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危险物品和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危险物品和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和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监控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特制定了本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危险物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分类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特别重大的事故,如核电站、石油化工厂等。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重大的事故,如煤矿、化肥厂等。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较大的事故,如危险品仓库、液化气站等。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一般的事故,如加油站、涂料厂等。
第三章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评估各部门、车间应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
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包括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等。
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评估工作应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
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等级、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所属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价、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价、监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价及监控管理,确保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和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减少重大灾害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化工、石油、矿山、建筑、交通等行业。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建立并健全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价及监控管理制度,明确组织机构、责任人,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四条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价及监控管理应当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重大危险源的检测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或人员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重大危险源的检测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对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包括设备的完好性、维护保养情况等;(二)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检测,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三)对环境因素进行检测,包括气象、水质等;(四)对人员行为进行检测,包括操作规范、工作时间等。
第九条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结果应当做好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如发现设备存在隐患或者不合格情况,应当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明确检测的周期、方法和责任人,并组织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重大危险源的评价第十一条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是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风险大小和等级。
第十二条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或人员进行,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对物理性质的分析,包括物质的易燃性、易爆性、毒性等;(二)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包括气象、水质等;(三)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评估;(四)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各种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测和监控管理。
下面,本文就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制度1.建立安全检测机制。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机制,确定专门的部门负责该项工作,并制定相关的检测指标和标准,确保检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设立专业检测机构。
政府可以委托科研机构或者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3.加强检测设备的管理。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规范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设备的购置和使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4.建立检测结果公示制度。
政府要将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1.建立监控设备。
对于重大危险源,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监控设备,实现对危险源的全程监控,并确保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
2.制定监控方案。
政府应当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监控方案,明确监控的内容、频次和方法,确保监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加强监控数据的管理。
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监控数据管理系统,及时对监控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建立监控预警机制。
政府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机制,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监督与执法1.建立监督机制。
政府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和监控的监督机制,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和监督方法,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执法力度。
政府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和监控的执法力度,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
3.加强宣传教育。
政府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和监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危险源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社会的风险防范能力。
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危险事件发生或曝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
第五条本制度所称风险评价,是指评估采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1)公司主管安全副经理负责批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第七条安全保卫科1)负责组织各部门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2)负责组织公司重要危险源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3)负责确认与更新公司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
第八条各部门1)负责对本单位及本部门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认与更新;2)负责本单位及对本部门重要危险源风险控制的策划与实施。
第三章危险源的辨识第九条危险源的辨识应斟酌以下身分:1)常规和十分规的活动;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3)人员的行为、能力及其他人为因索;4)来自工作场所外部会对工作场所内构造控制之下的人员造成不利于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5)来自工作场所周边、由组织控制下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产生的危险源;6)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装备和材料,不论由构造或其他部门提供;7)组织、组织的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已纳入计划的变化;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临时的变化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9)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方法的施行有关的适用的法定义务;(10)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器/装备、运行程序和工作构造的设计,包括其与人的能力相顺应。
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4篇)
