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教者必须是善学者
学记的原文及翻译
学记的原文及翻译学记的原文及翻译《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下面是学记原文及翻译,请参考!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故曰:教(念jiào)学相长(促进)也。
《兑命》曰:“学学半。
”(前一个“学”字音xiào,本字读作“斅”,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字音xué,意思是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
比年(每年)入学,中年(隔一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悦”)服而远者怀(向往)之,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蛾(“蚁”)子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yì)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qiè),孙(以逊顺之心)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同后文“陵”,超越)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纲要)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今译内容选自:刘震.《学记》释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另可参见:傅任敢.“学记”译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今译:执政者能够对国家大事深谋远虑,及时发布政令,能够礼贤下士选贤任能,这样可能博得一些小地声誉,但还不能耸动群众地听闻,动员起群众.执政者能够尊敬贤能地人,怀柔远方地人和被疏远地人,他就可能耸动群众地听闻,动员起群众,但还谈不上教化人民.执政者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起良风美俗,看来只有通过兴教育办学校才能达到目地.(页)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今译: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完美地玉器.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道理,不能走上天理伦常地康庄大道.所以,从古以来地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就必须首先抓紧教育.《尚书·兑命》篇说:“统治者应当始终不忘重视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学半.其此之谓乎.(页)今译:即使有了美好地菜肴,不亲自品尝,就无从知道它地美味.即使有了极好地道理,不去学习,就无从知道它地奥妙.所以说,只有通过学习实践,才能发现自已有欠缺;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会感到疑难困惑.知道自已有欠缺,才能回头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感到疑难困惑,才能自强不息,用心钻研,不敢怠惰.所以我们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地.《尚书·兑命》说:“教相学科占一半”,就是这个意思.(页)(注:“教学相长”地本意如上所述.但现在也有关于“教学相长”地所谓“引申义,即:“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地教育和学生地学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地.)原文: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今译:古代地教育体制:每二十五家为闾,设立“塾”.每五百家为党,设立“庠”.每万二干五百家为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页)原文: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今译:大学每学招收学生,每隔一年才考查学生地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是否能正确理解教材,是奋具备正确地学习态度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习是否认真,专心致志.同学之间,是否能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第五年考查知识是否广博,是否尊敬教师.第七年考查学习应具有优异地成绩,不但学会课业内容,而且有自己地贝解.能选择有益地朋友,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若能做到以上这些就叫做“小成”.第九年要求知识广博,能触类旁通,思想品德意志方面,能独立思考,成熟、坚定.这就叫做“大成”.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地效果,使跟前地人心悦诚服,远方地人向往来归.这就是大学地教育宗旨.古书上说:“小蚂蚁不断学着衔土,也能筑成大地土堆.”不正是说明这个道理吗?(页)原文: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今译:大学开学地时候,要穿着礼服,供奉祭菜,举行祭祀,为地是表示敬师重道地意思.要诵习《小雅》诗地前三首,为地是一开头就以做官地道理来劝勉学生.学生入学后,要听从鼓声打开书箱,为地是使他们虚心受教,重视学业.学校里备有戒尺、教鞭,为地是整肃教学地秩序.在夏祭以前不考查学习成绩,为地是留有充分时间,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地志趣从容学习.教师对学生经常留心观察,但不要烦琐地灌输,为地是使学生用心思考,自己领悟.年幼地学生,只能静心听讲,不要过早发问,为地是使学生循序渐进,不要超越学习等级.以上这七点,就是大学教育地常规和纲领.古书—上说:“在教育工作中,在职地官员学习应以做事为先,不在职地士子学习应以立志为先”.就是这个道理.(页)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译:大学进行教育地方法是:按照规定地时间进行正课学习,课外休息地时间还有课外作业.如果在课外不去拨弄杂曲以练习手指,就不能调正琴弦,学好琴瑟.如果在课外不学习歌咏杂曲,就学不好课内地诗歌.如果在课外不学习洒扫、应列、进退等杂事,就学不好课内地礼仪.总之,如果不提倡课外地技艺,学习就不能心情愉快,学好正课.所以,凡是善于教学地人,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地时候努力学习,休息地时候尽情地搞课外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爱好学习,亲近师长,友爱同学而信念坚强,日后离开师友,也不会违反师友地教诲.《兑命》篇说:“专心致志,谦逊好学,及时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就是这个意思.(页)原文: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今译:现在地教师进行教学,只知道诵读课本,大量地灌输知识,只顾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消化.