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板学案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高中物理学史练习
金板学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4章 高中物理学史练习
附加内容第十四章高中物理学史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A.韦伯B.安培C.奥斯特D.法拉第答案:D2.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物理学中的很多定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下列定律中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二定律C.牛顿第三定律D.万有引力定律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抽象得到的定律,是物体没有受力的状态下的规律,是理想定律,它不可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答案:A3.科学方法在物理问题的研究中十分重要,历史上有一位物理学家受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运用类比方法,在电磁学领域中建立了一个物理学定律,该定律的名称为( ) A.库仑定律B.欧姆定律C.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楞次定律解析:库仑受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运用类比方法发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库仑定律.答案:A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光电效应现象是爱因斯坦首先发现的B.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一种原子的枣糕结构模型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答案:C5.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A.等效替代B.控制变量C.科学假说D.数学归纳解析: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爱因斯坦借鉴普朗克的观点提出了光子说,即光子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对应一个能量值,这些能量值是分立的,不连续的.这样定义光子的方法就属于科学假说.答案:C6.物理史上,有许多规律的发现或学说的建立是在科学家们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印证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法拉第对磁生电的预见是受奥斯特电生磁的启发B.玻尔提出的原子能级模型的假设是受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的启发C.库仑建立的库仑定律是受牛顿第二定律的启发D.牛顿建立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受伽利略理想实验结论的启发解析:库仑建立的库仑定律是受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答案:C7.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 ) A.原子核内有质子存在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解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原子核内有质子存在.答案: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爱因斯坦通过油滴实验测量了电子所带的电荷量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答案:D9.下列关于现代科学发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最先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质具有天然的放射现象B.玛丽·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从沥青矿中分离出一种放射性新元素“钋”C.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经过α粒子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磷1530PD.玛丽·居里夫人发现原子核的裂变,成为“原子弹之母”解析:玛丽·居里夫人主要是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提出了“放射性”理论,D错误.答案:D10.下列关于三大理想气体实验定律的说明,正确的是( )A.等温变化规律是玻意耳发现的B.等温变化规律是查理发现的C.等容变化规律是盖·吕萨克发现的D.等压变化规律是查理发现的解析:等温变化规律是玻意耳发现的,等容变化规律是查理发现的,等压变化规律是盖·吕萨克发现的.答案:A二、双项选择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安培通过实验,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的规律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解析: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是奥斯特,理想斜面实验是伽利略设想的.答案:AC12.下列物理学家的论点,具有科学性的有( )A.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体要比轻物体下落得快C.牛顿认为,无论两个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D.伽利略提出了经典力学三大定律解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A项正确;在不受阻力作用下,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得一样快,B项错误;无论两个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方向相反,这是力作用的相互性,C项正确;经典力学三大定律是牛顿提出的,D项错误.答案:AC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B.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规定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解析:牛顿是利用了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及牛顿第二、第三定律才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而他的学生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打开研究地球密度之门.答案:AD1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下列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库仑提出了电流的磁效应B.爱因斯坦建立的光电效应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奥斯特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D.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解析:安培提出了电流的磁效应,A项错误;爱因斯坦利用自己的光电效应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B项正确;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磁通量的变化率,C项错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也是经典力学理论,它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D 项正确.答案:BD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B.安培也最早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C.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D.楞次最早提出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解析: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有力的作用,但洛伦兹才是最早发现磁场对运动电荷产生作用力的科学家,A项正确B项错误.法拉第最早建立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公式,但楞次最早提出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AD16.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有( )A.创立“相对论” B.发现“X射线”C.提出“光子说” 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解析: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主要是创立了相对论和提出了光子说而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答案:AC17.卢瑟福在研究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运动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所带正电是均匀分布的B.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说明这些α粒子受到了较大的库仑斥力作用C.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说明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答案:BC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首先发现了液体表面上的花粉颗粒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B.焦耳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测出了热功当量C.焦耳还和许多人一样,设想制作“第二类永动机”D.开尔文按照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布朗首先发现了液体表面上的花粉颗粒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A项正确;焦耳通过400多次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热量与功之间有着确定的数量关系——热功当量,B项正确;焦耳还提出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并和许多人一样,设想制作“第一类永动机”,C项错误;开尔文按照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D 项错误.答案:AB19.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小球沿斜面滚下的加速度与小球的质量有关C.小球的加速度与斜面的倾角无关D.当斜面的倾角为90°,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的性质解析:由于阻力很小,故小球滚下的加速度a=g·sin α,可知倾角α一定时,a一定,故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由此式也看出加速度与小球的质量无关,与斜面的倾角有关;而当α=90°时,a=g,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的性质.答案:AD20.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查德威克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发现了中子D.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AC。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真题汇编附答案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真题汇编附答案一、选择题1 .第一个准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在开普勒牛顿第谷2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D.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3.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B.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D.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4.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史实的是()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惠更斯总结出了折射定律D.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5 .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伽利略总结了导师第谷留下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三大定律B.库仑采用放大法,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而且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他又引入了电场线的概念D.牛顿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将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6 . 2016年“科学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举行,我国科学家王贻芳获得“物理学突破奖”.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贡献和物理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特斯发现了电流磁效应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C. “元电荷”、“点电荷”、“总电阻”、“电场强度”概念的提出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D.安培提出了电场线的概念7 .科学发现或发明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青年人应当崇尚科学在下列关于科学发现或发明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A.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8 .库仑发明了“扭秤”,准确的测量出了带电物体间的静电力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D.法拉第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现了“电生磁”的理想8.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金版新学案》高三物理一轮 高效测评卷(四) 大纲人教版
