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最新教案-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程(四) 精品
2024年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教案精华
2024年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教案精华一、教学内容1. 力学部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章《力的作用》、第三章《压强与浮力》、第四章《简单机械》。
2. 热学部分:第五章《热现象》、第六章《物态变化》。
3. 电学部分:第七章《电路》、第八章《电流与电压》、第九章《电阻与电功率》、第十章《磁现象》。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力学、热学、电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学部分的重点难点在于力的合成与分解、压强与浮力的计算、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热学部分难点在于物态变化的判断及热力学定律的应用;电学部分难点在于电路图的识别、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力学部分的力的合成与分解、压强与浮力的计算、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热学部分的物态变化、热力学定律;电学部分的电路图识别、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天平、电压表、电流表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
2. 复习内容:(1)力学部分: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压强与浮力的计算、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2)热学部分:讲解物态变化、热力学定律,通过实验现象进行阐述。
(3)电学部分:讲解电路图的识别、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计算,结合实验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针对复习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讲台解答问题,或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1. 力学部分:力的合成与分解、压强与浮力的计算、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2. 热学部分:物态变化、热力学定律。
3. 电学部分:电路图识别、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计算。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能量转换、电磁现象。
教学重点: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滑轮组、温度计、音叉、凸透镜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复习基础知识:(1)回顾第一章至第六章的主要知识点。
(2)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结合例题进行解析。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展示能量转换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1)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布置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及时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2)强调易错点,提醒学生注意。
7.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结构图: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2. 例题解析:板书典型例题及解题过程。
3. 重点、难点提示: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向右,另一个力向左,小车最终会向哪个方向运动?b. 一个人提着一桶水,当他的速度加快时,他对桶的提力会变大吗?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是如何转换成风能的?b. 热水器为什么能将冷水加热?2. 答案:(1)a. 小车最终会向右运动。
b. 不会,提力与速度无关。
(2)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转换成风能。
b. 热水器通过电能加热,将冷水加热。
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优质教案精华
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优质教案精华一、教学内容1. 力学部分:第一章至第六章,主要包括力的概念、运动与力、能量、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等内容;2. 热学部分:第七章至第十章,主要包括温度、热量、热力学定律、物态变化等内容;3. 光学部分: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学仪器等内容;4. 电学部分:第十五章至第十八章,主要包括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路等内容;5. 现代物理部分: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二章,主要包括原子核、电子技术、电磁波、现代物理技术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系统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学中的压强计算、光学中的透镜成像规律、电学中的串并联电路分析等;2. 教学重点: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热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光学中的光的传播规律、电学中的欧姆定律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滑轮、杠杆、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等);2. 学具:物理实验器材、计算器、笔记本、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结合教材例题,进行详细讲解;3. 随堂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2. 内容:按照教学章节,分板块展示重点、难点知识;3. 形式:采用图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直观展示知识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2)热学: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3)光学: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4)电学: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5)现代物理:选择题、填空题。
2024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案例
2024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案例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基础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1.力学部分: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压强、浮力等。
2.热学部分:温度、热量、比热容、热效率等。
3.电磁学部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磁现象等。
4.光学部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透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的基础知识及运用。
2.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电磁感应现象、光的折射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力学部分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拔河比赛、抛物线运动等,引导学生回顾力学基础知识。
2.知识点讲解(1)力的合成与分解: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牛顿运动定律:回顾牛顿运动定律,强调惯性、加速度等概念。
(3)摩擦力:讲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种类及计算方法。
(4)压强: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液体压强的特点。
(5)浮力:讲解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浮力原理。