教学中不考虑学生地实际情况,不能使学生地资质得到充分地发展.他们进行教学地办法既不合理,要求学生也不从实际出发.因此,就使得学生厌恶学习,怨恨教师,只感到学习地困苦,不知道学习地好处.即使勉强结业,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教学没有成效,其原因就在这里!(页)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译文:大学进行教育地原则是:事情还没有发生就预先防止,就叫做预防地原则,抓住时机,适时地进行教育,就叫做适时地原则;不超越一定限度去施教,就叫做循序地原则,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获得教益,就叫做观摩地原则.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地原因.(页)原文: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译文: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就会产生抵触拒抗,不容易克服.时机错过以后才去学习,就会劳苦不堪,不易有所成就.不顺应学生地实际情况,杂乱地进行教育,就会陷于混乱而不好收拾.如果独自学习,没有朋友,就会见解狭隘,学识扁浅,见闻不广.如果不交益友,就会违反师长地教导;如果朋友相聚不淡正经,就会荒废学业.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地原因.(页)原文: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今译:教师既要懂得救育成功地原因,又要懂得教育失败地原因,这样才能胜任教师地工作.所以优秀教师对学生教育诱导,就要:引导学少,而不牵者学外走;策励学生,而不强迫着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道而弗牵,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强而弗抑,学习起来才能胜任愉快,开而弗达,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愉快,又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教育诱手.(页)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今译:学生在学习方面,往往有四个方面地缺点,当教师地必须了解.他们在学习当中,有些人地缺点是贪多务得;有些人地缺点是孤随寡闻;有些人地缺点是把学习看得过于容易,而浅尝概止,不肯刻苦钻研;有些人地缺点是把学习看得过于困难,而畏难不前.这四个方面地缺点,是由于学生地不同心理造成地.必须了解学生地心理,才能矫正学生地缺点.教育地作用,就在于发扬学生地优点,克服学生地缺点.(页)原文: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今译:优秀地歌手,能使听众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优秀地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优秀教师地讲述,简炼而又透彻,精微而又妥善,举例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这就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了.(页)原文: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今译:教师知道学生程度地深浅、资质地好坏,然后才能多方诱导,善于多方诱导地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所以当教师地人,是可以从他那用学会当君主地人呀.可见选择教师,是不可不慎重从事地.古书上说:“从前三王四代地时候,就极具重视师资地选择”,就是这个道理.(页)原文: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今译:在教育工作中,最难地是尊敬教师.因为尊师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正视学习.所以,君王在两种情况之下是不以对待臣子地态度对待臣子地:一是当臣子在祭祀中扮演受祭者地时候,就不以对待臣子地态度对待他;二是当臣子担任教师地时候,就不以对待臣子地态度对待他.按照大学地礼节,教师被天子召见,给天子讲书地时候,不要北面行君臣之礼,就是尊敬教师地意思.(页)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今译:善于学习地人,教师费力不大而自己获益很多,又把功劳归于教师.不善于学习地人,教师费力很大而自己获益不多,反而埋怨教师.善于发问地人,就象砍开坚木一样,先从容易地地方砍起,随后再砍难砍地地方,久而久之,自然就能顺利地解决了问题.不善于发问地人恰恰与此相反.善于答问地人,对待发问如同撞钟一样,撞得轻就响声小,撞得重就响声大.等到学生从容不迫,然后作充分地讲解说明.不善于答问地人恰恰与此相反.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效果地良好方法.(页)原文: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今译:单凭记诵书本知识得来地一点学问,是不可能当好教师地.必须善于根据学生提出地问题进行讲解才行.当学生自己不能解决,提出问题地时候,才讲给他听.如果讲了还不懂,就暂时不讲也是可以地.(页)原文: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今译:优秀冶匠地儿子,一定先学会用皮子补缀成裘;优秀弓匠地儿子,一定先学会弯曲木头做成箕;小马初学驾车,与大马驾车地情况相反,使它跟在车子地后面走.教师懂得了这三层道理,就可以懂得怎样进行教学工作了.(页)原文: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今译:古时候做学问地人,善于从事物地类比中体会出事物地关系.鼓并不等于五声,但若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水并不等于五色,但若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学习并不等于五官,但若不学习,五官就不能发挥作用;教师不在五服之列,但若没有教师,五服之间地关系就不亲密.(页)原文: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今译:贤德地人说:德行最高地人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最有学问地人不在于掌握某一门技艺;最有信用地人不必订立信约;天有四时变化,寒来暑往,未尝齐一.明白了这四层道理,就可以懂得做学问要从根本着手了.古时候三王祭祀百川地时候,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因为河是本源,海是归宿.这就是重视根本地意思.(页)。
国学经典多项选择
国学经典多项选择1 ( B )和( C)开创了清初经学致用的学风。
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康有为2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韩愈《进学解》)也就是说“勤”要做到( BCD)A.善于思考 B.手勤C.口勤D.脑勤3 《传习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正确的是(ABD)。
A.量力而精 B.因材施教 C.知行合一D.学贵自得4 《大学》强调的是(ABCD)的统一。