《金版新学案》高三物理一轮高效测评卷(四)大纲人教版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走路时,只有地对脚的作用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时,人才能往前走B.走路时,地对脚的作用力与脚蹬地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C.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10倍,则A对B的作用力大于B对A 的作用力D.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2.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数字化信息实验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拉力传感器,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 N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如右图所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B.t1到t2时间内,电梯一定在向下运动,t3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正在向上运动C.t1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D.t1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3.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此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那么,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4.木箱以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在箱内有一轻弹簧,其一端被固定在箱子的右侧壁,另一端拴接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车,木箱与小车相对静止,如右图所示.不计小车与木箱之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0 NB.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 NC.弹簧被拉伸,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0 ND.弹簧被拉伸,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 N5.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D.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6.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水平轻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也保持相对静止,如右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量为7.2011·河北保定三月如右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若将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B轻轻放在A上,则放上的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A.30 N B.0C.18 N D.12 N8.质量为M 的光滑圆槽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水平恒力F 作用在其上促使质量为m 的小球静止在圆槽上,如右图所示,则A .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M m MF +B .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m M mF +C .水平恒力F 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增加D .水平恒力F 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减小9.物体A 、B 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 A 和m B ,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 和μB .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 分别拉物体A 、B ,得到加速度a 和拉力F 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A 、B 所示.已知tan 26°34′=0.5,利用图象可求出A 、B 两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 和μB 的数值分别为A .μA =151,μB =301 B .μA =0.2,μB =0.1 C .μA =0.1,μB =0.05 D .μA =0.1,μB =0.210.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右图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v =1 m/s 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 、B 间的距离为2 m ,g取10 m/s2.若乘客把行李放上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 m/s的恒定速度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去取行李,则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B.乘客提前0.5 s到达BC.行李提前0.5 s到达B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 s才能到达B二、非选择题11.一质量m=0.5 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0°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为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象g取10 m/s2.求1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滑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所停位置.12.某科研单位设计了一空间飞行器,飞行器从地面起飞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α=60°,使飞行器恰恰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匀加速飞行,经时间t后,将动力的方向沿逆时针旋转60°同时适当调节其大小,使飞行器依然可以沿原方向匀减速飞行,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求:1t时刻飞行器的速率;2整个过程中飞行器离地的最大高度.答案与解析1.解析:地对脚的作用力与脚蹬地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这两个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A不正确,B正确;物体A对B的作用力总是等于B对A的作用力,与A、B两物体的质量无关,C不正确;以卵击石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等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但鸡蛋的承受能力较小,所以鸡蛋会破,D不正确.答案: B2.解析:在t1~t2时间内F<mg,电梯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t3~t4时间内F>mg,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A正确.因电梯速度方向未知,故当速度方向向上时,电梯先减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加速向上,当速度方向向下时,电梯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C正确.答案:AC3.解析:物体所受合力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一直增大,D 正确.答案: D4.解析:由木箱水平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可知小车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小车所受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左,弹簧向左的弹力提供合外力,弹力大小为F=ma=2 N,选项B正确.答案: B5.答案: D6.答案: A7.解析:在B放前弹簧弹力F=m A g;放上B瞬间弹力不变,对AB系统有:m A+m B g-F =m A +m B a ,解得a ==6 m/s 2.对B 有:m B g -F N =m B a ,解得F N =12 N ,故D 正确.答案: D 8.解析: 利用整体法可求得系统的加速度a =M m F +,对小球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 ,可知只有C 选项正确.答案: C 9.解析: 由于两图线与横轴交于同一点横轴截距,即F =2 N ,可知物体A 、B 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均为2 N ,即F fA =F fB =2 N ,μB m B g =2 N ,由牛顿第二定律F A -F f =m A a A ,F B -F f =m B a B ,将F A =6 N ,a A =2.0 m/s 2,F B =6 N ,a B =1.0 m/s 2代入解得,m A =2 kg ,m B =4 kg.又μA m A g =2 N ,μB m B g =2 N ,解得μA =0.1,μB =0.05.所以C 正确.答案: C10.解析: 行李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μg=1 m/s 2,历时t 1=a v =1 s 达到共同速度,位移s 1-2v t 1=0.5 m ,此后匀速运动t 2=v s s 1-=1.5 s 到达B ,共用2.5 s ,乘客到达B ,历时t =s/v =2 s .故B 正确;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一直加速运动时间最短,最短时间t min =as 2,D 正确. 答案: BD11.解析:1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 =a =12 m/s 2 2滑块在冲上斜面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μ=≈0.813滑块速度减小到零时,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不能再下滑.s=s=1.5 m滑块停在斜面上,距底端1.5 m处.答案:112 m/s220.81 3不能距底端1.5 m处12.解析:1起飞时,飞行器受推力和重力作用,两力的合力与水平方向成30°斜向上,设推力为F、合力为F合,如右图所示.在△OFF合中,由几何关系得F合=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飞行器的加速度为a1==g则t时刻的速率v=a1t=gt.2推力方向逆时针旋转60°,合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斜向下,推力F′跟合力F′合垂直,如右图所示.此时合力大小F′合=mgsin 30°答案:1gt 2。
《金版新学案》高三物理一轮 高效测评卷(一) 大纲人教版
《金版新学案》高三物理一轮 高效测评卷(一) 大纲人教版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某班级同学要调换座位,一同学用斜向上的拉力拖动桌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桌子所受的合力B .拉力的竖直分力小于桌子所受重力的大小C .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D .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 2.如右图所示,一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已知物资的总质量为m ,吊运物资的悬索与竖直方向成θ角.设物资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 阻,悬索对物资的拉力为F ,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F 阻=mgsin θB .F 阻=mgtan θC .F =mgcos θD .F =tan mg3.如右图所示,小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上固定的硬杆和水平面的夹角为θ,杆的顶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1至F4变化的变化图示沿杆方向可能是4.如右图所示,在倾角为53°的斜面上,用沿斜面向上5 N的力拉着重4 N的木块向上做匀速运动,则斜面对木块的总作用力的方向是A.垂直斜面向上B.水平向左C.沿斜面向下D.竖直向上5.密绕在轴上的一卷地膜用轻绳一端拴在轴上,另一端悬挂在墙壁上A点,如右图所示,当逆时针缓慢向下用力F抽出地膜时,整卷地膜受的各个力要发生变化,不计地膜离开整卷时对地膜卷的粘扯拉力和地膜卷绕轴转动时的摩擦力,但在D点地膜与墙壁间有摩擦力,随着地膜的不断抽出,下述分析正确的是A.悬挂地膜的轻绳上的拉力在增大B.地膜对墙的压力在减小C.拉动地膜的力在减小D.地膜卷受墙的支持力与轻绳的拉力的合力不变6.如右图所示,在绳下端挂一物体,用力F拉物体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且保持其平衡.保持α不变,当拉力F有极小值时,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应是A.0 B.2C.α D.2α7.如图甲所示,在圆柱体上放一物块P,圆柱体绕水平轴O缓慢转动,从A转至A′的过程,物块与圆柱体保持相对静止,则图乙反映的是该过程中A.重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B.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C.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8.如右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现将斜面倾角由30°增大到37°,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对斜面的压力不变B.A对斜面的压力增大C.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9.如下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物体A、B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已知m A=2m 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增大到50°,系统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对A的拉力将增大B.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C.A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D.A受到的合力将增大10.如右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今对木块施一个既与斜面底边平行又与斜面平行的推力F,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将力F撤消,则木块A.仍保持静止B.将沿斜面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变二、非选择题11.2011·武汉市五校联考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实验研究三力平衡的规律:器材:三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每根弹簧的两端均接有适当长度的细绳套,几个小重物,一把刻度尺,一块三角板,一枝铅笔,一张白纸,几枚钉子.1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请在横线上将步骤补充完整:①用两枚钉子将白纸白纸的上边沿被折叠几次钉在竖直墙壁上,将两根弹簧一端的细绳套分别挂在两枚钉子上,另一端的细绳套与第三根弹簧一端的细绳套连接.待装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第三根弹簧两端之间的长度,记为L0;②在第三根弹簧的另一个细绳套下面挂一个重物,待装置静止后,用铅笔在白纸上记下结点的位置O和三根弹簧的方向.用刻度尺测出第一、二、三根弹簧的长度L1、L2、L3,则三根弹簧对结点O的拉力之比为________;③取下器材,将白纸平放在桌面上.用铅笔和刻度尺从O点沿着三根弹簧的方向画直线,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三根弹簧对结点O的拉力F1、F2、F3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F1、F2的合力F.④测量发现F与F3在同一直线上,大小接近相等,则实验结论为:________;2若钉子位置固定,利用上述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3分析本实验的误差来源,写出其中两点:______;______.12.如右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求: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si n 37°=0.6,cos 37°=0.82若用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3.1×103 N/m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弹簧的最终长度是多少?