3.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分析解题过程中的疑问和困难。
(2)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热学部分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烧水、散热器等,引导学生回顾热学基础知识。
2.知识点讲解(1)温度:讲解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热量:讲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传递方式及计算方法。
(3)比热容:讲解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4)热效率:讲解热效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提高热效率的方法。
3.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分析解题过程中的疑问和困难。
(2)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电磁学部分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机充电、电磁炉等,引导学生回顾电磁学基础知识。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全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初三物理总复习,主要涉及教材第九章《电学》和第十章《磁学》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的计算,磁场、磁感线、磁极的概念,电磁感应现象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学、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串并联电路的计算,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磁场、磁感线、磁极的概念,电磁感应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磁场演示器、磁铁、铁钉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欧姆定律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的计算等,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磁学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磁场、磁感线、磁极的概念,通过演示器展示磁场的分布,让学生理解磁学知识。
5. 电磁感应现象讲解(15分钟)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结合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感应过程。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明确作业要求和完成时间。
六、板书设计1. 电学知识框架2. 磁学知识框架3. 重点、难点提示4. 例题及解答5. 作业布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压、电流、电阻的值。
(2)分析题: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3)实验题: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感应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题目给定数据,运用欧姆定律公式计算得出。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15篇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大全15篇教案中的教学活动和方法都经过了反复实践和优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而变化的物理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难点:理解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课前复习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各有什么特征?其微观结构是怎样的?二、引入新课我们去商店购买粮食、蔬菜、水果时,我们关注的是物质的量的多少?售货员要用秤称量货物的质量的'大小。
在物理学里,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质量有什么特性?如何利用测量工具去测量物体的质量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三、新课教学1、质量①定义:在物理学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用字母m表示。
注意区分“物体”和“物质”的概念。
②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吨(t)1kg=103g,1g=103mg,1t=103kg③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学生阅读P12“科学世界”。
规定4℃时1dm3的纯水的质量为1kg。
并且用铂制作了标准千克原器,这个标准千克原器也叫“档案千克”。
④认识一些物体的质量(P9)2、质量的测量①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实验室用)磅(秤)、杆秤(生活中用)②认识天平:底座、支架、横梁、平衡螺母、托盘、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称量,感量。
a、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b、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当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幅相等时,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九年级物理复习课,主要复习教材中力与运动的关系、功与能量、压强与浮力三个章节的内容。
力与运动的关系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条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功与能量包括功的概念、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等;压强与浮力包括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的特点、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2. 理解功与能量的概念,能够计算机械效率和动能、势能的转化。
3. 熟悉压强与浮力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浮力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板运动员在滑板上做曲线运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思考。
2. 知识点讲解:a.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b. 二力平衡条件c.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滑板运动员做曲线运动的原因,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5. 知识点讲解:a. 功的概念、功率的计算b. 机械效率的计算c.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6. 例题讲解:计算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滑下后再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7.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8. 知识点讲解:a. 压强的计算b. 液体压强的特点c. 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9.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原因,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
10.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六、板书设计1. 力与运动的关系a.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b. 二力平衡条件c.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2. 功与能量a. 功的概念、功率的计算b. 机械效率的计算c.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3. 压强与浮力a. 压强的计算b. 液体压强的特点c. 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七、作业设计1. 计算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为10N,另一个力为8N,求物体的加速度。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电路分析、能量守恒的应用。