A.知B.情C.意 D.行5 《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豫时孙摩”原则包括(ABCD)A.预防B.适时C.顺序D.观摩6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ABCD).A.审问之B.慎思之C.明辨之D.笃行之7 关于家庭教育,颜之推的主张是(ABCD)A.尽早施教,严格教育 B.注重环境习染C.处理好家庭关系D.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和注重道德教育8 关于师德师风,黄宗羲对老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ABC)A.真才实学 B.品行端正 C.身体力行 D.不干预政治9 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颜之推提倡(ABCD )A.虚心务实 B.博习广见 C.勤勉惜时D.相互切磋10 韩愈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家。
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ACD)等著作中。
A.《师说》B.《张中丞传后叙》C.《进学解》D.《原毁》11 韩愈关于教与学的主要观点是(ABC)A.勤学致知B.广泛涉猎,刻苦钻研 C.不计毁誉,勤于治学D.讨论辩难12 君王要怎样做才能使国家的根本明显?(ABCD )A.很谨慎地对待奉承天意之事B.用修明的教育感化人民C.辨证法度是否适宜,区别上下使有秩序D.以上都正确13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BCD )三个部分。
A.生产劳动 B.道德教育C.文化知识 D.技能技巧培养14 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 )A.耳聪目明 B.血气和平C.移风易俗 D.以欲忘道15 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A.耳聪目明B.血气和平 C.移风易俗D.以欲忘道16 梁启超主办过的刊物有( ABCD) A.《时务报》B.《清议报》 C.《新民报》D.《新小说》17 伦理道德是(AB )A.政治的核心B.教育的根本C.社会的风气D.教育的过程18 孟子的教育内容是(AB )A.人伦教育B.道德教育C.权术教育D.法律教育19 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ABCD )的君子。
《礼记学记》原文与译文
《礼记学记》原文与译文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译文:(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
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译文: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
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
《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
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
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
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
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
是这个意思。
原文: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译文:古代设学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原文: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最新-关于主体性的名人名言 精品
关于主体性的名人名言
1、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苏霍姆林斯基
2、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
——王夫之
3、儿童的职责是过他自己的生活——不是过他的担心的家长想他应该过的生活,也不是按照自以为最内行的教育者的目的去生活。
所有成年人的这种干项和指导,只能培养出一代机器。
——尼尔
4、如果教师总是把自己放在首要的地位,或者让学生感到他们是教育的对象,这样就会加强对教育的反抗力量,削弱教育的力量。
——凯洛夫
5、学习者的个别差异的事实可表现为许多方式。
我们决不能忘记学生会以多种方式发生变化。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确实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
——布卢姆
6、学校的职能是通过系统的训练教会学生学习,其方法是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组织工作的能力、在分析和综合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养成对话和参加集体工作的习惯。
——朗格朗
7、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加以鼓励,不独因为它是一种好现象,而且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预备的一个好工具,给他们去除生来的无知的;他们如果不好问,无知就会使他们变成一种愚蠢无用的动物。
——洛克
8、值此求学时期,诸生当以道德,身体,知识三事为自立基础。
——张伯苓名人经典语录大全
9、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
二、化孤独为共同。
国学经典与教育最新测试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与教育》重庆市中小学(中职)教师公共课《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一、单选题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B )A.官府B.学校C.家庭D.社会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 A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 D )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 )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
”这句话体现了( 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是用反面事例来强调学习要( C )A.专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D )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孔子9.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C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0.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集( B )中有充分反映。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1.《学记》要求“学不躐等”属于( A )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1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 D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考试模拟题2
