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合集下载

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1、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2、掌握积累“师、传、从、道、惑、受、贱、孰、贻、圣、愚、群、足、攻、经”等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了解“也、则、于、乎、所以”这些文言虚词;3、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字、词,掌握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4、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5、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1、理解《师说》中关于从师学习的论述,抓住对比手法分析课文,体会作者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2、背诵全文,掌握文中的语法知识;3、认清本文的层次结构,同时培养阅读语感。

教学方法诵读发、导读法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2、初步理解课文;3、参考注释翻译课文,不会译的用红笔把原句抄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这一堂课着重掌握课文重点字词句,背诵课文一、导入课文1、同学们,你们觉得教师应该受尊敬吗?说明:从文革中的“臭老九”到今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地位一天天升高,可是在教师倍受尊敬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教师已经越来越职业化,跟一般的职业没什么两样,因此不需要特别尊敬。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先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精彩的论说,虽然针对的情况不一样,但有些道理是千古不变的,尊师重教的风气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二、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写作背景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

教学目标_1

教学目标_1

1.每种 每种tRNA是否只能识别并 每种 是否只能识别并 转运一种氨基酸? 转运一种氨基酸 专一性 2.每种氨基酸是否只有一种 每种氨基酸是否只有一种 tRNA? 可以有多种 一种氨基 可以有多种,一种氨基
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 转运RNA 转运RNA (tRNA) tRNA)
氨基酸 的 _______的搬运工
翻译
概念: _____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 以 概念: 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 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的过程 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场所: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场所: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模板: 模板: mRNA
种游离的氨基酸 原料: 种游离的 原料: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上的反密码子 上的反密码子与 的 原则: 原则: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的密 码子互补配对。 - 码子互补配对。A-U 、G-C 互补配对 - 产物: 蛋白质 产物: 结果:遗传信息从 mRNA转移到了蛋白质 遗传信息从_____ 转移到了_____
翻译
mRNA 20种氨基酸 种氨基酸 酶 蛋白质
A-U U-A - - C-G G-C - -
RNA聚合酶 聚合酶
1条mRNA单链 条 单链
A-U - T-A - C-G G-C - -
遗传信息 DNA 传递结果 场所
DNA DNA
mRNA mRNA
蛋白质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线粒体、 线粒体、叶 绿体、 绿体、拟核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 并不是简单的 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 多个基因决定的 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 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个性状 多个性状。 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个性状。 基 因 内因) (内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2)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数位上出现0有该怎么读?
师归纳: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万”。
4)问:怎么读亿以内的数?
师总结归纳:先度完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完成做一做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 3 8 1 9 0 0 0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2、内容:判断题:
(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1. 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基于学生学习完《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制作》课程以后,在掌握了计算机网页一般制作方法和网络的基础知识以后所需要学习的课程。

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考试课,ASP(Active Serve Pages)是能够把HTML文件、脚本、基于COM标准的组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够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动态WEB应用程序,使得以静态内容为主的WEB带来了全新的动态效果,是在Windows环境下首选的网站开发和编程技术,本课程讲解了ASP使用的基础知识、一般的编程技巧,讲述了ASP的组件,讲解了新的数据访问模型ADO技术,以及ASP如何访问数据库,并且介绍了使用ASP 开发的大量示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ASP编程的一般理论和技巧,熟练使用ASP的组件,能够在实际网络开发过程完成如论坛、聊天室等的制作工作。

2.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本专业的有关网络程序设计的较高级内容。

本课程将介绍开发ASP程序所涉及的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VBScript程序设计基础、ASP的内置对象、ASP数据库的操作等有关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开发ASP程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对网络程序设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初步掌握ASP动态网站开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的要求,如果课时充裕,或者学生基础普遍较好,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学习部分选学内容。

基本教学内容:✧了解什么是动态网页,主要的动态网页技术及其区别;熟练掌握ASP的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的搭建;✧在VB的基础上,熟练掌握VBScript脚本语言,如数据类型、变量及各种语句,过程与函数的概念和区别;✧熟练掌握Request、Response、Session等ASP内置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等基础知识及其基本应用;✧基本掌握Web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句;✧基本掌握ADO数据对象,熟练掌握ASP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基本掌握ASP程序调试与错误处理。

期末总结教学目标

期末总结教学目标

期末总结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概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知识目标: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前沿动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包括自主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品德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目标1.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对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他们掌握了该学科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对学科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扩展和深入。

2. 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分析和评价学科相关的现象和事件,并提出合理的见解和建议。

3. 学生们学会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和学习学科知识,在信息获取、整理和表达方面有了一定的能力。

三、能力目标1. 学生们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能够独立阅读学科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能够分析和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在学习中有所发现和创造。