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现象、能量转换与守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滑轮组、电路图、磁铁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实验报告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1)力的合成与分解:引导学生复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牛顿运动定律:回顾牛顿三定律,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解释背后的物理原理。
(3)能量:讲解能量守恒定律,举例说明各种能量转换现象。
(4)电学基础:分析简单电路,引导学生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5)磁现象:介绍磁铁的性质,解释磁现象背后的原理。
3. 实践情景引入:(1)利用滑轮组进行力的合成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合成过程。
(2)设计电路图,让学生动手连接电路,观察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4. 例题讲解:(1)力的合成与分解例题:给出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解决问题。
(2)牛顿运动定律例题:分析物体运动过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现象。
(3)能量例题:计算能量转换过程,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4)电学例题: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2)牛顿运动定律练习:设计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能量练习:计算能量转换过程,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4)电学练习:分析电路图,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3. 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中考物理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电路分析。
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简单机械、透镜及其应用、电流与电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光线仪、电路元件等)。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起重机吊重物、眼镜的透镜、电路短路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重点难点内容,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与例题相似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个性化辅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六、板书设计1. 力学部分: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简单机械2. 光学部分:光的反射与折射透镜及其应用3. 热学部分:热传递与热量4. 电学部分:电流与电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题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电路分析练习题2. 答案:见附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物理科普读物,提高兴趣。
组织物理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互动环节4.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如力、能量、电流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力学和电学相关的问题。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与摩擦力、重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力学基础知识,能量与能源的转换,电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验器材(如弹簧秤、滑轮、电池、灯泡等)。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如运动员推铅球、电路的点亮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实验演示与操作(15分钟):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
6.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键点。
六、板书设计1. 章节及重点内容。
2. 例题及解答步骤。
3. 实验原理和结果记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力的测量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简述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原理。
描述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2. 答案:力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如使用弹簧秤直接测量重力,使用滑轮和绳索间接测量力的大小。
加速度a = F/m = 20N / 5kg = 4m/s²。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原理:物体在高度变化过程中,势能转换为动能;在弹性形变过程中,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复习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物理科普书籍,参加科学活动,提高物理素养。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教案5篇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自我介绍二、引入[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
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四、小结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2024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计划(4篇)
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初三物理科已全面进入中考复习工作,面对中考复习,我们是以《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
在复习中,强化基础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教学中,加强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力争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合格率达____%以上。
2、强化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各种类型的考题,能熟练运用多种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3、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力争中考平均分达____分以上,优分率达____%以上,及格率达____%以上,低分率控制在____%以内。
三、教学措施1、对学生要严格要求。
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但学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强。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
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2、要重视基础教学:物理现象、规律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是教学的基础。
因此,认真研究书本中出现的每个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应灵活多样、适当拓宽,促进有意义学习。
不做超过课程标准的繁难试题,提高学习效率。
3、联系实际:注意观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理现象(如家用电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设计实验,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对习题中出现的与生活相关的电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是学好电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题论题。