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煤矿是危险的工作环境,安全检测和监控管理制度对于预防事故和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煤矿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安全检测的目的和内容、监控管理制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煤矿重大危险源的定义煤矿重大危险源是指那些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设备、设施或者工艺,例如大型机械设备、高压电气装置、火灾易燃物贮存场所等。
重大危险源的存在对矿工生命安全和矿山环境产生潜在威胁,因此需要建立安全检测和监控管理制度来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二、安全检测的目的和内容安全检测的目的是通过对煤矿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以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安全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设施的完好性检测:对矿山设备设施进行定期巡检,确保其运行正常、完好无损。
例如,对矿井运输设备、坑口提升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存在的故障和缺陷。
2.安全设备的功能性检测:对矿山的安全设备如喷雾系统、防尘设备等进行检测,确保其功能正常。
例如,检查喷雾系统是否可靠运行,确保矿井内部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处于安全范围。
3.火灾和爆炸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对煤矿内火灾和爆炸危险源进行检测,确保其控制措施有效。
例如,对矿井内的可燃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4.环境因素的监测:对煤矿环境因素如噪音、震动、粉尘等进行监测,确保其不超过国家标准。
例如,对矿工作面的粉尘进行定期抽样检测,控制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5.应急救援设施的检查:对煤矿的应急救援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备可用。
例如,检查矿井内的安全避难所、安全出口等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在事故发生时提供矿工撤离的安全通道。
三、监控管理制度的要求监控管理制度是指对煤矿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规定和要求。
有效的监控管理制度对于预警和防范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监控管理制度的要求:1.建立完善的监控设备:煤矿应配备高效可靠的监控设备,如摄像头、传感器等,覆盖重大危险源所在区域。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制定本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重大危险源,旨在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提高重大危险源防控能力,减少潜在风险。
二、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设备、工艺、物质或其他因素。
三、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责任1.企业领导层应明确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责任,并明确重大危险源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重大危险源的责任部门应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并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四、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方法1.采取定期巡查的方法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工艺参数、物料储存情况等。
2.对于特殊情况下的重大危险源,应采取实时监控的方法,确保及时掌握其运行情况。
五、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措施1.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台账,记录重大危险源的基本信息、监控方法和监控结果。
2.制定重大危险源监控计划,明确监控频次、监控内容和监控责任人。
3.对于监控结果存在异常情况的重大危险源,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排除隐患。
4.对于监控结果存在严重问题的重大危险源,应立即采取停产、停工等紧急措施,并报告企业领导层。
六、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记录1.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包括监控时间、监控内容、监控结果等。
2.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记录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保存,并定期进行归档备查,保存期限为5年。
3.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应定期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七、重大危险源的应急处置1.建立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措施和责任人,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2.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3.对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和教训,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评估和改进1.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查找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价、监控管理制度范本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价、监控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从源头上进行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价和监控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煤矿、建筑工地等。
二、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指具有潜在风险,可能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或损失的设备、物品、材料或工艺等。
三、重大危险源检测1. 检测目标(1)明确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范围;(2)确定检测的时间节点。
2. 检测方法(1)现场勘察:通过实地走访和观察,了解企业生产环境和设备情况;(2)技术检测:利用现代化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测,如红外测温仪、气体检测仪等;(3)文件资料查阅:阅读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和记录,获取相关信息。
四、重大危险源评价1. 评价内容(1)对已发现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2)对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提出预防控制措施;(3)对已实施的安全措施进行评估,检查其有效性。
2. 评价方法(1)定量评价: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如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2)定性评价: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五、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1. 监控措施(1)实施定期巡检:通过定期巡检,检查重大危险源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措施的有效性;(2)建立监控系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远程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3)培训与考核: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
2. 管理措施(1)建立应急预案:针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应对措施;(2)建立安全档案:记录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价、监控等情况,并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3)加强沟通与交流: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推进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六、违规处理对发现的重大危险源违规行为,将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工整顿、罚款等,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点不安全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1. 前言为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人身资产安全,减轻企业面对的各种风险,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特订立本《重点不安全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重点不安全源的安全检测和监控管理,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适用范围包含全部涉及或可能涉及重点不安全源的生产线、工作站和设备。
3. 定义(1)重点不安全源:指对人员、设备、环境等构成严重危害威逼的物质、工艺、设备等因素。
(2)安全检测:指对重点不安全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检测、评估,以确定其安全性能和使用状态。
(3)监控管理:指对重点不安全源进行实时或定期的监控和管理,以防范事故的发生和危害的扩大。
4. 管理标准4.1 安全检测标准(1)重点不安全源的安全检测由企业法务部门负责组织进行,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2)安全检测应遵从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包含但不限于《重点不安全源安全管理条例》和相关行业标准。
