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5(27份)18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 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 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
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鹘鸟俯冲下落,稍一放松就 则逝矣。 消失了。
熟:仔细。直遂:一往直前中途不间断。 与可之教 遂,进。少shāo:通“稍”。逝:消失。 与可告诉我
3.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古义:__连__词__,__表__原__因__,__…__…__的__原__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四、判断下列文言句式和类型并翻译。
1.庖丁,解牛者也/轮扁,斫轮者也。判( 断句)
译文:_厨__师__丁__,__是__杀__牛__的__/_轮__匠__扁__,__是__造__车__轮__的__。__________ 2.吾将以为袜。(省略句) 译文:_我__将__用__(这__些__白__绢__)_做__袜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介词。以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 为:以之为。等与可从洋州回来,我正任徐州太守。与可写信寄给
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 我说:“近来告诉文人们说,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已传到近
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 在徐州的苏轼,你们可去求他画。做袜子的材料会聚集到您那里去
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也记载了与可从前跟我戏笑的话,以表明与可跟我这样亲密无间啊。
没mò:去世。曝pù:晒。废卷:搁下书卷。废,废置,搁下。
卷,装裱好了的卷轴。畴昔:从前。无间jiàn:没有隔阂。
作品赏析
整体感知
要点探究 1.本文借画竹阐发了哪两个方面的创作思想?
背景解读 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 18 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 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 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 陈州(今河南淮阳)。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 后改知徐州(今江苏徐州)。元丰二年三月又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 已去世。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了文与可在洋州时赠给他的 《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写成了这一篇情深意切、凄恻动人 的优秀散文。
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
牛的,但讲求养生的人从他的行动中悟出了道理;轮扁,是造车轮的,
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
但读书的人赞成他讲的道理。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
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
பைடு நூலகம்
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子由没有作过画,所以只得
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
资料助读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 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眉州(今 四川眉山)人。他与其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 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 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为 杰出的词人,他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 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他与黄庭坚并称“苏 黄”;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他与黄庭坚、米芾、蔡 襄并称“宋四家”。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 坡乐府》等。
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 送给我说:“这竹子只有几尺高,但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
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是其中之一。
辩:能说会道。归老:退休养老。因: 予诗云:“汉川修 副词,于是,就。其:代词,其中。 我在诗中说:“汉水的高
文本译注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 竹子刚刚生出时,只是一寸长的芽而已,但节、叶
具焉。自蜩腹蛇蚹以 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
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得很高,都是生长才有的。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当时画竹的人都是一节一节地堆累勾勒而成,一叶
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 作画的,在他的门口脚与脚互相碰踩。与可讨厌他们,把白绢丢在地
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上骂道:“我将用这些白绢做袜子!”文人们传播着他的话,作为话柄。
缣jiān素:丝织品,统而言之都叫绢,分开说则洁白的叫素,带黄色 的叫缣。蹑niè:践踏,踩踏。诸:兼词,相当于“之于”。之,代缣素。
二、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余因而实.之__证__实____ (2)名词作状语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_像__剑__一__样_ 2.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__幼__芽____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__养__老____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初不自贵.重._以__…__…__为_ 贵重,觉得……贵重
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 竹贱如蓬草,斧头哪曾放过竹子。想必你是个清贫而贪吃的太守,
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
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与可当天与他的妻子在筼筜
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
谷游玩,晚上煮笋吃时,打开信得到了这首诗,忍不住笑起来,把嘴
喷饭满案。 修:长,高。赦:赦免,放过。
提示:“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 (1)前者:“故画竹,必先……少纵则逝矣。”其含意是:心中要 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 中的形象成于笔下。 (2)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其含意是:要 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地掌握技巧。
2.文中通过哪三件轶事表现文与可怎样的个性?
