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系统隐患及其防范对策

合集下载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对策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伤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现将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隐患分析如下:1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1.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隐患1.1.1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中都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

在接待病人时说话不谨慎,或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对临床护理资料书写不正规、不及时。

引发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不信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1.2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护士在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违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这易诱发重大安全事故。

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的不完善,是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1.1.3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护理工作不到位,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

1.2理管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查找原因,主动帮助病人解决问题;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为病人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体现现代护理特色。

1.2.1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层不重视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约束力不够,专科护士的培训不到位,人力资源不足,护士长没有切实落实“护士长五查”制度,未能健全有效的应急预案等是造成护理隐患的根本原因。

1.2.2护理管理者缺乏对被管理者身心因素的分析导致下属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容易情绪化,对病人态度生硬。

2 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2.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从思想上、行动上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护理部要求护士对病人权利和护士义务有正确认识,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及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学习,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充分意识到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护理规范是对自己的保护。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临床护理工作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士们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感染风险、药物错误、跌倒摔伤等。

为了减少和避免这些隐患对患者的不利影响,护士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防范对策。

首先,感染风险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护士在处理患者时必须严格遵守感染控制的规范。

首先,保持手部卫生是控制感染传播最基本的要求,护士应适当佩戴洗手液或洗手液,按照规范时间和步骤洗手。

其次,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如口罩、乳胶手套等,并定期更换。

还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和设备,并确保使用合适的清洁剂消毒。

其次,药物错误是造成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药物错误的发生率,护士应该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操作药物。

首先,护士应该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用药信息,避免给错患者或输错药物。

其次,在计算药物剂量时,应准确无误地计算,使用正确的药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在给药时,应严格按照规定途径和方法给药,并严格控制给药速度。

同时,在给药前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名称、使用目的、副作用等信息,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另外,跌倒摔伤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为了避免跌倒摔伤事故的发生,护士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包括年龄、行动能力、认知能力等因素,然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其次,在患者周围设置合理的安全措施,如安装扶手、防滑垫等,保持床边的通道畅通,避免患者碰到障碍物而摔倒。

同时,护士应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适当的辅助设备,如拐杖、轮椅等。

另外,护士应经常巡视和观察患者,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可能的跌倒危险。

此外,对于出现安全隐患的患者,护士们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护士还应进行持续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更加熟练地处理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

总之,临床护理安全隐患需要护士们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的防范对策,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在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确保母婴安全,医护人员需要识别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以下是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

1.患者坠床风险在妇产科,由于产妇可能需要离开床铺进行活动或接受检查,因此存在坠床的风险。

防范对策包括确保床边有扶手、栏杆,指导产妇正确使用床铺,以及在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2.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产妇在产后卧床休息期间,由于活动减少,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防范对策包括鼓励产妇在产后尽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并定期进行腿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3.营养不良风险一些产妇可能在产后出现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导致营养不良。

防范对策包括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并在必要时进行营养补充。

4.药物不正确使用风险在妇产科护理中,药物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不正确的药物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防范对策包括严格遵守药物使用规范,仔细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给药方式,并在给药前向产妇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5.伤口感染风险在妇产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防范对策包括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及时更换敷料。

6.皮肤摩擦伤风险在长时间卧床或使用不合适的床垫时,产妇的皮肤可能受到摩擦伤。

防范对策包括使用柔软的床垫和棉质床单,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并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和毛巾。

7.意外伤害风险在产妇住院期间,由于环境陌生或缺乏安全意识,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件。

防范对策包括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加强病房巡查,向产妇宣传安全知识,并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8.母婴安全风险在分娩过程中,母婴安全是一个首要关注的问题。

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产程异常、胎儿窘迫、出血等。

防范对策包括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提供适当的助产技术,以及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为了降低母婴安全风险,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护理安全隐患自查及整改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自查及整改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自查及整改措施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增加,护理工作在医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护理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整改,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自查,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一、自查护理安全隐患为了全面了解和准确识别护理安全隐患,护士们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自查:1. 梳理工作流程:详细梳理工作流程,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包括每个环节的护理操作和必要的医疗器械使用等,确保了解每个环节存在的潜在风险。

