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九上 第二章第五节第一课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知识要点一、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二、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三、金属的性质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①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2、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 第二章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二章第5节物质的转化一、单选题1.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什演示了“人工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
据此判断“人工空气”是()A.氢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2.三国时的“红脸”关云长与北宋时的“黑脸”包公本是互不相干的著名历史人物,一首描述某一化学实验过程的诗将两人联系在一起,诗的内容如下:“包公静卧水晶房,轻风迎面喜洋洋,忽然一阵烈火起,烧得包公变云长,云长急令退烈火,只留轻风吹暖房。
”诗中的“包公”是指黑色CuO粉末,“云长”指的是红色的铜,则轻风是指( )A.CB.CO2C.O2D.H23. 在含有大量Na+、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A.OHB.Ag+C.K+D.CO32﹣4. 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无色且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B.,,,C.,,,D. ,,,5.下列哪种金属氧化物溶于水不能得到相应的碱( )A.Na2OB.CaOC.K2OD.CuO6.炼铁的原料是()①焦炭②生石灰③石灰石④空气⑤铁矿石⑥一氧化碳.A.②④⑥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⑥D.①③④⑤7.下列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A NaCl(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B FeCl2(CuCl2) 加入适量铁粉,过滤C CaCl2溶液(盐酸) 加入过量CaCO3,过滤D CO2(CO) 通入澄清石灰水A.AB.BC.CD.D8.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OH)2→CuCl2B.Zn→H2C.H2O→H2D.AgCl→NaCl9.稀硝酸中混有少量的盐酸,为了除去盐酸,可以加入适量的( )A.BaCl2B.AgNO3C.KOHD.Fe10.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①CaCl2→NaCl②CO2→CO③Fe2O3→FeCl2④Na2SO4→NaOH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二、填空题11.A、B、C为初中科学常见的三种无机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全套学案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一课时)知识点1、物质分类例题剖析例1:固实验室中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为了区分它们,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
你认为不能把两者区分开来的是( )。
A.进行导电性试验,能导电的是饱和食盐水B.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压强较大的是饱和食盐水C.分别加入少量食盐晶体,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食盐水D ,用普通显微镜观察,能看到钠离子的是饱和食盐水精析:能否将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区分开来,关键在于选项中的试剂或条件能否使两者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因为饱和食盐水能导电而蒸馏水不能导电,故A 选项能将两者区分开来;因为饱和食盐水的密度比蒸馏水大,所以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饱和食盐水较大;由于食盐水是饱和的,所以它已经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而蒸馏水则可以溶解食盐;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物质的微观世界,观察不到两者的区别,所以不能区分。
其实,区分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用蒸发的方法,有晶体析出的是食盐水;将一木块投入两种液体中,浸入体积较大的为蒸馏水;放一新鲜的蔬菜菜梗,菜梗变萎蔫的是饱和食盐水;取两份体积相同的液体,放在天平的两端,沉下去的一端放着的是饱和食盐水;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饱和食盐水等。
解答:D基础过关1、请从一氧化碳、氮气、食盐、熟石灰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 ;(2)日常生活中用来调味和防腐的是 ;(3)农业上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4)工业上冶炼金属的气体氧化物是 .2、右图是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示意图。
(1)实验开始时,应该向试管中先通一会儿氢气,再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这为了 ;(2)反应完成时,应先 ,等试管冷却后再 ,这是为了 。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是 。
3、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能在下图圆圈中填写适当物质的化学式,使得连线两端的物质能相互反应,且分别反映出单质A 、化合物B 的三条不同的化学性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第5节_物质的转化
石灰岩溶洞的形成与石笋、石柱、钟乳石的形成:
CaCO3 + H2O +CO2 ===Ca(HCO3)2 Ca(HCO3)2=== CaCO3 + H2O +CO2
△
1、现象是什么?
鸡蛋不断上浮与下沉 2、原因可能是什么?