能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学好物理的必经之路。
4、关注探究:在中考的各类试题中,实验与探究题所占的比例既是的,也是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头疼的问题。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5篇)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5篇)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篇1)一、教学思想: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
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针对初三学生的特点,教学上打算在全面抓好的同时,拔出一部分尖子起领头作用,对有学习积极性而基础一般和较差的人给予大力的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躺倒不学的人首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在采用较低难度的作业和要求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理论学习: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2、备好每堂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做好各阶段的总体备课工作,对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4、做好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中考为指挥棒,以自主、创新、合作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批改作业精批细改好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师生都心中有数。
对每位同学的作业订正和掌握情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6、做好课外辅导课后能对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指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使优生尽可能”,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生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激光源、各种透镜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完成光路图:空气玻璃水空气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
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进行新课: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示)2、透镜的做法: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单位是什么?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
会聚、发散的结论。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重、难点:1、试验的过程。
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教案精华
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教案精华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初三物理教材,全面复习第一章至第八章的核心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力学基础、机械运动、声音与光、热学、电学、磁学、现代物理技术基础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学、电学、磁学等综合应用题型的解题方法。
重点:基本概念、原理、定律的掌握;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知识点梳理与讲解(25分钟)按照教材章节顺序,逐一梳理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3. 例题讲解(15分钟)精选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讲解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配合例题,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学生互动(10分钟)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解答疑惑,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框架图2. 重点概念、原理、定律3. 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4.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综合题: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加速度等。
(2)电学综合题:分析电路图,计算电阻、电流、电压等。
(3)磁学综合题:解释磁现象,计算磁通量等。
2. 答案:(1)运动速度v=5m/s,加速度a=2m/s²。
(2)电阻R=10Ω,电流I=2A,电压U=20V。
(3)磁通量Φ=0.5Wb。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分析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推荐物理学科拓展读物,提高学生物理素养。
(2)组织物理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024年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
2024年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深化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声现象2.热现象3.光现象4.电学5.磁学6.简单机械三、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性。
3.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回顾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传播。
(2)声音的三大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三大特征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分析噪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探讨控制噪声的方法。
2.热现象(1)温度和热量:讲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温度是物体热冷程度的度量,热量是能量的一种传递形式。
(2)热传导、对流和辐射: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三种热传递方式的特点。
(3)物态变化:分析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讲解物态变化的过程和条件。
3.光现象(1)光的传播:介绍光的传播方式,让学生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和折射: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让学生掌握反射和折射定律。
(3)光学仪器:分析透镜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4.电学(1)电路元件:介绍电路元件的种类、功能和连接方式。
(2)电路图: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能够看懂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3)电功和电功率:分析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5.磁学(1)磁体和磁场的性质:讲解磁体和磁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磁场的方向和磁力线的分布。
(2)电流的磁效应:分析电流产生磁场的原因,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磁效应。
