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就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就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得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得管理工具。
就是为了识别与控制操作危害得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得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得、有危险得工作步骤与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与预防.二、主要用途与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得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得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得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得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与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得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就是如何进行得,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得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得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得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得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她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得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得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得控制措施.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得识别,规定标准得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得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a)身体某一部位就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就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得环境中?g)就是否存在过度得噪音或震动?h)就是否存在物体坠落得危害因素?i)就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就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得可能吗?l)就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就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2、还可以从能量与物质得角度做出提示.其中从能量得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与辐射能等.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介绍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介绍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某项作业活动的人员、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损害。
该方法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估、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等内容。
1.作业活动的划分可以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也可结合起来进行划分。
如:(1)日常操作: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
(2)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
(3)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
(4)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装卸车、成型包装、库房叉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槽车洗车、清胶清聚合物、清罐内污油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
(5)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等。
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1)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参见表1)。
表1 作业活动清单(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
)(2)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注:应按实际作业划分,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如果作业流程长、步骤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参见表2-1,2-2)。
表2-1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表2-2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例如,可以按下述问题例举提示清单提问:1)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2)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险有害因素?3)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滑倒、绊倒、摔落、扭伤?4)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5)噪声或震动是否过度?6)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7)照明是否存在安全问题?8)物体是否存在坠落的危险?9)天气状况是否对可能对安全存在影响?10)现场是否存在辐射、灼热、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
工作危害分析法完整版
工作危害分析法完整版简介工作危害分析法(Job Hazard Analysis, JHA)是一种用于识别和解决工作场所危害的方法。
该方法旨在通过分解工作流程,识别潜在的危险和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并降低风险。
JHA的步骤JHA方法通常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工作流程首先,需要了解要进行分析的工作流程,包括工作流程中涉及的人员和操作过程。
步骤二:分解工作流程将工作流程分解为各个步骤和操作,以便更好地识别潜在的危险和安全问题。
步骤三:识别危险和安全问题对每个步骤和操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查找潜在的危险和安全问题。
步骤四:确定控制措施根据识别出的危险和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保障工作者安全健康。
步骤五:实施和监测控制措施实施控制措施,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性。
JHA的要素JHA方法的有效实施涉及以下要素:资源确保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资质,确保必要的时间和资源用于JHA 的实施。
培训对员工和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潜在危险和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参与在实施JHA过程中积极参与员工,特别是直接参与工作的员工,以便更准确地识别危险和安全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沟通必要的沟通和协作将有助于确保JHA通过各个流程和部门,并在整个组织中得到实施和推广。
JHA的应用场景JHA方法可以应用在诸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生产制造业在生产线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和安全问题,如机器夹击、化学物质泄漏等。
JHA方法可以帮助制定可行的控制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健康。
建筑业在建筑现场,工人可能遭受脚手架翻倒、高空坠落等风险。
JHA方法可以帮助制定适当的安全方案,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医疗保健行业在医疗保健行业,存在着许多职业危险,如暴露于感染风险、误操作医疗设备等。
JHA方法可以帮助制定恰当的安全措施,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物流运输行业物流运输领域可能存在着许多危险问题,如危险品泄漏、交通事故等。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工作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简称JHA)评价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工作环境中潜在的危害因素和风险。
该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识别并控制危害,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JHA评价方法的步骤和应用。
JHA评价方法的步骤如下:1.选择任务:首先,选择一个特定的工作任务或活动,该任务应该是明确的、可观察的,并且能够被分解为具体的步骤。
2.识别步骤:将所选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步骤,确保每个步骤都是可观察和可记录的。