2. 学生们学会了思考和分析问题。

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3. 学生们学会了表达和沟通。

他们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够与他人形成良好合作关系。

四、品德目标1. 学生们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他们在学习中注重遵守学习纪律和行为规范,尊重师长和同学的权益,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2. 学生们培养了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自觉保持个人形象和行为规范。

3. 学生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团队活动,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为集体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1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明白体育课的真正含义以及意义;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的要求;人体形态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记忆力水平。

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80-90%学生明白纵队是怎么排的,以及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大的同学要爱护小的同学,互相爱护。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跑的基本技术。

素质目标:提高奔跑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

情感目标:培养运动感情,勇敢果断,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排成四路纵队。

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快快集合的游戏提高集合的速度和准确性;技能目标:经过反复练习立正稍息来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协调性。

素质目标:提高下肢的奔跑能力,灵敏和协调性。

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友爱,稳重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掌握立正稍息的做法,集合时反应能力。

4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自我锻炼意识。

2、技能目标:经过反复游戏练习,使学生形成正确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灵敏协调性。

3、素质目标:提高奔跑以及地滚球的能力,灵敏协调性,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发展。

4、情感目标:培养运动感情,团结友爱,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生奔跑能力以及体育素质好坏的影响。

5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爱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意识;2、技能目标:经过反复模仿、练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使动作做到协调灵敏性;3、素质目标:提高写生跑跳能力,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协调发展;4、情感目标:提高团队凝聚力,发展团结友爱,互助,积极进取及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下肢的力量的发展;教学难点:曲线跑技术的掌握;6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看齐的重要性,以及沿直线走可以培养走路姿势。

2、培养80-90%学生掌握走和看齐的基本技术。

3、培养学生下肢一些小肌肉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在喜欢语文学习的前提下,提高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认识常用汉字。

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非常大,要让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能够会写生字,能够阅读课文,口语交际的能力需要提高。

2.写字端起。

从二年级开始训练写字,让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

3.阅读。

在一年级,主要是要让学生能初读课文,大体上理解*的主要内容,并且一般一节课完成一个课文的阅读。

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积累、朗读、口语表达、书写等方面,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年级语文的教学目标一年级语文的教学目标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要求会写的汉字100个。

3.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够按笔顺规则用铅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6.喜爱图书阅读,爱护图书。

7.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故事的大意。

8.愿意与别人交流,敢于在生人面前讲话,能与别人谈笑自如。

9.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义,在阅读时能正确地运用词典等方法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10.阅读浅显易懂的*,能大体了解其中的意思,能复述课文内容,能初步表达自己的感受。

11.能不出错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12.能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以上是关于一年级语文的教学目标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单元教学目标一年级语文单元教学目标如下:1.识字1500个左右,会写生字350个左右。

2.累计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3.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

5.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1)

《边城》教案【教学目标】本单元重点了解作品蕴涵的思想感情,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着手来把握主题和作者创作意图。

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2、把握作者在《边城》中极力要表现的古老湘西的人生形式;3、理解《边城》题目的含义,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过程与方法:1、美读课文,咀嚼品味小说诗一般的意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2、启发点拨、合作探究多种方法结合,完成文本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

情感价值观:1、感悟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爱世界爱人类的情操;2、了解古老的民俗及其丰富的内涵,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新课标中对高中的语文教学要求是积累整和、感受鉴赏、思考和领悟、以及发展创新。

基于这样的培养要求,现制定教学重点难点如下:1、通过分析小说的环境、心理描写来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形态中所孕育的自然美、风俗美、人性美。

2、理清小说情节,把握民俗活动和情节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人性的闪光点。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心理,把握小说中至真、至美、至善人性。

【解决办法】1、加强课前预习,充分熟悉小说内容。

2、补充相关小说情节,让学生对《边城》有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方法】要本着以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为主,重视学生的思考重视学生的感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自读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一课时,采用点拨法以及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启发学生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预习课文品读重点段落1、标出自然段;2、找出小说主要人物的言行,品味小说中的淳朴的人性;3、勾画出小说中的民俗描写,体会这些民俗的特点以及内涵;4、理顺出小说的故事情节;5、明确小说的人物、情节,用自己的话复述,补充相关的其他情节。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1