一、判断题(共20道,每题2分,共40分)1、颜之推认为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德艺同厚”。
()正确错误2、只要用教化来规范人民,就能取得成功。
()正确错误3、“道无定体,学贵实用”意思是修道不讲固定的形式,学习贵在适用。
()正确错误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体现较为明确的是国民素质教育观。
()正确错误5、“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正确错误6、《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正确错误7、王夫之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习性诸论》和《明夷待访录》。
()正确错误8、孔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正确错误9、王夫之认为所谓后天之性就是指人的自然之质。
()正确错误10、音乐的道理与政治是相通的。
()正确错误11、他认为士大夫子弟的教育应该学业为根本,道德次之。
()正确错误12、一个人的聪明与坚强是在顽强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
()正确错误13、荀子提出“性善论”,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教育的作用。
()正确错误14、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物欲之蔽”:“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正确错误15、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正确错误16、“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通过勤学好问,使自己的知识达到广大而深入精微的境地,以提高自身修养。
()正确错误17、王夫之认为“善学者必有善教者”。
()正确错误1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正确错误19、“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大学”是大人之学。
()正确错误20、颜之推承袭了孔孟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十分注意对子女道德的教育。
国学经典多项选择
国学经典多项选择1 ( B )和( C)开创了清初经学致用的学风。
A.王夫之 B.顾炎武 C.黄宗羲D.康有为2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韩愈《进学解》)也就是说“勤”要做到( BCD)A.善于思考 B.手勤C.口勤D.脑勤3 《传习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正确的是(ABD)。
A.量力而精 B.因材施教 C.知行合一D.学贵自得4 《大学》强调的是(ABCD)的统一。
A.知B.情C.意 D.行5 《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豫时孙摩”原则包括(ABCD)A.预防B.适时C.顺序D.观摩6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ABCD).A.审问之B.慎思之C.明辨之D.笃行之7 关于家庭教育,颜之推的主张是(ABCD)A.尽早施教,严格教育 B.注重环境习染C.处理好家庭关系D.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和注重道德教育8 关于师德师风,黄宗羲对老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ABC)A.真才实学 B.品行端正 C.身体力行 D.不干9 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颜之推提倡(ABCD )A.虚心务实 B.博习广见 C.勤勉惜时D.相互切磋10 韩愈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家。
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ACD)等著作中。
A.《师说》B.《张中丞传后叙》C.《进学解》D.《原毁》11 韩愈关于教与学的主要观点是(ABC)A.勤学致知 B.广泛涉猎,刻苦钻研 C.不计毁誉,勤于治学D.讨论辩难12 君王要怎样做才能使国家的根本明显?(ABCD )A.很谨慎地对待奉承天意之事B.用修明的教育感化人民C.辨证法度是否适宜,区别上下使有秩序D.以上都正确13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BCD )三个部分。
A.生产劳动 B.道德教育C.文化知识D.技能技巧培养14 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 )A.耳聪目明 B.血气和平C.移风易俗 D.以欲忘道15 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A.耳聪目明 B.血气和平 C.移风易俗D.以欲忘道16 梁启超主办过的刊物有( ABCD) A.《时务报》B.《清议报》 C.《新民报》D.《新小说》17 伦理道德是(AB )A.政治的核心B.教育的根本C.社会的风气D.教育的过程18 孟子的教育内容是(AB )A.人伦教育B.道德教育C.权术教育D.法律教育19 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ABCD )的君子。
特级教师名言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是以教授之力,仅为诱惑之具,而自动之力,实为成功之基。仅有知识而不发展其能力,则所得终难见诸实行,是故不惟知之,且须能之;不惟理会之,且须应用之。——杨贤江
明智和任何其他品质都不会被属于它自身的快乐所妨碍,而只会被其他快乐所妨碍。所以,沉思和学习的快乐能使人思考和学习得更好。——亚里士多德
“乐则生矣”。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张载
人之质性各异,当就其质性之所近,心志之所愿,才力之所能以为学,则易成圣贤,而无龌龊捍格,终身不就之患。——颜元
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的。你把简单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那么,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就变得简单了。——裴斯泰洛齐
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叶异。所以大家一致同意: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找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富尔
——朱熹
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悟性。由于情感的活动,我们的理性才趋于完善。
——卢梭