(3)检测过程应严格依照检测计划执行,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4)安全检测结果应及时报告企业管理层,并依照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4.2 监控管理标准(1)重点不安全源的实时监控由企业法务部门负责组织,并搭配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2)监控设备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监控效果真实准确。
(3)监控期间要定期手记数据并进行记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监控数据应及时上报,并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对异常情况和风险进行预警和处理。
5. 考核标准5.1 安全检测考核标准(1)安全检测的频次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2)安全检测结果的合格率和不合格项整改率是考核的重要指标。
(3)对于安全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问题,应立刻订立整改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依照要求进行整改。
(4)考核结果将成为企业评定法务部门绩效的紧要依据。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危险源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工作。
本文旨在分析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控及安全管理制度,并提出相应的范文。
二、重大危险源识别重大危险源识别是指通过对企业或组织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以及人员行为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确定出潜在的重大危险源。
识别重大危险源的目的是为了及早发现和控制危险源,避免发生事故。
在进行重大危险源识别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工艺流程: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原料储存、生产操作、产物处理等环节。
2. 设备设施: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设备的缺陷、漏洞、安全隐患等问题。
3. 人员行为:对员工的工作习惯、操作规范等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4. 外部环境:考虑外部环境对企业或组织的影响,如天气变化、地震、火灾等可能导致危险源增加的因素。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重大危险源识别的模板,如下所示:1. 企业或组织概述:包括企业或组织的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
2. 工艺流程概述:对企业或组织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描述,包括主要原料、产品、工艺参数等信息。
3. 设备设施调查:对企业或组织的设备设施进行详细的调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缺陷。
4. 人员行为评估:对企业或组织的员工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不良操作习惯。
5. 外部环境分析:考虑外部环境对企业或组织的影响,分析可能导致危险源增加的因素。
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和调查,可以清楚地识别出潜在的重大危险源,为进一步的评价和控制提供依据。
三、重大危险源评价重大危险源评价是指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其严重性。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危险源的可能性:评估危险源的发生概率,根据历史数据、实际情况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第一条项目施工生产现场危险、危害辨识评价小组确认现场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将识别时间、源点属性、源点位置、风险等级、所处时态、消减措施与相应要求报送质量安全环保部。
第二条、对重大危险源由公司施工项目部编制重大危险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演练方案,并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审核,适时实施演练以验证救援预案的可行性。
由公司工程采办部配备基本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
第三条、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审议项目单位所报的重大危险源有关情况与动态,确定消减措施的有效性,指导项目现场落实方案措施。
项目现场安全员和安全监督要按方案和措施要求及时对重大危险源动态进行检测、监控,保持检测、监控记录。
遇险情扩大迹象,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同时采取恰当的避险措施,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第四条、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收集、分析和保存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方式方法,并保留必要的监测结果。
第五条、重大危险源所在项目部,对重大危险源危急动态随时保持与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门的联络,有效进行应急处置。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性,预防事故发生,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和控制。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框架:1. 目的和范围- 确定本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和相关标准。
2. 安全检测要求- 确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测的要求。
- 包括检测的内容、检测频率、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等。
3. 安全监控要求- 确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定期的安全监控的要求。
- 包括监控设备的配置、监控措施的实施、监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
4. 安全检测、监控机构与人员- 确定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的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 包括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培训等。
5. 应急管理- 确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时的应急管理措施和流程。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检测制度1.对重大危险源的关键设施和重点部位应进行日常巡检,每日不得少于一次。
2.对重大危险源的关键设施和重点部位定期进行专业检测,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
3.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和防护措施进行定期检查,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二、监控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实行分级负责管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
2.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实时监控,及时掌握危险品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状况。
3.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分析处理监控数据,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应急管理制度1.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救援方案和应急人员。
2.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和器材,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四、培训与演练制度1.对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定期组织重大危险源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完善应急预案。
五、设备维护检修制度1.制定设备维护检修计划,确保重大危险源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转。
2.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3.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操作风险。
六、记录与报告制度1.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测、监控和管理活动进行记录,确保可追溯性。
2.定期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和管理工作情况。
3.对记录和报告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七、事故处理与奖惩制度1.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确保事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2.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对在安全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规操作造成事故的员工进行惩处。
八、安全检查与整改制度1.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的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生产事故不发生。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生产作业的员工,并包括以下范围:1.重大危险源评估、防范和监控管理;2.危险作业场所评估、防范和监控管理;3.涉及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等相关事项。
三、检测、监控管理指南1. 重大危险源1.确定重大危险源:企业应通过分析、评估和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录入管理系统,以方便长期跟踪记录,同时需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测。