2. 观察现场探访:通过实地观察和探访,发现医院护理区域的布局和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走道宽度是否够用、紧急呼叫装置是否齐全等。

3. 审查电子记录:仔细审查患者的电子记录,检查是否存在填写不完整、错误或漏填等情况,确保护理记录准确反映患者的情况。

4. 患者反馈听取:积极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建议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感知和评价。

二、护理安全隐患整改措施1. 落实岗位责任:医院护理管理层应加强护士岗位责任的落实,明确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职责和安全意识,确保护士承担起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的责任。

2. 加强培训教育:医院应为护士提供相关的岗前和在职培训,包括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操作规范和职业道德等,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3. 安全设施完善:医院应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例如安装并维护紧急呼叫装置、视频监控系统和防滑设施等,确保患者和护士在医院内部的安全。

4. 强化质量检查: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机制,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5. 加强沟通和协作:医护人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共同关注患者的安全。

结语通过自查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可以提高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医院管理层和护士们应共同努力,以患者安全为中心,不断完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医疗照顾。

最新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措施

最新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措施

最新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措施护理安全一直是医疗机构管理和护理团队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们需要不断关注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从最新的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措施入手,深入探讨相关问题。

首先,护理安全隐患的排查是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设备故障、用药错误、传染病风险、跌倒和滑倒风险等。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以防患者受到伤害。

其次,针对最新的护理安全隐患,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措施。

一方面,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会带来新的安全隐患,如新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可能存在操作风险等;另一方面,护理团队的忙碌工作和人员流动也会增加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

因此,护理安全管理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护理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措施。

首先,针对医疗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隐患,我们可以采取定期设备维护和检修、加强设备使用培训等措施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针对用药错误引发的安全隐患,护理团队可以采取双人核对用药、标签清晰可读等措施来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传染病风险和跌倒滑倒风险也需要护理团队加强监测和预防,如加强手卫生措施、定期进行患者评估等操作。

最后,护理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需要全员参与,建立起一个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

除了护理团队,管理者和医务人员也需要积极支持护理安全工作,提供必要资源和培训,共同推动安全工作的开展。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可以作为“第三方监督者”,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促进医疗机构的改进和提高。

总之,护理安全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是护理团队义不容辞的责任。

仅有做好护理工作,不断提升自己在护理安全方面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通过对最新护理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措施的深入探讨,能够引起更多护理人员和管理者的重视,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和和谐的护理环境。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骨科护理是医院中常见的护理科室之一,主要负责对骨骼及周围组织的疾病和损伤进行护理。

然而在骨科护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

本文将探讨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针对这些隐患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

一、安全隐患1.手术风险骨科手术通常涉及到麻醉、手术操作等环节,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手术风险不仅包括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还包括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2.跌倒和滑倒骨科患者多数因为骨折或关节疾病住院,这些患者行动能力受限,容易发生跌倒和滑倒的情况。

3.受伤风险由于骨科患者多数存在骨折、关节疾病等,因此在翻身、更衣等护理过程中容易受伤。

4.交叉感染骨科患者术后伤口愈合需要一定时间,照料不当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并且患者群体多样性,交叉感染的风险比较大。

二、防范对策1.手术安全在骨科手术过程中,要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保证手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手术设备的完好,并且严格执行手术室操作规程和消毒程序,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2.跌倒和滑倒的防范针对行动能力受限的骨科患者,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及时更换床单、床垫,保持床铺干燥,避免患者因为床单潮湿而滑倒。

骨科患者出院后,要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助行器具和警示标识,帮助他们提高行动的安全性。

3.受伤风险的防范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时,护士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在护理过程中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4.交叉感染的防范对于骨科患者的伤口护理工作要求更加细致和严谨,医护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程序,佩戴好口罩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医院骨科护理部门要对这些防范对策进行系统的宣传和培训,让所有医护人员都清楚这些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保障患者的安全。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护理安全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而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不仅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也会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非常必要。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是对护理业务的全面风险评估,包括对环境、设备、人员和护理操作等方面的风险分析。