(3)电磁感应:讲解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6.简单机械(1)杠杆:分析杠杆的分类、原理和应用,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掌握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 了解电磁波的传播特点,掌握电磁波在真空中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3. 学会运用电磁波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流的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教学重点:安培环路定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波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磁场演示器、电磁波发射器、接收器;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磁波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电流表指针偏转,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磁场现象;2. 例题讲解:讲解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解析;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电流的磁场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磁场的变化;5. 知识拓展:介绍电磁波在通信、医学等领域的应用;6. 课堂反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第十二章电与磁第一节电流的磁场第二节电磁感应2. 第十三章电磁波第一节电磁波的传播第二节电磁波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安培环路定理;(2)阐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3)简述电磁波的传播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安培环路定理:在磁场中,通过任意闭合回路的电流等于该回路所围面积内磁通量的变化率;(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磁感应强度和相对速度有关;(3)电磁波的传播特点:具有波动性、电磁性、无静止质量、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流的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传播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能力;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电磁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4年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2024年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性质、分布规律以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使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电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重点:磁场的性质与分布,电磁铁的应用,电路的设计与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导线、电池、电磁铁、电路图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磁铁、导线、电流表、电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场的存在及其性质。
2. 例题讲解:(1)磁场的基本概念及性质;(2)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3)电磁铁的原理及电路设计。
3. 随堂练习:(1)判断磁场的方向,绘制磁感线;(2)分析电磁感应现象,推导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使电磁铁具有吸引铁钉的能力。
4. 分组讨论:每组针对随堂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磁场的性质与分布;2.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3. 电磁铁的原理与电路设计;4. 重点、难点提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磁场的性质及磁感线的绘制方法;(2)解释电磁感应现象,推导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设计一个电路,实现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功能。
2. 答案:(1)磁场性质:磁力线从磁北极出发,回到磁南极;(2)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3)电路设计:电池正极接电磁铁,负极接导线,导线绕电磁铁一周,形成闭合电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磁场的性质、电磁感应现象及电路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电路连接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践操作训练。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磁场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发电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教案(四) 苏科版
机械能和内能(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通过实例分析能的相互转化。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教学重点:】能的存在方式和影响因素【教学难点:】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过程:】一、复习要点:1.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__,其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__,其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__,其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和分子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_。
物体的内能与_________和_______有关;_________越高,________越多,物体的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是能量发生了转移,发生的条件是温差,而___________是能量发生了转化,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发生了转化。
二、典型例题:1.动能、势能、机械能:(2011常州)7、小明去商场购物,自动扶梯将他从一楼匀速送上二楼,在这个过程中,他的()A、势能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B、势能不变,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势能增大,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D、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2.内能:(2012宿迁市)14.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轮胎停在水中,通过▲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3.改变内能的方式:(2011苏州)16.图甲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乙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4.能量的相互转化:(2012无锡市)7.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下滑.在这一过程中,他的()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机械能保持不变D.机械能一定减少三、当堂检测:1.(2011泰州)6.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 B.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水沸腾时水蒸气顶起水壶盖2.(2011徐州)6.子弹能够轻易射穿靶子,是因为子弹具有较大的A.内能B.动能C.重力势能 D.弹性势能3.(2011南通)7.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NP固定在竖直平面内,NP段水平.一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是A.M到N的过程,势能不变B.M到N的过程,动能减小C.N到P的过程,势能增大D.N到P的过程,动能不变4.(2012盐城市)7.关于滚摆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降过程中动能不变B.最低点动能为零C.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D.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5.(2012苏州市)10.下列现象中,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6.(2012常州)13.