正像肌肉离开劳动和锻炼就会变得猥琐无力一样,智慧离开紧张的动脑,离开思考,离开独立的探索,就得不到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
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张载
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我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之——为人师表原则南京师范大学物科院郭仲元摘要: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可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是多么地重要,我们不仅要做好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当好学生思想品质的造就者和领导者。
本文通过自我体验、观察和反思,对为人师表原则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
希望能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一点启示。
关键词: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一、引言从小到大,我一直以我的老师为榜样,模仿老师隽永的字体,叹服老师的机智幽默,崇拜老师不怒自威的气场,感动于老师孜孜不倦地教诲。
如今,作为一名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我的内心极其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且,我也常在心中默念:我以后做老师,一定要像某某老师一样——和蔼可亲、受人尊敬······老师的表率做得好,学生必将受益匪浅,可见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二、问题的提出“师范”一词沿用至今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不论是古代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语),还是现代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楷模”都非常明确地要求教师在品德上、学识上能够成为他人的楷模。
○1然而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限制和地区差异的影响,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不尽相同。
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的收入和许多行业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有些地方,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社会地位的低下,导致很多优秀教师离开了自己的岗位,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教师失去了原有的敬业精神、模糊了自己的道德责任,在工作中讨价还价,斤斤计较,大大损坏了教师的形象。
同时,也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了严重伤害。
这些不仅与教育根本目的背道而驰,而且也会阻碍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所以,塑造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深刻领会为人师表的原则迫在眉睫。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如下方法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1.自我体验:回忆与老师相处的经历。
议教师与读书的关系
的读 书多一点 “ 非物化 ”非公共 ” “ 的空 间, 给教师 的读 书
多一点说 “ 、 “ 不”说 我要 ” 自由, 的 这很重要 !
我们 的教师要走 出“ ” 忙 的盲 区和“ 的误 区。 富” 许多 的“ 是 由我们 思路上 、 忙” 策略上 的“ 目” 盲 造成 的 , 由 是 我们 判断上 、 择上 的“ 然” 选 茫 导致 的 , 本质 上讲这 只是 “ 感觉盲区” 绝非 “ , 操作盲 区” 。马海菲 的一篇博文《 你真
秋。
快 速高效 的交换 、 运行 , 须有足够 的数据 和充分 的内 必
存 作支持 。课 堂上 问题 的回旋 、 慧的驰骋 、 智 个性 的挥 洒、 风格 的飞扬 , 都需要广 阔的空间和丰厚 的知识 。 苏霍
姆林斯基 曾指 出 : 教师对 自己所教 的学科要有广博而深 刻 的知识 。 只有 当教师的知识视 野 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 得无可 比拟 的时候 ,教师才能成 为教育过程 的能手 、 艺
的职责呢? 答案很明确 : 一是教书者必先读书 , 二是教 书
者必有好 的读书方法 , 三是教 书者必读想读的书 。
一
个个感 叹号又飘扬 成一个个省 略号 , 这样 的 阅读 , 既淋
漓尽致 的感 受文本 , 又潇 洒 自如 地超越文本 , 深得 阅读
真谛 。
、
教书者必先读 书
要教 书必先读 书 , 善教者必善学者 。叶圣陶先生说 “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 教师不读 书 , 。 怎能企及“ 心
经典教育格言200例(DOC)
经典教育格言200例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术;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春秋)管仲《管子·权修》2.疾学在于尊师,尊师则言信矣,道论矣。
——(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3.善教者,不以赏罚而教成,教成而赏罚弗能禁。
——(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尊师》4.善教者……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
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5.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
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
——(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徙》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秋)孔丘《论语·述而》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春秋)孔丘《论语·述而》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春秋)孔丘《论语·述而》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春秋)孔丘《论语·学而》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春秋)孔丘《论语·雍也》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春秋)孔丘《论语·里仁》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春秋)孔丘《论语·为政》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春秋)曾参《论语·学而》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春秋)孔丘《论语·为政》1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春秋)孔丘《论语·为政》16.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战国)孟柯《孟子·尽心上》17.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结合此文谈谈你的理解