到了他的意蕴罢了。像我这样的人,哪里仅仅是得到他的意蕴,还得
得其法。 到了他的绘画方法。
遗wèi:赠送。斫zhuó:雕斫。与yǔ: 许可,同意。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以为:
动词,认为。 独:仅仅。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 与可画竹,起初自己并不看重。四方的人们,带着白绢来请他
1 新导学·文本探究 一、重点实虚词
名词,隔阂 副词,间或,偶尔 副词,秘密地,悄悄地
代词,如此的,这样的 动词,答应、允许 数量词,表示大约的数量 名词,处所,地方 动词,比作,期望
动词,读 wèi,送给,赠给 死人遗留下来的 动词,放弃,丢弃
形容词,遗留的
连词,来,从而 介词,把 介词,把 介词,用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节叶 代词,指与可之言 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4.举例说明本文引用典故对表达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
提示:(1)“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典故。前者出自《庄子·养 生主》,后者出自《庄子·天道》。引用这两个典故是用庖丁解牛、轮扁 斫轮技艺的纯熟来比喻文与可画竹技艺之高,不光有成竹于胸,亦能 心手相应。表现作者对文与可画竹技术的赞美。
提示:(1)对他的艺术造诣表示钦敬之情,对他的为官清廉、淡泊 名利、不图享乐表示称赞,而对他的去世则表示了极大的悲痛。
(2)作者的这种感情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①借助对二人零碎的往 事回忆,捕捉往事中二人思想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心灵相通的点 点琐事趣事,在“乐”事的叙述中凸显二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这 个“乐”又与失友的“悲”形成了反差,更显其悲,愈见其动人。② 借助典故抒发感情。③利用故人遗物来引发哀思,直接抒发感情。
提示:(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脱俗,淡泊。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 才情过人,又见风趣、旷达。 (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 的无拘、率直。
3.此文作为纪念亡友的文章,对文与可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 情?又是如何来表达的?
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叶地堆积起来,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转折连词,但是。焉:句 末语气词。蜩腹蛇蚹:蝉后腹一条一条的横纹,蛇所蜕的皮。这里用来
形容竹笋。剑拔:如剑从鞘中抽出。这里用来形容笋脱箨而成竹,冲
霄直上,跟剑出鞘一样。为:动词,画。累:堆积。岂:副词,难道。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
里的饭喷了满桌子。箨龙:笋子。发:打开。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了。这年七月七日,
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我在湖州晒书画,看到这幅《筼筜谷偃竹》,放下画卷痛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 从前曹孟德祭桥玄文中,有不祭祀坟墓、车过腹痛的话语,我的文章
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 的是这样。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既然心里明白这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 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
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 是没有实践的过错啊。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做起来不熟
4.数词的活用 数词用作动词 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__统__一__,__一致
三、古今异义
1.初不知贵.重. 古义:_以__…__…__为__贵__重__,__觉__得__…__…__贵__重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价值高
2.吾将以.为.袜 古义:__用__…__…__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 了。”信末又写了一首诗,它的大概意思说:“打算用一段鹅溪绢, 扫取寒梢万尺长。” 画出寒竹万尺长。”
语yù:动词,告诉。萃:聚集。拟:打算。 扫取:画出。寒梢:指竹子最高处的枝。竹子
经冬不凋,古人称它是“岁寒三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 友”之一,所以这里称为寒梢。我对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必
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 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
岂独竹乎? 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
然:代词,这样。识:明白,懂得。所以然: 这样做的道理。有见于中:心里意识到。
操:作。 丧:亡失。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
子由写了篇《墨竹赋》,把它送给与可说:“庖丁,是杀
庭空影许长。” 空庭照出竹影这么长。”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妄:错。实: 证实。寻: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许:如此的, 这样的。
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
与可笑起来说:“苏先生能说会道呀!但二百五十匹绢,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 我将用它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随着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
3.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省略句)
译文:文__人__们__传__道__着__他__的__话__,__把__(_它__)作 ___为_话 ___柄__。_____ 4.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省( 略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译文:_可__与__当__天__与__他__的__妻__子__在__筼__筜__谷__游__玩__。_________________ 5.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介( 宾短) 语后置句 译文:_所__以__画__竹__必__定__要__心__中__已__酝__酿__好__了__画__竹__的__形__象__。______
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须用绢二百五十匹,知道您是懒得动笔,希望得到这些绢罢了!”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与可无话可答,就说:“我的话错了,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
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 我就证实它,回答他的诗说:“世上也有八千尺长的竹子,月光洒落
