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最新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精品
淄博一中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月考历史试题(2018、1)命题人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斯大林领导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种种弊病。
回答1~4题。
1.决定十月革命采取暴力革命的主要因素是A.俄国的落后B.长期的沙皇专制统治C.临时政府的暴政D.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2.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集中全国财力、物力B.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进攻C.把俄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D.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3.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在于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B.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D.对工农联盟及农业发展的认识4.1928—1937年苏联国内发生的重大变化有①形成齐全的工业体系②实现了国家工业化③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④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的一系列和约,确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回答5~9题。
5.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A.地区及世界霸权B.赔款和争夺殖民地C.对德国的控制权D.国联的领导权6.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都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7.下列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本质上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②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③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④都涉及了中国主权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的主要原因是该体系A.没有彻底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B.是依靠各国实力而确立的C.建立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基础上D.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力量9.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主要是指A.重新确立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原则B.美国攫取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权C.海军力量与英国等同,并抑制了日本在本地区的势力膨胀D.挽回了在巴黎和会上丢掉的面子,与欧洲列强和日本并驾齐驱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整。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2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试卷第2页,共11页3、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1953—1956年则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种改变的根源在于 A .要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B .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C .要改变当时中国的落后面貌 D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4、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 .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 .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 .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5、民国初年,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是“易数千年之帝制以共和,其造端之宏大,非一姓之兴亡所能拟也。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桓台一中2018届高三复习阶段性第四次诊断考试试题文科综合历史(四)1. “尚贤”是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诸家的共同主张。
其中,墨子更是提出“不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这反映了当时A. 社会关系变动剧烈B. 宗法等级趋于崩解C. 加强集权急需人才D. 手工业者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墨子主张不论贫富贵贱亲疏远近,一律以德才为准,无德无才者受到罢黜,反映了墨子任人唯贤的主张,否定任人唯亲的血缘宗法关系,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A项正确;宗法观念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加强集权急需人才的信息,排除C;材料中没有涉及手工业者的相关信息,排除。
所以选A2. 史学家陈垣指出平景孙在《读史拾沈》中考证杨贵妃年岁时犯了四处错误:一、册寿王妃年月,据《外传》误文,不据《唐诏令集》,是谓无识;……三、杨妃卒时年岁,引《外传》不引正史,是谓不知轻重;四、考史至引乩语,是谓遁入魔道。
据此可知,在史学考证时陈垣强调A. 要有证据意识B. 广泛搜集史料C. 运用可信史料D. 引用官修史料【答案】C3. 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
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
这说明宋代A. 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B.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C. 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D. 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答案】A【解析】据材料“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设转运使等职将地方财政收入大半运至中央,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故A 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地方财政管理机制,不能体现宋代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代,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军事权集中于皇帝,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财政方面的问题,也不能说明宋代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除支度给用外……悉数送往京师……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学生应该可以联系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从削弱地方的财政权的角度分析,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018届高三文综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一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一)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必做,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兰新铁路穿越“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位置示意图。
列车经过该区域时,受到大风影响,会在此滞留,停车避风。
读图,完成l~3题。
1.图中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①冻土融化②水源短缺③泥石流多发④流沙危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图中铁路线受大风威胁最严重的路段是()A.哈密附近B.了墩附近 C.三间房附近D.十三间房附近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哈密市到鄯善县该段铁路没有沿直线(图中虚线)走向修建,主要是因为虚线线路()A.地形起伏大B.占用耕地多 C.风灾危害大D.连接居民点少孙中山故居部分建筑为骑楼建筑,廊道上面是楼房,下面一边向街敞开,行人可以沿走廊行走,楼上一般住人,在华南地区分布较广泛。
庭院左边栽植一棵酸枣树,是孙中山1883年冬季从夏威夷檀香山带回来亲手栽种的,长势繁茂。