取g=10 m/s21.解析: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由于桌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受力平衡,所受合力为零,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不为零,选项A错误;由于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与摩擦力平衡,所以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不为零,选项B正确;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应等于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大小,选项C错误;由于拉力大小和方向均未明确,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不确定,选项D 错误.答案: B2.解析:救灾物资匀速飞行,受力平衡,它受到向下的重力mg,向右的阻力F阻和沿细绳斜向上的拉力,可得F阻=mgtan θ,B项正确.答案: B3.解析:小球只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作用.杆的弹力F的竖直分量与重力平衡,水平分量产生加速度,即F竖直=mg,F水平=ma,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 C4.解析:木块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因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Fsin 53°=5×0.8 N=4 N=mg,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在水平向右方向的分力为Fcos 53°=5×0.6 N=3 N,由平衡条件知斜面对木块的总作用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故选项B正确.答案: B5.解析:当地膜不断被抽出过程中,OD逐渐减小,∠OAD逐渐减小,由于地膜质量不断减小,由共点力平衡可知轻绳拉力逐渐减小,选项A错误、B正确;因地膜卷对墙壁的压力逐渐减小,由F f=μFN可知摩擦力逐渐减小,选项C正确;由于支持力逐渐减小,∠OAD逐渐减小,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知地膜卷受墙的支持力与轻绳的拉力的合力减小,选项D错误.答案:BC6.解析:由题图可知当F与倾斜绳子垂直时F有极小值,所以β=α.答案: C7.解析:在圆柱体缓慢转动的过程中,物块P的重力是定值,不随时间发生变化,A错;物块P受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G,沿半径指向外的支持力FN,沿切线方向的静摩擦力F f,因圆柱体缓慢移动,所以物块P在任意位置所受合力为零,D错;对三力正交分解,设重力G与支持力FN方向所夹锐角为θ,则FN=mgcos θ,F f=mgsin θ,从A转至A′的过程中,θ先减小后增大,所以FN先增大后减小,B对;而F f先减小后增大,C错.答案: B8.解析: 物体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重力沿平行于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则静摩擦力F f =mgsin θ,F f 随θ的增大而增大;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N =mgcos θ,由牛顿第三定律,A 对斜面的压力F =mgcos θ,随θ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 D 9.解析:对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得:FN -Gcos θ=0,Gsin θ-F f -F =0,F =2G若θ从45°增大为50°,则有FN 减小,F f 增大.物体A 受到的合力仍为0. 答案: B10.解析: 有力F 作用时,木块在斜面内的受力如右图,且 F f 22(sin )F mg θ+当撤去力F 后,木块只受mgsin θ和F′f ,且F′f <F f 故仍静止,摩擦力的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上.答案应为A. 答案: A11.答案:1②L1-L0∶L2-L0∶L3-L0④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结点O受三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2换不同重量的小重物3未考虑弹簧自身的重量记录O、L0、L1、L2、L3及弹簧的方向时产生误差或白纸未被完全固定等12.解析: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F f=mgsin 37°代入数据得F f=5×10×sin 37°N=30 N,摩擦力方向为沿斜面向上.2当物体沿斜面向上被匀速拉动时,如下图所示,弹簧拉力设为F,伸长量为x,则F=kxF=mgsin 37°+F滑F滑=μmgcos 37°弹簧最终长度l=l0+x,由以上方程解得l=12 cm.答案:130 N 方向沿斜面向上212 cm。
【金板学案】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习题第十二章热学章末知识整合
章末知识整合本章概念、规律繁多,但要求较低.在复习时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1.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强化概念和规律的记忆,如布朗运动、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热传递、分子力等概念;分子力的特点、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变化关系、分子动能与温度的关系、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等规律.2.建立宏观量与微观量的关系.对一个物体而言,其分子动能与物体的温度相对应;其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相对应;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物质的量相对应;物体内能的改变同做功和热传递相对应.3.本章涉及的方法.(1)构建理想化模型.①计算分子大小和分子间距时构建“球模型”和“立方体模型”.②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时构建“弹簧模型”.③研究气体的状态变化时构建“理想气体模型”.(2)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其中还包括“数格子”的估算方法.(3)假设法:如研究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时可假设它的存在,推出与已知的定律相矛盾的结论.(4)统计法:研究气体的热运动,可以从统计的角度研究气体分子运动分布的特点.(5)能量守恒法:能量守恒不仅是一种规律,而且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例❶】下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ΔU=Q+W,由题意知Q=0,W>0,所以ΔU>0.答案:A点评: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热与力关系的基础,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应用这一定律时,一定要注意各个量的正、负以及正、负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子动理论的应用【例❷】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解析:考查分子力、大气压力、万有引力之间的区别.要明确平滑的铅柱压紧是把分子间的距离压缩至引力的范围内,从而不脱落.答案:D点评:分子动理论涉及分子的大小、力及运动,是理解微观世界的基础,是高考中热学命题的热点.气体状态变化的分析【例❸】(2013·广东高考)(双选)右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内部装有2 L水,上部密封1 atm的空气0.5 L,保持阀门关闭,再充入1 atm的空气0.1 L.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充气后,密封气体压强增加B.充气后,密封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加C.打开阀门后,密封气体对外界做正功D.打开阀门后,不再充气也能把水喷光解析:由pV=nRT知充气后,当V、T不变时,n增加,密封气体压强增加,选项A 正确;充气后,由于温度不变,密封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不变,选项B错误;打开阀门后,密封气体对外界做正功,选项C正确;由于桶内只有1 atm的空气0.1 L+0.5 L=0.6 L,小于容积2 L,所以需要再充气才能把水喷光,选项D错误.答案:AC一、单项选择题1.(2014·深圳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B.小露珠呈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有张力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不明显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斥力和引力都变小解析:单晶体、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答案:B2.(2014·深圳二模)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体积变小B.气体温度降低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D.气体的内能不变解析:由于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加,由V1V2=T1T2可知,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热.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答案:C3.(2014·肇庆二模)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M2.5的大小接近分子大小的数量级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温度越高,PM2.5的运动越激烈D.环境温度低于0 ℃时,PM2.5不具有内能解析:PM2.5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由于空气分子对其碰撞而在空气中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空气分子运动越剧烈,PM2.5的运动越剧烈;内能是物体内分子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在任何温度下物体都具有内能.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答案:C4.(2013·北京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解析: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这类现象称为布朗运动,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不一定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不一定减少,C、D项错误.答案:A5.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制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在此压缩过程中()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解析:猛推杆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绝热过程,故Q=0,而压缩气体,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故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得ΔU>0,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C、D两项错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知,T增大V减小,则p增大,故A项错误,B项正确.答案:B6.(2013·山东高考)下列关于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根据热力学定律,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B.做功和热传递都是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改变系统内能的C.温度是描述热运动的物理量,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温度相同D.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其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大量分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律的解析:根据热力学定律,热机的效率不可以达到100%,选项A错误;做功是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改变系统内能,热传递是通过内能在不同物体之间的转移的方式改变系统内能,选项B错误;温度是描述热运动的物理量,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温度相同,选项C正确;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其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大量分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选项D错误.答案:C二、双项选择题7.(2014·广东高考)用密封性好、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包裹易碎品,如图所示.充气袋四周被挤压时,假设袋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则袋内气体() A.体积减小,内能增大B.体积减小,压强减小C.对外界做负功,内能增大D.对外界做正功,压强减小解析:充气袋四周被挤压时,气体体积减小,由于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因此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压强增大,故选项A、C正确.B、D错误.答案:AC8.(2014·梅州质检)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B.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保持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是有区别的解析: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选项A错误;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但同时对外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选项B错误;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选项C正确;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选项D正确.答案:CD9.(2014·湛江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容易流动说明液体分子之间不存在作用力B.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形是由于水珠液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C.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压强不变时,温度升高、体积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对外做功300 J,同时吸收200 J热量,则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100 J解析:液体容易流动说明液体存在重力势能,不能说明液体分子间有作用力,选项A错误;小露珠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选项B正确;根据理想气体方程pVT=C可知,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则气体体积变大,选项C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ΔU=200 J-300 J=-100 J.说明气体内能减少100 J,选项D正确.答案:BD。