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玩具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跑动,此过程中玩具车能量的变化情况是 ( )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C.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D .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7.(2011无锡)24.火山爆发是由于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突破地壳,喷涌而出.这说明流出的岩浆具有动能,它是由▲能转化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程(四)一、主要内容:初中物理总复习:第一册第七章质量和密度二、学习指导1.质量的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质量的单位国际通用单位:千克(kg)其他常用单位:吨、克、毫克换算关系:1吨=103千克 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1千克=106毫克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而改变4.质量的测量(1)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器具有:杆秤、台秤、案秤和电子秤等,在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常用天平有两种:物理天平和托盘天平.(2)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前先观察:(a)观察最小刻度:即游码标尺上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克;(b)观察天平的最大秤量值:(又叫称量)即最多能测量多少克.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校正零点,调节横梁平衡.具体步骤:i)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ii)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在中线两侧摆动的幅度相等.(c)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里,把砝码放在右盘里,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d)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右盘里所有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5.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6.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其他单位:克/厘米3换算关系:(以水的密度为例)1.0×103千克/米3=1.0×103×3631010厘米克=1.0克/厘米3它表示1米3的水质量是103千克,即1厘米3的水质量是1克.7.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值一般是不相同的.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都是相同的,即密度是相同的,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无关,忽略温度的影响,可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大小是不改变的.8.密度的计算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密度的计算公式:ρ=vm 式中m 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用千克;v 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用米3;则ρ表示这物体的材料密度,单位即为千克/米3如果m 的单位克,v 的单位用厘米3,则ρ的单位即为克/厘米39.密度的测定根据密度的计算ρ=vm,可知测定密度的基本方法是: (1)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2)如果是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有关数据,计算出体积v.如正方体的体积v =l 3,球体体积v =34πR 3,圆柱体体积v =πr 2h 等. 如果是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且不溶于水,则可采用量筒(或量杯),由量筒中水面放入 物体后与放入物体前的两次液面示数差来测出固体体积v. (3)将测出的物体质量m 与体积v,代入公式ρ=vm求出组成物体的材料密度. (4)量筒(量杯)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体积,选择适当的量筒或量杯.b.观察量筒刻度每一小格表示的数值是多少.c.量筒必须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中d.观察量筒液面到达的刻度值,视线要跟液面相平. 量筒和量杯的刻度单位是毫升(或升).1升=1分米3, 1毫升=1厘米310.密度的应用 (1)计算质量若已知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材料密度,则可用公式m =ρv 求出物体质量 (2)计算体积若已知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材料密度,则可用公式v =ρm求出物体的体积.(3)鉴别物质若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或已测出质量和体积,即可用公式 =vm求出密度,通过查密度表,就可知是何种材料构成的物体.三、典型例题例1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 .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B .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C .一块铜在地球上时的质量比在月球上时的质量大D .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分析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值不会随物体外界的条件变化而变化.物体的形状变化了,例如一块铁无论用它制成铁锤还是制成铁管,只要保持铁的多少不变,那么其质量的值是不变的.当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论它是处于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只要它含有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那么它的质量值是不变的,例如一块铅熔化成液体后,其质量不变.一块铜由北京带到南京,再由宇航员带到太空和月球上,它含有铜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质量也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一块铜加热后,温度升高,它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也不随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D例2 使用指针向上指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A .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B .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C .使用的砝码已磨损D .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标尺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标尺不垂直分析 天平使用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测量之前和测量过程中要保证横梁平衡.选项A 和B 的情况是天平调节中出现的错误.在天平未开始测量时,天平横梁向右侧倾斜,右侧质量大于左侧质量,这样最后即使天平保证平衡,砝码的质量也会小于测量的真实值.同样道理,指针向左侧偏,则会出现测量值偏大的错误.如果不注意保护砝码,使砝码质量小于标准值,就需要多加砝码才能保证天平平衡,因此,最后读取的砝码值会偏大.选项D 是在测量中没有使天平平衡,头向右偏,视线使原本向右偏的指针与标尺的零刻度线重合了,这样实际上右盘中砝码质量大于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出现测量值偏大的错误. 答案:A例3 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 ).A .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 .质量变小、密度变大.分析 质量是物体的特性,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一瓶油倒掉一些后,作为物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作为物质却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 C .例4 一块体积是100厘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 A.仍是100厘米3 B.