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全套课件圆锥曲线方程:轨迹方程问题(PPT)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考纲《圆锥曲线与方程》课件25 文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考纲《圆锥曲线与方程》课件25 文
(1)试求椭圆 M 的方程;
(2)若斜率为12的直线 l 与椭圆 M 交于 C、D 两点,点 P1,32 为椭圆 M 上一点,记直线 PC 的斜率为 k1,直线 PD 的斜率为 k2,试问:k1+k2 是否为定值?请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平面区域 Ω:||xy||≤≤2 3 是一个矩形区域, 如图 12-1-2(1).
2.椭圆的方程与几何性质
1.若椭圆x22+ym2=1 的离心率为12,则实数__m__=__32_或__83__. 2.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 8,离心率是34,则此椭圆的标准方 程是__1x_62_+__y7_2_=__1_或__x7_2_+__1y_62_=__1_.
3.已知椭圆一个焦点到长轴1两个顶点间的距离分别是 3 3, 3,则椭圆的离心率是__2__.
2
考点 1 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
例 1:根据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已知 P 点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 P 到两焦点
的距离分别为43 的一个焦点;
5和23
5,过 P 作长轴的垂线恰好过椭圆
(2)经过两点 A(0,2)和 B12,
3.
解题思路:(1)设出标准方程,结合第一定义,求出长轴长, 依题意结合图形求出短轴长.(2)设椭圆方程直接带入 A、B 两 点求出待定系数.
【互动探究】 3.如图 12-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ax22+by22=1(a>b>0)
的焦距为 2c,以 O 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作圆 M,若过点 Pac2,0, 2
所作圆 M 的两切线互相垂直,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2___.
图 12-1-1
例 4:(2010 年深圳调研)已知椭圆 M:ax22+by22=1(a>0,b>0) 的面积为 πab,且 M 包含于平面区域 Ω:||xy||≤ ≤2 3 内,向 Ω 内 随机投一点 Q,点 Q 落在椭圆 M 内的概率为π4.

《高三数学轨迹方程》PPT课件

《高三数学轨迹方程》PPT课件
说明:用交轨法求交点的轨迹方程时, 不一定非要求出交点坐标,只要能消 去参数,得到交点的两个坐标间的关 系即可。交轨法实际上是参数法中的 一种特殊情况。
六、点差法:
例6(2004年福建,22)如图,P是抛物线C:y 1 x 2
上一点,直线 l过点P且与抛物线C交于另一点Q。2 若直线 l 与过点P的切线垂直,求线段PQ中点M的
练习:(待定系数法题型)在 PMN 中,
tan PMN 1 , tan MNP 2 ,且 PMN
2
的面积为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以M,N为焦点, 且过点P的椭圆方程。
二、定义法题型: 例2 如图,某建筑工地要挖一个横截面为半圆的柱 形土坑,挖出的土只能沿AP、BP运到P处,其中 AP=100m,BP=150m,∠APB=600,问怎能样运 才能最省工?
2.要注意求得轨迹方程的完备性和纯粹性。在最后 的结果出来后,要注意挖去或补上一些点等。
【典型例题选讲】 一、直接法题型:
例1 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Q(2,0),圆C的方程
为 x 2 y 2 1 ,动点M到圆C的切线长与 MQ的
比等于常数( 0) ,求动点M的轨迹。
说明:求轨迹方程一般只要求出方程即可,求轨迹 却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要说明轨迹是什么。
的结果出来后,要注意挖去或补上一些点等。
【作业】教材P131闯关训练。
然而作差求出曲线的轨迹方程。
二、注意事项:
1.直接法是基本方法;定义法要充分联想定义、灵 活动用定义;代入法要设法找到关系式x’=f(x,y), y’=g(x,y);参数法要合理选取点参、角参、斜率参等 参数并学会消参;交轨法要选择参数建立两曲线方 程再直接消参;几何法要挖掘几何属性、找到等量 关系。

圆锥曲线与方程 课件 (共59张PPT)

圆锥曲线与方程 课件 (共59张PPT)