首先,环境方面的隐患可能会导致床位不足、通风不佳、杂物堆积、电线混乱等问题,给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

其次,设备方面的隐患涉及到护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操作规范,如输液泵、呼吸机等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有效性检查。

人员方面的隐患包括医院人力资源的匮乏、质量不高、护理人员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再次,护理操作方面的隐患包括操作规程的缺失或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技术等。

针对以上的护理安全隐患,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应建立起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开展培训教育等。

其次,应配备充足的床位和设备,确保患者的舒适和治疗效果。

在人员方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质量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

最后,护理操作方面,应建立起一套全面规范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监测。

除了以上的措施,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同时,建立相关的报告制度,对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进行统一记录和汇总,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以便后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

总结来说,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都存在一定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分析和预防这些安全隐患的发生,并通过加强管理和监测的手段提高护理安全水平,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护理工作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对策
重 患者 的特 殊 处 理 。 特级 、一 级护 理 未 能 按 要 求 巡 视 病 房 或 及 时 巡 视 病 房 而
何 对 护 理 安 全 隐 患 进 行 较 全 面 的分 析
和把握 , 有效提高护理安全管理 防范对
策 ,从 而 减 少 不 必要 的 医疗 纠 纷 ,是 护
理 管 理 者 需 要探 讨 的 问题 。
医 护 记录 不相 符 的 现 象 , 要 的病 情 变 重 化及 治疗 、用 药 后 的观 察 没 有 记 载 等 , 为 E后处 理 医患 纠 纷 留 下法 律 隐患 。 l 其 次 是违 反 护 理 技 术 操 作规 程 ,有 些护 士 未 能 严 格 执 行 操 作 规 程 及 落 实 护 理 核 心 制度 , 严 格 执 行 “ 未 三查 七对 ” 违 反 , 消 毒 隔离 、无菌 技 术 操 作 规程 , 忘 危 遗
训 , 全 和 完善 各 项 护理 安 全 质量 监 健 控 管理 ,规范 工 作 流 程 ,加 强护 患 沟 通 交 流等 , 到 防 微 杜渐 ,确保 护 理 做
安全 。
基 本要 求 ,护理 安 全 应 该 受 到 每 个 护理 管理 者 的高 度 重 视 。新 形 势 下 护理 管 理 者必 须认真 查找 护理工 作 中的不安
在做 解释 工 作 时 ,不 能做 到 让 其满 意 , 不被 患者 信 任 。 同时 ,由于 护理 工 作 繁 忙 , 理 人 员无 法 与 患者 进 行更 多 的 沟 护 通 ,不 能主 动 适 应患 者 需 要 ,在 进 行 治
时间 较短 , 务 技 能 功底 不 扎 实 ,执行 业
忽 视 了 许多 潜 在 着 的 法 律 问题 , 要 表 主 现 为对 护理 文书 重 要 性 的认 识 不 足 ,不 认 真 执行 护 理 文 书 书 写规 范 ,护 理记 录 单 中存在 刮、涂 、粘现象 ,记录 不及

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doc

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doc

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交流,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加之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因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机会就多。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尤其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更显示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如何排除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探讨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是当前管理者如何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护理服务、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和确保病人安全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就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防范对策作一概述。

1 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1.1 侵犯病人的隐私权在执行各种处置时,忽视病人享有的各种法律赋予的权利,规章制度、操作常规。

因此在执业过程中,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擅自公开病人的健康资料,泄漏病人的隐私[2]。

护士在给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涉及到病人身体隐私部位时,如检查乳房、施行导尿术、灌肠术等时,未经病人同意,又没有书面的手续时,组织学生、进修生观摩和未给病人屏风遮挡等,病人如以此由诉讼于法律,护理人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2 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作为服务性行业,应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

但由于重医疗轻护理的社会偏见,使护理队伍极不稳定,难以保持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建立患者为客户的服务意识。

具体表现为:部分护理人员工作忙时,出现语言行为不当,对病人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回答简单,态度生硬,引起病人的反感,导致病人及家属不满意。