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个学习者,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呢?在我看来,善学者具备以下特点。
1. 渴望知识善学者首先应该对知识怀有渴望。
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不断地追求新的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在课堂上学习,还是在生活中不断自我学习,他们都会积极地寻找知识的来源,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2. 勤奋努力善学者不仅渴望知识,还要有勤奋的品质。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善学者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不断地钻研和学习。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逐渐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 自律和毅力善学者还应该具备自律和毅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只有有足够的自律和毅力,才能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克服种种困难。
4. 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善学者还要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他们对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勇于接受新的挑战。
只有不断地探索,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就和创新。
5. 乐于共享善学者还应该乐于共享。
他们不仅喜欢学习,更喜欢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共享给他人。
通过共享,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可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善学者是一个渴望知识、勤奋努力、自律毅力、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乐于共享的人。
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才是我们需要培养和发展的对象。
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勤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善学者。
善学者是一种人,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他们不是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背诵知识,而是真正热爱学习,追求知识,不断完善自我。
除了上面提到的特质外,善学者还应该具备以下的素养和品德。
6. 善于思考善学者不只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喜欢探索问题的本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通过深入思考,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7. 具备批判性思维善学者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即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他们不会轻易接受一切信息,而是会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思辨,并且能够提出合理的质疑和反驳。
学习四有好老师个人心得体会2023
学习四有好老师个人心得体会2023学习四有好老师个人心得体会2023学习四有好老师,给了你怎样的一些心得体会呢?四有好老师是时代赋予的内涵,每位教师都应积极追求成为四有好老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四有好老师个人心得体会,欢迎大家来阅读。
学习四有好老师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1我常在心中自问,“什么样的教师称得上好教师”。
要谈论什么是“好教师”,首先要明白“教师”该做什么。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可见,教师必须教人道理,解人疑惑。
《礼记》曰:“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乃知,教师不光要授人以知识,还必须教人以做人。
总而言之,教师就该既身怀传承文明的使命,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又能肩负起社会责任,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教师培养出的人要能很好地从事社会生产与生活。
而能圆满地完成上述教书育人的使命,在修身、治学、从教乃至生活各处都能身体力行此使命的教师,我觉得即可称之为“好教师”。
做个教师容易,做个好教师不易;坐而论道谈论好教师容易,真正放在身上手边去做就更不容易了。
我想,要成为一个好教师,必须做到爱教善教,好学善学。
黑格尔说过“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任何工作都需要敬业,教师尤其如此。
好教师须爱教,一个好教师一定是敬业的教师,教师教好书必须有热情。
一个教师若是光为柴米油盐走上讲台,那必定是匠气多灵气少,应付了事多踏实耕耘少。
此辈只能被称作“教书匠”,难当一个“师”字。
好教师对教育的热爱源自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崇仰。
教师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使者,是铸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苏格拉底也提出,“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思想的‘产婆’”,好教师不止是传授知识,传播真理,还要带领学生探索新知,培养他们追求真理的习惯与精神。
好教师对教育的热爱表现在对学生的挚爱上。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关于立德树人的好句好段摘抄
关于立德树人的好句好段摘抄1、树苗在阳光的孕育下才能枝繁叶茂,学生在老师的熏陶下才能茁壮成才。