原因:放入时,鸡蛋的重力 大于 浮力,下沉到底部; 下沉时, CaCO3和稀盐酸反应放出CO2,形成气泡附 在蛋壳表面,将鸡蛋托起,鸡蛋受到的浮力 大于 重力,鸡蛋上浮;接近液面,CO2气泡破裂, 大于 鸡蛋重力 浮力,鸡蛋下沉。
x= 160 ×96% 答:炼出的生铁质量为62吨。 = 62吨
1、熟石灰是如何制取的?粉刷利用的石灰浆日子久 后转变成了什么物质?你可用家中的什么物质去鉴定。 熟石灰的制备及粉刷后的转化可用下式表示: CaCO3 CaO
制备
Ca(OH)2
CaCO3
粉刷时转化(鉴定CO2用)
2、研究金华的双龙洞和兰溪的地下长河及洞 内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是如何形成的?
火山喷射的产物-硫磺
硫黄
1、观察到的现象: (1)硫磺是一种黄色粉状固体 (2)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在纯氧中发出蓝紫色火焰 (4)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2、化学方程式: 点燃 S+O2=====SO2
3、实验结论: 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1、实验操作
取2杯蒸馏水,向其中的1杯蒸馏水中吹气或通 CO2 。分别向2只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 察烧杯中的现象并说明原因。 分别搅拌2只烧杯中的液体,3分钟后,静置片 刻,你发现什么? 将盛有液体的2只烧杯分别放到热水中,搅拌3分 钟,你又发现什么?
160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物质的转化》第一课时
第5节物质的转化(1)总分 99 分,共 4 大题 17 题A 知识梳理(总分 13 分,共 3 题)1. (3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间的转化:“碳→二氧化碳→碳酸”,①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相应的转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C+O2CO2; H2O+CO2===H2CO3; 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2. (4分) 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反应,如铁粉和硫粉化合会生成硫化亚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在此实验中能证明反应进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相应的转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 。
【答案】Fe+S FeS; 用磁铁分别靠近加热前后的物质,加热前的物质能被吸引,而加热后的物质不能被吸引; 金属+非金属→盐3. (6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钙”,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相应的转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2Ca+O2===2CaO; CaO+H2O===Ca(OH)2; 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B 分层集训【夯实基础】(总分 30 分,共 8 题)4. (2分)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 水的吸收B. 动植物的呼吸C. 光合作用D. 燃料的燃烧【答案】C5. (2分) 元素M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MO,将此氧化物加入到水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元素M可能是()A. 铜B. 钠C. 硫D. 钙【答案】D6. (2分)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课件(共96张PPT)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同时石灰水变浑浊
(3)甲烷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生是_C_O__2 __ 和 H2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CH4+2O2 === CO2+2H2O (4)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 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 。家庭在使用沼气 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3.除甲烷外,(1) 打火机中液体的主要成分---丁 烷(C4H10) 性质――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
(1)通常将含 碳 的化合物叫 有机化合物 ,简称 有机物 。 跟有机物相对应的是无机物,它包括 单质 和 无 机化合物 。
(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是含 碳 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 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将它们归到 无机物中。
(3)有机物大多含有碳、 氢 、氧 、氮 等元 素。
要评价,说明理由Biblioteka 。运用科学知识, 提高生活质量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D )
A. Fe+CuSO4=Cu+FeSO4 B. 2Al+3H2SO4=Al2(SO4)3+3H2 ↑ C. Mg+2HCl=MgCl2+H2 ↑ D. 3Fe+2O2=Fe3O4
A 2、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有关。
(3)能表明盐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 和___。
(4)如果把实验①中盐酸的质量分数改为4%,请你推出铝丝消失
时间(用t表示)的取值范围:
。
★(5)该实验除了用铝丝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外,你还能
提出新的方法来衡量该反应的快慢吗? 方法:
。
3. 为测定某铁粉样品(含少量木炭粉)为测定某铁粉样品
《物质的转化》PPT课件(第1课时)
②将硫黄放到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点燃硫黄, 观察现象:______微___弱__的__淡__蓝__色___火__焰_______。
③把燃烧着的硫黄放进盛的氧气的集气瓶内, 观察现象:____明__亮__的___蓝__紫__色__火___焰_______。
注意:生成物二氧化硫 是一种有毒 、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实验结束 后用NaOH溶液吸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物质材料与材料利用
第五节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2.知道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混合物 空气、溶液
物质
单质
金属单质 Fe 非金属单质 O2
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CuO 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SO2
酸 H2SO4 碱 NaOH 盐 KNO3
化学方程式:
S
碳、磷和氧气
C
也可发生反应: 4P
+ O2
点燃
SO2
+ O2
点燃
CO2
+ 5O2
点燃
2P2O5
非金属单质 + 氧气
非金属氧化物
(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结论1: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
高温
如:C+CO2
2CO
C+2S △ CS2
2. 二氧化碳和碳酸的相互转化
①取2杯蒸馏水,向其中1杯蒸馏水中吹气或通入CO2。然后,分别向2只烧杯中 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比较2只烧杯中液体出现的现象。
通入
CO2
通入CO2的烧杯中呈红色,另一杯不变色;
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H2O+CO2=H2CO3),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五节 物质的转化 课件(共48张PPT)