金板学案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0章电磁反应章末知识整合
【金板学案】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0章 电磁反应章末知识整合1.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本章主要研究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问题;二是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问题.对于前者,电动势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n ΔΦΔt 计算,方向用楞次定律判断较为方便,而后者电动势用E =BLv 计算,方向用右手定则判断较为方便.但注意二者不能割裂开来,后者是前者的一种特殊情况.2.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过程因感应电流的出现,使发生电磁感应的导体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从而影响导体所受合力,改变物体的加速度,速度相应改变又影响感应电流,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动态循环,这就是电磁感应问题中的动力学问题,处理的方法与力学相同,只是应注意安培力的特点.(2)电磁感应过程又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该过程通过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电流流过导体通过电流做功又转化为内能,不管做功的力是恒力还是变力,只需理清能量转化的去向,用能的转化与守恒去处理,而不必追究做功的具体细节.3.常用思维方法.(1)整体法与隔离法:在一些电磁感应问题中,利用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处理方法使问题大大简化,能方便地求出结果.(2)等效法:电磁感应问题离不开电路,其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部分即为等效电源,画出等效电路,对解决问题而言,事半功倍.(3)守恒法:利用物理过程中的某些守恒条件,由守恒关系,应用相应的守恒定律来解决物理问题,如能量守恒.(4)图象法: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磁感应现象,在这一部分引入了Φt 、Bt 、Ut 、It 等图象,应用时注意不同图象的物理意义.【例❶】 如图所示,宽为40 cm 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边长为20 cm 的正方形导线框位于纸面内,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v =20 cm/s 通过磁场区域.取它刚进入磁场的时刻t =0,下列图线中,能正确反映线框中感应电流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 )解析:由题意可知线框进入磁场的时间为1 s,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1 s,离开磁场的时间也为1 s,则0~1 s内电流为逆时针方向且大小恒定,1~2 s内感应电流为0,2~3 s内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且大小恒定,则C正确.答案:C点评:电磁感应与图象的分析与判断是高考常考考题,首先要利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分析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对图线的分布作出判断;再次要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大小,判断图线的走向.【例❷】如右图所示,在垂直于匀强磁场B的平面内,半径为r的金属圆盘绕过圆心O的轴转动,圆心O和边缘K通过电刷与一个电路连接.电路中的P是加上一定正向电压才能导通的电子元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I与圆盘角速度ω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均为直线,且ab段过坐标原点.ω>0代表圆盘逆时针转动.已知:R=3.0 Ω,B=1.0 T,r=0.2 m.忽略圆盘、电流表和导线的电阻.(1)根据下图写出ab、bc段对应的I与ω的关系式;(2)求出下图中b、c两点对应的P两端的电压U b、U c;(3)分别求出ab、bc段流过P的电流I P与其两端电压U P的关系式.解析:(1)由图象得出三点坐标:O(0,0)、b(15,0.1)、c(45,0.4).由直线的两点式得I与ω关系式:I =⎩⎪⎨⎪⎧ω150,-45≤ω≤15ω100-0.05,15≤ω≤45.(2)圆盘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为: E =Br ωr +02=12B ωr 2=0.02ω,当ω=15 rad/s 时,产生的电动势为E =0.02×15 V =0.3 V.当ω=45 rad/s 时,产生的电动势为E =0.02×45 V =0.9 V. 忽略圆盘电阻即电源忽略内阻,故U P =E ,可得: U b =0.3 V ,U c =0.9 V . (3)由并联电路知识有: I =I P +I R , ① I R =E R =U PR , ②由①②得:I P =I -U PR.I P =I -E R =I -0.02ω3=I -ω150.I P =⎩⎪⎨⎪⎧0,-45≤ω≤15ω300-0.05,15≤ω≤45.答案:见解析一、选择题1.(2014·广东高考)如图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 和塑料管Q 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C )A .在P 和Q 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B .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C .在P 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 中的长D .落至底部时在P 中的速度比在Q 中的大 解析:在铜管中下落的小磁块由于电磁感应现象,根据楞次定律知小磁块下落将受到向上的安培力作用,在P 中下落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机械能减少;而在塑料管Q 内下降时不发生电磁感应现象,小磁块在Q 中下落时只受重力作用,故小磁块在Q 中下落时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较短、落地速度较大、机械能守恒,故选项C 正确.2.如图所示,电阻为R ,其他电阻均可忽略.ef 是一电阻可不计质量为m 的水平放置的导体棒,棒的两端分别与竖直放置的ab 、cd 框保持良好接触,又能沿框架无摩擦下滑,整个装置放在与框架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当导体棒ef 从静止下滑一段时间后闭合开关S ,则S 闭合后(D )A .导体棒ef 的加速度一定大于gB .导体棒ef 的加速度一定小于gC .导体棒ef 最终速度随S 闭合时刻的不同而不同D .导体棒ef 的机械能与回路中产生的内能之和一定守恒解析:S 闭合后,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根据楞次定律,导体棒受竖直向上的安培力,如果安培力小于2mg ,则导体棒ef 的加速度一定小于g ,如果安培力大于2mg ,则导体棒ef 的加速度大于g ,选项A 、B 错误;最终导体棒做匀速运动,B 2l 2vR =mg ,导体棒ef 最终速度是相同的,选项C 错误;本题中,导体棒的机械能只转化为回路的内能,所以导体棒ef 的机械能与回路中产生的内能之和一定守恒,选项D 正确.3.如图所示,“U ”形金属框架固定在水平面上,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现使ab 棒突然获得一水平初速度v 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ab 做匀减速运动B .回路中电流均匀减小C .a 点电势比b 点电势低D .ab 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解析:导体棒水平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根据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可知电流从b 到a 流过导体,导体棒受到水平向左的安培力,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棒相当于电源,电流在电源内部从低电势流向高电势,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根据安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BIL =B 2L 2vR=ma ,导体棒做加速度逐渐在减小的减速运动,选项A 、B 错误.4.如图,将电阻为R 的正方形金属线圈从匀强磁场中向右匀速拉出,则(AC )A .以大的速度拉出比较费力B .以小的速度拉出比较费力C .拉出时金属线圈中的电流为逆时针方向D .拉出时金属线圈所受安培力不做功解析:拉出过程中金属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E =BLv ,电流为I =ER,金属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等于左边所受安培力)为F =BIL ,解得F =B 2L 2vR .此力与金属线圈运动方向相反,做负功,速度越大,安培力越大,克服安培力的拉力越大;由右手定则可知,拉出金属线圈时产生逆时针电流.选项B 、D 错误,A 、C 正确.5.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线圈连接如图,线圈内有垂直纸面向里(设为正方向)的磁场.为使带负电微粒静止在板间,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应该是(BC )解析:带电微粒要静止在两板间,带电微粒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电场力,带电微粒带负电,则两板间有向下的电场,说明上极板带正电,根据楞次定律知磁场可能向里增加或向外减小,B、C正确,A、D错误.6.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一个电阻均匀的正方形金属导线框ABCD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进入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在线框进入磁场区域的整个过程中(AD)A.线框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B.线框速度的大小一定一直增大C.线框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不断增加D.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解析: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垂直纸面向里的磁通量增大,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选项A正确;根据左手定则可知,进入磁场过程中线框受到向上的安培力,当安培力等于线框的重力时,线框做匀速运动,根据E=BLv 可知,线框中A、B两点的电势差不一定增大,选项B、C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始终是竖直向上的,选项D正确.二、非选择题7.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闭合线圈abcd,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 已知线圈的匝数N=100,边长ab =1.0 m、bc=0.5 m,电阻r=2 Ω. 磁感应强度B在0~1 s内从0均匀变化到0.2 T. 在1~5 s内从0.2 T均匀变化到-0.2 T,取垂直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求:(1)0.5 s时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和感应电流的方向;(2)在1~5 s 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q ; (3)在0~5 s 内线圈产生的焦耳热Q. 解析:(1)感应电动势:E 1=N ΔΦ1Δt 1,磁通量变化:ΔΦ1=ΔB 1S , 解得:E 1=N ΔB 1Δt 1S.代入数据得:E 1=10 V.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d→c→b→a.(2)同理可得:E 2=N ΔB 2Δt 2S ,感应电流I 2=E 2r ,电量q =I 2Δt 2,解得:q =N ΔB 2r S.代入数据得:q =10 C.(3)0~1 s 内产生的焦耳热:Q 1= I 21r Δt 1,且I 1=E 1r ,1~5 s 内产生的焦耳热:Q 2= I 22r Δt 2,在0~5 s 内线圈产生的焦耳热Q =Q 1+Q 2.代入数据得:Q =100 J.答案:(1)10 V 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d→c→b→a (2)10 C (3)100 J8.(2014·北京卷)如图所示,两根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 ,导轨上端接有电阻R 和一个理想电流表,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导轨下部的匀强磁场区域有虚线所示的水平上边界,磁场方向垂直于金属导轨平面向外.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金属杆MN ,从距磁场上边界h 处由静止开始沿着金属导轨下落,金属杆进入磁场后,流经电流表的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稳定为I.金属杆下落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求:(1)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2)电流稳定后金属杆运动速度的大小;(3)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M 、N 两端的电压大小.解析:(1)电流稳定后,导体棒做匀速运动,有BIl =mg ,解得磁感应强度B =mgIl.(2)设电流稳定后导体棒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 感应电动势:E =Blv ; 感应电流:I =ER +r ;解得:v =I 2(R +r )mg.(3)金属杆在进入磁场前,机械能守恒,设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 0,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 20=mgh ,解得:v 0=2gh.此时的电动势E 0=Blv 0, 感应电流I 0=E 0R +r,MN 两端电压U MN =I 0R =BlR 2ghR +r ,则U MN =mgR 2ghI (R +r ).答案:见解析(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双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单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金版学案13-14物理(人教版)选修1-1课件:1.5电流和电源
A.
B. C.
D.
电流的方向有时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有
时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解析: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所以选项A错误,根据 公式 可知选项B错误,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 电流方向,选项D错误. 答案:C
祝
您
变式迁移 3.关于电源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一定等于电源电动势
B.电源在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C.所有电源的电动势都是相同的
D.7号干电池比5号干电池的电动势大
解析:电源在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电压等于电源 A错误,B正确.电源电动势是由电源的性 质决定的,所以不同电源的电动势一般不同,C错,而干
B也是错误的.由于电流强度的叠加符合代数运算法则,
所以虽然电流有方向,仍然是标量,C错误. “安培”是 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D正确. 答案:D
变式迁移 2.在示波管中,电子枪2 s内发射了6×1013个电子,则
示波管中电流的大小为
A.4.8×10-6 A C.4.8×10-3 mA
(
)
B.4.8×10-3 A D.4.8×10-6 mA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I=
Q 可知I与q成正比 t
B.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 量相等,则导体中的电流是恒定电流 C.电流有方向,所以是矢量
D.电流的单位“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
位.