下图为广州市孙中山故居和夏威夷位置图。
读图,完成4~5题。
4.广州市街道两侧多建骑楼的目的是()①供行人遮阳②供行人避雨③进行商业活动④供游览者暂时休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在运输酸枣树种子的过程中沿途不可能发生的是()A.在出发地看到火山喷发B.沿途大多数时间风大浪急C.经广州港外贸船只起航D.帆船经无风带,滞留不前下图是独龙江流域的高黎贡山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独龙江流域位于横断山区,是中国境内仅有的独龙族聚居地区。
读图,完成6~8题。
6.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是()A.地形破碎,千沟万壑B.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C.相当高度大,绝对高度小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7.假设两隧道口的岩石年龄比隧道中部岩石年龄老,则高黎贡山是A.向斜山B.背斜山 C.断块山D.火山8.图示地区建设公路往往工程艰巨,其自然原因有①山高谷深,地形崎岖②地壳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③植被茂密,野兽出没④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下图为2017年某日16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
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群。
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
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 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C. 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D.使华夏民族得以形成2.《荀子·富国篇》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
”这反映了农民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方法是A.种植五谷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男耕女织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
慎遵职事。
”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
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
由此说明秦始皇A.把儒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B.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 D.儒家思想在思想争鸣中取得统治地位4.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
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
以上变化表明A.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城市布局发生重大变化C.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专制皇权逐渐得到加强5.“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6.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
异姓纳入周的宗盟A.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B.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C.丰富和发展了宗法制D.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2.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3.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
”清雍正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
这说明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B.主佃之间人身依附关系减弱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4.据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
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
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桐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由此可以看出南方金属矿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B.技术落后缺乏革新C.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生产组织规模狭小5.《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
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以A.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B.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C.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D.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标6.表1是1876年、2010年中美世界博览会展品表6表1两届博览会展品的变化表明A.中国国际地位有较大提升B.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凋零C.环境保护引起更多关注D.两国产业结构逐渐趋同7.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六
桓台一中2018届高三复习阶段性第六次诊断考试试题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必做,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
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
这一变化说明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C.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25.西汉宣帝时曾颁布诏令:“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
……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
”这表明汉代法律A.人情大于法制B.以礼入法伦理关怀C.凸显皇权专制D.深受豪强地主影响26.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
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
这一官职的设置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27.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晚明时期会社简表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28.右图是清中期主要商业城市和互市点示意图。
图中所示现象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自然经济渐趋解体C.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D.政治体制制约城市发展29.中华民国建立时,孙中山曾通电全国使用公历。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桓台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复习检测文综地理试题(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A. 6月6日左右B. 8月8日左右C. 9月9日左右D. 2月2日左右2. 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A. 赤道B. 11°34′SC. 11°34′ND. 23°26′N3. 若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答案】1. B 2. C 3. D【解析】1. 5月5日距离6月22日有47天,6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N与5月5日的影子长度相同,则N距离6月22日也是47天,由此可推断N是8月7日左右。
选B正确。
2. 6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影子长且朝南,说明该地在北回归线以南;5月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该地的影子为0,即太阳直射该地,说明该地在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选C正确。
3. 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 º - 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可以计算出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5°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23º26´,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选D正确。