(2) 、已知点 M 到点 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 l:x+5=0 的距离小 1,求点 M 的轨迹方程.
解析: 如图, 设点 M 的坐标为(x, y), 由于点 M 到点 F(4,0) 的距离比它到直线 l:x+5 =0 的距离小 1,则点 M 到点 F(4,0) 的距离与它到直线 l′:x+4=0 的距离相等,根据抛物线的定 义可知点 M 的轨迹是以 F 为焦点,直线 l′为准线的抛物线, p 且 =4,即 p=8. ∴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y2=16x. 2
归纳总结
求轨迹方程时,如果能够准确把握一些曲线的定义,先判断 曲线类型再求方程,往往对解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以致用
x2 y2 P 是椭圆上任 F2 是椭圆 2+ 2=1(a>b>0)的两焦点, (1)F1、 a b 垂足为点 Q, 从任一焦点引∠F1PF2 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 一点, 则点 Q 的轨迹为( A.圆 C.双曲线 ) B.椭圆 D.抛物线
问题探究 探究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例 2、 (1)设直线 l :y =kx +1,抛物线 C:y2=4x,当 k 为何值时,l 与 C 相切、相交、相离.
y=kx+1 解析 联立方程组 2 y =4x 整理得 k2x2+(2k-4)x+1=0. 当 k≠0 时,方程 k2x2+(2k-4)x+1=0 为一元二次方程. ∴Δ=(2k-4)2-4k2=16(1-k). ,消去 y,
∵|BC|=6,∴|BM|+|CM|=6. 又∵动圆过点 A,∴|CM|=|AM|,则|BM|+|AM|=6>4. 根据椭圆的定义知,点 M 的轨迹是以点 B(-2,0) 和点 A(2,0)为 焦点的椭圆,其中,2a=6,2c=4,∴a=3,c=2. ∴b2=a2-c2=5. x2 y2 故所求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 =1. 9 5

2020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轨迹方程的求法》课件(共18张PPT)

2020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轨迹方程的求法》课件(共18张PPT)

所以点A的坐标满足方程 (x 1)2 y2 4
即 (x0 1)2 y02 4.
(2)
把(1)代入(2)得 (2x 4 1)2 (2 y 3)2 4
整理得 (x 3)2 ( y 3)2 1
2
2
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3 , 3)为圆心,半径长为1的圆。 22

22yx得

x1 y1

3x 4 2
3y 1 2
又B在抛物线y 2

4x上,
y12

4
x1

(
3
y 2
1)
2

4
3x 2
4
整理得( y 1)2 8 (x 4) 33 3
三、定义法
分析题设几何条件,根据所学曲线的定义, 判断轨迹是何种类型的曲线,直接求出该曲 线的方程.
-20
点P的轨迹方程为 x 2 y 2 1
16 7
-10
A
B
10
-5
-10
课后练习:
已知 圆A的方 程为( x 3)2 y 2 16, B(3,0)为一 定点, 15 M为 圆A上 的 一 个 动 点, 线 段MB的 中 垂 线 和 直 线AM
的交点为P, N为垂足,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10
【例题1】
ABC的两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5,0), B(5,0), 边AC , BC
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 9 ,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25
解:设顶点C的坐标为( x, y), 则有
k AC

y x5
(x 5)
, kBC

x
y 5
( x 5)

圆锥曲线中的轨迹问题-高考数学复习课件

圆锥曲线中的轨迹问题-高考数学复习课件
由①②及y=kx+b消去k,b,得x2+y2-4px=0(y≠0).
又点(4p,0)满足x2+y2-4px=0,
所以点M的轨迹方程为x2+y2-4px=0.
感悟提升
1.参数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1)选择坐标系,设动点坐标P(x,y); (2)分析轨迹的已知条件,选定参数(选择参数时要考虑,既要有利于建立方程 又要便于消去参数); (3)建立参数方程; (4)消去参数得到普通方程; (5)讨论并判断轨迹. 2.常用的消参方法有:代入消参,加减消参,整体代换法,三角消参法(sin2θ +cos2θ=1)等,要特别注意:消参前后变量x,y的取值范围不能改变.
则 x1+x2=2(2pk-2 kb),x1x2=bk22, 所以 y1y2=(kx1+b)(kx2+b)=k2x1x2+kb(x1+x2)+b2=4kpb. 由OA⊥OB,得x1x2+y1y2=0,则b=-4pk.① 设点M(x,y)(x≠0,y≠0), 由 OM⊥AB,知xy·k=-1,则 k=-xy.②
2
法二 设N(x,y),M(x0,y0)(x0≠0).
由题意知B1(0,-3),B2(0,3), 所以 kMB1=y0x+0 3,kMB2=y0x-0 3. 因为 MB1⊥NB1,MB2⊥NB2,所以直线 NB1:y+3=-y0x+0 3x,①
直线 NB2:y-3=-y0x-0 3x,②
联立①②,解得x=y20x-0 9, y=-y0.
解 法一 设直线MB1:y=kx-3(k≠0), 则直线 NB1:y=-k1x-3.① 直线 MB1 与椭圆 C:1x82+y92=1 的交点 M 的坐标为2k122+k 1,26kk22+-13.
则直线 MB2 的斜率为 kMB2=62kk22- +1231k-3=-21k. 2k2+1