1.3 目前护理人员的配置无法满足病人应享受的权利护理人员的配置1978年卫生部定编为病床与护士比为1.0:0.4,但从目前所调查的医院均未达到[3]。

护理人力资源缺乏,服务不到位,病人不满意,导致护理纠纷增加,一旦发生纠纷,护士很难举证自己无过错。

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伤害、障碍或死亡[1]。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纠纷数量急剧上升。

因此,在新形势下护理工作者必须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防范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不安全因素分析1.1 护理人员方面1.1.1 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因长期以来的护理教育缺乏法律知识方面的内容,护理人员习惯于被动地执行医疗任务,更多地考虑如何解除患者的病痛等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对可能引发的纠纷问题认识不足。

尤其在医疗文书方面,不及时、客观、准确地记录,没有做到“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不注意证据收集和管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医患双方都不利。

1.1.2 未认真履行规章制度、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护士在很多时间需单独工作,这就要求其应具有高度的“慎独”精神。

如果查对制度不到位,可能出现用药错误;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可能出现严重的院内感染;不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可出现偷婴事件、贵重物品丢失等;带教实习生时带教老师未做到“放手不放眼”,而是让她们去独立完成,可对患者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1.1.3 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不按时巡视病房,患者出现病情变化而不及时通知医生延误病情;延误执行医嘱而出现护理差错和纠纷;发药时未交代清楚,造成多服、少服或漏服;有些特殊药物如地高辛、降压药、降糖药等未交代注意事项,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有些患者需加防护措施(如床档、约束带),但未按要求去做,造成患者坠床、摔伤等后果;热敷患者烫伤;抽错血、输错血等。

1.1.4 护理人员素质偏低由于护理学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分支学科,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等知识的培养,难以满足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的要求。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对策一、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1、药物方面:(1)给药不足。

护士配药时粉剂溶解不全,抽药不彻底,造成瓶内剩余药液浪费。

(2)用药途径不对,漏给错给病人药物,药物配伍不当。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检查药物质量。

(3)未顾病人病情,擅自加快或放慢液体滴速;抗菌素未按医嘱准时给药,未认真落实现配现用。

(4)病人漏服药物。

没有严格执行药疗制度,发药时间随意性大。

(5)对新药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不熟悉,不了解。

2、护理记录方面:(1)体温单: 体重、血压缺项、大小便漏写、出入量漏记、错记、生命体征描绘不齐。

(2)医嘱单: 医嘱处理不及时,签名潦草、漏签名、随意签名。

(3)护理记录单:○1记录不及时,书写不规范、涂改、修改过多,字迹不清楚。

○2病情描述简单,不能反映专科特点。

○3使用非医学术语,记录缺乏连续性。

○4患者发热,没有通知医师或通知医师是否进行处理,是否恢复正常,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没有体现因需施护。

○5护士对患者的知情告知,没有在护理记录单中体现。

○6医护记录不吻合,护理措施记录不详细或漏记等。

3、护士技术因素:(1)新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操作欠规范。

(2)护理经验不足,静脉穿刺成功率低。

(3)在抢救病人时,抢救流程不熟练,延误抢救时机。

(4)对新设备不了解,使用不当。

4、护士责任心:(1)病人对存在的危险性如跌倒压疮、坠床、管道脱落的预防认识不足。

(2)护士宣教不到位。

(3)没有做到有效巡视病房,没有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缺乏慎独精神。

(4)病人外出未做任何记录。

(5)大小便未问就随意记录,脉搏呼吸测量时间不足。

(6)值班时间窜岗、离岗或睡觉。

(7)工作中我行我素,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5、护士语言行为:(1)护士对病人解释不耐心,主动服务意识薄弱、态度生冷、淡漠、甚至厌烦。

(2)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损害病人的自尊,侵犯病人的权利,如导尿、灌肠,术前备皮时未遮挡病人。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1.1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相关隐患包括管理制度不完善,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质量监控不力,对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对病人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护理文书书写缺乏规范性,以及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医护比例失调等。

护理管理人员的年轻化,导致安全管理经验缺失;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和不完整,对相关危险因素没有分析和改进,从事故、差错中寻找根本原因的较少,罚而不改,发生不安全事件后责任只落实到个人的做法,使当事人及当事科室采用消极态度应对,采取隐瞒等方式,使安全隐患不断,最终导致更严重的差错。