3.识别危害:对每个步骤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包括机械、电气、化学、生物、物理和人为因素等。
4.评估风险:对识别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的风险或潜在影响。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使用风险矩阵或使用定量分析工具来评估潜在的风险。
5.制定控制措施:对识别的风险因素制定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装备等。
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6.编写JHA报告:将所有识别的步骤、危害和控制措施记录在JHA报告中。
该报告应该清晰明确,以便员工和管理人员可以理解和执行。
JHA评价方法的应用包括:1.识别和减少事故风险:通过识别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害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工作事故的发生。
2.符合法规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规要求企业和组织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和控制危害。
使用JHA评价方法可以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保证员工的安全。
3.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员工可以更加了解自身工作环境的危险性,提高安全意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减少危害因素,改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总之,JHA评价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识别并控制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通过JHA评价,可以减少事故风险,符合法规要求,提高安全意识和工作效率。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平安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平安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平安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展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展设备设施平安隐患、作业场所平安隐患、员工不平安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假设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展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根底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展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方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平安控制措施,进展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缺乏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平安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平安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平安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工作危害分析法(Job Hazard Analysis,JHA)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识别和消除工作场所中的危险和风险。
它是一种预防性的管理工具,旨在保护员工免受工作相关伤害和疾病的影响。
通过对工作流程和任务进行逐步分析,JHA可以帮助组织识别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JHA的核心是通过识别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然后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消除或减少这些危险。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建立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JHA的一般步骤:1. 选择任务,选择要进行分析的特定工作任务或工作流程。
2. 识别危险,对所选任务进行逐步分解,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
3. 评估风险,对已识别的危险和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和频率。
4. 制定控制措施,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装备。
5. 实施控制措施,将确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并确保其有效性。
6. 监督和复查,定期监督和复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对工作环境进行持续改进。
JHA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帮助组织全面地了解工作场所中的危险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护员工。
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逐步分析,JHA可以帮助组织发现一些隐藏的危险,从而避免潜在的事故和伤害发生。
然而,要想JHA发挥作用,需要组织内部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只有当员工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JHA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地贯彻和执行JHA的各项措施。
因此,组织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危险和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总之,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消除工作场所中的危险和风险。
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降低事故和伤害的发生率。
因此,组织应该重视JHA的实施,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以确保JHA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工作危害分析(JHA)
附件4
工作危害分析(JHA)
一、工作危害分析(JHA)
(1)定义: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2)特点:
①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
②简单易行,操作性强。
③分解作业步骤,比较清晰。
④有别于掌握每一步骤的危险情况,不仅能分析作业人员不规范的危害,而且能分析作业现场存在的潜在危害(客观条件)。
(3) R = L × S
式中:R —风险度 L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S —事件发生后果严重性
二、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流程
选定作业活动→分解工作步骤→控制措施→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和后果→风险分析→定期评审。
工作任务的确定与作业步骤划分一览表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工作危害分析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就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就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就是为了识别与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与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与预防。
二、主要用途与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与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就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她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不;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就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就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就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就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就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就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不?l)就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就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作危害分析(JHA)法⼯作危害分析法(JHA)⼀、什么是JHA?⼯作危害分析(JHA)⼜称⼯作安全分析(JSA)是⽬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最普遍的⼀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作流程。
通过对⼯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作步骤和⼯作设备/设施,进⾏控制和预防。