一、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 转化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火山喷射的产物-硫磺
硫黄
1、观察到的现象: (1)硫磺是一种黄色粉状固体 (2)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在纯氧中发出蓝紫色火焰 (4)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倍 速 课 时 学 练ຫໍສະໝຸດ 2、化学方程式: 点燃 S+O2=====SO2
【探究二】:根据八框图,查找各类 物质主要的化学性质: 如:酸的性质 交叉线: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H2O 横线:酸 + 碱 → 盐 + H2O 弯线:酸 + 金属 → 盐 + H2 竖线: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练习:1.碱的性质?以氢氧化钡为例写出相应的化 学方程式。 2.金属的性质?以铁为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盐的性质?
【探究三】:根据下列表格,查找制取各 类物质的可能途径: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如:制取盐的可能途径:(10条) 1.金属 + 非金属 → 无氧酸盐 2.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 含氧酸盐 3.酸 + 碱 → 盐 + H2O 4.盐 + 盐→ 新盐 + 新盐 5.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H2O 6.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H2O 7.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8.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9. 金属 + 盐 → 新金属 + 盐 10. 金属 + 酸 → 盐 + H2
还原剂:具有从含氧化合物里夺取氧的能力, 还原性是化学性质。
九年级上册科学二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二章知识点第一节:物质的三态与相变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根据其微观粒子之间的排列和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1. 固态:固态物质的微观粒子排列紧密、有规律,并且微观粒子之间只能发生微小的振动,位置相对固定,保持一定形状和体积。
2. 液态:液态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距离较固态大,排列无序,微观粒子可以相互滑动,但仍保持一定的相互作用力,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3. 气态:气态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距离最大,几乎无互相作用,粒子可以自由运动并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无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相变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态转变为另一种态的过程。
常见的相变有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熔化、液态与气态之间的汽化、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升华等。
1. 熔化:当物质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在一定压强下,固态物质会发生熔化相变,变为液态。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使微观粒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克服相互之间的作用力。
2. 汽化:当物质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在一定压强下,液态物质会发生汽化相变,变为气态。
在汽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使微观粒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克服相互之间的作用力。
3. 升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而不经过液态相变过程,这种相变称为升华。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使微观粒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克服相互之间的作用力。
第二节:冷热交换与热传递热量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能量,冷热交换是在不同温度物体之间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1. 热传导:热传导是在同种物质中,由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热量的方式。
在传导过程中,内部微观粒子的振动使得能量迅速在物质中传递,并在整个物体内部保持温度均匀。
2. 热辐射: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方式进行热量传递的,不需要物质作为媒介。
所有物体都可以辐射热能,辐射的强弱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
热辐射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也被称为真空辐射。
3. 热对流:热对流是通过流体(如气体或液体)的运动而发生的热量传递。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科学知识框架思维导图
常见合金的主要组成元素、性能和用途污染金属一般不会自行分解会影响土质金属的氧化和锈蚀也会污染土壤危害生态环境像铅、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密度在4.5克每立方厘米以上的金属,称作重金属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重⾦属中毒的原理回收利用意义节约资源和能源非金属堆积会造成金属资源的浪费并且侵占土地基本上所有金属都可循环再生减少环境污染普遍回收的金属铝铅铁铜锡锌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氧化而生锈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化学方程式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放出热量些金属在空气中不燃烧,但能在氧气中燃烧如:铁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高温加热后能与氧反应,表面由红色变为黑色与稀盐酸的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大基本反应类型16年由于锈蚀而直接损失的钢铁材料约占年产钢铁产量的四分之一属的锈蚀既与周围环境里的水、空气等物质的作用有关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沼气个氢原子构成的烷具有可燃性,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装在容器中贮存,使用时经减压,使液态丁烷汽化成气体气态的丁烷经压缩后变成液态,丁烷容易被液化由于丁烷容易液化与可燃的性质,得丁烷能成为便携的燃料,可用于乙炔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以上的高温,可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易挥发,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故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许多有机物,如酒精、汽油、乙醚、苯、氯仿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有机溶剂。