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 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
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鹘鸟俯冲下落,稍一放松就 则逝矣。 消失了。
熟:仔细。直遂:一往直前中途不间断。 与可之教 遂,进。少shāo:通“稍”。逝:消失。 与可告诉我
3.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古义:__连__词__,__表__原__因__,__…__…__的__原__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四、判断下列文言句式和类型并翻译。
1.庖丁,解牛者也/轮扁,斫轮者也。判( 断句)
译文:_厨__师__丁__,__是__杀__牛__的__/_轮__匠__扁__,__是__造__车__轮__的__。__________ 2.吾将以为袜。(省略句) 译文:_我__将__用__(这__些__白__绢__)_做__袜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介词。以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 为:以之为。等与可从洋州回来,我正任徐州太守。与可写信寄给
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 我说:“近来告诉文人们说,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已传到近
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 在徐州的苏轼,你们可去求他画。做袜子的材料会聚集到您那里去
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也记载了与可从前跟我戏笑的话,以表明与可跟我这样亲密无间啊。
没mò:去世。曝pù:晒。废卷:搁下书卷。废,废置,搁下。
卷,装裱好了的卷轴。畴昔:从前。无间jiàn:没有隔阂。
作品赏析
整体感知
要点探究 1.本文借画竹阐发了哪两个方面的创作思想?
背景解读 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 18 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 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 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 陈州(今河南淮阳)。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 后改知徐州(今江苏徐州)。元丰二年三月又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 已去世。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了文与可在洋州时赠给他的 《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写成了这一篇情深意切、凄恻动人 的优秀散文。
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
牛的,但讲求养生的人从他的行动中悟出了道理;轮扁,是造车轮的,
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
但读书的人赞成他讲的道理。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
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
பைடு நூலகம்
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子由没有作过画,所以只得
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
资料助读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 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眉州(今 四川眉山)人。他与其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 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 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为 杰出的词人,他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 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他与黄庭坚并称“苏 黄”;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他与黄庭坚、米芾、蔡 襄并称“宋四家”。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 坡乐府》等。
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 送给我说:“这竹子只有几尺高,但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
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是其中之一。
辩:能说会道。归老:退休养老。因: 予诗云:“汉川修 副词,于是,就。其:代词,其中。 我在诗中说:“汉水的高
文本译注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 竹子刚刚生出时,只是一寸长的芽而已,但节、叶
具焉。自蜩腹蛇蚹以 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
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得很高,都是生长才有的。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当时画竹的人都是一节一节地堆累勾勒而成,一叶
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 作画的,在他的门口脚与脚互相碰踩。与可讨厌他们,把白绢丢在地
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上骂道:“我将用这些白绢做袜子!”文人们传播着他的话,作为话柄。
缣jiān素:丝织品,统而言之都叫绢,分开说则洁白的叫素,带黄色 的叫缣。蹑niè:践踏,踩踏。诸:兼词,相当于“之于”。之,代缣素。
二、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余因而实.之__证__实____ (2)名词作状语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_像__剑__一__样_ 2.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__幼__芽____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__养__老____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初不自贵.重._以__…__…__为_ 贵重,觉得……贵重
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 竹贱如蓬草,斧头哪曾放过竹子。想必你是个清贫而贪吃的太守,
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
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与可当天与他的妻子在筼筜
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
谷游玩,晚上煮笋吃时,打开信得到了这首诗,忍不住笑起来,把嘴
喷饭满案。 修:长,高。赦:赦免,放过。
提示:“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 (1)前者:“故画竹,必先……少纵则逝矣。”其含意是:心中要 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 中的形象成于笔下。 (2)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其含意是:要 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地掌握技巧。
2.文中通过哪三件轶事表现文与可怎样的个性?