⼆、主要⽤途和⽅法JHA主要⽤来进⾏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不安全⾏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相连的⼯作步骤,识别每个⼯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明⽩这项作业是如何进⾏的,对操作⼈员能起到指导作⽤为宜。
电器使⽤说明书中对电器使⽤⽅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在对⼯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起讨论研究,运⽤⾃⼰对这⼀项⼯作的知识进⾏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块,每⼀块为⼀个⼤步骤,可以再将⼤步骤分为⼏个⼩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步骤都要问可能发⽣什么事,给⾃⼰提出问题,⽐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危害暴露,如毒⽓、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清单提问。
⾝体某⼀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从业⼈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从业⼈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从业⼈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过度⽽扭伤?从业⼈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是否存在过度的噪⾳或震动?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是否存在照明问题?天⽓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存在产⽣有害辐射的可能吗?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空⽓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作中问题远不⽌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报告(JHA)法
实用标准文案
用动宾词组描述的,也可用含有动词的短句,如:搬备用轮胎和工具箱、撬下轮毂帽、松开 突耳螺栓等。
2. 识别危险、危害因素 下面,以“一段输送易燃、有毒液体的压力管道与输送泵”为对象,研究“启动泵”这 一作业活动的危险、危害因素识别。 ⑴识别人的危险、危害因素 1)在未确认输送管线是否有断开、法兰垫片泄露情况下开泵,易出现易燃、有毒液体泄 漏; 2)在未确认输送管线上是否有盲板情况下开泵,易造成泵憋压,易燃、有毒液体从泵密 封处泄漏; 3)在未确认输送管线流程是否正确情况下开泵,易燃、有毒液体易进入其他设备内,造 成其他设备物料溢出或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等; 4)未按机泵操作规程进行盘车,泵轴受应力过大; 5)开启泵后未及时打开泵出口阀,造成泵憋压,易燃、有毒液体从泵密封处泄漏; 6)启动泵时有打手机现象,手机产生电火花等。 ⑵识别设备的危险、危害因素 1)泵的电机外壳静电接地线及接地情况不符合标准要求; 2)泵轴防护罩未安装、安装不规范或防护罩本身太窄、承受压力小于 1500N; 3)机泵润滑油杯润滑油液位低于 1/3; 4)机泵冷却水阀门未打开、开度太小或结冰; 5)泵密封点泄漏未及时进行维修; 6)泵出口压力表指示不准确,易出现抽空、憋压等情况; 7)泵出口取样阀未关闭; 8)设备、管线有沙眼; 9)采购的设备、管线、仪表等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等。 ⑶识别环境的危险、危害因素 1)泵周围存在可燃、有毒气体; 2)夜间作业环境光线不清; 3)泵周围应急疏散通道不畅等。
用通讯手段;安排两人随时待命,以防不测
9 清理
操纵设备,导致受伤
演练;使用工具操纵的设备
以上案例由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编制,未作风险评价。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国外危
害识别的思路。
案例 2、工作危害分析( JHA)记录表
JHA工作危害分析
JHA工作危害分析JHA(Job Hazard Analysis)工作危害分析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识别工作岗位上的潜在危害,评估工作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过进行JHA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事故和伤害,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安全。
1.选择工作任务:首先需要选择要进行JHA分析的工作任务。
通常选择那些风险高、危害大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2.分解工作任务:将所选工作任务分解成具体的步骤和动作。
对于每个步骤和动作,都需要进行分析。
3.识别危害:对于每个步骤和动作,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
危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方面的危害。
4.评估风险:根据危害的严重性和暴露频率,对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使用概率和影响矩阵来确定。
5.制定控制措施:对于识别出的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工程控制,包括改变工作场所的设计或设备,以减少或消除危害的可能性;其次是行政控制,包括制定工作规程和程序,以确保工作任务的安全进行;最后是个人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或消除工作任务中的危害。
6.实施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控制措施,对工作任务进行调整,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
7.监控和改进:监控实施控制措施的效果,持续改进工作任务的安全性。
JHA工作危害分析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制造业中,可以用于工厂生产线的各个环节,如物料运输、加工、装配等;在建筑业中,可以用于各类作业,如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等;在医疗行业中,可以用于手术室、药房等工作任务的分析。
总之,JHA工作危害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作安全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工作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过实施JHA分析,企业可以提高工作任务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工作危害分析参考指南
工作危害分析参考指南
一、工作危害分析(JHA)是什么
工作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HA)是一种系统性风险评估
方法,通过详细地研究工作流程来识别与管理工作的危险和potential hazard of a job以及人工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从而提出适当的
控制措施来确保工作人员在存在安全行为的情况下完成工作任务。
二、JHA有哪些好处
1、提高安全可靠性:工作危害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更多
的信息,给出更多的潜在风险,及时发现和识别企业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从而改善企业的安全状况,提高安全可靠性。
2、减少伤害可能性:工作危害分析是为发现及时识别在企业内可能
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减少员工的伤害可能性,从而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费用,改善企业的安全状况。
3、提高企业形象:工作危害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安全状况,
提升企业在外界的形象,从而增强企业的客户信任度,从而提升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
三、JHA的内容
1、分析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的、能够描述步骤的步
骤图,并着重分析工作任务中潜在风险的部分,确定工作相关的危险因素。
2、识别危险因素:识别工作任务中存在的、可能会造成伤害的因素,比如机械设备、工具、环境、作业现场的物体等。
工作危害分析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平安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平安治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平安分析和掌握的治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掌握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渐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掌握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平安隐患、作业园地平安隐患、员工不平安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假设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危险评价,判定危险等级,制定掌握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掌握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洁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根底上,并应和操作者一起协商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方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显现的结果及其严峻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平安掌握措施,进行危险评估。
