的主流是什么?【答案】A.中英相比:①政治上:英国在17世纪就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清朝统治衰落,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②经济上: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发展了巨大的生产力,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中国仍处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清政府财政困难,入不敷出。

③军事上:英国船坚炮利,掌握着海上霸权,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而中国清王朝军队装备陈旧,操练不勤,纪律败坏。

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虚骄自大。

B.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②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走向解体,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同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了中国的封建闭关状态,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面对现实,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⑤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也使封建统治阶级产生分化,一部分官僚掀起了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C.进步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

2.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试联系“中国危亡”的原因和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分析评论赵尔巽这一论断。

【答案】①赵尔巽把“中国危亡”的原因归结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错误的。

②中国危亡的原因:18世纪上半期,中国封建社会已日趋衰落,而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闭关锁国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这是近代中国危亡的历史根源。

清政府的腐朽和对外妥协是中国危亡的内因;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是中国危亡的外因;英国早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就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危亡的开始。

清朝政局的变化-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清朝政局的变化-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清朝政局的变化-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总理衙门的设立(设立的原因、时间、主要职权范围、性质及评价);辛酉政变;"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3.通过对清廷政策调整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政策调整带有屈于列强侵略,力图剿杀农民革命的时代特点,清政府正逐渐沦为外国人侵华的统治工具。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摇摇欲坠,已无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同时,抵御列强的军事侵略。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清政府被迫调整了对内对外政策,以巩固统治。

清政府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其向列强妥协求和,以得到列强帮助,镇压人民革命。

对内对外政策的调整导致了此后清政府处理对外事物时的软弱无力、卑躬屈膝以及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的签订。

政策的调整也使得主张对外妥协和好的洋务派当政,为以后的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此外,在镇压人民革命和抵御列强入侵时,满族的腐朽被彻底的暴露出来,清廷不得不开始倚重汉族地主,这样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主要,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成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汉族官僚势力扩大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朝政治的一大特征。

重点分析总理衙门、辛酉政变及其影响是本课的重点。

清朝设立的总理衙门与前朝设立的对外机构在地位、设置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它是中国在遭受外国侵略、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背景下成立的中央机构,这就注定了它将成为列强控制中国中央政府的工具。

他的建立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对晚清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辛酉政变及其影响之所以是本课重点,是因为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抵抗外来侵略变为妥协和好,并开始走上公开勾结的道路。

清政府对外政策的改变,导致此后清政府在处理对外事物时,不惜以割地赔款、出卖主权来求得与列强和解,这使中国不可逆转的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清朝政局的变动

清朝政局的变动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清朝政局变动是本课的重点。全课要抓住它对历史发展产生 什么影响,理解“变动”二字的含义。 咸丰同治时期,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不得不调整对内 和对外政策,以巩固统治。清政府改变了对外国列强虚骄排斥的态度,开始 承认在技术方面不如西方,政策上也由勉强抵抗转变为相互勾结;在满汉地 主联合统治的权力结构中汉族地主阶级的地位显著上升。上述这些调整,主 要表现在总理衙门的设立,辛西政变后,慈禧开始控制清朝政权;清政府开 始通过“借师助剿”,与侵略者勾结,地方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2.难点分析:对总理衙门如何评价是本书的一个难点,教学要使学生理解 总理衙门设立的背景作用,理解它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总理衙门设立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外交事务日益增多, 需要一个专门机构进行外交活动。西方列强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签定后,为了更好控制清政府,要求遣使驻京直接与清政府交往。清政府为 应付这一局面,正式建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理衙门从1861年设置到1901年改组为外务部,存在四十年之久,其职权范 围,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通商、交通等各方面内容。这个机构 的设立,有被殖民势力控制并为其服务的特点,具有半殖民地性质的色彩, 可以说是清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仅在南方设立五口通商大臣,这说明清政府仍试 图把同西方列强的交往限制在通商领域,把对外交往视为临时措施,这 些都说明统治者仍坚持天朝居中驭外的虚骄思想。西方列强在《天津条 约》、《北京条约》签定后,为了更好控制清政府,要求遣使驻京,国 际交往的外交关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清政府为应付这一局面,于 咸丰十年十二月十日(1861年1 月20日)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 事务的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辛酉政变后,身为议政王兼首席军 ,总理衙门成为办理外交和总管各 种洋务的中枢,实际上是清政府的内阁。这是一个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中 央机构。(板书:在“中央机构的变动”后面,增添“——总理衙门的 设立”)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新设立的中央机构呢?大家可以从总理衙门 主管的事务、这个新机构设立的过程、外国列强对这个新机构的看法, 并尽可能用到课本提供的资料。 生:(讨论发言)