【点晴】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点,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是一年中最大,北回归线以南太阳高度是一年中最小,过了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南移;以6月22日为中心,其两侧日期的太阳高度是对称分布,影子的长度也是对称分布的,由此可知N日期。
2018届山东省淄博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图5是西周时期鲁国的世系图,其中横线表示传子,竖线表示传弟,箭头表示弑杀争位,数字表示嗣位顺序。
这表明当时的鲁国图5A.未遵循周代继承原则B.实行了王位世袭制度C.存在违背宗法制的现象D.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25.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在吴、楚、赵、齐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王国中的高级官吏由中央任免。
上述做法A.扩大了王国辖区加强中央集权B.为汉武帝推恩令提供了借鉴C.以宗室子弟収代异姓诸侯王D.形成郡国并行的地方体制26.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社会思潮,它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穷极宇宙人生的哲理。
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
魏晋玄学A.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B.背离了孔子懦学思想C.主张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D.发展了天人感应思想27.表2为清代乾隆年间徽州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小农经济逐步衰退B.存在土地集中现象C.人地矛盾日趋尖锐D.租佃关系普遍存在28.1890年,上海织布局生产的棉布投入市场。
政府规定织布局产品从上海或其他通商口岸运货到内地销售,按照洋布的通例,都在上海统一征税。
由此可知,清政府A.限制上海织布局的销售量B.减免洋务企业的内地税收C.对市场进行了合理的评估D.鼓励支持上海织布局发展29.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
这种转变说明A.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B.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C.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D.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30.全面抗战爆发后,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的一年间,共有4次大规模会战,每次参战的国民党军队在33个军以上。
而1939年到1943年的五年间,会战仅12次,平均每年2.6次,参战的军事力量在19个军以下。
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B.国民党军队的数量减少C.日军对华军事战略调整D.正面战场无法抵御曰军31.1979年至1980年,我国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活动大幅度增长。
2018届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桓台一中2018届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文科综合历史(三)1. 《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
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原因在于其A.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 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 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 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
题干中《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春秋》具有伦理教育的功能,才被统治者推崇,故B项正确;孔子的《春秋》不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儒学汉代时才被统治者所推崇,当时是已是官僚政治,故C项错误;《春秋》是编年体,故D项错误。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的民间谚语。
而到了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
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A. 加强官僚政治B. 削弱贵族集团C. 提高行政效率D.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由官僚负责运转” ,确实有利于加强官僚政治,但它仅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由“门阀政治”到“而非贵族负责运转”,的确削弱了贵族集团的政治影响力,它也是一种手段,并非根本目的,故 B 项错误;提高行政效率,可以成为一种主观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故 C 项错误;不论削弱贵族集团,还是加强官僚政治,根本上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皇权,维护统治者的统治,故 D 项正确。
点睛: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宋朝”“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 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A. 万物皆有天理B. “灵明”是良知C. 人与自然的和谐D. “天人感应”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材料中引文的大意为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我这样的人来认知,这个世界怎能存在呢?突出反映了其思想主张人心之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
精选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一
桓台一中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文科综合测试题(一)历史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必做,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书写工具的不同B.书写材料发生变化C.经济和文化交流需要D.书法艺术不断发展25. 东汉,有察举征辟权的官员多举“年少能报恩者”,世代公卿的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
其直接后果是( )A.宗族的伦理秩序强化B.贵族政治逐渐形成C.官僚集团易形成派系D.新的选官制度确立26. 关于杨贵妃之死,有不同记载。
《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缢死于佛室:《文明译丛》中则说,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
这反映出( )A.历史现象具有很大的复杂性B.历史现象均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C.历史事实的真伪性无法判断D.历史记载都不能客观再现事实27. 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
”这表明宋代( )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28. 下列是某著作中的部分目录,请拟定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 )AC.淸代中央体制的演变D.康熙皇帝加强皇权的措施29.1845年,上海道台宮慕久害怕中国人和英国人杂处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和英国人签订了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上海租地章程》。
这表明( )A.清朝官员卖国求荣B.地方官员妥善处理华洋矛盾C.淸政府对洋人分而治之D.淸朝宫员对国际知识的无知30. 下面为中国茶叶出口占世界茶叶贸易比重表,导致这一时期贸易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C.中国自然经济已瓦解D.民族工业的发展缓慢31. 1941年,毛泽东重申:“在土地关系上,我们一方面实行减租减息,使农民有饭吃;另一方面又实行部分的交租交息,使地主也能过活”。
山东省桓台县2018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2017101101168
山东省桓台县2018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1.《礼记·乐记》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
如此则民治行矣。
”这最能说明礼乐制度A. 成为维系西周统治的重要制度B. 以礼乐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C. 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D. 礼中有乐,烘托崇高和谐的氛围2.商代的国家政体是方国联盟制,商王不过是“盟主”,而周王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见,与商代相比,西周A.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B.王权政治得到一定加强C.依靠血缘关系维系统治D.依靠分封以开疆拓土3.范文澜先生曾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考察封国国王,有罪状便奏闻。