高考数学第1轮总复习 全国统编教材 8.4轨迹和轨迹方程(第2课时)课件 理

高考数学第1轮总复习 全国统编教材 8.4轨迹和轨迹方程(第2课时)课件 理
2
且与抛物线C交于另一点Q.
若直线l与过点P的切线垂直,
求线段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解:设P(x1,y1)、Q(x2,y2)、M(x0,y0), 依题意知x1≠0,y1>0,y2>0. 由 y 1 x2①由①得y′=x,
2
所以过点P的切线的斜率k切=x1.
11
所以直线l的斜率 kl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 -
21 ; 6
解法2:设点P的坐标为(x,y).
因为A(x1,y1),B(x2,y2)在椭圆上,
所以 x12
y12 4
1,④
x22
y22 4
1.⑤
由④-⑤得
x12
-
x22
1 4
(
y12
-
y22
)
0,
所以
(
x1
-
x2
)(
x1
x2
)
1 4
(
y1
-
y2
)(
y1
y2
)
0.
当x1≠x2时,有
x1
x2
1 4 ( y1
1
1(x 0).
方得则将所法 上 以xy01 -式2Pyyx:2Q11 代--的xy由1222入x中12yk-1②l12点x式12-22Mx1x112并,,12的(所yx整21轨以理x迹221x)x(2,21方x,1-得xx程-02x)10为y.x0x102(yxxx1022-,xx222)1x202 1x2
解:设椭圆下方的焦点为F(x0,y0), 由定义知 | AF | 1 , 所以|AF|=1,
22
故点F的轨迹方程为(x0-1)2+(y0-2)2=1. 又所设以椭点圆P的下轨方迹顶方点程为是P((xx,-y1)),2则+(x320=yx-,2y0)=2=132. y,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PPT课件.ppt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PPT课件.ppt
2、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性质及解析几何中所 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都是解题的必备知识,要注 意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
3、圆锥曲线的对称曲线(包括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 处理,通常可用代入法进行求解。
1、(2001年上海高考试题) 设P为双曲线x2-4y2=4上一动点,O为坐
标原点,M为线段OP的中点,则点M的 轨迹方程是_____x_2-_4_y_2_=_1______
代入法:当动点 随某已知曲线上的点运动而运动时,将已知曲
线上的点用动点的坐标表示,并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化简得轨迹 方程。(亦叫相关点法或动点转移法。)与已
运用代入法的关键是找出动点已知曲线点的的坐标的相互关 系式。
求轨迹方程的注意事项:
1、注意求“轨迹”与“轨迹方程”的不同要求。“求 动点的轨迹方程”只需求出轨迹方程,标出变量x,y的范 围;而“求动点的轨迹”除了上述要求外,还需指出曲 线的图形,并说明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等有关数据。
一、求轨迹的常用方法: 1、直接法 (五步法、定义法 ) 2、间接法 (代入法、参数法)
二、求轨迹方程的注意事项:
一、求轨迹的常用方法:
五步法的关键:找出限制(约束)动点运动所满足的条件。
定义法:分析条件,判断轨迹是什么曲线,从而利用曲线的定
义或利用其一般形式采用待定系数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一般地,与焦点、准线、e有关的问题,要注意运用圆锥曲线的第 二定义;与两定点的距离和、差有关的问题要用第一定义。

x
0
y0
= =
3 2 y
x ,代入得( 3 2
x
- 1)2
1
+ (y -
2)2
=
1,即 4
9(x - 2)2 + 4(y - 2)2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y
P A


M
x 轴,
O
B

l x
5 QA QA QB 4 2 ( 2) 3 QA QB 1 QB 2 2 2 2 QA QB AB 3 cos AQB 2QA QB 5
4 tan AQB 3
2
6 .求经过点 M ( 1 , 2 ),以 y 轴为准线, 1 率为 的椭圆的左顶点的轨迹 方程。 2
解:设左顶点A( x, y ),显然x 0,
焦点F ( x0 , y ) x0 x 1 3 由第二定义, x0 x , x 2 2 3 即F ( x, y ), M (1,2)在椭圆上, 2
2设Q是圆C:(x+1)2+y2=16上的动 点,另有A(1,0),线段AQ的垂直 平分线交直线CQ于点P,当点Q 在圆上运动时,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2 2 x /4+ y /3 =1 总结:在熟知各种曲线(如:圆,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的基 础上,分析动点运动规律符合某已 知曲线的定义,然后设其方程求出 方程中的待定系数。
一、基本方法
1、直接法:(1)建系、设点 (2)写出属性(3)坐标代入并化简 (4)检验
2、定义法:由圆锥曲线的定义,直接 写出圆锥曲线方程。
3、几何法:求动点轨迹时,动点的几何性 质与平面几何中的 定理及有关平面几何知 识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可由此写出动点轨 迹。
4、转移法:某一动点的运动规律与另一个点运 动有关,而另一点 的运动轨迹可求,可利用此 法将动点转移到另一点轨迹上,即可求。 5、参数法:变量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寻求, 可适当选择参数,由此表示参数方程,然后 消 参为普通方程。 6、交轨法:曲线与曲线的交点随曲线变化, 如果求此交点轨迹,可将适合每一条件的轨 迹求出,联立后轨迹方程可求出。
2 2
2 . ABC 的两个顶点坐 B ( 标 0 ,6 ) 和 分 C ( 别 0 , 6 是 ), 4 另两 AB 边 ,AC 的 斜 率 的 乘 , 积是 9 求顶 A 的 点轨迹方程。
y6 y 6 解:设 A( x, y),则kAC , kAB x x 2 4 y 36 4 kAC kAB 2 9 x 9 x2 y2 1( y 6) 81 36
3. A, B是两个定点,且 AB 2,动点M到 点A的距离为4,线段MB的中垂线l交MA 于P点。(1)当M变化时,建立适当的坐 标系,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2)设点Q是(1)中轨迹上的一点,且 QA QB 1,求 tanAQB的值
( 1 )连 PB , 由 l 是 MB 的中垂线 知 PB PM PA PB PA PM MA 4 2 P 在以 A , B 为焦点的椭圆上, 取 AB 所在直线为 AB 的中点为原点建系 x y 1 4 3
2
2
Y
2 若动圆 M 与圆 O 1内切 MP r , MO MP MO
1 1