解析:依据电流的定义式可知,电流与q、t无关, 显然选项A是错误的.虽然电流是标量,但是却有方向性, 虽然有可能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相等,但如果方向变化,电流也不是恒定电流,所以选项
2016年高三第一轮复习金版教程物理实验2
金版教程 ·高三一轮总复习 ·物理
主干梳理
师生互动
高考模拟
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 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 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 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 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图中的 ( )
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
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
(g=9.8 m/s2)
必考部分 第二章 实验二 第34页
金版教程 ·高三一轮总复习 ·物理
主干梳理
师生互动
高考模拟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3)Lx____(4)4.9__10。
(1)本实验是利用重力与弹力平衡获取若干数据,再利用图
象处理数据得到劲度系数的。测量时,弹簧及刻度尺都要保持
在竖直状态;(2)读数时,要等弹簧静止时才能读取;由记录的
值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1 cm,但最小分度后还要估读一
位,故记录L3是不符合规范的;(3)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挂上砝码 盘时弹簧长度Lx的差值才是由于添加砝码而伸长的长度;(4)砝
主干梳理
师生互动
高考模拟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由表 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_。
(3)下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 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的差值(填“L0”或“Lx”)。
必考部分 第二章 实验二 第30页
金版教程 ·高三一轮总复习 ·物理
必考部分 第二章 实验二 第14页
金版学案13-14物理(人教版)选修1-1课件:2.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安培力 1.安培力大小
通过实验归纳得出,电流方向跟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
受到的安培力最大为F=BIL,平行放置时安培力为0.一般情
况下,电流受到的安培力介于零和最大值之间,所以F=BIL
只适用于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况.
2.安培力的方向 安培力方向的特点:F⊥B、F⊥I,即F垂直B和I决定 的平面.安培力F与B是垂直的关系,而不是同向的.这一 点有别于电场力.在判断安培力方向时,必须首先判断磁
解析:如果通电导线是垂直磁场方向放置的,此时 所受磁场力最大:F=0.1 N,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为B=
F 0.1 = IL 5×0.01 T=2 T;若通电导线不是垂直磁场方向放置
的,则受到的磁场力小于垂直放置时受到的磁场力,即垂 直放置时导线受到的磁场力将大于0.1 N.由定义式可知, B将大于2 T,C项正确. 答案:C
F 3.磁感应强度的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 IL 只
有在通电导线和磁场方向垂直时才有意义.磁感应强度由磁 场本身决定,不能认为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
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B= F 知,B与F成正比,B与IL成反比
IL
)
B.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的某点,那点就有磁感应强 度,如果将通电导线拿走,那点的磁感应强度就为零 C.通电导线受磁场力不为零的地方一定存在磁场, 通电导线不受磁场力的地方一定不存在磁场(即B=0) D.磁场中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是由磁场本身决定的, 其大小和方向是唯一确定的,与通电导线无关
磁感应强度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运动电荷 和电流有力的作用. 2.磁感应强度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 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 F 磁感应强度.用公式表示为B= IL . 与电场强度一样,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力的性质的物 理量.磁感应强度B的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1 T=1 N/(A· m). 磁感应强度B是矢量,其方向就是该处的磁场方向.
金版学案13-14物理(人教版)选修1-1课件:1.2电场
从c→d电场线密→疏→密,因此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
大.
答案:D
变式迁移 3.如下图所示中带箭头的直线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 线,在这条电场线上有A、B两点,用EA、EB表示A、B两处 的场强大小,则( )
A.指向B,所以EA>EB =EB C.A、B同在一条电场线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A
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放在P点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点的电场强度减半 B.若P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C.P点的电场强度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所受到的电场 力越大 D.P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为试探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 的方向
解析: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可由E=
4.电场线是假想的,实际电场中并不存在,不能将电
场线与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混为一谈.只有当
电场线为直线,点电荷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 一致的情况下,且点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才可以认为点电 荷(带电粒子)沿电场线运动.即使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也 不能说电场线就是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强度方向为负方向;d点,放负电荷时力为负方向,则电场
强度方向为正方向,所以,a、b、d三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故选项D正确.
答案:CD
祝
您
A.电场强度E跟电场力F成正比,跟试探电荷的电荷量 q成反比
B.电场强度E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 电场力 C.电场强度E的大小反映了该电场的强弱 D.电场强度E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放入场中的试探电 荷无关
解析: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反映了电场的力的性质,
其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公式E=
三、电场线
1.定义:如果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 ________都跟该点的________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就叫做 ________. 2.匀强电场:如果电场强度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相同, 这个区域的电场叫匀强电场.
《金版新学案》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专题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课下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必考部分必修1第9章第3讲( 本栏目内容, 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 如右图所示, 匀强磁场所磁感觉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 在磁场中有一个边长为L地正方形刚性金属框, ab边地质量为m,电阻为定地水平轴 , 将金属框自水平川址由静止开释全部摩擦 , 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这个过程中R,其余三边地质量和电阻均不计.cd 边上装有固, 第一次转到竖直地址时, ab边地速度为v,不计, 以下说法正确地是(>A.经过ab 边地电流方向为a→ B.ab边经过最低点时地速度v=错误 !bC.a、b两点间地电压逐渐变大D.金属框中产生地焦耳热为2 mgL-错误! mv解读:本题观察电磁感觉.ab 边向下摇动过程中,磁通量逐渐减小,依据楞次定律及右手定章可知感觉电流方向为b → ,选项 A 错误;ab边由水平川址到达最低点过程中, 机械能a不守恒 , 所以选项 B 错误;金属框摇动过程中, ab边同时受安培力作用 , 故当重力与安培力沿其摇动方向分力地合力为零时, a、b两点间电压最大 , 选项 C 错误;依据能量转变和守恒定律可知 , 金属框中产生地焦耳热应等于此过程中机械能地损失, 应选项 D 正确.答案:D2.一质量为 m、电阻为 r 地金属杆 ab,以必定地初速度 v0从一圆滑平行金属导轨底端向上滑行 ,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 30°角 , 两导轨上端用一电阻R相连 , 如右图所示 , 磁场垂直斜面向上 , 导轨地电阻不计 , 金属杆向上滑行到某一高度以后又返回究竟端时地速度大小为v,(>A.向上滑行地时间小于向下滑行地时间B.在向上滑行时电阻R上产生地热量大于向下滑行时电阻R上产生地热量C.向上滑行时与向下滑行时经过电阻R地电荷量相等22 D.金属杆从开始上滑至返回出发点, 电阻R上产生地热量为错误!m(v0-v>解读:导体杆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安培力沿斜面向下, 沿斜面向下运动时安培力沿斜面向上 , 所以上升过程地加速度大于下滑过程地加速度, 所以向上滑行地时间小于向下滑行地时间 ,A 对;向上滑行过程地均匀速度大, 感觉电流大 , 安培力做地功多, R上产生地热量多,B对;由 q=错误!知C对;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回路中产生地总热量为22>,D错;错误 ! m( v0- v本题中等难度.答案:ABC3. 矩形线圈abcd, 长ab= 20 cm, 宽bc= 10 cm, 匝数n= 200, 线圈回路总电阻R=5Ω.整个线圈平面内均有垂直于线圈平面地匀强磁场穿过.若匀强磁场所磁感觉强度 B 随时间 t 地变化规律如右图所示 , 则 (>A.线圈回路中感觉电动势随时间均匀变化B.线圈回路中产生地感觉电流为0.4 AC.当t= 0.3 s时 , 线圈地ab边所受地安培力大小为0.016 ND.在 1 min 内线圈回路产生地焦耳热为48 J解读:由 E= n错误!= nS错误!可知,由于线圈中磁感觉强度地变化率错误!=错误!T/s = 0.5 T/s为常数 , 则回路中感觉电动势为E= n错误!=2V,且恒定不变 , 应选项 A 错误;回路中感觉电流地大小为I =错误 ! =0.4 A,选项 B 正确;当t= 0.3 s时 , 磁感觉强度=B0.2 T,则安培力为F= nBIl =200×0.2×0.4×0.2 N= 3.2 N, 应选项 C 错误; 1 min 内线圈回路产生地焦耳热为Q= I 2Rt=0.42×5×60 J = 48 J .选项 D正确.答案:BD4.(2018 ·扬州模拟 >如图甲所示 , 圆滑导轨水平搁置在与水平方向夹角60°斜向下地匀强磁场中 , 匀强磁场所磁感觉强度 B 随时间地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规定斜向下为正方向>, 导体棒 ab 垂直导轨搁置,除电阻 R 地阻值外,其余电阻不计 , 导体棒ab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规定a→ b 地方向为电流地正方向,水平向右地方向为外力地正方向,则在 0~t 时间内,能正确反响流过导体棒ab 地电流 i 和导体棒 ab 所受水平外力 F 随时间 t 变化地图象是 (>解读: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回路中地电流一直为b→ a 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觉定律可判定回路电流大小恒定, 故 A、 B 错;由F安=BIL可得F安随B地变化而变化 , 在 0~t0时间内 , F安方向向右 , 故外力 F 与 F 安等值反向,方向向左为负值;在t 0~ t 时间内, F 安方向改变,故外力F 方向也改变成正当, 综上所述 ,D 项正确.答案:D5. 如右图所示 , 圆滑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内, 并处在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BAC AD地匀强磁场中.有一质量为m 地导体棒以初速度v0从某地址开始在导轨上水平向右运动, 最终恰好静止在 A 点.