特征; (2)、对给予的“犯罪”和“违法”的案 例,学生能识别“违法”和“犯罪”行为, 并能陈述理由。
• 3、应选择适当的分类框架设置与陈述目标 当前我国教师采用的一些目标分类框架在 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如“三维目标” 把 “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不仅混淆学 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区别,而且混淆学习过 程与学习方法的区别。 如:初中三年级语文《孤独之旅》的过程与 方法的目标是:
• 例二 教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小 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1、能借助透明方格胶片或带有方格的面 积图,说明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的理由。 2、对给予的长方形图形和实物,能正确 计算它们的面积。
以自由快速的阅读方法,整体感知内容, 运用小说三要素梳理情节;在读中品味语言, 在读中质疑、探究。
• (五)、教学目标陈述的注意事项
1、把教学目标等同于教学内容 例如,有些教师会这样制定教学目标:学 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教学目标含糊、不明确 教师习惯于用“了解……”,“懂 得……”,“掌握……”,“理解……”等 表达方式,这样很难区分达到哪种程度是了 解,哪种程度是掌握。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五 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认知策略、 智力技能、动作技能、态度。
三、教学目标设计
•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进行教学目标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很多,而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以及社会 需要是必须考虑的三方面的因素。
•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 3、教学目标单一、不全面
由于受传统教学论知识的影响,一线教师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仍然以学生掌握更多的知 识为最终的价值追求,因此,制定的教学目 标往往只关注了知识的识记、理解而忽略学 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发音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所学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
积极态度。

二、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课文
2.教学工具:课件、黑板、彩色粉笔、图片、实物等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导入】
–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请学生猜测本课内容。

2.【学习内容】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分段教学,注重重点句子和生字词的讲解。

3.【练习】
–分组朗读。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故事情境。

4.【巩固】
–师生互动,复习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5.【拓展】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写类似故事情节的小段落。

–鼓励学生认真朗读,发现语文之美。

四、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有更好的理解,掌握新知识点,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态度。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继续注重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加强课内外的延伸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上为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希朥对教师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的制定1

教学目标的制定1

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

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目标制定这项工作。

制定教学目标有以下依据: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当然,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一方面,我们编制的所有目标不应当超标,另一方面,全部目标的合成,也不能低于标准的总体要求。

2.教学内容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要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目标的侧重点。

比如初中历史教材是按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都从属于统一的“单元主题”,在其简短的文字中,已将该单元的核心内容作了交代。

它们已把编者的意图告诉了我们。

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紧扣这些文字,努力用具体的目标来落实其要求,并把它们当作中心目标或重点目标来对待。

3.学生实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在重视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适当照顾“两头”,即对学得较快与学得较慢的学生因材施教。

4.社会需要课标和教材都是静态的,往往几年不变,而社会发展却是动态的,可以说教材内容对时代进步来说,总是滞后的。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考虑到这一点,适当地根据社会需要,充实必要的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花边有多长》教学目标制定本课教学目标的依据: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争取让学生经历亲身动脑、动手、动口的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本课教学目标的具体依据如下:一.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三年级的学生已认识了长方形及其特征,学会了测量,了解了一些测量单位,并对周长有了认识。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1

教学课题 1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有人说:“秋风扫落叶,何等凄凉萧条!”但是,在诗人杜牧眼中,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花的生命力还要旺盛,晚秋的景色也同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

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山行》。

2、板书:山行杜牧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1、自由朗读2、请学生读,互相评价3、齐读4、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齐读。

(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读诗句,悟诗情。

5、根据学法,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或课前收集的资料,学习古诗。

6、小组汇报交流。

(1)、简介诗人杜牧;(2)、了解题目意思:山行:在山上行走。

(3)、字词解释:a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b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c坐:因为;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d红于:比……更红。

(4)、学生根据小组讨论说说诗句意思。

(大致了解即可)(5)、教师点拨:a、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

(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漂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b、第4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于”不仅点出色彩鲜艳,而且显得更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1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4.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2学情分析《马说》这篇课文在八年级下,对于八下的初中生而言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积累,能够自主疏通文意,所以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进行,自由提问,再互助解答。

此时的学生已经建立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能够理解作者在此文中寄托的愤懑不平和怀才不遇之叹。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一、导入新课:1、课间播放《赛马》的音乐,再配上一些历史上名马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名马。

2、课间我们欣赏了许多马儿矫健的雄姿,也聆听了一首激情澎湃的乐曲《赛马》,那你所了解的历史上的名马有哪些?明确:赤兔胭脂兽——吕布、关羽乌骓马——项羽的卢马——刘备白龙马——唐僧3、那这些马为何那么有名呢?明确:A:本身才华(第一点学生应该都能答上,第二点要加以引导)B:拥有者懂马,尽其才。

师:正所谓“良将辅明主,宝马配英雄”这些马能名传千古有自身原因,更主要是有赏识它的英雄能尽其才。

但是所有的千里马都能遇到赏识他的人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近韩愈的《马说》。

4、课文的题目叫《马说》,首先我们来解题,马说是什么意思?马在说话吗?(请学生来回答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

是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马”、“论马”、“谈马”。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的口算方法,能迅速地、正确地口算一些简单的小数乘法;探索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

3.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5. 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6. 在探究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和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上英语教学目标