1.2 护士自身存在问题:由于护士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擅离职守,观察病情不仔细,各种处置不及时;缺乏法律知识,自我维权意识不强,护士未经执业注册便从事护理工作;护理人员指导病人自护方法欠妥,造成健康损害;侵犯病人的自由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以及名誉权等;低年资护士增多,导致技术操作熟练度低,经验不足,协作精神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等,都可能对病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1.3 病人行为因素: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亲密配合与支持,若病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忧心忡忡等心理现象,从而不信任医生、怀疑医生诊断有误等,产生护理隐患。

病人的求医动机和行为,对病人能否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积极参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病人明白自身的病情并与医护人员充分合作,医疗过程中实际效益将大大增加。

若病人有冒险行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采取不合作态度(如自杀、自残等),老年病人及婴幼儿因视、听、触觉等感知能力差,会增加医疗不安全因素。

1.4 设备、设施因素:在医院系统中,医疗设备运行及医疗服务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有人员、设备、服务都存在着风险,例如:手术时使用的电刀、电极板灼伤病人;呼叫系统突然故障而延误病人抢救;地面湿滑致病人跌倒;设备、设施不能满足病人需要,曾有报道,某医院护士连上3次胃管均脱出,结果经调查,并不是该护士有技术问题,而是这批胃管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等。

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指医疗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有可能对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潜在风险。

这些风险可以来自设备、药物、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

护士要克服它们,避免患者受
到伤害,需要做好警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实现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

1.由于设备故障或操作错误,可能会出现设备使用过程中引起患者不适、伤害甚至死
亡等安全护理隐患。

预防此类情况,应及时更换设备,定期根据设备手册说明、临床护理
实践经验来检查和维护设备的质量;必要时,培训或定期检查护士的护理技术,以确保护
理操作准确有效。

2、由于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注射、浸泡、分组错误等情况,可能会引起药物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等隐患。

为此,应定期完善用药知识,同时在进行药物操作时,应正确
识别药品是否与病人有关,并仔细检查药品有效性,及时引入最新的用药技术、药物应用
模式,以避免出现药物操作失误的情况。

3、由于人际交往的不当,护理交流、技能传授、服务对象权利保护等环节可能出现
护理不到位、业务能力不足、措施不当等安全隐患。

为此,应定期开展“全团队”建设,
培养护士之间的团结一致,强化服务意识;尊重患者的各种权利,听取建议,改善医疗卫
生服务;积极参与专业培训,适时掌握和使用医疗护理规范、技能以保护患者安全。

上述是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大家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积极发挥,不仅可以
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安全更高效的药物和护理服务。

浅谈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浅谈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浅谈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内科护理是医院中最常见的护理领域之一,也是最为关键和复杂的护理之一、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常常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及时发现和防范这些安全隐患非常重要。

首先,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是药物错误。

药物错误包括药物给予错误、用药剂量错误以及用药时间错误等。

为了防范药物错误,护士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护士需要仔细核对医嘱、病人姓名和身份,确保给予正确的药物和剂量。

其次,护士要对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药物相互作用有所了解,避免给予禁忌药物。

另外,护士需要及时记录和报告发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及时对药物的储存和管理进行检查和计量。

其次,内科护理中的睡眠隐患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患者在内科病房通常需要接受繁琐的治疗和监护,这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充足的睡眠。

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确保病人的卧室安静舒适,减少噪音和光线的干扰。

其次,合理安排治疗和监护时间,避免在夜间打扰患者休息。

此外,护士还可以提供有助于入睡的方法,如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

此外,内科护理中的跌倒风险也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内科病房的患者往往身体虚弱,步态不稳,容易跌倒。

为了预防跌倒,护士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重新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包括年龄、疾病状态、平衡能力等因素,对高风险患者加强监护。

其次,保持卧床患者的便利性,确保卧床患者如厕和换床位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另外,护士还需要确保床边的环境整洁无障碍,并为需要的患者提供辅助工具,如扶手、拐杖等。