在运动过程中, 导体棒与导轨一直构成等边三角形回路, 且经过A点地总电荷量为 Q.已知导体棒与导轨间地接触电阻阻值为R,其余电阻不计,则(>A.该过程中导体棒做匀减速运动B.该过程中接触电阻产生地热量为2错误 ! mv0C.开始运动时 , 导体棒与导轨所构成回路地面积为错误 !D.当导体棒地速度为错误 ! v0时 , 回路中感觉电流大小为初始时地一半解读:产生地感觉电动势为=, 电流为I =/, 安培力为=BIl= 2 2/,、vE Blv Blv RF B l v R l 都在减小 , 依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加速度也在减小 , 故 A错;该过程中 , 动能所有转变成接触电2Q= BS/ R,整理后得开始运动阻产生地热量为错误 ! mv0; B 错;该过程中 , 经过地总电荷量为时 , 导体棒与导轨所构成回路地=错误 ! ,C 对;由产生地感觉电动势为=Blv 和电流为I=S EBlv / R,可知D错.答案:C6. 如右图所示 , 两竖直搁置地平行圆滑导轨相距0.2 m, 其电阻不计 , 处于水平向里地匀强磁场中 , 匀强磁场所磁感觉强度为0.5 T,导体棒 ab与 cd 地电阻均为0.1Ω , 质量均为 0.01kg. 现用竖直向上地力拉ab棒 , 使之匀速向上运动, 此时cd棒恰好静止, 已知棒与导轨一直接触优异 , 导轨足够长, g取 10 m/s2,则(>A.ab棒向上运动地速度为 2 m/sB.ab棒遇到地拉力大小为0.2 NC.在 2 s 时间内 , 拉力做功为 0.4 JD.在 2 s 时间内 , ab棒上产生地焦耳热为0.4 J解读:cd 棒遇到地安培力等于它地重力, B错误 ! L=mg, v=错误 ! = 2 m/s,A 正确.ab棒遇到向下地重力G 和向下地安培力, 则ab棒遇到地拉力T=+=2= 0.2 N,B 正F F FG mg确.在 2 s内拉力做地功 , W=F T vt=0.2 ×2×2 J = 0.8 J,C 不正确.在 2 s内 ab 棒上产生地热量 Q= I 2Rt=错误!2Rt=0.2 J,D不正确.答案:AB7.如右图所示 , 在圆滑水平面上方 , 有两个磁感觉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地水平匀强磁场 , 以以下图 , PQ为两个磁场所界限 , 磁场范围足够大.一个边长为a, 质量为m, 电阻为R地正方形金属线框垂直磁场方向, 以速度v 从图示地址向右运动, 当线框中心线AB 运动到与PQ 重合时 , 线框地速度为错误! ,则(>A.此时线框中地电功率为4B2a2v2/ RB.此时线框地加速度为4B2a2v/( mR>C.此过程经过线框截面地电荷量为Ba2/ RD.此过程回路产生地电能为0.752 mv解读:线框左右两边都切割磁感线则 E 总=2Ba·错误!, P=错误 ! =错误 ! ,A 错误;线框中电流 I =错误!=错误! ,两边受安培力 F 合=2· BIa=错误! ,故加速度 a=错误! ,B错误;由错误!=错误!,错误 !=错误!.q =错误 !t得=错误!.从B点到Q点ΔΦ=2,故 C正q Ba确;而回路中产生地电能E=错误22=错误 !2错误.! mv-错误! m错误 !mv,故D答案:C二、非选择题8.(2018 ·江苏单科 >以以下图 , 两足够长地圆滑金属导轨竖直搁置, 相距为L, 一理想电流表与两导轨相连 , 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一质量为m、有效电阻为R 地导体棒在距磁场上界限 h 处静止开释.导体棒进入磁场后, 流经电流表地电流逐渐减小, 最后稳固为I.整个运动过程中 , 导体棒与导轨接触优异, 且一直保持水平, 不计导轨地电阻.求:(1> 磁感觉强度地大小B;(2> 电流稳固后 , 导体棒运动速度地大小v;(3> 流经电流表电流地最大值I m.解读:(1> 电流稳固后 , 导体棒做匀速运动BIL= mg①解得B=错误!.②(2> 感觉电动势E= BLv③感觉电流I=错误!④由②③④式解得v=错误! .(3> 由题意知 , 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地速度最大, 设为v m机械能守恒错误2! mv = mghm感觉电动势地最大值E m= BLv m感觉电流地最大值I m=错误!m解得 I =错误!.答案:(1> B=错误 ! (2> v=错误 !(3> I m=错误 !9.如右图所示 , 两根同样地劲度系数为k 地金属轻弹簧用两根等长地绝缘线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 , 弹簧地上端经过导线与阻值为R 地电阻相连 , 弹簧地下端接一质量为、长度为mL、电阻为 r 地金属棒,金属棒一直处于宽度为 d 地垂直纸面向里磁感觉强度为 B 地匀强磁场中.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金属棒从静止开释, 其降落高度为h时达到了最大速度.已知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 , 且当弹簧地形变量为x 时,它地弹性势能为错误! kx2,不计空气阻力和其他电阻 , 求:(1> 金属棒地最大速度是多少?(2> 这一过程中R耗费地电能是多少?解读:(1> 当金属棒有最大速度时, 加速度为零, 金属棒受向上地弹力、安培力和向下地重力作用 , 有2kh+BId=mgI=错误!v max=错误!(2> 依据能量关系得2mgh-2×错误!-错误! mv max= E 电又有 R、 r 共同耗费了总电能错误 ! =错误 ! , E R+E r=E电整理得 R耗费地电能为E R=错误! E电=错误! [ mgh- kh2-错误! ]答案:(1> 错误 !(2> 错误 ! [ mgh-kh2-错误 ! ]10.以以下图 , 在距离水平川面h=0.8 m地虚线地上方, 有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水平向内陆匀强磁场.正方形线框abcd 地边长 l =0.2 m,质量 m=0.1 kg,电阻 R=0.08Ω.一条不可伸长地轻绳绕过轻滑轮, 一端连线框 , 另一端连一质量= 0.2 kg地物体. 开始时线框地M Acd 在地面上,各段绳都处于挺直状态,从以以下图地地址由静止开释物体A,一段时间后线框进入磁场运动 , 已知线框地ab 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恰好做匀速运动.当线框地cd 边进入磁场时物体 A 恰好落地,同时将轻绳剪断,线框连续上升一段时间后开始着落, 最后落至地面.整个过程线框没有转动, 线框平面一直处于纸面内, g取 10 m/s2. 求:(1> 匀强磁场所磁感觉强度B?(2> 线框从开始运动到最高点, 用了多长时间?(3> 线框落地时地速度多大?解读:(1> 设线框到达磁场界限时速度大小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Mg( h- l >=mg( h- l >+错误! ( M+ m>v ①代入数据解得:v=2 m/s②线框地 ab 边刚进入磁场时, 感觉电流:I=错误 ! ③线框恰好做匀速运动, 有:Mg= mg+ IBl ④代入数据解得:B=1 T.⑤(2> 设线框进入磁场从前运动时间为t 1,有:h-l =错误! vt 1⑥代入数据解得:t 1=0.6 s⑦线框进入磁场过程做匀速运动, 所用时间:t 2=错误!=0.1 s⑧此后轻绳拉力消逝, 线框做竖直上抛运动, 到最高点时所用时间:t 3=错误!=0.2 s⑨线框从开始运动到最高点, 所用时间:t=t 1+ t 2+ t 3=0.9 s.⑩(3> 线框从最高点着落至磁场界限时速度大小不变, 线框所受安培力大小也不变, 即IBl =( M- m>g= mg?所以 , 线框穿过磁场过程还是做匀速运动, 走开磁场后做竖直下抛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2错误 ! mv1=错误 ! mv+mg( h-l >?代入数据解得线框落地时地速度:v1=4 m/s. ?答案:(1>1 T(2>0.9 s(3>4 m/s。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4章 高中物理学史课件
自感电动势 .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光学与原子部分
1.1905 年,爱因斯坦提出____________ 光子说 ,建立了____________ 光电效应 方程,成功地解 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为纪念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巨大贡献, 我们把 2005 年定为 “世 界物理年” . 2.1897 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 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3.1909—1911 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了α 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
3.1826 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________ 欧姆 定律. 4.1911 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认为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
零 的现象——________ 超导 现象. 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________
5.1841—1842 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的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
焦耳 定律. 生________ 热效应 的规律,称为____________
6.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发生偏转
磁效应 . 的效应,称为电流的________
7 . 1822 年,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称为 ______ 安培力,这是为了纪念 ________ 安培 在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方面的杰出贡献而命名的. 8. 1895 年, 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了运动电荷产生磁场和磁场对_____________ 运动电荷 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9.1831 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__________________ 但花了 15 电磁感应 现象, 年的时间.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并用简洁方法描述了电场——________ . 电场线 10.1834 年,楞次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 感应电流 方向的规律,称为楞次定律. 11.1832 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认为电流由于自身的变化,会在原电路上产生
2016年高三第一轮复习 金版教程 物理实验6
高考模拟·随堂集训1.[2010·四川高考]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打出的纸带A、B、C、D,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
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距离依次为s1、s2、s3。
请你根据下列s1、s2、s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________。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 m/s2)A. 61.0 mm65.8 mm70.7 mmB. 41.2 mm45.1 mm53.0 mmC. 49.6 mm53.5 mm57.3 mmD. 60.5 mm61.0 mm60.6 mm解析:验证机械能守恒采用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实现,所以相邻的0.02 s内的位移增加量为Δs=gT2=9.791×0.022 m≈3.9 mm。
答案:C2.[2010·海南高考]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1)实验步骤: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 m,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l,结果如图所示,由此读出l=________mm。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________cm。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Δt1和Δt2。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2)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和v2=________。
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E k1=________和E k2=________。
《金版新学案》高三物理一轮 高效测评卷(14) 大纲人教版