不法的国王因此受到惩罚。
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A.旨在削弱国王势力B.重在整肃地方吏治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4.唐初,不仅将宰相的职权分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掌,而且还设立了政事堂,形成一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的制度。
由此可见,政事堂的建立A.避免了决策失误B.加强了中央集权C.平衡了中央权力D.提高了行政效率5.下表为中国近代后期不同教科书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摘选)。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不但荡涤二百六十多年的耻辱……并且产出四千余年君主专制的南京国民政府教科书痕迹”“因为他们的势力颇盛,清国不能平定,就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日伪政权教科书的意思,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虽表面上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封建势力并为铲除”中共根据地教科书A.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B.孙中山为首革命派力量强大C.辛亥革命促使清朝同时结束D.清朝结束具有偶然性6.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涌现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救国军”、“抗日义勇军”、“军民自卫义勇军”、“民众自卫团”等各种武装。
高三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五word版本
桓台一中 2018 届高三复习阶段性第五次诊断考试一试题文科综合(五)历史部分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分300 分。
考用150 分。
答前必用0.5 毫米黑色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和科填写在卷和答卡定的地点。
考束后,将本卷和答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 分)一、:本共 35小,每小 4分,共 140分。
在每小出的四个中,只有一是最切合目要求的。
24.《》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以体的形式,了孔子关于政治、文化、史、人生、哲学、宗教等的点。
《》的世表示A.儒学形成真理化、思辩化的理系统B.儒家思想拥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儒家思想已成中央集的理基D.儒学成中民族的主流思想25.洪武三年太祖曰:“今礼 ( 儒士礼 ) 所言不得隔越中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庶政,故大臣得以自恣。
今之初,正当使下情畅达于上,而犹欲效之,可乎?”明太祖的本意是()A.汲取元亡教B.剥丞相力C.化君主制D.保政令通26.《克思恩格斯全集》写道“君主政体的原的来就是人、蔑人、令人不成其人⋯⋯君主政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看法的不同样法⋯⋯哪里君主制的原是天地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制制度必然拥有性,而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 克思恩格斯价君主制的依据是A.皇位在家族内可世承B.君主的地位是不可以僭越的C.君主拥有随意性和独断性D.君主制背史展27.明清是民手工的大展期。
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化,使自由手工者的数量大。
⋯⋯据《明神宗》、乾隆《州府志》等文件,“明万民无聚,多以生。
北半城皆居机,郡城之皆机”。
有益于A.本主萌芽生,自然开始解体B.商繁荣,社会于向近代化型前夜C.手工工展迅速,地域展著D.政府重抑商政策松,外易繁盛28.近代某学人在揭示民族本主展困境曾:“工不,制造不,土,屈指可数,能争利乎?”而洋人可以利用条特,“投我所好,制造百物,内陆”,如是通商不如不通。
学人()A.反开辟通商口岸展国易B.反思近代民族企缺少市意C.责怪清政府限制民厂的政策D.条制度束民族本展29.1912 年 3 月宋教仁被后,在社会大力下,袁世被迫赞成,最后却到内理秉身上,如持依法追究下去,袁世极被,公民党于法有据且哀兵人,算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桓台一中2018届高三复习阶段性第五次诊断考试试题文科综合历史(五)1.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
该书以语录体的形式,汇辑了孔子关于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宗教等问题的观点。
《论语》的问世表明A. 儒学形成哲理化、思辨化的理论体系B. 儒家思想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 儒家思想已成为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D. 儒学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宋明理学的形成表明儒学形成哲理化、思辨化的理论体系,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关于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宗教等问题的观点”的记载,反映儒家思想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形成于秦朝时期,故C项排除;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故D项排除。
点晴:对《论语》内容的准确理解与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宗教”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2. 洪武三年太祖曰:“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今创业之初,正当使下情通达于上,而犹欲效之,可乎?”明太祖的本质意图是A. 汲取元亡教训B. 剥夺丞相权力C. 强化君主专制D. 保证政令畅通【答案】C【解析】据材料“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明太祖意欲废除中书省,其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故C选项正确;汲取元亡教训不属于本质意图,故A选项错误;剥夺丞相权力是强化君主专制的手段,故B选项错误;保证政令畅通显然也不是本质意图,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审题仔细,要扣住关键词“本质意图”,提取材料信息“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揽庶政”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正确判断。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写道“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A. 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B. 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C. 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D. 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答案】C4. 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
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
……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这有利于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商业繁荣,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C. 手工工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显著D.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答案】B【解析】据材料“自由手工业者……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苏州地区丝织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但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形成说明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有利于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显然不是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显著,故C项错误;当时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也没有松动,故D项错误。
故选B。
5. 近代某学人在揭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境时曾说:“工艺不兴,制造不讲,土货销场,寥寥无几,能争利乎?”而洋人则可以利用条约特权,“投我所好,制造百物,畅销内地”,如是则通商不如不通。