11各类别的概念详见下一页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有同种基本微粒(基本微粒指的是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物质。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PPT课件
0002页 0030页 0106页 0108页 0198页 0212页 0250页 0324页 0374页 0396页 0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第4节 常见的碱 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 第1节 金属材料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2节 机械能 第4节 简单机械 第6节 电能 第8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 食物与营养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PPT课 件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PPT课 件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科学高清原版电子课本(全)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科学高清原版电子课本(全)引言本电子课本为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内容涵盖了整个上学期的课程。
本电子课本以高清图片形式展现,方便学生在线阅读和学习。
目录1. 第一章科学探究2. 第二章地球与宇宙3. 第三章细胞与生物4. 第四章物质与化学反应5. 第五章能量与机械6. 第六章生物与环境第一章科学探究1.1 科学探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比较法1.2 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数据分析- 结论- 反思与评价第二章地球与宇宙2.1 地球概述-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运动2.2 宇宙探索- 宇宙的起源- 恒星与星系- 银河系与太阳系- 人类航天技术第三章细胞与生物3.1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出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能生长和繁殖- 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3.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第四章物质与化学反应4.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元素- 化合物- 混合物4.2 化学反应- 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反应速率第五章能量与机械5.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机械能- 热能- 电能- 光能5.2 简单机械- 杠杆- 滑轮- 斜面第六章生物与环境6.1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生物链- 食物网6.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影响环境- 生物适应环境以上就是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上册科学高清原版电子课本的详细内容,希望同学们在线学习时能够充分利用这本电子课本,巩固所学知识。
九年级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九年级科学第二章知识点1有机化合物一般含C 、H 等元素,因此燃烧后的产物为CO 2和H 2O2、区别金属与非金属:金属的特性: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大、密度和熔点高等。
石墨虽然是非金属单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水银(汞)是唯一的液态金属。
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
金刚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
四、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 1、物质转化规律简图:(1)任何酸和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2)任何碳酸盐和酸都能反应产生CO 2气体。
(3)盐和盐、盐和碱的反应,反应物必须可溶。
2、以图为例,选择制取MgCI 2的几种方法: (1)金属+酸:Mg + 2HCI === Mg CI 2 + H 2 (2)金属+盐:Mg + CuCI 2 === Mg CI 2 + Cu(3)酸+碱: 2HCI + Mg (OH )2 ==== Mg CI 2 + 2H 2O (4)酸+盐: 2HCI + MgCO 3 === Mg CI 2 + H 2O + CO 2 (5)盐+盐: MgSO 4 + BaCI 2 === BaSO 4 + Mg CI 2 五、物质的鉴别:1、盐酸及盐酸盐的检验:用AgNO 3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CI + AgNO 3 ==== AgCI + HNO 3NaCI + AgNO 3 ==== AgCI + NaNO 32、硫酸及硫酸盐的检验:用BaCI 2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H 2SO 4 + BaCI 2 ==== BaSO 4 + 2HCINa 2SO 4 + BaCI 2 ==== BaSO 4 + 2 Na CI3、碳酸盐的检验: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CaCO 3+ 2HCI ====CaCI 2 + H 2O + CO 2Na 2CO 3 +2 HCI==== 2NaCI + H 2O + CO 24、酸和碱的检验:酸碱指示剂或PH 试纸。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案(含教学反思+习题)《金属材料》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金属材料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金属和非金属;2.认识合金,能说出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用途更广泛;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收集、整合信息的方法;2.学习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用途体现其性质”的观念;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展示:一组金属制品的图片(马踏飞燕、司母戊鼎、铝合金制品、日常金属用品)。
提问:图片中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提问:(1)生活、生产中常用金属有哪些?(2)你知道人类目前用途最广的金属(铜、铁、铝)被人类应用的时间前后吗?录像展示:人类利用金属的发展史;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
一、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决定用途的因素讲述故事:1912年,英国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
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
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提问:①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②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尴尬事吗?过渡:看来熟悉金属材料的性质非常重要,我们一起通过科学探究得到我们想知道的知识。