大于100厘米3C.小于100厘米3D.无法确定分析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当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改变时,物体的 体积、密度等通常会发生变化,但是物体的质量大小是不会变化的.因此,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和冰的质量是相等的,即m 冰=m 水.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是由物质本身性质决定的,虽然忽略温度的影响,物质的密度大小是不会改变的,但是状态改变时,密度却是要改变的.查密度表可得: ρ水=1.0×103千克/米3, ρ冰=0.9×103千克/米3,即ρ水>ρ冰,而v 水=水水ρm ,v 冰=冰冰ρm .则可知: v 水<v冰.解答 应选C.例5 有一块长方形的均匀铝箔,你能不能用天平和刻度尺求出它的厚度?如果能,说出你的办法.分析 利用密度的知识,能够求出该铝箔的厚度.用天平可测出铝箔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铝箔的长和宽后即可求出铝箔的面积,由质量和铝箔的密度能求出铝箔的体积,再由体积、面积即可求出铝箔的厚度.解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铝箔的质量m. (2)由公式v =铝ρm计算出铝箔的体积. (3)用刻度尺量出铝箔的长a 、宽b,计算出铝箔的面积s =ab(4)由h =s v =abm 铝ρ.求出铝箔的厚度.例6 一个用模子浇出的钢铸件,质量是154.4千克,它所用的实心木模的质量是14千克,木模的密度是0.7×103千克/米3,钢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试判断这铸件有没有气孔.分析 用模子浇出的钢铸件是利用木模来成形的,因此钢铸件和木模有完全相同的形状和体积.但由于是由不同的材料构成的,因此它们的密度和质量都不同.判断钢铸件有没有气孔,实际上就是判断钢铸件是不是完全实心的.由木模的质量和密度可求出木模的体积,这等于钢铸件的体积;由钢铸件的体积和密度可求出实心钢铸件的质量(即没有气孔时的质量),和钢铸件的实际质量相比较,即可判断出钢铸件有无气孔.另外,如通过比较体积和密度也能判断出钢铸件有无气孔.解 m 1=154.4千克,m 2=14千克, ρ1=7.8×103千克/米3, ρ2=0.7×103千克/米3实心木模的体积: v 2=22m ρ=33/107014米千克千克⨯⋅=20×10-3米3钢铸件的体积: v 1=v 2=20×10-3米3钢铸件如没有气孔,则其质量应该是:m 1⨯=ρ1v 1=7.8×103千克/米3×20×10-3米3=156千克 ∵156千克>154.4千克 说明此钢铸件有气孔例7 一空瓶质量200克,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克,现向一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质量共为1000克,然后再向瓶内灌满水,用天平测得此时的总质量为1410克.求瓶内金属的密度.分析 由空瓶质量及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可求出瓶内的水的质量,并再由水的密度可求出水的体积,即瓶的容积.由空瓶质量及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可求出金属颗粒的质量;由瓶内再灌满水后的总质量可求出后装入的水的质量,并进一步求出其体积;用瓶内容积减去后装入的水的体积即可求出金属颗粒的体积.最后,将金属颗粒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公式ρ=vm即可求出该金属的密度. 解 m 1=200克,m 2=700克,m 3=1000克,m 4=1410克, ρ水=1克/厘米3瓶内装满水时,所盛水的质量: m 水=m 2-m 1=700克-200克=500克 盛满水时,水的体积:v 水=水水ρm =3/1500厘米克克=500厘米3则瓶内容积: v =v 水=500厘米3瓶内金属颗粒的质量:m 金=m 3-m 1=1000克-200克=800克 瓶内后装入的水的质量:m 水⨯=m 4-m 3=1410克-1000克=410克 瓶内后装入的水的体积:v 水’=水水ρ,m =3/1410厘米克克=410厘米3金属颗粒的总体积:v 金=v -v 水⨯=500厘米3-410厘米3=90厘米3金属颗粒的密度: ρ=金金v m =390800厘米克=8.9克/厘米3即金属密度为8.9×103千克/米3例8 两个体积均为5.62 ,颜色、形状完全一致的纪念币,它们的质量分别为49.91g和108.47g ,你能否知道它们各是什么金属制成的吗?分析 人们常常用物质的密度来鉴别不同的物质.根据密度公式 ,可分别求出两个纪念币的密度.然后查物质的密度表,即能知道它们是什么金属制成的. 解题已知:求:解:质量为49.91g 的纪念币的密度为质量为108.47g的纪念币的密度为答:查表后可知第一个纪念币是铜制成的,第二个纪念币是用金制成的.例9 2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多少?()分析本题可采用“分析法”.所谓分析法,就是从题目所要求的物理量出发,联系运用的物理规律和公式,通过逐步推理直到已知条件满足,可以求出为止.要求体积增大了多少,已知水的体积,则需求冰的体积,已知冰的密度,根据,则需求出冰的质量,而冰的质量与水的质量相等是题目中隐含的已知条件,即水结成冰,密度改变,体积改变,但质量不变,所以求冰的质量就转化成求水的质量.而水的密度与体积都已知,此题可解.解法一kg本题还可以用比例法求解,因为冰、水的质量相等.所以冰、水的体积跟它们的密度成反比.解法二例10 石油可以用油罐车来运输,它的密度是.如果每节油罐车的容量是80,运输2000t石油需多少节油罐车?分析本题是利用密度知识联系实际的问题.可先计算2000t石油有多大体积,除以每节油罐车的容量,即得所需多少节油罐车.此题也可以先计算出每节油罐车所装石油的质量,然后用2000t石油的总质量除以每节油罐车所装石油质量,即得所需油罐车的节数.解题已知:求:解法一 2000t石油的总体积油罐车的节数应取整数30节解法二每节油罐车所装石油质量所需油罐车的节数应取整数30节答:需30节油罐车.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一根大头针的质量是80毫克=__________千克;一个苹果的质量约是150克=__________千克;一条鲸的质量可达1.5×102吨= __________千克;能装5升水的水壶容积是__________米3;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等于__________克/厘米3,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一块质量为m,密度为 的金属切去一半,剩余部分的质量为__________,密度为__________.4.二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其中液面较低的一瓶里面装的是__________.5.1吨水结成冰后, 质量是__________千克,体积是__________米3.6.某液体测得质量为355千克,体积为0.5米3,其密度为__________克/厘米3,这种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7.一只茶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2千克,若用它去装酒精,最多能装________千克.8.比较相同体积的水银和水,水银的质量是水的质量的________倍;比较相同质量的水银和水,水的体积是水银体积的________倍.9.制造风筝要尽可能选用密度__________的材料,制造机器底座要尽可能选用密度__________的材料.二、选择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质量相同的物体密度也相同D.不同物质制成的等质量的实心物体,体积一般不相等11.一个能装下1千克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千克的( ) A.酒精 B.汽油 C.硫酸 D.冰12.一实心木块的体积是实心砖块的体积的2倍,它的质量是砖块的一半,那么木块的密度与砖块的密度之比为( )A.1:2B.1:4C.2:1D.4:113.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其中间空的部分最大的球是(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确定 14.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ρ1、ρ2,取它们相等的质量制成合金,则此合金的密度为( )A.221ρ+ρ B. 21212ρ+ρρρ C.21ρρ D. 2121ρ+ρρρ15.铜球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投入盛满水的量筒中,溢出的水的体积是10厘米3,则( )A.量筒中水的体积是89厘米3B.铜球的质量是89克C.铜球的质量是10克 C.量筒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89克三、计算题16.有一质量为0.3千克的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为0.8千克;若装满某种油时,总质量为0.7千克,试求这种油的密度.17.测得一块铜和铝的合金块,质量是17千克,体积是4.0×10-3米3,求该合金块含铜、铝质量各多少?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8×10-5 、0.15、1.5×105、5×10-32. 0.8、1厘米3的酒精质量是0.8克 2. 2m、ρ.3. 水4. 1×103、1.15. 0.71、汽油6. 1.67. 13.6、13.68. 较小、较大二、选择题10.D 11.C 12.B 13.A 14.B 15.B三、计算题16.v =ρm=0.5×10-3米3ρ⨯=v m '=0.8×103千克/米317. m 铜+m 铝=17千克铝铝铜铜ρ+ρm m =4.0×10-3米3m 铜=8.9千克m 铝=8.1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