一上英语教学目标

一上英语教学目标好的,由于不太明确您具体的教学主题,以下为您生成一份关于“一般现在时”的教学目标、英语释义、短语、单词、用法及双语例句示例,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修改和调整。

---# 一般现在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一般现在时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2. 学生能够准确运用一般现在时来描述日常习惯、事实和真理。

3. 学生能够掌握一般现在时中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的变化规则。

##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2. 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一般现在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注重语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 一般现在时的英语释义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is used to talk about habitual actions, facts, and general truths. It is also used to describe states or conditions that exist now.# 一般现在时相关短语1. every day 每天2. often 经常3. usually 通常4. sometimes 有时5. always 总是6. never 从不# 一般现在时常用单词1. go 去2. come 来3. do 做4. have 有5. like 喜欢6. love 爱7. work 工作8. study 学习9. play 玩10. read 读# 一般现在时用法## (一)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1. 常与 often, always, usually, sometimes, every day/week/month/year 等时间状语连用。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1

第四章 课标要求 节 次
透镜及其应用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4.探究并 了解光的折射的规律。 教 学 要 求 程度 说 明
Page 2 of 9
一.透镜
二.探究凸透 镜成像的规 律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Ⅱ 2.知道凸透镜能成放大的虚像和凹透镜能成缩小的虚像。Ⅰ 3.经历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ⅢA 4.会用简单方法估测远视眼镜的焦距。Ⅲ 1.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Ⅰ 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 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 和资料。ⅠA 3.经历从所观察到得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所收集到得得实验数据中, 归纳 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ⅠA 1.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Ⅰ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Ⅰ 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C 1.常识性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 2.常识性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 3.常识性了解显微镜的发展情况及前景 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2.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 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4.通过探究,初步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
1.知道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20~20 000Hz。Ⅰ 2.知道超声波的频率高于 20 000Hz。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Ⅰ 3.解次声波能够传得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等特性。ⅠA 4.了解次声波的危害。Ⅰ 5.能关注科技发展,自觉养成环境保护意识。ⅠA 见 每 句后
在区别什么是噪声与乐音时, 不 仅要从噪声的特性加以区分, 而 且还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判 别。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1)

第五课生命之源----水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能力目标: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掌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生命之源—水》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特征,也体现了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本课的设计将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融合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的美术各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其它学科,引导学生课前观察、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进行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

教师利用这类教学内容的对学生的“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进行教学探索,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它学科、与其它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活动研究。

2、教学重点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掌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

3、教学难点利用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对象分析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生活基础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在语文、自然等其它学科学习过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知识。

2、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资料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在课前做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学习知识的准备工作。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研究1、课前知识准备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学生在课前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访问、调查、查阅资料、上网收集等方法有地球生态环境的资料,并填写《常师二附小环境调查资料》表,培养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能力。

科学教学目标

科学教学目标

科学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句,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
己喜爱的部分。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体会花儿开放的美。

教学难点:弄清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新字生词。

2. 初读课文,了解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钟声可以告诉我们准确的时间,可是你们知道吗?自然界的花也像钟表一样能报时呢。

有位植物学家还把不同时间开的鲜花栽在一起,组成一个花钟,你们想了解以下吗?
2. 读了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3.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都在课文里藏着呢,我们一块去寻找吧!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A. 自由读全文,遇到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内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让学生挑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教师根据“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3. 同桌互相说说课文的内容。

三.读读画画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 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先分组交流,再指名说)
3. 各种花在一天之内,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我们根据各种花开花的先后顺序来绘制一个
花钟,好吗?
4. 同桌合作制作花钟。

5. 在小组内展示花钟并进行介绍。

(要求介绍时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6. 小组内推荐一只最好的花钟在全班展示、介绍。

四.读读悟悟
1. 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的开放,我们先来填一填。

2. 再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3. 最后说一说,你觉得哪些表达鲜花开放的词语用的特别好。

五.课堂作业
1. 学习生字。

A. 出示生字卡片。

B.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C. 同桌提醒楔子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D. 学生书写。

2.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新词。

六.课外延伸
1. 学生继续搜集各种花儿不同的时间开放的资料,看谁在花钟上补充的花最多。

2. 读、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学习课文,了解植物的花开时间的不同及原因。

2. 熟练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对自然界,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观察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复习检查
1. 听写词语。

2. 指名背、齐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3. 校舍功能交流搜集资料的情况。

二.朗读感悟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 小组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3. 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讲述花钟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植物学家修建的花圃。

2. 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着画面,当小小讲解员,介绍这个奇妙的花钟。

A. 在小组内讲述。

B. 每组推荐一人全班讲述。

C. 评出最佳讲解员。

四.积累语言
你还喜欢哪部分课文内容,能把它背下来吗?
五.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卡片,组词朗读。

2. 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3.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