最后,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是感染。

感染在内科病房中很容易传播,因为患者往往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病原体。

为了预防感染的发生,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护士需要正确执行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其次,护士要加强卫生和清洁工作,定期对卧床、床单、用具等进行清洁和消毒。

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护理安全隐患是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患者受损或引发意外事故的隐患。

为了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护理人员需要认识和防范这些安全隐患。

以下是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1.药物安全隐患:(1)重复、漏服或错误给药:护理人员应认真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给错药、漏服或重复给药。

在给药前,应仔细阅读医嘱,并与患者确认药物名称和剂量。

遵循“五正确”原则: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患者。

(2)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了解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有不良反应出现,应及时记录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停药、通知医生等。

2.跌倒和坠落:(1)病人脱离床椅跌落:为了预防患者坠床,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活动能力,如有必要请其他人协助,确保病人在起床时候有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2)走廊、楼梯和房间的障碍物:护理人员应保持走廊、楼梯和房间的整洁和无障碍,避免摆放杂物和绳线,确保通道畅通。

3.感染控制安全隐患:(1)手部卫生不到位:护理人员应经常进行手卫生,并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及接触体液后必须洗手。

(2)环境清洁不彻底:护理人员应定期对病房、床位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4.误诊、漏诊和延误诊断:(1)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变化。

如有发现疑似病情变化,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护理人员需要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判断。

5.误吸和误咽:(1)护理人员应检查患者的吞咽能力,避免食物和饮水误入气道。

如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应给予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并采取合适的体位以促进咽喉功能。

(2)在喂饮患者时,护理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巧,避免误吸和误咽。

6.患者情绪失控和暴力行为:(1)护理人员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尽量与患者沟通和解释,避免过激的言语和行为。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护理安全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重视,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制定护理对策,消除护理隐患防患未然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也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的优质服务。

1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1 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1.1护理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健全与否关系着护理的质量与安全。

如果医院管理者对护理管理的意识不强,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其管理工作的就会有薄弱环节。

同时,其制定的护理管理制度也就不全面,护理工作无法得到全方位的监控,对患者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护理文书书写缺乏规范性,以及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等,其中的管理漏洞都会成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1.2护士自身因素1.2.1护士技术因素随着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护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新护士、年轻护士对专科护理知识不熟悉,护理操作不熟练,工作经验不足,对病情的观察判断缺乏预见性,应急能力差。

1.2.2护士责任心对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不严格,不按规范操作。

不按时巡视病房,未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潜在的危险性如跌倒、压疮、坠床、管道脱落的预防认识不足。

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危重患者床头交接不清楚,甚至发错药、打错针等。

1.2.3护士服务态度对病人主动服务意识淡薄,态度生硬、冷漠,给病人进行各种治疗护理工作时,解释不到位。

对病人的需求不重视,在沟通上缺乏技巧,解释不耐心,缺乏“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2.4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忽视了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等,使患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完整,重点不突出,内容不严谨,有涂改现象等,而此举很可能就等于自动撤除护士的自我防护的屏障,给护患纠纷的产生留下了隐患。

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临床护理在医疗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工作任务的多样化,临床护理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以下是一些临床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1.患者跌倒:患者跌倒是一种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因为疾病、体力衰弱、腿脚不便或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行动受限,并容易跌倒。

为了防范跌倒,护理人员可以提前评估和识别高危患者,确保患者的环境安全,为高危患者提供额外的监护和支持,使用辅助设备(如拐杖、助行器)和安全措施(如护栏、防滑垫)。

2.误用药物:药物的误用是一种严重的护理安全隐患。

为了防范误用药物,护理人员应该注意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药物医嘱,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途径和时间,根据患者体重计算剂量,遵守药物给予的“五正确”原则(正确患者、正确药物、正确剂量、正确途径、正确时间)。

3.感染:医院是感染传播的高危场所之一、为了防范感染,护理人员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服。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的迹象。