活动探究:利用发给小组的金属材料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总结:①常温下是固体(汞除外)②有金属光泽③有延展性④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⑤密度较大⑥熔点较高。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走进科学第一节科学及其方法第二节科学探究2.第二章物质与能量第一节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第二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3.第三章生命的世界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与分类第二节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和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理解物质的性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系统的平衡2.教学重点: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生命的多样性和环境保护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烧杯等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2.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等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以物质变化为例,展示能量守恒现象。
通过观察生物,探讨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2.例题讲解:解析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物质的性质、能量转化和守恒。
分析生物分类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
3.随堂练习: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结合实际,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板书要点:科学探究方法物质性质、能量转化生物分类、生态系统2.板书布局:左侧:列出章节、节右侧:详细内容、图示、关键词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设计实验报告。
分析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探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2.答案: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详细描述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
能量守恒实例分析:要求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学生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反思: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提高科学素养。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取2杯蒸馏水,向其中1杯蒸馏水中吹气或通入CO2。然后,分别向2只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比较2只烧杯中出现的现象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2只烧杯中分别取少量液体放入试管中,加热,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______ _____。
方程式:S + O2 === SO2
生成物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要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1)该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2)在集气瓶中装入适量的水,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3)在集气瓶里装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思考与讨论:1、二氧化硫是种气体有毒,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
H2O + SO2= H2SO3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后反思
导入新课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不同种类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提问:物质之间是怎样进行转化的呢?
由物质分类引出物质之间的转化自然过渡
讲授新课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教师演示实验(配合视频)
实验探究:
1.硫黄的燃烧实验。
(1)取一药匙硫黄,观察其外观:_________。
2.碳在空气中燃烧, O2充分时生成CO2,不足时生成CO.
O2充分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不足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除去气体中的O2。如白炽灯内加入少量磷,可除去灯泡内的O2,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讨论:如果满足其它条件,物质之间还会发生怎么的转化?
总结:某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有实验得出相应的规律更直观真实
通过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增强真实性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举一反三,得出其他物质的转化,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重学生体验,从体验中获取知识
课堂小结
板书
第5节物质的转化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科学九上2.5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王宝娟
课题
物质的转化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级上
学习
目标
1、掌握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2、了解常见非金属的转化过程
3、通过实验的方式总结并推理其他非金属的转化
重点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难点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你认为应该怎样解释所发生的变化?将上述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现象:(1)通入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没通入的依旧显示紫色
(2)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恢复紫色
(3)CO2+ H2O = H2CO3
(2)将硫黄放到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点燃硫黄,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
(3)把燃烧着的硫黄放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观察现象:______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______。
以上变化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记录现象:
(1)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2)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4)H2CO3= CO2+ H2O
思考与讨论:1、非金属单质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的规律
2、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间的转化?
C→CO2→H2CO3→CO2
练习:
1、硫的转化与碳相似
S SO2H2SO3SO2
规律应用:燃料燃烧
1.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或爆炸)都生成水:_______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