《金版新学案》高三物理一轮高效测评卷(14)大纲人教版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当物体被拉伸时,物体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是A.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得更快B.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更快C.斥力减小,引力增大D.斥力消失,只剩引力解析:固体被拉伸时,物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A、C选项错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的斥力要比引力减小得更快,但二者同时存在,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答案: B2.2011·湖北联考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越下压越费力,说明分子间斥力越来越大,分子间势能越来越大答案: B3.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D.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悬浮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小颗粒由许多分子组成,所以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是指悬浮颗粒内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B选项错误.布朗运动虽然是由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间相互作用引起的,但其重要意义是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反映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故C选项错误.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固体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故D选项正确.答案: D4.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B.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是有区别的解析:第二类永动机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故A错.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知内能的变化由做功W和热传递Q两个方面共同决定,只知道做功情况或只知道传热情况,则无法确定内能的变化情况,故B、C项错误.做功和热传递都可改变物体内能.但做功是不同形式能的转化,而热传递是同种形式能间的转移,这两种方式是有区别的,故D正确.答案: D5.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体积减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冲量一定增大B.如果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冲量一定增大C.如果密度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冲量一定不变D.如果温度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冲量一定不变解析: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也就是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冲量,从宏观上讲是由分子的密度和温度共同决定的,而不是由其中任一量单独决定的,故应选B.答案: B6.“五一”期间,旅游高峰,人流量剧增,为减小群死群伤,交通部提醒广大司机说:“由于最近中午气温过高,请司机朋友注意汽车轮胎的气压,防止爆胎”,关于汽车爆胎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车胎爆裂,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的结果B.车胎爆裂,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气体压强增大的结果C.车胎爆裂,是车胎内气体分子数增多的结果D.在爆裂前受曝晒的过程中,气体吸热,但内能不变解析:车胎内的气体的质量是一定的,即分子总数不变,故C错;车胎的体积不变,分子间的间距不变,斥力几乎不变,所以A错;中午气温升高时,车胎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故气体压强增大,故B正确;在爆裂前受曝晒的过程中,气体吸热,内能增加,D错误.答案: B7.A、B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示位置停止.假设这一过程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B.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C.A和B中水银体积保持不变,故内能增量相同D.A和B中水银温度始终相同,故内能增量相同解析:对进入A、B管中的水银而言,由外界对水银做功数值相同,为W=pΔV,大气压对水银做的功中部分转化成水银的内能,部分转化成水银的重力势能,又因E pA>E pB,则ΔE A<ΔE B,即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A中水银.答案: B8.2011·河北保定四月在玻璃罩内放一个充气不多的气球,如右图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抽气的过程中会看到气球在不断膨胀.若整个实验是在恒温环境中完成的,且可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则关于气球内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气球单位面积上的分子个数增多,气体压强增加B.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减少,气体压强减小C.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气体内能不变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气体内能不变解析:球内气体在抽气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体积膨胀,压强减小,B对A错;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不变,故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D对C错.答案:BD二、非选择题9.写出下列实验事实产生的原因A.水与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B.固体很难被压缩C.绳不易被拉断D.糖在热水中溶解很快E.密闭钢筒中的油在高压下会从筒壁上溢出F.将两块接触面洁净的铅块a、b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块b不下落G.迅速向下推压气筒活塞时,会使其中脱脂棉燃烧H.悬浮于液体中的小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且温度升高时,这种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加剧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解析: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减小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的缘故;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绳不易被拉断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糖在热水中溶解很快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扩散得越快;密闭钢筒中的油在高压下会从筒壁上溢出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将两块表面洁浄的铅压紧后,下面的铅块不下落是由于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倍平衡距离r0时,分子间存在作用力;迅速向下压活塞时,会使筒中的脱脂棉燃烧,是由于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悬浮于液体中的小颗粒,当温度升高后,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加剧是由于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且温度升高时,热运动加剧.答案: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引力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加剧E:分子间有空隙F:当分子间距离小于10倍平衡距离r0时,分子间存在作用力G: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H: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且温度升高时,热运动加剧10.小刚同学为了表演“轻功”,用打气筒给4只相同的气球充以相等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然后将它们放置在水平木板上,再在气球的上方平放一块轻质塑料板,如下图所示.小刚同学慢慢站上轻质塑料板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气球一直没有破裂,球内气体温度可视为不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内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重力而产生的B.由于小刚同学压迫气体,球内气体分子间表现为斥力C.气球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D.气体内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2表演过程中,对球内气体共做了4 J的功,此过程中气球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若小强同学代替小刚表演时,某气球突然爆炸,则该气球内的气体内能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温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3一只气球内气体的体积为2 L,密度为3 kg/m3,平均摩尔质量为30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试估算这个气球内气体的分子个数.答案:1 C 2放出,4 J,减少,降低3 1.204×1023个11.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入冰箱冷冻,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套在烧瓶颈上,封闭了一部分气体,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1在气球膨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该密闭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B.该密闭气体的内能增加C.该密闭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重力而产生的D.该密闭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2若某时刻该密闭气体的体积为V,密度为ρ,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密闭气体的分子个数为________.3若将该密闭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球逐渐膨胀起来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了0.6 J的功,同时吸收了0.9 J的热量,则该气体内能变化了________J;若气球在膨胀过程中迅速脱离瓶颈,则该气球内气体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 2.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门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1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在一可自由压缩的导热容器中,将容器缓慢移到海水某深处,气体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不计温度变化,则此过程中________.A.封闭气体对外界做功B.封闭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C.封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封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的内能减小2实验发现,在水深300 m处,二氧化碳将变成凝胶状态,当水深超过2 500 m时,二氧化碳会浓缩成近似固体硬胶体.设在某状态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将二氧化碳分子看做直径为D的球,体积为16πD3,则在该状态下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后体积为多少?。
【大纲版】2012高三物理一轮《金版新学案》课件第14章章末大盘点
解析:折射率的测定原理是依据折射定律n=
,利用插针法将光
在介质中的传播路线确定,从而测出相应的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求解出 n值.而插针便是利用它挡住物体(大头针)的像,用P3挡住P1、P2的像是 为了确定入射光线,用P4挡住P3并挡住P1、P2的像为了确定出射光线. 由题条件可画出如图所示的完整光路图,且θ1=45°,θ2=30°,所以
面的直线MN上插两枚大头针P1、P2,在AB面的左侧透过棱镜观察大头针 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______,再在观察的这一侧先后 插入两枚大头针P3、P4,使P3________、P4________,记下P3、P4的位置 ,移去大头针和三棱镜,过P3、P4作直线与AB面相交于D,量出该直线与 AB面的夹角为45°,则该透光物质的折射率n为________,并在图中正确 的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于b光的折射率.在上表面a、b两束单色光的入射角相同,由折射定律可判 断出a光的折射角大于b光的折射角,正弦,故下表面的折射角应与上表面的入
射角相同,即通过玻璃砖后的出射光线应与原入射光线平行.选B.