同时,保持手卫生,注意环境清洁,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消毒使用的设备和器械。

4.用药错误:用药错误是临床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

为了防范用药错误,护理人员应该确保患者的药物医嘱清晰、准确,根据医嘱仔细核对药品和剂量,了解药物的途径和方法,遵循正确的用药顺序。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提醒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监测药效和不良反应。

5.手术安全:手术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手术期间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局麻方式;确保手术室的设备和器械符合要求;识别和标记手术局麻的部位;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等。

总之,临床护理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而护理人员的责任是确保患者的安全。

通过提前识别和评估高危患者,提供额外的监护和支持,正确使用药物,注意个人防护和环境清洁,以及遵循正确的手术程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实用文档 2022/2/13
17
液反应
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配液体前检查药品质量。
3、治疗班严格消毒治疗器械、更换消毒液
4、连续24小时输液更换输液器,现配现用,
掌握配伍禁忌。
5、如出现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器。
实用文档 2022/2/13
18
体外渗
防范措施:
1、加强巡视及时发现
实用文档 2022/2/13
20
沟通障碍
1学会倾听、合理表达 2、真心赞美、杜绝抱怨 3、互相尊重、解释到位
实用文档 2022/2/13
21
输(换)错液体(血)
防范措施:1、认真掌握自己所管 病人的治疗内容,做到心中有数2、 严格三查八对制度3、输(换)液 前核对腕带信息,确定病人身份4、 病人提出疑问时,应仔细核对,认 真解答4、输血时两人在取血双人 核对,输血前三查十对,特别是科 室有两病人同时输血时更应该警惕
15
发药后未及时服用(外用)
防范措施:
1、向患者解释服药的重要性 2、发药后待患者服用后离开 3、下次发药前检查患者是否已服 药
实用文档 2022/2/13
16
体配错
防范措施:
1、坚持三班查对,即治疗班摆药、
夜班查对、治疗班再核对。
2、配液体前仔细核对液体名称、
剂量,避免主观凭印象操作。
3、输液与换液体前再次核对。
护理隐患与防范措施
实用文档 2022/2/13
1
护理安全的概念
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从根本上有效的采取预防措 施,防范事故,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安全、健康、 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宁九州医院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对策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目前尤其是一些基层医院,在护理安全管理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如何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有效提高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对策,是护理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这是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目前尤其是一些基层医院,在护理安全管理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如果在护理安全工作上存在着隐患而不加以克服和纠正,其结果必然引起护患纠纷,轻则给个人利益带来损害,重则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降低医院声誉。

因此,如何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有效提高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对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是护理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当前护理安全存在隐患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对护理工作还不能从法律高度上认识,在对病人实施护理过程中只重视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了许多潜在着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护理文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不认真执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护理记录单中存在刮、涂、粘现象,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或超前记录,存在医护记录不相符的现象,重要的病情变化及治疗、用药后的观察没有记载等,为日后处理医患纠纷留下法律隐患。

其次是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有些护士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违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遗忘危重患者的特殊处理。

特级、一级护理未能按要求巡视病房或及时巡视病房而无记录。

这些极易诱发重大安全事故。

此外还表现在不尊重病人的权利上。

例如,在床头交班时没有顾及病人是否愿意而随意暴露病人的躯体,有的把病人的隐私在不适宜的场合谈论,这就侵犯了病人隐私权和保密权。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

这些问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并导致医院在处理医疗纠纷中不能提供有利的证据而处于被动地位。

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理念滞后长期以来,由于重医轻护的社会偏见和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部分护理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难以保证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建立视患者为亲人的服务意。

具体表现为:护理人员未能主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细致,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随意简化操作程序,未能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护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患者受到伤害,部分护理人员态度傲慢,言语生硬,引起患者的反感;工作态度不严谨,漫不经心,不善于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失去患者信任。

更有甚者,一些护理人员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或执行医嘱用药中疏忽大意,发生差错。

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目前,在基层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资低、学历低的护士,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性,批判性思维层次不高,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住院病人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

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中,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护士的角色转变困难,满足不了病人的身心护理需求,也不自觉地侵犯了病人的权益。