r2 26
2


M
P
O
O1 X

M 在以 P , O 1 为焦点的双曲线(右支 a 1, c 3 b 8, 动圆圆心轨迹方程: 综上:轨迹方程为:
2

y x 1( x 0 ) 8 2 y 2 x 1( x 0 ) 8
解:设动圆M 半径为 r 1 若动圆 M 与圆 O1外切

P
M
O
MP r , MO 1 2 r MO 1 MP 2 6 M 在以 P , O1为焦点的双曲线(左支) a 1, c 3 b圆圆心轨迹:x 1( x 0 ) 8
4.已知点P(x , y)满足x2+y2=4,则 点Q(x y,x+y)的轨迹方程为:
y2=2x+4 (-2≤x≤2)
总结:在求曲线方程时,如果动点 坐标x,y关系不易表达,可根据具 体题设条件引进一个(或多个)中 间变量来分别表示动点坐标x,y, 间接地把x,y的关系找出来,然后 消去参数即可
二、典型例题:
7、待定系数法:已知曲线类型,可 先设曲线类型,再将已知条件代入, 求出系数。 8、坐标法:当涉及弦的中点问题大 多使用此法。
一、方法归纳
1.已知向量OP与OQ是关于y轴对 称,且2OP· OQ=1,则点 P ( x , y ) y2 -x2 =1/2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 •总结:所谓直接法即是根据已知 条件探求动点所满足的等量关系, 且把这个等量关系中各个变量用动 点坐标表示出来,一般有五个步骤。
1 .顶 点 在 原 点 ,y 焦 轴 点 上 在 ,抛物线 为 _____
点 ( 3 ,m )到 焦 点 的 距 5 的 离抛 为物 线 方
解:设抛物线 x 2 py( p 0),
2
p m 5又9 2 pm , 2 p 1或p 9 , 抛物线方程为 x 2 y或x 18y
4. 已知圆的方程为 x y 4 ,动抛物线
2 2
过点 A(1,0),B(1,0)且以圆的切线为准线 求抛物线的焦点的轨迹 方程。 y
解:设抛物线的焦点 F(x, y) 过 A ,O, B 作准线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 A 1,O 1, B 1
A

F
O


B
1
B1 A O1
x
FA AA 1 由抛物线定义知 FB BB 1 FA FB AA 1 BB 1 2 OO 1 4 2 , a 2, c 1 b 3
3 2 2 ( x 1) ( y 2) 1 2 由第二定义: , 1 2 2 2 2 9( x ) 4( y 2) 1 3 2 2 2 左顶点轨迹方程为9( x ) 4( y 2) 1 3
2
y
F
A

O


B
1
B1 A O1
x
x2 y2 F点的轨迹方程为 1( y 0 ) 4 3
5 . 已 知 定 点 P (3 , 0 ) , 定 圆 O : ( x 3 ) y 4 , 1
2 2
动 圆 M 过 点 P 且 与 圆 O 相 切 , 求 动 圆 圆 心 轨 迹 。 Y 1
3.点P是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 x2/25+y2/9=1上的动点,则 △F1F2P的重心轨迹方程为:
9x2/25+y2=1(y≠0)
总结:当动点M随着已知方程的曲 线上另一个动点C(x0,y0)运动 时,找出点M与点C之间的坐标关 系式,用(x,y)表示(x0,y0) 再将x0,y0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 可得到点M的轨迹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