2、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3、俯首甘为孺子牛,挥蹄勇做千里马。
4、享受生活,与学生共同成长。
5、伟大的教师散发知识.热情和同情心。
6、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和美妙动人的。
7、老师是传授知识,解惑困惑与不知,代表着道理,眼见.知识与发展。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9、尽量放慢生活的脚步享受生活,和学生们一起慢慢地成长!10、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
11、自强不息,奋斗谱写华章。
12、坚持阅读,享受生活。
13、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14、希望你们敢于担当,不怕困难,下好人生“先手棋”,做勇挑重担的建设者。
15、重点知识重点考,一般知识辅助考。
16、克服家庭困难,做有担当的老师。
17、希望你们严于律己,勇立潮头,练好学习“基本功”,做初心不改的自律者。
18、用劳动来创造美的时候,美才能使人的情操更为高尚。
19、热爱教育,用心上好每一堂课,用镜头记录每一个学生的笑容,用心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20、教育,离开对心灵的触动,就不可能有成效!21、做人要豁达,斤斤计较的人,一生只得两斤。
2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青春活力,关键就是关注学生。
23、亲近学生.关心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24、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6、补一个知识上的漏洞胜过讲十节课。
27、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发出全部的热,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
28、让学生站在我的双肩上看到更壮丽的风景。
29、工作中,要让领导对你有信心,对同事要有宽心,对学生要有耐心。
30、既能是学生的生活成长引路人,又能是学生能畅谈兴趣想法的聆听者。
31、坚持写教育教学笔记.论文是教师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32、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
善学者原文及翻译
善学者原文及翻译
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翻译: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受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
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收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
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下手,时间长了,就会相互解脱分开。
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
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
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王夫之名言
王夫之名言篇一:王夫之有什么名言王夫之的教育思想王夫之有什么名言王夫之的教育思想王夫之简介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晚晴三大启蒙思想家。
王夫之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在朝官员,他小时候开始是在兄长王介之教育下学习,后来父亲辞官回家后又在其父亲的教育下学习。
他的学问非常好,从小就喜欢读书,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考中秀才。
但是在中举的道路上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两次虽然人们都佩服他的学问,但是他却没有考中举人,直到崇祯十五年的时候才与他的兄长同时考中举人。
王夫之生活的年代正是崇祯年间,当时的时局比较混乱,各地农民起义爆发,清朝军队也在关外虎视眈眈。
张献忠率农民军攻克衡阳以后曾将招王夫之和他的兄长一起前往为谋士,但是他们两个没有去,而是躲避了。
当李自成攻陷北京城以后,王夫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悲痛,甚至到了好几天不吃饭的地步。
之后清朝军队进入中原,王夫之投身到了抗击清朝军队的事业中,但是最终还是被清朝军队消灭了。
之后王夫之回到家乡隐居,在这里他发誓不剃发,终其一生也没有剃发。
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的著述,将自己的学问和思想进行总结,写出了诸多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巨作,他的思想从此影响社会,最终在七十九岁那年完成了自己最后一部著作之后去世,时年七十九岁。
王夫之名言王夫之作为晚明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有很多著作流传后世。
在这些著作中有很多名言名句,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他的名言名句涉及到的方面很广泛。
首先,是关于人性论的名言,王夫之说“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
”意思说人性并不是生下来就是终生注定了的,而是在这一生中逐渐发展变化而改变的,人的个性和各种习性都是在后天养成的,人性是可以主观养成的。
也正是他的这一论断,所以王夫之非常重视道德和习惯的养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严格要求改变原有的性情,这样也能印证自己的观点。
其次,是在教学方法的应用,王夫之说:“教者顺其性之所以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可矣。
善学者,师安逸而功倍
善学者,师安逸而功倍学习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善学者更是这个进步的推动者。
在学习的道路上,善学者能够安逸自在地进行学习,并且取得更多的成就。
这样的学者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善学者和安逸的环境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善学者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中取得成功,以及如何优化学习环境来培养更多的善学者。
在安逸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对于善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者们可以更加专注地进行学习,不受外界干扰和压力的影响。
他们可以更加自如地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受外界的制约和限制。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者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受社会的舆论和压力的影响。