高中历史专题热点:科学精神与晚清中国社会历史巨变

高中历史专题热点:科学精神与晚清中国社会历史巨变

高中历史专题热点:科学精神与晚清中国社会历史巨变高考当中有一些内容常考的,我们称之为热点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两个热点内容方便大家进行复习。

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

视角1 科技成就对社会发展的贡献(1)造纸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打开了欧洲“知识普及”的道路。

(2)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3)火药推动军事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促成了西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印刷术为欧洲走出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5)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6)1687年,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意义。

(7)相对论的提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8)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

(9)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

(10)新科技革命以电子信息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

视角2 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与献身科学的精神(1)爱因斯坦:不拘成见,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毅力;对科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对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

(2)“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演变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演变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演变
特征:由对抗到勾结,再到对抗,最后完全屈服顺从。

原因:①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开拓世界市场把矛头指向中国,欲打开中国大门,而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政策,于是呈现对抗特征;②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形成暂时"和好"的局面;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经济实力壮大,扩张性增强,"和好"局面被打破;④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列强鉴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那拉氏得到其统治不受动摇的许诺,最后完全屈服于列强。

影响:①对抗结果由于中国落后战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便利了列强侵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在"和好"局面下,清政府创办近代企业,中国近代化起步;③对抗结果由于清政府腐败而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至完全形成。

认识:①封建主义无法阻止资本主义的进攻,落后就要挨打;②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卖国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根源,民主革命必须把反帝与反封建结合起来;③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列强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基础是共同镇压中国人民斗争,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趋于合流(《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清末新政新论

清末新政新论

“清末新政”通论戊戌政变后不到三年,承继百日维新事业并在某些方面走得更远的变革再次出现于京师,波及于全国。

史家将这次变革称为“清末新政”。

本文拟就1901~1905年的“清末新政”及相关问题,作一宽泛的讨论,并祈指教。

一、西太后的决心众所周知,西太后是一个非常精明而又善于玩弄权术的宫廷贵妇。

她之所以能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晚清宫廷斗争中获胜,主要得力于三要素。

一是心狠手辣,“只问目的,不择手段”。

任何因素构成了对她个人权势的威胁,她必不计后果痛下杀手,其黜恭王、幽光绪、毒死东太后、溺死珍妃,皆是极狠毒手段。

唯此,她才能打击政敌、排斥异己,成为独揽大权的最高统治者。

二是善于把握情势,当机立断,决不让机会错过。

咸丰死后,政权握在顾命八大臣手中。

当时的懿贵妃虽有揽权之心,却苦于肃顺等人不肯从命。

当她觉察到恭亲王亦有尽翻朝局之意时,遂果断与奕xīn@①结成同盟,发动“辛酉政变”,一举夺得垂帘听政的最高权力;光绪十年,她巧妙地利用了盛昱的劾疏,将恭亲王为首的军机大臣全班撤换,开清代政治史上史无前例的变局,其权力因此日益强固。

三是善于利用各派利益集团之内的矛盾,达到居间操纵驾驭的目的。

如“辛酉政变”后,恭亲王成为宫廷高层领导中唯一能与她抗衡的人物,西太后遂利用清流党的力量牵制恭亲王。

及恭亲王被攻倒,她又打击清流,致使煊赫一时的清流党在短时间内摧折殆尽。

有了如上三因素,再加既有的皇太后身份以及晚清官僚政治的腐败,足以使西太后从容玩弄大清帝国的权柄于手掌之中。

作为一个极有心计的权术家,西太后唯一理解的东西是权力而非政治。

但作为一个相当精明的统治者,西太后对事物有较敏捷的反应能力。

靠经验、感觉而不是理论学说的支配,她能够针对不同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统治政策。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无疑得到了西太后的支持。

正因为如此,各项洋务事业虽遭清流派与顽固派的多方抨击与围攻而从未中断,洋务派虽声名狼藉,却始终位居要津。

【历史课件】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历史课件】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洋务派(奕訢)
顽固派(倭仁)
相同点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
不同点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洋为中用、中体西用)
反对利用西方技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意见分歧。 甲派主张“言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乙派认为“购买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 反映出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福建海军 福州 福州船政局
南洋海军
洋务运动B
•洋务运动的评价
? •结果:失败……
根本原因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积极方面 •历史作用:
消极方面
1、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 2、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3、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5、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
了缺口
1、官办,维护反动统治 2、军事工业主要为镇压革命 3、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 业
开平矿务局 开平
天津 天津机器局
安庆军械所 汉阳铁厂 安庆
汉阳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
轮太船平招洋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福州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A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近代海军 •近代教育
京师同文馆
京师
旅顺
天津武备学堂
北洋海军
天津
天津水师学堂
威海卫
天津电报学堂
上海广方言馆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
福州船政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一、设立总理衙门,管理外交。