该学人A. 反对开辟通商口岸发展国际贸易B. 反思近代民族企业缺乏市场意识C. 批判清政府限制民间办厂的政策D. 认为条约制度束缚民族资本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这位学者主要批判洋人利用不平等条约进行经济侵略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D项正确。
材料认为政府是不重视工业并非限制民间办厂,同时跟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不符,故C项错误。
A和B与材料整体意思不符。
点睛:材料“洋人则可以利用条约特权,“投我所好,制造百物,畅销内地””反映了外国侵略者利用条约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6. 1912年3月宋教仁被杀后,在社会舆论强大压力下,袁世凯被迫批准严查,最后却查到内阁总理赵秉钧身上,如坚持依法追究下去,袁世凯极为被动,国民党于法有据且哀兵动人,胜算很大。
但国民党不顾舆情和力量对比发动“二次革命”,结果不到两月二次革命失败。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B. 国民党破坏民主宪政C. 民主革命任重而道远D. 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答案】B【解析】材料显示国民党没有按照宪政程序进行处理宋教仁案件,通过武力革命结果导致失败,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民主共和观念的信息,故A错误;民主革命道路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错误;袁世凯复辟是1915年,时间不符合,故D错误。
7.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上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不久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
这表明A. 民族意识开始不断觉醒B. 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C.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D. 推翻清政府成为大势所趋【答案】C【解析】民族危机之时,社会各个阶级提出振兴中华、振兴中国的口号,体现出救亡图存成为晚清时代的潮流,故C正确;A中开始觉醒不符合时间;材料中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革命纲领不一样,故B错误;维新运动和义和团不主张推翻清王朝,故D错误。
8.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
上述现象符合当时A. 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B.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C. 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D. “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答案】C【解析】据材料“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重新有了自留地……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是在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故A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在1978年开始,故B项错误;当时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使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故C项正确;“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D项错误。
故选C。
9. 罗马帝国时期,“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
“这种平等的基础”是指A. 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缩小B. 自由民和臣民的差别消失C. 公民和自由民的差别消失D. 公民和臣民间的差别缩小【答案】C【解析】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材料中“这种平等的基础”是指公民和自由民的差别消失。
故答案为C项。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臣民”不是罗马社会用以区分是否享有公民权的群体,排除BD项。
10. 下图为1834—1878年西欧某国棉纺织业工人就业情况(%),可用来研究A. 女性社会角色的变B. 劳动就业率的增加C. 工人家庭收入的增长D. 非法雇佣童工的现象【答案】A【解析】1834—1878年西欧某国棉纺织业工人就业表格显示女性就业率占据较大比例,而且逐渐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工业革命时代女性社会角色变化,故A正确;就业率只有女性增加,男性却呈现下降趋势,故B错误;表格显示不出家庭收入的情况,故C错误;雇佣童工是否合法表格没有说明,故D错误。
11. 十月革命后某一时期列宁说:“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
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与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列宁旨在A. 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B. 认为建立资本主义是一种进步C. 论述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的必要性D. 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答案】D【解析】列宁上述言论侧重点在“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与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资本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表明列宁肯定资本主义的作用,AC与材料不符;列宁认为利用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是在落后的小生产占主体的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故D正确;“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进步,故B错误。
【名师点睛】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国家政权,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2. 二战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先后开始了可乐瓶装业务,瓶装可乐在很多欧洲国家市场上已非鲜见。
1950—1954年,在联邦德国的销售数量就达到1.4亿瓶,创造了可乐销售历史上的奇迹。
这反映出A. 马歇尔计划初显成效B. 联邦德国发展速度最快C. 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D. 欧洲大众文化的衰退【答案】A【解析】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联邦德国发展速度最快,排除B;D 表述错误;“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先后开始了可乐瓶装业务,瓶装可乐在很多欧洲国家市场上已非鲜见”,说明可口可乐在西欧国家很有市场,成为西欧受美国大众文化产品影响的一个很重要标志,西欧逐渐“美国化”,文化趋同有利于西欧的一体化,故C正确。
13.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做政府的大事业。
西人来中国者多半为个人的好奇心、利禄心所驱使。
他们的事业与欧洲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
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
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
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
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
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欧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
个人冒险而到海外去奋斗的,不但可以发大财,且成为国王的忠臣、民族的志士和上帝的忠实信徒。
……值得注意的是,当欧洲在赢得对亚洲海上贸易的控制时,中国统治集团正在积极地反对海外事业。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第122—123页材料二十九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并不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各处的所作所为。
这些西方的来客用他们最初到达中国的行为介绍了他们自己,从而迫使中国人采取了某些他们认为理所应该的措施。
中国人在封建时代是好客和没有民族偏见的,但从十六世纪以后,当中国人在自己的港口遇到暴行与杀戮时,中国人不得不对这一批新来的“不速之客”实行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采取必要的自卫措施,如采取封闭除广州外一切港口的严重步骤。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19—20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人对海外贸易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