2.管理措施: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测,确保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如隔离、防护、减少使用危险化学品等。
需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3.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采取救援行动,消除事故影响,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2. 危险作业场所1.确定危险作业场所:企业应通过评估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危险作业场所,并进行登记,同时需要对危险作业场所进行监测。
2.管理措施:企业应根据危险作业特点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包括划定作业区域和安全防护措施、制定作业规范和操作手册等,以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3.应急预案:企业应针对特定危险作业场所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逃生路线和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措施。
3. 涉及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1.确定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评估,并进行登记管理。
2.管理措施:企业应对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存放点,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管理程序,确保在操作时不会对员工造成威胁。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为确保生产安全,防范和控制重大危险源,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公司制定了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该制度对于规范管理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这一制度的详细阐述:一、制度目的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危险源的安全运行,防患于未然,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化工设备、储罐、输送管道、环境因素等。
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重大危险源检测与评估1. 在新建设或者改建项目启动前,必须进行重大危险源检测和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 定期进行设备全面的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台账,详细记录重大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特点等相关信息,以便及时掌握和处理。
四、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1. 建立完善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实现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2. 对危险源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监控系统设备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五、重大危险源管理措施1. 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明确责任人和相关管理要求。
2. 开展定期的危险源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危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3. 加强对危险源的巡视和监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4. 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1. 制定并完善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有序地应对。
2. 将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资源与相关单位进行联动,形成联合应急救援体系。
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员工的应急意识。
七、制度监督和审核1. 监督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纠正。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3篇)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现场危险、危害辩识及现场动态控制因素识别,幅度项目现场危源辩识评价小组确认现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将识别时间、源点属性、源点位置、风险等级、所处时态、预防建议措施与相应要求及时报送公司安全管理部。
二、对重大危险源由公司相关部门编制重大危险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演练方案,并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审核,适时实施演练以验证救援预安的可行性。
由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现场项目负责人配备基本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公司应急组织保障充足的应急器材、物资储备和人力行动组织及外援协同工作。
三、公司安全技术专家组及时审议项目单位所报的重大危险源有关情况与动态,研究并制定预防方案和措施,指导项目现场落实方案措施,随时关注动态。
项目现场相关技术人员要按方案和措施要求及进对重大危险源动态进行检测、监控记录。
遇险情况扩大迹象,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同时采取恰当的避险措施,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四、公司安全管理部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收集、分析和保存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资料,并负责检查、监督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器材完好性、方式方法有效和监测结果的明确性。
五、重大危险源所在项目现场负责人要向全员告知应急报警电话、应急组织成员通讯号码与通讯方式、现场应急疏散要求、应急救助组织与措施及其他应急相关要求。
指定专人负责检测、监控重大危险源动态。
对重大危险源危急动态随时保持与上级保持联络,有效配合危急处置。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2)是指企业、单位为了确保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安全得到及时发现、控制和管理,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
这项制度的目的是通过检测、监控和管理,识别和控制重大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
以下是该制度的一些重要内容:1.检测和评估:制定规定的检测程序和方法,对潜在的重大危险进行评估,并建立相关的标准和指标。
2.监控和报告:建立监控机制,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将监控结果进行报告。
煤矿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尤其是重大危险,实现安全生产,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制定本制度。
二、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国家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检测。
三、煤矿建立事故隐患排查例会制度,保证每月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一次四、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必须有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矿长批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
必须加强对隐患的监控,并告知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否则,不准从事相关作业。
五、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存入事故隐患管理档案。
六、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挂牌、建档制度,实行事故隐患跟踪管理。
七、将治理重大安全隐患所需资金纳入安全费用使用专项计划1。
八、因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落实不力导致事故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九、贯彻本制度,煤矿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内容和标准,经矿长批准后执行。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一、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瓦检员、安全员、绞车司机、井下电钳工、电机车车司机、瓦斯泵司机、安全监测监控工、防突工、扒装机司机、放炮员、皮带机司机。
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经过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每一特种作业人员,属于哪一级培训部门培训的,所在部门或单位必须按规定进行送培。
三、培训部门因其它原因暂时不安排培训的,可委托下一级培训部门代培、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临时证可以上岗作业。
但以后有培训安排时必须及时送培。
四、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一律进行全脱产培训。
五、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后,刚上岗的一段时期内,不准单独上岗作业,必须由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该工种人员带班,直到能熟练操作为止。
六、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复训,复训合格办证后方可继续上岗。
七、矿主管部门必须建立特种作业人员专项档案,妥善保存。
八、建立各特种作业人员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贯彻执行。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及管理制度