策 二、推行洋务运动,以求“自强”。
•总理衙门的建立及影响
时间:1861年初 礼部原、因理藩:院适—应鸦—外“五国口侵通略商者大的臣”需—要—总理衙门(外务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派(奕訢)
顽固派(倭仁)
相同点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
不同点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洋为中用、中体西用)
反对利用西方技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意见分歧。 甲派主张“言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乙派认为“购买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 反映出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单项选 择
洋务运动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矛盾无关?
A、人民大众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 B、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民族资本主义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D、中国与外国侵华势力的矛盾
返 回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开平矿务局 开平
天津 天津机器局
安庆军械所 汉阳铁厂 安庆
汉阳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
轮太船平招洋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福州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A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近代海军 •近代教育
京师同文馆
京师
旅顺
天津武备学堂
北洋海军
天津
天津水师学堂
威海卫
天津电报学堂
上海广方言馆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
福州船政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60年代
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
70年代 加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90年代
中国沦为外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
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阅读
……在外国商品冲击下,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农民为了购买商 品,必须出售农产品,再加上外商大量收购农产 品,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但是中国市场操 纵在外国侵略者手里,外商任意压低价格,严重 剥削中国农民。……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掠夺和 封建主义残酷压榨下,农民和手工业者大批大批 地破产失业。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内容:四 个方面
洋 •(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 务 运 •(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动 的 •(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内 容 •(60年代开始)开创近代教育制度。
•军事工业
(纯属封建工业)
•民用工业
(具有官僚资本 主义性质)
他们一个15岁,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了
A、对待外洋事物的态度 B、对待改变清朝政体的态度 C、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 D、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
•洋务运动的推行及影响
•洋务派的形成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洋务运动的推行
•代表人物:(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抵制了一些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使中国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 D、使中国走上了“自强”的道路
近代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 始于(1996年高考)
A、中日马关条约的订立 B、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 C、关税协定权的确定 D、英德借款合同的签定
李鸿章在1876年强调:“筹办海防,欲与 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 方今强邻环逼,藩属倾危,岂可稍侥幸无事 之心,顿忘厝火积薪之诫。”这表明
福建海军 福州 福州船政局
南洋海军
洋务运动B
•洋务运动的评价
? •结果:失败……
根本原因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积极方面 •历史作用:
消极方面
1、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 2、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3、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5、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
了缺口
1、官办,维护反动统治 2、军事工业主要为镇压革命 3、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 业
A、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标是针对西方列强
B、李鸿章筹划海防的重心在于对内镇压
C、李鸿章筹划海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与列强妥协的条件
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 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 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 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一种看法并 阐述理由。
19世纪60年代 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背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出现了暂时“和好”
二、推行洋务运动,以求“自强”。
•总理衙门的建立及影响
时间:1861年初 礼部原、因理藩:院适—应鸦—外“五国口侵通略商者大的臣”需—要—总理衙门(外务部)
职前能:主管片 战外交、通后商及其他洋务18事61宜年(1901年) 办事大臣:争奕訢
•总理衙门的建立及影响
时间:1861年初 原因: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 职能: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 办事大臣:奕訢
影 响: (一)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 (二)更有利于外国控制清朝内政外交 (三)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四)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总理衙门设立
任命赫德为总税务司
据1887年《海关报告》,牛庄土纱每包(150公斤) 售价白银87两,洋纱每包(150公斤)售价白银仅57两。 造成这两种情形的原因有:(1996年高考)
A、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的优势 B、土纱以质优受到用户的欢迎 C、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能力 D、洋纱的运销受到特权的保护
•洋务运动的推行及影响
•洋务派的形成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的困难 4、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洋人 5、经营管理腐败
19世纪60年代 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设置总理衙门
推 动
推行洋务运动
便利控制中国内政外交
便利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评价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中国半 殖民地 半封建 性质进 一步加 深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 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 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温州第八中 学
课题: 19世纪60年代 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执教: 戴 伟
第八单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第三~五章)
时间: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基本内容: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