到了他的意蕴罢了。像我这样的人,哪里仅仅是得到他的意蕴,还得
得其法。 到了他的绘画方法。
遗wèi:赠送。斫zhuó:雕斫。与yǔ: 许可,同意。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以为:
动词,认为。 独:仅仅。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 与可画竹,起初自己并不看重。四方的人们,带着白绢来请他
1 新导学·文本探究 一、重点实虚词
名词,隔阂 副词,间或,偶尔 副词,秘密地,悄悄地
代词,如此的,这样的 动词,答应、允许 数量词,表示大约的数量 名词,处所,地方 动词,比作,期望
动词,读 wèi,送给,赠给 死人遗留下来的 动词,放弃,丢弃
形容词,遗留的
连词,来,从而 介词,把 介词,把 介词,用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节叶 代词,指与可之言 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4.举例说明本文引用典故对表达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
提示:(1)“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典故。前者出自《庄子·养 生主》,后者出自《庄子·天道》。引用这两个典故是用庖丁解牛、轮扁 斫轮技艺的纯熟来比喻文与可画竹技艺之高,不光有成竹于胸,亦能 心手相应。表现作者对文与可画竹技术的赞美。
提示:(1)对他的艺术造诣表示钦敬之情,对他的为官清廉、淡泊 名利、不图享乐表示称赞,而对他的去世则表示了极大的悲痛。
(2)作者的这种感情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①借助对二人零碎的往 事回忆,捕捉往事中二人思想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心灵相通的点 点琐事趣事,在“乐”事的叙述中凸显二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这 个“乐”又与失友的“悲”形成了反差,更显其悲,愈见其动人。② 借助典故抒发感情。③利用故人遗物来引发哀思,直接抒发感情。
提示:(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脱俗,淡泊。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 才情过人,又见风趣、旷达。 (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 的无拘、率直。
3.此文作为纪念亡友的文章,对文与可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 情?又是如何来表达的?
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叶地堆积起来,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转折连词,但是。焉:句 末语气词。蜩腹蛇蚹:蝉后腹一条一条的横纹,蛇所蜕的皮。这里用来
形容竹笋。剑拔:如剑从鞘中抽出。这里用来形容笋脱箨而成竹,冲
霄直上,跟剑出鞘一样。为:动词,画。累:堆积。岂:副词,难道。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
里的饭喷了满桌子。箨龙:笋子。发:打开。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了。这年七月七日,
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我在湖州晒书画,看到这幅《筼筜谷偃竹》,放下画卷痛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 从前曹孟德祭桥玄文中,有不祭祀坟墓、车过腹痛的话语,我的文章
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 的是这样。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既然心里明白这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 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
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 是没有实践的过错啊。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做起来不熟
4.数词的活用 数词用作动词 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__统__一__,__一致
三、古今异义
1.初不知贵.重. 古义:_以__…__…__为__贵__重__,__觉__得__…__…__贵__重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价值高
2.吾将以.为.袜 古义:__用__…__…__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 了。”信末又写了一首诗,它的大概意思说:“打算用一段鹅溪绢, 扫取寒梢万尺长。” 画出寒竹万尺长。”
语yù:动词,告诉。萃:聚集。拟:打算。 扫取:画出。寒梢:指竹子最高处的枝。竹子
经冬不凋,古人称它是“岁寒三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 友”之一,所以这里称为寒梢。我对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必
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 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
岂独竹乎? 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
然:代词,这样。识:明白,懂得。所以然: 这样做的道理。有见于中:心里意识到。
操:作。 丧:亡失。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
子由写了篇《墨竹赋》,把它送给与可说:“庖丁,是杀
庭空影许长。” 空庭照出竹影这么长。”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妄:错。实: 证实。寻: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许:如此的, 这样的。
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
与可笑起来说:“苏先生能说会道呀!但二百五十匹绢,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 我将用它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随着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
3.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省略句)
译文:文__人__们__传__道__着__他__的__话__,__把__(_它__)作 ___为_话 ___柄__。_____ 4.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省( 略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译文:_可__与__当__天__与__他__的__妻__子__在__筼__筜__谷__游__玩__。_________________ 5.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介( 宾短) 语后置句 译文:_所__以__画__竹__必__定__要__心__中__已__酝__酿__好__了__画__竹__的__形__象__。______
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须用绢二百五十匹,知道您是懒得动笔,希望得到这些绢罢了!”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 与可无话可答,就说:“我的话错了,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
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 我就证实它,回答他的诗说:“世上也有八千尺长的竹子,月光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