答案: B
38.干涉条纹间距与光波波长关系应用出错 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 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 ,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Δt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 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Δt、双缝到屏的距离L以及相邻两条纹间距Δx.
AC、OC、OA,从短尺上读出AB,算出BC、OB.④则sin θ1=AC/OA,
sin θ2=BC/OB,由n=sin θ1/sin θ2得出折射率n.
注意:利用细直铁丝观察,是为了较准确的确定出射光线OP和折射角 θ1,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3.利用全反射测折射率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练习1-6-专题六选修14bWord版含答案
1.[2015·南昌一模](多选)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C.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D.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E.质量相同的0 ℃水的内能比0 ℃冰的内能大答案BCE解析影响物体内能变化的因素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不知做功情况,内能变化不确定,A选项是错误的。
由ΔU=W +Q,对外做功W取负,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吸热Q取正,放热Q取负,ΔU为正时,物体内能增加,ΔU为负时,物体内能减少,B选项是正确的。
当物体的体积改变时,就有做功情况存在,但热传递情况不确定,所以内能可能不变,C选项正确。
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完全变为功,但肯定要引起外界变化,D选项错误。
质量相同的0 ℃水的分子势能比0 ℃冰的分子势能大,分子动能一样,所以水的内能大,E选项正确。
2.[2015·唐山一模](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点击观看解答视频A.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征B.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它是制造不出来的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D.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E.空气的相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答案ACD解析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的特征,A选项是正确的。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B选项是错误的。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温度一定升高,又因为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它一定从外界吸热才行,C选项是正确的。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D选项正确。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来表示,E 选项是错误的。
3.[2015·沈阳质监](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晶体冰糖磨碎后熔点不会发生变化B.足球充足气后很难压缩,是足球内气体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等容过程,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体积不变,单位体积内分子数不变,虽然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不变答案ACD解析冰糖磨碎不改变其微观结构,仍是晶体,所以不改变其熔点,A项正确;足球充足气后很难被压缩,是压强作用的效果,不是分子斥力的作用,B项错误;等容过程中,由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大,C项正确;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可知,D项正确;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由压强的微观解释可知,单位体积内分子数不变,但由于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单位时间内撞击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一定增大,E项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加内容
第十四章高中物理学史
0 案
1.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
A.韦伯B.安培C.奥斯特D.法拉第
答案:D
2.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物理学中的很多定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下列定律中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D.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抽象得到的定律,是物体没有受力的状态下的规律,是理想定律,它不可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答案:A
3.科学方法在物理问题的研究中十分重要,历史上有一位物理学家受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运用类比方法,在电磁学领域中建立了一个物理学定律,该定律的名称为( ) A.库仑定律
B.欧姆定律
C.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楞次定律
解析:库仑受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运用类比方法发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库仑定律.
答案:A
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是爱因斯坦首先发现的
B.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一种原子的枣糕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
答案:C
5.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
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
A.等效替代B.控制变量
C.科学假说D.数学归纳
解析: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爱因斯坦借鉴普朗克的观点提出了光子说,即光子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对应一个能量值,这些能量值是分立的,不连续的.这样定义光子的方法就属于科学假说.
答案:C
6.物理史上,有许多规律的发现或学说的建立是在科学家们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印证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法拉第对磁生电的预见是受奥斯特电生磁的启发
B.玻尔提出的原子能级模型的假设是受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的启发
C.库仑建立的库仑定律是受牛顿第二定律的启发
D.牛顿建立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受伽利略理想实验结论的启发
解析:库仑建立的库仑定律是受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并非牛顿第二定律.
答案:C
7.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 ) A.原子核内有质子存在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解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原子核内有质子存在.
答案: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爱因斯坦通过油滴实验测量了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答案:D
9.下列关于现代科学发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最先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质具有天然的放射现象
B.玛丽·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从沥青矿中分离出一种放射性新元素“钋”
C.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经过α粒子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磷1530P
D.玛丽·居里夫人发现原子核的裂变,成为“原子弹之母”
解析:玛丽·居里夫人主要是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提出了“放射性”理论,D错误.
答案:D
10.下列关于三大理想气体实验定律的说明,正确的是( )
A.等温变化规律是玻意耳发现的
B.等温变化规律是查理发现的
C.等容变化规律是盖·吕萨克发现的
D.等压变化规律是查理发现的
解析:等温变化规律是玻意耳发现的,等容变化规律是查理发现的,等压变化规律是盖·吕萨克发现的.
答案:A
二、双项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安培通过实验,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的规律
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析: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是奥斯特,理想斜面实验是伽利略设想的.答案:AC
12.下列物理学家的论点,具有科学性的有( )
A.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B.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体要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C.牛顿认为,无论两个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D.伽利略提出了经典力学三大定律
解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A项正确;在不受阻力作用下,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得一样快,B项错误;无论两个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方向相反,这是力作用的相互性,C项正确;经典力学三大定律是牛顿提出的,D项错误.
答案:A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B.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规定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
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
解析:牛顿是利用了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及牛顿第二、第三定律才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而他的学生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打开
研究地球密度之门.
答案:AD
1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下列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库仑提出了电流的磁效应
B.爱因斯坦建立的光电效应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C.奥斯特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D.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
解析:安培提出了电流的磁效应,A项错误;爱因斯坦利用自己的光电效应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B项正确;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磁通量的变化率,C项错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也是经典力学理论,它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D 项正确.
答案:B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B.安培也最早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C.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D.楞次最早提出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解析: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有力的作用,但洛伦兹才是最早发现磁场对运动电荷产生作用力的科学家,A项正确B项错误.法拉第最早建立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公式,但楞次最早提出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AD
16.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有( )
A.创立“相对论” B.发现“X射线”
C.提出“光子说” 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
解析: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主要是创立了相对论和提出了光子说而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答案:AC
17.卢瑟福在研究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运动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所带正电是均匀分布的
B.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说明这些α粒子受到了较大的库仑斥力作用
C.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说明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答案:BC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首先发现了液体表面上的花粉颗粒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
B.焦耳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测出了热功当量
C.焦耳还和许多人一样,设想制作“第二类永动机”
D.开尔文按照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解析:布朗首先发现了液体表面上的花粉颗粒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A项正确;焦耳通过400多次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热量与功之间有着确定的数量关系——热功当量,B项正确;焦耳还提出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并和许多人一样,设想制作“第一类永动机”,C项错误;开尔文按照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D 项错误.
答案:AB
19.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
A.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小球沿斜面滚下的加速度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C.小球的加速度与斜面的倾角无关
D.当斜面的倾角为90°,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的性质
解析:由于阻力很小,故小球滚下的加速度a=g·sin α,可知倾角α一定时,a一定,故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由此式也看出加速度与小球的质量无关,与斜面的倾角有关;而当α=90°时,a=g,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的性质.
答案:AD
20.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查德威克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发现了中子
D.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AC。