重点不安全源检测监控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做好不安全源的检测和监控工作,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生产环节涉及的重点不安全源的检测、监控和管理。
第三条重点不安全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设备、料子、工艺和作业等。
第二章重点不安全源确实定第四条全部生产环节的重点不安全源需经过专家组审核确认,经公司相关部门批准后纳入管理。
第五条确定重点不安全源时需考虑设备的紧要性、料子的不安全性、工艺的多而杂性以及作业的特殊性等因素。
第六条重点不安全源确实定由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需供应必需的技术支持与帮助。
第三章重点不安全源的检测第七条重点不安全源的检测由专职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周期不得超出一年,并依照相关检测标准进行。
第八条重点不安全源的检测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设备运行情形、料子储存情况、工艺参数是否符合要求、作业操作是否规范等。
第九条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重点不安全源检测过程中,如发现不安全源存在严重问题,检测人员应立刻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掌控。
第四章重点不安全源的监控第十一条重点不安全源的监控由专职监控人员负责,通过现场巡查、设备及传感器联网、监控设备等手段进行。
第十二条重点不安全源的监控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设备运行状态、工艺参数、环境参数、报警系统、应急措施等。
第十三条监控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识监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并定期接受培训。
第十四条监控人员应及时发现重点不安全源运行异常,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的掌控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第五章重点不安全源的管理第十五条公司设立重点不安全源管理委员会,负责订立相关管理制度、组织不安全源的检测和监控工作,并定期进行评估与改进。
第十六条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重点不安全源的管理,订立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重点不安全源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七条公司对重点不安全源的管理需建立档案,包含但不限于重点不安全源确实认、检测、监控记录,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本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和企业财产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
二、定义1. 重大危险源: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引发重大事故的装置、工艺、设备或物质等。
2. 安全检测: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功能完好。
3. 监控管理: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安全检测管理1. 设立安全检测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检测工作。
2. 制定安全检测计划,明确检测频次和内容。
3. 编制详细的安全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
4. 对安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制定改进措施。
5. 定期对安全检测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提高安全检测水平。
四、监控管理制度1. 建立完善的监控设备,确保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测。
2. 确定监控指标和报警阈值,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报警。
3. 设立监控中心,负责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4. 制定监控记录和报告,记录监控情况和处理措施。
5. 对监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应急管理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
2.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应急演练计划。
3.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置。
4.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六、安全培训和教育1. 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确保从业人员按规程进行作业。
七、责任与监督1.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要重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确保制度的执行。
2. 安全检测部门负责定期检测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3. 监控中心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的实时监控和报警处理。
4. 监督部门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及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及管理制度一、引言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物质、设备、工艺或者场所。
为了确保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检测监控及管理制度。
二、管理体系概述2.1 基本原则本管理体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落实的原则,确保重大危险源的安全。
2.2 管理目标本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机制,强化管理措施,预防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
2.3 管理职责各级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机构,明确责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管理的有效实施。
2.4 管理流程本管理体系按照确定工作任务、制定检测监控方案、组织实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定期评估和更新的流程进行。
三、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机构3.1 建立机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所处行业特点,建立专门的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机构,明确机构的职责和人员配备。
3.2 机构职责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机构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 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方案 - 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检测工作 - 分析检测结果,评估危险源的风险 - 提出整改措施和改进意见 - 定期评估和更新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机制四、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的内容和方法4.1 监控内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 - 危险化学品存储和使用的监测 - 工艺操作的监测 - 工作环境的监测 - 重大事故风险的评估4.2 监控方法•使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重大危险源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进行定期的设备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开展危险化学品的抽样检测,检查其存储和使用情况。
•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工艺操作的监控和记录。
•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的噪声、尘埃、温度等方面的检测。
•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对重大事故风险进行评估。
五、监控结果的分析和整改5.1 监控结果分析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结果应经专业人员进行分析,评估危险源存在的风险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说明:应付检查提供资料,下载者勿当制度)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目的
1.1. 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2.1. 各部门。
职责
3.1. 负责公司重大危险源的申报备案、建档管理;对公司重大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测、评估、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根据说明书要求配置应急器材,并根据《事故应急预案》至少每半年一次对重大危险源紧急事故进行抢险救灾实施及日常演练。
3.2. 当班人员负责公司重大危险源的日常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处理。
制度
4.1. 凡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才能进入工作岗位,区域内所有设施的更改需要综合管理办公室按程序审核同意方可实施,外来人员要有专人陪同方可入内。
4.2. 维修及动火作业必须办理用火作业票,在区域内严禁无证动火。
实行谁施工作业谁负责,达不到安全要求不作业,
4.3. 综合管理办公室对区域内的消防器材及应急物资的完好率负责,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保障设施正常运转使用。
4.4 严格控制公司重大危险源的物质储存量,使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4.5 运输物资需采用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进入本公司重大危险源区域的运输车辆必须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后方可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