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实践和创新,不受传统的束缚和禁锢。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者们可以更加轻松地与同行们互动和交流,不受分歧和矛盾的干扰。
善学者在安逸的环境中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学习,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制约,从而取得更多的成就。
优化学习环境对于培养更多的善学者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如何去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更好地培养善学者。
学校应该提供更加宽敞和明亮的教室,以便学生们更加舒适地进行学习。
教室的桌椅应该设计得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加舒适地进行学习。
教室的环境应该设计得更加安静和整洁,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加专注地进行学习。
学校应该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教学资源,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学习。
教学资源包括书籍、文献、资料、设备、设施等,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学校应该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的学习方式,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学习。
学校应该提供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学习氛围,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加自如地进行学习。
学校应该提供更加良好和稳定的学习气氛,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加安心地进行学习。
优化学习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成为善学者,不断开拓创新,取得更多的成就。
王夫之的哲理句子-名人名言
王夫之的哲理句子_名人名言1、身教重于言传。
2、学愈博则思愈远。
3、力行而后知之真。
4、知所不豫,行且通焉。
5、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6、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
7、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
8、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9、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10、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11、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
12、唐之乱,贿赂充塞于天下为之耳。
13、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14、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
15、晋之失败,贿赂己耳,交游己耳。
16、君子择交莫恶于易与,莫善于胜己。
17、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
18、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19、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20、耳限于所闻,则夺其天聪;目限于所见,则夺其天明。
21、政着于一时,而传于后世者显而易见,教垂于后,而其在当时则隐而难知。
22、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23、言期于理而已耳,理期于天而已耳。
24、唯智小而图大,志陋而欲饰其短者,乐引取之,以钳天下之口,而遂其非。
不然,望而知其为妄人,岂难辨哉?25、而有人焉,言不及於戏豫,行不急于进取,则奉天则以鉴之,而不见其过;将以为合于圣人之言,而未知圣人之言初不仅在于此。
26、侈口安危,则信其爱国;极陈利病,则许以忧民;博征之史,则喜其言之有余;杂引于经,则羡其学之有本。
27、道广而不精,存诚而不知闲邪,于以求知人之明,不为邪慝之所欺,必不可得之数矣。
28、唯于圣人之言,洗心藏密,以察其精义;则天之时,物之变,极乎深而研以其几。
29、无他,在知其人之言,而不知古今先哲之言也。
30、免役之愈于差役也,当温公之时,朝士已群争之,不但安石之党也。
31、日减日削,所存不给,有司抑有不容已之务,酷吏又以意为差遣,则条鞭之外,役又兴焉。
32、纳士于圣人之教,童而习之,穷年而究之,涵泳其中而引伸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教者必须是善学者
今年有幸参加在东南大学举办的第十二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收获多多,感慨多多。
一堂堂精彩的好课,一场场精辟的报告,都使我终生难忘。
刘德武老师的练习课,由结构的封闭性到结构的开放性,由目标的单一性到目标的多元性,由只关注知识到既关注知识又关注思维,使我大受裨益。
刘松老师、张齐华老师、罗鸣亮老师、王宏伟老师的课堂,就像一场辩论会,使我为之喝彩。
南师附小老师们的几堂课改研究课,使我感受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前沿思想。
徐长青老师的儿童哲学课,使我感受到教给儿童思维方法比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
郑毓信、刘良华教授的报告,精彩纷呈,他们的报告讲到了教师心坎上,道出了教师心声,指出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误区,为我们教师成长指明了方向。
这些大师们的课堂和教授们的报告之所以能这样精彩纷呈,这与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灵动的教育智慧是分不开的。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我渴望做一个富有底气、充满灵气、彰显大气的老师,让我的课堂变得鲜活、灵动。
然而,先天不足的我,常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教学的层次和境界始终满足不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
这时我深深的懂得,善教者必须是善学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学习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学习来丰盈我们的精神世界,积淀了我们的人文素养,滋养我们的教学灵气,提升我们的教学境界。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成为一个底蕴深厚,教艺精湛,智慧大气,富有魅力的现代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