如果这些掌握措施缺少以掌握此项危险,应提出建议的掌握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平安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平安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惊?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平安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JHA)
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微课堂「接地气的安全知识公号聚人气的安全文化社群」在线培训 | 招聘求职 | 咨询答疑 | 创业合伙 | 广告招商JHA是工作危害分析法的简称,是企业推行安全工作的重要措施,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JHA对工作危害进行辨识分析是检维修作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学习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是实现检维修作业安全的必要条件。
煤化一装置要求员工在检修前认真做好JHA,对现场工作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认真辨识,把检维修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填写全面、描述清楚,提前落实好检维修作业的安全措施。
检修前,如果不进行JHA分析就很容易发生事故,无数案例证明了JHA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如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JHA分析,就不会在登高时忘记戴安全带;就不会在拆盲板时发生气体泄漏;在实施电气焊作业时旁边就不会存放有可燃油品;在进行入塔作业时,就不会发生窒息和中毒事件;就不会无缘无故摔伤腿、碰伤头、烧伤皮肤。
可以说JHA是我们的安全保护神,它能把工作时的“不小心”变成对于工作中各类危险因素的警惕与预防措施,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做好JHA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不仅要靠管理,更要靠自觉。
只要JHA工作管好了,只要JHA工作重视了,还担心事故频发吗?回答是否定的。
只要人人重视JHA分析,人人按高标准进行JHA分析,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就会得到有效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JHA分析做得好,工伤事故少。
干工作前就应该运用JHA做好分析,干起来才能顺心顺意又顺手,当然干得快。
虽说讲究安全,不图快,但是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JHA无形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不是好事吗?在此,希望大家都认真对待做好JHA安全分析工作。
安全人一定不能错过的JHA课程(点击图片放大)!在此次课程中会介绍一种新方法,可以使工作危害分析JHA成为基础而又有效的培训工具,与日常的作业操作一体化。
来参加王老师的工作危害分析!报名请联系微信que946578安全微课堂开课通知时间:6月8日周四晚8点主讲:彭小燕老师直播课题:EHS的T型人才发展模型。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介绍
附件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介绍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某项作业活动的人员、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损害。
该方法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估、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等内容。
1.作业活动的划分可以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也可结合起来进行划分。
如:(1)日常操作: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
(2)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
(3)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
(4)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装卸车、成型包装、库房叉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槽车洗车、清胶清聚合物、清罐内污油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
(5)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等。
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1)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参见表1)。
(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
)(2)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注:应按实际作业划分,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如果作业流程长、步骤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参见表2-1,2-2)。
表2-1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表2-2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例如,可以按下述问题例举提示清单提问:1)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2)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险有害因素?3)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滑倒、绊倒、摔落、扭伤?4)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5)噪声或震动是否过度?6)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7)照明是否存在安全问题?8)物体是否存在坠落的危险?9)天气状况是否对可能对安全存在影响?10)现场是否存在辐射、灼热、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完整word版)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2.事故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按表2取值:
表2
S值
人 员
财产损失/万元
停 车
其 它
5
造成人员死亡
> 50
公司停车
重大环境污染
4
造成人员重伤
响
3
造成轻伤
> 10
降低生产负荷
造成环境污染
2
造成人员轻微伤
<10
影响不大,几乎不停车
造成轻微环境污染
1
无人员伤亡
无损失
无停车
无污染、无影响
3.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按表3选择:
表3
风险等级
R值
控制措施
巨大风险
20~25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重大风险
15~16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部门:工段(班组):工作任务:编号:№:
序号
工作步骤
伤害人的触发因素
事故后果
事故案例
分 析
现有安全措施
危害发生
可能性/L
危害后果
严重性/S
风险度
R=L×S
建议改进/控制
风险措施
1
吊装作业:
2
动火作业:
3
动土作业:
4
断路作业:
5
高处作业:
6
设备检修作业:
7
盲板抽堵作业:
8
受限空间作业: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1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储岗位: 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高处作业No :3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4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储运岗位: 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动土作业No 5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吊装作业(记录受控号)单位:储运部岗位:No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 / 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 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装船作业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 No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卸船作业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 No卸,安排人员 提前15分钟登罐行一次通 报,核对装 船数量,防 止超装。
分析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 No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装汽车作业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倒罐作业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 No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单位: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岗位: No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抽底油作业压泄露限定值自动停泵。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日期: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 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戈卩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