同时她们也只能被动执行医嘱,不能体现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独立性,给护理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医学在快速发展,但部分护理人员满足现状,平时不注重对护理程序、护理诊断等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的学习,钻研学习护理新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在临床工作中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特别是抢救危重患者时应急能力差,对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简易呼吸器等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安全感和不信任。

对一些新药品的药理作用、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不熟悉。

个别年轻护士学习时间较短,业务技能功底不扎实,执行操作流程不规范,容易导致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

护理人员的配置不合理,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尤其是病人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环节质量无法控制,服务不到位,给病人带来不安全感。

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管理层不重视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管理措施不够有力,约束力不够,对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对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等,都是开展安全护理工作的隐患。

护患关系不够融洽,相互缺乏有效沟通在实施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社会经验和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提问,在做解释工作时,不能做到让其满意,不被患者信任。

同时,由于护理工作繁忙,护理人员无法与患者进行更多的沟通,不能主动适应患者需要,在进行治疗操作时,未能告知其目的及注意事项。

病人有需要时不能及时到床边,根本无暇顾及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与心理,使患者及其家属不满而导致病人的投诉。

防范对策强化护理安全与法制教育,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对护理人员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知识教育和法制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开展护理工作的观念。

每当有一些与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都要及时开办讲座,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教育,熟知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观念。

要利用各种会议、交班会、查房等时机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要认真抓好新分配学员和进修、实习护生的岗前教育,把医疗安全教育作为岗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实施安全护理打好基础。

要在坚持正面学习教育的同时,适时开展警示教育,对一些医疗护理案例进行分析,提加强护理道德教育,培养职业精神把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礼仪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在医院或科室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让大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道德修养、道德意识、道德情操的培养,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使护理人员不断确立积极的情感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树立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谦逊、宽容的性格,为患者提供“微笑服务”和“亲情护理”.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患者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可,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减少护患纠纷。

加强岗位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业务能力目前,护理队伍普遍年轻,一方面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由于临床经验不够丰富,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不够熟练,因此护理行为不当或发生差错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

要坚持立足岗位开展“三基”培训,采取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等方法,打牢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基础。

努力为护理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机会,及时安排到院内、院外相关科室进修、学习。

让护理人员在学习中更新思想观念,改善知识结构,紧跟护理学科发展步伐,掌握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练就娴熟高超的技术,促进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尝试改革,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中午班、夜班要增加人员,医疗高峰时要实行弹性排班制。

当天的突发事件发生或为重病人的抢救都可以实行动态排班。

利用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护士如果产期超负荷工作,将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这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

建立健全护理监控机制,确保规章制度落实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等是开展护理工作的指南,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法宝。

为确保护理人员严格按法规制度开展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监控机制。

建立责任机制,实行护理部、科室护士长、高年资护士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加强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防患于未然。

规定对一些关键操作、创伤性的护理操作,不管病人是否选择都要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告知,即重要的告知教育内容要在护理记录中体现。

建立考评机制,请经验丰富、操作规范的高年资护士对基础业务知识和技能进行讲解示范,护理部和各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制定不同的学习训练计划。

建立检查机制,护理部和科室护士长要经常检查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特别是要认真督察各种护理记录是否规范,要求从法律角度,按照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的原则规范书写。

要利用早会、护理安全分析会等机会,对护理工作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分析护理缺陷与差错,纠正不良行为,增强护理安全防范意识。

建立激励机制,在护理人员中广泛开展“无差错护理”活动,设立护理工作安全奖,对护理工作突出的个人、科室进行奖励。

要形成“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的良好导向,促进护理安全制度的落实。

加强护患沟通交流,消除纠纷隐患大量临床事实表明,多数医疗纠纷尤其是护患纠纷都与服务态度及沟通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沟通不足是所有严重差错事故发生的第一原因。

沟通可增进护患双方的了解和支持。

护理人员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在工作中使用文明语言,积极与患者沟通。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以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耐心进行解答,特别是要认真说明诊疗计划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或意外。

对患者的过激言行,应多些换位思考,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慰、体谅,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患者的信任与理解,避免护患纠纷。

护理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的标准之一。

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维护患者就医权利,才能消除护理隐患,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因此,对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进行监控。

应用科学管理的手段,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